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兩岸域外刑事管轄權競合之研究— 以「屬人原則」觀點分析
作者:李啓瑞
作者(外文):LEE,CHI-JUI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國家發展與中國大陸研究所博士班
指導教授:葉明德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1
主題關鍵詞:域外刑事管轄權屬人原則屬地原則利益理論兩岸刑事管轄權extraterritorial criminal jurisdictionnationality principle of jurisdictionterritorial principles of jurisdictioninterest theory of rightscriminal jurisdiction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0
由於交通工具發展迅速,跨境犯罪的案件越來越多,目前國際上立法趨勢,各國為了盡可能的保護本國各項利益,除屬地原則之外,均於其本國刑法確立屬人管轄、保護管轄、世界原則,用以主張其刑事審判權。其中,大陸法系國家刑法,採屬人原則,而普通法系國家,則採嚴格的屬地原則。本文基於權利利益理論法理,從國際法「屬人原則」管轄權觀點,分析兩岸域外刑事管轄權衝突。結果發現,以刑法第5條「境外涉犯電信詐騙案件」修正為例,可以從兩方面評價。從管轄權之「保護原則」法理而論,該發生在境外之犯罪對於其本國以及生活在該國內之人民,並不會對他們產生損害利益之結果。我國修正後之刑法,將電信詐騙案件列入保護原則的犯罪類型,立法上殊值商榷。相反的,若從管轄權之「屬人原則」法理而論,刑法屬人原則之處罰欠缺法理上之堅強依據。因此,我國修
正後之刑法,對於該類案件並未以「屬人原則」之方式取得管轄權,則是一正確之立法選擇。
Due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ransportation,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cases of cross-border crimes. The current international legislative trend requires countries to protect their national interests as much as possible. In addition to the principle of territoriality, all countries establish personal jurisdiction and protection in their own criminal laws. Jurisdiction and universal principles are used to assert their criminal jurisdiction. Among them, the civil law countries adopts the principle of nationality. However, common law countries, such as the United Kingdom, adopt a strict territorial principle.Based on the legal grounds of the "interest theory" of rights,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onflicts of criminal jurisdiction between the two sides of the Taiwan Strai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ersonal principle" jurisdiction of international law.It turns out that, taking the amendment to Article 5 of the Criminal Law "Foreign Telecom Fraud Cases" as an example, it can be evaluated from two aspects. From the legal grounds of the "Protection principle" of jurisdiction, the crimes committed outside the country will not cause harm to their own country and the people living in that country. Taiwan’s revised Criminal Law lists telecom fraud cases as crime types under the protection principle, Such revision needs further discussion. On the contrary, if it is considered from the legal grounds of the " Nationality principle" of jurisdiction, the punishment of the criminal law person principle lacks a strong legal basis. Therefore, Taiwan's revised criminal law did not obtain jurisdiction in the form of "personal principle", and it is a correct legislative choice.
壹、中文部分
一、專書
王皇玉,2018年。《刑法總則》。臺北:新學林出版社。
丘宏達,1998。《現代國際法》。臺北:三民書局。
吳庚,2006。《行政法理論與實務》。臺北:三民書局。
余振華,2017年。《刑法總論》修訂3版。臺北:三民書局。
林鈺雄,2019。《新刑法總則》6版。臺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陳榮傑,1985。《引渡之理論與實踐》。臺北:三民書局。
高銘暄,2012。《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孕育誕生和發展完善》。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黃榮堅,2012年。《基礎刑法學上冊》。臺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蔡墩銘,1993。《中國刑法精義》8版,臺北:漢林出版社。
蘇俊雄,1993。《刑法總論1》。臺北:大地印刷廠股份有限公司。
韓忠謨,1982。《刑法原理》增訂15版,臺北:作者自刊。
Helmut Satzger 著,王士帆譯,2015。《國際刑法與歐洲刑法》(Internationales und Europaisches Strafrecht)。臺北:元照出版社。


二、期刊論文
朱朝亮,2011/01。〈國際司法互助之總則:國際管轄原則、司法互助之義務、司法互助之權利〉,《月旦法學教室》,第99期,頁91-105。
朱朝亮,2011/03。〈國際司法互助之總則:拒絕原則、審查原則、傳遞原則〉,《月旦法學教室》,第101期,頁43-50。
李元簇,1969/12。〈刑法關於犯罪地規定之比較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報》,第20期,頁40-62。
李傑清,2014/02。〈海峽兩岸協商刑事管轄權及刑事訴訟移轉管轄之理論及實踐-以在第三國跨域詐欺犯之管轄權協商及審理為起點〉,《臺北大學法學論叢》,第94期,頁163-199。
李傑清,2016/12。〈台籍電信詐欺嫌犯在第三國被遣送中國大陸案之爭議〉,《刑事政策與犯罪研究論文集(19)》,法務部司法官學院,頁37-55。
李慶明,2009年。〈一國兩制下我國區際刑事司法協助研究的回顧與展望〉,《武大國際法評論》,第九卷,頁281-290。
李啓瑞,2020/06。〈從陳同佳案談我國與香港間之刑事司法互助法制〉,《展望與探索》,18卷6期,頁41-62
呂維凱,2008/07。〈美國刑事訴訟淺論--以檢察官之角色與認知為論〉,《日新司法》,第8期,頁125。
林輝煌,1997/06。〈涉大陸地區刑事案件處理之理論與實務〉,《中興法學》,第42期,頁95-112。
林超駿,2011/07。〈法院組織、訴訟程序與案件控管—初論英國治安法院制度〉,《月旦法學雜誌》,第194期,頁52-67。
周成瑜,2007/ 05。〈論兩岸刑事司法互助之困境與對策〉,《展望與探索》,第5卷第5期,頁85-90。
陳清雲,2007 / 10。〈我國條約案之國會監督〉,《國立中正大學法學集刊》,第23期,頁1-64。
陳建綱,106/12。〈效益主義的發韌:初探邊沁的政治思想〉,《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29卷第4期,頁527-562。
陳文琪,2011 / 08。〈兩岸司法互助協議之沿革與實踐〉,《月旦法學雜誌》,第195期,頁152-175。
陳文琪,2012 / 10。〈兩岸刑事司法互助有關人員遣返的法制架構〉,《月旦法學雜誌》第209期,頁206-213。
陳荔彤,2013 / 04。〈論傳統習慣國際法之國際刑事管轄權(上)〉,《中央警察大學法學論集》,第24卷,頁57-71。
陳荔彤,2013 / 10。〈論傳統習慣國際法之國際刑事管轄權(下)〉,《中央警察大學法學論集》,第25卷,頁24-41。
陳守煌、陳荔彤,2013/01。〈國際刑事管轄權法律制度〉,《法學叢刊》,第229期,頁1-44。
姚思遠,2016 / 06。〈肯亞案之管轄權競合及遣送問題〉,《月旦法學雜誌》,第253期,頁5-10。
姜皇池,2016/5。〈論「肯亞案」之相關國際法問題—以管轄權競合之處理為重心之探討〉,《台灣法學雜誌》,第296期,頁72-81。
許恒達,2011 / 10。〈刑法法益概念的茁生與流變〉,《月旦法學雜誌》,第197期,頁134-151。
許恒達,2020 / 10。〈行為規範、保護法益與通姦罪的違憲審查—評釋字第791號解釋〉,《月旦法學雜誌》,第305期,頁15-32。
許澤天,2010/12。〈「中國民國領域」概念在刑法適用法的解釋〉,《台灣法學雜誌》,第166期,頁137-143。
黃秀端,2010。〈境外協定與國會監督〉,《臺灣民主季刊》,第七卷第一期,頁145-154。
黃錫璋,2019 / 02。〈「整合理論之新功能主義」模式建構兩岸刑事司法合作可能性-毒品犯罪為例〉,《展望與探索》,第7卷第2期,頁98-102。
張明楷,2008/01。〈國民對國家的忠誠與國家對國民的保護—屬人主義的理解與適用〉,《社會科學》第4期,頁68-78。
曾淑瑜,2011/06。〈評析「海峽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協議」刑事司法合作之模式〉,《輔仁法學》,第41期,頁75-127。
楊婉莉,2014 / 11。〈刑事司法互助區域發展趨勢探討-以各區域政府組織為中心〉,《展望與探討》,第12卷第11期,頁66-84。
楊雲驊,2013 / 12。〈兩岸刑事訴訟管轄權移轉之探討-以歐洲刑事訴訟移轉管轄公約為中心〉,《刑事政策與犯罪研究論文集(16)》,頁27-41。
楊崇森,2011/06。〈美國刑法之原理與運用〉,《軍法專刊》,第57卷第3期,頁39-89。
廖宗聖、林燦璋,2011 / 10。〈主權觀念轉變下的刑事司法互助模式之探討〉,《中正大學法律集刊》,頁1-73。
趙秉志,時延安,2004。〈正確解決中國區際刑事管轄權衝突之制度構想(二)〉,《行政》,第十七卷,總第六十四期,頁399-431。
鄭文中,2018/09。〈淺談歐盟刑事司法合作之歷史發展〉,《台灣國際研究季刊》,第14卷第3期,頁17-51。
賴昀辰,2018/12。〈歐盟整理理論的新發展:後功能主義對傳統整理理論之挑戰〉,《政治科學論叢》,第78期,頁138-178。
謝立功,2004 / 12。〈兩岸跨境犯罪及其對策〉,《刑事政策與犯罪研究論文集(七)》,頁167-192。
Sabine Gless著,王士帆譯,2013年5月30日。〈涉外刑事案件之證據禁止〉 (Beeisverbote in Fallen mit Auslandsbezug),《司法周刊》,1647期別冊,頁1-25。

三、研討會論文、研究報告
沈宗興,2018年12月,〈英國陪審制度上訴審程序之研究〉,司法院選送國外進修報告。
孟維德,2016年1月26日,〈跨國犯罪研究與測量上的難題〉,法務部司法官學院研討會。
楊雲驊等著,2014年3月,刑事司法互助法之比較研究—以我國現況為中心,(臺北:法務部102 年度委託研究計畫)。

四、學位論文
王斐,2009年。《權利概念學說研究》,大陸山東:山東大學博士論文。
呂鴻進,2017。《我國刑事警察局執行跨境犯罪防制政策困境及解決途徑之研究:以4種犯罪類型為例》,臺北:中國文化大學政治研究所博士論文。
李修安,2015。《兩岸跨境犯罪治理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大陸與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論文。
洪期榮,2013。《引渡法之理論與實務—從國際引渡法論臺灣制度》,臺北:國立海洋大學海洋法律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明富,2012。《由國際刑事管轄權行使原則探討兩岸刑事管轄權衝突之調和與解決》。高雄:國立中山大學博士論文。


五、官方文件
外交部,2012年12月。《外交部聲明及公報彙編(100)》,頁77-78。
監察院,2018年12月19日。《「政府推動跨國司法互助之成效檢討」通案性案件調查研究報告》,外交及僑政委員會107年度通案性案件調查研究(案號:107外調0006)。
監察院,2014年6月。《監察院公報》,第2914期,頁59、60、63。
立法院,2018年3月。《「國際刑事司法互助法草案」評估報告》。
立法院,2009年7月6日。《立法院公報》,第98卷第44期(第一冊),頁205-206。
立法院,2016年11月24日。《立法院公報》,第105卷 第82期,頁262-268。
立法院,2018年2月。《立法院公報》,第107卷第16期(第二冊),頁2-3。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2016年7月。《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暨兩岸歷次協議》,頁103-104、140-145。


六、網路資料
法務部全球資訊網,2019年11月21日,〈國際司法互助」案件數量統計〉。臺北:法務部。〈https://www.moj.gov.tw/cp-151-98342-f6da6-001.htm〉。
法務部全球資訊網,2019年11月21日,〈跨國移交受刑人案件數量統計〉。臺北:法務部。〈https://www.moj.gov.tw/cp-162-61866-886df-001.html〉。
法務部全球資訊網,2019年11月21日,〈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協議案件統計〉,臺北:法務部。〈https://www.moj.gov.tw/lp-157-001.html〉。
外交部全球資訊網,2019年11月28日,〈司法互助協定統計〉。臺北:外交部。〈http://no06.mofa.gov.tw/mofatreatys/Result.aspx?tysubject_c=%e5%8f%b8%e6%b3%95%e4%ba%92%e5%8a%a9&tysubject_e=%e5%8f%b8%e6%b3%95%e4%ba%92%e5%8a%a9&tysubject_o=%e5%8f%b8%e6%b3%95%e4%ba%92%e5%8a%a9&tycountry_c=&tycountry_e=&tyeffectivedate=&tyeffectivedateE=&tysigneddate=&tysigneddateE=&start=Y&tykeyword=&Order=Signing〉。
外交部全球資訊網,2019年11月28日,〈跨國移交受刑人條約統計〉。臺北:外交部。〈http://no06.mofa.gov.tw/mofatreatys/Result.aspx?tysubject_c=%e5%8f%97%e5%88%91%e4%ba%ba&tysubject_e=%e5%8f%97%e5%88%91%e4%ba%ba&tysubject_o=%e5%8f%97%e5%88%91%e4%ba%ba&tycountry_c=&tycountry_e=&tyeffectivedate=&tyeffectivedateE=&tysigneddate=&tysigneddateE=&start=Y&tykeyword=&Order=Signing〉。
外交部全球資訊網,2019年11月28日,〈引渡法簽署統計〉,〈http://no06.mofa.gov.tw/mofatreatys/Result.aspx?tysubject_c=%u5f15%u6e21&tysubject_e=%u5f15%u6e21&tysubject_o=%u5f15%u6e21&tycountry_c=&tycountry_e=&tyeffectivedate=&tyeffectivedateE=&tysigneddate=&tysigneddateE=&start=Y&tykeyword=&Order=Signing〉。
國台辦,2016年5月18日〈大陸民眾強烈要求打擊臺灣電信詐騙犯罪分子〉,《中國新聞網》,〈http://www.chinanews.com/tw/2016/04-13/7833000.shtml〉。
外交部2016年4月13日新聞稿。臺北:外交部。〈http://www.mofa.gov.tw/News_Content_M_2.aspx?n=8742DCE7A2A28761&sms=491D0E5BF5F4BC36&s=A4DB45AE1F2E6BF8〉。
台嫌遣送大陸 菲律賓開先例,中時新聞網,2016年4月12日,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60412005766-260407?chdtv
監察院電子報,2009年第11期。臺北:監察院。http://www.cy.gov.tw/ap_home/upload/files/200911.html。
紅十字總會網頁,http://www.redcross.org.tw/home.jsp?pageno=201205070043。


貳、英文部分
一、專書
Chehtman ,Alejandro,2010. The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s of Extraterritorial Punishment .Oxford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Ryngaert ,Cedric,2008. Jurisdiction in International Law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art, H. L. A., 1982. Essays on Bentham : studies in jurisprudence and political theory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irst, Michael. 2003. Jurisdiction and the Ambit of the Criminal Law.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Raz,Joseph, 1986. The Morality of Freedo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二、期刊論文
Arnell, Paul, Oct.2001, “The Case for Nationality Based Jurisdiction”,The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Law Quarterly , Vol. 50, No. 4, p.956-962.
Blakesley,Christopher L.,1982, “ United States Jurisdiction Over Extraterritorial Crime”, THE JOURNAL OF CRIMINAL LAW & CRIMINOLOGY, Vol. 73, No. 3, p.1109-1163.
Chehtman ,Alejandro, March 2010,“The Extraterritorial Scope of the Right to Punish”, Law and Philosophy,March 2010, Vol. 29, No. 2,p.127-157.
Farbiarz,Michael, February 2016,“Extraterritorial Criminal Jurisdiction”, Michigan Law Review , Vol. 114, No. 4, p.507-557.
Hirst,Michael, Apr 2004, “Murder as an Offence under English Law”, The Journal of Criminal Law, Vol. 68,No.4, p.315-328.
Kassan, Shalom. 1935, “Extraterritorial Jurisdiction in the Ancient World”,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 Vol. 29, No. 2 , p.237-247.
Raz,Joseph,1984 . “ Legal Rights ”, Oxford Journal of Legal Studies, Vol. 4, No. 1 (Spring, 1984), p.1-21.
Watson ,Geoffrey R. 1992,“Offenders Abroad:The Case for Nationality-Based Criminal Jurisdiction”, Yal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Vol. 17:41, p.41-84.
Wesley Newcomb Hohfeld,1913,“Some Fundamental Legal Conceptions as Applied in Judicial Reasoning”, The Yale Law Journal, Vol.23, No.1, p.16-59.


三、網路資料
UNODC.(December 1990), Model Treaty on Mutual Assistance in Criminal Matters, A/RES/45/117 68th plenary meeting, Retrieved from:http://www.un.org/chinese/documents/decl-con/chroncon.htm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