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中晚明志怪筆記的博物與知識向度
作者:呂柏勳
作者(外文):Lu, Bou-Hsuen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楊儒賓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1
主題關鍵詞:志怪筆記博物知識物怪Strange WritingMiscellaneous NotesNatural HistoryKnowledgeExotic Object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0
本文以中晚明志怪筆記為討論對象,探討志怪如何言說知識。將從兩條途徑作為切入點,先觀察志怪於明代圖書目錄的分類情況,意在了解明人看待志怪書的定位,會發現志怪和小說於四部分類上並不明確,除了時常游移子、史兩部外,和雜家筆記更是難以區別。這裡通過「子不語」和「多識之學」試圖捕捉志怪的邊界,形成「枝山志恠」與「升庵博物」兩種典型,志怪橫跨了小說的界線,關鍵在於對異物知識的需求。
第二條途徑以超自然文學作為框架,這個看似牴觸傳統自然觀念的理論,卻可將志怪化約為對未知產生驚懼及好奇的物學,藉小說的見聞、不誣、傳信、考辨諸多要求,來評估志怪的知識向度。首要參酌西方博物學結合傳統博物思維,以採集、命名、徵驗、分類、收藏組織陌生之物。在寓勸戒、廣見聞、資考證一貫原則下,明人藉由雅集交遊的耳目聞見來說鬼,利用筆記文體和志怪敘事話語作用於事件參與者、傳述者、紀錄者的角色分工,以強化認知。第二,明人也鳩聚圖書資料,以治學態度來集異,文獻在徵驗有極高的優先性,於藏書堆中拼湊物怪形象,卻著重人和物怪的關係,物怪本身性質不被重視。第三,將物事分門別類進行歸納為明志怪特色,其中有架構天、地、人的三才定位,或是依史書、方志、小說彙編而來的分類嘗試,標誌了志怪編創的獨立性格,可視為企圖理解並掌握天地萬物秩序的世界圖像。
明代物的知識體系建構於氣和鬼神實存概念上,志怪格物從祭儀的招致物怪轉向認知行為,借用傳統徵驗方法,向外涉獵天地常異一切事物之理,內求心性豁然貫通,開啟了物的形上與倫理學之對話空間,表現在志怪測度吉凶善惡,並完成物怪知識儒學化的工作。另一方面,博物源自孔子的多識之學,但始終潛伏於學術外緣,本應兼論常、異而洽聞,但是人們只喜聞狡獪、怪誕,造成物理發展的偏狹現象。無論是祝允明(1460-1526)還是楊慎(1488-1559),言說志怪對應博物百家處境,成為明代文人不遇、遠離中心以邊緣自居的反抗精神。
This article takes anecdote-format strange writing in the middle and late Ming as the object of discussion, discussing how it speaks about knowledge.
We will start from two points. First, observing the classification of strange writing in the bibliography of Ming Dynasty to find out that strange writing and novel is not so distinguished in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four branches. Not only that it is often classified to the section of Historical records and Philosophical writings, but it’s also hard to differentiate from Miscellaneous School note form. We try to find the boundary of strange writing with “The Master never talked” and “Tell you names of birds, beasts, plants and trees”, which form two types: ”Strange records by Zhu Yun-ming(1460-1526)” and “Natural history of Yang Shen(1488-1559)”. Strange writing stretches across the boundary of the novel, and in the need for knowledge of exotic objects lies the key.
The second point uses supernatural literature as a framework, this theory, which seems to contradict the traditional concept of nature, can transform strange writing into theory of things of fear and curiosity about the unknown. By many requirements like “seeing and hearing”, ” not deceiving”, ” delivering the trustworthy” and “testifying”, we can evaluate the knowledge dimension of strange writing.
To start, we refer to the thought of combining the natural history in the West with conventional natural history by gathering, naming, verification and omens, classifying, collecting, and organizing strange things. In the principle of persuasion, broaden knowledge, and textual criticism, people in the Ming dynasty tell ghost stories by experiences from elegant gatherings. They used note style and strange writing discourse to act on the role division of event participants, narrators, and recorders to strengthen their cognition. Moreover, they also obtained books and information, collecting differences with a scholarly attitude and making the literature highly prioritized in the examination. They put together the image of exotic objects in the collection of books but emphasiz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and exotic objects where their nature is not seriously considered. Last, they divided things into categories and classified them into the features of strange writing in the Ming, such as the three positionings of the structure: heaven, earth, and human beings, or an attempt to classify based on historical books, local chronicles, and novels. These mark the independent character created by strange writing, which can be regarded as an attempt to understand and grasp an image of the world with the order of heaven and earth.
The knowledge system of things in the Ming is constructed on the concept of “qi” and ghosts’ existence. The notion of using strange writing to “gewu” changed from summoning exotic objects by the sacrificial ceremony to cognitive behavior. By traditional method of examination, they found the truth of the normal and abnormal outside and pursuit the enlightenment of their inner mind. This opened up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metaphysics and ethics, which performed exotic objects as a way to predict good and bad and completed the Confucianization of the knowledge of exotic objects. On the other hand, the natural history is derived from the knowledge of Confucius' knowing more theory and has always remained dormant at the outer edge of academics. It should be a broad knowledge as it covers both the normal and abnormal though, people seem to only like strange things, making it developing to a limited and narrow path. Whether it was either Zhu Yun-ming or Yang Shen, both said that strange writing corresponded to the situation of natural history, forming the rebellious spirit of the literati in the Ming dynasty that stayed away from the center, being on the edge and not showing their talent.
一、 志怪小說(先按時代再按筆畫排序)
〔漢〕東方朔著,〔晉〕張華注,《神異經》,《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348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
〔晉〕干寶著,李劍國輯校,《新輯搜神記》(北京:北京中華書局,2007)
〔晉〕干寶著,曹光甫、王根林等點校,《搜神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晉〕王嘉著,〔梁〕蕭綺錄,齊治平校注,《拾遺記》(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晉〕張華,《感應類從志》,《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116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1995,南京圖書館藏明范氏天一閣鈔本)。
〔晉〕張華等著,王根林等點校,《博物志(外七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梁〕任昉《述異記》(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
〔唐〕柳宗元,《河東先生龍城錄》(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
〔唐〕段成式,《酉陽雜俎》,《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353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
〔唐〕段成式著,許逸民校箋,《酉陽雜俎校箋》(北京:北京中華書局,2015)。
〔唐〕皇甫枚,《三水小牘》(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
〔唐〕唐臨撰,方詩銘輯校,《冥報記》(北京:北京中華書局,1992)。
〔唐〕張鷟,《朝野僉載》(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
〔唐〕鄭還古,《博異志》(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
〔唐〕薛漁思著,王公偉點注,《河東記》,收入《中國文言小說百部經典》(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唐〕蘇鶚,《杜陽雜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
〔宋〕李石,《續博物志》,《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353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
〔宋〕李昉等編,《太平廣記(談愷本)》(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9)。
〔宋〕洪邁,《夷堅志》(京都:中文出版社,1980,涵芬樓藏新校輯活字本)。
〔宋〕徐炫著,傅成點校,《稽神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宋〕黃休復,《茅亭客話》,《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348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
〔元〕無名氏撰,金心校點,《湖海新聞夷堅續志》(北京:北京中華書局,1986)。
〔明〕王世貞,《豔異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明〕王兆雲,《白醉璅言》,《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248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1995,北京圖書館藏明徐應瑞等刻本)。
〔明〕王兆雲,《揮麈新談》,《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248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1995,北京圖書館藏明徐應瑞等刻本)。
〔明〕王兆雲,《湖海搜奇》,《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248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1995,北京圖書館藏明徐應瑞等刻本)。
〔明〕王兆雲,《漱石閒談》,《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248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1995,北京圖書館藏明徐應瑞等刻本)。
〔明〕王兆雲,《說圃識餘》,《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248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1995,北京圖書館藏明徐應瑞等刻本)。
〔明〕王同軌,《耳談》(臺北:偉文圖書出版社,1977,明萬曆世德堂重刊本)。
〔明〕王同軌,《耳談類增》,《續修四庫全書》1268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中國科學院圖書館藏明萬曆31年唐晟唐昶刻本)。
〔明〕王同軌,《新刻耳談》,《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248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1995,北京圖書館藏明刻本)。
〔明〕王象晉,《剪桐載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243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1995,私藏明末毛晉刻本)。
〔明〕田汝成,《幽怪錄》,收入〔明〕陶珽,《說郛續》,《續修四庫全書》1192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清順治3年宛委山堂刻本)。
〔明〕朱謀㙔,《異林》,《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247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1995,北京圖書館藏明萬曆帥廷鏌刻本)。
〔明〕吳大震,《廣豔異編》,《續修四庫全書》1267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明刻本)。
〔明〕李濂,《汴京勼異記》(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
〔明〕侯甸,《西樵野紀》,《續修四庫全書》1266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北京圖書館、北京大學圖書館明鈔本)。
〔明〕姚宣,《聞見錄》,《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249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1995,中山圖書館藏明鈔本)。
〔明〕施顯卿,《新編古今奇聞類紀》,《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247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1995,南京圖書館藏明萬曆4年刻本)。
〔明〕洪應明,《仙佛奇踪》,《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247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1995,復旦大學圖書館藏明萬曆刻本)。
〔明〕胡文煥編,向志柱點校,《稗家粹編》(北京:北京中華書局,2010)。
〔明〕徐昌祚,《新刻徐比部燕山叢錄》,《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248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1995,北京圖書館藏明萬曆30年自刻本)。
〔明〕徐禎卿,《異林》,收入〔明〕無名氏,《煙霞小說》,《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125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1995,北京圖書館藏明萬曆18年刻本)。
〔明〕祝允明著,薛維源點校,《祝允明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明〕馬大壯,《天都載》,《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105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1995,中國科學院圖書館藏明萬曆刻本)。
〔明〕馬愈,《馬氏日抄》(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
〔明〕梅鼎祚,《才鬼記》,《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249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1995,上海圖書館藏明萬曆33年蟫隱居刻三才靈記本)。
〔明〕陳士元,《江漢叢談》,《百部叢書集成》35輯(臺北:藝文出版社,1966)。
〔明〕陳良謨,《見聞紀訓》,《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246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1995,浙江圖書館藏明萬曆7年徐琳刻本)。
〔明〕陶宗儀,《說郛》(臺北:新興出版社,1979)。
〔明〕陸延枝,《說聽》,收入〔明〕無名氏,《煙霞小說》,《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125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1995,北京圖書館藏明萬曆18年刻本)。
〔明〕陸采,《冶城客論》,《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246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1995,南京圖書館藏清鈔本)。
〔明〕陸采,《覽勝紀談》,微片膠卷,原北京圖書館藏明刊本,現藏於國家圖書館。
〔明〕陸楫,《古今說海》,《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191-19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
〔明〕陸粲著,馬鏞點校,《庚巳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明〕游潛,《博物志補》,《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251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1995,中國科學院圖書館藏明萬曆28年游日陞修補本)。
〔明〕湯顯祖,《虞初志》,《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246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1995,清華大學圖書館藏明刻本)。
〔明〕無名氏,《煙霞小說》,《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125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1995,北京圖書館藏明萬曆18年刻本)。
〔明〕無名氏著,王秋桂、李豐楙主編,《新刻出像增補搜神記大全》(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9)。
〔明〕無名氏撰,程毅中校點,《輪迴醒世》(北京,北京中華書局,2008)。
〔明〕閔文振,《涉異志》,收入周光培編,《歷代筆記小說集成》44冊(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
〔明〕閔文振,《異物彙苑》,《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199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1995,北京圖書館藏明萬曆活字本)。
〔明〕黃暐,《蓬軒吳記》,收入〔明〕無名氏,《煙霞小說》,《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125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1995,北京圖書館藏明萬曆18年刻本)。
〔明〕黃暐,《蓬窓類紀》,《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251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1995,北京圖書館藏明鈔本)。
〔明〕楊爾曾,《新鐫仙媛紀事》(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9)。
〔明〕楊儀,《高坡異纂》,收入周光培編,《歷代筆記小說集成》49冊(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
〔明〕葉子奇,《草木子》,收入周光培編,《歷代筆記小說集成》49冊(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
〔明〕董斯張,《廣博物志》(臺北:新興書局,1972,明萬曆丁未年刊本)。
〔明〕董斯張,《廣博物志》,《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286-287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
〔明〕劉忭、〔明〕沈遴奇、〔明〕沈敬垣著,陳國軍點校,《續耳譚》(北京:文物出版社,2016)。
〔明〕墨杘子,《狐媚叢談》(臺北:天一出版社,1990,萬曆草玄居刊本)。
〔明〕蔡善繼,《前定錄》(臺北:新興出版社,1984)。
〔明〕錢希言,欒保群點校,《獪園》(北京:文物出版社,2014)。
〔明〕謝肇淛,《麈餘》,《續修四庫全書》1130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浙江圖書館藏明萬曆刻本)。
〔清〕紀昀著,吳波、尹海江、曾紹皇、張偉麗輯校,《閱微草堂筆記》(南京:鳳凰出版社,2012)。
〔清〕蒲松齡,《聊齋誌異》(臺北:漢京文化出版社,1984)。

二、 古籍文獻(先按時代再按筆畫排序)
〔春秋〕左丘明,《國語》(臺北:里仁書局,1980)。
〔春秋〕墨翟著,張純一撰,《墨子集解》(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2)。
〔戰國〕呂不韋編,陳奇猷校釋,《呂氏春秋校釋》(臺北:華正書局,1985)。
〔戰國〕周尹文,《尹文子》(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9)。
〔戰國〕荀子著,〔清〕王先謙集解,〔日〕久保愛增注,〔日〕豬飼彥博補遺,《增補荀子集解》(臺北:蘭臺書局,1983)。
〔戰國〕莊子著,〔清〕郭慶藩輯,《莊子集釋》(臺北:漢京文化出版社,1983)。
〔戰國〕韓非著,陳奇猷校注,《韓非子集釋》(臺北:漢京文化出版社,1983)。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疏,廖名春、陳明整理,《尚書正義》(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1)。
〔漢〕孔鮒等撰,《孔叢子》(臺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1987)。
〔漢〕毛亨傳,〔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疏,龔抗雲等整理,《毛詩正義》(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1)。
〔漢〕王充,《論衡》(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6)。
〔漢〕司馬遷,《史記》(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乾隆武英殿刊本)。
〔漢〕東方朔,《海內十洲記》(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
〔漢〕桓譚撰,朱謙之校輯,《新輯本桓譚新論》(北京:北京中華書局,2009)。
〔漢〕班固,《漢書補注》(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
〔漢〕張衡,《靈憲》(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
〔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北:藝文印書館,2007)。
〔漢〕董仲舒著,鍾肇鵬主編,《春秋繁露校釋》(濟南:山東友誼出版社,1994)。
〔漢〕劉向著,盧元駿註釋,《說苑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
〔漢〕劉安著,何寧撰,《淮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8)。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彭林整理,《儀禮注疏》(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1)。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趙伯雄整理,《周禮注疏》(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1)。
〔漢〕魏伯陽著,劉國樑注譯,《新譯周易參同契》(臺北:三民出版社,2005)。
〔魏〕王弼注,《老子》(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0)。
〔魏〕王弼注,〔唐〕孔穎達疏,盧光明、李申整理,《周易正義》(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1)。
〔晉〕杜預注,〔唐〕孔穎達正義,浦衛忠等整理,《春秋左傳正義》(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1)。
〔晉〕范甯集解,〔唐〕楊士勛疏,夏先培整理,《春秋穀梁傳注疏》(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1)。
〔晉〕郭璞注,〔宋〕邢昺疏,李學勤主編,李傳書整理,《爾雅注疏》(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1)。
〔晉〕陶潛著,龔斌校箋,《陶淵明集校箋》(臺北:里仁出版社,2007)。
〔晉〕葛洪著,陳飛龍註釋,《抱朴子內篇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0)。
〔晉〕葛洪著,陳飛龍註釋,《抱朴子外篇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2)。
〔北魏〕楊銜之著,范祥雍校注,《洛陽伽藍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北魏〕酈道元注,楊守敬、熊會貞疏,《水經注疏》(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9)。
〔南朝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後漢書》(北京:北京中華書局,1997)。
〔梁〕沈約,《宋書》(北京:北京中華書局,1997)。
〔梁〕宗懍撰,〔隋〕杜公瞻注,姜彥稚輯校,《荊楚歲時記》(北京:北京中華書局,2018)。
〔梁〕劉勰著,范文瀾注,《文心雕龍注》(臺北:藝軒出版社,出版年不詳)。
〔梁〕蕭統編,張啟成等譯注,《文選》(北京:北京中華書局,2019)。
〔梁〕蕭繹著,許逸民校箋,《金樓子校箋》(北京:北京中華書局,2011)。
〔唐〕白居易,《白居易集》(臺北:里仁書局,1980)。
〔唐〕李匡義,《資暇集》(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
〔唐〕李延壽,《北史》(北京:北京中華書局,1997)。
〔唐〕杜甫著,〔清〕仇兆鰲注,《杜詩詳注》(臺北:里仁書局,1980)。
〔唐〕房玄齡等撰,《晉書》(北京:北京中華書局,1997)。
〔唐〕魏徵等撰,《隋書》(北京:北京中華書局,1997)。
〔唐〕孫思邈著,焦振廉等校注,《千金翼方》(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1)。
〔唐〕張彥遠,《法書要錄》(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3)。
〔唐〕劉知幾著,〔清〕浦起龍釋,《史通通釋》(臺北:里仁書局,1980)。
〔唐〕歐陽詢撰,汪紹楹校,《藝文類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唐〕韓愈著,〔清〕馬永昶校注,馬茂元編,《韓昌黎文集校注》(臺北:頂淵出版社,2005)。
〔前蜀〕杜光庭,《神仙感遇傳》,《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258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1995,涵芬樓影印明正統刻道藏本)。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註》(臺北:鵝湖出版社,1996)。
〔宋〕朱熹、〔宋〕呂祖謙合編,陳榮捷注,《近思錄詳註集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
〔宋〕高承撰,〔明〕閻敬校刻,《事物紀原集類》(臺北:新興書局,1976)。
〔宋〕張載,《張子全書》(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5)。
〔宋〕陸游著,錢仲聯校注,《劍南詩稿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宋〕程顥、〔宋〕程頤,《二程全書》(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9,江寧刻本)。
〔宋〕黃士毅編,徐時儀、楊艷彙校,《朱子語類彙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日本九州大學藏朝鮮古寫實佑2年魏克愚再校徽州本)。
〔宋〕鄭樵著,王樹民點校,《通志二十略》(北京:北京中華書局,1995)。
〔宋〕黎靖德編,《朱子語類》(臺北:漢京出版社,1980)。
〔宋〕戴埴,《鼠璞》(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
〔元〕無名氏,《東園友聞》(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
〔元〕趙道一,《歷世真仙體道通鑑》,《續修四庫全書》1294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民國涵芬樓藏明正統道藏本)。
〔明〕二南里人,《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明萬曆25年刊本)。
〔明〕方以智,《物理小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8)。
〔明〕方以智著,侯外盧主編,《方以智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明〕王世貞,《藝苑卮言校注》(濟南:齊魯書社,1992)。
〔明〕王世貞撰,吳相湘主編,《弇山堂别集》(臺北:學生書局,1965)。
〔明〕王世貞撰,沈雲龍主編,《弇州山人續稿》(臺北:文海出版社,1970)。
〔明〕王守仁撰,吳光、錢明、董平、姚延福編校,《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明〕王圻輯,《三才圖會》,《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190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1995,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明萬曆37年刻本)。
〔明〕王廷相著,王孝魚點校,《王廷相集》(北京:北京中華書局,1989)。
〔明〕王穉登,《訂正吳社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241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1995,北京圖書館分館藏明刻本)。
〔明〕王寵,《雅宜山人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79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1997,明嘉靖16年董宜陽朱浚明刻本)。
〔明〕朱夢震,《河上楮談》,《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104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1995,北京圖書館藏明萬曆刻朱秉器全集本)。
〔明〕吳廷翰著,容肇祖點校,《吳廷翰集》(北京:北京中華書局,1984)。
〔明〕吳承恩,《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遊記》(臺北:天一出版社,1985)。
〔明〕宋應星,《天工開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1)。
〔明〕李卓吾評,《芥子園本李卓吾批評忠義水滸傳》(臺北:天一出版社,1985)。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2)。
〔明〕李嗣京等重訂,《冊府元龜》(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7,明重訂校刊本)。
〔明〕沈德符著,楊萬里點校,《萬曆野獲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明〕祁承燁,《澹生堂藏書目》,收入中華書局編輯部編,《宋元明清書目題跋叢刊》明代卷第2冊(北京:北京中華書局,2006,清光緒會稽徐氏刊《紹興先正遺書》本)。
〔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上海:上海書店,2001)。
〔明〕唐順之,《荊川稗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259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
〔明〕徐炬輯,《新鐫古今事物原始全書》,《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224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1995,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明萬曆21年自刻本)。
〔明〕徐????,《徐氏家藏書目》,收入中華書局編輯部編,《宋元明清書目題跋叢刊》明代卷第2冊(北京:北京中華書局,2006,清道光7年劉氏味經書屋抄本)。
〔明〕高儒,《百川書志》,收入中華書局編輯部編,《宋元明清書目題跋叢刊》明代卷第1冊(北京:北京中華書局,2006,《觀古堂書目叢刊》本)。
〔明〕高濂,《遵生八箋》,《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177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
〔明〕屠隆,《白榆集》(臺北:偉文圖書出版社,1977)。
〔明〕屠隆,《娑羅館清言》(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5)。
〔明〕都穆,《聽雨紀談》(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
〔明〕陳第,《世善堂藏書目錄》,收入中華書局編輯部編,《宋元明清書目題跋叢刊》明代卷第2冊(北京:北京中華書局,2006,清乾隆長塘鮑氏刻入《知不足齋叢書》)。
〔明〕陸粲,《陸子餘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213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
〔明〕湯顯祖,《玉茗堂全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181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1997)。
〔明〕焦竑,《國史經籍志》,收入中華書局編輯部編,《宋元明清書目題跋叢刊》明代卷第2冊(北京:北京中華書局,2006,清道光間刊《粵雅堂叢書》本)。
〔明〕焦竑,《焦氏類林》,《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133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1995,中國科學院圖書館藏明萬曆15年王元貞刻本)。
〔明〕焦竑撰,李劍雄校點,《焦氏筆乘》(北京:北京中華書局,2008)。
〔明〕黃衷,《海語》(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
〔明〕黃衷,《海語》,《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35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
〔明〕楊士奇等撰,《文淵閣書目》,收入中華書局編輯部編,《宋元明清書目題跋叢刊》明代卷第1冊(北京:北京中華書局,2006,清嘉慶4年顧修輯刊《讀畫齋叢書》本)。
〔明〕楊慎,《丹鉛餘錄》,《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161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
〔明〕楊慎,《丹鉛總錄》,《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161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
〔明〕楊慎,《升庵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明〕楊慎,《異魚圖贊》(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
〔明〕董斯張,《吳興備志》,《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25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
〔明〕趙琦美,《脈望館書目》,收入中華書局編輯部編,《宋元明清書目題跋叢刊》明代卷第1冊(北京:北京中華書局,2006,商務印書館《涵芬樓秘笈》本)。
〔明〕劉宗周著,吳光主編,《劉宗周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
〔明〕錢希言,《松樞十九山》(臺北:漢學研究中心,1990,明萬曆28年刊本,日本內閣文庫本)。
〔明〕謝肇淛,《五雜組》,《續修四庫全書》1130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明萬曆44年潘膺祉如韋館刻本)。
〔明〕謝肇淛撰,傅成點校,《五雜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明萬曆44年如韋軒刻本)。
〔明〕鍾惺撰,陸雲龍評,《翠娛閣評選鍾伯敬先生合集》,《續修四庫全書》137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中國科學院圖書館藏明崇禎9年陸雲龍刻本)。
〔明〕羅欽順著,閻韜點校,《困知記》(北京:北京中華書局,1990)。
〔清〕永瑢等撰,《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
〔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禮記》(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
〔清〕南懷仁,《坤輿圖說》,《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35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
〔清〕張廷玉等撰,《明史》(北京:北京中華書局,1997)。
〔清〕張岱,《夜航船》,《續修四庫全書》1135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寧波市天一閣博物館藏清抄本)。
〔清〕章學誠,《校讎通義》(臺北:廣文書局,1981)。
〔清〕莊泰弘等纂修,《寧國府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清康熙12年刊本)。
〔清〕黃宗羲著,沈芝盈點校,《明儒學案》(北京:北京中華書局,2008)。
〔清〕黃虞稷,《千頃堂書目》,收入新文豐出版社編,《叢書集成續編》第4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8)。
〔清〕錢謙益,《列朝詩集小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9)。
〔清〕戴昌言修,劉恭冕纂,《黃岡縣志》(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9)。
周紹良主編,《全唐文新編》(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
袁珂注,《山海經校注》(臺北:里仁出版社,1981)。
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編,《重修臺灣府志》(臺北:文建會,2005)。
賴永海、楊維中譯注,《楞嚴經》(北京:北京中華書局,2010)。

三、 中文著作(按筆畫排序)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殷周金文集成:修訂增補本》(北京:北京中華書局,2007)。
毛文芳,《物.性別.觀看:明末清初文化書寫新探》(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1)。
毛文芳,《晚明閒賞美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0)。
王治河,《福柯》(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王國良,《六朝志怪小說考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
王國良,《魏晉南北朝志怪小說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
王國瓔,《中國文學史新講》(臺北:聯經出版社,2006)。
王嵩山,《博物館蒐藏學:探索物、秩序與意義的新思維》(臺北:原點出版社,2012)。
王嵩山主編,《博物館、知識建構與現代性》(臺中:自然科學博物館,2005)。
王燕華,《中國古代類書史視域下的隋唐類書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
北京圖書館編,《王船山楊升庵先生年譜五種》(北京:北京圖書館,1997)。
石守謙,《從風格到畫意:反思中國美術史》(臺北:石頭出版社,2010)。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臺北:正中書局,1968)。
余欣,《中古異相:寫本時代的學術、信仰與社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余欣,《敦煌的博物學世界》(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2010)。
余英時、黃進興、王汎森等著,《思想史1》(臺北:聯經出版社,2013)。
余舜德主編,《體物入微:物與身體感的研究》(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
吳志達,《中國文言小說史》(濟南:齊魯書社出版社,1994)。
吳蕙芳,《萬寶全書:明清時期的民間生活實錄》(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5)。
李劍國,《宋代志怪傳奇敘錄》(北京:北京中華書局,2018)。
李劍國,《唐前志怪小說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1)。
李劍國,《唐前志怪小說輯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李豐楙,《六朝隋唐仙道類小說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
李豐楙,《神化與變異:一個「常與非常」的文化思維》(北京:北京中華書局,2010)。
周法高主編,張日昇、徐芷儀、林潔明編篡,《金文詁林》(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73)。
孟悅、羅鋼主編,《物質文化讀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頁3。
屈萬里,《詩經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1983)。
林辰,《神怪小說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
林宜容,《中晚明文藝場域「狂士」身分之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0)。
林啟屏,《從古典到正典:中國古代儒學意識之形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7)。
林慶彰,《明代考據學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
〔韓〕金永植,《科學與東亞儒家傳統》(臺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
侯忠義,《中國文言小說史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
施錡,《宋元畫史中的博物學文化》(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18)。
胡道靜,《中國古代的類書》(北京:北京中華書局,2005)。
胡曉真,《明清文學中的西南敘事》(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7)。
胡曉真、王鴻泰主編,《日常生活的論述與實踐》(臺北:允晨文化出版社,2011)。
倉修良,《方志學通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
祝平一主編,《中國史新論:科技與中國社會分冊》(臺北: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社,2010)。
秦川,《中國古代文言小說總集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馬承源,《商周青銅器銘文選》(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
馬昌儀,《全像山海經圖比較》(北京:學苑出版社,2003)。
國立中央圖書館編,《國立中央圖書館善本序跋集錄》子部3冊(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1993)。
張滌華,《類書流別》(臺北:大立出版社,1985)。
張學智,《明代哲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曹淑娟,《晚明性靈小品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88)。
許淵冲譯,《論語:漢英對照》(北京:五洲傳播出版社,2011)。
陳大康,《明代小說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7)。
陳文新,《中國小說的譜系與文體形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
陳文新,《中國文言小說流派研究》(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3)。
陳文新,《中國筆記小說史》(臺北:志一出版社,1995)。
陳文新,《文言小說審美發展史》(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2)。
陳文新,《傳統小說與小說傳統》(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
陳平原,《小說史:理論與實踐》(臺北:淑馨出版社,1998)。
陳來,《朱熹哲學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0)。
陳室如,《晚清海外遊記的物質文化》(臺北:里仁書局,2014)。
陳國軍,《明代志怪傳奇小說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
陳國軍,《明代志怪傳奇小說敘錄》(北京: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
陳榮捷,《近思錄詳註集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
陳衛星,《胡應麟與中國小說理論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
鹿憶鹿,《異域、異人、異獸:山海經在明代》(臺北:秀威經典出版社,2021)。
彭孟堯,《知識論》(臺北:三民出版社,2009)。
游秀雲,《元明短篇傳奇小說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7)。
黃清泉主編,《中國歷代小說序跋輯錄》(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
黃應貴主編,《物與物質文化》(臺北:中研院民族所,2004)。
楊貞德主編,《當代儒學與西方文化:歷史篇》(臺北:中央研究院文哲所出版,2004)。
楊儒賓,《五行原論》(臺北:聯經出版社,2018)。
楊儒賓,《原儒:從帝堯到孔子》(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2020)。
楊儒賓,《異議的意義:近世東亞的反理學思潮》(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
楊儒賓,《儒門內的莊子》(臺北:聯經出版社,2016)。
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出版社,1993)。
楊儒賓主編,《朱子學的開展(東亞篇)》(臺北:漢學研究中心,2002)。
楊儒賓編,《自然概念史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
葛兆光,《七世紀至十九世紀中國的知識、思想與信仰》(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
葛榮晉,《中國哲學範疇導論》(臺北:萬卷樓出版社,1993)。
裘錫圭,《文史叢稿︰上古思想、民俗與古文字學史》(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1996)。
臺靜農,《中國文學史》(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9)。
趙含坤,《中國類書》(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
齊裕焜,《中國古代小說演變史》(臺北:萬卷樓出版社,2015)。
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臺北:華正書局,2001)。
劉天振,《明代通俗類書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6)。
劉天振,《明代類書體小說集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
劉思怡,《宋楙澄及其《九籥集》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2)。
劉柏正,《讀史與述事:馮夢龍作品之歷史意識與政治關懷》(臺北:新文豐出版社,2020)。
劉朝明主編,《旅行與文藝:國際會議論文集》(臺北:書林出版社,2001)。
劉華傑主編,《西方博物學文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9)。
劉葉秋,《類書簡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歐陽健,《中國神怪小說通史》(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7)。
鄭毓瑜,《引譬連類:文學研究的關鍵詞》(臺北:聯經出版社,2012)。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
鍾柏生、陳昭容、黃銘崇、袁國華編,《新收殷周青銅器銘文暨器影彙編》(臺北:藝文印書館,2006)。
鍾彩鈞主編,《朱子學的開展:學術篇》(臺北:漢學研究中心,2002)。
〔日〕藤井倫明,《朱熹思想結構探索:以「理」為考察中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
關永中,《知識論二:近世思潮》(臺北:五南出版社,2000)。

四、 外文譯著(先按國籍再按筆畫排序)
〔中〕白謙慎著,孫靜如、張佳傑譯,《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紀中國書法的嬗變》(臺北:石頭出版社,2005)。
〔日〕山田慶兒著,廖育群、李建民編譯,《中國古代醫學的形成》(臺北:東大圖書出版社,2003)。
〔加〕厄文‧高夫曼(Erving Goffman)著,徐江敏等譯,《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臺北:桂冠出版社,2012)。
〔加〕秦家懿著,曹劍波譯,《朱熹的宗教思想》(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10)。
〔法〕布封(Georges-Louis Leclerc)著,陳煥文編譯,《自然史》(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2008)。
〔法〕米歇爾‧傅柯(Michel Foucault)著,王德威譯,《知識的考掘》(臺北:麥田出版社,1993)。
〔法〕米歇爾‧傅柯(Michel Foucault)著,莫偉民譯,《詞與物:人文科學考古學》(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1)。
〔法〕尚‧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著,林志明譯,《物體系》(臺北:麥田出版社,2018)。
〔法〕愛彌爾‧涂爾幹(Émile Durkheim)、〔法〕馬賽爾‧莫斯(Marcel Mauss)著,汲喆譯,《原始分類》(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美〕史蒂文‧謝平(Steven Shapin)著,許宏彬、林巧玲譯,《科學革命:一段不存在的歷史》(臺北:左岸文化出版社,2010)。
〔美〕休伯特‧德雷福斯(Hubert L. Dreyfus)、〔美〕保羅‧拉比諾(Paul Rabinow)著,錢俊譯,曾慶豹校閱,《傅柯:超越結構主義與詮釋學》(臺北:桂冠出版社,2005)。
〔美〕米爾恰‧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著,段滿福譯,《薩滿教:古老的入迷術》(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8)。
〔美〕保羅‧勞倫斯‧法伯(Paul Lawrence Farber)著,楊莎譯,《探尋自然的秩序:從林奈道E.O.威爾遜的博物學傳統》(北京:北京商務印書館,2017)。
〔美〕查克‧戴維森(Zack Davisson)著,陳亦苓譯,《幽靈:日本的鬼》(臺北:遠足文化出版社,2016)。
〔美〕范發迪(Fa-ti Fan)著,袁劍譯,《知識帝國:清代在華的英國博物學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
〔美〕孫康宜、〔美〕宇文所安主編,劉倩、彭淮棟等譯,《劍橋中國文學史》(臺北:聯經出版社,2016)。
〔美〕班傑明‧艾爾曼(Benjamin A. Elman)著,原祖杰等譯,《科學在中國(1550-1900)》(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6)。
〔美〕班傑明‧艾爾曼(Benjamin A. Elman)著,趙剛譯,《從理學到樸學:中華帝國晚期思想與社會變化面面觀》(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5)。
〔美〕康笑菲(Xiaofei Kang)著,姚政志譯,《狐仙》(臺北:博雅書屋,2009)。
〔美〕梅維恆(Victor H. Mair)主編,馬小悟、張治、劉文楠譯,《哥倫比亞中國文學史》(北京:新星出版社,2016)。
〔美〕理查德‧費爾德曼(Richard Feldman)著,文學平、盈俐譯,《知識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9)。
〔美〕麥欽納力(Peter K. McInerney)著,林逢祺譯,《哲學概論》(臺北:桂冠出版社,1996)。
〔美〕瑪姬‧克爾(Margee Kerr)著,蕭美惠等譯,《恐懼密碼:為什麼我們總是怕黑、怕鬼、怕獨處?》(臺北:商周出版社,2016)。
〔美〕薛愛華(Edward Hetzel Schafer)著,程章燦、葉蕾蕾譯,《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4)。
〔英〕伯特蘭‧羅素(Bertrand Arthur William Russell)著,劉福增譯,《哲學問題》(臺北:心理出版社,1997)。
〔英〕彼得‧柏克(Peter Burke)著,賈士蘅譯,《知識社會史:從古騰堡到狄德羅》(臺北:麥田出版社,2003)。
〔英〕柯律格(Craig Clunas)著,高昕丹、陳恒譯,《長物:早期現代中國的物質文化與社會狀況》(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5)。
〔英〕柯律格(Craig Clunas)著,黃小峰譯,《大明:明代中國的視覺文化與物質文化》(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9)。
〔英〕柯律格(Craig Clunas)著,黃曉鵑譯,《明代的圖像與視覺性》(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
〔英〕蒂姆‧丹特(Tim Dant)著,龔永慧譯,《物質文化》(臺北:書林出版社,2009)。
〔德〕沃爾夫岡‧伊瑟爾(Wolfgang Iser)著,陳定家、汪正龍等譯,《虛構與想像:文學人類學疆界》(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德〕沃爾夫岡‧凱澤爾(Wolfgang Kaiser)著,曾忠祿、鍾翔荔譯,《美人和野獸:文學藝術中的怪誕》(臺北:久大文化出版社,1991)。
〔德〕班雅明(Walter Benjamin)著,林志明譯,《說故事的人》(臺北:臺灣攝影工作室出版社,1998),頁24。
〔德〕馬丁‧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著,孫周興譯,《林中路》(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4)。
〔德〕薛鳳(Schäfer Dagmar)著,吳秀杰、白嵐玲譯,《工開萬物:十七世紀中國的知識與技術》(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5)。
〔澳〕海瑟林頓(Stephen Cade Hetherington)著,林逢祺譯,《知識之謎:知識論導引》(臺北:學富文化出版社,2002)。
〔韓〕金永植,《科學與東亞儒家傳統》(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
〔韓〕金永植著,潘文國譯,《朱熹的自然哲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

五、 外文著作(先按國籍再按筆畫、字母排序)
〔日〕奥野省蔵,《おかめ八目:中華思想の正体と碁盤の目の謎を解く》(東京:文藝社,2003)。
〔日〕山田慶兒,《混沌の海へ:中国的思考の構造》(東京:筑摩書房,1975)。
〔日〕山田慶兒,《朱子の自然学》(東京:岩波書店,1978)。
〔日〕山田慶兒編,《東アジアの本草と博物學の世界》(京都:思文閣出版社,1995)。
〔日〕酒井忠夫,《中國日用類書史の研究》(東京:國書刊行會,2011)。
〔日〕小川陽一,《日用類書による明清小說の研究》(東京:研文出版社,1995)。
〔日〕小林清市,《中国博物學の世界:「南方草木状」「斉民要術」を中心に》(東京:農山漁村文化協會,2003)。
〔日〕松田修、〔日〕渡辺守邦、〔日〕花田富二夫校注,《伽婢子》(東京:岩波書店,2001)。
〔日〕青木正児,《中華名物考》(東京:平凡社,1988)。
〔日〕陳捷編,《医学‧科学‧博物:東アジア古典籍の世界》(東京:勉誠出版社,2020)。
Robert Ford Campany. Strange Writing: Anomaly Accounts in Early Medieval China.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1996.
Russell W. Belk. Collecting in a Consumer Society.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5.
Stefan R. Dziemianowicz, S. T. Joshi. Supernatural Literature of the World: An Encyclopedia. Westport, Conn. : Greenwood Press, 2005.
Susan M. Pearce. Interpreting Objects and Collection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4.
Susan M. Pearce. On Collecting: An Investigation into Collecting in European Tradition.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9.
Peter Burke. What is the History of Knowledge? Cambridge: Polity, 2016.

六、 期刊論文(按筆畫排序)
毛文芳,〈物的神話:晚明文震亨《長物志》的物體系論述〉,《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0期,2002年3月,頁303-366。
王立、胡瑜,〈《聊齋誌異‧夜叉國》的佛經淵源及中外民族融合內蘊〉,《大連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1卷,1期,2010年3月,頁96-101。
王鴻泰,〈明清間士人的閒隱理念與生活情境的經營〉,《故宮學術季刊》,24卷,3期,2007年春季,頁1-44。
王鴻泰,〈閒情雅致:明清間文人的生活經營與品賞文化〉,《故宮學術季刊》,22卷,1期,2004年秋季,頁69-97。
余欣,〈中國博物學傳統的重建〉,《中國圖書評論》,10期,2013年10月,頁45-53。
吳國盛,〈西方近代博物學的興衰〉,《廣西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第1期,2006年5月,頁18-29。
吳國盛,〈博物學:傳統中國的科學〉,《學術月刊(上海)》,4期,2016年4月,頁11-19。
李瑞全,〈論德性之知與見聞之知之實踐意義:常知、真知與自然的辯證〉,《鵝湖學誌》,64期,2020年6月,頁1-65。
李遠碩,〈「格物致知」之始原意義與其內涵〉,《哲學與文化》,47卷,2期,2020年2月,頁71-85。
林明澤,〈感受為憑:論英國維多利亞時期鬼故事中「理性現實」界限上的「感官知覺」殘餘〉,《英美文學評論》,21期,2012年12月,頁27-70。
金觀濤,〈中國文化的常識合理精神〉,《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新6期,1997年1月,頁457-471。
姚永輝,〈從《太平廣記》管窺「夜叉」形象的流變〉,《宜賓學院學報》,1期,2005年1月,頁58-59。
范宜如,〈文化圖景的形構:王士性《廣志繹》之地方知識與敘事〉,《中國學術年刊》,32期,2010年9月,頁191-222。
范宜如,〈荔枝書寫與武夷地景:以謝肇淛、徐熥、徐(火勃)為考察對象〉,《國文學報》,59期,2016年6月,頁1-27。
范宜如,〈被隱蔽的文學想像?以明代粵西筆記《赤雅》的知識傳述與書寫型態為討論核心〉,《政大中文學報》,28期,2017年12月,頁69-101。
范宜如,〈華夏邊緣的觀察視域:王士性《廣志繹》的異文化敘述與地理想像〉,《國文學報》,42期,2007年12月,頁121-151。
范宜如,〈謝肇淛《滇略》的書寫視域及文化意蘊〉,《國文學報》,55期,2014年6月,頁165-199。
范宜如,《行旅.地誌.社會記憶:王士性紀遊書寫探論》(臺北:萬卷樓出版社,2011)。范宜如,〈謝肇淛《五雜組》中的物質書寫與地域視野〉,《中正漢學研究》,22期,2013年12月,頁155-185。
徐光台,〈西學傳入與明末自然知識考據學:以熊明遇論冰雹生成為例〉,《清華學報》,37卷,1期,2007年6月,頁117-157。
高桂惠,〈《聊齋誌異》禮物書寫探析─細讀〈鳳仙〉與〈醜狐〉〉,《文化越界》,1卷,7期,2012年3月,頁1-21。
高桂惠,〈「物趣」與「物論」:《聊齋誌異》物質書寫之美典初探〉,《淡江中文學報》,25期,2011年12月,頁69-93。
高桂惠,〈為何志怪?試論清代《聊齋誌異》與《閱微草堂筆記》的續衍辯證〉,《東亞細亞的思想和文化閱讀》(首爾:成均館大學出版社,2009),頁74-83。
高桂惠,〈清代《醉茶志怪》透過驚悚、怪誕、另類閒賞所展演的志怪文化〉,《中國小說論叢》,28輯,2008年9月,頁55-73。
高桂惠,〈豔與異的續衍辯證:清代文言小說「蒲派」與「紀派」的綺想世界-以《螢窗異草》爲主的討論〉,《長庚人文社會學報》,1卷,1期,2008年4月,頁129-165。
康韻梅,〈《酉陽雜俎》的文類與敘事研究:以魯迅的觀點為考察中心〉,《成大中文學報》,66期,2019年9月,頁117-148。
康韻梅,〈從「粗陳梗概」到「敘述宛轉」:試以兩組文本為例展現志怪與傳奇的敘事性差異〉,《臺大文史哲學報》,61期,2004年11月,頁179-222。
張火慶,〈重讀細論《冥報記》:以文輔教?藉教勸世?〉,《興大中文學報》,17期,2005年6月,頁115-155。
陳才訓,〈文人雅集與文言小說的創作及發展規律〉,《求是學刊》,39卷,6期,2012年11月,頁122-128。
陳元朋,〈傳統博物知識裡的「真實」與「想像」:以犀角與犀牛為主體的個案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33期,2010年5月,頁1-82。
陳柏言,〈異物如何成為知識:論中晚唐嶺南異物書寫〉,《中外文學》,50卷,1期,2021年3月,頁19-60。
陳剛,〈明萬曆筆記著述方式初探〉,《北京社會科學》,1期,2019年1月,頁33-43。
陳晨、劉彭冰,〈梅鼎祚《才鬼記》研究:以文本生成考察為中心〉,《江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0卷,6期,2007年12月,頁99-104。
傅錫洪,〈宋代理學鬼神論的形成:以朱子「陰陽之靈」的觀念為中心〉,《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58卷,5期,2018年,頁149-157。
彭兆榮,〈此「博物」抑或彼「博物」:這是一個問題〉,《文化遺產》,第4期,2009年10月,頁1-8。
黃莘瑜,〈「情史」與「情」之知識型構〉,《漢學研究》,30卷,4期,2012年12月,頁169-203。
黃莘瑜,〈園、譜、文學與華胥國:人文視域下的《二如亭群芳譜》〉,《臺大中文學報》,55期,2016年12月,頁53-96。
楊清惠,〈論《閱微草堂筆記》的異物書寫及其文體美學〉,《淡江中文學報》,35期,2016年12月,頁97-132。
楊儒賓,〈原物理學〉,《東亞觀念史集刊》,7期,2014年12月,頁255-297。
楊儒賓,〈理學工夫論的「德性之知」〉,《中國文化》,47期,2018年7月,頁40-57。
楊儒賓,〈喚醒物學:北宋理學的另一面〉,《漢學研究》,35卷,2期,2017年6月,頁57-94。
廖肇亨,〈近世中国知識人の博物学の再構築:方以智「通雅」と「物理小識」を中心に〉收入〔日〕陳捷編,《医学‧科学‧博物:東アジア古典籍の世界》(東京:勉誠出版社,2020),頁265-278。
廖肇亨,〈長島怪沫、忠義淵藪、碧水長流:明清海洋詩學中的世界秩序〉,《中國文哲研究集刊》,32期,2008年3月,頁41-71。
廖肇亨,〈星槎收盡域中奇:從《中山詩文集》看琉球漢詩中的自然風物與人文景觀〉,《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6卷,1期,2016年3月,頁5-25。
廖肇亨,〈從「搜奇獵異」到「休明之化」:由朱之蕃看晚明中韓使節文化書寫的世界圖像〉,《漢學研究》,29卷,2期,2011年6月,頁53-80。
趙法生,〈先秦認識論視域中的格物問題〉,《社會科學論壇》,12期,2012年12月,頁11-24。
劉天振,〈《廣博物志》小說性質探論〉,《中國文學研究(輯刊)》,2期,2012年12月,摘要,頁105-118。
劉天振,〈古代文言小說知識庫功能略論〉,《中國文學研究》,3期,2015年,頁54-61。
劉天振、盧怡羊,〈朱謀㙔《異林》小說輯佚價值初探〉,《明清小說研究》,4期,2016年,頁184-190。
劉苑如,〈《異苑》中的怪異書寫與諧謔精神研究:以陳郡謝氏家族的相關記載為主要線索〉,《中國文哲研究集刊》,14期,1999年3月,頁51-91。
劉苑如,〈形見與冥報:六朝志怪中鬼怪敘述的諷喻:一個「導異為常」模式的考察〉,《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9期,2006年9月,頁1-45。
劉苑如,〈從鮮卑敘記看南朝志怪中異族想像與時代感覺〉,《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0期,2002年3月,頁223-262。
劉苑如,〈眾生入佛國,神靈降人間:《冥祥記》的空間欲望詮釋〉,《政大中文學報》,2期,2004年12月,頁3-34。
劉苑如,〈雜傳體志怪與史傳的關係:從文類觀念所作的考察〉,《中國文哲研究集刊》,8期,1996年3月,頁365-400。
劉苑如,〈題名、輯佚與復原:《玄中記》的異世界構想〉,《中國文哲研究集刊》,31期,2007年9月,頁29-74。
劉苑如,《身體‧性別‧階級:六朝志怪的常異論述與小說美學》(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02)。
劉學倫,〈從書目中看「雜家」一詞意義的演變〉,《書目季刊》,40卷,4期,2007年3月,頁35-66。
鄧郁生,〈鑄經史於怪談:《傳奇‧甯茵》化典謀篇之知識體系探析〉,《成大中文學報》,70期,2020年9月,頁37-74。
賴信宏,〈《新刊分類江湖紀聞》版本考〉,《書目季刊》,53卷2期,2019年9月,頁45-58。
賴信宏,〈踵事增華與雜湊稗販-《續耳譚》之編纂及其性質考論〉,《成大中文學報》,53期,2016年6月,頁69-110。

七、 學位論文(按筆畫排序)
王昱升,《六朝地理博物類志怪小說研究》,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15年6月。
王鐿容,《知識生產與文化傳播:新論楊慎》,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所博士論文,2014年6月。
朱琴,《蘇州古代筆記研究》,蘇州大學中國古代文學所博士論文,2011年3月。
李昭鴻,《陸楫及其《古今說海》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所博士論文,2011年。
張玄,《晚明筆記體小說研究》,華東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所博士論文,2017年。
許聖和,《「博物思維」與六朝文學》,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所碩士論文,2006年7月。
陳寶琳,《吳大震《廣艷異編》研究》,私立東吳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17年6月。
廖秀倩,《《博物志》博物書寫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14年6月。
賴信宏,《《聊齋誌異》主體意識的呈顯與構設》,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所博士論文,2014年6月。
賴信宏,《志怪到傳奇的遞嬗研究:述異話奇的書寫成規與知識利用》,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所碩士論文,2007年7月。
賴思妤,《《仙媛紀事》研究:從溯源到成書》,國立暨南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1月。
龔進輝,《王同軌及其《耳談》、《耳談類增》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6月。

八、 網路資源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殷周金文暨青銅器資料庫,
http://www.ihp.sinica.edu.tw/~bronze
國立故宮博物院書畫典藏資料檢索系統,https://painting.npm.gov.tw
Howard Phillips Lovecraft. “Supernatural Horror in Literature.”
https://www.hplovecraft.com/writings/texts/essays/shil.aspx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博士論文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