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中華民國與日本在臺灣的國語運動之比較研究
作者:林育辰
作者(外文):LIN, YU-CHEN
校院名稱:國立臺東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學系教育研究所
指導教授:梁忠銘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1
主題關鍵詞:國語運動語言政策日本殖民統治時期中華民國在臺灣national language movementlanguage policyJapanese colonial ruleR.O.C. in Taiwa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
本研究旨在了解中華民國與日本在臺灣的國語運動,比較兩者實行國語推行的背景、過程、成效以及影響。研究目的如下:一、探討日本在臺灣實施國語運動的原由;二、了解日本在臺灣實施國運動的各種措施以及施行方法;三、了解日本在臺灣實施國語運動的成效;四、探討中華民國在臺灣實施國語運動的原由。
五、了解中華民國在臺灣實施國語運動的各種措施以及施行方法;六、了解中華民國在臺灣實施國語運動的成效;七、比較兩個國語運動的相同處與相異處;八、兩個國語運動對於未來語言政策的借鑑。採用歷史研究法,主要蒐集相關歷史文獻進行研究分析。研究結果為:一、兩者相似之處:(一)將臺灣人塑造成認同統治當局的好國民;(二)推行國語初期,對於臺語學習的態度較為友善;(三)兩者的語言政策都導致推行的語言使用率上升、臺語的使用率降低;(四)國語推行策略都包含獎勵以及高壓措施。二、相異之處:(一)臺灣人對兩種語言在臺推行初期的態度不同;(二)對於臺語限制的方式不同;(三)國語普及的速度不同。根據本研究的結論對臺灣未來的語言政策提出幾項建議:一、公務人員考試加入特定語言認證;二、在公務機關設置特定語言補習班;三、選定中小學部分課程以特定語言授課;四、建立語言示範區;五、避免「高低語言」現象發生。
一、中文文獻
(三國)何晏等人。論語集解。
(清)劉寶楠。論語正義。臺北市:臺灣商務,1965。
(清)覺羅勒德洪。大清世宗憲皇帝實錄。臺北市:臺灣華文書局,1970。
丁致聘(1970)。中國近七十年來教育記事。臺北市:國立編譯館。
丁致聘(1970)。中國近七十年來教育記事。臺北市:國立編譯館。
大公報(1945年9月2日),11版。
小松田直(2012)。圖解世界史(黃秋鳳譯)。臺北市:易博士、城邦。(原著出版年:2008)
山地國民學校均設收音機(1946年10月19日)。民報,3版。
中村孝志(2001)。十七世紀西班牙人在臺灣的布教。載於翁佳音、吳密察、許賢瑤(主編),荷據時代臺灣史研究下卷,社會‧文化(頁135-181)。臺北縣:稻鄉。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1981)。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紀要。臺北市: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
中華民國電視學會電視年鑑暨電視叢書編纂委員會(1976)。中華民國電視年鑑。臺北市:中華民國電視學會。
方師鐸(1965)。五十年來中國國語運動史。臺北市:國語日報社。
方祖燊、鄭奮鵬、張孝裕(1972)。六十年來之國語運動簡史。載於程發軔(主編),六十年來之國學(二)(頁461-554),臺北市:正中書局。
王文科(2002)。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
王仲犖(1992)。魏晉南北朝史(下)。臺北縣:漢京。
王任光(2002)。文藝復興時代。臺北縣:稻鄉。
王希杰(1996)。狼孩子。載於于根元、張朝炳、韓敬體(編),語言的故事(頁29-31)。臺北市:洪葉文化。
王炬(1951)。國語運動的理論與實際。臺灣省國語推行委員會。
王家儉(2000)。李鴻章與北洋艦隊——近代中國創建海軍的失敗與教訓。臺北市:國立編譯館。
王隆盛(1994)。歷史研究法的探討。載於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教育研究方法論文集:紀念蔡保田教授逝世三週年(頁15-20)。臺北市:臺灣書店。
王曉波(1986)。走出臺灣歷史的陰影。臺北市:帕米爾書店。
世界華語文教育會(2012)。國語運動百年史略。臺北市:國語日報社。
史明(1980)。臺灣人四百年史(下)。San Jose,Calif.:蓬島文化公司。
史明(1992)。民族形成與臺灣民族。作者自行出版。
史穎君(1984)。我國國語運動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司琦(1981)。中國國民教育發展史。臺北市:國立教育資料館。
白部長昨向國內外播告闡明臺灣事變真相(1947年3月28日)。臺灣新生報,2版。
立法院(1975年11月18日)。廣播電視法草案審查修正案【院會紀錄】。立法院公報,64(93),3-25。
安田敏朗(2012)。日本「國語」的近代(呂美親譯)。東亞觀念史集刊,3,71-117。
行政院(2008年2月1日)。行政院函請審議國家語言發展草案。立法院第7屆第1會期第2次會議議案關係文書,院總第1155號,359-362。
行政院主計處(2020年5月10日)。99年人口及住宅普查結果綜合報告。取自https://ebas1.ebas.gov.tw/phc2010/chinese/rchome.htm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1982)。國語推行政策及措施之檢討與改進。臺北市: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辻本雅史(2006)。談日本儒學的「制度化」──以十七至十九世紀為中心(田世民譯)。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3(1),257-274。
何容、齊鐵恨、王炬(1948)。臺灣之國語運動。臺北市:臺灣省政府教育廳。
何群雄(2001)。漢字在日本。香港:香港商務印書館。
余長敏(2009)。菊與刀:解密日本人。長春:吉林出版社。
余書麟(1966)。中國教育史下冊。臺北市: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出版組。
吳文星(1992)。日據時期臺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臺北市:正中。
吳文星(1996)。日據時期臺灣總督府推廣日語運動初探。載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等教育輔導委員會(編),認識臺灣歷史論文集(頁257-321)。臺北市:師大中教輔委會。
吳本榮(2006)。陳儀與臺灣光復初期的語言政策。廣西社會科學,136,125-128。
吳永猛、高凱聲、黃建森、袁金和、謝明瑞、陳登源(2002)。臺灣經濟發展。臺北縣:國立空中大學。
吳圳義(2005)。西洋近古史。臺北市:三民。
吳守禮(1946年5月21日)。臺灣人語言意識的側面觀。臺灣新生報,國語副刊第一期。
吳明吉(2012)。戰後初期《國語日報》之研究(1948-1954)。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昭新(2005)。吳守禮教授生平事略。取自http://olddoc.tmu.edu.tw/chiaushin/prof-shouliwu.htm
吳美慧(2005)。解嚴後臺灣語言教育政策之發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在職進修碩士論文。
吳英成(2010)。漢語國際傳播:新加坡視角。中國北京:商務印書館。
吳濁流(1989)。無花果:臺灣七十年的回想。臺北市:前衛。
志村雅久(1993)。中華民國臺灣地區推行國語運動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文瑞(2007)。初探臺灣英語教育之現況與困境。語文與國際研究,4,95-107。
李石岑(1923)。新學制小學學程綱要草案。教育雜誌,15,4,附載1-24。
李宇平(1993)。試析一九三○年代中國的經濟恐慌論。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2(上),139-170。
李宗義(譯)(2008)。比較霸權:戰後新加坡及香港的華文學校政治(原作者:黃庭康)。臺北市:群學。(原著出版年:2002)
李園會(1983)。日據時代臺灣之初等教育。高雄市:復文。
李園會(1983)。臺灣光復時期與政府遷臺出其教育之政策研究。高雄市:復文。
李園會(2005)。日據時期臺灣初等教育制度。臺北市:國立編譯館。
李筱峰(1991)。二二八事件前的文化衝突。思與言,29(4),185-215。
杜武志(1997)。日治時期的殖民教育。臺北縣:臺北縣立文化中心。
汪知亭(1978)。臺灣教育史料新編。臺北市:臺灣商務。
汪彝定(1991)。走過關鍵年代:汪彝定回憶錄。臺北市:商周文化。
沈天鉦(1997)。鷹架在語言發展中的角色:母語學習及第二語教學之實況分析與比較。國民教育研究學報,3,1-23
狄克遜‧韋克特(Dixon Wecter)(2008)。經濟大蕭條時代(秦傳安譯)。臺北市:德威。(原著出版年:1948)
卓文義(1973)。民國初年的國語運動。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甘逢(1995)。歷史研究法。教育研究,4,79-94。
周國興(1977)。狼孩的啟示。化石,4,16-17。
周婉窈(1995)。臺灣人第一次的「國語」經驗——析論日治末期的日語運動及其問題。新史學,6(2),113-161。
周婉窈(1998)。臺灣歷史圖說(史前至一九四五年)。臺北市:聯經。
林天祐(1996)。認識研究倫理。教育資料與研究,12,57-63。
林生傳(1999)。教育心理學。臺北市:五南。
林呈蓉(2007)。皇民化社會的時代。臺中市:莎士比亞。
林宗源(1986)。濁水溪。臺北市:笠詩刊社。
林茂生(2000)。日本統治下臺灣的學校教育:其發展及有關文化之歷史分析與探討(林詠梅譯)。臺北市:新自然主義。(原著出版年:1929年)
林振中(2006)。日據時期臺灣教育史研究-同化教育政策之批判與啟示。國民教育研究學報,16,109-128。
林景淵(1994)。江戶時代之教育制度與轉型期之日本。國立中興大學共同學科期刊,3,77-93。
林韻丰、黃宏仁(2020)。福佬客文化的追溯、再現與傳承-以成美文化園為例。博物館學季刊,34(2),5-41。
法蘭寇‧傑克、瓦倫‧諾曼(Fraenkel, Jack R. & Wallen, Norman E.)(2004)。教育研究法:規劃與評鑑(卯靜儒、吳宗雄、吳淑娟、李奉儒、李昭華、林麗菊、洪志成、侯幸雨、徐清美、許誌庭、陳沛嵐、曾玉村、黃柏叡、蔡邦居、蔡清田、鄭文芳、謝卓君譯)。臺北市:麥格‧羅希爾、麗文。(原著出版年:2003)
邱敏捷(1998)。論日治時期臺灣語言政策。臺灣風物,48(3),39-59。
侯文詠(1992)。淘氣故事集。臺北市:皇冠。
侯珮倫(2007)。日治時期大坑地區之簡易國語講習所實施狀況。臺中鄉圖,8,8-18。
施正鋒(1998)。族群與民族主義:集體認同的政治分析。臺北市:前衛。
施正鋒、張學謙(2003)。語言政策及制定「語言公平法」之研究。臺北市:前衛。
段昌國(2005)。十五至十八世紀歐洲史。臺北縣:空大。
洪炎秋(1966)。臺灣光復後國語教育運動。教育文摘,11(10),2-4、11。
洪炎秋(1975)。國語推行和國語日報。臺北市:國語日報出版部。
夏金英(1995)。臺灣光復後之國語運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治本(2001)。全球化與民族國家:挑戰與回應。臺北市:巨流。
徐大明、李巍(2007)。新加坡語言政策研究報告。載於徐大明(編),社會語言學研究(103-19頁)。中國上海:人民出版社。
徐輝閔(2005):歷史研究法。載於陳媛雯(編),資優學生社會人文獨立研究教師指導手冊。高雄市:高雄市政府教育局。
祖國的懷抱【社論】(1946年10月26日)。民報,1版。
高橋俊乘(1941)。日本教育史(秦企賢譯)。南京:中日文化協會。
國人如此話臺灣(2002)。載於王曉波(主編),二二八真相(頁272-279)。臺北市:海峽學術。
國史館教育志編纂委員會(1990)。中華民國史教育志(初稿)。臺北縣:國史館。
國民政府(1945年9月21日)。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組織條例。國民政府公報,34年渝(862),1-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音教材編輯委員會(1987)。國音學。臺北市:正中書局。
國語副刊發刊詞(1946年5月21日)。臺灣新生報,國語副刊第一期。
國語國文與國家概念【社論】(1947年2月8日)。民報,2版。
張之傑(1985)。環華百科全書(6)。臺北市:環華。
張世祿(1970)。語言學原理。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張良澤(1988)。四十五自述。臺北市:前衛。
張春興、林清山(1989)。教育心理學。臺北市:臺灣東華。
張春興、楊國樞(1987)。心理學。臺北市:三民。
張博宇(1970)。國語教學的理論和實際。臺灣省教育廳。
張博宇(1970)。國語教學的理論和實際。臺灣省教育廳。
張博宇(1974)。臺灣地區國語運動史料。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張博宇(1987)。慶祝臺灣光復四十週年臺灣地區國語推行資料彙編(上)。南投縣:臺灣省政府教育廳。
張博宇(1988)。慶祝臺灣光復四十週年臺灣地區國語推行資料彙編(中)。南投縣:臺灣省政府教育廳。
張博宇(1989)。慶祝臺灣光復四十週年臺灣地區國語推行資料彙編(下)。南投縣:臺灣省政府教育廳。
張瑞成(1990)。光復臺灣之籌畫與受降接收。臺北市:國民黨黨史會。
張德水(1992)。激動!臺灣的歷史。臺北市:前衛。
張學謙(2006)。印度的官方語言地位規劃:第八附則與語言承認。臺灣國際研究季刊,2(4),131-68。
張學謙(2013)。新加坡語言地位規畫及其對家庭母語保存的影響。臺灣國際研究季刊,9(1),1-32。
教育部(1948)。37年小學課程標準。南京市:商務印書館。
教育部(1952)。41年國民學校課程標準。臺北市:臺灣商務。
教育部(1962)。51年國民學校課程標準。臺北市:正中。
教育部(1969)。57年國民小學暫行課程標準。臺北市:正中。
教育部(1976)。64年國民小學課程標準。臺北市:正中。
教育部(1979年2月28日)。有關單位建議凡公務會議及公共集會均應使用國語請查照轉知辦理。教育部公報,50,3。
教育部(1993)。82年國民中小學課程標準。臺北市:臺捷。
教育部(1993)。國民小學課程標準。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1993年5月31日)。八十二年四月份教育輿情摘要。教育部公報,221,42。
教育部(1997年5月31日)。積極規畫九年一貫新課程育訂於八十七年六月完成課程綱要工作。教育部公報,269,33-34。
教育部(2001)。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語文學習領域。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2年3月25日)。調整本部國語推行組織名稱及功能,因應社會發展之需求。國家語言推動成果。取自http://www.edu.tw/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865
教育部(2003年3月31日)。廢止國語推行辦法。教育部公報,339,16。
教育部國民教育司(1975)。國民小學課程標準。臺北市:正中書局。
教育部教育年鑑編纂委員會(1948)。第二次中國教育年鑑(三)。上海:商務印書館。
梁敬錞(1973)。開羅會議。臺北市:臺灣商務。
盛炎(2006)。語言教學原理。中國重慶:重慶出版社。
莊雅仲(1993)。再現、改宗與殖民抗爭:十七世紀荷蘭統治下臺灣的殖民主義與傳教工作。臺灣社會研究季刊,15,131-166。
許佩賢(2005)。殖民地臺灣的近代學校。臺北市:遠流。
許雪姬(1991)。臺灣光復初期的語文問題。思與言,29(4),155-184。
郭生玉(2009)。心理與教育研究法。臺北市:精華書局。
郭振羽(1995)。語言政策和語言計劃。載於雲惟利(編),新加坡社會和語言(57-73頁)。新加坡:中華語言文化中心。
郭譽孚(1998)。自惕的主體的臺灣史。臺北市:汗漫書屋籌備處。
陳長官演講詞全文(1946年2月16日)。臺灣新生報,1版。
陳美如(1996)。臺灣光復後語言教育政策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郁秀(2010)。鑽石臺灣:多元歷史篇。臺北市:玉山社。
陳培豐(2019)。同化的同床異夢:日治時期臺灣的語言政策、近代化與認同(王興安、鳳氣至純平譯)。臺北市:麥田。
陳梧桐(2009)。鄭成功復臺與漢文化在臺灣的傳播。江西社會科學,8,144-150。
陳淑嬌(2007)。臺灣語言活力研究。載於鄭錦全、何大安、蕭泰英、江敏華、張永利(編輯),語言政策的多元文化思考(頁19-39)。臺北市:中研院語言所。
陳清敏、黃昭仁、施志輝(1996)。認識臺灣。臺北市:黎明。
陳章太(1996)。方言島。載於于根元、張朝炳、韓敬體(編),語言的故事(頁173-176)。臺北市:洪葉文化。
陳鳴鐘、陳興唐(1989)。臺灣光復和光復後五年省情。中國江蘇:南京。
陸軍第七十軍政治部政治隊(1945年11月10日)。陸軍第十七軍政治部招收國語補習生廣告,民報,2版。
鹿港街教員組織國語講習班講師好意不收報酬(1946年1月22日)。民報,2版。
曾華璧(2011)。釋析十七世紀荷蘭據臺時期的環境探索與自然資源利用。臺灣史研究,18(1),1-39。
游婉琪(2012年3月5日)。菜英文小學輸大陸中學輸南韓。中國時報,A7版。
湯雲航、吳麗君(2006)。新加坡語言政策與官方語言的功能。承德民族師專學報,26(3),20-26。
紫翔(1949年2月14日)。臺灣國語推行的回顧與展望。公論報,3版。
舒新城(1980)。近代中國教育史料。臺北市:文海出版社。
華光國語同盟成立(1945年10月28日)。民報,1版。
馮作民(1975)。西洋全史(七)文藝復興。臺北市:燕京。
黃存厚(2002)。二二八事變始末。載於王曉波(主編),二二八真相(頁186-243)。臺北市:海峽學術。
黃秀政、張勝彥、吳文星(1992)。臺灣史。臺北市:五南。
黃宣範(1974)。語言學研究論叢。臺北市:黎明。
黃宣範(1993)。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臺灣語言社會學的研究。臺北市:文鶴。
黃英哲(2005)。魏建功與戰後臺灣「國語」運動(1946-1948)。臺灣文學研究學報,1,79-107。
黃英哲(2007)。「去日本化」「再中國化」:戰後臺灣文化重建。臺北市:麥田。
愛新覺羅‧溥儀(1978)。溥儀自傳。臺南市:金川。
溫世光(1983)。中國廣播電視發展史。臺北市:三民。
葉明勳(2000)。228事件的追記。臺北市:財團法人大同文化基金會。
葉高華(2018)。臺灣歷次語言普查回顧。臺灣語文研究,13(2),247-274。
葉盛琦(2011)。戰後初期國語熱潮與國語讀本。國家圖書館館刊,100(2),60-98。
葉龍彥(2006)。臺灣戰後之初的補習班。臺北文獻,157,31-46。
董霄云(2008)。文化視野下的雙語教育—實踐、爭鳴與探索。中國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詹雅能(2019)。1920年代臺灣的書房教育:以鄭家珍《客中日誌》為觀察中心。臺灣史研究,26(3),39-90。
詹瑋(1985)。吳稚暉與國語運動。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熊南京、李芳蘭、李雪強(2010)。荷蘭殖民統治者對臺灣原住民語言政策及對語言生態的影響。南昌航空大學學報,12(1),76-81。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1946)。臺灣省五十一年來統計提要。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統計室。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1946年10月3日)。電為本省境內各新聞紙雜誌附刊日文版應自本年十月二十五日起一律撤除希轉飭遵照。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公報,35年冬(3),45。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1946年4月2日)。臺灣省國語推行委員會組織規程。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公報,35年夏(7),107-108。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1946年6月4日)。臺灣省各縣市推行國語實施辦法。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公報,35年夏(30),475-476。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1946年6月7日)。臺灣省各縣市國語推行員任用及待遇辦法。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公報,35年夏(33),524-525。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1946年7月19日)。規定自下學年度起教學須一律用國語。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公報,35年秋(17),263。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1946年8月10日)。為規定國語講習班應授科目等電希遵照。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公報,35年秋(36),566-567。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1947年3月26日)。臺灣省各縣市國語推行員任用及待遇辦法。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公報,36年春(56),885。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1947年5月6日)。廣播無線電臺設置規則。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公報,36年夏(31),522。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1947年5月7日)。廣播無線電臺設置規則。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公報,36年夏(32),538-540。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宣傳委員會(1946)。陳長官治臺一年來言論集。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宣傳委員會。
臺灣省政府(1947年6月12日)。為電令本省各級學校嚴禁員生運用日語希遵照。臺灣省政府公報,36年夏(63),254-255。
臺灣省政府(1947年6月27日)。電仰禁賣卅六年度出版全日文版書籍等。臺灣省政府公報,36年夏(76),496。
臺灣省政府(1948年2月21日)。臺灣省各縣市國語推行委員會組織規程。臺灣省政府公報,37年春(42),667-668。
臺灣省政府(1948年8月2日)。電覆關於查禁一般歌曲之日語唱片案希飭屬宣傳勸止。臺灣省政府公報,37年秋(27),334。
臺灣省政府(1950年1月27日)。修正臺灣省各縣市國語推行員任用及待遇辦法、修正臺灣省各縣市推行國語實施辦法。臺灣省政府公報,39年春(21),274-275。
臺灣省政府(1950年5月30日)。本省非常時期教育綱領實施辦法有關各級學校及社教機關應行注意遵辦暨應加強推行事項希查照轉飭遵辦具報。臺灣省政府公報,39年夏(51),772-773。
臺灣省政府(1951年2月5日)。電為國民學校凡舉行各種集會口頭報告應操國語至國旗破爛或變色應即換新希轉飭遵照。臺灣省政府公報,40年春(29),468。
臺灣省政府(1951年7月13日)。為加強中等學校員生國語程度希遵照查照飭遵。臺灣省政府公報,40年秋(11),126。
臺灣省政府(1952年7月11日a)。臺灣省各縣(市)國語推行委員會組織規程。臺灣省政府公報,41年秋(10),148-149。
臺灣省政府(1952年7月11日b)。臺灣省各縣(市)推行國語實施辦法。臺灣省政府公報,41年秋(10),149。
臺灣省政府(1952年7月11日c)。臺灣省各縣(市)國語推行員任用待遇辦法。臺灣省政府公報,41年秋(10),149-150。
臺灣省政府(1953年7月29日)。臺灣省各機關舉辦員工國語補習班實施辦法。臺灣省政府公報,42年秋(25),349。
臺灣省政府(1954年7月13日)。為教會召集兒童傳教並教授羅馬字應否予以禁止一案令仰遵照。臺灣省政府公報,43年秋(11),163。
臺灣省政府(1954年9月23日)。臺灣省公務員國語進修輔導委員會組織規程。臺灣省政府公報,43年秋(73),919。
臺灣省政府(1955年10月20日)。為基督教會教授羅馬字拼音令仰取締具報。臺灣省政府公報,44年冬(16),182。
臺灣省政府(1958年2月22日)。為羅馬字聖經在三年內暫准使用以後須逐漸淘汰乙案函請查照。臺灣省政府公報,47年春(40),563。
臺灣省政府(1964年9月14日)。為加強推行國語希本省各機關學校人員積極倡導令希遵照並轉飭所屬遵照。臺灣省政府公報,53年秋(65),6。
臺灣省政府(1971年7月9日)。檢發臺灣省加強推行國語實施計劃令希切實遵辦。臺灣省政府公報,60年秋(8),7。
臺灣省政府(1973年2月20日)。國語推行辦法。臺灣省政府公報,62年春(40),2。
臺灣省政府(1973年3月7日a)。臺灣省國語推行指導委員會組織規程。臺灣省政府公報,62年春(53),6。
臺灣省政府(1973年3月7日b)。臺灣省各縣(市)國語推行指導委員會組織規程。臺灣省政府公報,62年春(53),7。
臺灣省政府(1974年11月23日)。臺灣省各縣市加強推行社會國語教育改進要點。臺灣省政府公報,63年冬(44),4。
臺灣省政府(1975年2月20日)。茲訂於三月一日至三十一日為擴大舉辦社會國語教育活動月。臺灣省政府公報,64年春(39),3。
臺灣省政府(1975年8月16日)。關於公眾集會及公共場所與公務洽談應使用國語以維民族精神積極推行並轉所屬知照。臺灣省政府公報,64年秋(41),10。
臺灣省政府(1976年2月11日)。重申貫徹推行國語教育一案函請查照。臺灣省政府公報,65年春(31),4。
臺灣省政府(1980年6月15日)。關於貴省部分縣市擬推行本土語言教育一案復如說明請查照。臺灣省政府公報,79年夏(63),3。
臺灣省政府(1982年5月17日)。為加強國語文教育績效各級學校師生在校一律使用國語請查照轉知辦理。臺灣省政府公報,71年夏(39),5。
臺灣省政府新聞處(1983)。新聞業務手冊。臺中市:臺灣省政府新聞處。
臺灣省國語推行委員會(1946)。臺灣省國語教育實施概況。臺灣省國語推行委員會。
臺灣教育會(2010)。臺灣教育沿革誌(許錫慶譯)。南投:臺灣文獻館。(原著出版年:1939)
語言平等法草案(2003)。共和國,31,46-48。
趙元任(1968)。語言問題。臺北市:臺灣商務。
趙世開(1996)。動物的「語言」。載於于根元、張朝炳、韓敬體(編),語言的故事(頁22-24)。臺北市:洪葉文化。
劉建順(2001)。現代廣播學。臺北市:五南。
廣播及電視無線電臺節目輔導準則(1964)。廣播雜誌,224,17-18。
歐陽可亮(1998)。回憶錄與自傳中的二二八史料(張志明譯)。臺灣史料研究,11,140-164。
潘慧玲(2003)。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臺北市:高等教育。
蔡明賢(2009)。戰後臺灣的語言政策(1945-2008)——從國語運動到母語運動。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富有(1996)。蜜蜂的「語言」。載於于根元、張朝炳、韓敬體(編),語言的故事(頁25-28)。臺北市:洪葉文化。
蔡錦堂(1993)。日本據臺初期公學校國語教科書之分析。中國與亞洲國家關係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41-244。
蔣為文(2006)。從漢字文化圈看語言文字與國家認同之關係。載於施政峰(主編),國家認同之文化論述(頁523-552)。臺北市:臺灣國際研究學會。
鄭良偉(1990)。演變中的臺灣社會語文——多語社會及雙語教育。臺北市:自立晚報。
鄭梓(1991)。戰後臺灣行政體系的接收與重建——以行政長官公署為中心之分析。思與言,29(4),217-259。
鄭錦全(1973)。語言學。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
黎傑(1973)。魏晉南北朝史。臺北市:九思。
黎錦熙(1934)。國語運動史綱。上海:商務印書館。
黎錦熙(1934年4月14日)。民二讀音統一大會始末記:王照官話字母之脱胎換骨(上)。國語週刊,133期。取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a27bcc0100ifn9.html
黎錦熙(1934年4月21日)。民二讀音統一大會始末記:王照官話字母之脱胎換骨(下)。國語週刊,134期。取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a27bcc0100ifn9.html
總統府(1959年12月21日)。廣播無線電臺節目規範。總統府公報,1083,9-11。
總統府(1976年1月8日)。廣播電視法。總統府公報,2988,1-5。
謝國平(1994)。語言學概論。臺北市:三民書局。
謝崇耀(2008)。日治初期新舊學之爭的歷史考察與時代意義。人文社會學報,4,199-230。
謝敏華(2005)。全球語言政策,認同,和社會正義課題。人文社會學報,4, 169-182。
謝麗君(1997)。戰後臺灣語言政策之政治分析。國立臺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寶煖(1999)。歷史研究法及其在圖書資訊學之應用。中國圖書館學會會報,62,35-55。
鍾肇政(2000)。臺灣文學十講。臺北市:前衛。
韓濤(2016)。日本的語言政策演變路徑研究。日本問題研究,30(2),73-80。
顏玉強、林貞貞(2006)。西歐民族國家的興起:現代國家的濫觴。臺北市:莎士比亞。
魏建功(1946年5月21日)。國語運動綱領。臺灣新生報,國語副刊第一期。
魏建功(1946年5月28日)。何以要提倡從臺灣話學習國語。臺灣新生報,國語副刊第2期。
蘇蘅(1992)。我國電視節目文化意涵的研究——以方言節目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論文。

二、外文文獻
Aidil, Subhan. (2007). Planning for Malay Language in Education: Lessons of History and Present Ecology. In Viniti Vaish, S. Gopinathan, & Liu Yongbing, (Eds.), Language, Capital, Culture: Critical Studies of Language in Education in Singapore (pp. 157-74). Amsterdam: Sense Publishers.
Barker, Valerie, & Giles, Howard. (2004). English-only Policies: Perceived Support and Social Limitation.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 24(1), 77-95.
Capps, Randolph., Fix, Michael E., Murray, Julie., Ost, Jason., Passel, Jeffrey S. & Hernandez, Shinta Herwantoro., (2005). The New Demography of America’s Schools: Immigration and the No Child Left Behind Act. National Clearinghouse for English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Language Instruction Educational Program.
Cartagena, Juan. (1990). English Only in the 1980s: A Product of Myths, Phobias, and Bias. In Benesch, Sarah (Eds.), ESL in America: Myths and Possibilities (pp. 11-26). Portsmouth: Boynton/Cook Publishers.
Cashman, Holly. (2006). Who Wins in Research on Bilingualism in an Anti-bilingual State. Journal of Multilingual and Multicultural Development, 27(1), 42-60.
Chiung, Wi-vun T. (2005). Impact of monolingual policy on language and ethnic identity: a case study of Taiwan. In Wi-vun Chiung. Languge, Identity and Decolonization, 356-386. Tainan: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Christian, Donna. (1999). Looking at Federal Education Legislation From a Language Policy/Planning Perspective. In Huebner, Thom & Davis, Kathryn A. (Eds.), Sociopolitical Perspectives on Language Policy and Planning in the USA (pp. 117-130). Amsterdam, the Netherlands: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Crawford, James. (2000). At War With Diversity: US Language Policy in the Age of Anxiety. Clevedon, England: Multilingual Matters Ltd.
Crawford, James. (2007). The Decline of Bilingual Education: How to Reverse a Troubling Trend. International Multilingual Research Journal, 1(1), 33-37.
Crawford, James. (2021, March 20). Language Legislation in the U.S.A. Retrieved from http://www.languagepolicy.net/archives/langleg.htm
Edwards, John. (1985). Language, society, and identity. NY: Basil Blackwell.
Ferguson, Charles. (1959). Diglossia. Word, 15, 325-340.
Fishman, Joshua A. (1972). The Sociology of Language: An Interdisciplinary Social Science Approach to Language in Society. Rowley, Mass.: Newbury House Publishers.
Fishman, Joshua. (1967). Bilingualism with and without diglossia; diglossia with and without bilingualism.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32(2), 29-38.
Fishman, Joshua. (ed.) 1999. Handbook of Language and Ethnic Identit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eath, Shirley. & Mandabach, Frederick. (1983). Language Status Decisions and the Law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Cobarrubias, Juan & Joshua A. Fishman (Eds.), Language Planning: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pp. 87-105). Berlin: Mounton.
Heath, Shirley. (1981). English in Our Language Heritage. In Ferguson, Charles & Heath, Shirley (Eds.), Language in the USA (pp. 6-20).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ernández-Chávez, Eduardo. (1988). Language Policy and Language Rights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Tove Skutnabb-Kangas & Jim Cummins (Eds.), Minority Education: From Shame to Struggle (pp. 45-56). Clevedon, England: Multilingual Matters Ltd.
Hsu, Wen-hsien (2007). English-Only/Official vs. Bilingual Education/Bilingualism: A Critical Examination of Language Policy and Language Planning. Humanitas Taiwanica, 67, 219-247.
Kamwangamalu, N. M. (2000). A new language policy, old language practices: Status planning for African languages in a multilingual South Africa. South African Journal of African Languages, 20(1), 50–60.
Kaplan, Robert B., & Baldauf, Richard B. Jr. (2003). Language and Language-in-Education Planning in the Pacific Basin. Dordrecht, The Netherlands: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Kelman, Helbert C. (1971). Language as an Aid and Barrier to Involvement in the National System. In Rubin, Joan, & Jernudd, Bjorn H. (Eds.), Can Language Be Planned? Sociolinguistic Theory and Practice for Developing Nations (pp. 21-51). Honolulu: University Press of Hawaii.
Kiong, Tong Chee, & Pakir, Anne. (1996). The Making of National Culture in Singapore. In Thumbo, Edwin, (Eds.), Cultures in ASEAN and the 21st Century ( pp. 174-88). Singapore: UniPress, Centre for the Arts,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for ASEAN-COCI.
Leibowicz, Joseph. (1992). Official English: Another Americanization Campaign. In Crawford, James (Eds.), Language Loyalties: A Source Book on the Official English Controversy (pp. 101-111).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essow-Hurley, Judith. (1996). The Foundations of Dual Language Instruction (2nd ed.). New York: Longman.
Liebkind, Karmela. (1999). Social psychology. In Joshua Fishman (ed.). Handbook of Language and Ethnic Identity, 140-151.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u, Li-Jung. (1988). A study of language attitudes, language use and ethnic identity in Taiwan. M.A. Thesis: Fu-jen Catholic University.
Marshall, David. (1986). The Question of an Official Language: Language Rights and the English Language Amend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Sociology of Language, 60, 7-75.
Molesky, Jean. (1988). Understanding the American Linguistic Mosaic: A Historical Overview of Language Maintenance and Language Shift. In McKay, Sandra & Wong, Sau-Ling Cynthia (Eds.), Language Diversity (pp. 29-68). Cambridge: Newbury House.
Pennycook, Alstair. (1994). The Cultural Politics of English as an International Language. London: Longman.
Phillipson, Robert, and Tove Skutnabb-Kangas. (1996). English Only Worldwide or Language Ecology? TESOL Quarterly 30(3), 429-452.
Ricento, Thomas. 2000. Historical and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in language policy and planning. In Ricento, Thomas (Eds.), Ideology, Politics, and Language Policies: Focus on English (pp. 9-24).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Rolstad, Kellie, Kate Mahoney, & Gene V. Glass. The Big Picture: A Meta-Analysis of Program Effectiveness Research on English Language Learners. Educational Policy, 19(4), 572-594.
Ross, Jeffrey A. (1979). Language and the mobilization of ethnic identity. In Howard Giles & Saint-Jacques Bernard (eds.) Language and Ethnic Relations. NY: Pergamon Press.
Ruíz, Richard. (1984). Orientations in Language Planning. NABE Journal, 8(2), 15-34.
Stiefel, Leanna, Amy Ellen Schwartz, & Colin C. Chellman. (2007). Many Children Left Behind. Educational Policy, 21(3), 527-550.
Suarez-Orozco, Marcelo. (2001). Globalization, Immigration, and Education: The Research Agenda.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71(3), 345-365.
Susan B. Hanley(1900)。江戶時代の遺產(指昭博譯)。東京:中央公論社。
Wardhaugh, Ronald. (1992). 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inguistics. Cambridge. MA: Blackwell Publishers.
Weinstein, Brian. (1983). The Civic Tongue: Political Consequences of Language Choices. New York: Longman.
Wiley, Terrence G. (1999). Comparative Historical Analysis of U.S. Language Policy and Language Planning: Extending the Foundations. In Huebner, Thom & Davis, Kathryn, A. (Eds.), Sociopolitical Perspectives on Language Policy and Planning in the USA (pp. 17-37). Amsterdam, the Netherlands: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Wiley, Terrence G. (2007). Heritage and Community Languages in the National Language Debate.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91(2), 252-255.
Wiley, Terrence, & Wright, Wayne. (2004). Against the Undertow: Language-Minority Education Policy and Politics in the ‘Age of Accountability.’ Educational Policy, 18(1), 142-168.
上田萬年(1897)。国語のため。東京:富山房。
内閣官報局(1894)。法令全書。東京:国立印刷局。
江秀姿(2005)。『臺灣教科用書國民讀本』に見える「土語讀方」について。臺灣日本語文學報,20,515-539。
岡本雅享(2009)。言語不通の列島から単一言語発言への軌跡。福岡県立大學人間社會學部紀要,17(2),11-31。
陳虹彣(2019)。日本統治下の教科書と臺湾の子どもたち。東京:風響社。
臺灣總督府(1932)。臺灣現勢要覽。臺北市:臺灣總督府。
臺灣總督府(1933)。臺灣現勢要覽。臺北市:臺灣總督府。
臺灣總督府(1934)。臺灣現勢要覽。臺北市:臺灣總督府。
臺灣總督府(1935)。臺灣現勢要覽。臺北市:臺灣總督府。
臺灣總督府(1936)。臺灣現勢要覽。臺北市:臺灣總督府。
臺灣總督府(1937)。臺灣現勢要覽。臺北市:臺灣總督府。
臺灣總督府(1938)。臺灣現勢要覽。臺北市:臺灣總督府。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