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學術自由下學術倫理的定位與功能:對台灣學術倫理案件的檢討、分析與法規範建構建議
作者:林修睿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in, Shoray
校院名稱:國立成功大學
系所名稱:法律學系
指導教授:許育典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1
主題關鍵詞:學術自由學術倫理研究不當行為科技部學術倫理案件處理及審議要點專科以上學校學術倫理案件處理原則Academic EthicsFreedom of AcademicDue Process of LawRule of LawResearch Misconduct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0
近年來,台灣連續發生多起國際知名的學術倫理事件,這些事件或涉及國際知名期刊發表的論文、或涉及台灣知名研究機構和大學,更有部分事件涉及到教育部的高級官員。在連串事件下,台灣的學術形象受到重創,也讓民眾對學術研究的誠信與透明感到懷疑。
在此情形下,我國掌管學術研究的二大行政機關,教育部與科技部,除了修改、制定其職司範圍內的學術倫理規範外,也以設置學術倫理審議組織、實施學術倫理教育、發表學術倫理聲明……等方式,企圖改善台灣的學術研究環境。其中,最為重要的改變是,教育部制定「專科以上學校學術倫理案件處理原則」科技部修改「科技部學術倫理案件處理及審議要點」力圖以完善法規範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誠然,學術倫理有規範研究者行為的功能,但其法律定性究竟為何?是否會對研究者的學術自由造成不當限制?相關規範是否符合憲法基本原則?以上種種,仍是值得深究的問題。本論文從學術自由的主客觀功能出發,建構其保護法益,繼而確認學術倫理在憲法上的定位。本論文認為,以台灣的憲法體系,學術倫理的定位為學術自由的外在界限,可透過立法方式,畫出學術自由的框架,確保學術「求真」的本質不會因研究不當行為而變質。此外,本論文也比對德、美二國的學術倫理規範,並確認台灣相關規範的性質。德國以學術團體自治的方式建構學倫規範,美國則是國會授權行政機關制定,相較於此,台灣的學倫規範多以「職權命令」的方式為之,卻又對人民的基本權造成直接限制,已違反法治國原則下的法律保留原則,應盡速改以立法方式為之。
在內容上,台灣的學倫規範相對德、美二國,有以下幾個問題:(1)定義研究不當行為時,並未考量行為人主觀是否有故意或重大過失,可能導致研究者動輒得咎。(2)對於因學術事件受調查的當事人,在正當程序保障上有所不足,特別是涉及對當事人重大不利的處分時,並未給予當事人充分陳述意見、與其他關係人當面對質詰問的權利。(3)對研究不當行為的懲處方式較少,僅有停權、追回補助、書面申誡、撤銷學位或教授資格數種,無法依研究不當行為的輕重與類型有更細緻的處理方式。(4)懲處方式未設定裁量理由,是否為累犯或慣犯、行為對於社會大眾的影響、是否侵害他人的權利,都應該納入懲處加重或減輕的考量,但台灣的相關規範未對此加以規定。
最後,本論文選擇了台灣幾個學術倫理判決,並加以分析和檢討,發現台灣除了在法規範有上述缺失外,司法實務也多尊重行政機關的判斷餘地,顯少探究其懲處是否恰當,以及當事人是否充分受到正當程序保障。
綜合上述,本論文提出數點建議,首先是法規範的內容:(1)明確將研究不當行為限縮在當事人主觀上有故意或重大過失的情形下。(2)確保受調查當事人受正當程序保障,有充分陳述意見權利,並在做成重大處分前,明定應予當事人當面陳述、甚至是和關係人當面對質詰問的權利。(3)除現有的懲處方式外,可加入部分「留校觀察」懲處,讓當事人的研究受一定監督,但仍能繼續其科研工作。(4)明訂研究不當行為依情節輕重和行為樣態的加重、減輕要件,特別是有無涉及他人權利侵害;對社會公益的影響程度;是否為累犯和慣犯,均為重要的加重和減輕標準。(5)司法機關應確實檢驗學術倫理事件中,國家權力是否有踐行必要的人權保障措施,以及國家行為是否符合憲法基本原則。
以上建議是本論文研究的成果與主要看法,希冀這些建議能對台灣學術自由的實踐有所幫助。
In recent years, many serious academic affairs happened in Taiwan. Some events involve famous colleges and academic institutions in Taiwan and some even are related to former Minister of Education. In such situation, the competent authorities of research in Taiwan,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ssed two regulations to restrict research misconduct─Principles Governing Research Misconduct Events at Junior Colleges and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Guidelines for Handling and Investigating Research Misconduct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owever, these two regulations seriously put restrictions on people’s right of academic, and they are non-delegated administrative legislation. Therefore, these two regulations are in violation of rule of law especially the principle of legal reservation. Besides that, compared to similar laws or regulations in German and America, there are two serious problems of these two regulations. First, the definitions of research misconduct in these two regulations are unclear. Second, they are lack of due process of law so that they provide insufficient protection of the parties in research misconduct events.
Keywords: Academic Ethics, Freedom of Academic, Due Process of Law, Rule of Law, Research Misconduct.
一、中文部分
(一)學術專論
Donald Palmer著,黃少婷譯,《倫理學導論》,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2011年9月。
Erich Fromm著,林宏濤譯,《倫理學的心理學探究:自我的追尋》,新北:木馬文化,2015年12月。
Martin Heckel著,張永明譯,聯邦憲法法院判決中之宗教自由與國家教會法,載:德國聯邦憲法法院五十周年紀念論文集(下冊),台北:聯經, 2010年10月。
王等元,《我國教師工作權組織與程序保障之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2015年3月。
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學術倫理規範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研究,2007年1月。
朱敬一/李念祖,《基本人權》,台北:時報,2003年7月。
江明生/李淑聰,《倫理與衝突》,台北:五南,2014年9月。
吳庚,《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台北:三民,2015年2月,增訂十三版。
吳庚/盛子龍,《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台北:三民,十六版,2020年10月。
吳庚/陳淳文,《憲法理論與政府體制》,台北:三民,2013年9月。
李丁讚,〈全球競爭體系下的學術自由與校園民主〉,收於:陳恒安主編,《課的反身》,臺南市:成功大學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2014年2月,頁78-108。
李惠宗,《行政法要義》,台北:元照,八版,2020年9月。
──,《憲法要義》,台北:元照,2012年9月,六版。
李禮仲/謝良駿,《法律倫理學新論》,台北:元照,2012年11月。
李建良,〈基本權利理論體系之構成及其思考層次〉,收於:氏著,《憲法理論與實踐(一)》,台北:學林,1999年7月,頁55-101。
邱文聰,〈科學研究自由與第三波科學民主化的挑戰〉,收於:邱文聰主編,《2009科技發展與法律規範雙年刊─科學管制、學術研究自由與多元民主價值》,台北: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籌備處,2009年5月,頁56-80。
周志宏,《學術自由與大學法》,台北:蔚理,1989年10月,頁41-42。
──,《學術自由與高等教育法制 II》,台北:高等教育,2012年10月。
──,《學術自由與高等教育法制》,台北:高等教育,2012年10月。
周倩/蔡甫昌/陳皓芸/朱家嶠/薛美蓮/潘璿安/陳茵嵐,《學術工作者的必修學分:學術倫理及研究誠信》,台北:高等教育,2020年8月。
林子儀,《美國學術自由法制之研究》,台北:教育部高等教育司,1995年2月。
林火旺,《倫理學》,台北:五南,2000年2月。
林玉体,《學術自由史》,台北:心理,2009年10月。
林鍚堯,《行政罰法》,台北:元照,二版,2012年11月。
法治斌/董保城,《憲法新論》,台北:元照,2010年9月,四版。
胡慶山/周宗憲/廖欽福/蔡達智,《憲法與人權》,台北:元照,2009年9月。
陳清秀,《行政罰法》,台北:新學林,二版,2014年9月。
莊國榮,《行政法》,台北:元照,三版,2015年9月。
張嘉尹,〈基本權理論、基本權功能與基本權客觀面向〉,收於:《翁岳生教授七秩誕辰祝壽論文集─當代公法新論(上)》,台北:元照,2002年8月,頁29-71。
許玉秀,《論正當法律程序原則》,台北:軍法專刊,2011年10月。
許宗力,〈職權命令是否還有明天?〉,收於:臺灣行政法學會主編,《行政法爭議問題研究(上)》,台北;臺灣行政法學會,2000年12月,頁339-360。
許志雄/陳銘祥/蔡茂寅/周志宏/蔡宗珍,《現代憲法論》,台北:元照,2002年10月,三版。
許育典,《大學法制與高教行政》,台北:元照,2014年1月。
──,《宗教自由與宗教法》,台北:元照,2009年2月。
──,《法治國與教育行政─以人的自我實現為核心的教育法》,台北:元照,2013年6月。
──,《憲法》,台北:元照,九版,2019年9月。
──,〈學術自由作為大學法制的核心建構-二一退學憲法爭議的省思〉,收於:《當代公法新論(上)-翁岳生教授七秩誕辰祝壽論文集》,台北:元照,2002年7月,頁143-186。
湯德宗,《行政程序法論》,台北:元照,二版,2003年10月。
董保城,〈大學生學習自由之研究─中德法制之比較〉,收於:氏著,《教育法與學術自由》,台北:元照,1997年5月,頁173-186。
──,〈德國學術自由與大學自治:兼論我國大學法爭議─公立大學公法人化〉,收於:氏著,《教育法與學術自由》,台北:元照,1997年5月,頁105-175。
──,〈課程自主、考試評量與學術自由〉,收於:氏著,《教育法與學術自由》,台北:元照,1997年5月,頁17-25。
──,〈課程自主、考試評量與學術自由-以司法院大法官第三八○、三八二號解釋為題〉,收於:氏著,《教育法與學術自由》,台北元照,1997年5月。9-103頁。
廖元豪,〈儀式性質的聽證權─從正當程序觀點檢討陳述意見與聽證之制度及實踐〉,收於:臺灣行政法學會主編,《行政程序法之實施經驗與存在問題/聽證制度之理論、制度及實務》,台北:臺灣行政法學會,2009年7月,頁262-294。
鄭詩瑜,《行政機關獎勵補助措施法律議題研究》,科技部106年度科技行政研究發展計畫,科技部委託研究,2017年12月。
顧燕翎,《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台北:女書,1996年3月。

(二)期刊論文
Christian Starck著,陳愛娥譯,〈研究自由與其界限〉,《臺大法學論叢》,37卷4期,2008年12月。
王鵬翔,〈論基本權的規範結構〉,《台大法學論叢》,34卷2期,2004年6月,頁1-61。
江嘉琪,〈行政契約存否之認定與公法上不當得利─評高雄高等行政法院94年訴字第599號判決〉,《台灣本土法學雜誌》,84期,2006年7月,195-199 頁。
李仁淼,〈大學教師限期升等與違反聘約情節重大─最高行政法院105年度判字第550號評析〉,《月旦裁判時報》,75期,2018年9月,頁31-40。
林文瑤,〈學術論文作者之自我抄襲:臺灣TSSCI期刊編輯的觀點〉,《圖書資訊學刊》,17卷2期,2019年12月,頁35-70。
林鈺雄,〈對質詰問之限制與較佳防禦手段優先性原則之運用:以證人保護目的與視訊訊問制度為中心〉,《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40卷4期,2011年12月,頁2323-2395。
林鍚堯,〈行政契約與依法行政原則之關係〉,《台灣法學雜誌》,310期,2016年12月28日,頁31-54 頁。
邱羽凡,〈保險業務員法律地位之再檢討─以釋字第740號解釋為中心〉,《月旦法學雜誌》,285期,2019年2月,頁125-143。
范姜真媺,〈醫學研究與個人資料保護─以日本疫學研究為中心〉,《科技法學評論》,10卷1期,2013年6月,頁61-113。
徐美貞,〈自著作權法與學術倫理之規範析論論文抄襲剽竊〉,《軍法專刊》,第60卷6期,2014年12月,頁81-98。
陳清秀,〈「學術倫理規範」之研究(上)〉,《植根雜誌》,35卷8期,2019年8月,頁297-320。
張永明,〈公務員之言論自由〉,《月旦法學雜誌》,192期,2011年5月,頁81-96。
許育典,〈大學法制下大學自治概念的釐清──兼論法律保留的適用問題〉,《月旦法學雜誌》,201期,2012年2月,頁5-21 頁。
─〈大學自治與程序基本權:台北高等行政法院九七年度訴字六九九號判決評析〉,《台灣法學雜誌》,130期,2009年6月,頁265-270。

許育典/林姁嫙,〈大學自治下對學生基本權保障的探究〉,《當代教育研究》,21卷2期,2013年6月,頁37-67。
許家馨,〈言論自由與名譽權的探戈—我國名譽侵權法實務與理論之回顧與前瞻〉,《政大法學評論128期》,2012年8月,頁203-260。
許曉芬,〈法國生物倫理法制之規範型態─以「胚胎研究」與「胚胎幹細胞可專利性」為例〉,《政大法學評論》,143期,2015年12月,頁1-60。
黃舒芃,〈學術自由、大學自治與國家監督──從大學自治的意義與界限檢討博碩士學位論文抄襲爭議之規範及監督機制〉,《月旦法學雜誌》,218期,2013年7月,頁5-27。
湯德宗,〈大學教師升等評審的正當程序─論大法官釋字第462號解釋之適用〉,《月旦法學雜誌》,97期,2003年6月,頁227-240。
劉任昌/葉馬可,〈論文自我抄襲之定義與性質〉,《科學與人文研究》,3卷1期,2014年12月,頁35 – 53。
劉靜怡,〈「以人為對象」的研究和研究倫理委員會——以美國法制下之 「言論出版自由」與「思想研究自由」為論述核心〉,《中研院法學研究期刊》,3期,2008年9月,頁201-274。
蔡維音,〈全民健保特約違約罰之法律保留〉,《月旦法學教室》,190期,2018年8月,頁6-9。
蕭文生,〈公法上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之實現─評最高行政法院92年度判字第620號判決〉,《月旦法學雜誌》,2005年4月,頁191-201。
──,〈國科會獎勵、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決定與法律保留原則:評最高行政法院98年度判字第103號判決〉,《法令月刊》,61卷3期,2010年3月,頁18-32。
薛美蓮,〈科技部學術倫理案件處理及審議要點之探討〉,《靜宜法學》,5期,2016年12月,頁83-117。
薛美蓮、潘璿安、周倩,〈台灣研究人員學術倫理概念調查研究之初探:以科技部公布之學術抄襲、未適當引註及自我抄襲概念為例〉,《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57期2卷,2020年7月,頁149–185。

(三)學位論文
廖哲宏,《論研究自由基本權之保障與限制─以榮陽團隊執行人類第四號染色體定序計畫為中心》,成功大學法律系碩士論文,2005年7月。

二、外文部分
Blank, Jennifer: EinFach Philosophieren - Wissenschaftsethik, Berlin 2014.
Detmer, Hubert: Hochschulrecht – Ein Handbuch für die paraxis, Heidelberg 2011.
DEUTSCHE FORSCHUNGSGEMEINSCHAFT (DFG), Leitlinien zur Sicherung guter wissenschaftlicher Praxis (2019).
Gärditz, Klaus Ferdinand: Wissenschaftsunwürdigkeit? Zu Begriff und Folgen des wissenschaftlichen Fehlverhaltens in der Rechtsprechung des Bundesverwaltungsgerichts, WissR 2014, S. 119-149.
Gisela / Haas, Tobias: Verbindlich und kompakt. Der neue DFG-Kodex „Leitlinien zur Sicherung guter wissenschaftlicher Praxis“ ,OdW 2020, S. 33-42.
Hartmer, Michael / Herrmann, Klaus: Wie Hochschulen mit anonymen Verdachtsäußerungen umgehen müssen, OdW 2020, S. 65-76.
Hubig, Christoph: Technik- und Wissenschaftsethik, Berlin 2012.
Jeand’Heur, Bernd / Korioth, Stefan: Grundzüge des Staatskirchenrechts, München 2000.
OMBUDSMAN FÜR DIE WISSENSCHAFT, Verfahrensrichtlinien des Ombudsman für die Wissenschaft (2021).
Pohl, Kai: Wissenschaftsethik. Warum ist die Unterscheidung in Primär- und Riescher, Sekundärquellen für wissenschaftliches Arbeiten relevant?, München 2015.
Rixen, Stephan: Gute wissenschaftliche Praxis. Der neue Kodex der DFG, Forschung & Lehre 2019, S. 818-820.
SHILS, EDWARD, 'THE ACADEMIC ETHIC' AND OTHER ESSAYS ON HIGHER EDUCATION, 11-13 (1997).
MACFARLANE BRUCE, RESEARCHING WITH INTEGRITY: THE ETHICS OF ACADEMIC ENQUIRY, 97-100 (2009).
WISSENSCHAFTSRATES, Positionspapier: Empfehlungen zu wissenschaftlicher Integrität (2015).

三、網路資源
Elsevier, Ethics in research & publication, https://www.elsevier.com/Ethics-in-research-and-publication-brochure (last visited: April 7, 2021).
Enlightenment, MERRIAM-WEBSTER DICTIONARIES, http://www.merriam-webster.com/dictionary/enlightenment (last visited Nov. 10, 2020).
Mission Statement, HUMBOLDT-UNIVERSITÄT ZU BERLIN, https://www.hu-berlin.de/ueberblick-en/humboldt-universitaet-zu-berlin-en/mission-statement (last visited Apr. 1, 2020).
George Smith, Isaac Newton,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SEP), http://plato.stanford.edu/entries/newton/ (last visited Mar. 30, 2021).
Academic Ethics, OCCIDENTAL COLLEGE STUDENT HANDBOOK, http://www.oxy.edu/student-handbook/academic-ethics/academic-ethics (last visited May. 12, 2020)
Jennermuseum:Dr. Jenner, DR. JENNER’S HOUSE, http://www.jennermuseum.com/dr-jenner.html (last visited Nov. 9, 2020).
Annette Tuffs, German Cancer Specialist Cleared of Fraud Allegations, 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81088/ (last visited June. 10, 2021)
Mission Statement, DEUTSCHE FORSCHUNGSGEMEINSCHAFT, https://www.dfg.de/en/dfg_profile/mission/index.html (last visited June. 10, 2021).
About 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NATITONAL SCIENCE FOUNDATION, https://www.nsf.gov/about/ (last visited May. 10, 2021).
Code of Federal Regulations (CFR), 1996 to Present, CODE FEDERAL REGILATIONS, https://www.govinfo.gov/help/cfr (last visited June. 16, 2021).
Fabrication in Cambridge Dictionary, CAMBRIDGE DICTIONARY https://dictionary.cambridge.org/zht/%E8%A9%9E%E5%85%B8/%E8%8B%B1%E8%AA%9E/fabrication (last visited June. 17, 2021).
Falsification in Cambridge Dictionary, CAMBRIDGE DICTIONARY https://dictionary.cambridge.org/zht/%E8%A9%9E%E5%85%B8/%E8%8B%B1%E8%AA%9E/falsification?q=Falsification (last visited June. 17, 2021).
About PubPeer, PUBPEER, https://pubpeer.com/about (last visited May. 15, 2020)
Zum Umgang mit wissenschaftlichem Fehlverhalten in den Hochschulen, HOCHSCHULREKTORENKONFERENZ, https://www.hrk.de/positionen/beschluss/detail/zum-umgang-mit-wissenschaftlichem-fehlverhalten-in-den-hochschulen/ (last visited June. 11, 2021).
Zum Umgang mit wissenschaftlichem Fehlverhalten in den Hochschulen, HRK, http://www.hrk.de/de/beschluesse/109_422.php(last visited. April 1,2021 ).
〈學術倫理專區〉,《國立交通大學》,http://aadm.nctu.edu.tw/ethics/intro.aspx,(最後瀏覽日:2020年5月20日)。
〈科技部研究誠信電子報〉,《科技部》,https://www.most.gov.tw/ori/ch/list?menu_id=ceded792-f5ee-4bbd-b4b1-3799ee818c9f(最後瀏覽日:2021年3月22日)。
〈法國揭發-煙草的祕密戰爭〉,《駐法國台北代表處科技組》http://france.most.gov.tw/ct.asp?xItem=1010906003&ctNode=158&lang=C,(最後瀏覽日,2020年6月5日)。
〈司法院積極推動科技法庭,多所法院陸續推行有成〉,《司法周刊》,1737期,2015年3月,https://www.judicial.gov.tw/tw/dl-55708-d9c24651adea4981aa2078f614ed1feb.html,(最後瀏覽日,2021年6月20日)
〈花11萬找論文槍手─頂大商管碩士生:自己寫對我們有事業的人來說不划算〉,《天下雜誌》,https://www.cw.com.tw/article/5101334,(最後瀏覽日,2021年3月22日)。
〈科技部對學術倫理的聲明〉,《科技部》,2014年10月20日,https://www.most.gov.tw/folksonomy/list?menu_id=7e0fd306-0eb6-4c22-87a3-4660f1ed72a6&l=ch,(最後瀏覽日:2020年6月5日)。
李侑珊,〈學倫課當畢業門檻 台大生不滿〉,《中時電子報》,2018年10月10日,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81010000475-260114?chdtv,(最後瀏覽日:2021年3月22日)。
〈組織與職掌〉,《科技部》,2019年8月2日,https://www.most.gov.tw/folksonomy/list/a1866808-41b8-4863-8ddf-9091d7013622?l=ch,(最後瀏覽日:2021年6月9日)。
《台灣學術倫理教育資源中心》,https://ethics.moe.edu.tw/news/,(最後瀏覽日:2020年5月15日)。
〈台大美女教授造假論文下場曝光,遭解聘還挨告圖利〉,《Taiwan 蘋果新聞網》,2021年6月18日,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4pR5zVj_sc,(最後瀏覽日:2021年6月20日)。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107年訴字第566號判決附表〉,https://reurl.cc/MA6Mxv,(最後瀏覽日:2021年6月22日)。
〈教育部台灣學術倫理教育資源中心〉,《教育部》,https://ethics.moe.edu.tw/,(最後瀏覽日:2021年3月22日)。
〈案例12-3 美國糖研究基金會之Project 226:哈佛大學的心臟病評論論文〉,《台灣學術倫理教育資源中心》,https://ethics.moe.edu.tw/resource/case/detail/49/,最後瀏覽日:2021年6月10日。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