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大專院校學生運動參與情形與學習認知需求感受之研究
作者:呂惟帆
作者(外文):Lu, Wei-Fan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大學
系所名稱:競技運動訓練研究所
指導教授:陳奕良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1
主題關鍵詞:運動參與規律運動運動團隊學習認知需求感受Participation in sports activitiesRegular exerciseSports teamsLearning cognitive need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
目的:本研究探討大學生之背景因素、學習認知需求感受、運動團隊及健康狀態對規律運動的關係,並進一步瞭解對大學生運動參與情形與規律運動的影響因素。方法:使用「中央研究院學術調查研究資料庫」釋出之教育部體育署107學年度各級學校學生運動參與情形調查資料,進行次級資料分析。結果:影響大專生規律運動情形,在人口學變項、學習認知需求感受、運動團隊及健康狀態,均有明顯的關聯情形。透過迴歸分析控制各項因素後,男生比女生較多的規律運動比例;各地區的大專院校則無差異;對體育課節數、體育課喜愛程度、體育課修業年限等三個「學習認知需求感受」內涵均呈現顯著的情形。另外,參加學校運動社團、參加運動代表隊、運動時間足夠程度,亦是影響規律運動的重要因子。個人因素方面,則發現自覺健康狀態、游泳能力級別、睡眠狀態滿意程度,亦顯著影響規律運動的因素。結論:在運動參與的各項因素,「學習認知需求感受」確實為一項影響大學生規律運動的因素。未來在政策端、學校端,可增加體育課程節數,增設學生喜愛的體育課類型,並增加體育修業年限,與學生的期待一致,將能具體提升我國學生規律運動的比例。
關鍵詞:運動參與、規律運動、運動團隊、學習認知需求感受
Purpose: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background, learning cognitive needs, sports team and health status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further explores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regular exercise. Methods: This Study uses secondary data analysis to discuss "the (107 school year) Survey on students' participation in sports activities" released by Sports Administration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Data resource come from "Survey research data archive" in the Center for Survey Research of Academia Sinica. Results: The regular exercise index that affects college students is related to demographic variables, perception of learning cognitive needs, sports team and health status. Through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proportion of boys in regular exercise compared to girls more; no difference in colleges in different regions; the number of sessions in physical education, the preference for physical education, and the semester of the physical education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 In addition, participating in sports teams, self-perceived health status, swimming ability, sleep state satisfaction, also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factors of regular exercise. Conclusion: Among the various factors involved in sports, "learning cognitive needs" is indeed a factor that affects the regular exercise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future, government can increase the number of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s, increase the types of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es that students enjoy, and increase the number of semesters of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s. Systemically increase the proportion of students who exercise regularly.
Keywords: Participation in sports activities, Regular exercise, Sports teams, Learning cognitive needs
中文部分
王俊明(2007)。大學生知覺體育教師領導行為對運動健康信念、身體活動行為與意圖的影響。大專體育學刊,9(1),13-22。
李建霖(2013)。大專體育課程學習滿意度與休閒運動效益之研究-以羽球課程為例。高應科大體育,12,74-103。
李德仁(2007)。提昇大學生選修體育課程意願之探討。淡江體育,(10),173-182。
沈莉青(2002)。運動性休閒參與動機因素調查-以德明技術學院運動性社團為例。德明學報,19,479-492。
吳萬福(1997)。大學體育教學的現況與解決問題之道。中華體育季刊,11(2),1-7。
呂銀益、紀明德(1996)。大專院校運動性社團功能之探討。大專體育,30,91-93。
林仁政(2003)。慢跑訓練方案對高職智能障礙學生體適能及人際關係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特殊教育教學碩士班。
林貴福(1993)。國小體育實務。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林鈺真(2007)。學校體育活動的規畫與推展。國北教大體育,2,217-222。
林德齊(2008)。宜蘭高中體育班畢業生學習歷程及發展現況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聯喜、黃賢哲、康正男(2016)。學校運動社團為大學體育發展基石。國民體育季刊,45(4),27-31。
周宏室(編)(2010)。體育課程與教學專業。臺北市:師大書苑。
施致平、李俞麟、羅晨微、謝靜瑜(2012)。世代分析:教育部體適能政策推展績效之追蹤評估。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7(3),59-89。
洪基庭、康龍豐、洪煌佳(2009)。大專劍道選手運動參與動機與阻礙因素之相關研究。運動健康與休閒學刊,14,79-92。
侯堂盛、楊孟華(2017)。大學生的運動參與、運動自我效能與身體自尊之研究。亞洲高齡全人健康及產業發展期刊,5,1-15。
袁方(2005)。社會研究方法。臺北:五南。
陳東韋(2008)。大學生休閒運動態度與參與行為之研究-以慈濟大學學生為樣本。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7(3),59-70。
陳坤厚(2012)。國中生運動性社團參與動機、人際關係與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台中市。
陳俊民(2002)。從休閒與運動的關係談學校體育的發展方向。中華體育季刊,16(4),118-124。
陳皆榮(2004)。倡導休閒活動、展開亮麗人生。學校體育,81,38- 44。
陳淑芬、章宏智(2010)。國小學童學校運動社團參與動機與社會化媒介關係之研究。休閒與社會研究,1,29-42。
陳逸政 (2011)。淡江大學學生運動參與情形及體適能現況調查之研究。淡江體育,14,25-37。
陳瑞辰(2014)。體育課程滿意度、休閒運動態度對休閒運動參與之研究-以淡江大學為例。運動休閒管理學報,11(3),46-70。
陳聰毅、黃森芳(2012)。大學體育課程與教學內容之規劃。大專體育,119,15-21。
康正男、黃國恩、連玉輝、王傑賢(2008)。大學生參與休閒運動之研究-以台灣大學為例。台灣體育運動管理學報,7,33-51。
張世沛、郭政茂、楊哲冠、黃瑞臻、施國森(2011)。大專院校學生運動參與及體適能評估研究。運動與遊憩研究,6(2),1-15。
張良漢、蘇士博(2000)。大專院校學生社團經營管理之探討--以運動性社團為例。大專體育,51,140-147。
張俊一、林呈樺(2012)。臺北市國小學童手球運動團隊社會支持與運動參與動機之研究。休閒運動保健學報,3,23-38。
張逸琦、范真領、李炳昭(2015)。臺灣學校運動性社團發展概況之探析。臺中教育大學體育學系系刊,10,52-65。
教育部體育司(2003a)。學校運動團隊暨規律運動人口調查報告。台北市:教育部體育司。
教育部體育司(2003b)。增加學生運動時間方案。台北市:教育部體育司。
教育部體育司 (2000)。國民中小學體育促進會實施要點。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體育司 (2007)。快活計畫。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體育署 (2014)。SH150方案。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體育署 (2015)。「運動 i 臺灣」 105 至110 年 全 民 運 動 推 展 中 程 計 畫 。 取 自 :https://www.sa.gov.tw/Resource/Other/f1448262854502.pdf
教育部體育署(2020a),107學年度學生運動參與調查。臺北市。教育部體育署發行。
教育部體育署(2020b)。107學年度各級學校學生運動參與情形調查(AI020011)【原始數據】取自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調查研究專題中心學術調查研究資料庫。
章宏智、洪煌佳(2009)。兒童運動價值觀及其相關影響因素之研究—以臺北市公館國民小學為例。運動與遊憩研究,3(3),144-
159。
許富淑、黃美雪 (2013)。輔仁大學學生運動參與現況調查之研究。輔仁大學體育學刊,12,111-126。
黃永任(2007)。運動與骨骼健康。中華體育季刊,21(1),1-6。
黃宇仲(2018)。大專畢業生家庭資本、學校教育、社會網絡與薪資之研究:以性別觀點詮釋。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博士論文,南投縣。
黃淑貞、洪文綺、殷蘊雯(2003)。大學生身體意象之長期追蹤研究:性別差異影響。學校衛生,43,24-40。
黃偉揚(2017)。大學體育課程法令規範與必選修制度。大專體育,140,19-26。
黃森芳、王心怡(2006)。新大學法實施後大學普通體育運動課程之價值與尊嚴。大專體育,(86),78-83。
葉憲清(2005)。學校體育行政。臺北市:師大書苑。
鄭郁蓁 (2017)。七成臺灣大學生運動量未達低標 。 中 時 電 子 報 , 2017-08-14 。 取 自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70814004214-260405?chdtv
廖尹華、許振明 (2013)。雲林地區大學生運動態度、運動參與和SF- 36健康生活品質之研究。臺灣體育運動管理學報,13(1),1- 29。
廖尹華、許振明(2020)。大學生不同運動族群之運動態度、運動參與和健康生活品質之探討。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學報,35(1),63-77。
廖主民、林章榜(2008)。「運動期望與價值量表:大學生版」之中文化與修訂:以Eccles的期望價值理論為基礎。大專體育學刊,10(2),71-82。
趙麗雲(2002)。青少年休閒運動現況暨發展策略。國家政策論壇,2(4),36-44。
劉佩伶(2003)。長期照護機構住民身體活動對自尊以及人際互動影響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市,國立台北護理學院。
劉季諺、劉建恆(2003)。大專生運動參與頻率及自覺運動強度對身體自我概念之影響。大專體育學刊,5(2),111-120。
蔡忠昌、劉蕙綾(2006)。運動對於腦部功能的影響:多上體育課會影響學業成績嗎?。大專體育,87,184-190。
謝豐宇(2016)。大學生運動參與情形與體育課程滿意度之研究-以北部一所綜合大學為例。臺灣運動教育學報,11(2),21-37。
鍾志強(2005)。休閒運動態度對休閒運動參與的影響。雲科大體育,8,151-167。
魏展聖(2005)。淺談健身運動與心理健康。竹師體育,3,37-42。 
外文部分
Annis, N. M., Cash, T. F., &Hrabosky, J. r. (2004). Bogy image and psychosocial differences among stable average weight, currently overweight, and forrnerly overweight woman: The role of stigmatizing experiences. Body lmage, 1,155-167.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1990).Position stand on the recommended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exercise for developing and maintaining cardiorespiratory and muscular fitness in health adults.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22,2265-274.
Biddle, S. (1995).Exercise and psycholsocial health.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 66(4), 292-297.
Blake, H. (2012). Physical activity and exercise in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Frontiers in Psychiatry, 3, 106.
Després, J. P., & Lemieux, I. (2006). Abdominal obesity and metabolic syndrome. Nature, 444(14), 881-887.
Fawcett, L. M., Garton, A. F., & Dandy, J. (2009). Role of motivation, self-efficacy and parent support in adolescent structured leisure activity participation. Austral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61(3), 175-182.
Galassi, A., Reynolds, K., & He, J. (2006). Metabolic syndrome and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 meta-analysi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ine, 119(10), 812-819.
Hillman, C. H.,Erickson, K. I.,Kramer, A. F.(2008).Be smart, exercise your heart: Exercise effects on brain and cognition.National Review of Neuroscience,9(1),58-65.
Laris, B. A.,Russell, L.,Potter, S.(2007). Evaluation of the Michigan Exemplary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Final Report.Santa Cruz, CA:ETR Associates.
Moss, L.(1999).Disordered eating and body image perception in male high school athletes and non-athlete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Dietetic Association,99(9),103.
Pritcard, M. (20 10). Does self esteem moderate the relation between gender and weight preoccupation in undergraduates? Personality αnd lndividual Differences, 48(2),
224-227
Richmen , E. L., & Shaffer , D. R. (2000). lf you lat me play sport-how might sport participation influence the self-esteem of adolescent female? Psychology of Woman Quarterly, 24, 189-199
Taeho, Y.(2009).Motivational attitudes toward participating in physical activity among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ttending colleges in the United States.College Student Journal,43(3),931-936.
Trost, S. G. (2007). State of the Art Reviews: Measurement of Physical Activity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merican Journal of Lifestyle Medicine, 1, 299-314.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