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女兒照顧失智父親之關係探究:以父親入住長期照顧機構為脈絡
作者:林倩如
校院名稱: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輔導與諮商學系
指導教授:趙淑珠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0
主題關鍵詞:失智症父女關係三角關係主要照顧者長期照顧機構dementiafather-daughter relationshipfamily triangulationfamily caregiverlong-term care institu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0
本研究以系統觀點探討女兒照顧者與失智父親之關係變化、女兒照顧者與其他家人們的關係變化,以及女兒對父女關係的情感經驗。採用敘事研究法進行本研究,共訪談三位照顧失智父親且父親已入住長照機構之女兒照顧者。研究發現,在父親失智初期,家庭延續過去的因應模式,因此與母親關係親近的女兒,接手處理失智相關事務。在父親失智加劇,女兒照顧者與母親一同照顧父親,形成緊密的父親—母親—女兒的三角照顧關係。女兒同時在照顧失智父親,也是在安撫母親的情緒。在三角照顧關係中,母親照顧父親呈現困難之際,女兒開始考慮讓父親入住長照機構。整體而言,不論早期父女關係如何,與母親關係親近,則女兒容易成為失智父親的照顧者。在女兒成為照顧者之後,原本疏遠的父女關係也轉為親近,但在入住長照機構之後可能出現再次的轉折。過去探討失智照顧的文獻多聚焦在照顧者個人觀點或是照顧者—被照顧者之兩人關係。不同於過去的研究,本研究的獨特發現在於(1)失智照顧歷程的父親—母親—女兒的三角照顧關係,以及(2)深入探討家庭內部對於考量失智父親入住長照機構的內在情感變化,並從文化層面加以探究其意涵。最後,依據研究結果對實務工作與未來研究提出相關建議。
This study explore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aughter caregivers and fathers with dementia,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aughter caregivers and other families, and the daughter's affective experience of father-daughter relationships from System Perspective.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with narrative research method. A total of three daughter caregivers who cared for the demented fathers who had been admitted to the long-term care institutions were interviewed. This study found that in the early stage of dementia, the family continued the past coping strategy, so those daughters who were close to the mother took over the dementia-related affairs. As the dementia worsened, those daughter caregivers and mothers took care of the father together, forming a close father-mother-daughter triangulation. Those daughters were taking care of the father with dementia, meanwhile soothing their mother's mood. In the caring triangulation, when those mothers had difficulty in caring for the fathers, the daughters considered arranging the fathers reside in the long-term care institutions. Regardless of the early father-daughter relationships, the more the mother-daughter relationships were close, the more those daughters were likely to be the caregiver of the fathers with dementia. After those daughters became caregivers, the father-daughter relationships transformed from distant to close, but there may be another turning point after those fathers residing in the long-term care institutions. The past studies on the care of dementia have focused on the personal perspective of the family caregiver o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regiver and the familiy with dementia. Unlike previous studies, the uniqu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are (1) the father-mother-daughter triangulation in the care process, and (2) a deep exploration of the family's inner affections of arranging the fathers reside in the long-term care institutions, and the cultural implications of the inner afffections. Finally, based on the research findings, some suggestions were made for practical work and future research.
參考文獻
丁興祥、張慈宜、曾寶瑩(譯)(2006)。質性心理學:研究方法的實務指南(Smith, J. A.)。遠流。(原著出版於2003)
王大維(2000)。「父職參與」或「參與親職的父親」?。應用心理研究,7,12-18。
王玉女(2013)。失智症老人有工作之子女照顧者身心健康結果之中介與調節變項探討(未出版博士論文)。長庚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
王明秋(2016)。失智症患者及家庭照顧者社區相關服務需求的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長庚大學護理學系。
王勇智、鄧明宇(譯)(2003)。敘說分析(Riessman, C. K. 著)。五南。(原著出版於1993)
王原志(2013)。成年前期父子情感經驗之敘說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婚姻與家族治療研究所。
王淑君(2014)。老人居住在安養護機構之家庭互動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社會工作系所。
王釧如(2008)。與羈絆的靈魂共舞-一位阿茲海默氏症患者之主要照顧者的生命經驗敘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
王雅各(譯)(2002)。不同的語音:心理學理論與女性的發展(Gilligan, C. 著)。心理。(原著出版於1982)
失智症社會支持中心a(2019)。照護資源團體家屋。http://tada2002.ehosting.com.tw/Support.Tada2002.org.tw/support_resources11_all.html
失智症社會支持中心b(2019)。照護資源機構式照顧。http://tada2002.ehosting.com.tw/Support.Tada2002.org.tw/support_resources06_all.html
江咅芳(2016)。使用台中市居家服務失智老人家庭照顧者照顧需求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
江姿穎(2016)。探討失智症家庭照顧者自覺健康狀態、照顧態度與照顧能力之關係(未出版碩士論文)。成功大學護理學系。
江寬慈(2015)。創造性舞蹈教學實施於家庭照顧者之行動研究-以失智症家庭照顧者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藝術大學舞蹈表演研究所。
余宜家(2015)重新組織照顧:家庭照顧網絡與外籍看護(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余德慧(1987)。追求卓越的親情。載於張老師月刊編輯部 (編輯)「中國人的父母經—黏結與親情」(pp. 1-24)。張老師。
余德慧、古碧玲(1987)。中國人的情面焦慮。載於張老師月刊編輯部 (編輯)「中國人的面具性格—人情與面子」(pp. 63-107)。張老師。
利翠珊(1999)。家庭心理學的系統觀點與研究。應用心理研究,2,21-40。
利翠珊、張妤玥(2010)。代間照顧關係:台灣都會地區成年子女的質性訪談研究。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3(1),99-124。https://doi.org/ 10.30074/FJMH.201003_23(1).0004
吳念儒(2011)。不同關係種類失智症家庭照顧者的自我效能、情緒性社會支持和憂鬱症狀之關係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臨床心理學系。
吳芝儀(譯)(2008)。敘事研究:閱讀、分析與詮釋(Lieblich, A., Tuval-Mashiach, R., & Zilber, T. 著)。濤石文化。(原著出版於1998)
吳淮平(2005)。失能親人安養於機構的照顧者家庭之適應經驗(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醫學大學護理學研究所。
吳嘉瑜(2004)。以多重觀點建構代間矛盾經驗之新嘗試。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7(1),75-111。 https://doi.org/ 10.30074/FJMH.200403_17(1).0004
吳鄭善明(2015)。失智症長者主要照顧者心路歷程之研究-以社會支持論分析。美和學報,34(1),85-110。
呂俊甫(2001)。華人性格研究(洪蘭、梁若瑜譯)。遠流出版社(原著出版於1998)
李怡濃(2009)。失智症患者遊走行為與其家庭照顧者睡眠障礙之相關性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長庚大學護理學研究所。
李泓毅(2016)。中高齡失智症之主要照顧者其社會支持系統研究-以桃園市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亞洲大學社會工作學系。
李婕寧(2017)。阿茲海默引起的認知障礙症患者其照顧者在依附關係、社會支持、因應模式及心理困擾之關係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臨床心理學系。
杜怡君(2011)。以壓力歷程模式探討女性失智症家庭照顧者其正向照顧經驗、因應模式及睡眠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臨床心理學系。
汪曉薇(2013)。老年失智主要照顧者失落經驗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
肖群忠(2002)。中國孝文化研究。五南。
周容玉(2015)。失智症家庭照顧者的生命歷程與困境(未出版碩士論文)。亞洲大學社會工作學系。
林彥涵(2014)。與父同行:成年女兒追尋父女關係的探索之旅(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研究所。
林恬安(2018)。失智症照顧者照顧負荷及影響-以性別觀點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大學社會工作學系。
林彩玉(2008)。休閒參與、休閒體驗與休閒滿意度:以失智症家庭照顧者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長庚大學護理學研究所。
林淑琴(2014)。支持團體對失智症主要家庭照顧者之照顧負荷及生活品質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中臺科技大學護理系。
林惠珍(2015)。影響失智症照顧者使用機構式長期照顧服務之相關因素(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企業管理學系非營利事業管理碩士班。
林蕙君(2015)。正念減壓方案對失智症家庭照顧者身心健康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高齡家庭服務事業碩士在職專班。
林蕙君、鄭淑子、曾秀雲(2017)。正念減壓方案對失智症家庭照顧者身心健康之研究。長期照護雜誌,21(2),133-148。https://doi.org/10.6317/LTC.21.133
林麗味(2016)。非正式照顧者接受溝通技巧訓練對於失智症病人照顧之成效。長庚護理,27(4),506-520。https://doi.org/10.3966/102673012016122704003
邱佳怡(2013)。失智症患者家庭照顧者的家庭功能、社會支持與壓力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研究所。
邱珍琬(2006)。女性主義治療—理論與實務運用。台北:五南。
邱珍琬(2009)。父親形象的轉變─從國中到大學。教育研究學報,43(2),29-54。
邱啟潤、許淑敏、吳瓊滿(2002)。主要照顧者負荷、壓力與因應之國內研究文獻回顧。醫護科技學刊,4(4),273-290。doi:10.6563/TJHS.2002.4(4).1
邱逸榛、李怡濃、徐文俊、陳獻宗、李佳琳、王鵬智(2010)。失智症家庭照顧者睡眠障礙及其相關因素。護理雜誌,57(4),29-39。https://doi.org/10.6224/JN.57.4.29
邱逸榛、廖叙淳、彭立民、黃秀梨、林青蓉(2015)。運用理論引導失智症家庭照顧者量裁式照護之經驗。長庚護理,26(4),503-512。https://doi.org/10.3966/102673012015122604012
邱銘章、湯麗玉(2009)。失智症照護指南。原水文化。
邱瀅年(2014)。探索失智症成年女兒照顧者的正向照顧經驗(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職能治療學系。
姚美華(1994)。機構自費安養老人代間關係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
施姵宇(2015)。失智症疾病嚴重度對照顧者負荷的影響: 社會支持的角色(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
施麗紅(2013)。艱難的代言:老人失智症者之主要照顧者與機構社會工作人員的照顧合作模式(未出版博士論文)。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
施麗紅(2016)。這裡是最終的選擇與千挑萬選的好住所:主要照顧者安排失智症長者入住專門機構前狀況與入住過程之考量。高雄應用科技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刊,2(1),79-105。https://doi.org/ 10.6554/JKTUHS.2016.0201.06
施麗紅(2017)。失智症長者入住專門照顧機構後其主要照顧者與機構工作人員的照顧關係—以主要照顧者觀點分析之。長期照護雜誌,21(2), 111-131. https://doi.org/10.6317/LTC.21.111
柳羿均(2018)。長期照顧家屬照顧壓力、社會支持需求與學習需求之研究-以嘉義縣市地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
洪湘婷(1998)。期待與現實之間--成年子女提供老年父母照顧的角色探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
洪歆(2016)。父親缺席的秘密:一段貼近自我的旅程(未出版碩士論文)。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家庭諮商與輔導碩士班。
胡幼慧(1995)。三代同堂:迷思與陷阱。巨流。
胡梅(2016)。家庭照顧者壓力、因應方式及其學習需求之探討-以六位失能老人主要照顧者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
韋淑玲(2013)。探討家庭照顧者對於失智患者之照顧負荷、問題行為處理效能及個案管理介入之成效(未出版博士論文)。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研究所。
唐文慧(2011)。為何職業婦女決定離職?結構限制下的母職認同與實踐。台灣社會研究季刊,85,201-266。http://dx.doi.org/10.29816/TARQSS.201112.0006
孫隆基(2007)。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新千年版)。花千樹出版,海洋印務。
孫寧(2017)。失智症家庭照顧者之失眠脆弱特質、照顧壓力、因應型態、與睡眠之關係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臨床心理學系。
徐振彥(2011)。失智症患者之女性家庭照顧者的社會支持、負面家庭互動及自我效能與其憂鬱情緒的關係(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臨床心理學系。
涂妙如(2007)。以生態系統論評析國內近二十年來「父職角色」之研究脈絡。弘光學報,50,199-21。
涂翡珊(2005)。女兒照顧者角色形成與照顧經驗之初探(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財團法人台灣失智症協會(2013)。失智症(含輕度認知功能障礙【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流行病學調查及失智症照護研究計畫。衛生福利部 102 年度委託科技研究計畫之成果報告(編號:DOH102-TD- M-113- 100001(3 of 3),未出版。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18堂課—揚帆再訪之旅。麗文。
崔巍(2017)。失智症主要照顧者照顧經驗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亞洲大學心理學系。
張小雯(2014)。長期照顧機構住民非正式照顧者照顧歷程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生死學系。
張安瑜(2017)。失智照顧「男」不難?男性照顧者之照顧歷程與日照服務使用經驗(未出版碩士論文)。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
張春興(2006)。張氏心理學辭典(重訂版)。台灣東華書局。
張珍珍(2007)。影響失智症家庭照顧者其照顧酬賞與照顧品質的相關因素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長庚大學護理學研究所。
張珍珍、徐亞瑛、邱逸榛、陳明岐(2009)。影響失智症家庭照顧者其照顧酬賞與照顧品質的相關因素之探討。長庚護理,20(2),155-166。
張慈君(2011)。失智症家庭照顧者問題處理能力及其憂鬱程度與生活品質之相關(未出版碩士論文)。長庚大學護理學系。
張慈君、徐亞瑛、陳明岐、邱逸榛、黃惠玲(2012)。失智症家庭照顧者問題處理能力預測因子之探討。護理雜誌,59(6),25-35。https://doi.org/10.6224/JN.59.6.25
張敬俐、蘇以青、黃美蓉(2009)。協助一位失智症病患及其主要照顧者之居家護理經驗。精神衛生護理雜誌,4(1),47-56。
畢恆達(1995)。生活經驗研究的反思:詮釋學的觀點。本土心理學研究,4,224-259。https://doi.org/ 10.6254/1995.4.224
畢恆達(1996)。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pp. 27-45)。台北:遠流。
盛秀明(2012)。失智症之成年女兒照顧者家庭角色轉換歷程之敘說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
許景華(2015)。老年失智症女性主要照顧者照顧經驗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亞洲大學健康產業管理學系長期照護組。
許麗月(2010)。家有失智老人—從一個媳婦的經驗說起(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學院心理與諮商學系。
許麗環(2013)。牽緊阮仔手!失智症長者主要照顧者心路歷程之研究-以社會支持理論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美和科技大學健康照護研究所。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五南。
陳依敏(2009)。運用危機理論探討家庭照顧者安置老人於長期照護機構之經驗(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醫藥大學護理學系。
陳信木、林佳瑩(2017)。我國家庭結構發展推計(106年至115年)(國家發展委員會委託研究期末報告,NDC-DSD-105-007)。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
陳思伯(2010)。從親密感探討失智症照顧者面對疾病的歷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工作學系。
陳昱名(2013)。老年失智症病患家庭照顧者之照顧負荷。崇仁學報,7,1-22。
陳秋玲(2015)。成年子女照顧失智父母之現象探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
陳敏佳、邱逸榛、魏碧美、徐文俊(2017)。輕度認知功能障礙長者其家庭照顧者負荷改善案例-以家庭為基礎之個案管理計畫。護理雜誌,64(3),105-111。https://doi.org/10.6224/JN.000046
陳淑芬(2008)。失智症家庭照顧者考慮將病人機構安置之相關因素(未出版碩士論文)。長庚大學護理學研究所。
陳愷祥(2013)。失智症主要照顧者在照顧過程中的逆境經驗與復原歷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
陳筱婷、洪瑞斌、莊騏嘉(2014)。穿越階級藤蔓-父女關係斷裂與再生歷程。應用心理研究,60, 273-313.
陳嫚儀(2012)。父職經驗與父子關係發展與轉變:中、老年父子對偶觀點(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婚姻與家族治療研究所。
陳燕錚(1999)。成年期女性從原生家庭到婚姻家庭之心理依附與分離歷程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
陳韻如(2011)。未婚成年男性眼中父子關係之現象詮釋。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11,51-76。
彭湘鈞(2016)。久病無孝子?生病長者之子女輩照顧者的人際痛苦及其轉化(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理學院心理學研究所。
曾珮玲(2014)。失智症家庭照顧者之照顧負荷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社會暨社會工作學系。
曾雯婷(2007)。探討失智者睡眠障礙與家庭照顧者睡眠品質相關性(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護理學研究所。
曾瓊亭(2009)。涼亭之怒-家族、家與我的關係(未出版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幼兒保育學系碩士論文。
温育瑄(2014)。身心動作教育課程應用於改善失智症照顧者照顧負荷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
游妤涵(2011)。女大學生的父女關係、異性交往揭露對知覺父親介入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黃秀梨(2009)。失智老人機構安置之家庭決策過程探討(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護理學研究所。
黃春惠(2012)。影響輕中度失智症老人家庭主要照顧者照顧酬賞相關因素之探討-採縱貫性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長庚大學護理學系。
黃昱嘉(2016)。失智症主要照顧者社會支持與生活品質關聯性及相關因素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醫學大學醫務管理暨醫療資訊學系。
黃美蓉、賴倩瑜、陳正生、陳孝範、林佑蓉(2015)。居家護理諮商對失智症照顧者照顧負荷之成效。精神衛生護理雜誌,10(2),19-25。https://doi.org/ 10.6847/TJPMHN.201512_10(2).0002
黃美鳳(2008)。失智症患者之照顧者因應策略與照顧者負荷之相關及改善因應策略以減低負荷之介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神經學科。
黃惠玲(2010)。居家失智老人疾病期程躁動行為與照顧者處理效能之探討(未出版博士論文)。長庚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
黃詔瑩(2015)。漸凍症家屬生命經驗的自我敘說(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工作學系。
黃雅君(2007)。不同疾病嚴重度失智症患者居家、日間照護、護理之家服務之成本效性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亞洲大學長期照護研究所。
黃瑜庭(2015)。失智老人家庭照顧者的照顧負荷與社會支持─以利害關係人為取向之評估途徑(未出版碩士論文)。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科學學系。
黃瓊儀(2013)。失能老人照顧與家庭代間關係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中山與中國大陸研究所中山學術組。
楊中芳(1993)。中國人真是「集體主義」的嗎?。載於楊國樞主編「中國人的價值觀—社會科學觀點」(pp. 321-434)。桂冠。
楊國樞(1989)。中國人的蛻變。桂冠。
楊國樞(2004)。華人自我的理論分析與實徵研究:社會取向與個人取向的觀點。本土心理學研究,22,11-80。
楊國樞(2008)。現代社會的新孝道。載於葉光輝、楊國樞(主編),中國人的孝道:心理學的分析(pp. 38-75)。國立台灣大學。
溫世頌(2006)。心理學辭典。三民。
葉光輝(1999)。家庭中的循環性衝突。應用心理研究,2,41-82。
葉光輝、黃宗堅、邱雅沂(2006)。現代華人的家庭文化特徵:以台灣北部地區若干家庭的探討為例。本土心理學研究,25,141-195。
董姿妤(2013)。找出生命成長能量—老年失智症家庭照顧者心路歷程之初探(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學系。
鄒欣縈、郭慈安(2017)。孝道價值觀與照顧壓力負荷關係-以長照機構住民子女為例。台灣老年醫學暨老年學雜誌,12(2),104-117。
廖倩儀(2014)。向理性與抽離「起叛」:梳理勞動家庭父女關係之敘說探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佛光大學生命與宗教學系。
廖韻馨(2014)。失智症家庭照顧者的調適與靈性經驗之探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宗教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趙梅如(2006)。父女親情之知覺與情節。輔導季刊,42(4),1-10。
趙淑珠(1999)。家庭系統研究中的性別議題。應用心理研究,2,125-139。
劉引玉(2010)。探討放鬆技巧介入於輕、中度失智症主要家庭照顧者憂鬱與睡眠品質的成效(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醫學大學護理學系。
劉秀枝(2001)。當父母變老:關心失智症、中風及其他神經疾病。天下遠見。
劉欣宜(2017)。探討失智症患者家庭照顧者的壓力因應歷程對憂鬱程度之影響(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護理學研究所。
劉淑慧、田秀蘭、陳淑琦、張勻銘、黃莉惟、廖書䌍、陳慧甄(譯)(2009)。諮商研究法(Heppner, P. P., Wampold, B. E., Kivlighan, D. M. 著)。學富。(原著出版於2008)
劉慧玉(2009)。失智症患者病情嚴重度對家庭照顧者生活負荷、健康狀況的影響性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
歐淑惠(2007)。失智症家庭照顧者「尋找平衡點」照顧過程與生活品質之相關性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長庚大學護理學研究所。
歐紫彤、洪惠芬(2017)。「最理想」照顧安排?-文化解釋觀點。臺灣社會福利學刊,13(2),1-77。https://doi.org/10.6265/TJSW.201712_13(2).01
歐陽文貞(2013)。DSM-5認知障礙症簡介。台灣精神醫學會,精神疾病診斷及統計手冊第五版通訊,3(2),13-20。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心理。
蔡佳容(2014)。失智症家庭照顧者照顧經驗之質性研究--女兒的觀點(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蔡佳容、蔡榮順、李佩怡(2012)。失智症家庭照顧者的內疚經驗。亞洲高齡健康休閒及教育學刊,1(1), 59 – 79。
蔡佳容、蔡榮順、李佩怡(2016)。失智症家庭照顧者之受苦與因應經驗研究。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47 , 59-90。https://doi.org/ 10.3966/172851862016120047004
蔡敏玲、余曉雯(譯)(2003)。敘說探究:質性研究中的經驗與故事(Clandinin, D. J., & Connelly, F. M. 著)。心理。(原著出版於2000)
蔡婷婷(2013)。拖出塵封的抽屜,揚起失落的記憶—父女關係之自我敘說(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
蔡毅樺、趙淑珠(2013,五月)。以女性主義觀點評析台灣近十年碩博論文「父職」之研究脈絡。2013年全國輔導與諮商碩博士研究生學術研討會口頭發表。銘傳大學。
鄭秀容、曾月霞(2008)。居家失智老人家屬照顧者照顧需求及需求被滿足情形之研究。榮總護理,25(4),386-392。https://doi.org/10.6142/VGHN.25.4.386
鄭慈蓉(2006)。父女互動經驗對女性親密關係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蕭子筠(2012)。失智老人家庭主要照顧者施虐傾向相關因素之初探性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暨南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
賴郁杰(2014)。失智症照顧者之照顧意義(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護理學系。
戴佑真(2007)。阿滋海默症患者家庭動力之研究-以一個早發性阿滋海默症患者家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
謝美娥(2000)。成年子女照顧者照顧失能父母之影響與因應經驗。臺大社會工作學刊,3,1-36。https://doi.org/10.6171/ntuswr2000.03.01
謝美娥(2002)。失能老人與成年子女者對失能老人遷居歷程與解釋:從家庭到機構。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6(2),7-63。
簡伶育(2010)。失智症照顧者支持團體之統合分析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醫學大學護理學研究所。
簡芳琪(2015)。失智症患者家庭照護者健康生活品質及生物指標之初探(未出版碩士論文)。長庚大學護理學系。
簡雅芬、吳淑瓊(1999)。影響子女照顧失能父母意願之因子。中華公共衛生雜誌, 18(3), 189-198. https://doi.org/10.6288/CJPH1999-18-03-03
魏淑瓊(2006)。雙生涯家庭婦女照顧娘家父母歷程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在職專班。
嚴嘉明(2014)。失智症家庭照顧者轉化學習歷程模式之建構:邁向正向經驗(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
蘇如玲(2015)。居家失智老人主要照顧者經驗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玄奘大學社會福利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Ablitt, A., & Jones, G. V., & Muers, J. (2009). Living with dementia: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influence of relationship factors. Aging & Mental Health, 13(4), 497–511. https://doi.org/ 10.1080/13607860902774436
Alzheimer’s Association (2017). 2017 Alzheimer’s disease facts and figures. Alzheimer’s & Dementia, 13, 325–373. https://doi.org/ 10.1016/j.jalz.2017.02.001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1999). 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第四版DSM-IV(孔繁鐘編譯)。合記。(原著出版於1997)
Bjørge, H., Sæteren, B., & Ulstein, I. D. (2016). Experience of companionship among family caregivers of persons with dementia: A qualitative study. Dementia. https://doi.org/ 10.1177/1471301216666172
Botsford J., Clarke C.L. & Gibb C.E. (2012). Dementia and relationships: experiences of partners in minority ethnic communities.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68(10), 2207–2217. https://doi.org/ 10.1111/j.1365-2648.2011.05905.x
Caldwell, L., Low, L., & Brodaty, H. (2014). Caregivers' experience of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 for placing a person with dementia into a nursing home: comparing caregivers from Chinese ethnic minority with those from English-speaking background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6 (3), 413-424. https://doi.org/ https://doi.org/10.1017/S1041610213002020
Chang, Y., Schneider, J. K., & Sessanna, L. (2011). Decisional conflict among Chinese family caregivers regarding nursing home placement of older adults with dementia. Journal of Aging Studies, 25(4),436-444. https://doi.org/10.1016/j.jaging.2011.05.001
Doherty, W. J., Kouneski, E. F., & Erickson, M. F. (1998). Responsible fathering: An overview and conceptual framework.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60, 277-292. https://doi.org/10.2307/353848
Fitzgerald, M. H., Mullavey-O'Byrne, C., & Clemson, L. (2001). Families and nursing home placements: a cross-cultural study.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Gerontology, 16(4), 333-351. https://doi.org/ 10.1023/A:1014505219291
Gaugler, J. E., Mittelman, M. S., Hepburn, K., & Newcomer, R. (2009). Predictors of change in caregiver burden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following nursing home admission. Psychology and Aging, 24(2), 385-396. https://doi.org/ 10.1037/a0016052
Gaugler, J. E., Mittelman, M. S., Hepburn, K., & Newcomer, R. (2010). Clinically significant changes in burden and depression among dementia caregivers following nursing home admission. BMC Medicine, 8, 85-98. https://doi.org/10.1186/1741-7015-8-85
Gaugler, J. E., Pot, A. M., & Zarit, S. H. (2007). Long-Term Adaptation to Institutionalization in Dementia Caregivers. Gerontologist, 47(6), 730-740. https://doi.org/ 10.1093/geront/47.6.730
Huang, S. S., Liao, Y. C., Wang, W. F., & Lai, T. J. (2012). The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burden of caring patients with dementia: a memory clinic based study. 臺灣精神醫學, 26(2), 96-104. https://doi.org/ 10.29478/TJP.201206.0006
Huang, YC., Chu, CL., Ho, CS., Lan, SJ., Hsieh, CH., & Hsieh, YP(2014). Decision-making factors affecting different family members regarding the placement of relatives in long-term care facilities. BMC Health Services Research, 14(1), 1-16. https://doi.org/10.1186/1472-6963-14-21
Hung-Lin Tao(2014).Why do women interact with their parents more often than men? The demonstration effect vs. the biological effect. The Social Science Journal, 51(3), 350-360. https://doi.org/ 10.1016/j.soscij.2014.04.002
Kwon, S. H., & Tae, Y. S. (2012). Nursing Home Placement: The Process of Decision Making and Adaptation among Adult Children Caregivers of Demented Parents in Korea. Asian Nursing Research, 6 , 143-151. https://doi.org/ 10.1016/j.anr.2012.10.005
McCabe, M., You, E., & Tatangelo, G. (2016). Hearing Their Voice: A Systematic Review of Dementia Family Caregivers' Needs. The Gerontologist, 56(5), e70-e88. https://doi.org/10.1093/geront/gnw078
McGoldrick, M., Carter, B., & Preto N. G. (2011).The Expanded Family Life Cycle: Individual, Family, and Social Perspectives (4 th ed.). Allyn & Bacon.
McGoldrick, M., Gerson, R., & Petry, S. (2008). Genograms : Assessment and Intervention ( 3rd ed.). W. W. Norton & Company.
Minuchin, P. (1985). Families and individual development: provocations from the field of family therapy. Child Development, 56, 289-302. https://doi.org/ 10.1111/j.1467-8624.1985.tb00106.x
Müller, C., Lautenschläger, S., Meyer, G., & Stephan, A. (2017). Review: Interventions to support people with dementia and their caregivers during the transition from home care to nursing home care: A systematic review.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tudies, 71, 139-152. https://doi.org/ 10.1016/j.ijnurstu.2017.03.013
Pinsof, W. M. (1992). Toward a Scientific Paradigm for Family Psychology: The Integrative Process Systems Perspective.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5(3-4), 432-447. https://doi.org/10.1037/0893-3200.5.3-4.432
Pozzebon, M., Douglas, J., & Ames, D. (2016). Spouses’ experience of living with a partner diagnosed with a dementia: a synthesis of the qualitative research.International psychogeriatrics, 28(4), 537-556. https://doi.org/ 10.1017/S1041610215002239
Quinn C., Clare L., & Woods B. (2009). The impact of the quality of relationship on the experiences and wellbeing of caregivers of people with dementia: A systematic review. Aging & Mental Health, 13 (2), 143–154. https://doi.org/ 10.1080/13607860802459799.
Rapp, T., Apouey, B. H., & Senik, C. (2018). The impact of institution use on the wellbeing of Alzheimer's disease patients and their caregivers.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207, 1-10. https://doi.org/10.1016/j.socscimed.2018.04.014
Shyu, Y.-I. L., Yang, C.-T., Huang, C.-C., Kuo, H.-C., Chen, S.-T., & Hsu, W.-C. (2010). Influences of mutuality, preparedness and balance on caregivers of patients with dementia. The Journal of Nursing Research, 18(3), 155-163. https://doi.org/ 10.1097/JNR.0b013e3181ed5845
Stull, D. E., Cosbey, J., Bowman, K., & McNutt, W. (1997). Institutionalization: A Continuation of Family Care. Journal of Applied Gerontology, 16(4), 379-402. https://doi.org/ 10.1177/073346489701600401
Updegraff, K. A., McHale, S. M., & Crouter, A. C. (2001). Parents' involvement in adolescents' peer relationships: a comparison of mothers' and fathers' roles. Journal of Marriage & Family, 63(3), 655-668. https://doi.org/10.1111/j.1741-3737.2001.00655.x
Verbeek, H., Meyer, G., Heino-Kilpi, H., Zabalegui, A., Hallberg, I. R., & Saks, K. (2012). A European study investigating patterns of transition from home care towards institutional dementia care: the protocol of a RightTimePlaceCare study. BMC Public Health, 12(1), 68-77. https://doi.org/10.1186/1471-2458-12-68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