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閩南地區體驗式交流對臺灣年輕人文化認同之影響
作者:簡銘翔
作者(外文):Chien,Ming-Hsiang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國家發展與中國大陸研究所博士班
指導教授:龐建國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1
主題關鍵詞:兩岸交流體驗式交流閩南地區臺灣年輕人文化認同cross-strait exchangeexperiential communicationSouthern FujianTaiwanese youthcultural identit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
摘 要
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的調查研究顯示,近年來臺灣地區民眾的「臺灣人認同」快速上升,「是臺灣人也是中國人」和「中國人」的認同則明顯下滑,而在「臺灣人認同」中,又以閩南族群的表現特別強烈。這種民意趨向對於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構成了嚴重挑戰,也考驗著海峽對岸處理兩岸關係的定力和智慧。雖然面對臺灣民眾國族認同往「臺灣人」偏移,但迄今為止,中國大陸方面並未放棄「和平統一」的大政方針,仍然希望透過加強經濟和文化交流,促進兩岸人民的心靈契合,進一步推動兩岸的融合發展。其中,藉由臺灣和福建閩南地區特別深厚的血緣和文化淵源,推動讓臺灣民眾特別是年輕世代有感的文化交流活動,增強文化認同上「兩岸一家親」的感受,顯然是大陸方面認為可行的途徑之一。
本論文的研究目的就是要採取具有實證意涵的研究途徑,透過焦點團體訪談研究方法,來實際瞭解閩南地區的體驗式交流,對於參加過活動的臺灣年輕人來說,是否真能增強他們對於臺灣和閩南文化連帶關係的認識,並因而提升「兩岸一家親」的文化認同。同時,藉由研究發現,對於兩岸的文化交流措施提出建言。
本論文的研究發現顯示,未來制定兩岸交流相關政策或是由兩岸民間主導相關交流時,允宜增加體驗式交流活動,除了有利於增進兩岸的友善理解之外,也有利於建構兩岸閩南文化的基礎認識以及認同。創造有利於文化交流的情境是推動兩岸交流應該加強的路徑。
關鍵字:兩岸交流、體驗式交流、閩南地區、臺灣年輕人、文化認同
Abstract
According to a survey conducted by the Election Research Centre of the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 recent years, the "Taiwanese identity" of the people in Taiwan has been rising rapidly, while the double identity of both Taiwanese and Chinese and the single identity of Chinese have been declining significantly.This trend in public opinion poses a serious challenge to the peaceful development of cross-strait relations, and tests the determination and wisdom of the other side of the Taiwan Strait in handling cross-strait relations. Despite the shift in the national identity of the people in Taiwan towards "Taiwanese", mainland China has so far not abandoned its general policy of "peaceful reunification" and still hopes to further promote cross-strait integration by strengthening economic and cultural exchanges to foster spiritual ties between the people on both sides of the Taiwan Strait. Due to the common and deep origins of blood and culture between Taiwan and the Southern part of Fujian, one way to achieve our aim of promoting cultural identity is to cultivate a sense of "both sides of the strait being one family" through cultural exchange activities participating by the younger generation in Taiwan.
The aim of this thesis is to adopt an empirical research approach, through focus group interviews, to find out whether the experiential communication in the Southern Fujian have really enhanced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ultural ties between Taiwan and Southern Fujian among the young Taiwanese who have participated in the activities, and thus raised the cultural identity of ”both sides of the strait being one family”. The research findings also provide suggestions for cultural exchange measures between the two sides of the Taiwan Strait.
The findings of this thesis suggest that it is advisable to increase the frequency of experiential communication activities when formulating future cross-strait exchange-related policies or when cross-strait exchanges are led by the people of both sides of the Taiwan Strait, as this would be conducive to enhancing the friendly understanding between the two sides of the Taiwan Strait, as well as constructing a basic understanding and identity of Southern Fujian culture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Creating an environment conducive to cultural exchange is a path that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o promote cross-strait exchanges.
Key words: cross-strait exchange, experiential communication, Southern Fujian, Taiwanese youth, cultural identity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一)專書
石之瑜,2015。《社會科學方法論》。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史華羅,2009。《中國歷史中的情感文化》。北京:商務印書館。
邵宗海,2014。《新形勢下的兩岸政治關係》。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邵宗海,2016。《兩岸談判與協商-從白手套到官方接觸再到?》。臺北市:唐山出版社。
邵宗海,2017。《蔡英文時代的兩岸關係(2016-2020)》。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邵宗海,2017。《蔡英文兩岸政策的心路歷程》。香港: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
海峽兩岸出版交流中心研究部,2005。《連戰大陸行紀實》。北京:九州出版社。
施懿琳主編,2013。《閩南文化概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年。
唐樺,2019。《兩岸關係中的交往理性》。臺北市:崧燁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張家麟,2017。《兩岸和聲》。臺北市:承莊文采企業有限公司。
黃俊傑,2006。《臺灣意識與臺灣文化》。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喬納森.特納,2009。《人類情感》,北京:東方出版社。
楊國禎,1997。《明清中國沿海與海外移民》。北京市:高等教育出版。
趙建民,2016。《大陸研究與兩岸關係》。新北市:晶典文化事業出版社。
趙春山,2019。《兩岸逆境 解讀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蔡英文的對治策略》。臺北市: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劉國琛、唐永紅,2019。《走在兩岸交流的前端:福建對臺先行先試的指標意義》。臺北市:崧燁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臺北市兩岸人民交流服務協會,2013。《中華兒女 策馬中原-2012文史體驗營紀實》。臺北市:風雲時代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黎昕,2015。《閩南文化交流與合作研究》。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
蘇起,2014。《兩岸波濤二十年紀實》。臺北市: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龐建國,2012。《孫中山思想的時代意義:國家發展研究的視角》。新北市: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
(二)專書譯文
D. Throsby,2003,《文化經濟學》,臺北市:典藏雜誌社。
Earl Babbie,2013。《社會科學研究方法》(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臺北:新加坡商聖智學習亞洲私人有限公司臺灣分公司。
Tim O'Sullivan,1997。《傳播及文化研究主要概念》,臺北:遠流出版社。
Sir Edward Burnett Tylor,2005。《原始文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三)專書論文
柯采霈,2014。《兩岸交流與臺灣民眾認同之變遷-2008年以來的分析》,臺北:致知學術出版社。
潘峰,2018。《兩岸同根同源的文化展演研究:以臺灣民俗村和閩南緣博物館為例》,臺北:崧博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劉登翰,2013。《論閩南文化-關於性質類型、型態、特徵的幾點辨識》,陳益源主編,《2011成功大學閩南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樂學書局。
龐志龍,2016。《文化認同》(臺灣媽祖文化傳播與兩岸關係互動研究)。蘇州市:蘇州大學。

劉阿榮,2008。《全球在地化與文化認同―臺灣文化認同的轉化》。臺北:元智大學通識教學部出版。
劉軼、張琰,2005。《中國新時期動漫產業與動漫營銷》。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四)期刊論文
王南湜,2001。〈關於新世紀價值趨同與價值多元的思考〉,《天津社會科學》。第1期,頁7-12。
王強,2020。〈海峽兩岸閩南文化敘事共同體的建構〉,《閩南師範大學學報
》。第4期,頁52-57。
亓華,2007。〈漢語國際推廣與文化觀念的轉型〉,《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第 202 期,頁 118。
朱力南,2017年。〈福建省設立首批五家台青体驗式交流中心〉,《臺聲》,第 23期,頁 82。
何平立,2008。〈認同政治與政治認同——“第三條道路”與西方社會政治文化變遷〉,《江淮論壇》。第4期,頁51-57。
李金齊,2009。〈文化理想、文化批判、文化創造與文化自覺〉,《思想戰線》。第1期,頁87-91。
岳方遂、孫洪德、阮顯忠,1994 。〈試論搞活現代漢語教學〉,《語言文字應用》,第 12 期 ,頁 40。
邵宗海,2003。〈從兩岸關係的變遷探討兩岸關係的定位(上)〉《遠景基金會季刊》。第4卷,第4期,頁1-36。
吳乃德,2002。〈認同衝突和政治信任:現階段臺灣族群政治的核心難題〉,《臺灣
社會學刊》,第四期,頁75-118。
吳乃德,2005。〈麵包與愛情:初探臺灣民眾民族認同的變動〉,《臺灣政治學刊》,第二期,頁5-39。
林瓊珠,2012。〈穩定與變動:臺灣民眾的「臺灣人/中國人」認同與統獨立場之分析〉,《選舉研究期刊》,第一期,頁97-127。
林春茵,2019。〈台灣師生刷新_福州印象_第十六屆榕台青年夏令營在福州開營〉,《臺聲》。第17期,頁64-65。
施正鋒,2006。〈請問陳水扁總統,與中國統合的目的是什麼?〉《共和國》。第46期,頁4。
孫麗娟、時耀紅,2008。〈淺析語碼轉換與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江西科技師範學院學報〉。第6期,頁76-78。
陳仙妹,2008。〈中共對臺文化交流之策略與做法〉,《展望與探索》。第10期,第6卷,頁60-82。
陳慧宏,2013。〈文化交流研究入門介紹〉,《臺大東亞文化研究》。第1期,頁1。
陳文華,2017。〈海峽兩岸文化認同的現實考量與因應之策〉,《福建江夏學院學報》。第6期,頁61-70。
陳孔立,2017。〈兩岸文化雜交:現實與聯想〉,《同舟共進》。第6期,頁78-80

陳孔立,2018。〈推進兩岸文化融合的思考〉,《臺海研究》。第2期,頁55-61。
陳惠蘭、王建紅,2017。〈閩台共同歷史敘事與兩岸青少年文化認同〉《閩南師範大學學報》,第4期,頁128。
張雅倩,2016。〈讓體驗式交流深入兩岸青年〉,《臺聲》。第10期,頁61。
黃奕維,2017。〈中國大陸對臺青年學生工作成效影響因素分析,展望與探索〉,第3期,第15卷,頁70~94。
趙成儀,2005年。〈現階段中共加強兩岸青年交流之分析,展望與探索〉,第10期,第3卷,頁16-18。
魯洪柯,2016。〈青年交流為兩岸發展注入新動力〉,《臺聲》。第13期,頁50-51。
蔡國裕,2010。〈從「兩岸文化論壇」探討兩岸文化交流,展望與探索〉,第10期,第8卷,頁17-23。
蔡國裕,2011。〈從「兩岸文化論壇」探討兩岸文化交流〉。第10期,第8卷,頁17-23。
謝大寧,2014。〈從反服貿學運看兩岸文化協議〉,《中國評論》,第一九八期,頁8-14。

魏玓,2017。〈跨國文化流動的理論裝備檢查:拆解與修整「文化接近性」〉,《中華傳播學刊》。第31期,頁17-48。
簡銘翔、陳建安,2019。〈探索兩岸發展新方法:體驗學習共同保存閩南文化〉《發展前瞻學報》。第25期,頁65-80。
蘭林友,2003。〈論族群與族群認同理論〉,《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期,頁26-31。

(五)學位論文
呂思賢,2019。《臺灣對大陸地區文化交流政策之研究》。高雄: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正芳、林文政,2005年。《體驗式教學之訓練評估-以 F公司為例》(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軒豪,2004。《本土化慘業的全球化-以霹靂布袋戲為例》。新竹: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世昌,2000。《臺灣原住民文化產業與文化行銷之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系博士論文。
郭金龍,2001。《探索教育課程對企業員工人際溝通效果之影響研究》臺中:
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碩士在職專班論文。
喬曉華,2008。《初任非滬籍教師對學校教師文化的認同研究——以滬松小學為例》。中國: 南京師範大學博士論文。
傅茹璋,2009。《傳統產業轉型地方文化產業創新發展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
簡銘翔,2016。《2005年連戰破冰之旅對兩岸關係影響之探討》。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山與大陸地區研究所碩士論文。
(六)研討會論文
侯尊堯,2010。〈從柔性權力理論看兩岸文教交流演變〉。《美日安保改定50週年與東亞安全問題研討會》。頁93-114。
郭曉川,2012。〈文化認同視域下的跨文化交際研究-以美國、歐洲(歐盟)為例〉。《上海外國語大學研討會》。頁8-9。
鍾星星,2014。〈現代文化認同問題研究〉。《長春市:東北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部哲學院研討會》。頁55-64。
(七)報刊
吳木崑,2009。〈杜威經驗哲學對課程與教學之啟示〉,《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
喻國明,2005。〈渠道霸權時代的終結——兼論未來傳媒競爭的新趨勢〉,《中關村》。

(八)網際網路
BBC,2016。〈分析:撥開「九二共識」與「九二會談」的迷霧〉, 上網檢視日期,2020年12月8日。
大陸委員會,2000。〈海峽兩岸關係紀要〉, 。上網檢視日期:2020年12月7日。
大陸委員會,2001年。〈海峽兩岸關係紀要〉,
上網檢視日期,2020年12月7。
大陸委員會,2002年。〈海峽兩岸關係紀要〉, 上網檢視日期,2020年12月7日。
大陸委員會,2005年。〈海峽兩岸關係紀要〉, 。上網檢視日期,2020年12月7日。
大陸委員會,2006。〈海峽兩岸關係紀要〉, 。上網檢視日期,2020年12月7日。
大陸委員會,2005年。〈海峽兩岸關係紀要〉, 上網檢視日期,2020年12月7日。
大陸委員會,2006年。〈海峽兩岸關係紀要〉, 上網檢視日期,2020年12月7日。
大陸委員會,2002年。〈海峽兩岸關係紀要〉, 上網檢視日期,2020年12月7日。
大陸委員會,2004年。〈海峽兩岸關係紀要〉, 上網檢視日期,2020年12月7日。
大陸委員會,2005年。〈海峽兩岸關係紀要〉, 上網檢視日期,2020年12月7日。
大陸委員會,2006年。〈海峽兩岸關係紀要〉, 上網檢視日期,2020年12月7日。
大陸委員會,2003年。〈海峽兩岸關係紀要〉, 上網檢視日期,2020年12月7日。
大陸委員會,2004年。〈海峽兩岸關係紀要〉, 上網檢視日期,2020年12月7日。
大陸委員會,2005年。〈海峽兩岸關係紀要〉, 上網檢視日期,2020年12月7日。
大陸委員會,2007年。〈政府對國共「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之政策立場,大陸與兩岸情勢簡報〉, 上網檢視日期,2020年12月7日。
大陸委員會,2003年。〈海峽兩岸關係紀要〉, 上網檢視日期,2020年12月7日。
大陸委員會,2006年。〈海峽兩岸關係紀要〉, 上網檢視日期,2020年12月7日。
大陸委員會,2012年。〈近年大陸成立對臺交流合作基地概況,兩岸及大陸情勢簡報〉, 上網檢視日期,2020年12月8日。
大陸委員會,2020年。〈民眾對當前兩岸關係之看法民意調查-民眾對兩岸交流速度的看法〉,
上網檢視日期,2021年06月06日。
大陸委員會,2020年。〈民眾對當前兩岸關係之看法民意調查:民眾認知大陸政府對我不友善態度〉,
>上網檢視日期,2021年06月06日。
大陸委員會,2020年。〈中國大陸人民來臺從事文教交流統計〉,
上網檢視日期,2021年06月06日。
上報,《臺灣最近流行「芒果干」亡國感》,2019.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74434
上網檢視日期:2020年12月8日。
天下雜誌2020獨家國情調查,2020。〈臺灣vs.中華民國 世代衝突,更勝南北〉,
上網檢視日期:2021年2月3日。
立法院法律系統,2003。〈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異動條文及理由〉, https://lis.ly.gov.tw/lglawc/lawsingle?002D054C387A0000000000000000014000000004FFFFFA00^01825092100900^00085001001。上網檢視日期:2020年12月7日。
中國評論新聞網,2009年。〈大陸惠臺八大利多 馬英九:當然歡迎〉, 上網檢視日期,2020年12月8日。
中國新聞網,2020。〈「以雲為媒」開啟兩岸青年交流新方式〉, 上網檢視日期:2020年12月8日。
中時新聞網,2016。《周子瑜憔悴道歉:為自己是中國人而感到驕傲》,,上網檢視日期,2020年12月8日。
中央社,2021年。《邱太三履新陸委會主委期待兩岸春暖花開「務實判斷未來交流」》,<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102230063.aspx >,上網檢視日期,2021年06月07日。
立法院法律系統,2010年。《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 上網檢視日期,2020年12月8日。
自由時報,2020年。《外交發言人開戰:美提台灣去年警示 控中國隱匿疫情》,
<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3110222>,上網檢視日期,2021年06月06日。
江仕德,2004年。〈各級學校與大陸地區學校締結聯盟或為書面約定之合作行為現況分析,大陸與兩岸情勢簡報〉, 上網檢視日期,2020年12月7日。
李文富,2015。〈戶外教育的理論基礎〉《戶外教育實施指引》,。〈https://www.naer.edu.tw/ezfiles/0/1000/img/67/107069369.pdf〉。上網檢視日期:2020年6月5日。
陸委會,2007。〈海峽兩岸關係紀要〉, 上網檢視日期,2020年12月8日。
陸委會,2008。〈中共「兩會」對臺言論簡析,大陸與兩岸情勢簡報〉, 上網檢視日期,2020年12月8日
陳曉曉,2017。〈兩岸青年交流能突破困境嗎?〉,
上網檢視日期,2020年12月8日。

國務院臺辦,2017。〈福建設立首批臺灣青年體驗式交流中心〉, 〈http://big5.gwytb.gov.cn/local/201711/t20171129_11873291.htm〉。上網檢視日期:2020年6月5日。

國家旅遊局信息中心,2011。〈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正式啟-首批290名遊客今
抵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旅遊局〉,
上網檢視日期,2020年12月8日。
新頭殼,2019年。〈怎麼看「下架吳斯懷」? 吳斯懷:不像選舉了〉,
上網檢視日期:2020年
12月8日。
福州市臺港澳辦,2019年。〈榕台大學生閩都文化体驗營創兩岸青年交流新模式〉,。上網檢視日期:2020年6月5日。
遷臺歷史記憶資料庫,2007年。上網檢視日期,2020年12月8日。
謝智謀,〈另類學習方式-體驗學習〉。。上網檢視日期:2020年6月5日。
顏建發,2017。〈從第 9 屆海峽論壇透視北京對臺戰略布局,大陸與兩岸情勢簡報〉, 上網檢視日期:2020年12月8日。
龐建國,2020。〈九二共識存廢之間〉《中時電子報》,
。上網檢視日期:2020年6月3日。


英文部分
(一)專書
Breuilly, John, 1982. Nationalism and the State.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Dewey, John, 1938. Experience and Education. New York: Macmillan Co.
Dewey, John, 1958. Experience and Nature. New York: Dover Publications.
Ennaji, Moha, 2005. Multilingualism, Cultural Identity, and Education in Morocco. New York: Springer.
Kroeber, A. L. & Kluckhohn, C, 1952. Culture: A Critical Review of Concepts and Definitions. Cambridge, Boston: Peabody Museum of Archaeology & Ethnology, Harvard University.
Tylor, Edward Burnett, 1913. Primitive Culture: Researches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Mythology, Philosophy, Religion, Language, Art and Custom.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二)專書論文
Kulinich, Marina A., Elena Yu Makeeva and Ekaterina V. Savitskaya, 2019. “Theory and Practice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Language Teacher Training and Translator Training,” Proceedings IFTE, pp. 397-406.
Standaert, Nicolas, 2002. “Methodology in View of Contact between Cultures: The China Case in the 17th Century,” CSRCS Occasional Paper, pp.1-64.

(三)期刊
Goodman, Howard & Anthony Grafton, 1991. “Ricci, the Chinese, and the Toolkits of Textualists,” Asia Major. Vol. 3, No. 2, pp. 95-148.
Powers, Daniel A. & G. Christopher, 1995. “Interracial Contact and Black Racial Attitudes: The Contact Hypothesis and Selectivity Bias,” Social Forces. Vol. 74, Issue 1, pp. 205-226.
Marti Ann, Reinfeld, 2003. “Tourism and the politics of cultural preservation: A case study of Bhutan,” Journal of Public and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 14, No. 1, pp. 1-26.
Rogers, Richard A, 2006. “From Cultural Exchange to Transculturation: A Review and Reconceptualization of Cultural Appropriation,” Communication Theory. Vol. 16, No. 4, pp. 474-503.
Schmitt, B. H, 1999. “Experiential marketing,” Journal of Marketing Management. Vol. 15, pp. 53-67.
Smith, Anthony D., 1992. “National Identity and the Idea of European Unity,”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 68, pp. 55-76.
Straubhaar, Joseph D., 2009. “Beyond media imperialism: Asymmetrical interdependence and cultural proximity,” Critical Studies in Mass Communication. Vol. 8, pp. 35-59.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