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中晚唐下層士人的生活與心態研究—以唐人筆記為主
作者:洪至璋
作者(外文):HUNG, CHIH-CHANG
校院名稱:東海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李建崑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0
主題關鍵詞:唐人筆記中晚唐下層士人Literati notes of Tang DynastyMiddle and late Tang dynastyLow statusIntellectual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
中、晚唐是個變動的年代,他承繼著盛唐的餘光。文學的發展,從先秦就已起步,不論是小說還是筆記文。直到兩漢,士人都還沒有真正具備「小說」這個概念,對於「筆記文」,也僅限於「隨筆雜錄」的記述性質,小說的源頭,回溯可以推到先秦的《山海經》等神話傳說,最初走著「志怪」的路線,兩者到了魏晉六朝,開始互相融攝,誕生如《世說新語》等著名筆記小說,但要使士人真正有意創作小說,尚待唐代。
「士」一開始是先秦的一個軍功爵位,發展到後來,「士」開始作為「知識份子」的代名詞,不同於以往的入仕機制,從隋代起,朝廷以「科舉」取士,而唐代的科舉因為不糊名,給予達官顯要可以影響登第的機會,為此士人莫不為了科舉卯足全力,「行卷」與「溫卷」由此而來。唐人崇尚修史,但史館人數有限,他們轉而修私史,尤其中唐開始,朝政混亂,士人多選用「筆記」這個文體撰寫自己的史書,唐人筆記猶是盛行。
不同於正史中,在唐人筆記小說中的士人,反倒更能真切反映出他們的處世心態與生活樣貌,在科海無涯,官場險惡,士人不論是積極抑或是消極,都有他們在當時選擇的悲欣與無奈,在筆記小說中,躍然紙上,他們真切的反映了那個時代士人的風貌。
The middle and late Tang Dynasty was the age of change. It had the legacy of the High Tang. The Chinese literature, including novels and notes, has devel-oped since the Pre-Qin Dynasty. During the Han Dynasty, the intellectuals still didn’t have the idea of novels yet, but only composed short pieces of writing.
The beginning of novels can date back to myths and legends during the Pre-Qin Dynasty, such as the “Classic of Mountains and Seas”. Initially the writing style was close to Zhiguai, tales of the miraculous. Until the Wei and Jin dynas-ties and the Six Dynasties, the two sides were involved and then well-known literati notes, such as “A New Account of the Tales of the World” appeared. But until the Tang Dynasty, the intellectuals didn’t devote themselves to compose novels.
Shi was initially a noble title by military merits during the Pre-Qin Dynasty, and then was used as the pronoun of the intellectuals. Different from previous ways of becoming officials, since the Sui Dynasty, the imperial court applied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to recruit Shi.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in the Tang Dynasty was not anonymous and therefore dignitaries could have an influence on recruitment. Hence, the intellectuals devoted themselves into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Xingjuan and Wenjuan then accordingly appeared.
Tang Chinese advocated writing historical works but the Historiography Insti-tute had limited numbers of staff. They turned to write their own historical works. Especially since 755, the political situation at the imperial court was in a state of chaos. The intellectuals mostly wrote their own historical works in the style of literati notes. Literati notes of Tang Dynasty were particularly pop-ular.
Different from authorized history, the intellectuals who wrote the literati notes of Tang Dynasty could truly reflect their state of mind and life styles. Because of the difficulty of securing a place in public office and sinister officialdom, the intellectuals, whether positive or passive, were sad, happy, or helpless. And their moods were described in the literati notes, that showed the true face of the intellectuals during that era.
參考文獻

一、古典文獻(按朝代先後排序,同朝代則按作者姓氏筆畫數排序)

[先秦]孔子著、[西晉]杜預集解:《春秋經傳集解》,新北:七略出版社,2000年9月。
[先秦]莊子著、錢穆纂箋:《莊子纂箋》,台北:東大圖書公司,2003年11月。
[西漢]司馬遷著、楊家駱主編:《史記》,台北:鼎文書局,1980年3月。
[西漢]劉向:《戰國策》,台北:里仁書局,1990年9月。
[西漢]劉歆:《西京雜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12月。
[東漢]班固著、楊家駱主編:《漢書》,台北:鼎文書局,1978年4月。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台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8月。
[西晉]陳壽著、陳乃乾校點:《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1964年10月。
[東晉]王嘉:《拾遺記》,台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2月。
[東晉]葛洪:《抱朴子》,北京: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3月。
[南朝]劉勰著、陳拱本義:《文心雕龍本義》,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9月。
[南朝]劉義慶著、徐震堮校箋:《世說新語校箋》,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8月。[劉宋]范曄著、楊家駱主編:《後漢書》,台北:鼎文書局,1978年11月。
[梁]顏之推著、王利器集解:《顏氏家訓集解》,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9月。
[唐]元稹:《元稹集》,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10月。
[唐]牛僧孺、[唐]李復言著、林憲亮譯注:《玄怪錄、續玄怪錄》,北京:中華書局,2019年11月。
[唐]王維著、陳鐵民校注:《王維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8月。
[唐]司空圖著、祖保泉、陶禮天箋校:《司空表聖詩文集箋校》,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2年10月。
[唐]白居易著、朱金城校箋:《白居易校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12月。
[唐]李冗、[唐]張讀著、張永欽、侯志明點校:《獨異志、宣室志》,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6月。
[唐]李白著、瞿蛻園、朱金城校注:《李白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2月。
[唐]李延壽:《北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10月。
[唐]李延壽:《南史》,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6月。
[唐]李林甫等著、陳仲夫點校:《唐六典》,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1月。
[唐]李商隱著、葉蔥奇疏注:《李商隱詩集疏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5年11月。
[唐]李肇、趙璘:《唐國史補、因話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1月。
[唐]李肇等著、楊家駱主編:《唐國史補等八種》,台北:世界書局,1991年6月。
[唐]杜佑著、王文錦等點校:《通典》,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6月。
[唐]杜甫著、[清]仇兆鳌注、秦亮點校:《杜甫全集》,珠海:珠海出版社,1996年11月。
[唐]谷神子:《博異志》,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12月。
[唐]孟郊著、李建崑、邱燮友校注:《孟郊詩集校注》,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7年10月。
[唐]孟棨著、董希平注:《本事詩》,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3月。
[唐]房玄齡等:《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11月。
[唐]長孫無忌:《唐律疏議》,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0年4月。
[唐]姚合著、劉衍校考:《姚合詩集校考》,長沙:嶽麓書社,1997年5月。
[唐]姚汝能、[後周]王仁裕著、曾貽芬點校:《安祿山事跡、開元天寶遺事》,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3月。
[唐]封演著、趙貞信校注:《封氏聞見記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11月。
[唐]柳宗元:《柳宗元集》,台北:華正書局,1990年3月。
[唐]段成式:《酉陽雜俎》,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10月。
[唐]韋絢著、陶敏、陶紅雨校注:《劉賓客嘉話錄》,北京:中華書局,2019年4月。
[唐]康駢:《劇談錄》,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1958年9月。
[唐]張鷟、范攄著、恒鶴、陽羨生校點:《朝野僉載、雲谿友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11月。
[唐]陸羽:《茶經》,北京:團結出版社,2014年4月。
[唐]温庭筠著、劉學鎧校注:《溫庭筠全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7月。
[唐]馮贄:《雲仙雜記》,北京:商務印書館,1939年12月。
[唐]趙璘等:《新校因話錄(附《集異志》、《博異志》)》,台北:世界書局,1959年9月。
[唐]劉知幾著、[清]浦起龍釋:《史通通釋》,台北:九思出版有限公司,1978年10月。
[唐]劉禹錫著、陶敏、陶紅雨校注:《劉禹錫全集編年校注》,長沙:嶽麓書社,2003年11月。
[唐]劉肅著、許德楠、李鼎霞點校:《大唐新語》,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2月。
[唐]劉餗著、程毅中點校:《隋唐嘉話》,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2月。
[唐]鄭處誨、[唐]李德裕、[唐]鄭綮、[後周]王仁裕、[唐]裴庭裕、佚名著:《明皇雜錄、次柳氏舊聞、開天傳信記、開元天寶遺事、東觀奏記、寶應錄》,北京:商務印書館,1940年6月。
[唐]鄭處誨、裴庭裕著、田廷柱點校:《明皇雜錄、東觀奏記》,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2月。
[唐]韓愈:《韓昌黎集》,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5年3月。
[唐]魏徵等著、楊家駱主編:《隋書》,台北:鼎文書局,1980年6月。
[唐]蘇鶚、[唐]馮翊子著:《杜陽雜編、桂苑叢談》,北京:商務印書館,1939年12月。
佚名、[唐]張固、[南唐]尉遲偓:《大唐傳載、幽閑鼓吹、中朝故事》,北京:中華書局,1958年10月。
[南漢]王定保著、黃壽成校點:《唐摭言》,西安:三秦出版社,2011年2月。
[後蜀]何光遠著、鄧星亮等校注:《鑒誡錄校注》,成都:巴蜀書社,2011年5月。
[後晉]劉昫著、楊家駱主編:《舊唐書》,台北:鼎文書局,1976年10月。
[五代]孫光憲著、賈二強點校:《北夢瑣言》,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1月。
[北宋]王欽若等、周勛初等校訂:《册府元龜校訂本》,南京:鳳凰出版社,2006年12月。
[北宋]王溥:《唐會要》,北京:中華書局,1955年6月。
[北宋]王讜著、周勛初校證:《唐語林校證》,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2月。
[北宋]司馬光:《資治通鑑考異》,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5年6月。
[北宋]司馬光著、楊家駱主編:《新校資治通鑑注》,台北:世界書局,1972年11月。
[北宋]宋敏求著、[元]李好文編繪、閻琦等校點:《長安志、長安志圖》,西安:三秦出版社,2013年12月。
[北宋]宋敏求著、洪丕謨、張伯元、沈敖大點校:《唐大詔令集》,上海:學林出版社,1992年10月。
[北宋]李昉:《太平廣記》,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6月。
[北宋]邵伯溫著、李劍雄、劉德權點校:《邵氏聞見錄》,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2月。
[北宋]姚鉉:《唐文粹》,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21年1月。
[北宋]范祖禹著、[南宋]呂祖謙音注:《唐鑑》,北京:商務印書館,1958年6月。
[北宋]樂史著、點校:《廣卓異記》,北京:中國書店出版社,2013年9月。
[北宋]歐陽脩、宋祁著、楊家駱主編:《新唐書》,台北:鼎文書局,1979年2月。
[北宋]歐陽脩:《歐陽修全集》,新北:文友書局,1970年6月。
[北宋]錢易著、黃壽成點校:《南部新書》,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6月。
[北宋]薛居正:《舊五代史》,北京:中華書局,1976年5月。
[北宋]蘇軾:《蘇東坡全集》,台北:新興書局,1955年11月。
[北宋]釋贊寧:《宋高僧傳》,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8月。
[南宋]朱熹:《四書集注》,台北:世界書局,1999年10月。
[南宋]邵博著、劉德權、李劍雄點校:《邵氏聞見後錄》,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2月。
[南宋]姚寬 [南宋]陸游著、孔凡禮點校:《西溪叢語、家世舊聞》,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2月。
[南宋]洪邁著、孔凡禮點校:《容齋隨筆》,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11月。
[南宋]范甯著、李學勤主編:《春秋穀梁傳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12月。
[南宋]計有功著、王仲鏞校箋:《唐詩紀事校箋》,成都:巴蜀書社,1989年8月。
[南宋]晁公武:《郡齋讀書志》,台北:廣文書局,1979年4月。
[南宋]祝穆:《古今事文類聚》,京都:中文出版社,1987年7月。
[南宋]袁樞著、柏楊編譯:《柏楊版通鑑記事本末˙7˙第一次宦官時代》,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5月。
[南宋]趙彥衛著、傅根清點校:《雲麓漫鈔》,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5月。
[南宋]羅大經著、王瑞來點校:《鶴林玉露》,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2月。
[南宋]嚴羽著、郭紹虞校釋:《滄浪詩話校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3年8月。
[元]脫脫等:《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11月。
[元]辛文房著、傅璇琮主編:《唐才子傳校箋》,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5月。
[明]胡震亨:《唐音癸籤》,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5月。
[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1年8月。
[明]高棅:《唐詩品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11月。
[清]永瑢、紀昀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3月。
[清]永瑢、紀昀等:《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
[清]吳任臣:《十國春秋》,台北:國光出版社,1962年12月。
[清]沈德潛:《古詩源》,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7月。
[清]金聖歎:《聖歎選批唐才子詩》,台北:正中書局,1987年3月。
[清]徐松著、趙守儼點校:《登科記考》,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8月。
[清]張之洞:《書目答問》,上海:商務印書館,1939年9月。
[清]張廷玉等:《明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4月。
[清]曹雪芹:《紅樓夢》,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3年10月。
[清]陳夢雷:《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台北:鼎文書局,1977年4月。
[清]陸心源:《唐文拾遺》,新北:文海出版社,1962年11月。
[清]彭定求等:《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7月。
[清]董誥等:《全唐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11月。
[清]趙翼著、曹光甫校點:《趙翼全集˙4》,南京:鳳凰出版社,2009年12月。
[清]鮑廷博《知不足齋叢書˙1》,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6月。
[清]嚴可均:《全梁文》,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10月。
上海古籍出版社:《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5月。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明太祖實錄》,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年9月。
中華書局:《四部備要˙史部˙通志略˙1》,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81年6月。
天一出版社:《明清小說善本叢刊》,台北:天一出版社,1985年5月。
新興書局:《筆記小說大觀8編》,台北:新興書局,1975年9月。
新興書局:《筆記小說大觀15編》,台北:新興書局,1988年1月。
新興書局:《筆記小說大觀31編》,台北:新興書局,1980年8月。


三、近人著作(以下皆按作者姓氏筆畫數排序)

(日)松浦友久著、陳植鍔、王曉平譯:《唐詩語匯意象論》,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5月。
(阿)蘇萊曼(Sulayman)著、穆根來、汶江、黃倬漢譯:《中國印度見聞錄》,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8月。
(美)倪豪士:《傳記與小說-唐代文學比較論集》,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2月。
(美)倪豪士編、黃寶華等譯:《美國學者論唐代文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12月。
上海古籍出版社編:《唐五代筆記小說大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10月。
孔令紀等編:《中國歷代官制》,濟南:齊魯書社,2005年3月。
文化圖書公司:《唐人小說》,台北:文化圖書公司,1988年4月。
方積六、吳冬秀編:《唐五代五十二種筆記小說人名索引》,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7月。
木繹出版社:《中國歷代各族紀年表》,台北:木繹出版社,1982年12月。
王季思:《古典文學略述》,北京:北京出版社,2018年4月。
王定璋:《白話小說:從群體流傳到作家創造的社會圖卷》,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年7月。
王珏:《唐宋傳奇說微》,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
王雲五主編:《四部叢刊續編˙子部》,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10月。
王意如:《中國古典小說的文化透視》,上海:文匯出版社,2006年11月。
王瑛:《唐宋筆記語辭匯釋》,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5月。
王夢鷗:《唐人小說研究,二集:陳翰異聞校補考釋》,台北:藝文印書館,2009年7月。
王夢鷗:《唐人小說研究,三集:本事詩校補考釋》,台北:藝文印書館,1974年11月。
王夢鷗:《唐人小說研究,四集》,台北:藝文印書館,1978年10月。
王夢鷗:《唐人小說研究:纂異記與傳奇校釋》,台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6月。
王夢鷗:《唐人小說校釋》,台北:正中書局,2002年9月。
王德權:《為士之道-中唐士人的自省風氣(增訂版)》,台北:政大出版社,2019年6月。
台灣中華書局:《小說詞語匯釋》,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81年6月。
台灣商務印書館:《歷代筆記小說選(唐)》,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0年12月。
白維國、朱世滋:《古代小說百科大辭典》,北京:學苑出版社,1992年10月。
成文出版社:《中國方志叢書˙華北地方˙陝西省˙藍田縣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年3月。
余英時:《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5月。
余恕誠:《唐詩風貌》,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1998年6月。
吳士余:《中國古典小說的文學敘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8月。
吳功正編:《古文鑑賞集成》,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3月。
吳在慶:《唐代文士的生活心態與文學》,合肥:黃山書社,2006年9月。
吳廷燮:《唐方鎮年表》,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8月。
吳志達:《唐人傳奇》,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3年12月。
吳相洲:《唐代歌詩與詩歌-論歌詩傳唱在唐詩創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5月。
吳夏平:《唐代文館文士社會角色與文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2月。
吳禮權:《中國筆記小說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3年8月。
岑仲勉:《唐人行第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3月。
李志慧:《唐代文苑風尚》,台北:文津出版社,1989年7月。
李建崑:《元次山之生平及其文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5月。
李建崑:《張籍詩集校注》,台北:華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8月。
李崇智:《中國歷代年號考》,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1月。
李斌城等:《隋唐五代社會生活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7月。
李劍國:《唐五代志怪傳奇敘錄》,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3年12月。
汪辟疆:《唐人小說》,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4年10月。
汪聚應:《唐代俠風與文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4月。
沈重等編:《唐代名人科舉考卷譯評》,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4年6月。
沈履偉:《唐宋筆記小說釋譯》,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5月。
周祖譔主編:《中國文學家大辭典》,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9月。
周勛初:《周勛初文集》,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9月。
周勛初:《唐人軼事匯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4月。
孟二冬:《中唐詩歌之開拓與新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9月。
尚永亮:《科舉之路與宦海浮沈-唐代士人的仕宦生涯》,台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5月。
尚永亮:《唐五代逐臣與貶謫文學研究》,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年9月。
岳娟娟:《唐代唱和詩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4年7月。
延濤、林聲:《中國古代的「士」》,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8月。
林辰:《古代小說概論》,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2006年12月。
姚南強:《禪與唐宋作家》,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1月。
查屏球:《唐學與唐詩-中晚唐詩風的一種文化考察》,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年5月。
胡可先:《中唐政治與文學》,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0年10月。
苗壯:《筆記小說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12月。
范子燁:《中古文人生活研究》,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4年1月。
郁賢皓:《唐刺史考全編》,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0年1月。
郁賢皓:《唐風館雜稿》,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9年8月。
唐曉敏:《中唐文學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11月。
唐翼明:《魏晉清談》,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7月。
孫永都、孟昭星:《中國歷代職官知識手冊》,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6年8月。
孫立群:《中國古代的士人生活》,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8月。
孫遜、孫菊園:《中國古典小說美學資料匯啐》,台北:大安出版社,1991年1月。
孫學堂:《中國文學精神˙唐代卷》,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
徐傳武:《李賀論稿》,台中:廣陽譯學出版社,1997年4月。
秦亢宗:《中國小說辭典》,北京:北京出版社,1995年11月。
翁俊雄:《唐朝後期政區與人口》,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年12月。
翁俊雄:《唐朝鼎盛時期政區與人口》,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1995年9月。
袁珂:《山海經全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4月。
馬自力:《中唐文人之社會角色與文學活動》,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8月。
高旖璐:《《全唐詩》中「禽鳥入詩」之研究》,新北:花木蘭出版社,2012年3月。
崔際銀:《詩與唐人小說》,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6月。
張步云:《唐代詩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10月。
張澤咸:《唐代階級結構研究》,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1月。
章群:《通鑑、新唐書引用筆記小說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6月。
陳文新:《中國筆記小說史》,新北:志一出版社,1995年3月。
陳文新:《文言小說審美發展史》,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年8月。
陳平原:《小說史:理論與實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1月。
陳平原:《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6年12月。
陳永正:《李商隱詩選》,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11月。
陳尚君:《唐代文學叢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10月。
陳茂同:《中國歷代職官沿革史》,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5年1月。
陳弱水:《唐代文士與中國思想的轉型》,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16年1月。
陳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論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4月。
陶易:《唐代進士錄》,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10年3月。
陶敏主編:《全唐五代筆記》,西安:三秦出版社,2012年12月。
傅開沛等:《中國歷代筆記小說鑑賞辭典》,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9月。
程國賦:《唐代小說與中古文化》,台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1月。
程國賦:《唐代小說嬗變研究》,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7年7月。
程毅中:《唐代小說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1年12月。
程薔、董乃斌:《唐帝國的精神文明:民俗與文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8月。
黃云鶴:《唐宋下層士人研究》,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
黃建寧:《筆記小說俗諺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12月。
楊波:《長安的春天-唐代科舉與進士生活》,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3月。
楊殿珣:《中國歷代年譜總錄》,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6年5月。
楊鴻年:《隋唐兩京考》,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年4月。
萬曼:《唐集敘錄》,台北:明文書局,1982年2月。
葉朗:《中國小說美學》,台北:里仁書局,1994年11月。
葉楚傖:《歷代名家筆記類選》,台北:正中書局,1990年10月。
葉慶炳:《中國文學史》,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7年6月。
葛荃:《立命與忠誠-士人政治精神的典型分析》,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
葛荃:《權力宰制理性-士人、傳統政治文化與中國社會》,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3年11月。
寧欣:《唐代選官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9月。
劉海峰:《唐代教育與選舉制度綜論》,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7月。
劉斯翰:《李賀詩選》,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4月。
劉開揚:《唐詩通論》,成都:巴蜀書社,1998年10月。
劉開榮:《唐代小說研究》,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5年7月。
劉葉秋:《歷代筆記概述》,北京:北京出版社,2016年6月。
劉葉秋等編:《中國古典小說大辭典》,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7月。
蔡瑜:《唐詩學探索》,台北:里仁書局,1998年4月。
蔣長棟:《唐詩新論》,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1996年5月。
蔣禮鴻:《商君書錐指》,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8月。
鄧小軍:《唐代文學的文化精神》,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9月。
鄭志敏:《細說唐妓》,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6月。
鄭雅如:《親恩難報:唐代士人的孝道實踐及其體制化》,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年1月。
鄭憲春:《中國筆記文史》,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04年9月。
魯迅:《古小說鉤沉》,濟南:齊魯書社,1997年11月。
魯迅:《魯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11月。
蕭麗華:《唐代詩歌與禪學》,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7年9月。
賴瑞和:《唐代中層文官》,北京:中華書局,2018年7月。
賴瑞和:《唐代高層文官》,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5月。
賴瑞和:《唐代基層文官》,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6月。
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台北:東大圖書公司,2006年6月。
霍志軍、安濤:《盛唐士人求仕活動與文學:以關隴地區為中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年4月。
戴偉華:《唐方鎮文職僚佐考》,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12月。
戴偉華:《唐代文學研究叢稿》,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9年4月。
戴偉華:《唐代文學綜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4月。
簡恩定:《李杜詩中的生命情調》,台北:台灣書店,1996年10月。
羅彤華:《同居共財-唐代家庭研究》,台北:政大出版社,2015年10月。
羅聯添:《唐代文學論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9年5月。
嚴杰:《唐五代筆記小說選譯》,南京:鳳凰出版社,2011年5月。
嚴杰:《唐五代筆記考論》,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4月。
蘇雪林:《唐詩概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4月。


四、期刊論文

刁培俊,〈政局演進與唐宋士族轉型的經濟元素〉,廈門:《史學月刊》3期,2019年3月。
仇鹿鳴,〈士族研究中的問題與主義-以《早期中華帝國的貴族家庭——博陵崔氏個案研究》爲中心〉,上海:《中華文史論叢》112期,2013年4月。
卞孝萱,〈晚唐小說與政治-從《杜陽雜編》等看「甘露之變」後的唐文宗〉,寧波:《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15卷2期,2002年6月。
方文烺,〈論「唐人始有意為小說」〉,濟南:《時代文學》下半月,2012年9月。
王紅霞、李德生,〈試論《劉公嘉話錄》的史料價值〉,成都:《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4卷1期,2013年1月。
王夢鷗,〈唐人小說-周秦行記與周秦行記論的作者問題〉,台北:《中外文學》1卷2期,1972年7月。
王翠紅,〈略論唐前志怪小說創作與史傳的關係〉,合肥:《安徽文學》11期,2008年。
朱莉美,〈晉唐筆記小說所見張華辨妖狐故事考述〉,新北:《四海學報》15期,2001年6月。
何亮,〈論「史識」對唐小說敘述的干預〉,蘭州:《甘肅社會科學》3期,2012年。
何燦浩,〈關於唐代士族問題的管見〉,寧波:《寧波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期,1987年4月。
余霞,〈《雲仙雜記》的主要內容及文學價值〉,重慶:《重慶教育學院學報》19卷4期,2006年7月。
吳夏平,〈論唐人小說中文士與妓女婚戀悲劇之成因及價值〉,:《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卷6期,2002年11月。
吳夏平,〈論唐代筆記小說的史學淵源〉,香港:《新亞論叢》14期,2013年12月。
李軍,〈中晚唐詩人劉得仁詩友小考〉,長春:《長春師範學院學報》30卷5期,2011年9月。
李浩,〈從士族郡望看牛李黨爭的分野〉,北京:《歷史研究》4期,1999年8月。
邢鐵,〈家學傳承與唐宋時期士族的更新〉,上海:《中華文史論叢》106期,2012年2月。
房厚信,〈略論唐傳奇對史傳敘事傳統的突破與超越〉,池州:《池州師專學報》21卷1期,2007年2月。
房銳,〈《北夢瑣言》與唐五代史籍〉,成都:《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0卷4期,2003年7月。
林志達,〈談以「報」為主題的唐人俠義小說〉,:《中華技術學院學報》22期,2001年3月。
邱昌員,〈論中唐敘事詩的小說史意義〉,蘭州:《甘肅社會科學》5期,2006年。
邱昌員,〈論中晚唐歷史小說對唐代詠史詩的文化依附〉,合肥:《江淮論壇》2期,2006年。
邱昌源、賴思穎,〈王定保《唐摭言》述論〉,廣州:《廣東技術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卷期,2010年5月。
施寬文,〈《資治通鑑》運用筆記小說之敘事特色舉隅〉,嘉義:《嘉大中文學報》12期,2017年11月。
胡繼琼:〈筆記與小說源流初探〉,貴陽:《貴州大學學報》2期,1997年3月。
徐海容,〈從《長恨歌》與《長恨歌傳》看中唐詩與小說之歷史演進〉,岳陽:《雲夢學刊》33卷4期,2012年7月。
翁育瑄,〈戀愛與通姦--唐代筆記小說中所見之兩性關係〉,台中:《東海歷史研究集刊》1期,2013年9月。
郝敬,〈唐人史注與「小說」觀念-以《史記索隱》、《史記正義》為例〉,蘭州:《蘭州學刊》2011年1期,2011年1月。
馬茂軍,〈唐宋筆記文體辨析-為中國古代筆記散文正名〉,廣州:《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期,2013年2月。
康韻梅,〈異術/法術-唐代小說中的西域圖像〉,新竹:《清華中文學報》6期,2011年7月。
張瑩,〈淺析唐代長安佛教民眾化傾向之「惡報觀」-以唐宋筆記小說為中心的考察〉,西安:《新西部》18期,2010年。
章群,〈通鑑唐紀引用筆記小說述論稿〉,台北:《東吳文史學報》8期,1990年3月。
章群,〈新唐書引用筆記小說之初步研究〉,台北:《漢學研究》19期,1992年6月。
郭立誠,〈筆記小說的整理與利用〉,台北:《中華文化復興月刊》9卷5期,1976年5月。
陳友冰,〈台灣五十年來唐人小說研究歷程及其特徵〉,南京:《明清小說研究》62期,2001年4月。
陶敏、劉再華:〈「筆記小說」與筆記研究〉,北京:《文學遺產》2期,2003年3月。
陶紹清,〈《唐摭言》成書時間考〉,昆明:《雲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1卷2期,2011年11月。
傅學壬,〈唐人筆記小說中「牛李」傳聞的解析〉,台南:《中國國學》11期,1983年9月。
程國賦,〈從小說作品考察中晚唐士子的文化心態〉,新鄉:《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3卷1期,2006年1月。
程國賦,〈論唐五代小說的歷史化傾向〉,南京:《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期,2002年3月。
童占芳,〈從愛情小說看中唐士人價值觀的轉化〉,西寧:《青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2卷6期,2010年11月。
黃東陽,〈由唐人小說察考勸善書的思想淵源與要義〉,台中:《興大人文學報》38期,2007年3月。
寧志新、朱紹華,〈門閥士族的衰落與衰亡原因〉,石家莊:《河北學刊》22卷5期,2002年9月。
寧欣、史明文,〈筆記小說的演變與唐宋社會研究〉,蘭州:《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39卷5期,2002年9月。
劉豔秋、寧欣,〈筆記小說中的唐宋都市生活服務業〉,西安:《唐史論叢》8卷,2006年1月。
蔡靜波,〈論唐五代筆記小說中的官吏形象〉,桂林:《社會科學家》122期,2006年11月。
蔣宜芳,〈唐人小說研究論著簡目〉,台北:《中國文哲研究通訊》6卷1期,1996年3月。
霍志軍,〈御史活動與唐代筆記小說的繁榮-唐代御史與文學研究之四〉,天水:《天水師範學院學報》31卷3期,2011年5月。


五、學位論文

王巧玲:《唐代小說的史料價值》,上海:華東師範大學人文學院古籍所,碩士論文,2005年4月。
王家琪:《元前王維接受史研究》,台中:中興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2012年1月。
田磊:《科舉制與唐前期貴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轉換》,昆明:雲南大學歷史與檔案學院,碩士論文,2017年6月。
何姿慧:《《唐語林》所見唐代社會生活史料考述》,台中:中興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10年6月。
周瑾鋒:《唐宋筆記小說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中語系,博士論文,2016年3月。
房本文:《士族興衰與駢散消長-唐代古文運動發微》,南京:中國古代文學,博士論文,2013年5月。
易立人:《唐代小說史實人物研究》,屏東:屏東大學中語系,碩士論文,2015年12月。
林燕玲:《唐人之隱-文學社會學角度的觀察》,台中:中興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2007年6月。
邱立玲:《《唐摭言》史料價值探微》,長春:吉林大學歷史文獻學,碩士論文,2005年4月。
邱維楷:《唐代科舉文化之風尚與意涵-以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考察為主》,台中:中興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18年12月。
柯潔茹:《唐代士人悲劇意識之研究:以唐人小說為例》,高雄:中山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07年6月。
高秋如:《《太平廣記》中唐代俠義故事研究》,彰化:明道大學國學所,碩士論文,2009年6月。
崔蘭海:《唐代史料筆記研究》,合肥:安徽大學歷史文獻學,博士論文,2013年5月。
陳家煌:《白居易詩人自覺研究》,高雄:中山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2007年6月。
陳鍾琇:《唐聲詩研究》,台中:東海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2005年6月。
曾金承:《韓愈詩歌唐宋接受研究》,新北:淡江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2008年6月。
程艷艷:《唐五代筆記小說中的詩歌精神》,成都:四川師範大學中國文代文學,碩士論文,2015年5月。
黃淑恩:《《唐摭言》研究-科舉制度下的士人風貌與心境》,台北:政治大學教學學位碩士班,碩士論文,2008年。
葉珠紅:《唐代僧俗交涉之研究》,台中:逢甲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2008年3月。
潘學軍:《論唐五代筆記小說中的落第舉子形象》,湘潭:湖南科技大學人文學院,碩士論文,2010年5月。
謝明輝:《中唐山水詩研究》,高雄:中山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2010年1月。
謝淑慎:《唐代士人的價值觀-以唐人小說為研究範疇》,台北: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國文所,1993年。
聶佳旭:《筆記小說視野中的唐代兩浙士人研究》,上海:上海師範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碩士論文,2017年4月。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