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方以智的詩學工夫論──以清初桐城詩歌為探索材料
作者:陳孟妘
作者(外文):Chen, Meng-Yung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鍋島亞朱華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2
主題關鍵詞:方以智「雙重交輪」詩學工夫論清初桐城詩歌Fang YizhiRotation of OppositesTheory of Poetry-ritingEarly-Qing poetry of Tongcheng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0
清初因易代與異族統治的劇變,社會動盪不安,關於經驗世界的經營與各種對立衝突的處理,成為這個時期的重大關懷。方以智本於家傳《易》學,以「秩序變化、寂歷同時」、「即差等為平等」作為體用論的綱宗;這種體用論使本體與經驗以及經驗中差異而對立的萬事萬物,皆能各自成全、互攝互用且顯隱同時而無所分別而平等。方以智立基在此體用論上,重新詮釋詩學概念「興、比、賦」,並整合其師覺浪道盛對詩學概念「怨」的新解,建構了一門詩學工夫論,使詩歌能彰顯一切對立兩端之各別差異、互攝互用、顯隱同時而平等的本末真相,詩歌由此而具備了化解、平衡時代議題或生活議題中各種對立兩端的能力。方以智的思想與詩論在家鄉桐城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影響,所形成的詩歌表現是,方以智與桐城詩人皆好以對立兩端兼互同時的角度進行抒寫,以彰顯詩歌主題相關的對立兩端之間互攝互用、顯隱同時、平衡共在的真相,由此而使詩歌主題表達地通透周全。清初桐城詩歌是學界尚且陌生的詩歌,筆者以方以智《易》與詩合的詩學工夫論為思想基礎,初步解讀這批詩歌,可以增補清初詩歌研究的一頁。
The Qing Dynasty, a foreign occupation, was rife with drastic social changes. During this era, navigating experiences and coping with contradictions and conflicts became an important literary theme. Fang Yizhi based his Theory of Body and Effect on concepts such as “The change of order at the same time brings about a stillness at the same time,” and “difference is equality” from his family’s studies of I Ching. The Theory of Body and Effect believes that all things, with their bodies and their experiences and the conflicts in experiences, can complement, borrow from, and contrast one another while remaining one and equal. Fang Yizhi uses this theory to reinterpret juxtaposition, metaphor, and exposition. He also added to the poetic concept of “forlornness,” which was invented by his teacher, Juelang Daosheng. Using these innovations, he constructed a poetry-writing theory that reveals the oneness and complementation of extreme opposites. Poems written according to this theory are able to resolve and balance opposites in social and daily themes. Fang Yizhi’s theory of poetry influenced his hometown of Tongcheng. As a result, poems written by the poets of Tong Cheng often address the coexistence of conflicts and opposition and reveal the truth that extreme opposites coexist by borrowing from and contrasting each other. As a result, the poetic themes are expressed in a more well-rounded, conclusive way. The poetry of Tongcheng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is quite rarely discussed in academia. To add to the academic literature of early-Qing poetry, this essay will conduct a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these poems based on Fang Yizhi’s theory of poetry-writing, combining the thoughts of I Ching with poetry.
一、 傳統文獻
[梁]劉勰著,詹鍈義證,《文心雕龍義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梁〕鍾嶸著,曹旭箋注,《詩品箋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年。
〔宋〕朱熹,《周易本義》,收入《周易二種》,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
〔宋〕朱熹撰,鄭明等校點,《朱子語類》,收入《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 
  出版社,2002 年。
〔清〕覺浪道盛著,大成、大奇等編,《天界覺浪盛禪師全錄》,收入《中華大藏 
  經》,臺北:修定中華大藏經會,1968年。
〔清〕方以智著,黃德寛、諸偉奇主編,《方以智全書》,上海:上海古藉出版社, 
  1988年。
〔清〕方以智著,龐樸注釋,《東西均注釋》,北京:中華書局,2016年。
〔清〕方以智著,蔡振豐、魏千鈞、李忠達校注,《藥地炮莊校注》,臺北:國立 
  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7年。
〔清〕方以智編,張永義校注,《青原志略》,北京:華夏出版社,2012年。
〔清〕方孔炤著,方以智編,《周易時論合編》,臺北:文鏡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83年。
〔清〕方孔炤著,方以智編,《周易時論合編圖象幾表》,臺北:文鏡文化事業有
  限公司,1983年。
〔清〕潘江輯,彭君華主編,《龍眠風雅全編》,合肥:黃山書社,2013年。
〔清〕方文著,《清代詩文集彙編》編纂委員會編,《嵞山集》,《清代詩文集彙編》,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38冊。
〔清〕錢澄之著,彭君華校點,《田間文集》,合肥:黃山書社,1998年。
〔清〕錢澄之著,諸偉奇校點,《田間詩集》,合肥:黃山書社,1998年。
〔清〕方中通著,《清代詩文集彙編》編纂委員會編,《陪集》,《清代詩文 
  集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133冊。
〔清〕徐璈輯錄,楊懷志、江小角、吳曉國點校,《桐舊集》,安徽:安徽大學出
  版社,2016年。
〔清〕方昌翰輯,《桐城方氏七代遺書》,收入徐雁平、張劍主編,《清代家集叢
  刊》,第127-129冊。
〔清〕馬其昶,《桐城耆舊傳》,收入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臺北:
  文海出版社,1966年,第409冊。

二、近人論著
任道斌,《方以智年譜》,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年。
江淑蓁,《方以智「中和」詩學思想研究》,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
  士論文,2010年。
吳孟復,《桐城文派述論》,安徽:教育出版社,1992年。
吳增禮,《「合道而行」明遺民的人生定位與價值追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
  版社,2019年。
何冠彪,《生與死──明季士大夫的抉擇》,臺北:聯經出版,1997年。
李世英、陳水雲,《清代詩學》,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
余英時,《方以智晚節考》,臺北:允晨文化,2011年。
邢益海編,《冬煉三時傳舊火──港臺學人論方以智》,北京:華夏出版社,2005
  年。
邢益海,〈方以智研究進路及文獻整理現狀〉,《現代哲學》第1期,2013年1
  月,頁119-128。
邢益海,《方以智莊學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年。
呂怡菁,〈「興」的基本輪廓興其在作品中的整體意義〉,《清華中文學報》第14期
  ,2015年12月,頁231-276。
呂妙芬,《成聖與家庭人倫──宗教對話脈絡下的明清之際儒學》,臺北:聯
  經出版,2017年。
李欣錫,〈論「東澗詩法」傳承、演變及其詩學意義:以「詩史互證」為考察視  
  角〉,《中國文學學報》第8期,2017年12月,頁93-123。
林聰舜,《明清之際儒家思想的變遷與發展》,臺北:臺灣學生,1990年。
周中明,《桐城派研究》,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9年。
周成强,《明清桐城望族詩歌研究》,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7。
金華珍,《桐城派詩論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
  年。
荒木見悟著,廖肇享譯,〈覺浪道盛初探〉,《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4期,1999 
  年12月,頁77-94。
孫立,《明末清初詩論研究》,廣洲: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徐聖心,〈王夫之《論語》詮釋之「應病予藥」喻辯──兼與方以智藥病說之比較〉,
  《臺大中文學報》第29期,2008年12月,頁139-220。
陳貴弘,《藥樹的生成──方以智《藥地炮莊》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
  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6年。
張永義,〈方中通《哀述》詩釋讀〉,《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期,2018
  年11月,頁128-136。
彭迎喜,《方以智與周易時論合編考》,廣洲:中山大學出版社,2007年。
曾守仁,〈世變下的錢澄之性情詩說──真詩、苦吟與隱秘詩史論〉,《文與哲》第
  26期,2015年6月,頁379-424。
楊儒賓,《異議的意義──近世東亞的反理學思潮》,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
  中心,2012年。
楊儒賓〈山水詩也是工夫論〉,《政大中文學報》第22期,2014年12月,頁3-
  42。
楊儒賓,《儒門內的莊子》,臺北:聯經出版,2016年。
楊自平,〈方以智《東西均》的生死哲學〉,《興大中文學報》第33期,2013
  年6月,頁124-154。
趙園,《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北京:北京大學,1999年。
趙園,《明清之際的思想與言說》,香港:三聯書店,2008年。
廖宏昌,《清代詩學的重變與折中》,臺北:文津出版社,2003年。
廖肇亨,〈明末清初叢林論詩風尚探析〉,《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0期,2002年
  3月,頁263-302。
廖肇亨,〈方以智詩學源流及旨要論考──以「中邊說」為討論中心〉,《佛學研 
  究中心學報》第7期,2005年7月,頁257-293。
廖肇亨,《忠義菩提:晚明清初空門遺民及其節義論述探析》,臺北:中研院
  文哲所,2013年。
蔡振豐,〈方以智三教道一論的特色及其體知意義〉,《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第1期,2010年6月,頁155-199。
蔡振豐,〈方以智的詮釋觀與明末三教論的發展〉,《杭洲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
  學版》第4期,2019年7月,頁1-11。
劉元青,《方以智心性論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年。
蔣國保,《方以智哲學思想研究》,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
劉浩洋,《從明清之際的青原學風論方以智晚年思想中的遺民心志》,臺北: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年。
劉浩洋,〈「三教歸易」:明遺民方以智忠、孝兩全的生命實踐〉,《東華漢學》第
  21期,2010年12月,頁209-243。
劉芷瑋,《蘇軾莊子學的美學工夫論》,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 
  2017年。
鄧克銘,〈方以智論《莊子》──以道與物為中心〉,《漢學研究》第31卷第3期 
  ,2013年9月,頁1-29。
鄧克銘,〈方以智論莊子的逍遙遊〉,《臺灣大學哲學評論》第48期,2014年10
  月,頁49-79。
鄧克銘,《方以智論心之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2019年。
樅陽陳靖(2017年12月13日)。方以智佚文《彼雲說》考略,紀念方以智誕辰
  406周年。 取自https://kknews.cc/zh-tw/culture/5eab23l.html(瀏覽日期:2021
  年6月25日)。
謝明陽,《明遺民的莊子定位論題》,臺北:臺大出版委員會出版,2001年。
謝明陽,〈明遺民覺浪道盛與方以智「怨」的詩學精神〉,《東華人文學報》第3 
  期,2005年7月,頁433-462。
謝明陽,《明遺民的「怨」「群」詩學精神──從覺浪道盛到方以智、錢澄
  之》,臺北:大安出版社,2004年。
謝明陽,〈陳子龍方以智的詩學論交與分趨-以「雅」的觀念為討論中心〉,《淡 
  江中文學報》第13期,2005年12月,頁41-70。
謝明陽,〈方以智與明代復古詩學的承變關係考論〉,《成大中文學報》第21期  
  ,2008年7月,頁71-100。
謝明陽,〈方以智與龍眠詩派的形成〉,《臺大中文學報》第44期,2014年3月,
  頁149-184。
謝明陽,〈方以智《瞻旻》的亂離書寫與孤臣心志〉,《東吳中文學報》第38期  
  ,2019年11月,頁37-57。
謝明陽,〈方以智《痒訊》的家國憂患與詩學轉向〉,《清華中文學報》第24期
  ,2020年12月,頁5-41。
謝明陽,〈方以智《流離草》的聚散悲歡與家國思索〉,《臺大中文學報》第71期 
  ,2020年12月,頁199-240。
謝仁真,〈方以智思想中「不落有無」與境界超越的問題〉,收入《華梵大學第
  五次儒佛會通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華梵大學哲學系,2001年,頁
  179-239。
戴景賢,〈論方以智王船山兩人思想之對比性與其所展現之時代意義〉,《文與
  哲》第12期,2008年6月,頁455-528。
謝正光,《清初之遺民與貳臣》,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22年。
顏崑陽:〈《文心雕龍》二重「興」義及其在「興」觀念史的轉型位置〉,《文與哲》,
  第27期,2015年12月,頁125-160。
顏崑陽:〈「詩比興」的「語言倫理」功能及其效用〉,《政大中文學報》第25期
  ,2016年6月,頁5-60。
羅熾,《方以智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嚴志雄,《錢謙益的「詩史」理論與實踐》,北京:中華書局,2019年。
嚴廸昌,《清詩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1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