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傳衍與融裁:明代科舉四書著作探究
作者:李函香
作者(外文):LEE,HAN-HSIANG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陳逢源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1
主題關鍵詞:四書朱學王學李廷機湯賓尹徐奮鵬Four BooksZhuzi's StudyYangming's StudyLi TingjiTang BinyinXu Fenpeng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
明儒透過四書講義,傳承洙泗學術,深化考亭奧義之餘,懷藏著突破宋學藩籬的想望,試圖尋求適切的歷史定位。現存437部四書講義中,可觀見明儒戮力疏通經文,破解四書真義,創發各式講論模式,補足宋、元以降的理學內容,並忠實扮演學術鏈接的角色,清儒以「其存不足取」評價明代四書著作,並非全面客觀。正德以前,四書著作多見典正,學術歸趣明確。嘉、隆以後,四書著作內容多元紛繁,朱學與王學後學者,各自展開不同的問學路徑,或修正、取鑑,或調和、融通,或援引佛禪以詮解四書義理。文人追慕的是和音聲境與無關高下的三教會通色相。萬曆時期,四書著作繼續傳唱多重旋律,四書考據類著作增多,學術探勘於此時,隱然有轉向實學的跡象,這一跡象,讓清儒得以迅速找到學術的著力點。啟、禎時期,晉江學派重返主流地位,代表人物為吳當與徐養元。明代四書講義發展史,最終的迴旋曲,依然停駐在朱熹身上,朱子之學彌縫了亡國的裂變,也替新時代注入新的原動力。
嘉、隆以後,書坊坊主常與儒士展開跨界合作,貿易詩書之利與學術傳承之功,二者同時並存。書坊獨特的經營模式、刊刻特色與因訛襲陋等現象,隨著家族世系,代代傳衍。科舉盛行,商業繁盛下,造就諸多科舉四書編撰名家。李廷機、湯賓尹與徐奮鵬三者,具有廣義的門生復及門生的關係。李廷機功在評釋四書講義以及參與正文體運動;湯賓尹提出「我明必傳制舉文」及「舉業誠非易事」觀點,並以「逢不逢」與「神氣」,作為品鑑時文的規準。徐奮鵬為非典型編撰名家,走著冥鴻獨飛的超世路線,著作亦受書商、舉子青睞,為明代四書講義史的一個特例。
明初詔頒《四書大全》,作為學術界的度量衡,為官方力量最淋漓盡致的時期。第一股反官方的浪潮,並非是心學的沖激,而是制度的侷限性,所引起的時文裂解。第二股反官方的勢力是陽明心學,不過,這股力道並非全向著朱學而發,實有更多的思量,是朝向自身的反省。第三股反官方的勢力,為朱、王的調和與佛禪的浸潤,這股力道較為緩和,文人開始思索如何克服學術窘境,調和各家闕陋,彌合朱、王之間的歧異,或借助三教思想,再造學術新境。
Through the Commentaries on Four Books, Ming Confucianism inherited Zhuzi's Study, illustrated the meanings of Imperial Examinations, and even tried to seek an appropriate historical position with the desire to break through the barriers of Song Studies. Four Books' 437 existing related works show that Ming Confucianism worked hard to sort out the classics and find Four Books' true meanings. They also created various lecture models, supplemented the content of Neo-Confucianism in the Song and Yuan Dynasty, and indeed performed a role of inheriting the academic achievements. Although Qing Confucianism criticized the Commentaries "worthless," this appraisal was not objective. Before the Zhengde period, most of the Commentary works were more classical and formal, and their academic interests were apparent. After Jiaqing and Qianlong periods, the content of the Commentaries became various. To interpret Four Books, Scholars who learned from Zhu Xi and Wan Yangming used kinds of learning paths: revising, drawing from, harmonizing, integrating, or invoking Buddhism. The literati admired is integrating various schools and the Communication of Confucianism, Buddhism, and Taoism. During the Wanli period, Four Books commentaries continued to spread different studies, and the textual research increased. At this time, the related academic exploration showed a sign of turning from minor to major. This sign allowed Qing Confucian scholars to find rapidly a way to carry on with the study. During Tianqi and Chongzhen periods, the Jinjiang School became significant again. The representative scholars were Wu Dang and Xu Yangyuan. The history of the Commentaries on Four books in the Ming Dynasty still focused on Zhu Xi. Zhuzi's study made up for the country's destruction and gave new life to the new era.
After Jiaqing and Qianlong periods, the bookstore owner frequently started crossover collaboration with Confucian scholars. The advantages of trading poetry and academic inheritance coexisted at the same time. The circumstances such as the bookstores' unique business models, publishing features, and misinformation passed down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along with the famil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that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was widespread and the business was prosperous, many famous Commentaries' editors appeared. Li Tingji, Tang Binyin, and Xu Fenpeng had mentor-protégé relationships broadly. Li Tingji commented on Four Books and participated in the movement of correcting stylistic. Tang Binyin proposed the notes like " Writings of Imperial Examinations should be passed down" and "Creating is not easy." He also used "if the writing catches the points" and "spirits showed in writing" as the criteria for evaluating writings. Xu Fenpeng was an atypical editor. He did not follow the general ways and his works were also popular among booksellers and scholars. He was a particular case in the history of the Commentaries in the Ming Dynasty.
When the official issued "Encyclopedia of Four Books" in the Early Ming Dynasty as a measure in academia, it showed the power and effect without restraint. The first backlash was not the conflict with Yangmingism but the system's limitations which caused the rigid formats. The second backlash was Yangmingism. However, this opposition was not against Zhuzi's Study. There were various thoughts and self-reflections. The third backlash was the reconciliation between Zhuzi's Study and Yangmingism, the infiltration of Buddhism. This opposition was softer. The literati began to think about overcoming the academic dilemma, reconcile various scholars' faults, and bridg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Zhu and Wang or recreate a new world with the philosophies from Confucianism, Buddhism, and Taoism.
一、古籍
(一)經部
《春秋左傳正義》:(周)左丘明撰、(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等正義,《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毛詩正義》:(漢)毛亨傳、(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等正義,《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春秋繁露》:(漢)董仲舒,臺北:世界書局,1958年。
《尚書正義》:(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等正義,《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說文解字注》:(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0年。
《孟子注疏》:(漢)趙岐注、(宋)孫奭疏,《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禮記正義》:(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等疏,《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春秋公羊傳注疏》:(漢)何休注、(唐)徐彥疏,《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論語注疏》:(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周易正義》:(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等正義,《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爾雅注疏》:(晉)郭璞注、(宋)邢昺疏,《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春秋榖梁傳注疏》:(晉)范甯注、(唐)楊士勛疏,據《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四書章句集注》:(宋)朱熹,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6年。
《大學衍義補》:(明)丘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不書年月。
《四書圖史合考》:(明)蔡清,日本寬文九年(1669)中野氏刊本。
《四書人物考》:(明)薛應旂,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原刊本。
《論語類考》:(明)陳士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四書紀聞》:(明)黃光昇,明萬曆六年(1578)刊本。
《四書翼傳三義十六卷》:(明)王守誠,明萬曆十六年(1588)太原官刊本。
《四書人物演義》:(明)李贄,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上海十萬卷樓石印本。
《四書評》:(明)李贄,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四書刪正》:(明)袁黃,明三台館拾刻增補本。
《大學述、中庸述、論語述》:(明)許孚遠,明萬曆刊本。
《論語訂釋》:(明)管志道,明末刊本。
《皇明百家四書理解集》:(明)焦竑、翁正春等,明萬曆間刻本。
《新鐫翰林九我李先生家傳四書文林貫旨》:(明)李廷機,明萬曆二十八年(1600)萃慶堂刊本。
《四書大註參考》:(明)李廷機,明長庚館刊本。
《重訂四書疑問》:(明)姚舜牧,明萬曆四十五年(1617)烏程姚氏刊本。
《重訂四書名物備考》:(明)陳禹謨,明刊本。
《四書說統》:(明)張振淵,明天啓三年(1623)石鏡山房刊本。
《四書蕅益解補註》:(明)釋智旭,臺北:佛教出版社,1978年。
《四書續補便蒙解註》:(明)徐奮鵬,明萬曆十七年(1589)楊欽齋重刻本。
《四書古今道脈》:(明)徐奮鵬,明萬曆四十六年(1618)書林奎璧堂鄭思鳴刻本。
《鼎鐫徐筆洞增補睡庵四書脈講義》:(明)徐奮鵬,明萬曆四十七年(1619)書林余應虬刻本。
《纂定四書古今大全》:(明)徐奮鵬,明崇禎五年(1632)金陵聚奎樓李少泉刊本。
《四書問答》:(明)來斯行,明末刊本。
《四書小參》:(明)來斯行,明末刊本。
《四書衍明集註》:(明)湯賓尹,明萬曆二十三年(1595)金陵光裕堂(鄭名世)刻本。
《鼎鐫睡庵湯太史四書脈》:(明)湯賓尹,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序刊本。
《鼎鐫徐筆洞增補睡庵湯太史四書脈講意》:(明)湯賓尹著、(明)徐奮鵬補訂,明萬曆四十七年(1619)建陽余陟瞻刻本。
《四書湖南講》:(明)葛寅亮,明末近聖居刊本。
《四書闡旨合喙鳴》:(明)許獬,金門縣文獻委員會,1970年。
《四書說叢》:(明)沈守正,明萬曆刊本。
《詮次四書翼考》:(明)鍾惺,明末刊本。
《四書名物備考》:(明)陳仁錫,明崇禎七年(1634)刊本。
《論語商》:(明)周宗建,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艾千子先生手著四書發慧捷解》:(明)艾南英,明友花居楊道卿刻本。
《四書約說》:(明)孫肇興,明崇禎六年(1633)刻本。
《四書尊註講意》:(明)張明弼,明崇禎十年(1637)序刊本。
《四書近指》:(明)孫奇逢,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四書鼎臠》:(明)馬世奇,明刊本。
《四書尊註大全》:(明)張明弼,明刊本。
《四書十一經通考》:(明)顧夢麟,明刻本。
《四書說約》:(明)顧夢麟,明刊本。
《新鐫黃貞父訂補四書周莊合解》:(明)莊奇顯、周延儒,明萬曆四十二年(1614)長虹閣刊本。
《四書存疑》:(明)范景文,日本承應三年(1654)刊本。
《諸說綱目辨斷》:(明)周延儒,明刊本。
《四書大全辯》:(明)張自烈,清順治八年(1651)序刊本。
《四書諸家辯》:(明)張自烈,清順治刊本。
《四書主意寶藏》:(明)郭偉編、(明)宋鳳翔評,明天啟刊本。
《百方家問答》:(明)郭偉,明金陵李少泉聚奎樓刊本。
《四書便蒙講述》:(明)盧一誠,明萬曆刊本。
《四書主意心得解》:(明)朱長春,萬曆四十一年(1613)萬卷樓刊本 。
《四書聞》:(明)姚文蔚,明刊本。
《空山擊碎》:(明)陸鴻漸,明刊本。
《四書大全疑問要解》:(明)黃士俊,明萬曆四十七年(1619)序刊本。
《四書儒宗要輯》:(明)徐即登,明萬曆刊本。
《四書證義筆記合編》:(明)錢大復,明末刊本。
《諸繼明析理編》:(明)諸萬里,日本慶安五年(1652)刊本。
《四書就正》:(明)王榆,明末刊本。
《四書也足園初告》:(明)王宇,明萬曆金陵書坊葉均宇刊本。
《區子四書翼》:(明)區羅陽,明末刊本。
《新鋟感述錄》:(明)趙維新,明萬曆刊本。
《四書說剩》:(明)林散,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刊本。
《四書火傳》:(明)李京,明書林熊體忠刊本。
《四書尊註大全》:(明)張溥,明末醉畊堂重梓版。
《說書文箋》:(明)陳子龍,明崇禎十年(1637)序刊本。
《四書講義輯存》:(明)陸世儀,《陸桴亭先生遺書》本。
《鐫錢曹兩先生四書千百年眼》:(明)余應科,明崇禎六年(1633)唐振吾登龍館刊本。
《四書千百年眼》:(明)余應科,明崇禎六年(1633)序刊本。
《合參四書蒙引存疑定解》:(明)吳當,崇禎十七年(1644)金閶池白水刊本。
《近聖居三刻參補四書燃犀解》:(明)陳祖綬,明末近聖居刻本。
《繡古堂四書典》:(明)陳智錫,明刻本。
《四書參》:(明)張明憲等參訂,明末閔氏朱墨套印本。
《舉業真珠船》:(明)黃焜,明末刊本。
《呂晚村先生四書講義》:(清)呂留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孟子正義》:(清)焦循,臺北:文津出版社,1988年。
《論語正義》:(清)劉寶楠,臺北:臺灣書局,1958年。
《經學歷史》:(清)皮錫瑞,臺北:藝文印書館,2004年。
(二)史部
《史記》:(漢)司馬遷撰、(宋)裴駰集解,臺北:藝文印書館,不書年月。
《漢書》:(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臺北:世界書局,1972年。
《三國志》:(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臺北:世界書局,1972年。
《後漢書》:(南朝)范曄撰、(唐)李賢等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0年。
《隋書》:(唐)魏徵等,臺北:史學出版社,1974年。
《南史》:(唐)李延壽,臺北:藝文印書館,1982年。
《史通通釋》:(唐)劉知幾撰、(清)浦起龍釋,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1年。
《通典》:(唐)杜佑,長沙:嶽麓書社,1995年。
《唐摭言》:(五代)王定保撰、(清)蔣光煦校,臺北:世界書局,1967年。
《冊府元龜》:(宋)王欽若、楊億等奉勅撰,臺北:清華書局,1976年。
《新唐書》:(宋)歐陽脩、宋祁等,臺北:鼎文書局,1976年。
《新五代史》:(宋)歐陽脩撰、(宋)徐無黨注,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續資治通鑑長編》:(宋)李燾,臺北:世界書局,1961年。
《皇宋中興兩朝聖政》:(宋)留正,臺北:文海書局,1966年。
《宋史》:(元)脫脫等,臺北:鼎文書局,1978年 。
《元史》:(明)宋濂,臺北:鼎文書局,1990年。
《明太祖實錄》:(明)董倫等奉敕修,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年。
《明太宗實錄》:(明)楊士奇等奉敕修,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年。
《明仁宗實錄》:(明)金劭孜等奉敕修,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年。
《明憲宗實錄》:(明)劉吉等奉敕撰,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年。
《明孝宗實錄》:(明)劉健、謝遷等奉敕修,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年。
《明武宗實錄》:(明)費宏等奉敕修,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年。
《明世宗實錄》:(明)張溶等奉敕修,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年。
《明神宗實錄》:(明)傅冠等奉敕修,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年。
《大明一統志》:(明)李賢等奉敕撰,臺北:文海出版社,1965年。
《弘治八閩通志》:(明)黃仲昭纂修,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5年。
《吳風錄》:(明)黃省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殿閣詞林記》:(明)廖道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國朝列卿記》:(明)雷禮,北京:愛如生《中國基本古籍庫》。
《明會典》:(明)李攸,臺北 : 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續文獻通考》:(明)王圻,《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本,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年。
《大明會典》:(明)申時行等修、(明)趙用賢等纂,《續修四庫全書》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
《明會典》:(明)申時行等重修,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
《皇明貢舉考》:(明)張朝瑞輯,《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本,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6年。
《國朝獻徵錄》:(明)焦竑,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5年。
《名臣經濟錄》:(明)黃訓,《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嘉靖建陽縣志》:(明)馮繼科等纂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金陵梵剎志》:(明)葛寅亮,《續修四庫全書》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萬曆野獲編》:(明)沈德符,臺北:新興書局,1976年。
《建陽縣志》:(明)魏時應修、(明)張榜等纂,北京:中國書店,1992年。
《國朝典故》:(明)鄧士龍輯、許大齡、王天有主點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
《宋元學案》:(明)黃宗羲、全祖望補修,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明儒學案》:(明)黃宗羲,臺北:河洛圖書公司,1974年。
《讀通鑑論》:(清)王夫之,臺北:世界書局,1979年。
《明史紀事本末》:(清)谷應泰,臺北:華世出版社,1976年。
《千頃堂書目》:(清)黃虞稷,臺北:廣文書局,1967年。
《經義考》:(清)朱彝尊,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7年。
《三魚堂日記》:(清)陸隴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東林列傳》:(清)陳鼎,《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撫州府志》:(清)曾大升等纂修,臺北:成文出版社,1989年。
《明史》:(清)張廷玉,臺北:藝文印書館。
《二十二史劄記》:(清)趙翼,臺北:樂天出版社,1973年。
《制義科瑣記》:(清)李調元,《續修四庫全書》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鄭堂讀書記》:(清)周中孚,《續修四庫全書》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閩中理學淵源考》:(清)李清馥,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江西通志》:(清)謝旻,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永春州志》:(清)鄭一崧督修,臺北:永春文獻社, 1973年。
《宣城縣志》:(清)吳飛九等修、(清)楊廷棟等纂,臺北:成文出版社,1984年。
《登科記考》:(清)徐松,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9年。
《明會要》:(清)龍文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代禁毀書目四種》:(清)姚覲元編,臺北:成文出版社,1978年。
《書林清話》:(清)葉德輝,臺北:世界書局,1968年。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清)梁啟超,臺北:華正書局,1994年。
(三)子部
《說苑》:(漢)劉向撰、(清)陳用光、(清)楊以漟校、(清)汪繼培箋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石林燕語》:(宋)葉夢得,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近思錄》:(宋)朱熹,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朱子全書》:(宋)朱熹,臺北:德富文教基金會,2000年。
《朱子語類》:(宋)黎靖德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古今合璧事類備要》:(宋)謝維新,臺北:新興書局,1971年。
《讀書錄》:(明)薛瑄,臺北:廣文書局。
《菽園雜記》:(明)陸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七修類稿》:(明)郎瑛,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見聞雜紀》:(明)李樂,《續修四庫全書》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戒庵老人漫筆》:(明)李詡,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四友齋叢說》:(明)何良俊,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問辨牘》:(明)管志道,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年。
《古今書刻》:(明)周弘祖,臺北:廣文書局, 1967年。
《小心齋劄記》:(明)顧憲成,臺北:廣文書局,1995年。
《少室山房筆叢》:(明)胡應麟,臺北:世界書局,1963年。
《綸扉奏草》:(明)葉向高,臺北:偉文圖書出版社有限公司,1976年。
《古今治統》:(明)徐奮鵬,《四庫禁燬書叢刊》本,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筆洞生新悟》:(明)徐奮鵬,明萬曆潭陽余氏三台館刻本。
《知新錄》:(明)徐奮鵬,明天啟六年(1626)刻本。
《五雜組》:(明)謝肇淛,臺北:新興書局, 1971年。
《日知錄》:(明)顧炎武,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8年。
《潛邱劄記》:(清)閻若璩,臺北 : 臺灣商務印書館。
《陔餘叢考》:(清)趙翼撰、曹光甫校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易餘籥錄》:(清)焦循,臺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
《壹是紀始》:(清)魏崧,北京:北京圖書出版社,2003年。
《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清)梁啟超,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7年。
《書林清話附書林雜話》:(清)葉德輝,臺北:世界書局,1974年。

(四)集部
《河嶽英靈集》:(唐)殷璠,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宋文鑑》:(宋)呂祖謙編、齊治平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象山先生全集》:(宋)陸九淵,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復齋先生龍圖陳公文集》:(宋)陳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鶴山先生大全文集》:(宋)魏了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論學繩尺》:(宋)魏天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環古集》:(元)汪克寬,清康熙間刻本。
《明太祖御制文集》:(明)朱元璋,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5年。
《解學士文集》:(明)解縉,臺北:國聯圖書公司, 1972年。
《襄毅文集》:(明)韓雍,《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胡敬齋集》:(明)胡居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
《王陽明集》:(明)王守仁著、王曉昕、趙平略點校,北京:中華書局,2016年。
《張文忠公集》:(明)張孚敬,《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本,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
《同安林次崖先生文集》:(明)林希元,《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本,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
《雙江聶先生文集》:(明)聶豹,《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本,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97年。
《太史升菴文集》:(明)楊慎,明萬曆刊本。
《升菴全集》:(明)楊慎,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升菴外集》:(明)楊慎,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1年。
《李中麓閒居集》:(明)李開先,《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本,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
《世經堂集》:(明)徐階,《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本,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
《徐文長三集》:(明)徐渭,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1968年。
《鳳洲雜編》:(明)王世貞,臺北:廣文書局,1969年。
《弇州山人四部稿》:(明)王世貞,臺北:偉文圖書出版社有限公司,1976年。
《弇山堂別集》:(明)王世貞,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遊藝塾文規》正續編》:(明)袁黃撰、黃強、徐姍姍校訂,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9年。
《焦氏澹園集》:(明)焦竑,臺北:偉文圖書出版社有限公司,1977年。
《李文節集》:(明)李廷機,臺北:文海出版社,1970年。
《李文節先生燕居錄》:(明)李廷機,《四庫禁燬書叢刊》本,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東越證學錄》:(明)周汝登,臺北:文海出版社,1970年。
《湯顯祖全集》:(明)湯顯祖,臺北:洪氏出版社,1975年。
《西園聞見錄》:(明)張萱,《續修四庫全書》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容臺文集》:(明)董其昌,《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本,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
《徐筆峒先生文集》:(明)徐奮鵬,明秣陵王鳳翔光啟堂重刊本。
《高子遺書》:(明)高攀龍,《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睡庵湯嘉賓先生評選歷科鄉會墨卷》:(明)湯賓尹,明萬曆四十二年(1614)刻本。
《新刻湯太史擬授科場題旨天香閣說》:(明)湯賓尹,明萬曆四十二年(1614)刻本。
《睡庵稿》:(明)湯賓尹,《四庫禁燬書叢刊》本,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劉蕺山集》:(明)劉宗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錢牧齋全集》:(明)錢謙益、(清)錢曾箋注、錢仲聯標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知畏堂文存》:(明)張采,《四庫禁燬書叢刊》本,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陳子龍詩集》:(明)陳子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年。
《南雷文定後集》:(明)黃宗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明文海》:(明)黃宗羲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黃宗羲全集》:(明)黃宗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
《亭林文集》:(明)顧炎武,《續修四庫全書》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亭林詩文集》:(明)顧炎武,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 年。
《呂晚村先生文集》:(明)呂留良,臺北:鐘鼎文化出版公司,1976年。
《桃花扇》:(清)孔尚任,臺北:西南書局,1978年。
《戴名世集》:(清)戴名世,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欽定四書文》:(清)方苞,據《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鮚埼亭集》:(清)全祖望,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十駕齋養新錄》:(清)錢大昕,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56年。
《制義叢話》:(清)梁章鉅,臺北:廣文書局,1976年。
《藝概》:(清)劉熙載,臺北:金楓出版社,1998年。
《劉申叔遺書》:(清)劉師培,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年。

二、近人論著
(一)專書
中國古籍總目編纂委員會,《中國古籍總目》,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文史哲出版社編輯部,《明清進士題名碑錄索引》,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2年。
王汎森,《晚明清初思想十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
王凱旋,《明代科舉制度研究》,瀋陽:北方聯合出版傳媒公司,2012年。
王凱符,《八股文概說》,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古清美,《明代理學論文集》,臺北:大安出版社,1990年。
田浩編,《文化與歷史的追索:余英時教授八秩壽慶論文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
曲輝,《突破與變異──16–17世紀儒學思想變遷探微》,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7年。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臺北:正中書局,1996年。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8年。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
牟宗三,《宋明儒學的問題與發展》,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牟宗三,《生命的學問》,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佐野公治著、張文朝、莊兵譯、林慶彰校訂,《四書學史的研究》,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
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
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
余英時,《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起源試探》,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
吳孟謙,《融貫與批判──管東溟的思想及其時代》,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
吳根友主編,《多元範式下明清思想研究》,北京:新華書局,2011年。
吳震,《明代知識界講學活動繫年:1522–1602》,上海:學林出版社,2004年。
呂妙芬,《陽明學士人社群:歷史、思想與實踐》,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年。
李紀祥,《兩宋以來大學改本之研究》,臺北 : 臺灣學生書局,1988年。
李紀祥,《明末清初儒學之發展》,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李焯然,《丘濬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李隆獻、陳逢源策畫,《第八屆中國經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選集》,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15年。
李暢然,《清代《孟子》學史大綱》,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杜信孚,《明代版刻綜錄》,揚州:廣陵古籍刻印社,1983年。
杜信孚、杜同書編,《全明分省分縣刻書考》,北京:線裝書局,2001年。
杜維明,《儒家思想──以創造轉化為自我認同》,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14年。
沈俊平,《舉業津梁──明中葉以後坊刻制舉用書的生產與流通》,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9年。
周天慶,《明代閩南四書學研究》,北京:東風出版社,2010年。
周春健,《宋元明清四書學編年》,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
孟森,《明史講義》,臺北:五南圖書公司,2018年。
屈萬里、昌彼得,《圖書板本學要略》,臺北:中華文化出版社,1953年。
林月惠,《良知學的轉折──聶雙江與羅念菴思想之研究》,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
林崗,《明清之際小說評點學之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林慶彰,《明代考據學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
林慶彰主編,《明代經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6年。
林慶彰,《中國經學研究的新視野》,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
林繼平,《明學探微》,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4年。
胡楚生,《訓詁學大綱》,臺北:華正書局,1994年。
胡曉真主編,《世變與維新──晚明與晚清的文學藝術》,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1年。
韋政通,《中國思想史》,臺北:水牛出版社,2003年。
唐明貴,《論語學史》,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9年。
孫琴安,《中國評點文學史》,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1999年。
容肇祖,《明代思想史》,濟南:齊魯書社,1992年。
徐洪興,《思想的轉型──理學發生過程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徐聖心,《青天無處不同霞──明末清初三教會通管窺》,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6年。
荒木見悟著、廖肇亨譯,《明末清初的思想與佛教》,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馬宗霍,《中國經學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高令印、陳其芳,《福建朱子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6年。
高信成,《中國圖書發行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
屈萬里主編,《明代登科錄彙編》,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9年。
商衍鎏,《清代科舉考試述略》,臺北:文海出版社,1956年。
國立編譯館主編,《新集四書註解群書提要附古今四書總目》,臺北:華泰文化事業公司,2000年。
張秀民著、韓琦增訂,《中國印刷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
張起均、吳怡,《中國哲學史話》,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4年。
張獻忠,《從精英文化到大眾傳播──明代商業出版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年。
戚福康,《中國古代書坊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年。
曹之,《中國古籍編撰史》,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9年。
郭孟良,《晚明商業出版》,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10年。
郭培貴,《明代科舉史事編年考證》,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年。
陳文新主編,《明代科舉與文學編年》,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9年。
陳來,《宋明理學》,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4年。
陳長文,《明代科舉文獻研究》,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8年。
陳逢源,《朱熹與四書章句集注》,臺北:里仁書局,2006年。
陳逢源,《「融鑄」與「進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之歷史思維》,臺北:政大出版社,2013年。
陳滿銘,《論孟義理別裁》,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傅武光,《四書總義著述考》,臺北:國立編譯館,2003年。
傅璿琮、楊牧之主編,《中國古籍總目》,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勞思光,《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1997年。
勞悅強、梁秉賦主編,《經學的多元脈絡:文獻、動機、義理、社群》,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8年。
喬衍琯,《書林掌故叢編》,香港:中山圖書公司,1973年。
嵇文甫,《晚明思想史論》,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年。
彭國翔,《良知學的開展──王龍溪與中晚明的陽明學》,北京:新華書局,2005年。
湯一介、李中華、王博主編,《儒釋道三教關係研究論文選粹》,北京:華夏出版社,2016年。
馮契、徐孝通主編,《外國哲學大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年。
黃仁宇,《萬曆十五年》,臺北:臺灣食貨出版社,2016年。
黃公偉,《中國哲學史》,臺北:帕米爾書店,1966年。
黃俊傑,《東亞儒者的四書詮釋》,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
黃俊傑,《中日四書詮釋傳統初探》,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8年。
黃俊傑主編、鄭吉雄編,《東亞視域中的近世儒學文獻與思想》,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黃俊傑,《東亞儒家仁學史論》,臺北 : 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7年。
黃霖主編,《中國典籍與文化論叢》,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楊寄林主編,《中華狀元卷》,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
楊學為總主編,《中國考試通史卷三》,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溝口雄三著,龔穎、趙士林等譯,《中國思想史:宋代至近代》,北京:新華書店,2014年。
萬正中編,《徽州人物志》,合肥:黃山書社,2008 年。
葉國良、夏長樸、李隆獻,《經學通論》,臺北:大安出版社,2005年。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第二卷:七世紀至十九世紀中國的知識、思想與信仰》,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
鄒建鋒,《明代理學向心學的轉型──吳與弼崇仁學派的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年。
甄洪永、孔德淩,《明代經學學術編年》,南京:鳳凰出版社,2015年。
趙爾巽等,《清史稿》,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劉勇,《中晚期士人的講學活動與學派建構──以李材1529-1607為中心的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年。
劉復生,《北宋中期儒學復興運動》,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
劉毓慶,《從經學到文學──明代《詩經》學史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年。
潘承弼、顧廷龍同纂,《明代版本圖錄初編》,臺北:文海出版社,1971年。
范立舟,《理學的產生及其歷史命運》,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蔡仁厚,《儒學的常與變》,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0年。
蔡仁厚,《儒學的反思與開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8年。
蔡仁厚,《中國哲學史大綱》,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9年。
蔡淑閔,《聖學的追尋與傳播──陽明學派遊學活動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0年。
鄧克銘,《宋代理概念之開展》,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鄧克銘,《晚明四書說解研究》,臺北:里仁書局,2013年。
鄭振鐸,《劫中得書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錢基博,《四書解題及其讀法》,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6年。
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6年。
錢穆,《中國思想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5年。
錢穆,《孔子與論語》,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錢穆,《學術思想遺稿》,臺北:素書樓文教基金會,2000年。
錢穆,《宋明理學概述》,臺北:素書樓文教基金會,2001年。
錢穆,《陽明學述要》,臺北:素書樓文教基金會,2001年。
錢穆,《朱子學提綱》,臺北:素書樓文教基金會,2001年。
錢穆,《論語新解》,臺北:素書樓文教基金會,2005年。
戴璉璋、吳光主編、鍾彩鈞編審,《劉宗周全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研究所籌備處,1987年。
繆詠禾,《明代出版史稿》,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0年。
姜廣輝主編,《中國經學思想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鍾彩鈞,《明代程朱理學的演變》,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8年。
瞿冕良編著,《中國古籍版刻辭典》,濟南:齊魯書社,1999年。
魏月萍,《君師道合:晚明儒者的三教合一論述》,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
譚帆,《中國小說評點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
顧宏義、戴揚本等編,《歷代四書序跋題記資料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顧俊,《中國古典文獻學》,臺北:木鐸出版社,1983年。
龔鵬程,《晚明思潮》,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編譯出版中心,2001年。
(二)期刊論文
朱萬曙,〈槃薖碩人徐奮鵬與《伯喈定本》〉,《文獻季刊》2000年第3期,頁178–189。
俞為民,〈槃薖碩人增改定本《詞壇清玩琵琶記》考述〉,《文獻雙月刊》2016年第2期,頁39–49。
章宏偉,〈明代科舉與出版業的關係──以湯賓尹為例〉,《學習與探索》2013年第12期,頁165–170。
郭培貴,〈明代科舉各級考試的規模及其錄取率〉,《史學月刊》2006年第12期,頁24–31。
郭培貴,〈明代科舉的發展特徵與啟示〉,《清華大學學報》,第 6期,2006 年11月,頁77–84。
陳旭東,〈明代建陽刻書家余彰德、余泗泉即同一人考〉,《明清小說研究》2007年第3期,頁215-218。
陳旭耀,〈試論槃薖碩人的戲曲美學觀〉,《中國文學研究》第八輯,2007年1月,頁350–359。
陳逢源,〈四書「官學化」進程:《四書大全》纂修及其體例〉,《東亞漢學回顧與展望:長崎中國學會會刊》創刊號,2010年7月,頁87–102。
陳逢源,〈明代四書學撰作的發展與轉折〉,《科技部成果報告》,2020年。
陳逢源,〈從《四書集注》到《四書大全》──朱熹後學之學術系譜考察〉,《成大中文學報》,第49期,2015年6月,頁79–80。
陳寶良,〈明代儒佛道的合流及其世俗化〉,《浙江學刊》2002年第2期,頁153–159。
黃建榮,〈湯顯祖《古今治統弁言》真偽考〉,《撫州師專學報》2000年第3期,頁57-59。
黃霖,〈湯顯祖《四書》評語一百五十則〉,《中國文學研究》2007年第1期,頁 388-418。
楊秀華,〈李卓吾評點散文《四書評.論語》研究〉,《新生學報》,第3期,2008年,頁201–234。
葉國良,〈八股文的淵源及其相關問題〉,《臺大中文學報》,第6 期,1994年6月,頁39–58。
葛榮晉,〈東林學派與晚明朱學的復興〉,《中國書目季刊》1989年第4期,頁41–42。
劉瑩,〈馮從吾與明代關中理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第5期,2012年,頁94–98。
鄧克銘,〈東林學派顧憲成之四書說解〉,《鵝湖學誌》,第48期,2012 年6月, 頁1–38。
蕭啟慶,〈元代科舉特色新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81本,2010年3月,頁1–36。
魏月萍,〈悟道之機──晚明儒者「屢空」、「屢中」的詮釋特色〉,《漢學研究》,第2期,2017年6月,頁129–158。
(三)學位論文
王園園,《明代前期四書學考論》,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年。
吳長憲,《周汝登《四書宗旨》之研究》,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李春強,《明代《論語》詮釋研究》,揚州:揚州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博士論文,2014年。
官文娟,《明代建陽書坊的科考用書》,福州:福建師範大學圖書館學碩士論文,2010年。
張嘉雯,《明陳士元《論語類考》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大學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閆春,《《四書大全》的編纂與傳播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博士論文,2009年。
陳昇輝,《晚明《論語》學之儒佛會通思想研究》,臺北: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陳昭珍,《明代書坊之研究》,臺北:臺灣大學圖書館研究所碩士論文,1984年。
傅武光,《四書學考》,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74年。
劉欣韋,《治道合一的危機:呂留良《四書講義》對清初儒學的衝擊》,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年。
蕭敏如,《東林學派與晚明的經世思潮》,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03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