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 丁一顧(2013)。師資培育及藝術教育。中華民國教育年報,275-300。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丁金環(2002)。台中縣國民小學藝術與人文領域實施情形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新竹市。 于平(2002)。舞蹈欣賞。臺北市:五南圖書。 中央日報(1960年5月11日)。全省民族舞蹈決賽劉廳長勉加強推廣及輔導工作。中央日報,第5版。 戈錦華(1991年3月12日)。國小體育課師資缺一半課程無標準設施欠完善。中央日報,6版。 方炳林(1974)。小學課程發展。臺北市:正中。 方德隆(譯)(2004)。課程發展與設計。(原著:A. C. Ornstein & F. P. Hunkins)。臺北市:高等教育。 毛連塭、郭有遹、陳龍安、林幸台合著(2000)。創造力研究。臺北市:心理。 王孔雀(2008)。台灣小學體操運動發展之研究 (1945-2000)(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臺東市。 王文科(1986)。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圖書。 王文科(1995)。教育概論。臺北市 : 五南圖書出版。 王文科、王智弘(2012)。課程發展與教學設計論(第八版)。臺北市:五南。 王仕圖、陳介英(2005)。深度訪談與實例演練。載於齊力,林本炫(編),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97-116。臺北市:巨流。 王宏年、夏起晉、伊文柱、陳壽觥、柯維俊等(1983),國民小學新課程實施之調查研究。臺北市:國立教育資料館。 王秀雄(譯)(1989)。世界藝術教育簡史(譯文原著:Arthur Efland)。美育,創刊號,3-13。(原著出版年:1989) 王延煌(2006)。藝術是一種人文價值的體現。2006全國藝術教育展藝術教育專題研討會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王俊彬(2015)。師資培育開放二十年/理想的許諾與失落。臺灣教育評論月刊,4(6),8-12。 王凌莉(2000)。下一場百年大計-檢視九年一貫課程規劃中的表演藝術教育理念與施行綱要。表演藝術,95,50-54。 王紹楨(1984)。嘉義師範專科學校輔導區國民小學舞蹈教學調查研究報告。嘉義市:臺灣省立嘉義師範專科學校。 王紹楨(1984)。嘉義師範專科學校輔導區國民小學舞蹈教學調查研究報告。嘉義市:臺灣省立嘉義師範專科學校。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師資培育中心(2020)。109學年度教育學程招生簡章。臺南市:台南應用科技大學。 司琦(1975)。九年國民教育。臺北市:台灣商務。 幼獅社(1960年2月5日)。李凱荷頓今來華教授我青年學練土風舞。中央日報,6版。 幼獅社(1961年3月11日)。全省民族舞蹈賽 初賽本月中舉行。中央日報,8版。 幼獅社(1968年7月29日)。暫別課本.陶醉韻律中教師變成學生練跳土風舞步。中央日報,10版。 民族舞蹈月刊(1958)。土風舞教材專集。臺北市:民族舞蹈月刊社。 石婉舜(2000)。日本時代的「學藝會」活動。表演藝術,95,52-53。 伍振鷟(2008)。中國教育史要略。臺北市:五南。 伍振鷟、黃士嘉(2002)。臺灣地區師範教育政策之發展(1945-2001)。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師資培育的政策與檢討,1-28。臺北市:學富文化。 朱宗慶(2013)。從台灣軟實力觀點談台灣藝術教育暨藝術才能班之發展。臺灣教育,628,13-20。 朱柔若(譯)(2000)。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原著:W. L. Neuman)。臺北:揚智。(原著出版年:1997)。 江映碧(2004)。高棪:舞動春風一甲子。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江燦騰、陳正茂(2014)。新臺灣史讀本。臺北市:東大。 羊憶蓉(1994)。教育與國家發展-臺灣經驗。臺北市:桂冠。 何志浩(1953年1月2日)。推行民族舞蹈之意義。中央日報,3版〪 何志浩(1959)。民族舞蹈論集。臺北市:民族舞蹈推行委員會。 何志浩(1963年5月5日)。民族舞蹈應保持高尚優雅的風格盼能聯合編印標準教材。中央日報,7版。 何福田(2012)。台灣的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載於何福田(主編),臺灣教育的亮點,5-18。屏東市:屏東教育大學。 吳宜樺、陳琦媛(2012)。我國國民小學實習輔導教師制度之演進。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 我國師資培育百年回顧與展望,21-45,臺北市:五南。 吳家瑩(2004)。這波教改在國民教育階段已達成了什麼。載於張建成(主編),文化、人格與教育,375-402。臺北市:心理。 吳清山(2015)。教育概論。臺北市 : 五南圖書出版。 吳萬福(1964)。體育教材教法研究。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 吳萬福(1983)。中高年級體育課程實施之調查研究。載於王鴻年、夏起晉、伊文柱、陳壽觥、柯維俊編,國民小學新課程實施之調查研究,266-332。臺北市:國立教育館。 吳萬福(2011)。體育人對Sports與體育應有的認識:站在歷史演變的立場。身體文化學報,13,11-29。 呂秀蓮(2015)。師資培育應改為主修,以解決教師之困境,臺灣教育評論月刊,4(4),93-97。 呂藝生(2000a)。舞蹈教育學。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 呂藝生(主編)(2000b)。舞蹈:做為藝術教育。(原著:B. P. McCutchen)。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原著出版年:2006) 呂藝生(2018)。舞者的智慧-意會思維研究。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 李力庸(2005)。日本殖民統治的政治發展。載於高明士(主編),臺灣史,159-206。臺北市:五南。 李小華(1998)。劉鳳學訪談。臺北市:時報文化。 李天民(1974)。舞蹈藝術論。臺北市:正中書局。 李天民(1980)。中國聯歡舞(第四版)。臺北市:長白出版社。 李天民(1995)。舞拓。載於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編),臺灣舞蹈史研討會專文集,45-74,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李天民、余國芳(2005)。臺灣舞蹈史(上)(下)。台北市:大卷文化。 李文富(2013)。國民中小學課程綱要理念與目標之擬議研究。載於范信賢(主編),國民中小學課程綱要之研擬原則與方向,79-99。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李文富(2015)。戶外教育的理論基礎。載於黃茂在、曾鈺琪(主編),戶外教育實施指引,26-37。臺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李奉儒(2009)。嘉義縣志・卷八・教育志。嘉義縣:嘉義縣政府。 李金葉(1991)。國民小學舞蹈教學。載於臺灣省政府教育廳主編,臺灣省國民小學教師體育科研習教材,145-164。臺灣省政府教育廳。 李建興(2016)。臺灣教育發展史:見證百年樹人的希望工程。臺北市:遠見天下。 李哲洋(譯)(1994)。教育舞蹈原論(原著:邦正美)。臺北市:全音樂譜。(原著出版年:1978)。 李涵鈺、洪詠善、歐用生、佐藤學、陳麗華(2018)。中小學教材教法的現況觀察與改革契機-素養導向觀點。教科書研究,11(2),109-145。 杜登明、林輝雄(1984)。臺灣省立體育專科學校畢業校友概況分析。體育學報,13,75-94。 汪清澄(1991)。體育家教育家兼畫家的高梓。國民教育季刊,20(3),45-53。 沈翠蓮(2004)。台灣小學師資培育史。臺北市:五南。 來安民(2002)。台灣中等教育之演進。載於徐南號主編,台灣教育史,133-158。臺北:師大書苑。 周文菁、林孟傑(2013)。魯曼自我再製系統理論與師資培育決策系統之詮釋。教育政策論壇,16(2),63-84。 周淑卿(2002)。誰在乎課程理論?課程改革中的理論與實務問題。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15,1-16。 周愚文(1997)。歷史研究法。載於簡茂發(主編),教育研究法,203-228。臺北市:師大書苑。 林子文、程瑞福、邱逸翔(2017)。臺灣中小學舞蹈教育內涵與實踐之論述分析。文化體育學刊 ,25,71-80。 林天祐(2000)。台灣教育探源。臺北市:國立教育資料館。 林永豐(2002)。台灣師範教育之演進。載於徐南號(主編),台灣教育史,33-57。臺北:師大書苑。 林玉体(2003)。臺灣教育史。臺北市:文景。 林玉体(2010)。西洋教育史。臺北市:文景。 林伯賢、曾照薰(2006)。台灣藝術大學舞蹈系學生教職生涯抉擇之影響因素研究。載於台灣藝術大學舞蹈學系,2006說文蹈舞-藝術與科學的對話-跨國跨校舞蹈論文發表會論文集,49-59,臺北縣。 林明美(2011)。臺灣的民間舞蹈。載於平珩(主編),舞蹈欣賞,154-181。臺北市:三民書局。 林果顯(2005)。「中華文化復興推動委員會」之研究(1966-1975)-統治正當性的建立與轉變。臺北縣:稻鄉。 林炎旦、裘尚芬、朱美玲、李賢輝(2003)。我國藝術教育現況與發展策略。臺北市: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林玫君、詹俊成、林聯喜、艾珈如(2010)。學校體育與運動人才-專業化與系統化。載於許義雄(編輯),我國學校體育現況與展望,455-526。臺北市:教育資料館。 林玫君、蔡禎雄(1993)。戰後台灣國民小學體育師資養成的歷史探源-民國34年-民國76年。體育學報,15,85-98。 林玫君、盧昭惠(2008)。表演藝術教育篇。載於鄭明憲(總編輯),臺灣藝術教育史,164-224。 林陳涌、黃嘉莉、張民杰、張玉山、張素貞、吳淑禎(2014)。未來在等待的教師:前瞻師資培育計畫。中等教育,65(1),165-182。 林新發(2001)。跨世紀台灣小學教育改革動向:背景、理念與評析。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14,75-108。 林新發、鄧珮秀(2012)。我國中小學師資培育政策的回顧與展望。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 師資培育黃金十年,1-30,臺北市:五南。 姚世澤(1995)。「臺灣郷土藝術」文化價值及其落實學校教育的重要性。載於許俊雅(主編),第一屆臺灣本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457-478。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文學院、人文教育研究中心。 柯雪紅(2012)。鄉土教育在九年一貫課程下的實踐-以南投縣竹山鎮社寮國小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臺中市。 洪若烈(1997)。國民小學鄉土教學活動科課程標準的精神與特色。載於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編,國民小學新課程標準的精神與特色。台北縣:省國教研習會。 洪詠善(2013)。國民中小學課程綱要屬性及作用之研究。載於范信賢(主編),國民中小學課程綱要之研擬原則與方向,49-77。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胡天玫(2003)。體育的本質:一個認識論基礎。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16(1),321-340。 胡鍊輝 (1985)。如何使藝能科教學正常化。國教輔導,25(1),15-16。 胡寶林(1988)。音樂韻律與身心平衡。臺北市:遠流。 范春源(2000)。三項政策下的小學體育科教育發展之研究(1950-1960)。東師體育,7,1-12。 范麗娟(2004)。深度訪談。載於謝臥龍(主編),質性研究,81-134。臺北市:心理。 孫智綺(譯)(2002)。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原著:P. Bonnewitz)。臺北市:城邦文化。(原著出版年:1997) 孫維瑄(譯)(2009)。透過藝術文化之教育:未來展望(原著:A. Kerlan)。載於郭禎祥(總編),國際藝術教育學刊,7(2),95-115。(原著出版年:2009) 徐元民、蘇瑞揚、龍炳鋒、文多斌、郭憲偉(2010)。學校體育活動-樂趣化與多元化。載於許義雄(編輯),我國學校體育現況與展望,196-274。臺北市:教育資料館。 徐秀菊(2003)。從教師的問卷調查分析台灣中小學藝術教育的現況。載於徐秀菊等著,中小學一般藝術教育師資培育學術與實務研討會論文集(上),7-28。臺北市: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徐浩、侯建新(2001)。當代西方史學流派。臺北市:昭明。 徐瑋瑩(2011)。打造時代新女性:由日治時期學校身體教育探尋台灣近代舞蹈藝術萌發的基礎。台灣舞蹈研究,6,112-140。 秦葆琦(2013)。國民中小學領域/科目組成之探討。載於范信賢(主編),國民中小學課程綱要之研擬原則與方向,127-173。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翁語萱(2017)。國中表演藝術舞蹈教科書之內容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臺北市。 高梓(1962a)。中小學舞蹈教材。新竹市:作者。 高梓(1962b)。國民學校體育教學指引第二冊。臺北市:國立編譯館。 高梓(1963a)。國民學校體育教學指引第三冊。臺北市:國立編譯館。 高梓(1963b)。國民學校體育教學指引第四冊。臺北市:國立編譯館。 高棪(1950)。小學韻律活動。南京:正中書局。 高棪(1956)。怎樣教學唱遊。臺北市:復興書局。 高棪(1970)。世界舞院出刊感言。世界舞院,創刊號,4-5。 高棪(1988)。我國舞蹈教育的展望。載於王朝安(編),中華民國藝術教育概覽。臺北市: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619-621。 高雄縣政府教育局(1984年8月13日)。創造思考體育課程簡介。高雄縣政府教育局主辦,創造思考唱遊舞蹈研習資料。高雄縣中芸國小。 國立中興大學編纂(2008)。臺中志藝文志。臺中市:臺中市政府。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主編(2003)。教育發展的新方向;為教改開處方。臺北市:心理。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師資培育中心(2020)。109 學年度中等學校教育學程甄選簡章。臺北市: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招生委員會(2020)。109學年度中等學年度、國民小學教師教育學程招生簡章。新北市: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師資培育中心(2020)。109 學年度師資培育中心甄試招生簡章。臺中市: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 國立編譯館(1977)。國民小學體育教學指引第二冊。臺北市:國立編譯館。 國立編譯館(1985)。國民小學體育教學指引第五冊。臺北市:國立編譯館。 國立編譯館(1988)。國民中學體育科教師手冊第四冊。臺北市:國立編譯館。 國立編譯館(2000)。教育大辭書。臺北市:文景。 張力(1979)。蔡元培與近代中國啟蒙運動(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張中煖(1997)。從動作教育看我國體育和舞蹈的發展。舞蹈教育,1,19-24。 張中煖(1998)台灣學校舞蹈教育之探討。載於李詠絮(編),兩岸表演藝術教育術研討會論文集,124-135。臺北市:中華發展基金管理委員會。 張中煖(2000)。從九年一貫制談舞蹈的再生。舞蹈教育,3,19-23。 張中煖(2001)。舞蹈在九年一貫新課程中的發展。藝術教育研究,1,23-41。 張中煖(2002)。舞蹈教學研究。載於黃壬來(主編),藝術與人文教育(上下冊),513-540。台北縣:桂冠。 張中煖(2005)。台灣舞蹈教育研究主題之回顧與探討:以1994-2004碩博士論文為例。屏東教育大學「藝術教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研討會論文集,183-203,屏東市。 張中煖(2007)。創造性舞蹈寶典:打通九年一貫舞蹈教學之經脈。臺北市: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張中煖(2011a)。手舞足蹈-台灣舞蹈躍動百年。美育,180,36-43。 張中煖(2011b)。舞蹈在臺灣國民中小學教育發展之探究。鄭明憲(主編),臺灣 張中煖(2016a)。有感而發:教師心體驗。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張中煖(2016b)。腳步:臺灣舞蹈教育再找路。臺北市: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張中煖(2016c)。劉鳳學:一位舞蹈大師的身影與身教。臺北市:教育部。 張世宗(2003)。從變革危機到教改轉機-藝術教育教師自主之教材開發。中小學一般藝術教育師資培育學術與實務研討會論文集,73-90,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張其昀(1959)。民族情感與舞蹈。民族舞蹈論集,12(3),16。臺北市:民族舞蹈推行委員會。 張美艷(2003)。當前國民中小學藝術教育師資培育制度之探討。中小學一般藝術教育師資培育學術與實務研討會論文集,173-187。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張瑜綺(2014)。國民小學表演藝術教師教學專業知能需求之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張麗珠(1962)。怎樣跳土風舞。臺北市:幼獅文化。 張麗珠(1995)。烙印在半世紀軌道上的舞跡〈記中國近代舞蹈巨擘劉鳳學〉。載於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編),回顧民國三十四年至五十三年臺灣舞蹈的拓荒歲月,35-44。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張麗珠(2004a)。松本千代榮。載於舞蹈辭典編審委員會,舞蹈辭典。臺北市:鼎文。 張麗珠(2004b)。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舞蹈系。載於舞蹈辭典編審委員會,舞蹈辭典。臺北市:鼎文。 張麗珠(2006)。臺灣的舞蹈教育一甲子掠影(1945-2005)。美育雙月刊,155,33-34。 張麗珠、江映碧、嚴子三、林春梅、陳旭芬(2000)。藝術欣賞課程-中學舞蹈篇。臺北市: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張麗珠、鄭怡苹(2011)。當代創造性舞蹈教育發展之探究以臺灣國民中小學為例。「百年永藝」臺灣首屆國民中小學藝術教育年會論文集,68-80。 教育部(1948)。小學課程標準。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1952)。國民學校課程標準。臺北市:商務印書館。 教育部(1956)。中學課程標準。臺北市:教育與文化社。 教育部(1962)。國民學校課程標準。臺北市:正中書局。 教育部(1968)。國民小學暫行課程標準。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1971)。九年國民教育實施情形調查報告。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1972)。國民中學課程標準。臺北市:正中書局。 教育部(1974a)。第四篇九年國民教育。載於教育年鑑編纂委員會(主編),第四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臺北市:正中書局。 教育部(1974b)。第十五篇體育。載於教育年鑑編纂委員會(主編),第四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臺北市:正中書局。 教育部(1975)。國民小學課程標準。臺北市:正中書局。 教育部(1976)。國民小學課程標準。臺北市:正中書局。 教育部(1978)。師範專科學校五年制普通、音樂、美勞、體育等四科課程標準暨科學學科設備標準。臺北市:正中書局。 教育部(1980)。中華民國文教概況。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1985)。國民中學課程標準。臺北市:正中書局。 教育部(1987)。第一屆拉邦系統舞蹈研習會報告書。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1993)。國民小學課程標準。臺北市:正中書局。 教育部(1995a)。國民小學鄉土教學活動課程標準。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1995b)。國民中學課程標準。臺北市:正中書局。 教育部(1997)。藝術教育法。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3a)。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3b)。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3c)。創造力教育白皮書-打造創造力國度。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5)。藝術教育政策白皮書。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8)。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再版)。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1a)。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實施計畫。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1b)。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黃金十年百年樹人。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2)。中華民國師資培育白皮書:發揚師道、百年樹人。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6a)。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綱要-健康與體育領域(草案)。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6b)。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綱要-藝術領域課程手冊。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6d)。高級中等教育法。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7a)。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7f)。師資培育統計年報。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8a)。中華民國教師專業素養指引-師資職前教育階段暨師資職前教育課程基準修正規定。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中等教育司(1977)。中學課程標準(第六版)。臺北市:正中書局。 教育部國民教育司(1972)。國民小學課程實驗研究。臺北市:教育部國民教育司。 教育部國民教育司編(1983)。國民中學課程標準。臺北市:正中書局。 教育部國教司(1982)。國民中小學舞蹈教育實驗班舞蹈科教材大綱(試用本)。臺北市:教育部國教司。 教育部國教司(1986)。特殊教育研討會第一階段資賦優異教育組會議手冊。臺北市:教育部國教司。 梁紀雲(1973)。體育教學研究。臺南市:復文書局。 梁福鎮(2013)。教育行政學:理論與實務。臺北市:五南。 梁福鎮(2014)。當前我國師資培育的挑戰與對策。教師教育期刊,3,1-28。 許佩賢(2005)。殖民地臺灣的近代學校。臺北市:遠流出版。 許佩賢(2012)。太陽旗下的魔法學校。新北市:東村。 許義雄(2017)。現代體育學原理(上冊)基本概念。新北市:揚智文化。 許澤民(譯)(2004 )。個人知識:邁向後批判哲學。(原作者:M. Polanyi)( 原出版年:1958)。臺北市:商周出版。 郭妤婷、陳碧涵(2007)。現代教育新潮流-創造性思考教育的推動與發展。舞蹈教育,6,46-54。 郭美女(2012)。從義大利小學藝術教育探討我國藝術與人文課程。臺東大學人文學報,2(1),137-169。 郭惠良(1969)。中小學適用唱遊與舞蹈。臺中市:乾記。 郭瑜婷、陳碧涵(2006)。現代教育新潮流-創造性思考教育的推動與發展。舞蹈教育,6,30-45。 郭滿州(2005)。讓身體會說話─創作舞教學。美育,149,72-79。 郭禎祥(1992)。中美兩國藝術教育鑑賞領域實施現況之比較研究。師大學報,37,579-707。 陳忻苹(2011)。臺灣國民小學舞蹈教育發展之研究-以舞蹈班為例(1980~2010)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陳其南、孫華翔(2000)。從中央到地方文化施政觀念的轉型。新世紀政策–社會政策與教育研討會論文集,81-82,新世紀文教基金會。 陳孟雷(編)(1977)。古今圖書集成。臺北市:鼎文。 陳秉逵(譯)(2010)歷史研究取徑與方法。(原著:M. Trachtenberg)。新北市:韋伯。(原著出版年:2006)。 陳芳枝(2018)。土風舞在台灣的發展。土風舞在台灣60週年國際研討會論文集,1-13,中華民國國際民俗舞蹈協會。 陳倬民(1994)。愛心與教育。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陳浙雲、吳財順、潘文忠(2003)。邁向協同教學之路:新校園文化的生成與開展。臺北市:遠流。 陳惠玲(1987)。國教聖地良師之母-台灣省國校教師研習會。師友月刊,236, 34-36。 陳雅萍(1995)。見證歷史的舞蹈先驅-蔡瑞月。載於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編),回顧民國三十四年至五十三年臺灣舞蹈的拓荒歲月,22-34。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陳嘉揚(2004)。教育概論(中冊)。臺中:教甄策略研究中心。 陳碧涵(2006)。川口千代教授來臺演講紀要:談日本舞蹈教育的未來展望-過去·現在·未來。舞蹈教育,7,7-12。 陳儀深、林美容、葉海煙、林有土等(編)(2004)。台灣的社會:從移民社會、多元文化到文化認同。臺北縣:群策會李登輝學校。 陳瓊花(1998)。美國藝術教育國家標準。臺北市:教育部。 陳瓊花(2013)。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藝術領域綱要內容之前導研究。國家教育研究院「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領域綱要內容前導研究」整合型研究子計畫六研究成果報告(編號: NAER-102- 06-A-1-02-06-1-15),未出版。 陳瓊花、賴美鈴、張中煖(2005)。藝術教育政策白皮書編撰之研究期末報告。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委託專案報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陳議濃(2011)。美國藝術教育的發展與趨勢。南台學報,36(4),97-112。 陶英惠(2001)。蔡元培與民國新教育。載於張玉法主編,中華民國建國文獻民初時期文獻,1355-1462。臺北縣:國史館。 麥秀英(1982)。推展舞蹈藝術應從舞蹈教育的建設做起。師大體育,14,116-119。 曾清淡(2010)。廖幼芽-舞出花樣人生。學校體育,121,131-137。 曾意芳(1998年10月27日)。九年一貫課程,藝術教育師資拉警報,教部評估調查七成師範生教學沒把握,培訓待加強。中央日報,10版。 曾瑞成(2000)。我國學校體育政策之研究(1949-1997)(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曾瑞成(2010)。學校體育政策-普及化與競技化。載於許義雄(總編輯),我國學校體育現況與展望,1-72。臺北市:教育資料館。 曾瑞成、林志遠、陳光紫(2005)。臺灣地區學校體育政策理念之身體觀。身體文化學報,1,241-258。 黃千玳(2009)。國民中學表演藝術教師教科書使用現況與意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臺北市。 黃壬來(2001)。當前情勢與臺灣藝術教育改革的取向。美育,133,38-41。 黃壬來(2002)。全球情勢與台灣藝術教育的改革。載於黃壬來(主編),藝術與人文教育,65-98。臺北市:桂冠。 黃壬來(2006)。國際視覺藝術教育趨勢。黃壬來(主編),2006全國藝術教育展藝術教育專題研討會論文集,9-38,花蓮教育大學。 黃壬來(2007)。從生命本質論藝術教育。載於黃政傑(主編),21世紀新品格教育觀:人性是什麼,159-169。臺北縣:承印實業公司。 黃天(2008)。國民小學課程與教學。新北市:考用出版社。 黃光雄、楊龍立(2000)。課程發展與設計-理念與實作。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光雄、蔡清田(1999)。課程設計-理論與實際。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金柱、謝應裕(2002)。九年一貫健康與體育領域課程的改革與省思。研習資訊,20(2),48-61。 黃俊傑(2009)。光復初期的臺灣:思想與文化的轉型。臺北市: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黃政傑(2005)。毛連塭博士大事記。啟明苑通訊,52,2。 黃郁倫(譯)(2014)。學習革命的願景:學習共同體的設計與實踐(原著:佐藤學)。臺北市:遠見天下文化。( 原出版年:1996) 黃郁倫(譯)(2017)。邁向專家之路:教師教育改革的藍圖(原著:佐藤學)。臺北市:高等教育文化事業。( 原出版年:1999) 黃素雪(1982)。舞蹈教學之研究。臺南市:恆隆。 黃淑蓮(2017)。探尋臺灣光復後學校國民小學體育課程中舞蹈的足跡。運動文化研究,30,55-87。 黃鼎松(1994)。鄉土教育的時代意義。師友月刊,324,6-8。 黃顯華、徐慧璇(2004)。臺灣課程改革理論基礎再思。課程研究,1(2),21-45。 新竹師院(1986)。國民小學課程標準實施成效研究。臺北市:教育部國民教育司。 楊思偉、陳盛賢(2012)。我國師資培育制度之變革與未來動向。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我國師資培育百年回顧與展望,1-20,臺北市:五南。 楊照(1990)。狂飆八0:記錄一個集體發聲的年代。臺北市:時報文化。 經典雜誌(2006)。臺灣教育400年。臺北市:經典雜誌。 葉庭妗、林國棟(2015)。舞育融匯入人體運動的體育實踐者-張麗珠。臺灣百年體育人物誌,10,133-157。 葉楚貞(1983)。低年級唱遊課程實施之調查研究。載於王鴻年、夏起晉、伊文柱、陳壽觥、柯維俊等編,國民小學新課程實施之調查研究,247-265。臺北市:國立教育館。 葉憲峻(2002)。台灣初等教育之演進。載於徐南號主編,台灣教育史,85-132。臺北:師大書苑。 葉憲清(1998)。體育教材教法。臺北市:正中。 葉憲清(2013)。體育教材教法。臺北市:師大書苑。 詹雅琇(2010)。藝術教師專業背景與課程設計取向調查之相關研究—以國中表演藝術教師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臺北市。 廖幼芽(1983)。學校創作舞的教學研究。臺北市:著作者發行。 廖幼芽(1988)。國民小學舞蹈教育概況。載於王朝安(編),中華民國藝術教育概覽,607-610。臺北市: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廖幼芽(1994)。舞蹈教學。載於臺灣省政府教育廳主編,臺灣省國民小學教師體育科研習教材,89-110。臺灣省政府教育廳。 廖幼茹(1973a)。舞蹈教學研究。教師之友,14(5),12-15。 廖幼茹(1973b)。舞蹈創作的研究。嘉義師院學報,4,217-234。 廖幼茹(1974)。唱遊創作指導。臺中縣:臺灣省教育廳。 廖幼茹(1978a)。如何加強舞蹈教學。教師之友,19(8),7。 廖幼茹(1978b)。舞蹈者動作設計與觀眾感受力的關係研究。嘉義師專學報,8,1-62。 廖幼茹(1988)。國小創作舞蹈教學指導。臺中縣 : 臺灣省政府教育廳。 廖幼茹(1992)。國小低年級韻律教材之設計及其對學習態度與意象發展之影響。審美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廖幼茹(1994a)。國小低年級唱遊教學指引的探討-韻律活動教材。嘉義師院學報,8,539-556。 廖幼茹(1994b)。國小舞蹈教學設計。國民教育季刊,23(3),152-159。 廖幼茹(1994c)。這片原地依舊荒蕪國小舞蹈教學。國民教育季刊,4,30。 廖幼茹(2002)。舞蹈篇。嘉義市誌,153-192。嘉義市:嘉市府。 廖幼茹、劉淑英、陳心珍、楊明鳳等著(1999)。藝術教育教師手冊-國小舞蹈篇。臺北市: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漢寶德(2003)。藝術教育救國論。國家政策論壇冬季號,202-206。 漢寶德(2006)。漢寶德談藝術教育。臺北市:典藏藝術家庭。 熊宜中(主編)(2000)。中小學藝術教學設計研討會論文集上冊。臺北市: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臺北市立大學師資培育中心及職涯發展組(2020)。109學年度修習教育學程甄選招生簡章。臺北市:臺北市立大學。 臺灣省政府教育廳(1973a)。國民中學暫行課程標準暨有關課程教材之檢討與改進意見。臺中縣:臺灣省政府教育廳。 臺灣省政府教育廳編(1973b)。蔣總統對實施九年國民教育之訓示及其闡述。南投:臺灣省政府教育廳。 臺灣省政府教育廳(1988)。臺灣教育發展史料彙編-體育篇。臺中市:臺中圖書館。 舞蹈辭典編審委員會(2004)。舞蹈辭典。臺北市:國立編譯館。 趙郁玲(2007)。凝視與回眸-台灣舞蹈書寫。臺北市:五南。 趙惠玲(2003)。典範與妥協我國中學階段視覺藝術師資之培育。藝術教育研究,5,49-81。 劉其偉(1996)。文化探險。臺中市:臺灣省立美術館。 劉英淑(1997)。國民小學音樂科新舊課程標準之比較。載於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編,國民小學新課程標準的精神與特色。臺北縣:省國教研習會。 劉雅文(2013)。體育課程中的舞蹈課-談舞蹈理論與未來課程設計。大專體育,127,16-22。 劉鳳學(1961)。舞蹈教材。體育研究,1(3),5-6。 劉鳳學(1962a)。愛爾蘭舞。體育研究,2(2),14。 劉鳳學(1962b)。銀盤舞。體育研究,2(3),10-11。 劉鳳學(1963)。拜訪舞。體育研究,3 (3),14。 劉鳳學(1965)。舞蹈概論。臺北市:幼獅。 劉豐榮(2001)。當代藝術教育論題之評析,視覺藝術,4,59-96。 歐用生(1990)。課程發展的基本原理。高雄市:復文圖書。 歐用生(2010)。建構「三峽」課程發展機制。課程研究,5(2),27-45。 歐用生(2011)。國小課程標準修訂的課程史分析。載於國家教育研究院(編),我國百年教育回顧與展望,277-292。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歐用生、葉興華、洪若烈(2013)。載於范信賢(主編),國民中小學課程綱要之研擬原則與方向,1-20。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潘金定(2012)。台灣國民教育之藝術教育實踐評估(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臺北市。 蔡明耀(1983,9月)。序。創造性唱遊舞蹈研習資料,1-3。高雄縣:林園鄉中芸國小。 蔡明耀(1984,8月)。序。創造性唱遊舞蹈研習資料,1-2。高雄縣:林園鄉中芸國小。 蔡貞雄(1989)。國小體育教學研究。臺北市:五南。 蔡敏忠(1977)。推展全民運動手冊(五)。臺北市:教育部。 蔡清田(2008)。課程學。臺北市:五南。 蔡清田(2014)。國民核心素養:十二年國教課程改革的DNA。臺北市:高等教育。 蔡清田(2017)。課程實驗:課綱爭議的出路。臺北市:五南。 蔡惠真(1999)。日本中小學一般藝術教育之制度與模式。臺北市:國立編譯館。 蔡禎雄(1995)。日據時代臺灣初等學校體育發展史。臺北市:師大書苑。 蔡麗華(2002)。臺灣高等舞蹈教育簡史探究。北體舞蹈,1,23-34。 蔣中正(1956)。民生主義育樂兩篇補述。臺北市:中央文物。 蔣中正(1968)。中國廣播股份有限公司【錄音】 。民國57年先總統蔣公於實施九年義務教育訓詞。國家圖書館數位影音服務系統,臺北市。 鄭明憲(2015)。臺灣藝術教育發展中的神秘身影。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12,1-18。 鄭英敏(編輯)(1996)。鄉土舞蹈。臺北市:北市教研中心。 鄭慧慧(2015)。舞蹈的力量-中外舞蹈素質教育歷程。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 盧廷彬(1985)。率真豪真杏壇女傑—訪教育家高梓教授。師友月刊,211,30-31。 盧家珍(2000)。牛步化的摸索階段-從藝術與人文課程的試辦現況看藝術師資的培育問題。表演藝術,95,55-59。 盧健英(2011)。臺灣舞蹈史。載於平珩(主編),舞蹈欣賞,184-219。臺北市:三民書局。 蕭渥廷(1998)。台灣舞蹈的先知-蔡瑞月口述歷史。臺北市:文建會。 蕭憶梅(2013)。國民中小學課程綱要學科劃分及其內涵之歷史演變。載於范信賢(主編),國民中小學課程綱要之研擬原則與方向,101-125。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賴美玲(2003)。台灣中小學音樂師資培育制度。載於徐秀菊(等著),中小學一般藝術教育師資培育學術與實務研討會論文集(上),91-104。臺北市: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薛曉華(1996)。台灣民間教育改革運動。臺北市:前衛。 謝明珊(譯)(2010)。身體與社會理論。(原著:B. Turner)。臺北市:國立編譯館。(原初版年:2008)。 謝苑玫(1994)。節奏與律動。高雄市:復文圖書。 謝義勇(1989)。蔡元培社會教育思想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鍾魯齋(1961)。中學各科教學法。臺北市:商務印書館。 鍾鴻銘(2008)。課程研究:從再概念化到後再概念化及國際化。台灣社會教育學研究,2,1-45。 簡成熙(2004)。教育哲學:理念、專題與實務。臺北市:高等教育。 簡瑞榮(2002)。嘉義市志卷九藝術文化志。嘉義市:嘉市府。 簡瑞榮(2004)。從教師甄選看藝術與人文教師的甄選與培育問題。美育,137,52-55。 藍惠美(2003)。目前我國中小學一般藝術教育師資培育的相關問題。載於徐秀菊等著,中小學一般藝術教育師資培育學術與實務研討會論文集(上),49-58。臺北市: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譚光鼎(2000)。國家霸權與政治社會化之探討-「以認識臺灣」課程為例。教育研究集刊,45,113-137。 二、網路資料 于國華(2008)。2008文化論壇歌舞演戲・人才創意-藝術教育加值台灣競爭力。文化論壇,取自:http://www.paap.org.tw/pdf/2008.pdf 中國文化大學舞蹈系(2012)。系所介紹,取自:中國文化大學舞蹈系網頁:https://crmspd.pccu.edu.tw/files/15-1159-2240,c82-1.php?Lang=zh-tw 文化部(2009)。土風舞。取自: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20842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2012)。台南應用科技大學舞蹈系簡介。取自:台南應用科技大學舞蹈系網頁:http://www.dance.tut.edu.tw/files/11-1076-2470.php?Lang=zh-tw 林天祐(2010)。APA格式第六版。取自:http://web.ed.ntnu.edu.tw/~minfei/APA6th. pdf 范信賢(2016)。核心素養與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導讀國民核心素養:十二年國教課程改革的DNA。教育脈動電子期刊,5。取自:https://www.naer.edu.tw/ezfiles/0/1000/img/67/379316110.pdf 徐宗林(2000)。教育百科:教育史的發展。取自https://pedia.cloud.edu.tw/ Entry/ 陳雅萍(2012)。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系。取自:台灣大百科全書網頁: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20894 陳雅萍(2014)。台灣舞蹈史回顧與展望(1995-2013)。臺灣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1-22。取自:http://thrrp.ith.sinica.edu.tw/index.php 馬有成(2019)。開學樂:校園生活樂無窮。檔案樂活情報,51。新北市: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取自https://www.archives.gov.tw/alohasImages/51/search.html#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2014)。取自: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校史網頁:http://history.tnua.edu.tw/tnua_history/post/post/data/tnua_history/tw/nomad_college/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師資培育中心(2015)。取自: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校師資培育中心:http://education.tnua.edu.tw/Aboutusdetail.asp?id=4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無日期)。取自: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網頁:http://1www.tnua.edu.tw/~TNUA_DANCE/intro/super_pages.php?ID=intro1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校史大事紀(2016)。取自: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校網頁:https://www.ntua.edu.tw/aboutus.aspx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校舞蹈學系(2015)。取自: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舞蹈學系網頁:http://www.ntua-dance.com 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舞蹈學系暨碩士班(2019)。取自: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舞蹈學系暨碩士班網頁:https://dance.ntupes.edu.tw/index.php?code=list&ids=474 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學校(2015)。取自:https://www.ntupes.edu.tw/cht/index.php?code=list&ids=120 國立臺灣體育大學校友平台(2019)。傑出校友介紹。取自:http://alumni2.ntupes.edu.tw/# 國家教育研究院(2018)。國家教育研究院簡介DM。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取自:https://www.naer.edu.tw/files/11-1000-186.php?Lang=zh-tw 國教改革的先驅高梓(1901~1997)資料展。新竹市:新竹市文化局。取自:https://www.hcccb.gov.tw/chinese/05tour/tour_e02.asp?bus_id=30 張巍鐘(2015)。教育與社會—國家的教育政策高度。獨立評論,【讀者投書】。取自: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2/article/2762 教育統計查詢網(2020a)。國民中小學學校數。取自:https://stats.moe.gov.tw/qframe.aspx?qno=NQA0AA2 教育部(2001)。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90暫綱。取自https://cirn.moe.edu.tw/WebContent/index.aspx?sid=9&mid=193 教育部(2013)。教育部美感教育中長程計畫:第一期五年計畫研究報告。取自:https://ws.moe.edu.tw/001/Upload/8/relfile/0/2073/e221c236-b969-470f-9cc2-ecb30bc9fb47.pdf 教育部(2016c)。以國民學習權取代國家教育權。教育部全球資訊網,即時新聞。取自:https://www.edu.tw/News_Content.aspx?n=9E7AC85F1954DDA8&s= BC5C59823F2CDE2B 教育部(2017c)。英國文化藝術教育政策規劃現況。教育部電子報。取自:https://epaper.edu.tw 教育部(2017d)。教育部修正發布令。取自:https://www.naer.edu.tw/ezfiles/0/1000/attach/87/pta_16461_5724983_49147.pdf 教育部(2017b)。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綱要-健康與體育領域課程手冊(定稿版)。臺北市:教育部。取自:https://www.naer.edu.tw/ ezfiles/0 教育部(2017c)。英國文化藝術教育政策規劃現況。教育部電子報。取自:https://epaper.edu.tw 教育部(2017d)。教育部修正發布令。取自:https://www.naer.edu.tw/ezfiles/0/1000/attach/87/pta_16461_5724983_49147.pdf 教育部(2017e)。新制教師資格考試變革說明簡報。取自:http://www.education.ntu.edu.tw/news/1060919b.pdf 教育部(2018b)。國民教育,教育部部史。取自:http://history.moe.gov.tw/policy.asp?id=2 教育部(2019)。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取自:http://12basic.edu.tw/Detail.php?LevelNo=44 教育部(2020b)。教育大事年表,教育部部史。取自:http://history.moe.gov.tw/milestone.asp?YearStart=81&YearEnd=90&page=14 許嘉文(2005)。臺灣鄉土教育發展史。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45。取自 http://www.nhu.edu.tw/~society/e-j/45/index.htm 黃朝琴(2018)。師培新制明年上路師資生可同時教國中、小學。2018年09月09日,青年日報。取自:https://www.ydn.com.tw/News/293900 新華網(2018年03月26日)。各國藝術教育如何做到潤物細無聲,每日頭條。取自:https://kknews.cc/zh-mo/news/zke4o23.html 楊逸飛(2018年8月13日)。教師甄選淪為攻擊大會,這樣能找到好老師。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取自: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1807 廖順約(2011)。表演藝術師資問題與解決策略初探。2018年7月16日,取自:http://multi-aes.com.tw/upload/20130106153702.pdf 漢寶德(2001)。藝術教育改革方案的探討。國政研究報告,2005年11月05日,取自: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EC/090/EC-R-090-016.htm 蔡進雄(2014年11月17日)。國家教育政策對學校教育的影響。國家教育研究院電子報。取自https://epaper.naer.edu.tw/index.php?edm_no=100&content_no=2383 National Dance Education Organization (2005). Standards for Learning and Teaching Dance in the Arts . 取自http://users.rowan.edu/~conet/Temple/DanceStandards5.18.pdf UNESCO Institute for Education (2003). 取自: http://www.uil.unesco.org/adult-learning-and-education/improving-policy- and-practice/nurturing-treasure-vision-and-strategy
三、英文文獻 Abels, K. W., & Bridges, J. M. (2010). Teaching movement education: Foundation for active lifestyles.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Allen, B. (1988). Teaching training and discipline-based dance education.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 Dance, 59(9), 65-69. Anderson, B. (1982).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rise of nationalism. London: Verso. Connell, J. (2009). Dance education: an examination of practitioner’s perceptions in secondary schools and the necessity for teachers skilled in the pedagogy and content of dance.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 Dance, 10(2), 115-130. Dewey, J. (1934). Art as experience. NY: A Wide View/ Perigee Book. Drewe, S. B. (1996). Creative dance enriching understanding. Calgary, Alberta, Canada: Detselig. Eisner, E. W. (1988). Structure and magic in discipline based art education. Journal of Art and Design Education, 7(2), 185-196. Eisner, E. W. (2002). The arts and the creation of mind.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Fortin, S. (1993). The knowledge base for competent dance teaching.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 Dance, 64(9), 34-38. Freire, P. (1998). Teacher as cultural workers: Letters to those who dare teach. Boulder, CO: Westview Press. Gilbert, A. G. (2015). Creative dance for all ages (2nd ed.).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Gilbert, A. G., (2005). Dance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A global perspective.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 Dance, 76(5), 26-35. Glatthorn, A. A. (1990). Supervisory leadership. NY: HarperCollins. H’Doubler, M. (1940). Dance: A creative art experience dance. Madison, WI: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Hagood, T. K. (Ed.). (2008). Legacy in dance education: Essays, and interviews on value, practices, and people. Amherst, NY: Cambria Press. Ickstadt, L. (2007). Dancing Heads: a hand- and footbook for creative/contemporary dance with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 from 4 to 18 years. IN: iUniverse. Kassing, G., & Jay, D. M. (2003). Dance teaching methods and curriculum design: Comprehensive K-12 dance education.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Kolb, D. (1984). Experience learning: 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NY: Pretice-Hall. Kraus, R., Chapman, S., & Dixon, B. (1997). History of the dance in art and education (3rd ed). Needham Heights, MA: Allyn &Bacon A Viacom Company. Laban, R. (1948). Modern educational dance. London, UK: Macdonald and Evans. Lord, M. (1993). Reflections on the preparation of effective dance teachers.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 Dance, 64(9), 39-41. Marques, I. A. (2012). Context-Based dance education. In A. Brown, M. E. Manley, & C. S. Nielsen (Eds). daCi’s First 30 Years: Rich Returns, 1 (pp. 60-71). Kuopio: daCi. McCutchen, B.P., (2006). Teaching dance as art in education.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McFee, G. (1994). The concept of dance education. NY: Routledge. National Dance Association. (1988). Dance curriculum guidelines. Reston, VA: Author. Pinar, W. (Ed.) (1998). Curriculum—toward new identities. NY: Garland. Ross, Janice. (2004). Arts education in information age: A new place for somatic wisdom.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rts Education, 2(1), 33-55. Shawn, T. (1954). Every little movement: A book about Francois Delsarte. Herndon, VA: Tuttle Bookstore. Shusterman, R.(2008). Body consciousness: A philosophy of mindfulness and somaesthet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mith -Autard, J. (2002). The art of dance in education (2nd ed). London, UK: A & C Black. Tortora, S. (2006). The dancing dialogue: Using the communicative power of movement with young children. MD: Paul H Brookes Publishing. Young, M. F. D. (1971). Knowledge and control: New directions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NY: Collier Macmill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