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日治中期臺灣方面委員制度研究(1923-1937)
作者:李禮仁
作者(外文):Li, Li-Jen
校院名稱:國立成功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學系
指導教授:陳梅卿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1
主題關鍵詞:方面委員社會事業生活調查生活保護指導防貧Homen–innsocial worklife surveylife protection guidanceprevention of povert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0
本文旨在探討方面委員制度這樣一個近代化的社會事業,如何在日治中期臺灣社會中,開展新的救助模式及其影響,並對該制度做一檢討與評價。方面委員制度為日本在「社會連帶」觀念下,引進臺灣的新興救貧制度。為了達到徹底的救助,以解決傳統上漏救與濫救的問題,方面委員制度透過設定責任區域,委託公益人士來進行救助活動,強調在救助之前,先進行充分的生活調查,以篩選出有救助需求的人,再給予適當的救助。本研究闡述方面委員如何透過「生活調查」與「生活保護指導」,以及與支援團體合作,來達到「防貧」的實踐,並呈現臺灣社會對方面委員制度的適應情形。
從方面委員制度的實施,可觀察到國家藉由行政制度,將以往保甲、警察等進行的生活調查,以及各種慈善團體、社會事業設施等救助資源,整合成以方面委員制度為中心的救助體系,並作為地方行政的輔助機關。研究發現,方面委員救助的對象是以客觀的方法取得,救助的執行也是以客觀的方式進行,顯現出方面委員在救助方法上的進步。方面委員制度這種用近代化的調查方法,再進行近代化的救助,並巧妙地改良傳統救助模式,以達到柔性的社會控制,是該制度在殖民統治上的貢獻。而作為新興中產階級之方面委員,在社會事業上,彷彿有取代傳統鄉紳,成為政府與地方上新的協力關係。從本文可察覺到,臺灣在日治時期,就已發展出類似現代社工制度的芻形,因此可以視方面委員制度為臺灣現代社工制度的一個過渡階段。
關鍵字:方面委員、社會事業、生活調查、生活保護指導、防貧、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how the Homen–inn system, such a modern social work, can develop a new aid model and its influence on Taiwanese society in the mid of Japanese rule, and make a review and evaluation of the system. This study explains how the Homen–inn can achieve the practice of "prevention of poverty" through "life survey" and "life protection guidance", as well as cooperation with support groups, and presents the situation of Taiwan society's adaptation to the Homen–inn system.The Homen–inn system has undergone a gradual adaptation process in Japan, but it is directly transplanted in Taiwan. Its implementation basis is different. Therefore, from the research, we can find out the cultural adaptation problems that arise when it is implemented in Taiwan, and further explore it as a new social work.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activities of the Homen–inn , including the work of the Homen–inn, support groups, education and training, cooperation networks etc., and finally conducts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and review of the system’s colonial rule and social history meaning.The object of assistance by the Homen–inn is obtained in an objective way, and the execution of the assistance is also carried out in an objective way, which fully demonstrates the progress of the Homen–inn system in the rescue method. The improvement of aid technology is actually the biggest contribution of the Homen–inn system to social work. In addition, the Homen–inn system uses life surveys to grasp the livelihood activities of the poor, which has also become a means for the colonial government to control colonial society.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一)史料
〈茲制定「社會工作師法」,公布之〉,《總統府公報》,第6146號,1997年4月2日。
李汝和主修,《臺灣省通志‧卷三 政事志社會篇》,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1。
雷家驥總纂修、楊弘任纂修,《嘉義縣志 卷五 社會志》,嘉義縣:嘉義縣政府,2009。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統計室,《臺灣省五十一年來統計提要》,南投:省府主計處1994。
賴子清、賴明初纂修,《嘉義縣志 卷三 政事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

(二)專書
白秀雄,《社會工作》,臺北:三民書局,1986。
江亮演,《社會安全制度》,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86。
江亮演,《社會救助的理論與實務》,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
近藤正己,《總力戰與臺灣—日本殖民地的崩潰(上)》,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015。
李健鴻,《慈善與宰制—臺北縣社會福利事業史研究》,臺北縣:臺北縣立文化中心,
1996。
吳文星,《日治時期臺灣的社會領導階層》,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8。
周婉窈,《日據時代的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臺北:自立報系文化出版部,1989。
林呈蓉,《近代國家的摸索與覺醒:日本與臺灣文明開化的進程》,臺北:吳三連臺灣
史料基金會,2005。
林萬億,《福利國家—歷史的比較分析》,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4。
林萬億,《台灣的社會福利—歷史經驗與制度分析》,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
司,2009。
若林正丈.吳密察主編,《跨界的臺灣史研究—與東亞史的交錯—》,臺北:播種者文
化有限公司,2004。
施乾著.李天賜譯,《孤苦人羣錄》,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4。
范燕秋主編,《多元鑲嵌與創造轉化:臺灣公共衛生百年史》,臺北:遠流出版社,
2011。
財團法人日本文教基金會編譯,《祕話‧臺灣軍與大東亞戰爭》,臺北:文英堂出版社,
2002。
陳培豐著;王興安、鳳氣至純平編譯,《「同化」同床異夢:日治時期臺灣的語言政策、近代化與認同》,臺北:麥田出版,2006。
陳姃湲主編,《日本殖民統治下的底層社會︰臺灣與朝鮮》,臺北︰中研院臺史所,
2018。
經典雜誌編著,《臺灣慈善四百年》,臺北:經典雜誌,2006。
蔡錦堂編著,《戰爭體制下的臺灣》,臺北:日創社文化事業,2006。

(三)學位論文
古文君,〈日據時期台灣的社會事業—以貧民救助為中心的探討(1895-1938)〉,國立
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林嘉宇,〈日治時期婦幼保護事業:以台中州為中心的討論(1920~1945)〉,國立清華
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陳文川,〈日治時期臺南社會救助事業的軌跡—以臺南慈惠院為例〉,國立成功大學歷
史所碩士論文,2008。
劉晏齊,〈從救恤到「社會福利事業」--臺灣近代社會福利制度之建立〉,國立臺灣大
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戴文鋒,〈清代臺灣的社會救濟事業〉,國立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1。

(四)會議論文
大友昌子,〈臺湾社会の福祉文化的基盤—その形成と特質〉,收入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整理組,《第五屆臺灣總督府檔案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中: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2008。
王昭文,〈拯救乞丐的社會改革者—施乾〉,收入第六屆中華民國史專題討論會祕書處
編,《20世紀臺灣歷史與人物—第六屆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臺北:國史館,
2002。
劉罡羽,〈臺灣日治時期的公設市場—以臺灣總督府史料為據〉,收入國史館臺灣文獻
館編輯組編,《第十屆臺灣總督府檔案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南投:國史館臺灣文
獻館,2019。

(五)期刊論文
李文環,〈臺灣工運場域—淺野水泥高雄工廠〉,《臺灣學通訊》,第105期,2018年5
月,頁26-27。
李禮仁,〈日治時期高雄州社會事業方面委員制度的實施軌跡(1923-1938)〉,《高雄文
獻》,第2卷第4期,2012年12月,頁70-99。
林文凱,〈昭和經濟危機下的臺灣勞工運動(1927-1933)〉,《臺灣學通訊》,第105期,2018年5月,頁12-14。
邱汝娜·李明德,〈政府社會工作員制度的起初︰參與者的回顧〉,《社區發展季刊》,
第109期,2005年3月,頁136-141。
施添福,〈日治時代臺灣地域社會的空間結構及其發展機制〉,《臺灣史研究》,第8
卷第1期,2001年10月,頁1-39。
姚人多,〈認識臺灣︰知識、權力與日本在臺之殖民治理性〉,《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42期,2001年6月,頁119-182。
陳文松,〈日治時期臺灣「雙語學歷菁英世代」及其政治實踐:以草屯洪姓一族為例〉,《臺灣史研究》,第18卷第4期,2011年12月,頁57-108。
陳文松,〈日治臺灣大西南沿海鹽業囑託醫與地域社會〉,《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刊》,第9期,2015年5月,頁41-91。
陳玉箴,〈營養論述與殖民統治:日治時期臺灣的乳品生產與消費〉,《臺灣師大歷
史學報》,第54期,2015年12月,頁95-148。
陳燕禎,〈臺灣社會福利發展—日治時代社會福利機構的歷史探討〉,《社區發展季
刊》,第109期,2005年3月,頁226-244。
陳凱雯,〈日治時期基隆公會堂之研究〉,《海洋文化學刊》,第3期,2007年12月,
頁75-106。
陳柏棕,〈中日戰爭期間的第一批臺灣軍夫︰李昌盛、許恭來口述歷史〉,第67卷第
1期,2016年3月,頁167-205。
徐聖凱,〈日治時期都市公園的設施組成、休閒機能和活動變化〉,《臺灣史研究》,第27卷第2期,2020年6月,頁1-49。
張淑卿,〈日治時期臺灣的結核病防治政策與議論〉,《臺灣史研究》,第13卷第1期,
2006年1月,頁51-97。
許佩賢,〈日治中期的公學校畢業生與臺灣社會〉,《國史館館刊》,第41期,2014年
9月,頁133-156。
曾令毅,〈評介大友昌子《帝国日本の植民地社会事業政策研究:台湾‧朝鮮》〉,
《臺灣師大歷史學報》,第3期,2010年3月,頁135-150。
黃彥宜,〈臺灣社會工作發展:1683-1988〉,《思與言》,第29卷第3期,1991年9月,頁119-152。
游鑑明,〈日據時期臺灣的產婆〉,《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1期,1993年6月,
頁49-89。
詹火生,〈建國百年我國社會政策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社區發展季刊》,第133期,2011年3月,頁81-92。
劉晏齊,〈日治中期臺灣的社會事業(1921-1938):定義社會問題、輸送福利與傳遞知
識〉,《臺灣史研究》,第27卷第2期,2020年6月,頁51-84。
劉士永,〈「清潔」、「衛生」與「保健」—日治時期臺灣社會公共衛生觀念之轉變〉,《臺灣史研究》,第8卷第1期,2001年6月,頁41-88。
蔡慧玉,〈日治時代台灣保甲書記初探1911-1945〉,《臺灣史研究》(第1卷第2期,
1994年12月),頁5-24。
蔡慧玉,〈保正、保甲書記、街庄役場—口述歷史之二〉,《臺灣風物》(44卷2期,1994年6月),頁69-111。
蔡仲禮,〈殖民者與被殖民者的灰色想像︰以日治中期(一九二0到一九三七)台灣政治社會文化反對運動為中心〉,《全球政治評論》,第58期,2017年4月,頁97-124。
謝繼昌,〈輪伙頭制度初探〉,《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59期,1986年6
月,頁91-110。

二、日文部分
(一)史料、檔案
「社會事業獎勵御下賜金ノ件(告示第十四號)」(1924-02-01),〈大正十三年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永久保存第八十六卷地方司法〉,《臺灣總督府檔案.總督府公文類
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03839001。
「社會事業助成御下賜金ニ關スル件通達(各知事廳長宛)」(1924-02-01),〈大正十三年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永久保存第二十卷地方〉,《臺灣總督府檔案.總督府公
文類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03775001。
「社會事業獎勵御下賜金ノ件(告示第十四號)」(1924-02-01),〈大正十三年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永久保存第八十六卷地方司法〉,《臺灣總督府檔案.總督府公文類
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03839001。
「社會事業助成御下賜金ニ關スル件通達(各知事廳長宛)」(1924-02-01),〈大正十三年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永久保存第二十卷地方〉,《臺灣總督府檔案.總督府公
文類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03775001。
「杵淵義房社會事業事務囑託、月手當」(1926-05-01),〈昭和元年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永久保存進退(判)第二卷乙秘書〉,《臺灣總督府檔案.總督府公文類纂》,國史
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04054099。
「杵淵義房勤務」(1926-10-01),〈昭和元年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永久保存進退(判)第四卷秘書〉,《臺灣總督府檔案.總督府公文類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
00004057023X001。
「杵淵義房任感化院教諭、俸給、勤務」(1930-05-01),〈昭和五年四月至六月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高等官進退原議〉,《臺灣總督府檔案.進退原議公文類纂》,國史館
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10060074。
「杵淵義房第五回社會事業講習會講師」(1932-01-01),〈昭和七年一月至三月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高等官進退原議〉,《臺灣總督府檔案.進退原議公文類纂》,國史館
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10068002X010。
「陳全永第五回社會事業講習會書記」(1932-01-01),〈昭和七年一月至三月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高等官進退原議〉,《臺灣總督府檔案.進退原議公文類纂》,國史館臺
灣文獻館,典藏號:00010068002X013。
「陳全永第六回社會事業講習會書記ヲ命ス」(1933-01-01),〈昭和八年一月至三月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高等官進退原議〉,《臺灣總督府檔案.進退原議公文類纂》,國
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10073011X017。
「陳全永第七回社會事業講習會書記ヲ命ス」(1933-12-01),〈昭和八年十月至十二月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高等官進退原議〉,《臺灣總督府檔案.進退原議公文類纂》,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10076089X012。
「陳全永第九回社會事業講習會講師ヲ命ス」(1935-10-01),〈昭和十年十月至十二月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高等官進退原議〉,《臺灣總督府檔案.進退原議公文類纂》,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10084009X004。
「陳全永第十回社會事業講習會講師ヲ命ス」(1936-11-01),〈昭和十一年十月至十二月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高等官進退原議〉,《臺灣總督府檔案.進退原議公文類
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10088109X004。
「新竹州各市街庄ニ於ケル方面委員事業ニ對シ州費補助ノ件認可(指令第七八五七
號)」(1937-09-01),〈昭和十二年國庫補助永久保存第二卷地方〉,《臺灣總督府檔案.國庫補助永久保存書類》,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10760002。
「臺灣窮民救助規則(府令第九五號)」(1899-08-04),〈明治三十二年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甲種永久保存第五卷恩賞文書〉,《臺灣總督府檔案.總督府公文類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00352010。
「臺灣窮民救助規則取扱手續訓令ノ件、訓令第五十一號」(1903-02-04),〈明治三十
六年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永久保存第十六卷恩賞〉,《臺灣總督府檔案.總督府公
文類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00817002。
「臺灣婦人慈善會ヨリ嘉義震災ノ節窮民救助ノ為金圓寄附ニ付賞與方內務大臣ニ
上申ノ件」(1905-05-01),〈明治三十八年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十五年保存第一卷
秘書〉,《臺灣總督府檔案.總督府公文類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
00004840009。
「臺北州方面委員聯合會補助認可指令案」,〈昭和十三年國庫補助永久保存第十三卷
地方〉,《臺灣總督府檔案.國庫補助永久保存書類》,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
00010853004。
「臺北州方面委員聯合會補助認可指令案」,〈昭和十二年國庫補助永久保存第九十
四卷臺北州費補助認可關係書〉,《臺灣總督府檔案.國庫補助永久保存書類》,國史
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10735009。
「臺北州方面委員聯合會經費ニ對シ州費補助ノ件認可(指令第一四八號)」
(1940-01-01),〈昭和十五年國庫補助永久保存〉,《臺灣總督府檔案.國庫補助永久保存書類》,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10873013。
「臺中州州方面委員聯盟經費補助ニ件」,〈昭和十二年國庫補助永久保存第四十卷地
方〉,《臺灣總督府檔案.國庫補助永久保存書類》,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
00010799009。
「臺中州方面委員聯盟ニ對シ州費補助認可指令案」,〈昭和十四年國庫補助永久保存
第九卷地方〉,《臺灣總督府檔案.國庫補助永久保存書類》,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
藏號:00010875007。
「臺中州方面委員聯盟州費補助認可」,〈昭和十五年國庫補助永久保存第十一卷地
方〉,《臺灣總督府檔案.國庫補助永久保存書類》,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
00010892006。
「囑託醫任免ノ件認可(嘉義慈惠院)」(1916-01-01),〈大正五年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
十五年保存第二十六卷地方〉,《臺灣總督府檔案.總督府公文類纂》,國史館臺灣
文獻館,典藏號︰00006226010。
〈第56回帝國議會眾議院府縣制中改正法律案外三件委員會議録(速記)第10回〉,
1929年3月18日。
〈第56回帝國議會貴族院議事速記錄 第32號〉,1929年3月23日。
《高雄州報》,第470號,1924年5月8日。
《高雄州報》,第775號,1933年3月16日。
《新竹州報》,號外,1930年1月20日。
《臺中州報》,第867號,1925年5月5日。
《臺北州報》,第401號,1923年7月9日。
《臺北州報》,第687號,1925年7月23日。
《臺北州報》,第51號,1927年5月15日。
《臺北州報》,號外,1934年3月31日。
《臺南州報》,第236號,1923年3月29日。
《臺南州報》,第124號,1928年3月17日。
《臺南州報》,第506號,1931年3月29日。
《臺南州公報》,第25號,1926年11月15日。
大藏省印刷局編,《官報》,第3473號(物價号外,頁5),1924年3月25日。
大藏省印刷局編,《官報》,第675號,1929年4月2日。
大藏省印刷局編,《官報》,第1385號,1931年8月11日。
大藏省印刷局編,《官報》,第2962號,1936年11月14日。
大藏省印刷局編,《官報》,第3278號,1937年12月4日。
大原社會問題研究所,《(大正8年)日本社會事業年鑑》,東京:同人社書店,1920。
大原社會問題研究所,《(大正10年)日本社會事業年鑑》,東京:同人社書店,1921。
大原社會問題研究所,《(大正11年)日本社會事業年鑑》,東京:同人社書店,1922。
大原社会問題研究所,《(大正13年)日本社會事業年鑑》,東京:同人社書店,1924。
大原社會問題研究所,《日本労働年鑑‧第9輯 昭和3年》,東京:同人社書店,1928。
內閣官報局,《明治年間法令全書(第七卷-1)》,東京:原書房,1994。
內閣印刷局,《大正年間法令全書(第十卷-3)》,東京:原書房,1992。
內閣印刷局,《昭和年間法令全書(第十卷-4)》,東京:原書房,1997。
中央社会事業協会編,《(昭和9年)日本社會事業年鑑》,東京:中央社会事業協会,
1934。
中央社会事業協会社会事業研究所,《(昭和10年)日本社會事業年鑑》,東京:中央社
会事業協会社会事業研究所,1936。
中央社会事業協会社会事業研究所,《(昭和11年)日本社會事業年鑑》,東京:中央
社会事業協会社会事業研究所,1937。
中央社会事業協会社会事業研究所編,《(昭和12年)日本社会事業年鑑》,東京:中央
社会事業協会社会事業研,1938。
中央社会事業協会編,《(昭和14-15年)日本社會事業年鑑》,東京:中央社会事業協
会,1942。
外務省条約局編,《外地法制誌 第5卷‧日本統治下50年の臺湾》,東京:文生書院,
1990。
永岡正己總監修,《植民地社会事業関係資料集‧台湾編1 台湾社会事業総覧—社会
事業要覧1》,東京:近現代資料刊行会,2000。
永岡正己総合監修,《植民地社会事業関係資料集 台湾編12 救貧事業—方面事業1》
東京:近現代資料刊行会,2000。
永岡正己總監修,《植民地社会事業関係資料集.台湾編51 台湾社会事業総覧—慈
惠院》,東京:近現代資料刊行会,2001。
東京府編,《東京府治概要》,東京:東京府,1919。
高雄州,《(昭和5年3月)高雄州社會事業概要》,高雄州:該州,1930。
高雄州,《(昭和13年10月)高雄州社會事業概要》,高雄州:該州,1938。
高雄州,《高雄慈惠院概要》,高雄:該州,1931。
高雄州社會事業助成會編,《高雄州社會事業法規集》,高雄:高雄州社會事業助成會,1939。
高雄市,《(昭和14年)高雄市社會事業概要》,高雄市:該市,1939。
高雄州,《高雄慈惠院概要》,高雄:該州,1931。
新竹市役所,《(昭和11年)社會事業要覽》,新竹:新竹市役所,1936。
臺灣總督府,《府報》,第1551號,1904年7月2日。
臺灣總督府,《府報》,1927年4月19日。
臺灣總督府,《社會事業關係法規》,臺北:臺灣總督府,1926。
臺灣總督府,《社會事業關係法規》,臺北:臺灣總督府,1928。
臺灣總督府,《(大正15年)臺灣社會事業要覽》,臺北:臺灣總督府,1926。
臺灣總督府文教局,《(昭和9年)臺灣社會事業要覽》,臺北:臺灣總督府,1934。
臺灣總督府文教局,《(昭和10年9月)臺灣社會事業要覽》,臺北:臺灣總督府,1935。
臺灣總督府文教局,《(昭和13年11月)臺灣社會事業要覽》,臺北:臺灣總督府文教
局,1938。
臺灣總督府文教局,《(昭和14年11月)臺灣社會事業要覽》,臺北:臺灣總督府文教
局,1939。
臺灣總督府文教局,《(昭和17年3月)臺灣社會事業要覽》,臺北:臺灣總督府文教局,
1942。
臺灣總督府編,《(明治35年)臺灣總督府職員錄》,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1902。
臺灣總督府編,《(明治39年)臺灣總督府文官職員錄》,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1906。
臺灣總督府編,《(明治40年)臺灣總督府文官職員錄》,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1907。
臺灣總督府編,《(大正7年)臺灣總督府文官職員錄》,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1918。
臺灣總督府編,《(大正12年7月1日現在)臺灣總督府職員錄》,臺北:臺灣日日新報
社,1923。
臺灣總督府編,《(大正15年)臺灣總督府及所屬官署職員錄》,臺北:臺灣時報發行所,
1926。
臺灣總督府編,《(昭和2年)臺灣總督府及所屬官署職員錄》,臺北:臺灣時報發行所,
1927。
臺灣總督府編,《(昭和4年)臺灣總督府及所屬官署職員錄》,臺北:臺灣時報發行所,
1929。
臺灣總督府編,《(昭和7年)臺灣總督府及所屬官署職員錄》,臺北:臺灣時報發行所,
1932。
臺灣總督府編,《(昭和9年)臺灣總督府及所屬官署職員錄》,臺北:臺灣時報發行所,
1934。
臺灣總督府臺北醫院編,《臺北醫院第二十七回年報(大正12年)》,臺北:臺灣總督
府臺北醫院,1924。
臺南州,《(大正15年1月10日)社會事業概要》,臺南:該州,1926。
臺南州,《(昭和10年7月)方面委員要覽》,臺南:該州,1935。
臺南州,《(昭和11年11月)方面委員要覽》,臺南:該州,1936。
臺南州,《(昭和12年3月)臺南州社會事業要覽》,臺南:該州,1937。
臺南州,《(昭和12年9月)臺南州方面委員要覽》,臺南:該州,1937。
臺南州,《(昭和15年9月)方面委員要覽》,臺南:該州,1940。
臺中州,《臺中州例規》,臺北:帝國地方 行政學會臺灣出張所,1929。
臺中市,《臺中市概況》,臺中:臺中市役所,1936。
臺中州方面委員聯盟,《(昭和13年3月)社會事業關係法規集》,臺中:臺中州方面委
員聯盟,1938。
臺北市社會課、臺北市社會事業助成會,《臺北市に於ける中間層俸給生活者住宅調
查》,臺北:臺北市役所社會課,1936。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第一部調查第三回報告書 臺灣私法》第
一卷‧下,臺北: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1911。

(二)專書
小河滋次郎,《社會事業と方面委員制度》,東京:巖松堂,1929。
小沢一‧述,《方面委員制度の改善と救護法の運用》(神戶:神戶市方面委員聯合会,
1935。
大橋捨三郎,《愛國婦人會臺灣本部沿革誌》,臺北:愛國婦人會臺灣本部,1941。
大友昌子,《帝国日本の植民地社会事業政策研究-臺湾‧朝鮮-》,京都:ミネルヴァ
書房,2007。
內務省地方局,〈泰西に於ける救貧と防貧の事業〉,東京:內務省地方局,1908。
內務省社会局,《社会事業功労者伝》,東京:株式会社日本圖書センター,1990。
片岡巖,《臺灣風俗誌》,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1921。
井村圭壯、藤原正範編著,《日本社会福祉史:明治期から昭和戰前期までの分野形
成史》,東京:勁草書房,2007。
井出季和太,《台湾治績志》,臺北:南天書局,1997。
日本保育学会,《日本保育学会第41回大会研究論文集》,東京:日本保護学会大会
準備委員会,1988。
不著撰者,《南部臺灣紳士錄》,臺南:臺南新報社,1907。
不著撰者,《臺灣濟生事業一斑》,出版項目不詳。
生江孝之,《社會事業綱要》,東京:巖松堂,1929。
右田紀久惠、高澤武司、古川孝順編,《社会福祉の歴史 政策と運動の展開〔新版〕》,東京:有斐閣,2001。
永岡正己總監修,《植民地社会事業関係資料集〔臺灣編‧別冊〕》,東京:近現代資
料刊行会,2001。
吉田久一,《現代社会事業史研究》,東京:川島書店,1990。
吉田久一,《新‧日本社会事業の歷史》,東京:勁草書房,2004。
池田敬正,《日本社会福祉史》,京都:法律文化社,1997。
安岡憲彥,《近代東京の下層社会—社会事業の展開》,東京:株式会社明石書店,1999。
伊牟田敏充,《昭和金融恐慌の構造》,東京:財団法人経済產業調查会,2002。
赤松力,《近代日本における社会事業の展開過程—岡山県の事例を中心に》,東京:
御茶水書房,1990。
岩崎潔治編,《臺灣實業家名鑑》,臺北:臺灣雜誌社,1912。
岩田規久男編著,《昭和恐慌の研究》,東京:東洋経済新報社,2005。
杵淵義房,《臺灣社會事業史》,臺北:南天書局,1991。
柯萬榮編,《臺南州名士錄》,臺南:臺南州名士錄編纂局,1931。
室田保夫,《人物でよむ近代日本社会福祉のあゆみ》,京都:ミネルヴァ書房,2006。
宮川次郎發行,《臺灣の社會事業》,臺北:拓殖通信社,1928。
海野幸德,《方面委員制度指針》,京都:內外出版株式會社,1927。
海野幸德,《方面事業取扱方法》,京都:內外出版株式會社,1928。
浜島書店編集部,《新詳日本史》,名古屋:株式会社浜島書店,2006。
冨江直子,《救貧のなかの日本近代—生存の義務—》,京都:ミネルヴァ書房,2007。
菊池正治‧清水教惠‧田中和男‧永岡正己‧室田保夫等編著,《日本社会福祉の歴
史 付‧史料﹝改訂版﹞—制度‧実践‧思想—》,京都:株式ミネルヴァ書房,2014。
新村出編,《広辞苑》,東京:岩波書店,1998。
臺南新民報,《臺灣人士鑑(1937)》,東京:湘南堂書店,1986。
臺南州方面委員助成會,《社會事業大意》,臺南:臺南州方面委員助成會,1926。
臺南州,《(昭和11年10月)臺南州方面委員取扱事件集(第六回臺南州方面委員總會
席上發表概要)》,臺南州:該州,1936。
臺南州,《(昭和12年10月)臺南州方面委員取扱事件集(第七回臺南州方面委員總會
席上發表概要)》,臺南州:該州,1937。
橋本寿朗,《現代日本経済史》,東京:岩波書店,2005。

(三)期刊論文、雜誌
《社會事業の友》,第1~160號。
《社會事業時報》,第12號、第2卷第1號~第4卷第5號。
《厚生事業の友》,第161~168號。
《臺灣時報》,1921年2月號、1921年8月號、1921年10月號、1922年2月號、1928
年5月號、1929年3月號、1930年3月號、1931年12月號、1932年12月號、1933
年11月號。
小笠原慶彰,〈大阪府方面委員制度創設期における林市藏の位置—方面理事‧沼田
喜一郎との関係を中心として—〉,《社会福祉学》,第52卷第1号,2011年4月,
頁3-15。
小笠原慶彰,〈「地方社会事業の職員制」検討—昭和戦前期社会事業行政職員の実状
—〉,《社会福祉学》(第60卷第4号,2020年2月),頁1-13。
三上長治,〈不良少年と感化(10)〉,《臺灣警察協會雜誌》,第115號,1927年1月,
頁112-118。
山田知子,〈『東京府慈善協会』救済委員の「細民標準」への貢獻—『東京府慈
善協会会報』を手がかりに—〉,《放送大学研究年報》,第36號,2018年,
頁7-24。
山田知子,〈大正期における東京の方面委員—形成過程と生活支援の実際〉,《放送
大学研究年報》,第37號,2019年,頁9-20。
下村宏,〈發刊ノ辭〉,《臺灣警察協會雜誌》,第1號,1917年6月,頁1-2。
水內俊雄,〈近代都市史研究と地理学〉,《経済地理学年報》,第40卷第1号,1994
年3月,頁1-19。
今井小の実,〈方面委員制度とストラスブルク制度—なぜエルバーフェルトだった
のか—〉,《Human Welfare》,第1卷第1號,2009年3月,頁5-8。
中川清,〈救護法の社会政策的意義〉,《同志社大学経済学論叢》,第49卷第2号,
1997年10月,頁211-233。
中村惣一,〈方面委員制度に就いて〉,《臺灣警察時報》,第16號,1930年9月,
頁4-5。
中根真,〈社会事業家‧生江孝之の保育事業論—家庭改良および隣保改善に焦点を
あてて—〉,《保育学研究》,第49卷第2号,2011年12月,頁122-134。
北場勉,〈大正期における方面委員制度誕生の社会的背景と意味に関する―考察〉,
《学研究紀要》,第55卷,2009年2月,3-37。
加来祥男,〈エルバーフェルト制度1853-1861年〉,《北海道大学経済学研究》,第43卷第4号,1994年3月,頁37-46。
本間真宏,〈社会福祉の方法について〉,《東京家政大学研究紀要》,第27集,1987
年3月,頁107-112。
永岡正己,〈大阪府方面委員活動の展開と事例—昭和恐慌期から戦時体制下へ—〉,
《日本福祉大学社会福祉論集》,第139号,2018年9月,頁1-30。
古澤勝之,〈最近十年間に於ける本島の法制及行政機關變遷の跡を顧みて〉,《臺灣
警察協會雜誌》,第108號,1926年6月,頁192-201。
吉田晴一,〈救護法における私設の救護施設が担う公的な救護の意義〉,《社会福祉
学》(第56卷第1号,2015年5月),25-37。
吉野信次,〈婦人勞働の社會的影響〉,《臺灣警察協會雜誌》,第48號,1921年5月,頁41-45。
朴光駿,〈方面委員制度は韓国においてなぜ消滅したのか〉,《佛教大学社会福祉学
部論集》,第11号,2015年3月,頁79-99。
伊賀光屋,〈方面委員による家族調整活動—カ―ド階級の家族生活と方面委員の家
理念—〉,《季刊社会保障研究》,第20卷第3期,1984年4月,頁295-309。
寺脇隆夫,〈救護法の成立と施行をめぐる経緯(上)—未公刊の社会局の救護法関係
部資料を通して—〉,《長野大学紀要》,第19卷第4号,1998年3月,頁8-36。
寺脇隆夫,〈救護法の成立と施行をめぐる経緯(下)—未公刊の社会局の救護法関係
內部資料を通して—〉,《長野大学紀要》,第20卷第1号,1998年6月,頁34-67。
寺脇隆夫,〈昭和初頭における救貧立法制定方針の確定と児童扶助法案の帰趨(上)
—救護法の成立過程での「空白」に何があったのか—〉,《長野大学紀要》,第
17卷第4号,1996年3月,頁33-53。
寺脇隆夫,〈昭和初頭における救貧立法制定方針の確定と児童扶助法案の帰趨(下)
—救護法の成立過程での「空白」に何があったのか—〉,《長野大学紀要》,第
18卷第2号,1996年9月,頁30-50。
谷沢弘毅,〈方面委員から民生委員へ—生活保護政策における歷史の分断と継続—〉,《札幌学院商経論集》,第23卷第1号,2006年7月,頁47-124。
赤石壽美,〈生存権保障下における「漏救」の法的系譜〉,《国際関係.比較文化研
究》,第1卷第2号,2003年3月,頁1-20。
杉山博昭,〈書評:小笠原慶彰著《林市藏の研究:方面委員制度との関わりを中心
として》〉,《社会福祉学》,第54卷第2号,2013年8月,頁120-122。
佐藤正俊,〈臺灣に於ける社會事業〉,《臺灣警察協會雜誌》,第60號,1922年5月,頁11-24。
佐藤正俊,〈臺灣に於ける社會事業(承前)〉,《臺灣警察協會雜誌》,第62號,1922
年7月,頁6-16。
沈潔,〈書評:大友昌子著《帝国日本の植民地社会事業政策研究:台湾‧朝鮮》〉,
《社会福祉学》,第49卷第1号,2008年5月,頁223-225。
阿部實,〈福祉‧保健‧医療政策と高度福祉專門職の養成と研修体制〉,《日本社会
事業大学研究紀要》,第55卷,2009年2月,頁117-125。
岩本華子,〈創設期大阪府方面委員の活動分析―「制度」と「実践」の関係に着目
して〉,《社会問題研究》,第57卷1期,2007年12月,頁91-127。
岩本華子,〈大正期における大阪府方面委員の「医療問題」への対応—援助関係お
よび処遇理念に着目して—〉,《社会問題研究》,第58卷,2009年3月,頁117-134。
岩本華子,〈大正期における大阪府方面委員の援助機能—「階級融和」に焦點づけ
て—〉,《社会問題研究》,第59卷,2010年1月,頁67-81。
岡野才太郎,〈社會事業と警察〉,《臺灣警察協會雜誌》,第56號,1922年1月,頁
7-13。
武田戈山,〈方面委員制度の概要〉,《臺法月報》,第17卷第9期,1923年9月,
頁31-40。
武田戈山,〈方面委員制度の概要(其二)〉,《臺法月報》,第17卷第10期,1923
年10月,頁40-44。
武田戈山,〈方面委員制度の概要(其三)〉,《臺法月報》,第17卷第11期,1923
年11月,頁48-52。
武田戈山,〈方面委員制度の概要(其四)〉,《臺法月報》,第17卷第12期,1923
年12月,頁54-59。
松岡與吉,〈官立病院の施療患者統計を見て〉,《(臺中州)方面時報》,第3號,1934
年8月,頁1-2。
松井晟千代,〈犯罪防止と救貧〉,《臺灣警察協會雜誌》,第69號,1923年2月,頁
23-32。
柴田紀子,〈都市社会事業の成立期における社会事業サービスの領域設定とその認
識—大阪府方面委員制度を事例として—〉,《金沢大学文学部地理学報告》,第7
期,1995年3月,頁41-51。
宮本義信,〈台湾”社会福利”通史—1895-2009—〉,《同志社女子大学学術研究年報》第60卷,2009年12月,頁43-50。
原賀六郎,〈保甲會議善用に就て〉,《臺灣警察協會雜誌》,第17號,1918年10月,
頁41-44。
冨江直子,〈「救貧」をめぐる「社会」の生成—戦前日本における議論と実践から—〉,《社会政策》,第2卷第1号,2010年6月,頁80-92。
野口友紀子,〈社会福祉理論の源流にみる公的扶助と社会政策—大河內一男の場合
—〉,《長野大学紀要》,第30卷第4号,2009年3月,頁51-58。
望洋生,〈保甲運用に關する三大疾患〉,《臺灣警察協會雜誌》,第13號,1918年6
月,頁49-51。
飯田直樹,〈近代大阪における警察社会事業と方面委員制度の創設〉,《社会政策》,第4卷第1号,2012年6月,頁135-146。
渡辺寛勝,〈「社会福祉」における一考察〉,《棲神:研究紀要》,第60号,1988年3月,頁127-138。
渡邊かおり,〈戦前日本の社会事業従事者養成〉,《社会福祉研究》,第18卷,2016
年10月,頁35-40。
森田共助,〈方面委員の重要任務〉,《臺灣地方行政》,第9號,1936年9月15日,
頁71-75。
菅野鶴龜,〈戶口實查視察方心得に就て〉,《臺灣警察協會雜誌》,第26號,1919年
7月,頁25-26。
鈴木智道,〈近代日本における下層家族の「家庭」化戦略—﹤近代家族﹥の大眾化
に関する基礎的研究—〉,《日本教育社会学会大会発表要旨集録》,第49号,1997
年10月,頁92-93。
関西学院大学,〈林市藏の研究—方面委員制度との関わりを中心として—〉,《博士
学位論文:內容の要旨と審查結果の要旨》,第52集,2013年5月,頁191-194。
臺中州方面委員聯盟,〈病魔より救ふ〉,《方面時報》,第10號,1935年9月,頁3-5。
臺中州方面委員聯盟,〈社會事業講習會概要〉,《方面時報》,第10號,1935年9月,頁36-40。
臺南州社會局,〈法制化された方面委員制度〉,《方面時報》,第1號,1937年2月,
頁9-10。
臺南州方面委員協會,〈方面委員制度ノ擴充強化ニ關スル總務長官依命通達〉,《方
面時報》,第70號〔昭和12年第3號〕,1937年4月10日),頁1。
ドクトルマイヤース,〈臺灣島民撫育の機關として地方政治を施行する事に付意見
書〉,《臺灣協會會報》,第3號,1898年12月,頁11-28。

(四)報紙
《東京朝日新聞》
《臺灣日日新報》
《臺灣民報》
《臺灣新民報》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