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公務人員退休年金改革對地方公務人力管理之影響
作者:黃絲梅
作者(外文):HUANG, SZU-MEI
校院名稱:東海大學
系所名稱:政治學系
指導教授:紀俊臣
陳建仁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0
主題關鍵詞:新退撫制度地方公務人員社會衝擊理論制度變遷退休所得最大化New Retirement SystemLocal Civil ServantsSocial Impact TheoryInstitutional ChangeMaximizing the Pens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0
本研究旨在探究2017年公務人員退撫制度變革對於地方公務人員的衝擊,以深度訪談法進行實證研究,採用社會衝擊理論的觀點來分析,了解地方公務人員面對制度變遷的適應及其態度轉變,並運用策略規劃前導分析工具SWOT分析法(SWOT Analysis),針對訪談結果進行現狀分析,進而提出具體的策略建議。研究結果發現地方公務人員在面對新退撫制度時,均明顯受到各種層面不同程度的影響,漸次發展出個人的因應思維。
本研究針對分析結果對中央與地方政府人事管理政策,提出短期、中期、長期建議策略如下:一、鬆綁公務人員兼職規定,設計財務規劃與財務管理訓練課程,共同建構退休後的生活保障(短期);二、重視公務人員永續發展,鼓勵在職公餘進修,規劃證照加給制度(中期);三、活化地方公務人力運用,加強交流連結升遷,爭取退休所得最大化(長期);四、公務人員職等、年功俸結構的再評估(長期);五、以可近性建構組織內部人力晉用機制的資訊遞嬗(長期);六、規劃個別的生涯諮詢服務,發展員工職涯路徑選擇(長期)。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impact of the reform of the retirement system for civil servants in 2017 on the local civil servants in service. Based on the empirical research of in-depth interview and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impact theory, this paper tries to understand the adaptation and attitude change of local civil servants face institutional changes, and use the SWOT analysis for strategic planning, the status of the interview results were analyzed, and then to put forward specific strategies and Suggest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ocal civil servants are affected by the new retirement system at different levels and gradually develop their own coping thinking.
Based on the analysis results, this study proposes the following short-term, medium-term and long-term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personnel management policies of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1. To unbundle the part-time regulations for civil servants, and design financial planning and financial management training courses, to construct life security after retirement (short-term); 2. To valu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public servants, encourage them to study in their spare time, and develop a licensing system (medium-term); 3. To activate the use of local civil service manpower, enhance communication and promotion, and strive for maximization of the pension (long-term); 4. To reassessment the structure of civil service grades and Seniority (long-term); 5. To ensure the information which provided by organization obtaining easily. To construct the promotion and transfer of the human resource step by step. (Long-term); 6. To plan individual career advisory services and developing career path options (long term).
壹、中文部分

一、書籍

丘昌泰,2014,《公共政策-基礎篇》。臺北:巨流。
朱浤源,2015.10,《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新北市:正中。
考試院,2017,《國家考試暨文官制度報告書》。臺北:考試院。
余致力、彭渰雯、莊文忠、杜文聆與林子倫編著,2008,《公共議題政治學》。臺北:智勝文化。
李華民,2002,《現行考銓制度》。臺北:五南圖書。
沈瞿和,2017,《公務員權利義務衡平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
林明鏘,2018,〈評臺灣2017年公務員退撫制度之改革〉,收錄於臺灣行政法學會主編,《法治國原則與2018年金改革》。臺北:元照,頁113-147。
林淑馨,2010,《質性研究理論與實務》。臺北:巨流。
胡瑋珊譯,Luis R. Gὀmez-Mejἰa, David B. Balkin, Robert L. Cardy著,2005,《人力資源管理》。臺北:臺灣培生教育。
孫迺翊,2018,〈2017年公務人員退休年金改革之評析〉,收錄於臺灣行政法學會主編,《法治國原則與2018年金改革》。臺北:元照,頁149-178。
國家發展委員會人力發展處,2014,《老年經濟安全制度專刊》。臺北:國家發展委員會。
國家發展委員會人力發展處,2017,《老年經濟安全制度專刊第3期》。臺北:國家發展委員會。
梁家瑜譯,Robert A. Baron, Donn Byrne,Nyla R. Branscombe合著,2009,《社會心理學》。臺北:心理。
許南雄,2002,《人事行政學》。臺北:商鼎文化。
陳皎眉、王叢桂與孫蒨如合著,2014,《社會心理學》。臺北:雙葉。
陸洛、吳珮瑀、林國慶、高旭繁與翁崇修譯,John D. DeLamater and Daniel J. Myers著,2007,《社會心理學》。臺北:心理。
黃煜文譯,Ted C.Fishman著,2011,《當世界又老又窮:全球人口老化大衝擊》。臺北:天下文化。
葉至誠,2016,《年金制度與社會保障》。臺北:著者自印。
葉至誠、葉立誠合著,2002,《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商鼎。
葉肅科,2012,《社會心理學》。臺北:洪葉文化。
董保城、朱敏賢,2018,〈教師退休金制度改革之法制爭議-以公立學校教職員退休資遣撫卹條例為核心〉,收錄於臺灣行政法學會主編,《法治國原則與2018年金改革》。臺北:元照,頁181-264。
管倖生、阮綠茵、王明堂、王藍亭、李佩玲、高新發、黃鈴池、黃瑞菘、陳思聰、陳雍正、張文山、郭辰嘉、楊基昌、楊清田、童鼎鈞、董皇志、鄭建華與盧麗淑合著,2018,《設計研究方法》。新北市:全華圖書。
潘正德,2012,《團體動力學》。臺北:心理。
蔡良文,1999,《人事行政學》。臺北:五南圖書。
薛承泰,2016,《台灣人口大震盪》。臺北:遠見天下文化。
鍾秉正,2018,〈年金改革引言-社會法觀點〉,收錄於臺灣行政法學會主編,《法治國原則與2018年金改革》。臺北:元照,頁45-70。
蘇永欽,2018,〈年金改革的主要憲法問題〉,收錄於臺灣行政法學會主編,《法治國原則與2018年金改革》。臺北:元照,頁1-18。
二、期刊

王儷玲、黃弘智、楊曉文、陳彥志與鄭惠恒,2017.10,〈年金改革與建立臺灣永續年金制度〉,《臺灣經濟預測與政策》,第48卷,第1期,頁1-39。
呂嘉穎,2017.12,〈新舊世代對於年金改革看法的衝突-從法制層面談起〉,《朝陽人文社會學刊》,第15卷,第2期,頁19-38。
李佩芳,2017.12,〈日本公共年金制度之所得保障問題與觀察〉,《臺灣社會福利學刊》,第13卷,第2期,頁79-116。
林明鏘,2018.4,〈評臺灣2017年公務員退撫制度之改革-制度改革與信賴保護之衡平〉,《法令月刊》,第69卷,第4期,頁1-25。
邱祈豪,2017.7,〈年金合併計算制度之研究〉,《科學與人文研究》,第4卷,第3期,頁112-120。
邵靄如、傅從喜,2017.10,〈年金制度與世代公平-我國不同世代公務員退休保障的比較〉,《臺灣經濟預測與政策》,第48卷,第1期,頁75-103。
施世駿,2013.12,〈年金改革始於新生兒:人口老化下的世代契約重構〉,《社區發展季刊》,第144期,頁121-131。
洪明皇、劉豐佾,2018.12,〈公共政策對中產階級的影響:臺灣、韓國與日本〉,《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第22卷,第2期,頁1-48。
紀俊臣,2017.4,<勞資關係與公共政策的制定與執行:一例一休政策的社會互動>,《中國地方自治》,第70卷,第4期,頁3-32。
紀俊臣、黃絲梅,2017.12,<公務人員退休年金改革對地方公務人力晉用之影響評析>,《中國地方自治》,第70卷,第12期,頁3-28。
范光中、許永河,2010.8,〈臺灣人口高齡化的社經衝擊〉,《臺灣老年醫學暨老年學雜誌》,第5卷,第3期,頁149-168。
張守中、李宜玲與鄭國泰,2011.6,<團員關鍵性、忠誠行為與團體動能的關聯>,《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23卷,第2期,頁163-197。
張銅銳,2018.4,〈公務人員退休制度之年金保險化-公務人員退休制度之改革評析〉,《東吳法律學報》,第30卷,第1期,頁33-87。
許濱松,2007.4,<當前公務人員退休制度之問題及其改革>,《考銓季刊》,第50期,頁19-36。
郭振昌,2017.12,〈漸進式退休該作為年金改革的選項嗎?〉,《新社會政策》,第54期,頁44-49。
陳鈞閎,2017.12,〈臺灣年金改革與退休基金管理〉,《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學報》,第34卷,第3期,頁19-32。
陳德,2018.1,〈國小教師人力資源規劃與提升教學品質之關係:公立學校退休年金改革後之省思〉,《中國地方自治》,第71卷,第1期,頁23-39。
傅從喜,2004.12,〈國際組織對年金改革的影響:世界銀行對國際勞工組織的角力?〉,《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報》,第37期,頁81-111。
傅從喜、施世駿、林宏陽與張秋蘭,2016.6,〈已開發國家年金自動調整機制之發展與變革〉,《臺大社工學刊》,第33期,頁89-128。
黃志隆,2017.6,〈臺灣年金改革基礎的重構:新社會公民地位之社會平等觀點〉,《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第21卷,第1期,頁197-236。
黃絲梅,2020.06,<制度變遷的適應:以地方公務人員對新退撫制度為例>,《嶺東學報》,第46期,頁274-275。
黃錦堂、李震洲,2014.07,〈國家考試與永續發展-從考選機關幾個重要的政策改革方向說起〉,《國家菁英》,第10卷,第2期,頁1-2。
楊俊明、週逸衡與凌儀玲,2008.9,〈以社會影響理論探討其他顧客的惡質行為對目標顧客之影響〉,《行銷評論》,第5卷,第3期,頁305-346。
楊善華、孫飛宇,2005.5,<作為意義探究的深度訪談>,《社會學研究》,第5期,頁53-68。
萬文隆,2004.5,<深度訪談在質性研究中的應用>,《生活科技教育月刊》,第37卷,第4期,頁17-23。
葉崇揚,2018.1,〈年金自由化?日本企業年金體系的制度變遷〉,《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30卷,第3期,頁349-393。
葉靜輝,2014.6,〈公教人員保險法養老給付選擇方式分析-人力資源之觀點〉,《管理實務與理論研究》,第8卷,第2期,頁1-20。
董安琪、謝餘慶,2017.10,〈既患不均,可不患寡、不患貧乎?—從財政永續性與世代間不均的角度 看臺灣的年金改革〉,《臺灣經濟預測與政策》,第48卷,第1期,頁41-73。
廖佩育、邱紹群與施靜慧,2018.5,〈年金改革趨勢下警察大學學生理財行為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警察行政管理學報》,第14期,頁139-162。
廖義男,2018.5,〈受憲法制度性保障之公務員法制度之核心理念與價值-兼評公務人員退休資遣撫卹法有關退休金規定〉,《法令月刊》,第69卷,第5期,頁129-153。
劉昊州,2001.9,<公務員義與權利概述 >,《三民主義學報》,第22期,頁133-149。
鄭清霞、洪明皇、王靜怡與李佩芳,2018.1,〈臺灣年金改革的老年基本年金規劃〉,《臺灣社會福利學刊》,第13卷,第2期,頁117-160。
賴宜廷,2017.9,〈臺灣年金改革政策研究〉,《臺灣經濟研究月刊》,第40卷,第9期,頁121-127。
賴偉文,2018.1,〈年金制度改革對總體經濟及勞動市場之影響〉,《經濟前瞻》,第175期,頁32-37。
謝政勳,2016.10,< SWOT 分析應用於社區發展經營策略之研究—以參與農村再生培根計畫之社區為例>,《台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第6卷,第3期,頁1-44。
龎寶宏,2017.6,〈年金改革之另立基金與世代正義〉,《聯大學報》,第14卷,第1期,頁103-118。
龎寶宏,2018.12,〈年金改革之「臺灣名義確定給付」(TW-NDB)模式初探〉,《聯大學報》,第15卷,第2期,頁25-45。

三、論文

林明鏘,2019.10,〈看臺灣公務員年金改革釋憲評析-以司法院釋字第782號解釋(2019年8月23日)為中心〉,「「從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則」、「信賴保護原則」及「比例原則」等評析大法官釋字第781、782、783軍公教退休新制之解釋」學術研討會,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憲法學會、社團法人臺灣行政法學院主辦,臺北。
陳淳文,2019.10,〈憲法守護者?人權保障者?執政政策捍衛者?〉,「「從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則」、「信賴保護原則」及「比例原則」等評析大法官釋字第781、782、783軍公教退休新制之解釋」學術研討會,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憲法學會、社團法人臺灣行政法學院主辦,臺北。
潘競恆、林嘉鴻,2009.06,〈以可得性與可近性建構政府資訊透明評估指標之初探〉,「台灣公共行政與公共事務系所聯合會(TASPAA)」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研究所主辦,高雄。
蘇永欽,2019.10,〈看不到護衛法治的決心-簡評釋字第782號〉,「「從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則」、「信賴保護原則」及「比例原則」等評析大法官釋字第781、782、783軍公教退休新制之解釋」學術研討會,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憲法學會、社團法人臺灣行政法學院主辦,臺北。

四、文件

司法院,2019.08.23,〈司法院釋字第782號解釋摘要〉。
考試院,2010.12,〈公務部門人力考評、激勵、陞遷制度評析及改善建議〉,《考試院委託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研究案》。
考試院,2011.12,〈民國101-105年我國公務人力供需之前瞻性研究〉,《考試院委託研究案》。
考試院,2013.12,〈公部門陞遷制度之實證研究:以正義觀點為核心的檢視〉,《考試院委託國立政治大學研究案》。
考試院,2018,〈第12屆第190次會議紀錄〉。
考試院民國106年3月30日考臺組貳一字第10600014281號函。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2009.07,〈我國公務人力資源改革方向之研究〉,《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臺灣大學政治學系研究案》。
院總第1549號,政府提案第11519號,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民國97年12月10日印發。
銓敘部退撫司,2005.12,〈公務人員退休新制實施十年之成效檢討〉,《銓敘部94年度人事制度研究改進委員會專案研究報告》。
賴偉文,2017.9,〈年金制度改革對總體經濟及勞動市場之影響〉,《國家發展委員會委託財團法人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案》。

四、報紙

薛承泰,2017.11.15,〈年金改革不能弱化國家〉,《聯合報》,版A15。

五、網路

中時電子報,2017.2.15,<紀俊臣,年改化除對立須重流程治理>, https://www.chinatimes.com/opinion/20170215005506-262105?chdtv。
內政部統計處,2019.2.19,<[行政公告] 107年第15週內政統計通報(我國老年人口比率以嘉義縣18.6%最高,連江縣、桃園市均少於11.0%較低)>,https://www.moi.gov.tw/chi/chi_site/stat/news_detail.aspx?sn=13742。

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委員會,2019.7.25,<退撫基金簡介>, https://www.fund.gov.tw/cp.aspx?n=401。
司法院,2019.5.24,〈108年6月24日、25日司法院憲法法庭言詞辯論公告〉,http://cons.judicial.gov.tw/jcc/zh-tw/contents/show/ujoadipsj1zfdmau。
司法院,2019.5.24,〈臺北高等行政法院第五庭聲請釋憲新聞稿〉,http://jirs.judicial.gov.tw/GNNWS/NNWSS002.asp?id=455164&flag=1®i=1&key=&MuchInfo=&courtid=。

立法院預算中心,2019.4.11,<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及所屬108年度單位預算評估報告>,https://www.ly.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33053&pid=179710。

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2018.11.29,<社會衝擊理論>,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06840/。

國家發展委員會,2019.2.19,<人口推估>,https://www.ndc.gov.tw/Content_List.aspx?n=84223C65B6F94D72。
清大彭明輝的部落格,2019.2.23,<台灣經濟發展的第三大隱憂:全球人口老化>,http://mhperng.blogspot.com/2012/10/blog-post_8837.html。

銓敘部,2017.7.20,<針對媒體報導「放寬公務員兼職兼業」,銓敘部說明僅屬初步研議階段,尚未形成政策>, https://www.mocs.gov.tw/pages/detail.aspx?Node=489&Page=5370&Index=1。

貳、英文部分

(I)Books

Isaak, Alan C., 1985, Scope and Methods of Political Scienc. Homewood, IL: The Dorsey Press.
Jackson, Jeffrey M., 1987, “Social Impact Theory: A Social Forces Model of Influence,” in Brian Mullen and George R. Goethals, eds., Theories of Group Behavior, pp. 111-124,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Kelman, Herbert C., 1974, “Social Influence and Linkages between the Individual and the Social System: Further Thoughts on the Processes of Compliance, Identification, and Internalization,” in James T. Tedeschi, ed., Perspectives on Social Power, pp. 125-171, Chicago: Aldine.
Rhodes, R. A. W., 1997, Understanding Governance.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Ⅱ)Periodicals

Argo, Jennifer J., Darren W. Dahl and Rajesh V. Manchanda, 2005, “The Influence of a Mere Social Presence in a Retail Context,”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Vol. 32, iss. 2, pp. 185-195.
Changa, Jung-Hua, Yu-Qian Zhub, Shan-Huei Wangc and Yi-Jung Lib, 2018, “Would You Change Your Mind? An Empirical Study of Social Impact Theory on Facebook,” Telematics and Informatics, No. 35, pp. 282-292.
Ding,Chao, Hsing Kenneth Cheng, Yang Duanc and Yong Jind, 2017, “The Power of the “Like” Button: The Impact of Social Media on Box Office,”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No. 94, pp. 77-84.
Latané, Bibb and Sharon Wolf, 1981, “The Social Impact of Majorities and Minorities,” Psychological Review, No. 88, pp. 438-453.
Latané, Bibb, 1981, ”The Psychology of Social Impact,” American Psychologist, Vol. 36, No. 4, pp. 343-356.
Liu, James H. and Bibb Latané, 1998, ”The Catastrophic Link between the Importance and Extremity of Political Attitudes,” Political Behavior, Vol. 20, No. 2, pp 105-126.
Mir, Imran and Arshad Zaheer, 2012, “Verification of Social Impact Theory Claims in Social Media Context,” Journal of Internet Banking and Commerce, Vol. 17, No. 1, pp. 2-15.
Mullen, Brian, 1985, “Strength and immediacy of sources: A Meta-Analytic Evaluation of the Forgotten Elements of Social Impact Theor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Vol. 48, No. 6, pp 1458-1466.
Nettle, Daniel, 1999, “Using Social Impact Theory to Simulate Language Change,” Lingua, 108, pp. 95-117.
Nowak, Andrzej, Jacek Szamrej and Bibb Latané, 1990, “From Private Attitude to Public Opinion:A Dynamic Theory of Social Impact,” Psychological Review, Vol. 97, No. 3, pp. 362-376.
Sedikides, Constantine and Jeffrey M. Jackson, 1990, “Social Impact Theory: A Field Test of Source Strength, Source Immediacy and Number of Targets,” Basic and Applied Socail Psychology, Vol. 11, No. 3, pp 273-281.
Zhou, Yuanyuan, Alex S.L. Tsang, Minxue Huang and Nan Zhou, 2014, “Group Service Recovery Strategies Effectiveness: The Moderating Effects of Group Size and Relational Distance,”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No. 67, pp. 2480-2485.

(Ⅲ)Internet

OECDiLibrary, 2019.5.19, “OECD Pensions at a Glance,” https://www.oecd-ilibrary.org/finance-and-investment/oecd-pensions-at-a-glance_19991363.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博士論文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