:::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莊子》風的哲學
作者:吳清海
作者(外文):WU,CHIN-HAI
校院名稱:明道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學系博士班
指導教授:蕭水順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0
主題關鍵詞:《莊子》ZhuangziwindrocbirdTao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
「風」如何代表莊子的哲學思想?「風」在《莊子》一書中所扮演的角色為何?《莊子》中的鯤化為鵬、書寫的各式鳥類以及不同樣貌的「風」與「道」有何相關?本文試著以「風」為中心,探索《莊子》思想,由鵬而風,風而鳥,趨入《莊子》風呼鳥應與「道」合的世界。
莊子對「風」的觀察無人能出其右,《莊子》中的「風」除了是自然現象外,更是某種符碼和思想的關鍵字,繫連於「鳥」也與「道」範疇相應。本論文通過《莊子》「風」字的梳理,探索「風」字義流變的脈絡,挖掘「風」的原型意義,從而較完整、系統地揭示出《莊子》「風」的哲學所披靡的生發。
鳥展翅翱翔,牠原本是客觀存在的自然客體,基於某種神秘的聯繫,鳥類在初民的思維中被賦予特定意義,《莊子》則以詩意的思維看待鳥,再以創造性的詮釋書寫「鳥」的神秘屬性,其中隱隱透著「道」性。《莊子》開篇的「鯤鵬之化」就顯示與風的不解之緣,鯤鵬寓言中,六月的海風托舉大鵬,使牠可以由北冥到南海。可見「風」和「鳥」的密切關係。
《莊子》書中提及「風」共50處、「鳥」有26種,若識風與鳥的關係,或可超脫現象而入「道」,知「道」便識此天機,得化入《莊子》思想的心流。另一方面,莊子也透過神話傳承,進一步創造以風和鳥喻道。本論文擬梳理《莊子》裡風、鳥、道的意象及隱喻,探究三者的關係,解鎖《莊子》思想背後的密碼,進一步照見《莊子》藉由擬人化、人格化言「道」及對「道」的開展。
How does "wind" represent Zhuangzi's philosophical thought? What is the role of "wind" in Zhuangzi?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ind and the roc(鵬Peng)? This thesis attempts to take "wind" as the key, trying to explore the core concept "Tao" in Zhuangzi.
  Zhuangzi is famous as his craft observation of "wind". "Wind" is not only a natural phenomenon, but also a key to some codes of metaphysical thoughts. This word "Wind" bypasses "birds", and relates to "Tao". By combing the meaning of the word "wind" in Zhuangzi, exploring the contextual framework of the word meaning of "wind", and digging out the prototype meaning of "wind", this thesis tries to fully and systematically reveal the philosophy of "wind" in Zhuangzi.
  As birds fly, they are firstly regarded as natural objects without any symbolic meaning. In ancient time, however, bird flying/flying bird might be regarded as symbols of mysterious worlds. Birds themselves could be given some specific meaning in the thinking of the early peoples. Zhuangzi treats birds/flying with poetic thinking, creative interpretation, and tries to reveal certain aspects of his "Tao".
In his beginning chapter, Zhuangzi displayed an indissoluble bond between the wind and the roc — in the free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big fish (Kung 鯤) in the ocean to the big bird roc(Peng 鵬) in the heaven. It is the “wind” that give reliable power for these both “mythological animals”. Furthermore, it is the sea breeze in June that holds the big bird, making it accessible from the North Sea to the South Sea. In Zhuangzi, "wind" are mentioned for 50 times, and "bird" for 35 times. I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ind and birds can be more organized, the way to "Tao" of Zhuangzi might be more clear.
This thesis tries to unlock the metaphors of the wind and birds in Zhuangzi. By combing the relationships, images, and metaphors established by the wind and birds, the codes of Tao in Zhuangzi might be resurrecting in the context of modern thought.
參考文獻
一、古典文獻
(依作者年代先後排列)
周.尹喜撰:《關尹子》,北京:中華書局,1985。
漢.司馬遷,《史記》,臺北市:大申書局,1982。
漢.班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99。
漢.鄭玄著,孔穎達疏,孫希旦撰,《禮記集解》,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
漢.許慎著,段玉裁註,《說文解字注》,新北市:黎明文化事業,1994。
漢.劉向編著,石光瑛校釋,陳新整理,《新序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1。
漢.劉熙撰、清高宗敕纂,《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經部.釋名》,臺北市:世界書局,2012。
魏.王弼注,紀昀校訂,《老子道德經》,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1980。
魏.王弼著,樓宇烈 校釋,《 王弼集校釋》,北京: 中華書局,1980。
晉.師曠撰,張華注,《四庫全書.禽經》847冊,臺北市:商務印書館中州古籍出版社,1969。
梁.蕭統編,唐.李善等註:《六臣註文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
唐.魏徵,《隋書.經籍志》,北京:中華書局,1999。
唐.陸德明撰,吳承仕疏證,《經典釋文序錄疏證》,臺北市:新文豐出版社,1975。
宋.沈括,《元刊夢溪筆談》卷十四,北京:文物出版社,1975。
宋.李昉,《太平御覽》卷七八引《風俗通》,北京:中華書局影印,2000。
宋.陳彭年、邱雍等編,《廣韻》,臺北市:世界書局,1950。
宋.洪興祖,《楚辭補注》,臺北市:藝文印書館,1986。
宋.林希逸,陳紅映校點,《南華真經口義》,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2。
宋.林希逸撰,周啟成校注:《莊子鬳齋口義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1。
宋.褚伯秀,《莊子義海纂微》,張京華點校,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
宋.朱熹,《朱子語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宋.朱熹,《孟子集注》,濟南:齊魯書社,2006。
明.憨山釋德清,《莊子內篇注》,新北縣:廣文書局,1973。
明.羅勉道,《南華真經循本》,北京:中華書局,2016。
明.釋性通,《南華發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明.洪自誠,《菜根譚》,臺北市:金楓出版社,1986。
清.王夫之,《莊子通.莊子解》,臺北市:里仁書局,1995。
清.俞樾,《古書疑義舉例卷》,臺北市:世界書局,1962。
清.郭慶藩,《莊子集釋》,新北市:鼎淵文化,2005。
《雜阿含經》卷十二,《大正新修大藏經》第2冊,臺北市: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3。

二、專書
(以下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丁福保編篡,《說文解字詁林》卷13下,臺北市:臺灣商務,1976。
丁度等撰,方成珪考正,《集韻》卷四,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
于潤洋,《現代西方音樂哲學導論》,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
于文編著,《氣象縮影》,瀋陽,遼海出版社,2009。
天津、無錫輕工業學院合編,《食品生物化學》,北京:輕工業出版社,1988。
尹黎云,《漢字字源系統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
方東美,《生生之德》,臺北市,黎明出版社,1987。
方東美,《方東美【全集】原始儒家道家哲學》,臺北市,黎明出版社,2004。
王念孫,《廣雅疏證序》,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
王孝魚,《莊子內篇新解》,長沙:岳麓書社,1983。
王邦雄,《莊子內七篇.外秋水.雜天下的現代解讀》,臺北市:遠流出版社,2013。
王邦雄,《韓非子的哲學》,臺北市:東大出版社,1993。
石再添等合著,《地學通論:自然地理概論》,臺北市:固地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8。
北京大學哲學系,《古希臘羅馬哲學》,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
北京大學哲學系,《西方哲學原著選讀(上)》,北京:商務印書館,1983。
史作檉,《讀老子:筆記62則》,臺北市:典藏藝術家庭出版社,2014。
白川靜,《中國古代文化》,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83。
朱良志,《中國美學十五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朱謙之,《老子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84。
朱任飛,《莊子神話的破譯與解析》,吉林: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
朱永嘉、蕭木注譯、黃志民校閱,《新譯呂氏春秋》,臺北:三民書局,1995。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臺北市:學生書局,1985。
何新,《諸神的起源.第二卷:論龍與鳳的動物學原型》,北京: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
余英時,《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起源試探》,臺北市:聯經出版公司,2014。
吳澄注,《道德真經》,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
吳於廑、齊世榮,《世界史:古代史編》,北京:高教出版社,1993。
吳怡,《新譯老子解義》,臺北市:三民書局,2008。
呂思勉,《先秦學術概論》上海: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5。
李圃主編,《古文字詁林》,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李澤厚,《論語今讀》,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98。
李豐楙,《神化與變異──一個「常與非常」的文化思維》,北京:中華書局,2010。
李豐楙編撰,《神話的故鄉──山海經》,臺北市:時報文化,1981。
李存山,《中國氣論探源與發微》,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
李保羅,《宏博聖經:舊約》,香港:宏博服務社,2016。
汪子嵩等著,《希臘哲學史》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屈萬里,《尚書釋義》,臺北市,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4。
林品石譯註,《呂氏春秋今註今譯》,臺北:商務印書館,1985。
林尹,《文字學概說》,臺北市:正中書局,2007。
林朝成、郭朝順著,《佛學概論》,臺北市,三民出版社,2007。
林英典,《野鳥世界大探索》,台中市:晨星出版社,2002。
金嘉錫,《莊子的寓字研究》,臺北市:華正書局,1986。
金岳霖,《論道》,北京:商務印書館,1987。
南懷瑾,《中國佛教發展史略》,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6。
南懷瑾,《論語別裁(上)》,臺北市:老古出版社,1976。
姚衛群,《印度宗教哲學概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胡厚宣,《甲骨學商史論叢初集》,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胡適,《中國古代哲學史》,臺北市:遠流出版社,1986。
苗力田主編,《古希臘哲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9。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86。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
徐中舒主編,《甲骨文字典》,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1988。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69。
徐梵澄譯,《世界佛學名著譯叢98─奧義書選譯(上)》,新北縣,華宇出版社,1987。
袁保新,《老子哲學之詮釋與重建》,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1。
馬昌儀,《古本山海經圖說》,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高鴻縉,《中國字例》,臺北市:三民書局,1960。
郝懿行,《爾雅義疏》,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
夏靜,《文氣話語形態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
崔大華,《莊子歧解》,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8。
崔大華,《莊學研究》,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1999。
張成秋,《莊子篇目考》,臺北市:台灣中華書局,2017。
張正明,《楚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張豈之,《中國思想學說史》,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張默生,《莊子新釋》,臺北市:天工書局,1993。
張伯權,《我的野鳥朋友》,臺北市:遠流出版社,2014。
張岱年,《中國哲學大綱》,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
章太炎,《國故論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陸宗達、王寧,《訓詁方法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
曹錦炎、沈建華編,《甲骨文校釋總集》(卷五),上海,上海辭書,2006。
曹礎基,《莊子淺注》,北京:中華書局,2014。
紫圖編,《圖解莊子》,臺北市:華威國際,2014。
郭沫若,《卜辭通纂》,北京:科學出版社,1983。
郭沫若主編,《甲骨文合集》,北京:中華書局,1982。
陳鼓應,《老子今註今譯》,臺北市,臺灣商務書局,1991。
陳鼓應,《老莊新論》,臺北市:五南出版社,2007。
陳鼓應,《莊子今註今譯》,臺北市:臺灣商務出版社,2000。
陳明主編,《原道》第二輯,團結出版社,1995。
傅偉勲,《西洋哲學史》,臺北市:三民書局,1990。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市:三民書局,1988。
曾昭旭,《老子的生命智慧》,臺北市:健行出版社,2002。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臺北市:藍燈出版社,1989。
黃侃,《文字聲韻訓詁筆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黃公偉,《道家哲學系統探微》,臺北市:新文豐出版社,1981。
黃心川,《印度哲學史》,北京:商務印書館,1989。
愛新覺羅.毓鋆,《毓老師說大學》,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18。
楊儒賓,《莊周風貌》,臺北市:黎明文化,1991。
楊儒賓,《五行原論:先秦思想的太初存有論》,臺北市:聯經出版社,2018
楊儒賓,《道家與古之道術》,新竹:清華大學,2019。
楊儒賓,《儒門內的莊子》,臺北市:聯經出版社,2016。
楊伯峻:《論語譯注》,北京:中華書局2009。
楊伯峻,《孟子譯注》,臺北市:華正書局,1986。
聖嚴法師,《正信的佛教》,臺北市:法鼓文化,1996。
葉秀山,《中西智慧的融通──葉秀山中國哲學文化論集》,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
葉秀山:《前蘇格拉底哲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葉舒憲,《中國神話哲學》,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3。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第一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
董作賓,《董作賓學術論著》下冊,臺北市:世界書局,1979。
賈學鴻,《莊子名物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聞一多,《神話與詩》,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6。
裴普賢、糜文開著,《詩經欣賞與研究》,臺北市:三民書局,1981。
熊十力,《原儒.原學統》,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9。
熊十力,《讀經示要》,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趙德鴻,《國學論衡》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14。
趙衛民,《莊子的風神:由蝴蝶之變化到氣化》,臺北市:聯經出版社,2010。
魯樞元,《生態文藝學》,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劉笑敢,《莊子哲學及其演變》,北京:中華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
劉群良、金國琴,《生物化學》,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2。
劉家和,《中國古代與世界》,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
蔡仁厚,《中國哲學史大綱》,臺北市:學生書局,1992。
蔡仲德,《中國音樂美學史》,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3。
蔡璧名,《形如莊子、心如莊子、大情學莊子:從生手到專家之路》,臺北市:聯經出版公司,2018。
蔡耀明,《佛教的研究方法與學術資訊》,臺北市:法鼓文化,2006。
鄧聯合,《莊子哲學精神的淵源與釀生》,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11。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神話與傳說》,北京:中華書局,2010。
蕭蕭,《物質新詩學:新詩學三重奏之二》,臺北市:萬卷樓,2017。
蕭蕭,《蕭蕭.世紀詩選》,臺北市:爾雅出版社,2000。
蕭蕭,《臺灣新詩美學》,臺北市:爾雅出版社,2004,頁49。
賴錫三,《當代新道家:多音複調與視域融合》,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2011。
賴錫三,《莊子靈光的當代詮釋》新竹市:清華大學,2008。
錢穆,《中國學術通義》,臺北市:學生書局,1975。
錢穆,《先秦諸子繫年》,臺北市:東大出版,2008。
顏崑陽,《莊子藝術精神析論》,臺北市:華正書局,1985。
韓非著,傅武光,賴炎元注譯,《新譯韓非子》,臺北市:三民書局,2006。
羅光,《中國哲學思想史.先秦篇》,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87。
魏慈德,《中國古代風神崇拜》,臺北市:臺灣古籍出版社,2002。
嚴靈峰,《老子研究》,臺北市:中華書局,1966。
嚴靈峰,《道家四子新編》,臺北市:商務印書館,1968。
鐘泰,《莊子發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三、期刊、論文
小川侃,〈氣與吟唱:「身」的收縮與舒張〉,《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2008年第5卷第1期。
方勇,〈莊周故里在商丘東北考〉,《商丘師範學院學報》,2015年第31卷第1期。
王小滕,〈莊子「變」的哲思探析〉,《東華人文學報》(18),2011。
王邦雄,〈走進莊子之學的門徑〉,《鵝湖月刊》第 136 期,1986 年 10 月。
王嘉賓,〈淺談蝴蝶效應與生活中的辯證法〉,《新西部》,2014年32期。
司博浩,〈試析古今原儒方法〉,《牡丹江大學學報》第21卷12期,2012年12月。
牟宗三,〈莊子〈齊物論〉講演錄(五)〉,《鵝湖月刊》第17卷第11期,2002/5。
伍至學,〈吾喪我與天籟〉,臺北市:《鵝湖月刊》第35卷第一期,2009。
朱任飛,〈風:大道的解說──《莊子》以風喻道的文化考察〉,《求是學刊》第1期,1998。
朱曉驄,李建中,〈子巧乎!有道耶?──《莊子》「巧」義新解〉,《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第30卷第6期,2017。
吳月梅,〈海洋巨鳥信天翁〉,《科學大眾》(中學生)2010卷2期,2010。
李存山,〈「氣」概念幾個層次意義的分殊〉,《哲學研究》,2006(9)。
李玉珍,〈無邊的罅隙-莊子的默〉,《中華技術學院學報》,2003(5)。
李亞歡,〈論《莊子》飛鳥意象的內在意蘊〉,《周口師範學院學報》第31卷第4期,2014。
李颷,〈 管理論壇〉,《企業管理》,2016年第五期。
宋永培,〈訓詁方法新論〉,《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4期。
林光華,〈由道而大:莊子對老子之道的創造性回應〉,《諸子學刊》,2015年02期。
陳紅映,〈莊子思想的現代價值〉,《楚雄師專學報》第16卷第1期,2001(1)。
胡厚宣,〈釋殷代求年於四方和四方風的祭祀〉,《復旦學報》(人文科學版),1956年第1期。
張正明、滕壬生、張勝琳,〈鳳鬥龍虎圖像考釋〉,《江漢考古》,1984年第1期。
夏可君,〈澤雉:生命的形象〉,《延安文學》,2009年第4期。
郭美華、余敏,〈天地整體及其秩序與自我的雙重持守──《莊子.天地》開篇的哲學闡釋〉,《商丘師範學院學報》,2019年5月,第3卷第5期。
張應斌,〈「風」與文學發生學〉,《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4期。
張應斌,〈上古的風神崇拜與風神文化〉,《中國文化研究》,2002年第1期。
張法,〈鳳風同字體現的中國思維特點與美學特色〉,《社會科學期刊》,2016年第1期。
傅秉康,〈波蘭尼的默會認識理論對教學理論的貢獻〉,《Mcs(文化評論) E-Magazine》2013年4月,34期。
黃冠閔,〈巴修拉論火的詩意象〉,《揭諦》2004年6期,2004年4月。
黃冠閔,〈生動性:想像力與自然場所〉,《哲學與文化》,2010年4月。
黃金貴,〈論古代文化詞語的訓釋〉,《天津師大學報》,1993第3期。
黃志強,〈亞歷山大對印度河流域的征服及影響〉,《牡丹江師範學院學報》(哲社版),2010第6期。
景佳,〈畢達哥拉斯音樂美學簡述〉,《學習月刊》第10期,2007。
楊儒賓,〈兩種氣學,兩種儒學〉,《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3卷第2期,2016。
賈雯鶴,〈《山海經》四方神與風名考〉,《海南大學學報》第1期(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
賈坤鵬,〈「六氣之辯」評議〉,《中國典籍與文化》,2016年03期。
過常寶,〈「風」義流變考〉,《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2期。
齊昀,〈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的神話淵源──論渾沌神話的本體論意義〉,《青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3卷第3期,2011年5月。
熊明,劉秀玉,〈唐人小說中的弈與對弈意象及其人文意蘊〉,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5)。
劉宗迪,〈《山海經.大荒經》與《尚書.堯典》的對比研究〉,《民族藝術》,2002年第3期。
劉芷瑋,〈感官與道:《莊子》的知覺感通論〉,《中正漢學研究》,2015第二期。
劉泰然、陳雪:〈風:一個影響中國文化的本原性「概念」〉,《阜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1期。
蔡哲茂,〈甲骨文四方風名再探〉,收錄於《金祥恆教授逝世周年紀念論文集》,臺北市,1989年。
蔡哲茂:〈說甲骨文北方風名〉,《東華漢學》,2013年第18期。
蔡璧名,〈大鵬誰屬──解碼〈逍遙遊〉中大鵬隱喻的境界位階〉,《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四十八期,2016年3月。
賴錫三,〈神話、《老子》、《莊子》之「同」「異」研究──朝向「當代新道家」的可能性〉,《臺大文史哲學報》第六十一期,2004(11)。
韓剛、劉傑,〈赫拉克利特火本原說的三重根──以七片思想碎片的翻譯為中心〉,《東岳論叢》,2010年12月。
顏銘俊,〈辨析「氣」概念在《莊子》哲學中的意涵面向〉,《彰化師大國文學誌》,第三十期,2016年6月。

四、學位論文
鄭雪花,《非常的行旅》──〈逍遙遊〉在變世情境中的詮釋景觀,臺南市: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6年。
陳吟文,《中國風神信仰的來源、流變及實踐》,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7年。

五、外文譯著
美.大衛.福斯特.華萊士(David Foster Wallace)著,邱華汾譯,《這是水:生活中平淡無奇又十分重要之事》,新北市:紅通通文化出版社,2014。
法.巴什拉(Gaston Bachelard)著,顧嘉琛譯,《水與夢──論物質的想像》,鄭州:河南大學出版社,2016。
德.卡西勒(Ernst Cassirer),著,甘陽譯,《人論》,臺北市:桂冠書局,1990。
德.卡爾.雅斯貝爾斯(Karl Jaspers)著,李雪濤譯,《歷史的起源與目標》,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6。
法.列維.斯特勞斯(Claude Lévi-Strauss)著,李幼蒸譯,《野性的思維》,北京:北京商務印書館,1987,頁301。
法.弗朗索瓦.于連(François Jullien)著,杜小真譯,《迂迴與進入》,北京:三聯書店,1998。
法.弗朗索瓦.高堤耶(François Gautier)著,林琬淳譯,《被誤解的印度大歷史:被忽視與不容忽視的文明國度》,臺北市:本事出版社,2018。
日.小澤精一、福永光司、山井湧編,李慶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日.白川靜著,溫天河譯,《甲骨文的世界:古殷王朝的締構》,臺北市:巨流出版社,1977。
法.皮埃爾.布里昂著,陸亞東譯,《亞歷山大大帝》,北京:商務印書館,1995。
法.列維-布留爾(Lucién Lévy-Brűhl)著,丁由譯,《原始思維》,臺北市:商務印書館,2001。
美.艾蘭(Sarah Allan)著,汪濤譯,《龜之謎—商代神話、祭祀、藝術與宇宙觀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
美.西雅圖酋長著,孟祥森譯,《西雅圖的天空──印第安酋長的心靈宣言》,臺北市,雙月書屋,1998。
美.佛克(Dan Falk)著,葉偉文譯,《T恤上的宇宙:尋找宇宙萬物的終極理論》,臺北市:貓頭鷹出版社,2012。
德.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著,于光遠等譯編,《自然辨證法》,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日.高楠順次郎、木村泰賢著,釋依觀譯,《印度哲學宗教史》,新北市:臺灣商務,2017。
德.海德格爾著,孫周興譯,《在通向語言的途中》,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
瑞士.畢來德(Jean François Billeter)著,宋剛譯,《莊子四講》,臺北市:中華書局,2009。
德.黑格爾(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著,賀麟、王太慶等譯,《哲學史講演錄》,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
日.森安太郎著、王孝廉譯,《黃帝的傳說:中國古代神話研究》,臺北市:時報文化,1988。
英.博藍尼(Michael Polanyi)著,彭淮棟譯,《博藍尼演講集》,臺北市:聯經出版社,1985。
奧.勞倫茲(Konrad Lorena)著,楊玉齡譯,《雁鵝與勞倫茲》,臺北市:天下文化出版社,1994。
法.讓.伊夫塔迪(Jean-Yves Tadié)著,史忠義譯,《二十世紀的文學批評》,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8。
美.羅伯.費雪著,王石珍譯,《為自己出征》,臺北市:方智出版社,2000。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