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劇本敘事中的家・國再造: 以李國修、紀蔚然、吳念真劇作為核心
作者:許正平
作者(外文):Hsu, Cheng-Ping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王友輝
李貞慧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2
主題關鍵詞:臺灣現代戲劇本土論述李國修紀蔚然吳念真Taiwan Modern DramaLocal DiscourseHugh K.S. LeeWei-Jan ChiNien-Jen Wu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
八〇年代的小劇場運動是臺灣現代戲劇與劇場發展上的分水嶺。在美學上,小劇場運動逐漸揚棄了盤桓臺灣戲劇創作年深日久的寫實主義,從實驗劇場開始,而前衛劇場,在八〇年代後半發展出反敘事、反文學性、反鏡框舞臺、去中心意義、解構的後現代劇場風格。在意識形態上,則從反共抗俄、大中國主義等由統治官方宰制的集體大敘述中解放出來,並與解嚴後勃發的本土主體意識呼應,勇於涉入過往被視為言論禁忌的種種議題,也各式的社會運動或政治場合現身,使劇場從過去的政策宣傳工具,一轉而為激進的社會抗爭利器。美學與政治的雙重轉向,造成的影響之一是,導演劇場的興起,劇作家與劇本的影響力式微,甚至遭到劇場排除。九〇年代後,雖純粹能以劇作家身份持續寫作,並獲得演出製作的創作者,紀蔚然是其中之少數,但多數劇場創作者則同時擁有包括劇作家、導演、演員等複合式的創作主體,如李國修、王友輝、汪其楣等,而吳念真則是從電影的編導轉進劇場創作領域,足見此時期劇作家跨域之多元。
本文試圖從美學與政治的二元對立分法中另闢蹊徑,觀察前衛劇場潮流與解嚴之後,實際投入劇本寫作並演出的李國修、紀蔚然、吳念真等三位劇作家作品,他們在導演做為創作主體的當代劇場裡發展出什麼樣的劇本敘述策略,衍異出新的美學形式?其中,編導演三位一體的李國修,以拼貼與後設的結構,打散線性敘事的封閉性與整體性,探問個體記憶的虛實真假;紀蔚然則透過「反傳統的敘事模式」,突出說話者的欲望和主體,質疑寫實、客觀敘事的可靠性;從電影轉進劇場的吳念真則結合了通俗劇敘事與臺灣新電影的新寫實主義美學,將可能是規訓式的集體大敘述轉化成抒情的個人微型敘述。
同時,也援引解嚴後臺灣文學學界的後殖民論述,及另外演繹出的本土後遺民寫作研究,討論三位劇作家在面對本土主體意識興起的新政治敘述時各自殊異的創作關懷。身為外省第二代的李國修面對主體意識的轉換,油然而生花果飄零的感嘆與焦慮,這樣的困境或許不完全來自於自己的不認同,而是本土情境本身所形成的排他性,他是一個被排擠出去的他者,於是,他只能後設式的透過自己的創作打造一個只有不在了的父親(和自己)存在其中的理想(家)國。對於本土主流論述對於家國的重塑,紀蔚然則採取激進亦虛無的解構策略,集體的大敘述實則只是集體的妄想,明顯呼應了後殖民的多元差異觀點。吳念真則往往採取女性視角來觀照男性的敘述霸權,構成了家與國雙重壓迫下幽微的女性史詩。在美學與政治的雙線對照下,勾勒出劇本創作在集體敘述瓦解之後,如何重塑自身的敘述策略,又如何回應現實的多元發展。
The Small Theater Movement in the 1980s was a watersh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drama and theater in Taiwan. Aesthetically, the movement gradually abandoned the realism trend that had been lingering the modern drama in Taiwan for a long time. It started from experimental theater, and avant-garde Theater developed anti-narrative, anti-literary, anti-framed stage, decentralization and deconstructed postmodern theater style in the second half of 1980s. In terms of ideology, it liberated the collective narrative that dominated by the ruling governments, and encouraged the consciousness of local subjectivity after the lifting of martial law. By the movement, the theater became a radical weapon for social resistance, which used to be propaganda purposes. As the aesthetics and political tendency of modern theatre in Taiwan changed, the directorial theater arisen. In 1990s, Wei-jan Chi was one of the few playwrights that only focused on play-writing. Most of the theater makers in that time took multiple positions in one production, including directing, play-writing and acting, such as Hugh K.S. Lee, Yu-Hui Wang, Chi-Mei Wang, etc. Nien-Jen Wu was one of those who moved from film to theater, shows the diversity of playwright environment.
This dissertation focus on three playwrights: Hugh K.S. Lee, Wei-jan Chi and Nien-Jen Wu, attempts to find a new way from the binary opposition between aesthetics and political tendency to analyze their works. What kind of script narrative strategies and aesthetic forms have been derived in the contemporary directorial theater? Among them, Hugh K.S. Lee , the three-in-one writer, actor and director, uses the structure of collage and meta-scenario to break the integrity and closure property of linear narratives, so to explore the true and false of individual memories; Wei-jan Chi uses "anti-traditional narrative mode" to strengthen the desire and subjectivity of the characters, in order to question the reliability of realistic and objective narrative; Nien-Jen Wu, who moved from film to theater, combined melodrama narrative with the neo-realistic aesthetics of new Taiwanese films, turned disciplinary collective narrative into a lyrical personal micro-narratives.
In the meanwhile, the dissertation also cites the post-colonial discourses in Taiwanese literary academia after the lifting of martial law and the research on the writing of native descendants, trying to discuss three playwrights' unique creative concerns while facing the new political narrative with the rising of native subjectivity. Hugh K.S. Lee is the second generation from other provinces, was anxious while facing the changing of the subject consciousness. This predicament may not comes entirely from his own resistance to the country, it may counts on the exclusivity form that made by the local situation. Being an excluded other, he can only metaphorically create an ideal (home) country in which his absent father (and himself) exists only. Wei-jan Chi takes a radical deconstruction strategy on the consciousness of country reshaping. It shows that the collective narrative is merely a collective delusion, which clearly echoes the post-colonial view of pluralism. Nien-Jen Wu often takes female perspective to deal with the male narrative hegemony, which consists a subtle female epic under the dual oppression of family and country. Under the contrast between aesthetics and political tendency, the dissertation outlines how the script creation reshaped its own narrative strategy after the collapse of the collective narrative and how it responded to the diverse developments of reality.
參考書目

一、作家作品
朱天心,《想我眷村的兄弟們》,臺北:麥田出版,1992年。
李國修,《三人行不行I》,臺北: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2013年。
¬¬¬¬––––––,《三人行不行II——城市之慌》,臺北: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2013年。
––––––,《三人行不行III——OH!三岔口》,臺北: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2013年。
––––––,《三人行不行IV——長期玩命》,臺北: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2013年。
––––––,《三人行不行V——空城狀態》,臺北: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2013年。
––––––,《西出陽關》,臺北: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2013年。
––––––,《太平天國》,臺北: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2013年。
––––––,《半里長城》,臺北: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2013年。
––––––,《莎姆雷特》,臺北: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2013年。
––––––,《京劇啟示錄》,臺北: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2013年。
––––––,《女兒紅》,臺北: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2013年。
––––––,《好色奇男子》,臺北: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2013年。
紀蔚然,《夜夜夜麻一二》,臺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
––––––,《好久不見——家庭三部曲》,臺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
––––––,《嬉戲》,臺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
––––––,《倒數計時》,臺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
––––––,《拉提琴》,臺北: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2012年。
吳念真,《人間條件》,臺北:圓神出版社有限公司,2004年。
––––––,《人間條件2——她與她生命中的男人們》,臺北:圓神出版社有限公司,2007年。
––––––,《人間條件3——臺北上午零時》,臺北:圓神出版社有限公司,2008年。
––––––,《人間條件4——一樣的月光》,臺北:圓神出版社有限公司,2011年。
––––––,《人間條件5——男性本是漂泊心情》,臺北:圓神出版社有限公司,2013年。
––––––,《人間條件6——未來的主人翁》,臺北:圓神出版社有限公司,2019年。

二、專書
王德威,《後遺民寫作》,臺北:麥田出版,2007年。
王德威編,《臺灣:從文學看歷史》,臺北:麥田出版,2005年。
林鶴宜,《臺灣戲劇史(增修版)》,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5年。
林文淇,《華語電影中的國家寓言與國族認同》,臺北: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
2009年。
邱貴芬,《後殖民及其外》,臺北:麥田出版,2003年。
周英雄、劉紀蕙編,《書寫臺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臺北:麥田出版,
2000年。
紀蔚然,《現代戲劇敘事觀:建構與解構》,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2014年。
胡耀恆主編,《中華現代文學大系(貳).戲劇卷:臺灣1989-2003》,臺北:九歌
出版社,2003。
馬森,《中國現代戲劇的兩度西潮》,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6年。
––––,《臺灣戲劇:從現代到後現代》,臺北:秀威資訊科技,2010年。
陳芳明,《臺灣新文學史》,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1年。
––––––,《後殖民臺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臺北:麥田出版,2017年。
陳惠齡,《鄉土性、本土化、在地感:臺灣新鄉土小說書寫風貌》,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
葉蓁著,黃宛瑜譯,《想望臺灣:文化想像中的小說、電影和國家》,臺北:書林出版社,2011年。
黃美序主編,《中華現代文學大系.戲劇卷:臺灣1970-1989》,臺北:九歌出版社,1989年。
梅家玲,《性別,還是家國?:五〇與八、九〇年代臺灣小說論》,臺北:麥田出版,2004年。
廖炳惠,《回顧現代:後現代與後殖民論集》,臺北:麥田出版,1998年。
鍾明德,《從寫實主義到後現代主義》,臺北:書林出版社,1995年。
––––––,《臺灣小劇場運動史:尋找另類政治與美學》,臺北:書林出版社,2018年。

三、單篇評論/論文
王婉容,〈再探與重詮:中華戲劇集創作前後臺灣戲劇的現代性顯影與脈絡探究〉,收入陳芳明編,《殖民地與都市》,臺北:政大出版社,2014年,頁155-203。
江世芳,〈紀蔚然障礙,論家庭三部曲:《黑夜白賊》、《也無風也無雨》、《好久不見》〉,《表演藝術》第143期,2004年11月,頁41-43。
陳正熙,〈從個人到群體:紀蔚然的劇本〉,《美育》第142期,2004年11月,頁30-31。
葉根泉,〈家/國神話的崩離:紀蔚然家庭三部曲《黑夜白賊》、《也無風也無雨》、《好失不見》中的後殖民與後現代〉,《臺灣文學研究學報》第8期,2009年04月,頁307-329。
傅裕惠,〈家族再聚,卻見分裂:紀蔚然推出「家族三部曲」完結篇《好久不見》〉,《表演藝術》第135期,2004期3月,頁50-52。
鴻鴻,〈重寫現代戲劇史:評紀蔚然《現代戲劇敘事觀:建構與解構》〉,《文訊》第258期,2007年4月,頁112-113。

四、學位論文
李國修部分
李亦修,《李國修劇作中的男性角色》,臺南: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碩士論文,2016年。
吳育珊,《屏風表演班之研究:1986至1996》,臺南: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周銀姿,《李國修《西出陽關》劇本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4年。
徐瑋佑,《李國修「三人行不行」系列作品研究》,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碩士論文,2018年。
陳銘鴻,《「拒絕漂流」:李國修劇作主題之研究》,臺中: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張秀娟,《文學·劇場·電影的衍/延異:論《徵婚啟事》的多重改編》,臺中:靜宜大學臺灣文學系碩士論文,2012年。
張議,《論李國修《好色奇男子》敘事結構》,臺南:國立臺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碩士論文,2019年。
蔡佳陵,《兩種不同的凝視:李國修與賴聲川的認同建構書寫》,臺南: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
潘書慧,《京劇和舞臺劇的並置與對話:《京戲啟示錄》、《百年戲樓》探析》,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論文,2018年。
劉育寧,《論臺灣劇場世紀之交的懷舊想像》,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碩士論文,2013年。
簡秀芬,《「改編」莎士比亞在臺灣:以李國修和紀蔚然為例》,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

紀蔚然部分
邱婉婷,《紀蔚然劇作的敘事策略:以《家庭三部曲》和《夜夜夜麻三部曲》為範圍》,臺北:臺灣大學臺灣文學所碩士論文,2012年。
陳元棠,《紀蔚然劇作中的荒謬》,臺南:臺南大學戲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陳姿君,《家庭、敘述及語言:紀蔚然《家庭三部曲》研究》,花蓮:東華大學華文文學所碩士論文,2013年。
陳思穎,《家庭功能的失落:論記蔚然的「家庭三部曲」》,臺南:臺南大學戲劇
創作與應用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張仁傑,《文本、語言與後現代性:紀蔚然劇作中臺灣當代圖像之研究》,臺北:臺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簡秀芬,《「改編」莎士比亞在臺灣:以李國修和紀蔚然為例》,臺北:臺北藝術
大學戲劇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

吳念真部分
王香雅,《吳念真現象及其作品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4年。
林稚揚,《吳念真舞臺劇「人間條件」系列研究》,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10年。
林麗芳,《《人間條件》的敘事學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2012年。
林貞言,《從個體心理學視角分析吳念真《人間條件》的劇中人物》,臺北: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戲劇學系碩士論文,2018年。
周韋廷,《文學作家與大眾舞臺:綠光劇團吳念真文學劇場改編研究》,臺南:國立臺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碩士論文,2018年。
陳麗如,《從小說到舞臺劇文本:析論《清明時節》互文性及女性角色研究》,臺北: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戲劇學系碩士論文,2019年。
張家琪,《綠光劇團《人間條件系列》戲劇語言之分析》,臺北: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戲劇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
蕭辰宇,《吳念真「人間條件」系列和Marie Jones的劇場比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