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越界的技藝——《水經注》的地理志轉型與唐代再詮釋
作者:朱先敏
作者(外文):Hsien-min Chu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鄭毓瑜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1
主題關鍵詞:水經注地理志地理書寫唐代接受史Shuijing zhugeographical writingmedieval Chinagazetteergenr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
土地之於人類是立身之基、是存身之本,同時也是放置自己在人世間位置的起點。地理書寫因而成為人們認知自我、心懷遠方的具體的呈現。自《尚書・禹貢》開始,編寫帝王擁有的疆域、貢物、子民及其風俗成為皇權的具現,同時也是統治的依據。時序進入魏晉南北朝,文人開始將自己關懷的議題落實在地理論述上,地方鄉賢、風土傳說、新的生活區域和景觀開始被觀察、描述和記錄下來。個人的經驗、私房的景點、徜徉在山水間切實的感官體驗開始進入山水的記述中。
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正是在這個時間點出現在歷史舞台上。在後世地理志的史論裡,《水經注》一直有著兩極化的評價。後人一方面讚嘆酈道元翔實的考據、實地的考察、縝密的推論,一方面又惋惜於他受限南北對峙只能依傍南方地記所編寫的南方水域。同時,以後世的地理志標準,也難以歸納書中收錄的奇聞異事、域外地理、引述的宗教文獻。酈道元獨特的審美眼光、描繪景色的文采,往往也被單獨提出、作為北朝散文發展的一環進行討論。凡此總總,都讓《水經注》成為一本被拆分割裂的書,價值兩極、貢獻不一、每一類材料都能拆分來單獨討論。
本文試圖將時間線拉回酈道元撰著《水經注》的年代,在那一個地志標準正在生成、地理書寫的內涵逐漸豐富擴大的時間點。酈道元選擇為《水經》作注,不依循州郡縣的分類方式,而聚焦於縱橫交錯、蔓延各地的水系,在標舉水的流動本質時進一步關注地理景觀的動態變化。此一變化,既受到河流隱顯、蜿蜒不定的特性影響,也與滄海桑田一類的自然變遷有關。更重要的是人類的衝突、爭端、利用、開墾,也在在導致自然景觀的變化,並影響了人類對地名、地景、疆域、河道、掌故的認知。在意識到地理知識變化、訊息的中斷等種種不可確定的特質之後,酈道元對待「文獻」的態度便與前代的班固、後世的唐代地理學家不同。因為意識到人類的親眼所見必然有時空上的限制,有一些訊息永遠消散在歷史中,酈道元於是依傍文獻記載,補足他因為受限時間和空間條件而來不及親眼見證的地景。而正因為對所見和所知都抱持著這份戒慎,《水經注》也保留了酈道元作為書寫者許多的未知、猶豫和留白。這些特色展現了酈道元書寫上的技藝、寫作的意識,以及重新思考地理志內涵的新設想。
由唐人引述《水經注》的八本著作裡,可以看出唐人也注意到酈道元溢出既有地理志框架的地理想像。這些越界的元素不但違背了唐代以求真、尚實為準的地理論述,也導致了不同類別的知識互通、無法歸類的焦慮。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唐人對《水經注》的引述聚焦在可驗證、可複查的河道知識,同時試圖將溢散蔓延的水系分門別類規制在州郡縣的框架之下。雖然如此,唐代兩本地理志《括地志》和《元和郡縣圖志》也在《水經注》唐代接受史上佔據了關鍵性的地位。前者讓唐人將酈道元的注疏視為可信的獨立著作,不再是經書的附庸;後者則是第一本引述《水經注》原書文句而非鈔變其地理知識的著作,開啟了宋代以後欣賞酈道元文采之美的風潮。換言之,宋代以下金、明、清、民初持續進行的《水經注》研究其實在唐代就已經發端,唐人對《水經注》越界的因應既是一種知識分類的角力,同時也是對酈道元地志轉型的肯定。
Geographical treatises have been a kind of genres that represents people’s self-identified and their cognition of the world. In other words, the change of geographical sketches shows not only the transformation of genre but also a new cognition of geography. After Yu gong in The Classic of Shu was compiled, rulers intend to record the territory, product, population and custom. The statistics is not only the sign of sovereignty but also the instruction of ruling. In the medieval period, literati join the composing of gazetteers so that they collect local celebrities, regional anecdotes, observation of literati’s exploration into their works. Therefore, authors begin to write down personal experiences, private tourists’ spots, and physical sense of traveling between mountains and rivers.
This dissertation aims to discuss the transformation of gazetteers in medieval period by Li Daoyuan’s Shuijing zhu (Commentary of The Classic of Waterways) in the 6th century. This treatise is different from its precedents both in its form and in its content. Instead of recording relatively stable statistics in regions, Li Daoyuan, unlike other geographers, focuses on the variation of landscape. Thus, he mentions how natural elements and human actions influence the ground. By doing so, he enlightens his readers that there are struggles and limitation when literati compile their gazetteers. The compiler of gazetteers is no longer an editor, but a writer.
However, Shuijing zhu had never been a model of official gazetteers. Tang literati make the standard of geographical writings then exclude the information which cannot be proved by observation. In the sense, parts of Shuijing zhu are not qualified. The critique and comments in the Tang Dynasty influence readers in the next generations. They praise his survey of natural geography as well as criticize his collection of strange anecdotes, foreign geography and religious text in the book. Li’s aesthetic view of mountains and rivers and the beautiful descriptions of landscape are also picked out of the context to set as one model of prose in the Northern Dynasties. My dissertation tries to reunify Shuijing zhu to discuss Li’s imagination of gazetteers and the craft he uses to deliver his messages. Furthermore, I intend to analyze the reinterpretation of the transformation in Tang Dynasty, which gestures to the evaluation of Shuijing zhu till Contemporary studies.
參考文獻
一、傳統文獻
不著撰人,《斷句十三經經文・尚書》(臺北:開明書局,1991)
陳橋驛,《水經注校釋》(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9)
(漢)司馬遷撰、(劉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史記》(臺北:鼎文書局,1981)
(東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台北:鼎文書局,1986)
(晉)陳壽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國志》(臺北:鼎文書局,1980)
(晉)張華撰、范寧校證,《博物志校證》(臺北:明文書局,1984)
(北魏)酈道元注、楊守敬、熊會貞疏,《水經注疏》(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9)
(南朝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晉)司馬彪補志,《後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81)
(南朝宋)劉義慶等編、余嘉錫箋注,《世說新語箋疏》(臺北:華正書局有限公司,1991)
(南朝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文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南朝梁)沈約,《宋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
(北齊)魏收,《魏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
(南朝陳)顧野王著、顧恆一、顧德明、顧久雄輯注,《輿地志輯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唐)李吉甫撰、賀次君點校,《元和郡縣圖志》(北京:中華書局,1995)
(唐)李泰等著,賀次君輯校,《括地志輯校》(北京:中華書局,1980)
(唐)杜佑撰、王文錦等點校,《通典》(北京:中華書局,1988)
(唐)房玄齡等撰,《晉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
(唐)徐堅等編,《古香齋初學記》,董治安主編,《唐代四大類書》第三卷(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
(唐)虞世南,《北堂書鈔》,卷一五八,《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899(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唐)劉知幾、(清)浦起龍通釋:《史通通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唐)歐陽詢等,《藝文類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唐)魏徵等撰,《隋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
(後晉)劉昫,《舊唐書》(臺北:鼎文書局,1981)
(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覽》,《四部叢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5)
(宋)洪适,《隸釋》(上海:上海書店,1985)
(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清乾隆敕刻武英殿聚珍本
(宋)樂史,《太平寰宇記》,明烏絲欄鈔本
(宋)歐陽修、宋祁,《新唐書》(臺北:鼎文書局,1981)
(元)脱脱等撰,《宋史》(臺北:鼎文書局,1980)
(明)王世懋,《王奉常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編纂委員會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33册(臺南縣 : 莊嚴文化,1997)
(明)宋濂等撰,《元史》(臺北:鼎文書局,1981)
(明)黃宗羲,《今水經》,收入《河海叢書》(臺北:廣文書局,1969)
(明)黃省曾,《五嶽山人集》卷24,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編纂委員會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94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
(明)楊慎,《升庵文集》,收入(清)紀昀等奉敕編,《文瀾閣欽定四庫全書》集部1307冊(杭州:杭州出版社,2015)
(明)鍾惺著,李先耕、崔重慶標校,《隱秀軒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明)譚元春,《新刻譚友夏合集》(臺北:偉文圖書出版社,1976)
(清)王先謙,《合校水經注》(北京:中華書局,2009)
(清)永瑢等編,《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上海:商務印書館,1933)
(清)吳騫撰、吳壽暘輯錄,《拜經樓藏書題跋記》(上海:商務印書館,1959)
(清)胡渭,《禹貢錐指》,《中國歷史地理文獻輯刊》4(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9)
(清)張廷玉等撰,《明史》(臺北:鼎文書局,1980)
(清)陳澧,《水經注西南諸水攷》,《求實齋叢書》第7冊
(清)董誥等編,《全唐文》卷300(北京:中華書局,1987)
(清)劉獻廷撰、汪北平、夏志和標點,《廣陽雜記》,《清代史料筆記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97)
(清)嚴可均,《全晉文》(北京:中華書局,1991)
(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
楊守敬,《水經注要刪》,清光緒乙巳觀海堂刻本

二、 近人論著

(一)專書
毋有江,《北魏政治地理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2018)
王文進,《南朝邊塞詩新論》(臺北:里仁出版社,2002)
王文進,《南朝山水與長城想像》(臺北:里仁書局,2008)
王文進,《裴松之《三國志注》新論——三國史的解構與重建》(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7)
王庸:《中國地理學史》(上海:上海書店,1984)
田餘慶,《拓拔史探》(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1)
任松如,《水經注異聞錄》(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1)
吳天任《酈學研究史》(臺北:藝文印書館,1991)
李劍國,《唐前志怪小說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1)
李德輝輯校,《晉唐兩宋行記輯校》(瀋陽:遼海出版社,2009)
辛德勇,《古代交通與地理文獻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96)
金發根,《中國地域觀念之轉變》,(臺北:蘭臺出版社,2014)
侯旭東,《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朝廷、州縣與村里》(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柯慶明,《古典中國實用文類美學》(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6)
胡適著、季羨林主編,《胡適全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胡曉真,《明清文學中的西南敘事》(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7)
胡寶國,《漢唐間史學的發展》(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范文瀾,《《水經注》寫景文鈔》,《范文瀾全集》第6冊(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倉修良,《倉修良探方志》(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05)
倉修良,《方志學通論:增訂本》(上海:華東大學出版社,2013)
唐光榮,《唐代類書與文學》(成都:巴蜀書社,2008)
唐曉峰,《人文地理隨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5)
張蓓蓓,《中古學術論略》(臺北:大安出版社,1991)
曹道衡、沈玉成編著,《南北朝文學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1)
曹道衡,《南朝文學與北朝文學研究》(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
曹道衡、劉躍進著,《南北朝文學編年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
陳寅恪,《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臺北:昭明出版社,1999)
陳橋驛,《水經注研究四集》(杭州:杭州出版社,2003)
陳橋驛,《酈道元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
陳橋驛,《酈學札記》(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
陳橋驛,《酈學新論——水經注研究之三》(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
葛兆光,《七世紀前中國的知識、思想與信仰世界》第一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聞一多,〈類書與詩〉,朱自清等編:《聞一多全集》第3冊(香港:南通出版社,1947)
劉全波,《魏晉南北朝類書編纂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18)
劉緯毅,《漢唐方志輯佚》(北京:北京圖書出版社,1997)
樂黛雲、陳玨編選,《北美漢學研究名家十年文選》(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6)
蕭馳,《中國抒情傳統》(臺北:允晨文化,1999)
蔡英俊,《游觀、想像與走向山水之路:自然審美感受史的考察》(臺北:國立政治大學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2018)
鄭毓瑜,《性別與家國──漢晉辭賦的楚騷論述》(臺北:里仁書局,2000)
鄭毓瑜,《引譬連類:文學研究的關鍵詞》(臺北:聯經出版,2012)
鄭毓瑜,《文本風景:自我與空間的相互定義(全新增訂版)》(臺北:麥田出版,2014)
鄭德坤,《水經注故事鈔》(臺北:藝文印書館,1974)
鄭德坤,《《水經注》引書考》(臺北:藝文印書館,1974)
鄭德坤、吳天任纂輯,《水經注研究史料匯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84)
鮑遠航,《《水經注》與魏晉南北朝地理文學文獻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9)
(日)小尾郊一著、邵毅平譯,《中國文學中所表現的自然與自然觀:以魏晉南北朝文學為中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日)岡村繁著、陸曉光譯,《文選之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美)艾蘭著、張海晏譯,《水之道與德之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
(美)田曉菲,《烽火與流星:蕭梁王朝的文學與文化》(新竹: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美)田曉菲,《神遊:早期中古時代與十九世紀中國的行旅寫作》(北京:三聯書店,2015)
(美)巫鴻著、蕭鐵譯,《廢墟的故事:中國美術和視覺文化中的「在場」與「缺席」》(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美)巫鴻著、李清泉、鄭岩等譯:《中國古代與藝術的紀念碑性》(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美)宇文所安著、鄭學勤譯,《追憶:中國古典文學中的往事再現》(臺北:聯經出版社,2006)
(美)柯馬丁著、劉倩譯,《秦始皇石刻:早期中國的文本與儀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美)段義孚撰、趙世玲譯,《浪漫主義地理學》(臺北:立緒出版社,2018)
(美)段義孚撰、趙世玲譯,《神州:歷史眼光下的中國地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9)
(美)段義孚撰、宋秀葵、陳金鳳、張盼盼譯,《人文主義地理學:對於意義的個體追尋》(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20)
(美)康達維著、蘇瑞隆譯,《康達維自選集:漢代宮廷文學與文化之探微》(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3)
(美)康達維,《賦學與選學:康達維自選集》(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9)
(英)安德魯・本尼特、尼古拉・羅伊爾撰、汪正龍、李永新譯,《關鍵詞:文學、批評與理論導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英)R.J.約翰斯頓著、唐曉峰等譯,《地理學與地理學家——1945年以來英美人文地理學》(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法)馬克・布洛克著、周婉窈譯,《史家的技藝》(臺北:遠流出版社,2020)。
(法)保羅・利科(Paul Ricoeur)撰、李彥岑、陳穎譯,《記憶,歷史,遺忘》(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8)
(德)阿斯特莉特・埃爾(Astrid Erll)、(德)安斯加爾・紐寧(Ansgar Nünning)主編、李恭忠、李霞譯,《文化記憶研究指南》(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21)

(二)單篇論文
王東,〈唐代李善《文選》注引《水經注》考〉,《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8卷第6期(2015年11月),頁110-115
王東,〈唐代李賢《後漢書》注引《水經注》考〉,《河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3卷第6期(2017年11月),頁86-94。
王東,〈《史記正義》與《史記索隱》引《水經注》考〉,《天中學刊》第33卷第4期(2018年8月),頁136-140。
王振剛,〈從《廣志繹》看晚明地理學發展的新氣象〉,《衡水學院學報》9卷1期(2007年3月),頁118-121。
王開隊,〈從地理文獻看明代地理學的發展趨向〉《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1卷4期(2006年10月),頁116-123。
王義康,〈《新唐書・地理志》羈縻州府補闕〉,《中國文化》2012年02期(2012年10月),頁239-249。
史念海,〈唐代的地理學與歷史地理學〉,《中國史學史》1989年02期(1989年5月),頁51。
伍振勳,〈「逝者」的意象:孟子、荀子思想中的流水、雲雨隱喻〉,《成大中文學報》第31期(2010),頁1-26。
朱先敏,〈論胡適的「科學方法」——以其《水經注》研究為例〉,《中國現代文學》第34期(2018年12月),頁121-141。
朱先敏,〈酈道元《水經注》異事書寫與引述文獻的新詮釋〉,《政大中文學報》第36期(2021年12月)(通過刊登)
李嘉言,〈北朝的三部散文著作〉,《開封師院學報》(1962年3月),頁112-118。
李志庭,〈李吉甫與《元和郡縣志》〉,《史學史研究》1984年02期(1984年4月),頁24-31。
邢培順,〈論地志產生的原因〉,《巢湖學院學報》2017年第19卷第3期(總145期)(2017年7月),頁77-78。
祁立峰,〈毀滅的城市:論南朝辭賦中的城市書寫與毀滅敘事〉,《臺大中文學報》41期(2013年6月),頁85-123。
胡寶國:〈魏晉南北朝私撰的地志〉,《文史知識》2003年1期(2003年1月),頁4-12。
范宜如,〈被隱蔽的文學想像?——以明代粵西筆記《赤雅》的知識傳述與書寫型態為討論核心〉,《政大中文學報》第28期(2017年12月),頁69-101。
唐德剛,〈胡適的歷史地位與歷史作用——紀念胡適之先生誕辰一百週年〉,《胡適與近代中國》(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1)
張蓓蓓,〈由《水經注》看酈道元的人道人文關懷〉,《成大中文學報》第29期(2010年7月),頁23-50。
陳凱,〈唐宋時期地理總志研究二題〉,《廣西地方志》2011年第3期(總168期),頁36。
陳識仁,〈《水經注》的地學傳承與資料基礎〉,《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第34期(2002年8月),頁1-33。
陸帥,〈顧野王《輿地志》的著錄、徵引與內容——以唐宋文獻為中心的考察〉,《中國歷史地理論叢》第31卷第1輯(2016年1月),頁84。
程章燦,〈方物:從永洲摩崖石刻看文獻生產的地方性〉,《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74卷第1期(2021年1月),頁87-94。
程章燦,〈漢唐石刻:中國式的紀念與記憶〉,《圖書館雜誌》2012年第2期(2012年2月),頁97-104。
程章燦,〈漢唐石刻:中國式的紀念與記憶〉,《圖書館雜誌》2012年第2期(2012年2月),頁97-104。
華林甫,〈論酈道元《水經注》的地名貢獻〉,《地理研究》第17卷第2期(1998年6月),頁 193-200。
楊儒賓,〈水與先秦諸子思想〉,《語文、情性、義理——中國文學的多層面探討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系,1996),頁533-573
劉苑如,〈三靈眷屬:劉裕西征的神、聖地景書寫及解讀〉,劉石吉等主編,《旅遊文學與地景書寫》(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人文研究中心,2013),頁29-70。
劉苑如,〈見與不見的戰爭——論記體與賦體及劉裕北伐〉,《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49期(2016年9月),頁1-40。
劉苑如,〈涉遠與歸返——法顯求法的行旅敘述研究〉,王璦玲主編,《空間與文化場域: 空間移動之文化詮釋》(臺北:漢學研究中心,2009),頁319-354。
劉苑如,〈從鮮卑敘記看南朝志怪中異族想像與時代感覺〉,《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0期(2002年3月),頁223-262。
錢南秀,〈詩意與人格:淺論《世說新語》之詩賦應用與人物塑造的關係〉,張月、陳引馳編,《中國文學中的詩與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20),頁94-106。
譚家健,〈試論《水經注》的文學成就〉,《文學遺產》1982年04期(1982年12月),頁1-11。
譚家健,〈《水經注》的風土人情描寫〉,《名作欣賞》(1986年02期),頁122-124。

(三)學位論文
王進常,《李吉甫與《元和郡縣圖志》研究》(石家莊:河北師範大學中國古代史碩士論文,2010)
洪宇蓁,《《水經注》之地理書寫研究》(臺中: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2013)
張蓓蓓,《漢晉人物品鑒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1983)
陳靜儀,《《水經注》撰述特色與章法結構研究》(臺北:世新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
陳識仁,《北魏修史事業與《水經注》的形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9)


三、 外文論著
Bloch, Marc. Peter Putnam Trans., The Historian’s Craft: Reflections on the Nature and Uses of History and the Techniques and Methods of Those Who Write It. (New York: Vintage Books, 1953)
Campany, Robert Ford. Strange Writing: Anomaly Accounts in Early Medieval China.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6)
Cheng, Yu-yu. “Text and Commentary in the Medieval Period”, in Wiebke Denecke, Wai-Yee Li, and Xiaofei Tian (ed.), The Oxford Handbook of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 (1000BCE-900C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7), pp.123-131.
Daston, Lorraine. “The Empire of Observation, 1600-1800”, in Lorraine Daston and Elizabeth Lunbeck (ed.), Histories of Scientific Observation.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11), pp.81-113.
Doran, Rebecca. Transgressive Typologies: Constructions of Gender and Power in Early Tang China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017.
Felt, David Jonathan. Pattern of the Earth: Writing Geography in Early Medieval China.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2014)
Felt, David Jonathan. Structures of the Earth: Metageographies of Early Medieval China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2021)
Hüsemann, Jörg Henning. Das Altertum vergegenwärtigen: eine Studie zum Shujing zhu des Li Daoyuan (Leipzig: Leipziger Universitätsverlag GmbH, 2017)
Johnston, R.J.Geography and Geographers. London: Edward Arnold Ltd., 1991.
Knechtges, David R.. The Wen xuan Tradition in CIuna and Abroad,《饒宗頤國學院院刊》第2期(2015年5月),頁215-216。
Lowenthal, David. The Past is a Foreign Country-revistied(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5)
Nicoll-Johnson, Evan. Fringes and Seams: Boundaries of Erudition in Early Medieval China.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2017.
Nylan, Michael. “Wandering in the Ruins:The Shuijing zhu Reconsidered” in Alan K.L. Chan, Yuet-Keung Lo (ed.), Interpretation and Literature in Early Medieval China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10)
Owen, Stephen. Remembrance: The Experience of the Past in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Owen, Stephen. "Place: Meditation on the Past at Chin-ling," in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50/2 (December 1990), pp.417-457.
Puett, Michael. “Text and Commentary: The Early Tradition”, in Wiebke Denecke, Wai-Yee Li, and Xiaofei Tian (ed.), The Oxford Handbook of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 (1000BCE-900C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7), pp,112-122.
Tian, Xiaofei. Visionary Journeys: Travel Writings from Early Medieval and Nineteenth-Century China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 2012).
Wu Hung, Monumentality in Early Chinese Art and Architecture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Wu Hung, A Story of Ruins: Presence and Absence in Chinese Art and Visual Culture (London: Reaktion Books,2012)

四、數位資料
中國文哲所研究所「疾病感覺地圖」(http://140.109.240.105:3000)
國立臺灣大學數位人文研究中心、資訊工程學系數位典藏與自動推論實驗室規劃 Docusky 數位人文研究中心平台(http://docusky.org.tw/DocuSky/ds-01.home.html)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博士論文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