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李漁《十種曲》之喜劇理論與創作實踐
作者:楊翰
作者(外文):YANG,HAN
校院名稱:東吳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羅麗容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0
主題關鍵詞:李漁喜劇十種曲閒情偶寄喜劇理論Li YuComedyTen ComediesThe Occasional Notes with Leisure MotionsComedies Theor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
「喜劇」一詞雖源於西方,但在中國的戲曲作品中也存有「喜劇」的概念。王國維就曾點明中國戲曲小說的特點:「吾國人之精神,世間的也,樂天的也,故代表其精神之戲曲小說,無往而不著此樂天之色彩,始於悲者終於歡,始於離者終於合,始於困者終於亨。」中國人生性樂天,嚮往著團圓美滿、皆大歡喜的結局。不論是西方的戲劇,或中國的戲曲,都是劇作家從社會生活和創作過程中提煉出來的,直至王季思主編的《中國十大古典悲劇集》和《中國十大古典喜劇集》出版,促進了學術界對傳統「悲」、「喜」劇之研究熱潮,然而西方的戲劇理論不可盲目地套用在中國傳統戲曲上,而應該以中國戲曲的歷史和文本為主,搭配西方戲曲理論,才能找出中國戲曲獨有的特色。李漁身為清代的曲論家、劇作家和導演,他創作戲曲本著「歡喜心」,也希望欣賞的人可以「齊登極樂國」,所以李漁的《十種曲》,均以喜劇大團圓結尾,本論文試圖以李漁的戲曲理論和作品為主,探討李漁之喜劇理論與創作實踐。
本論文之書寫架構分為上編「理論篇」,以「史」為縱軸,探討李漁戲曲理論的形成原因,配合文化史、戲曲史揭開中國古典戲曲的喜劇特色。接著就中國戲曲理論著手,從王驥德、呂天成和金聖歎三人的戲曲理論中,看出李漁戲曲理論的繼承脈絡,並從李漁的戲曲理論《閒情偶寄》中歸納出其喜劇理論。下編「創作篇」則以李漁《十種曲》為橫軸,對李漁的十部傳奇作分析和歸納,參酌西方戲劇理論,跳脫一般從情節、語言和人物作歸納的模式,從「真」、「新」、「倒」和「善」四個面向來分析,首先「真」在強調模擬自然,真情流露;其次,「新」指創新奇幻,耳目一新;「倒」則為顛倒錯置、跳脫常理;最後,「善」表示喜劇創作的目的。本論文以戲曲史、理論史為經,李漁的喜劇文本為緯,配合相關文史資料,融會各家之說,統整歷代學者之看法,搭配西方的戲曲理論,以期建構出李漁《十種曲》之喜劇理論與其創作實踐。李漁的喜劇作品,雖然看似描寫一般的人情事理,卻在情節中穿插出人意外之處,做到新奇而不荒誕,語言文字淺顯卻寓含深意,且為不同的腳色設計個性化的台詞動作,全面的顧慮到劇本文本、台詞語言、動作姿態和觀眾接受等,才能造就出如此富有喜劇藝術的戲曲作品。
Although the term "comedy" originates from the West, the concept of "comedy" also exists in Chinese opera. Wang Guowei once pointed ou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opera novels: "It is the spirit of our people, it's their affection and it's their optimism. Opera novels also embrace such spirit. They always represent an optimistic theme. They may begin tragically but always end with joy. The people who leave always come back and reunite with their loved ones, and those who get stuck will ultimately find a way out and prosper." Optimism inherits in the nature of the Chinese. The Chinese always long for certain completion, satisfaction, and happiness about the endings. It is obvious that both the western drama or the Chinese opera are creative works based on the scriptwriters' social life and creative process. It’s worth mentioning that it was not until the publication of "China's Top Ten Classical Tragedy Series" and "China's Top Ten Classical Comedy Series", edited by Wang Jisi, has the academia's research craze for traditional "tragedies" and "comedies" been greatly promoted. However, the western theories of drama shall be applied to traditional Chinese opera blindly. Instead, the western theories should be taken as the reference as we are reviewing the history and texts of Chinese opera. It allows us to identify the uniqu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opera. Li Yu was an opera writer, critic, and director in the Qing Dynasty. He wrote operas with a heart of joy, and he also hoped that those who watched his opera works should "wander in paradise" together with him. Hence, happy endings can be seen throughout his Ten Comedies. This study aims to discuss Li Yu's comedy theory and creative practices.
In this study, we will discuss Li Yu's comedies from two perspectives, namely his theory and his creation. First, we point out the formation of Li Yu's theory of Chinese opera and the causes of such formation based on the historical context. In order to distinguish the comedic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opera, we have also reviewed the cultural history and the history of Chinese opera. We will then address the theories of Chinese opera and analyze the theories constructed by Wang Jide, Lu Tiancheng, and Jin Shengtan, aiming to identify the contextual inheritance in Li Yu's theory. Also, we have generalized Li Yu's comedy theory from The Occasional Notes with Leisure Motions for better understanding. In the second part, we will address Li Yu's creation. Taking the western drama theories into account, we have conducted summarization and analyses on Li Yu's legendary Ten Comedies. Instead of examining the plots, languages, and characters just as other studies, we aim to analyze Li Yu's work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authenticity", "novelty", "reversal", and "goodness"."Authenticity" refers to his authentic reflection on the true nature and affections. "Novelty" indicates his creative, fictional and novel expressions. "Reversal" focuses on the reversal of conditions, statuses, and even common senses. "Goodness" presents his goal of comedy writing. In order to construct Li Yu's comedy theory and his creative practices of Ten Comedies, we have integrated the concepts from different schools and scholars of different generations in this study. We have also cross-referenced between the histories of Chinese opera and theories and the text of Li Yu's comedies based on related literature and cultural documents. On the surface, Li Yu's comedies indicate merely the common worldly wisdom. Yet, we can always find unexpected things throughout the plots in a novel yet reasonable manner. Li Yu tended to use simple words and expressions to imply meanings with depth. He even designed specific and personalized lines and actions for different characters. Li Yu's take thorough considerations on not only the scripts, lines, language, actions and postures of the characters, but also the reaction of the audience. That is the reason why he was able to write opera scripts with the art of comedy.
一、傳統文獻,依時代先後順序。
[春秋]左丘明撰,吳韋昭注:《國語》,臺北:中華書局,2016年6月。
〔齊〕晏嬰撰:《晏子春秋》,臺北:中華書局,2016年6月。
〔漢〕孔安國傳:《尚書孔傳》,臺北:中華書局,2016年4月。
〔漢〕毛亨傳,鄭玄箋:《毛詩鄭箋》,臺北:中華書局,2016年4月。
〔漢〕劉向撰:《說苑》,臺北:中華書局,2016年6月。
〔漢〕司馬遷:《史記》,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3月。
〔漢〕趙曄:《吳越春秋》,收錄自《四部備要‧史部》,臺北市:中華書局,2016年4月。
〔漢〕班固:《漢書》,收錄自《四部備要‧史部》,臺北市:中華書局,2016年4月。
[漢]劉歆:《西京雜記》,台北:三民書局印行,1995 年 8 月。
[漢]應邵撰,王利器注:《風俗通義校注》,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 年9月。
〔漢〕劉向著,王叔岷撰:《列仙傳校箋》,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梁]昭明太子編《文選》,台北:藝文印書館,1998年12月初版。
〔梁〕劉勰:《文心雕龍‧事類》,臺北市,世界書局,出版年月不詳。
〔梁〕鍾嶸:《詩品》,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1年1月。
[唐]孔穎達撰:《春秋左傳正義》,臺北:中華書局,2016年4月。
[唐]崔令欽著:《教坊記》,《歷代曲話彙編》唐宋元編,合肥:黃山書社,2006年1月。
[唐]段安節:《樂府雜錄》,歷代曲話彙編》唐宋元編,合肥:黃山書社,2009年1月。
〔唐〕唐太宗御撰:《晉書》,收錄自《四部備要‧史部》,臺北市:中華書局,2016 年4月。
〔唐〕尉遲偓:《中朝故事》,收錄自《筆記小說大觀》二十編,臺北:新興書局有限公司,1977年。
〔唐〕歐陽詢撰:《藝文類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宋]岳珂撰:《桯史》,北京:中華書局,1997 年 12 月第 2 次印刷。
[宋]洪邁:《夷堅志》,《四庫筆記小說叢書》冊 9,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12月,
[宋]陳暘:《樂書》,台北:商務印書館,1979 年。
〔宋〕司馬光:《資治通鑒》,北京:中華書局,1956年。
〔宋〕李攸:《宋朝事實》,臺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1月。
〔宋〕李昉:《太平御覽》,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邢昺疏:《論語注疏》,收錄自《四部備要‧經部》,臺北:中華書局,2016年4月。
〔宋〕周密:《齊東野語》,臺北:廣文書局有限公司,1969年9月。
〔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收錄自《歷代曲話彙編》唐宋元編,合肥:黃山書社,2009 年3月。
〔宋〕耐得翁著:《都城紀勝》,收錄自《歷代曲話彙編》唐宋元編,合肥:黃山書社,2009 年3月。
〔宋〕范鎮:《東齋記事》,收錄自《中國野史集成》,成都:巴蜀書社,1993年。
〔宋〕趙彥衛:《雲麓漫鈔》,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宋〕劉義慶:《幽明錄》,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88年12月。
〔宋〕魯敏行:《獨醒雜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元〕夏庭芝:《青樓集》,收於《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1982年11月第4次印刷。
〔元〕陶宗儀:《南村綴耕錄》,《歷代曲話彙編》唐宋元編,合肥:黃山書社,2006年1月。
〔明〕王驥德:《曲律》,《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卷四,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11月。
〔明〕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臺北:世界書局,1963年5月。
〔明〕呂坤:《閨範》,《呂坤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5月。
〔明〕湯顯祖:《湯顯祖集全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1月。
〔明〕舒化等篡例:《大明律》,收錄自《玄賢堂叢書三集》,揚州:廣陵書社,2012年6月。
〔明〕夏原吉:《明武宗實錄》,新北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印行,1962年-1966年。
[明]萬曆間勅定:《大明律集解附例》,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4月。[清]蔣良騏:《東華錄》,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清〕孔尚任:《桃花扇》,臺北市:里仁書局,2000年10月。
〔清〕毛奇齡:《明武宗外紀》,臺北市:廣文書局,1964年2月。
〔清〕王士禎:《香祖筆記》,《叢書集成三編》冊五,臺北市:新文豐出版社,1996年。
〔清〕金聖歎:《金聖歎全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16年10月。
〔清〕張廷玉:《明史》,《新校本明史並附編六種》,臺北市:鼎文書局,1998年8月。
〔清〕陸次雲:《峒谿纖志》,台北:藝文藝印書館印行,1979 年。
〔清〕馮桂芬:《校邠廬抗議》,新北市: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73年12月。
〔清〕馮鎮巒:《馮鎮巒批評本聊齋誌異》,湖南:齊魯書社,2011年1月。
〔清〕楊恩壽:《續詞餘叢話》,《歷代詩史長編二輯》冊九,臺北市:鼎文書局,1974年2月。
〔清〕廖燕:《廖燕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清〕歐陽兆熊、金安清:《水窗春囈》,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2月。
《太上感應篇》,《正統道藏》,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77年10月。
《太微仙君功過格》,《正統道藏》,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77年10月。

二、近人論著,依作者姓氏筆畫為序。
于成鯤:《中西喜劇研究—喜劇性與笑》,上海:學林出版社出版,1992年10月。
王永恩:《明末清初戲曲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研究》,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8年。
王永恩:《明清才子佳人劇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6月。
王季思:《中國十大古典喜劇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2年。
王國維:《王國維全集》,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年。
王國維:《宋元戲曲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2012年7月。
王德昭:《清代科舉制度研究》,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2年。
王璦玲:《晚明清初戲曲之審美構思與其藝術呈現》,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5年。。
王璦玲:《明清傳奇名作人物刻畫之藝術性》,臺北市:臺灣書店,1998年3月。
王壽之:《元雜劇喜劇藝術》,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86年3月。
任中敏:《唐戲弄》,南京:鳳凰出版社,2013年12月。
任中敏:《優語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1年。
伍蠡甫主編:《西方文論選》,上海:人民文學出版社,1964年8月。
朱偉明:《中國古典喜劇史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12月。
朱光潛:《文藝心理學》,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94年7月。
吳梅:《中國戲曲概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2000年
吳毓華:《戲曲美學論》,臺北:國家出版社,2005年10月。
吳禮權:《現代漢語修辭學》,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年6月。
呂榮華:《中國古典喜劇藝術初探——以十大古典喜劇為例》,臺北市:學海出版社,1993年11月。
杜書瀛:《李漁美學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
杜書瀛:《論李漁戲劇美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2年。
沈新林:《李漁評傳》,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1997年。
周貽白:《中國戲曲史長編》,上海:上海古籍書店,1949年,頁11。
林麗紅:《明代傳奇丑腳研究》,新北市: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1年3月。
俞為民:《中國古代戲曲理論史通論》,北京:中華書局,2016年3月。
俞為民:《李漁評傳》,南京市: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俞為民:《李漁閑情偶寄曲論研究》,南京市:江蘇教育出版社,1994年。
柏樺:《父母官:明清州縣官群體》,北京:新華出版社,2015年。
胡元翎:《李漁小說戲曲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胡天成:《李漁戲曲藝術論》,重慶市: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3年。
胡忌:《宋金雜劇考》,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7月。
姜光斗:《明末清初一怪傑——李漁》,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12年8月。
浙江古籍出版社編:《李漁全集》全二十冊,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 年。
浴血生:《小說叢話》,收入《晚清文學叢鈔‧小說戲曲研究卷》卷四,臺北:新文豐出版有限公司,1989年4月。
高美華:《李漁戲曲學三論》,臺北市:國家出版社,2016年。
張百蓉:《李漁及其戲劇理論》,收錄自《古典文學研究輯刊》,新北市: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2年3月。。
張敬:《清徽學術論文集》,臺北市:華正書局,1993年8月。
郭英德:《明清文人傳奇研究》,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1年。
陳孝英:《喜劇美學論綱》,陝西: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
陳佳彬:《李漁戲曲作品及理論研究》,收錄自《古典文學研究輯刊》,新北市: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5年9月。。
陳剛:《素樸與華麗:中國戲曲審美風格嬗變研究》,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9月。
陳望道:《修辭學發凡》,上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1年。
陳淑滿:《金聖歎評改《西廂記》研究》,新北市:花木蘭文化出版,2011年3月。
陳鼓應註譯:《莊子今註今譯》,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10月。
陳夢家:《殷墟卜辭綜述》,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陳榮富:《宗教禮儀與古代藝術》,南昌:江西高校出版,1995年6月。
陳顧遠:《中國婚姻史》,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2
傅瑾:《中國戲劇藝術論》,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
傅瑾:《戲曲美學》,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7月。
曾永義:《論說戲曲》,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7年。
曾永義:《詩歌與戲曲》,臺北:聯經出版社,1988年4月。
曾永義:《參軍戲與元雜劇》,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2年。
曾永義:《戲曲源流新論》,北京:中華書局出版,2008年7月。
隋樹森編:《全元散曲》,臺北:頂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3月。
馮爾康、常建華著:《清人社會生活》,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年7月。
馮廣藝:《變異修辭學》,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年1月。
黃慶萱:《修辭學》,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3年10月。
黃麗貞:《李漁研究》,臺北市:國家出版社,1995年。
黃春燕:《李漁戲曲敘事觀念研究》,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4年4月。
黃韻如:《呂天成戲曲理論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4年。
經君健:《清代社會的賤民等級》,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2009年11月。
葉長海:《中國藝術虛實論》,臺北:學海出版社,1997年。
葉長海:《曲律與曲學》,臺北市:學海出版社,1993年。
隗芾:《中國喜劇史》,汕頭:汕頭大學出版社,1998年。
聞一多著:《聞一多全集》,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 年 5 月。
趙山林:《中國戲劇學通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
劉道超:《中國善惡報應習俗》,陝西:陝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
潘其旭:《壯族歌墟研究》,廣西:廣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4月。
蔡毅編著:《中國古典戲曲序跋彙編》,濟南:齊魯書社,1989年10月。
鄭基良:《生死鬼神與善惡報應的思想論證》,臺北:文史哲出版社有限公司,2010年8月。
錢南揚:《永樂大典戲文三種校注‧張協狀元》,臺北市:華正書局有限公司,1990年9月。
錢南揚:《戲文概論》,臺北:里仁書局,2000年。
羅麗容:《神廟劇場史》,臺北:里仁書局,2006年。
羅麗容:《戲曲面面觀》,臺北:國家出版社,2008年12月。
譚霈生:《論戲劇性》,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10月。
蘇國榮:《中國劇詩美學風格》,臺北市:丹青藝術文化有限公司,1987年。
亞里斯多德著,姚一葦譯:《詩學箋註》,臺北市:臺灣中華書局,1969年4月。
[德]康德著,宗白華譯:《判斷力批判》,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年6月。
〔日〕合山究著,蕭燕婉譯:《明清時代的女性與文學》,新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1月。
〔日〕青木正兒:《中國近世戲曲史》,北京:中華書局,1954年9月。
〔法〕狄德羅:《狄德羅美學論文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年10月。
〔法〕昂利‧柏格森著,徐繼曾譯:《笑:論滑稽的意義》,臺北市:商鼎文化出版,1992年。
〔法〕莫里哀著,李玉民譯:《偽君子:莫里哀戲劇經典》,北京:華夏出版,2008年。
〔美〕包筠雅著、杜正貞、張林譯;趙世瑜校:《功過格:明清社會的道德秩序》,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年
〔美〕布羅凱特著,胡耀恆譯:《世界戲劇藝術欣賞》,臺北:志文出版社,1981年4月。

三、會議、期刊、專書論文,依作者姓氏筆畫為序。
孔瑞明:〈試論李漁的喜劇藝術〉,《晉中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3期,2003年。
王思錦:〈淺談李漁《風箏誤》的喜劇性〉,《戲劇之家》第5期,2017年。
王彥:〈阮大鋮與李漁喜劇藝術之比較——以《春燈謎》和《風箏誤》為例〉,《安徽文學》第5期,2017年。
王之:〈李漁風情喜劇舞臺藝術特點〉,《龍巖學院學報》第3期,2017年。
王蘊明:〈中國戲曲喜劇精神簡敘〉,《中國戲劇》第二期,2018年。
朱意:〈李漁戲曲情節新奇性的喜劇價值思考〉,《青年文學家》,2018年。
江宏、盧榕峰:〈唯我填詞不賣愁 一夫不笑是吾憂——從《風箏誤》的喜劇創作技法看李漁論戲劇結構〉,《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5期,
2009年。
池程遠:〈《風箏誤》與《仲夏夜之夢》比較研究〉,《戲劇之家》第1期,2017年。
吳新苗:〈從《意中緣》看李漁風情喜劇的特色〉,《雲南藝術學院學報》第3期,2008年。
吳國欽:〈漢代角牴戲《東海黃公》與「粵祝」〉,《中山大學學報》第6期,2003年。
李軍鋒:〈李漁小說「新奇同質」思想在喜劇風格中的體現〉,《綿陽師範學院學報》第7期,2011年。
李元貞:〈中國古典戲曲的喜劇風格〉(上、下),《民俗曲藝》第49、50期,1987年。
李元貞:〈李漁的喜劇風格及其曲論的研究〉(上、下),《大陸雜誌》,1989年。
周彥:〈李漁喜劇理論之「團圓之趣」〉,《綿陽師範學院學報》第9期,2010年。
周彥:〈求新求異 顧盼得意——論李漁喜劇理論之「團圓之趣」〉,《安康學院學報》第5期,2010年。
周揚:〈論李漁藝術創作中喜劇手法的運用〉,《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第1期,2016年。
周偉華:〈形形色色的明清科場作弊〉,《文史天地》,2008年。
韋玲娜:〈從《閒情偶寄》看李漁的喜劇思想〉,《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期,1999年。
高美華:〈李漁傳奇中的淨丑藝術〉,《成大中文學報》第52期,2016年3月。容肇祖:〈傳說的分析〉,《中山大學民俗叢書》第二冊,1969年。
孫世文:〈李漁《風箏誤》的喜劇特色〉,《戲劇文學》第4期,1999年。
徐宗潔:〈「一夫不笑是吾憂」—論李漁《風箏誤》的喜劇佈局〉,《中國語文》, 2003年。
徐凱:〈論李漁戲劇的喜劇化表現形態〉,《黑龍江社會科學》第6期,2009年。
徐蕾:〈論「科諢」對李漁作品喜劇性情境的建構——以《風箏誤》為例〉,《美與時代(下)》第8期,2016年。
陸章梅:〈論元雜劇喜劇〉,收錄自《元曲論集》,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3年。
張雪揚:〈李漁戲劇理論對當代喜劇小品的啟示〉,《青年文學家》第26期,2015年。
梁志斌:〈阮大鋮與李漁喜劇藝術比較——以《燕子箋》與《風箏誤》為例〉,《池州學院學報》第4期,2012年。
郭英德:〈「劇戲之道,出之貴實,而用之貴虛」——古代戲劇家的戲曲虛實論〉,《戲曲藝術》,1986年。
郭英德:〈「一夫不笑是吾憂」——李漁《風箏誤》傳奇的喜劇特徵〉,《名作欣賞》第4期,1987年。
郭玉坤:〈雅中帶俗 活處寓板——談李漁的喜劇理論與實踐〉,《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期,2001年。
陳浩波:〈以柏格森《笑》之理論分析李漁《風箏誤》之喜劇性〉,《北方文學(下半月)》第1期,2011年。
陳愛萍:〈《風箏誤》中喜劇性手法的運用〉,《青春歲月》第11期,2013年。
傅少武:〈李漁與莫里哀從事喜劇創作的層因比較論〉,《藝術百家》第3期,2001年。
傅少武:〈從《意中緣》看李漁的喜劇風格〉,《古典文學知識》第3期,2003年。
湛偉恩:〈李漁喜劇理論初探〉,《廣州師院學報》第1期,1983年。
黃莎莎:〈淺析李漁的喜劇風格——以《比目魚》等為例〉,《戲劇之家》第4期,2015年。
廖奔:〈宋金雜劇論〉,《戲曲研究通訊》第2、3期,2004年。
齊鄭艷:〈《風箏誤》的喜劇藝術分析〉,《名作欣賞》第23期,2015年。
劉海峰:〈科舉政治與科舉學〉,《華中師範大學學報》第5期,2010年。
劉艷華:〈論金聖歎《西廂記》評點的理論貢獻〉,《五邑大學學報》,2003年。
劉巍:〈李漁《風箏誤》語言動作的喜劇性〉,《戲劇之家》第21期,2015年。
潘薇:〈中西相輝映 劇壇兩奇葩——略論李漁與莫里哀的喜劇觀念及創作〉,《吉林藝術學院學報》第1期,2002年。
潘薇:〈李漁與莫里哀喜劇創作跨文化研究〉(下),《吉林藝術學院學報》第3期,2003年。
潘薇:〈李漁與莫里哀喜劇創作跨文化研究〉(下),《吉林藝術學院學報》第2期,2004年。
蔡長運:〈敘事與用典——漫談劇曲的兩個特點〉,《戲曲藝術》第四期,1995年。鄭振鐸:〈論關漢卿的雜劇〉,《文學研究》第2期,1958年。
盧旭:〈李漁喜劇語言的幽默技巧手法探析〉,《遼寧師專學報》第6期,2009年。盧旭:〈論阮大鋮與李漁喜劇藝術之差異性〉,《重慶科技學院學報
(社會科學版)》第22期,2012年。
盧旭:〈李漁戲劇情節重複方式的喜劇價值〉,《韶關學院學報》第11期,2012年。
盧旭:〈論李漁戲曲情節新奇性的喜劇價值〉,《文學界(理論版)》第6期,2012年。
盧旭:〈明末清初文學家李漁喜劇創作的邏輯背離現象〉,《沈陽農業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第2期,2013年。
盧旭:〈阮大鋮與李漁喜劇藝術差異性之成因〉,《長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期,2013年。
賴慧玲:〈李漁喜劇「笑點」的語用前題分析--以「風箏誤」、「蜃中樓」、「奈何天」為例〉,《東海中文學報》,1994年。
賴慧玲:〈從李漁的「科諢論」看他的三部喜劇--「風箏誤」、「蜃中樓」、「奈何天」〉,《興大中文學報學》,1993年。
羅斯寧:〈在閨閣文學和青樓文學的交叉座標上──元雜劇婦女形象新論〉,《中山大學學報》第1期,2002年。
蘇國榮:〈色彩繽紛的中國民族喜劇〉,《藝海》第2期,1995年。
鐘明奇:〈論李漁「道學」與「風流」合而為一的愛情理想及其文化選擇〉,《明清小說研究》第2期,1998年。
〔法〕雨果:〈《克倫威爾》序〉,收錄自《西方文藝理論名著選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5月

四、學位論文,依作者姓氏筆畫為序。
平松圭子:《李笠翁十種曲研究》,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3年。
吳淑慧:《李漁及其《十種曲》研究》,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7年。
周家守:《李漁同類型小說與戲曲比較》,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年。
林立雄:《立基於承繼的新變:李漁傳奇的編創手法及其演出考述》,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8年。
林侖靜撰:《明清戲曲中「女扮男裝」情節之性別意涵》,國立臺灣大學戲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林雅鈴:《李漁小說戲曲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5年。
林靜如:《李漁的音律理論在《笠翁傳奇十種》中的實踐》,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夏經倫:《亞里士多德與李漁喜劇理論比較》,延邊大學碩士論文,2016年。
徐世中:《一夫不笑是吾憂—李漁喜劇心態研究》,廣西師範大學,2013年。
張東炘:《李漁戲曲三論》,國立臺灣大學戲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張啟超:《中國戲曲「喜劇傳統」之研究》,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1993年。
許蕙雅:《李漁《十種曲》排場研究》,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8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