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電氣警械管理法制之研究
作者:章惠傑
作者(外文):CHANG, HUI-CHIEH
校院名稱:中央警察大學
系所名稱:警察政策研究所
指導教授:洪文玲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1
主題關鍵詞:人權保障法律風險管理安全管理法政策學警械電氣警械強制力國家責任Human rights protectionLegal risk managementSecurity managementLegal policymakingPolice weaponElectrical police weaponUse of forceState responsibilit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
警械使用條例雖歷經五次修正,但由於政治、經濟及社會上的變化日趨複雜,修改之幅度不及時代潮流的發展。又警察執勤的配備,亦未隨著科技的進步而佩帶科技警械,以致因執勤配備之不足而造成諸多憾事。
基此,為重新整建完備之電氣警械管理法制,本研究先就電氣警械管理所涉及憲法上之基本人權保障分析,再分別就外部管理規範及內部管理規範探討,同時對於警察人員使用電擊槍進行可行性分析。
本研究所探討之外部管理規範,包括:電氣警械之使用規範、電氣警械業者之管理規範,以及警察人員使用電氣警械後之國家責任;至於內部管理規範,則包括:建立內部控制規範(包含,員警使用警械報告表、裝備總務規範,及經費預算)、機關設置警械使用爭議事件調查小組。經綜合分析後,分別得出結論並提出法制建議,以建構完備之電氣警械管理法制。
Although Act Governing the Use of Police Weapon has been revised five times, as political, economic, and social changes have become more and more complicated, the magnitude of the revisions has not kept up as time goes by. In addition, the police’s weapon on duty has not been equipped with technological one along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a result, the lack of weapon on duty has caused many regretting events.
Therefore, to reconstruct a complete legal system for the management of electrical police weapon, this article first analyzes the basic human rights guarantees involved in the management of electrical police weapon and then discusses external and internal management standards. At the same time, the feasibility analysis of the use of electric stun guns by police officers is carried out.
The external management standards discussed in this article include the use of electrical police weapon, the management of electrical police weapon manufacturers, and the state responsibilities of police personnel after the use of electrical police weapon. As for the internal management standards, they include establishing internal control standards (Including reports on the use of police weapon by the police, general weapon specifications, and budget),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investigation team for disputes over the use of police weapon. After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conclusions are drawn, and legal recommendations were put forward to construct a complete legal system for electrical police weapon management.
一、中文部分(按姓氏筆劃排列)
(一) 書籍
中央警察大學行政管理系教授合著(2001),《警察學總論》,台北:五南出版,初版。
王澤鑑(2012),《人格權法》,著者自版。
皮特涅教授七十歲祝壽論文集編輯委員會著(2008),《變遷中的警察法與公法學》,台北:五南出版。
朱紹文 譯、植草益 著(1992),《微觀規制經濟學》,北京:中國發展出版。
江嘉琪(2007),〈國家賠償與行政訴訟—審判權與審級制度之再檢討〉,收於司法院行政訴訟及懲戒廳所編《行政訴訟制度相關論文彙編(五)》。
李震山、H. Scholler合著(1988),《警察法案例評釋》,高雄:登文書局。
李震山(2001),《人性尊嚴與人權保障》,台北:元照出版,修訂再版。
李震山(2007),《多元、寬容與人權保障—以憲法未列舉權之保障為中心》,台北:元照出版。
李震山(2016),《警察行政法論—自由與秩序之折衝》,台北:元照出版,第4版。
李震山(2019),《行政法導論》,台北:三民出版,修訂11版。
李鴻禧譯(1995)、蘆部信喜著,《憲法》,台北:元照出版。
李惠宗(2006),《憲法要義》,台北:元照出版。
李惠宗(2007),《行政法要義》,台北:元照出版,第3版。
呂炳寬、項程華、楊智傑(2009),《中華民國憲法精義》,台北:五南出版,第3版。
何景榮譯(2002)、Lane, J-E. and Ersson, S.原著,《新制度主義政治學》,新北市:韋伯出版。
余凌云主編(2014),《行政調查的理論與實踐》,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
吳庚(2005),《行政爭訟法論》,著者自版,第3版。
吳庚(2010),《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著者自版,增訂11版。
吳庚、陳淳文(2017),《憲法理論與政府體制》,著者自版。
吳定、張潤書、陳德禹、賴維堯(2007),《行政學(下)》,台北縣(現改制為新北市):國立空中大學,修訂再版。
吳志光(2006),《行政法》,台北:新學林出版,第1版。
吳耀宗(1993),《武器管制法制之研究》,桃園:中央警官學校(中央警察大學前身),初版。
吳信華(2011),《憲法釋論》,台北:三民書局。
吳威志(2013),《憲法基本人權之法制保障》,台北:永然文化。
法治斌、董保城、劉宗德、洪文玲、李銀英等(1996),《行政檢查之研究》,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編。
法治斌、董保城(2003),《憲法新論》,台北:三民書局。
法治斌、董保城(2005),《中華民國憲法》,台北:元照出版,第3版。
邱聰智(2003),《新訂民法債編通則(上)》,輔仁大學法學叢書編輯委員會,新訂1版。
林錫堯(2006),《行政法要義》,著者自版,第3版。
林錫堯(2012),《行政罰法》,台北:元照出版,第2版。
林明鏘(2011),《警察法學研究》,台北:新學林出版。
林騰鷂(2011),《行政訴訟法》,台北:三民書局,增訂4版。
林騰鷂(2020),《行政法總論》,台北:三民書局,修訂4版。
林培仁(2017),《刑事訴訟法總論實務》,著者自版,第2版。
周宗憲譯(2001)、阿部照哉‧池田政章‧初宿正典‧戶松秀典著,《憲法(下)》,台北:元照出版。
洪文玲(1998),《行政調查與法之制約》,台北:學知出版。
洪文玲、蔡震榮、鄭善印(2005),《警察法規》,台北縣(現改制為新北市):國立空中大學。
洪文玲(2008),〈行政證據法則之研究〉,《二十一世紀公法學的新課題-城仲模教授古稀祝壽論文集-Ⅱ行政法總論篇》,台北:新學林。
洪文玲(2016),〈論行政調查之正當程序〉,《蛻變:中央警察大學80週年警政管理論文選輯,桃園:中央警察大學。
洪文玲(2019),《行政調查與案例分析》,中央警察大學行政法上課講義。
城仲模教授古稀祝壽論文集編委會(2008),《二十一世紀公法學的新課題-城仲模教授古稀祝壽論文集-Ⅱ行政法總論篇》,台北:新學林出版。
姚志明(2002),《侵權行為法研究(一)》,著者自版,初版。
施茂林、宋明哲、宋峻杰、陳維鈞(2016),《法律風險管理:理論與案例》,台北:五南出版。
翁岳生(1981),〈行政法與國家賠償法〉,收於《國家賠償法研習資料彙編》,法務部印。
高文英(2012),《我國社會轉型期的警察權配置問題研究》,北京:群眾出版。
梁添盛(2013),《警察法總論講義》,著者自版。
梁添盛(2013),《比較警察法》,著者自版。
梁添盛(2014),《生活安全產業管理法制講義》,著者自版,第4版。
許宗力(2007),《憲法與法治國行政》,台北:元照出版。
許育典(2002),《法治國與教育行政:以人的自我實現為核心的教育法》,台北:高等教育出版。
許育典(2008),《憲法》,台北:元照出版。
許義寶(2017),《移民法制與人權保障》,桃園:中央警察大學出版。
陳敏(2011),《行政法總論》,著者自版,第7版。
陳慈陽(2004),《憲法學》,台北:元照出版。
陳慈陽(2005),《憲法學》,台北:元照出版,第2版。
陳新民(2001),《中華民國憲法釋論》,台北:三民書局。
陳明傳、李湧清、朱金池、洪文玲、章光明合著(2017),《警察學》,桃園市:陳明傳出版。
陳明傳、李湧清、朱金池、章光明等編著(2008),《警察行政》,台北縣(現改制為新北市):國立空中大學,修訂再版。
陳英淙、黃惠婷(2007),《法治國之警察理念與權限》,台北:元照出版。
陳正根(2013),《警察與秩序法研究(二):干預行政與基本人權之保障》,台北:五南出版。
陳景發(2013),《警械使用之法的制約》,桃園:中央警察大學出版。
陳銘祥(2011),《法政策學》,台北:元照出版,初版。
陳聰富(2004),《因果關係與損害賠償》,台北:元照出版,初版。
陳文貴(2012),《行政罰競合理論與實務-雙重處罰禁止論-》,台北:元照出版,初版。
章光明(2012),《警察政策》,桃園:中央警察大學出版,初版。
黃俊杰(2019),《行政法》,台北:三民書局,修訂5版。
湯德宗(2005),《行政程序法論》,台北:元照出版,第2版。
張世賢(2005),《公共政策分析》,台北:五南出版,初版。
張特生(1981),〈國家賠償法論〉,收於《國家賠償法研習資料彙編》,法務部印。
張潤書(2006),《行政學》,台北:三民書局,修訂3版。
張文郁(2009),〈論國家賠償案件之審判權劃分〉,收於司法院行政訴訟及懲戒廳所編《行政訴訟制度相關論文彙編(六)》。
葉百修(2017),《國家賠償法》,台北:三民書局,初版。
程明修(2009),〈國家賠償訴訟回歸行政訴訟程序之分析〉,收於司法院行政訴訟及懲戒廳所編《行政訴訟制度相關論文彙編(六)》。
董保城、湛中樂合著(2005),《國家責任法—兼論大陸地區行政補償與行政賠償》,董保城自版,初版。
葛克昌(1996),《國家學與國家法—社會國、租稅國與法治國理念》,台北:元照出版。
鄭玉波(2003),《民法總則》,台北:三民書局,修訂9版。
蔡震榮(2008),《行政執行法》,台北:元照出版,第4版。
蔡震榮、鄭善印、周佳宥(2019),《行政罰法逐條釋義》,台北:新學林,第3版。
蔡震榮主編(2015),《警察法總論》,台北:一品文化出版,第3版。
劉春堂(1982),《國家賠償法》,台北:三民書局。
劉文仕(2018),《地方制度法釋義》,台北:五南出版,第3版。
顏厥安(2000),〈規範、制度與行動〉,《政治制度》,台北:中研院社科所。
羅傳賢(2012),《立法程序與技術》,台北:五南出版,第6版。
羅傳賢(2018),《警察法規概論》,台北:五南出版。
(二)學位論文
朱金池(1998),《我國警察組織設計之研究:制度的觀點》,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博士論文。
何達仁(2007),《從行政組織法原理論警察法之修正》,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博士論文。
李憲人(2013),《警察官防除交通危險權限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警察政策研究所博士論文。
高誓男(2016),《由法釋義學到政策導向之行政法學》,中央警察大學警察政策研究所博士論文(有出版)。
桑維明(2019),《警察使用警槍鑑定審議制度建構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警察政策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鏡華(2016),《行政調查與刑事偵查交錯研究-以警察臨檢為例》,中央警察大學警察政策研究所博士論文。
蔡佩潔(2012),《警察補充性原則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警察政策研究所博士論文。
(三)期刊論文
王曉明、詹德恩(2013),〈我國警察使用電擊槍可行性之探討—以美國為例〉,《銘傳社科學報》,第5期,頁33-61。
朱金池(2007),〈警察機關與私人安全產業間關係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警政論叢》,第7期,頁1-14。
李惠宗(1990),〈論營業許可基準之司法審查—兼論我國憲法上營業自由之限制〉,《經社法制論叢》,第5期,頁227-264。
李錫棟(2012),〈警察依法使用槍械致第三人損害之國家責任〉,《中央警察大學法學論集》,第23期,頁1~21。
李鑫鍇(2011),〈警察常年訓練實施現況與成效評估之探討〉,《警察行政管理學報》,第7期,頁223-237。
林明鏘(2012),〈警察行使職權與國家賠償責任—兼評臺北高行98年度訴字第1843號判決〉,《月旦法學雜誌》,第211期,頁27-40。
林素鳳(2000),〈行政即時強制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法學論集》,第5期,頁211-238。
吳斯茜(2013),〈從專精取向觀點探討警察在職訓練之架構〉,《警察行政管理學報》,第9期,頁127-140。
洪文玲(1998),〈論防身器械業之警察規制〉,《中央警察大學警學叢刊》,第29卷,第3期,頁29~44。
洪文玲(2003),〈論警察對營業場所之檢查權〉,《警察法學》,創刊號,頁63-90。
洪文玲(2017),〈警察任務之比較法研究〉,《中央警察大學法學論集》,第33期,頁51-116。
洪家殷(2010),〈論行政調查中職權調查之概念及範圍-以行政程序法相關規定為中心〉,《東吳法律學報》,第21卷第3期,頁1-42。
洪家殷(2011),〈論行政調查之證據及調查方法-以行政程序法相關規定為中心〉,《東海大學法學研究》,第35期,頁1-52。
洪光平(2014),〈我國警察常年訓練改善之研究〉,《臺灣警察專科學校警專學報》,第5卷,第7期,頁51-82。
范文清(2015),〈國家賠償訴訟回歸行政訴訟審判權之研究〉,《興大法學》,第18期,頁51-125。
柴松林,〈人權與人權譜系的擴增〉,《日新半年刊》,第4期,2005年1月,頁182-189。
桑維明(2010),〈警械使用國家責任之法實證研究〉,《中央警察大學警學叢刊》,第40卷,第6期,頁61-78。
許宗力,〈基本權利:第二講—基本權的功能〉,《月旦法學教室》,第2期,2002年12月,頁72-80。
章光明(2007),〈建構安全管理機制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學報》,第44期,頁119-136。
許恒達(2018),〈員警槍擊拒捕通緝犯的正當防衛爭議—評最高法院105年台非字第88號刑事判決與其歷審裁判〉,《107年度警察執法專題研究年報》,頁1-19。
許育典(2003),〈民主共和國〉,《月旦法學教室》,第9期,頁32-37。
許育典(2003),〈法治國〉,《月旦法學教室》,第7期,頁40-44。
許文貴(2017),〈行政檢查與令狀原則之界限探討〉,《中原財經法學》,第39期,頁129-186。
許炳華(2017),〈美國使用Tasers執法適法性之探討〉,《中央警察大學警學叢刊》,第48卷,第2期,頁29-48。
梁添盛(2011),〈論警察官使用警械所生國家責任之請求權行使問題〉,《警政論叢》,第11期,頁1-28。
陳明傳(2014),〈我國警察應勤裝備之發展與其新趨勢〉,《中央警察大學學報》,第51期,頁1~24。
陳正根(2017),〈我國警察任務規範之探討--以任務競合與警察法修正為核心〉,《中央警察大學法學論集》,第33期,頁117-167。
陳英淙、劉嘉逸(2018),〈探討延伸與縮短程序之警察強制〉,《警察法學》,第17期,內政部警政署編印,頁65-101。
陳愛娥(2002),〈警察法上的補充性原則〉,《月旦法學雜誌》,第83期,頁22-23。
陳景發(2017),〈論警察應勤裝備器材之攜帶使用法的問題〉,《106年度警察執法專題研究年報》,內政部警政署編印,頁75-94。
陳文貴(2017),〈行政檢查與令狀原則之界限探討〉,《中原財經法學》,第39期,頁129-186。
黃富源、林千芩(2008),〈精進警察常年訓練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警學叢刊》,第39卷,第3期,頁1-24。
黃朝義(2015),〈警察用槍規範與審查機制-兼論其他警械使用-〉,《中央警察大學法學論集》,第29期,頁1-82。
章惠傑(2015),〈警察處理群聚活動警械使用範圍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學報》,第52期,頁67-87。
章惠傑(2017),〈警察人員使用警槍之法規範暨階段性程序之探討—以日本法制為例〉,《警政論叢》,第17期,頁1-35。
葉啟洲(2013),〈國家賠償責任以責任保險分散可行性之初探〉,《法令月刊》,第64卷,第8期,頁72-85。
詹鎮榮(2003),〈補充性原則〉,《月旦法學教室》,第12期,頁34-37。
楊永基(2017),〈我國電擊器管制之研究—借鏡美國管制政策理論〉,《警察通識叢刊》,第7期,頁116-132。
虞義輝(2013),〈安全管理涵蓋領域與內涵之探究〉,《中央警察大學警學叢刊》,第44卷第2期,頁101-122。
鄭善印(2001),〈警察對營業之管理與行政程序法之關係〉,《中央警察大學學報》,第38期,頁65~76。
劉嘉發(2015),〈警械使用裁量基準與課責機制〉,《中央警察大學學報》,第52期,頁43~66。
賴擁連、趙繼宏(2014),〈美國民眾支持警察使用武力之因素研究:以德州休士頓市警察使用電擊槍為例〉,《涉外執法與政策學報》,第4期,頁175~197。
(四)委託研究案
洪文玲、劉嘉發、張淵菘、章惠傑、蔡一銘(2017),《研修警械使用條例》,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委託研究。
章光明、許福生、邱盛秀、黃錦秋、張淵菘、章惠傑、李辰葳(2019),《建立禁止酷刑公約人權指標、執行政策及法案影響評估之研究》,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委託研究。
(五)研討會論文
王曉明(2006),〈安全管理理論架構之探討〉,2006年《風險社會與安全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央警察大學與政治大學主辦,頁15-24。
朱愛群(2017),〈警察對社會安全的責任〉,2017年《警政與警察法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央警察大學及中華警政研究學會主辦,頁1-44。
洪文玲、劉嘉發合著(2006),〈安全管理法制之研究〉,《風險社會與安全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央警察大學與政治大學主辦,頁121-138。
洪文玲(2015),〈警察補充性原則與職務協助〉,2015年《警察權限理論與實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央警察大學及中華警政研究學會主辦,頁23-44。
二、外文部分
(一)日文(按50音排列)
阿部泰隆(1988),《国家賠償法》,東京:有斐閣。
磯崎辰五郎(1955),《行政法総論》,東京:青林書院。
稲葉馨(1990),〈行政機関と行政庁〉,收於成田賴明編,《行政法の爭点(新版)》,東京:有斐閣。
宇賀克也(2011),《行政法概說Ⅰ行政法総論》,東京:有斐閣,第4版。
大島稔彦(2013),《立法学--理論と実務--》,東京:第一法規株式会社。
大橋洋一(2009),《行政法Ⅰ(現代行政過程論)》,東京:有斐閣。
雄川一郎(2001),《行政爭訟法》,東京:有斐閣。
加藤一彥(2017),《憲法》,東京:法律文化社,第3版。
勝俣良介(2012),《ISO22301徹底解説》,東京:オーム社出版。
片岡 聰(1982),《最高裁判例にあらわれた 警察権行使の限界》,東京:東京法令出版。
金山泰介(2013),《警察行政概論》,東京:立花書房。
金子仁洋(2009),《新版警察官の職務執行》,東京:東京法令出版。
古崎慶長(1973),《國家賠償法》,東京:有斐閣。
芝池義一(2006),《行政法総論講義》,東京:有斐閣,第4版補訂版。
芝池義一(2016),《行政法読本》,東京:有斐閣,第4版。
塩野宏(2013),《行政法Ⅱ—行政救済法》東京:有斐閣,第5版補訂版。
杉村敏正(1969),《全訂行政法講義総論上卷》,東京:有斐閣。
田村正博(2016),《警察官のための憲法講義》,東京:東京法令出版,補訂2版。
田村正博(2015),《警察行政法解說》,東京:東京法令出版,第2版。
田村正博(2007),《今日における警察行政法の基本的な考え方》,東京:立花書房。
田村正博(2002),《重要条文解說警察法》,東京:東京法令出版,初版。
田村正博(1988),〈警察の活動上の限界(中)〉,《警察学論集》,41巻7号,頁67-81。
田上穣治(1955),《行政法総論》,東京:有信堂。
田上穣治(2004),《警察法》,東京:有斐閣,新版。
田中二郎(1954),《行政上の損害賠償及び損失補償》,東京:酒井書店。
田中二郎(1974),《新版行政法上巻》,東京:弘文堂,全訂第2版。
中村睦男(1973),《社會権法理の形成》,東京:有斐閣。
那須 修(2011),《実務のための警察行政法》,東京:立花書房。
西埜章(1975),《公法上の危険責任論》,東京:東洋館。
西埜章(2008),《國家補償法概說》,東京:勁草書房。
今村成和(1968),《国家補償法》,東京:有斐閣。
今村成和 著、畠山武道 補訂(2007),《行政法入門》,東京:有斐閣,第8版補訂版。
原田大樹(2007),《自主規制の公法学的研究》,東京:有斐閣。
平井宜雄(1995),《法政策学-法制度設計の理論と技法》,東京:有斐閣,第2版。
広岡隆(1961),《行政上の強制執行の研究》,東京:法律文化社。
広岡隆(1984),〈即時強制〉,收於雄川一郎、塩野宏、園部逸夫合著《現代行政法大系—行政手続》,東京:有斐閣。
広岡隆(2005),《行政法総論》,東京:ミネルむヴア書房,第5版。
藤井俊夫(2008),《憲法と人権Ⅰ》,東京:成文堂。
藤井俊夫(2008),《憲法と人権Ⅱ》,東京:成文堂。
野中俊彦、中村睦男、高橋和之、高見勝利等著(1992),《憲法Ⅰ》,東京:有斐閣。
古谷洋一 編(2014),《注釈 警察官職務執行法》,東京:立花書房,4訂版。
宮田三郎(2000),《國家責任法》,東京:信山社。
宮田三郎(2002),《警察法》,東京:信山社。
村上 弘(2007),〈公共性について〉,《立命館法學》,316号,頁345-399。
柳賴良幹(1969),《行政法教科書》,東京:有斐閣,再訂版。
柳賴良幹(1972),《公用負擔法》,東京:有斐閣。
(二) 英文(按字母順序排列)
Davison, N. (2009). Non-Lethal Weapons.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Donnelly, T. (2001) Less Lethal Technologies. Initial Prioritisation and Evaluation. Publication No. 12/01. St. Albans: Polic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Branch.
Kingdon, John W. (1984). Agendas, Alternatives, and Public Policies. Boston: Little, Brown.
Kingdon, John W. (1995). Agendas, Alternatives, and Public Policies. (2nd ed.). New York:Longman.
Kornblum, R. and Reddy, S. (1991) Effects of the Taser in fatalities involving police confrontation. Journal of Forensic Science, Vol. 36, No. 2, pp. 434–448.
National Institute of Justice (1994) 25 Years of Criminal Justice Research. Washington, DC: Department of Justice.
National Institute of Justice (2003) National Institute of Justice 2002 Annual Report. Washington, DC: Department of Justice.
Northam, G. (1988) Shooting in the Dark. London: Faber and Faber.
Northern Ireland Office (2001) Patten Report Recommendations 69 and 70 Relating to Public Order Equipment: A Paper prepared by the Steering Group led by the Northern Ireland Office. Belfast: Northern Ireland Office.
Stone, Deborah A.(2012). Policy Paradox: The Art of Political Decision Making. (3nd ed.) . W. W. Norton & Company.
Skolnick, J. and J. Fyfe. (1993). Above the Law : Police and the Excessive Use of Force.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United Nations Human Rights Office of The High Commissioner (2010), Preventing Torture: An Operational Guide for National Human Rights Institutions.
三、網頁資料僅於文中註明,不列入參考文獻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