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中國社會的感知結構研究(1988-2008):媒介化取徑
作者:邢雁冰
作者(外文):XING, YAN-BING
校院名稱:世新大學
系所名稱:傳播研究所(含博士學位學程)
指導教授:翁秀琪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2
主題關鍵詞:感知結構傳播形定媒介化日常生活实践Structure of FeelingsCommunication FigurationsMediatization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0
本文研究的起點是捕捉當代中國社會變動不居又紛繁複雜的「感知結構」(structure of feelings),以中國經濟高度濃縮發展的1988-2008年為研究範疇,選取1998年《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2005年湖南衛視選秀節目《超級女聲》和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為研究案例,以「媒介化」(Mediatization)為研究取徑,在「個體化」、「商業化」兩個後設過程之下,以「看電視」的日常生活實踐變遷為脈絡,採具體的傳播形定(communication figurations)方法與文本分析的方法,結合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微觀和宏觀兩條路徑,描繪改革開放後1988年至2008年二十年間的三個時間節點上中國的樣貌,厚描三個橫斷面上中國的思想和情感運動,整體的生活方式,進而建構此時期中國社會和文化的整體變遷,期望為了解中國複雜的整體狀況、特徵與問題,提供有價值的線索。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is study is to make researches on the changing and complicated structure of feelings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society. The paper takes the years from 1988 to 2008 when China’s economy developed rapidly and strongly as the research category and the Spring Festival Gala of CCTV in 1998, the reality show ‘Super Girls’ by HTV in 2005 and the opening ceremony of the 2008 Beijing Olympic Games as research cases. Taking Mediatization as the research approach, it follows the transformation of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watching TV in two meta processes of individualization and commercialization. Adopting the methods of communication figurations and text analysis, it combines the top-down and bottom-up routes with micro and macro lines to describe different conditions at three points during the period from 1988 to 2008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in China. Especially, it puts emphasis on the description of ideological and emotional movements and the whole lifestyle at those three points in China. The aim is to demonstrate the whole transformation of China’s society and culture at the period, and provide valuable clues for understanding the sophisticated whole situ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problems in China.
巴蜀書社編(1989)。《「河殤」批判》。成都:巴蜀書社。
常江(2018)。《中國電視史(1958-2008)》。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3)。〈現代性的基因:解讀20世紀80年代的中國電視文化〉,《新聞春秋》,1:58-64。
——(2014)。〈新聞聯播簡史:中國電視新聞與政治的交互影響(1978-2013)〉,《國際新聞界》,5:120-132。
——(2016)。〈紀實、審美、控制:二十世紀八〇年代中國大陸的電視批評及其文化意涵〉,《新聞學研究》,128:49-83。
長平(2008.12.11)。《他們為何不喜歡以民主自由解讀大國崛起》。上網日期:2022年3月17日。取自:https://news.ifeng.com/opinion/specials/thinking/200812/1211_4817_917624.shtml。
蔡騏(2006)。〈“超級女聲”的媒體神話〉,《新聞與寫作》,7:16。
陳漢元(1981)。〈談談通過衛星收錄的「國際新聞」(上)〉,《新聞戰線》,5:38-40。
陳璐(2012)。《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額意義爭奪與共享——一種歷史過程的考察》。武漢大學博士論文。
陳信元(1990)。〈天下黃河幾十幾道彎?〉,《文訊雜誌》,52:98-100。
崔文華編(1988)。《海外「河殤」大討論》。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
鄧在軍(2003)。《屏前幕後——我的導演生涯》。重慶:重慶出版社。
〈顛覆傳統的「黃金時間」——湖南衛視新黃金廣告時段增值效果淺析〉,《大市場·廣告導報》,2005(11):168-169。
東方早報(2006.12.01)《對話<大國崛起>郭振璽:觀眾建議重播12遍》。上網日期:2022年3月20日。取自:http://ent.sina.com.cn/v/m/2006-12-01/07421351055.html。
杜少鵬(2014)。《沉浮與蛻變:「東方時空」20年改版研究》。蘇州:蘇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董雲亭(1986)。〈「七五」期間電視機銷售前景預測〉,《預測》,6:56-58。
方惠(2021)。〈電視時間:1980-1990年代電視流的馴化與時空秩序〉,《新聞界》,7:47-54。
方念萱(2016)。〈媒介化、行動化:媒介化理論與行動者網路理論的對話〉,《傳播、文化與政治》,4:55-83。
方鐵、張念春(1999)。〈「東方時空」、「焦點訪談」背後的新聞〉,《行政人事管理》,2:16-17。
馮建三(1994/2002)。《電視:科技與文化形式》。台北:遠流。(原書Raymond Williams[1990].Television: Technology and Cultural Forms. London: Routledge.)
葛嫻(1983)。〈以宣傳為中心改革廣播電視:記第十一次全國廣播電視工作會議〉,《新聞戰線》,(5)13、18。
宮承波、張君昌、王甫(2020)。《春晚三十八年》。北京:中國廣播影視出版社。
郭鎮之(1990)。〈新時期中國電視的10年〉,《新聞研究資料》,5:195-210。
賀幸輝(2015)。《視覺傳播中奧運會開幕式與文化認同》。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博士論文。
胡泳(2016)。〈中國互聯網發展中的隱憂〉,《新聞與傳播研究》, 4:39﹣43。
華硯編(1989)。《「河殤」批判》。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黃守義、許詩嫺譯(2008)。《新媒介科技手冊》。臺北:國立編譯館。(原書 Lievrouw L. A. & Livingstone S. [2006]. The Handbook of New Media. London, Thousand Oaks & New Delhi: Sage Publications.)
何道寬譯(2000)。《麥克盧漢精粹》。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原書McLuhan,E.&Zingrone,F.[1995].Essential McLuhan.Toronto: Stoddard Publishing Co.,Ltd.)
何道寬譯(2003)。《帝國與傳播》。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原書Innis,H.[1950]. Empire and Communication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何道寬譯(2003)。《傳播的偏向》。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原書Innis,H.[1951].The Bias of Communication.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何光、田秀萍(1989)。1988年我國廣播電視視野概況,載《中國廣播電視年鑒(1989)》:5。
何天平(2021)。〈「看電視」與生活方式的構建:90年代以來中國電視文化史考察〉,《西南民族大學學報》,5:141-150。
何曉兵(1997)。〈電視綜藝晚會路在何方〉,《粵海風》, 2:34﹣36。
《何振梁2001年北京申奧演講稿:夢想將奧運帶到中國》,上網日期:2022年2月13日,取自:https://sports.sohu.com/20150104/n407510782.shtml。
洪曉、蘇桂寧(2018)。〈當代大眾文化的審美趣味演變——以央視春晚為個案〉,《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6:76-79。
胡雅妮(2013)。《新浪網北京奧運會報道與倫敦奧運會報道的比較研究》。成都:成都體育學院碩士學位論文。
〈胡佔凡訪談錄〉(2008),《中國電視》,12:7。
袁方(2005)。〈從CCTV的新戰略看國內電視媒體競爭〉,《广告大观》,11:122。
焦東雨(2013.02.25)。〈孟欣:難忘1998〉。《中國周刊》。上網日期2021年12月17日。取自http://media.sohu.com/20130225/n366962682.shtml。
江澤民(1997)。〈邁向充滿希望的新世紀——一九九八年新年講話〉,《中國廣播電視年鑒(1998)》,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蔣述卓、洪曉(2018)。〈從春晚看當代大眾文化的審美變遷〉,《南方文壇》,3:16-20。
孔河(2004)。〈互聯網時代我國電視發展之對策〉,《廣播與電視技術》,2:44-45。
邋遢小女巫(2021.02.12)。〈1983-2020年春晚最佳小品大盤點〉。上網時間:2022年1月4日。取自https://post.smzdm.com/p/a7k853zg/。
藍宇(2011.12.01)。《入世十年:中國帶來巨變,世界分享發展紅利》。上網日期:2022年1月20日。取自http://www.beijingreview.com.cn/2009news/todaynews/2011-12/01/content_409218.htm。
李彬譯(2004)。《關鍵概念:傳播與文化研究辭典》。北京:新華出版社。(原書:Montgomery,M.&Hartley,J.&Fiske,J.&O'Sullivan,T.[2004]. Key Concepts in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al Studies.London ; New York : Routledge.)
李紅濤(2021)。〈深度媒介化與媒介事件的公共記憶〉,《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58(1):57-67。
李凱(2005)。《全球性媒介事件與國家形象的建構和傳播——奧運的視角》。上海:復旦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李三達(2011)。《雷蒙·威廉斯感覺結構的批判性考察》。華東師範大學博士論文。
李正圖、楊維剛、馬立政(2018)。〈中國城鎮住房制度改革四十年〉,《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12:5-23。
練慶偉(2006)。〈超級女聲:青年文化新特徵分析〉,《青年研究》,3:13。
遼寧人民廣播電台(1984)。〈加強愛國主義和共產主義思想的宣傳〉,《新聞戰線》,1:38。
林肖(2014)。《從北京與倫敦奧運會開幕式析中西體育文化之異同》。北京:首都體育學院碩士學位論文。
劉斌、姚治蘭、蘭馨(2009)。〈2008年北京奧運會電視傳播的研究〉,《首都體育學院學報》,5:285-287。
劉紹華(2013)。《我的梁山兄弟》。台北:群學。
劉進(2007)。《文學與『文化革命』:雷蒙德·威廉斯的文學批評研究》。四川大學博士論文。
劉君譯(2018)。《文化與社會的媒介化》。上海:復旦。(原書Hepp,A.(2013).The Mediatization of Culture and Society.London:Routledge.)
劉建鳴、徐瑞青、劉志忠(1998)。〈1997年全國電視觀眾調查分析報告(摘要)〉,《電視研究》,11:4-11。
柳中權(1996)。〈休閒,並非與精神文明無緣〉,《城市問題》,4:32-33。
龍玉琴、沈亮(2006.12.02)。《「大國崛起」沒有特殊政治背景》。上網日期:2022年3月20日。取自http://www.wyzxwk.com/Article/sichao/2009/09/10499.html。
盧恆(2014)。《房地產與階層定型化社會——讀〈房地產階級社會〉》,《社會》,4:229-242。
魯連顯(2004)。〈電視的危機〉,《浙江廣播電視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22-26。
路雲亭(2010)。〈線民視野中的先鋒藝術——對張藝謀執導的背景奧運會開幕式廣場藝術的民間性考量〉,《體育與科學》,31(1):16-20。
路雲亭(2010)。〈北京奧運會會歌的失位現象——以陳其鋼〉,《體育與科學》,31(3):29-33,107。
羅艷(2008)。〈中國電視產業發展現狀綜述〉,載自郭鎮之等主編《第一媒介: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國電視》。北京:清華。
呂新雨(2003)。〈解讀2002年『春節聯歡晚會』〉,《讀書》,1:90-96。
馬戎戎(2005.09.27)。〈徘徊在理想和現實中的央視人〉。上網日期:2022年2月17日。取自:《三聯生活周刊》2005年第37期,http://www.lifeweek.com.cn/2005/0927/13411.shtml。
孟靜(2004.07.06)。〈湖南衛視超級女聲:美國偶像中國製造〉。上網日期:2022年2月15日。取自:《三聯生活周刊》,2004年(卷數不詳),http://ent.sina.com.cn。
孟靜(2005.06.07)。〈你的遊戲,我的夢想〉。上網日期:2022年2月15日。取自:《三聯生活周刊》,2005年第21期,http://www.lifeweek.com.cn/2005/0607/12157.shtml。
孟靜(2005.06.07)。〈一個娛樂節目的誕生與發跡〉。上網日期:2022年2月15日。取自:《三聯生活周刊》,2005年第21期,http://www.lifeweek.com.cn/2005/0607/12158.shtml。
孟靜(2005.09.13)。〈為什麼喜歡李宇春〉。上網日期:2022年2月15日。取自:《三聯生活周刊》,2005年第35期,
南方(2005.09.09)。〈李詠:我就是央視娛樂節目的底線〉。上網日期:2022年2月15日。取自:《江南時報》,2005年9月9日第十三版,https://news.sina.com.cn/o/2005-09-09/03136897129s.shtml。
泥子、善良、偶然(2004)。《21年春節聯歡晚會內部消息》。北京:新華出版社。
潘天翠(2007)。〈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研究員尚傑談大國崛起與思想啟蒙〉,《決策探索》,2:6-12。
彭波(2013.02.25)。〈楊偉光:導演背後的導演〉。《中國周刊》。上網日期2021年12月17日。取自http://media.sohu.com/20130225/n366966688.shtml。
邱家宜(2011)。《戰後初期(1945﹣1960)台灣報人類型比較研究──吳濁流、李萬居、雷震、曾虛白》。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博士論文。
----------(2012)。〈戰後初期台灣報人群體的多重「感知結構」〉,《新聞學研究》,112:117﹣158。
〈全國廣播電視宣傳工作會議討論清楚精神污染和辦好廣播電視〉(1984),《新聞戰線》,1:37-38。
沈清松(1993)。〈從現代到後現代〉,《哲學雜誌》,4:4-25。
沈欣(1996)。〈生命的追尋——記「東方時空·生活空間」製片人陳虻〉,《新聞界》,1:43-45。
沈忠陽(2005)。〈浙江電視網站何去何從——第四屆全國電視台互聯網年會的啟示〉,《視聽縱橫》,6:86。
師力斌(2014)。《逐鹿春晚——當代中國大眾文化和領導權問題》。北京:中國言實出版社。
舒開智(2011)。《雷蒙德.威廉斯文化唯物主義理論研究》。北京:學苑。
蘇碩斌譯(2009)。《媒介文化論:給媒介學習者的 15 講》。臺北:群學。(原書吉見俊哉(2004)。メディア文化論― メディアを学ぶ人のための 15 話。東京:有斐閣。)
蘇曉康、王魯湘(1988)。《河殤》。台北:風雲時代出版社、金楓出版社。
時事大家談(2017.03.01)。〈专访苏晓康:风雨30载话「河殇」〉。《時事大家談》。上網日期:2021年12月20日。取自https://www.voachinese.com/a/voaweishi-20170301-voaio-suxiaokang/3745135.html。
孫家正(1998)。〈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 努力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廣播影視事業——在全國廣播影視廳局長會議上的報告〉,《中國廣播電視年鑒(1998)》,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孫旭培(1992)。〈新時期10年我國新聞媒介的功能與運作〉,《新聞研究資料》,4:1-16。
孫玉勝(1995)。〈按電視規律辦節目——中央電視台新聞評論部主任,『焦點訪談』、『東方時空』總製片人孫玉勝在南京電視深度報道會議上的發言〉,《视听界》,10:6-9。
孫玉勝(2012)。《十年:從改變電視的語態開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唐士哲(2014a)。〈重構媒介?「中介」與「媒介化概念爬梳」〉,《新聞學研究》,121:1-39。
唐士哲(2014b)。〈從政治化媒介到媒介化政治:電視政論節目作為制度化的政治實踐〉,《中華傳播學刊》,25:3-41。
台灣《中國時報》社論(1988)。〈從「河殤」談中國文化的前途〉,《海外「河殤」大討論》,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
鐵馬(2020.01.26)。〈從3000萬到40億,央視春晚25年標王之爭背後〉。上網日期2021年12月15日。取自https://www.sohu.com/a/368960149_532736。
曹琬凌(2015)。〈院線紀錄片再媒介化之媒介化分析〉,《傳播研究與實踐》,5(2):121-153。
——(2017)。《守住泰雅的聲音:司馬庫斯傳播建構的媒介觀》,世新大學博士論文。
汪暉(2010)。《亞洲視野:中國歷史的敘述》。香港:牛津。
王鴻諒(2005.09.27)。〈专访李咏:老大?我不否认,也不默认〉。上網日期:2022年2月17日。取自:《三聯生活周刊》, 2005年第37期,http://www.lifeweek.com.cn/2005/0927/13409.shtml。
王鴻諒(2005.09.27)。〈「三好學生」的娛樂空間〉。上網日期:2022年2月17日。取自:《三聯生活周刊》,2005年第37期,http://www.lifeweek.com.cn/2005/0927/13410.shtml。
王愷(2008.08.11)。《70%的音樂感覺很中國——專訪開幕式音樂總監陳其鋼》,《三聯生活周刊》,2008年第30期,取自:http://www.lifeweek.com.cn/2008/0811/22452.shtml。
王曉漁(2005)。〈春節聯歡晚會的『召喚』機制〉,《媒介批評》,7(1):26-34。
翁秀琪(2011)。〈什麼是「蜜迪亞」?重新思考媒體/媒介研究〉,《傳播研究與實踐》,1(1):55-74.
吳阿崙(2005)。〈「電視湘軍」的復興?〉,《中國企業家》,20:58-61。
吳煒華、付曉光譯(2016)。《新媒體批判導論(第二版)》。上海:復旦。(原書Lister, M. & Dovey, J. & Giddings, S. & Grant, L. & Kelly, K. (2009).New Media: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London: Routledge.)
夏春祥、唐士哲、羅世宏譯(2013)。《傳播研究的典律文本》。台北:五南。 (原書Katz, T. & Peters, J. D. & Liebes, T. & Orloff, A. (Eds.)[2003].Canonic Texts in Media Research. Cambridge: Polity Press.)
肖慧(2005)。〈革命、自我、素質和中國夢:超級女聲的幾個關鍵字〉,《中國招標》,9:52-57。
謝耘耕、王彩平(2005)。〈中國電視娛樂節目市場報告〉,《新聞界》,4:4-10。
謝耘耕、李文超(2008)。〈2008中國電視在挑戰中前行〉,《傳媒》,12:14-19。
〈新聞宣傳要牢牢把握正確導向——丁關根在全國省級廣播電台、電視台台長研討班上的講話(摘要)〉,《人民日報》,1997.5.12。
徐敏(2014)。〈電視的興起——1980 年之際中國內地電子媒介與日常生活〉,《文藝研究》,12:103-115.
央視網消息(2008.08.10)。《全球40億人收看開幕式收視率創空前記錄》,上網日期:2022年3月3日。取自:http://news.cctv.com/china/20080810/100737.shtml。
楊德睿譯(2009)。《信息批判》。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原書Scott Lash. (2002).Critique of Information.London:Sage.)
楊擊、葉柳(2009)。〈情感結構:雷蒙.威廉斯文化研究的方法論遺產〉,《新聞大學》,99:137-141。
楊炯斌(2009)。《雷蒙·威廉斯文化研究轉向》。南開大學博士論文。
楊群(1998)。〈適應與發展——來自‘97全國觀眾抽樣調查結果的啟示〉,《聲屏世界》,3:9-12。
楊偉光(1996)。〈堅持正確輿論導向,繼續深化新聞改革——楊偉光副部長在中國電視獎’95電視新聞評獎會上的講話〉,《電視研究》,7:8。
楊偉光主編(1998)。《中央電視台發展史(1958-1998)》。北京:北京出版社。
楊曉民、陳亦文主編(1998)。《難忘今宵——中央電視台歷屆春節聯歡晚會大寫真》。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
姚冶蘭(2009)。〈2008年北京奧運會電視傳播受眾研究〉,《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1:550-553。
易家言(1988)。〈「河殤」宣揚了什麼?〉,《「河殤」的誤區——從「河殤」到「五四」》,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易立競(2011.01.17)。〈人民需要趙本山〉。《南方人物周刊》。上網日期:2021年12月20日。取自:https://ent.qq.com/a/20110117/000701.htm。
應天常(1995)。〈話說倪萍〉,《當代電視》,8:24-26,44。
禹建強、郭萍(2003)。〈廣電集團「做大」與「做強」的辯證思考〉,《傳媒觀察》,7:21-23。
余杰(2021.02.01)。〈從「河殤」到「中國——從「自由」到「專制」的蛻變〉。上網日期:2021年12月20日。《自由亞洲電台》。取自:https://www.rfa.org/mandarin/pinglun/yujie/yj-01042021115916.html。
曾慶香(2008)。〈仿像與奇觀——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符號分析〉,《現代傳播》,154:62-63。
曾慶香、張敏(2009)。〈認同、娛樂、迷思——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符號分析〉,《新聞傳播研究》,5:21-23。
張大偉(2016)。〈當代中國新媒體文化發展的多元困境〉,《新聞愛好者》,4:30-33。
張順洪(2007)。〈憂從中來,不絕如縷——「大國崛起」觀後〉,《馬克思主義研究》,1:111-114。
張子琦、陳珊(2016)。〈里約奧運會社交媒體新動向〉,《體育科研》,37(4):30-34。
張頤武(2003)。〈論「新世紀文化」的電視文化表征〉,《文藝研究》,3:92-101。
张艺谋、张英(2022)。〈时代、责任与个人的机遇——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幕后〉,《天涯》,1:61-85。
张艺谋、张英(2022)。〈奥运会开幕式:大就是美——张艺谋访谈〉,《西湖》,1:80-93。
张英、平客(2010)。〈张艺谋批评史〉,《南方周末》,2010年1月14日第E21版。
趙國新(2009)。《新左派的文化政治:雷蒙.威廉斯的文化理論》。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趙化勇主編(2008)。《中央電視台發展史1998-2008》。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趙多佳主編(2021)。《中國春節聯歡晚會歷史變遷探析》。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
鄭凱、何瑞(1998)。〈我國VCD/DVD產業發展策略〉,《電子天府》,11:4-8。
鄭明萱譯(2006)。《認識媒體:人的延伸》。台北:貓頭鷹。(原書McLuhan,M. (1964,1994).Understanding Media :The Extensions of Man.Boston : The MIT Press.)
趙忠祥(1995)。《歲月隨想》。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周刊(2010)。〈雷蒙·威廉斯的「情感結構」與幾個相關概念的比較研究〉,《社會科學論壇》,4:48-51。
周翼虎(2009)。〈抗爭與牢籠:中國新聞業的市場化悖論〉,《新聞學研究》,100:101-136。
鐘華民等(1989)。《重評「河殤」》。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
朱育和、蔡樂蘇、董群(1991)。《河殤與國情》。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朱軍(2011)。《我的零點時刻》。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朱文軼(2005.09.27)。〈東方時空為什麼丟失支持率〉。上網日期:2022年2月17日。取自:《三聯生活周刊》2005年第37期,http://www.lifeweek.com.cn/2005/0927/13413.shtml。
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2013)。《春晚30年》。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中共中央宣傳部文化藝術局影視處編(1990)。《「河殤」的誤區——從「河殤」到「五四」》。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5年全國手機短信發送量超3000億條〉(2006.01.24)。《南方日報》。上網日期:2022年1月20日。取自:http://people.techweb.com.cn/2006-01-24/38153.shtml。
《中國統計年鑒(1987-2009)》。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
《中國廣播電視年鑒(1987-2009)》。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中國出版年鑒(1987-2009)》。北京:商務印書館。
《中國電視年鑒(1987-2009)》。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三聯生活周刊》相關專題,https://www.lifeweek.com.cn/

Block, E.(2013). A Culturalist Approach to the Concept of the Mediatization of Politics: The Age of ‘Media Hegemony’. Communication Theory, 23(3), 259-264.
Bourdieu,P (1977) .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Carey, J.(1989). Communication as Culture,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
Cody, E.(2007).In a Changing China,News Show Thrives with Timeworn Ways.http://www.washingtonpost.com/wp-dyn/content/article/2007/03/22/AR2007032202301.html.
Couldry, N. (2012).Media, Society, World: Social Theory and Digital Media Practice. Cambridge, Oxford: Polity Press.
Couldry,N.&Hepp,A.&Krotz,F.(2010).Media Events in A Global Age.London:Routledge.
Couldry,N.&Hepp,A.(2013).Conceptualizing Mediatization: Contexts, Traditions, Arguments. Communication Theory, 23(3),pp. 191-200.
Dayan,D.,&Katz,E.(1992).Media Events.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Elias, N. (1978). What is Sociology? London: Hutchinson.
Filmer, P. (2003). Structures of Feeling and Socio-Cultural Formations: the Significance of Literature and Experience to Raymond Williams’s Sociology of Cultur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54 (2),pp.199–219.
Giselinde Kuipers(2018).Communicative Figurations: Towards a New Paradigm for the Media Age?,pp.425-436.In Hepp,A.,Breiter,A.&Hasebrink,U.(Eds.),Communicative Figurations: Transforming Communications in Times of Deep Mediatization. Palgrave Macmillan.
Goffman, Erving (1974). Frame Analyses: An Essay on the Organization of Experience.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Hepp, A.&Krotz, F.(2007). What‘Effect’do Media Have? Mediatization and Process of Social -Cultural Change. Presented in ICA conference in San Francisco,May 24 -28,2007,p.2.
Hepp, A. (2009). Differentiation: Mediatization and Cultural Change. In Lundby, K. (Ed.), Mediatization: Concept, Changes, Consequences, pp.139-157. New York: Peter Lang.
Hepp, A. (2013a). Cultures of Mediatization. Cambridge, UK: Polity Press.

Hepp, A. (2013b): The Communicative Figurations of Mediatized Worlds: Mediatization Research in Times of the ‘Mediation of Everything’. 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28(6), pp.615-629.
Hepp, A. (2014): Communicative Figurations: Researching Cultures of Mediatization. Zeszyty Prasoznawcze, 2,pp.145-161.
Hepp, A., Hjarvard, S., & Lundby, K. (2015). Mediatization: Theorizing the Interplay between Media, Culture and Society. Media, Culture & Society, 37(2), pp.314-324.
Hepp(2018).Rethinking Transforming Communications: An Introduction,pp.1-14.In Hepp,A.,Breiter,A.&Hasebrink,U.(Eds.),Communicative Figurations: Transforming Communications in Times of Deep Mediatization. Palgrave Macmillan.
Hepp, A. & Hasbrink, U. (2013). Human Interaction and Communicative Figurations: The Transformation of Mediatized Cultures and Societies. In K. Lundby (Ed.), Mediatization of Communication (pp.249-272). Boston, MA: De Gruyter.

Hjarvard, S. (2008). The Mediatization of Society: A Theory of the Media as Agents of Social and Cultural Change. Nordicom Review, 29,pp.105-134.

Hjarvard, S. (2009). Soft Individualism: Media And The Changing Social Character. In Lundby, K. (Ed.), Mediatization: Concept, Changes, Consequences, (pp.159-177). New York: Peter Lang.
Hjarvard, S. (2013). The Mediatization of Culture and Society. New York, NY: Routledge.
Hjarvard, S. (2014). Mediatization and Cultural and Social Change: An Institutional Perspective. In K. Lundby (Ed.), Mediatization of Communication(pp.199-226). Boston, MA: Walter de Gruyter.
Littlejohn, Stephen W. & Foss, Karen A.(2008). Theories of Human Communication (9th ed.). Belmont, CA: Wadsworth.
Jones, Paul. (2004). Raymond Williams’s Sociology of Culture: A Critical Reconstruction. London, UK: Palgrave MacMillan.
Krotz, F. (2007). The Meta-Process of ‘Mediatization’ as a Conceptual Frame. Global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3(3), pp.256-259.
Knoblauch,H.(2013) Communicative Constructivism and Mediatization.Communication Theory, 23(3),pp.297-315.
Krotz, F. (2009). Mediatization: A Concept With Which To Grasp Media And Societal Change. In Lundby, K. (Ed.), Mediatization: Concept, Changes, Consequences, (pp.21-40). New York: Peter Lang.
Levinson, P. (1998). Digital McLuhan. A Guide to the Information Millennium. London: Routledge.
MacKenzie, D. & Wajcman, J. (1999) The Social Shaping of Technology (2nd),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Matthews, Sean (2001). Change and Theory in Raymond Williams's Structure of Feeling.in Literary and Cultural Studies, 10(2), pp.189-190.
McLuhan, M. (1964). Understanding Media. London, UK: Routledge.
McLunhan, M. & McLuhan, E. (1988). Laws of Media: the New Science,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Mann, Michael(1986). The Sources of Social Power, Vol.1: A Historyof Power from the Beginning to A.D.1760.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ann, Michael(1993).The Sources of Social Power, vol.2: The Rise of Classesand Nation-states, 1760-1914.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ilner, A.(1994). Cultural Materialism, Culturalism and Post-Culturalism: The Legacy of Raymond Williams. Theory, Culture& Society,11,pp.43-73.
Peters, John Durham (2006). Raymond Williams's Culture and Society as Research Method. In Questions of Method in Culture Studies. Blackwell.
Schulz, W. (2004). Reconstructing Mediatization as Analytical Concept, 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19(1),pp.88-89,98.
Silverstone, R.(1999). Why Study the Media?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Ltd, 1999.
Silverstone, R. (2005). Mediation and Communication. In C. Calhoun, C. Rojek & B. S. Turner (Eds.), Handbook of Sociology (pp. 188-207). London, UK: Sage.
Simpson, David (1995). Raymond Williams: Feeling for Structures, Voicing “History”. In Christopher Prendergast (Ed.), Cultural Materialism On Raymond William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Tanja Pritzlaff-Scheele & Frank Nullmeier(2018).Relating Face to Face. Communicative Practices and Political Decision-Making in a Changing Media Environment,pp.287-310.In Hepp,A.,Breiter,A.&Hasebrink,U.(Eds.),Communicative Figurations: Transforming Communications in Times of Deep Mediatization. Palgrave Macmillan.
Thompson, J. (1995). The Media and Modernity: A Social Theory of the Medi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urner,G.&Tay,J.(2009).Television Studies after TV:Understanding Television in the Post-Broadcast Era.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Van Loon, J. (2008). Media Technology: Critical Perspectives. Berkshire, UK: Open University Press.
Williams, Raymond
1.(1975[1961]). The Long Revolution. Greenwood.
 《漫長的革命》(2013),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 (1983[1958]). Culture and Society. Columbia University.
《文化與社會》(2011),吉林:吉林出版集團。
3. (1977). Marxism and Literatur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馬克思主義與文學》(2008),河南:河南大學出版社。
4.(1979). Politics and Letters: Interview with New Left Review. London: New Left Review.《政治與文學》(2010),河南:河南大學出版社。
5.(1989).Resources of Hope.London:Verson.《希望的源泉》(2014),南京:譯林出版社。
Williams, R. and Orrom, M. (1954). Preface to Film. London: Film Drama Limited.
Williams, R. (2011). Keywords: 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 London, UK: Routledge.
http://www.olympic.org/Documents/Reports/EN/en_report_1428.pdf
2012 Marketing report london.(2012),上網日期:2022年2月7日,取自:http://www.olympic.org/documents-reports-studies-publications.28

影像資料:
電視政論片《河殤》
1998年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
2005年湖南衛視《超級女聲》
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
紀錄片《北京之路:解密2008北京奧運會開幕式》
紀錄片《張藝謀的2008》
紀錄片《激蕩四十年》(大象放映室)
紀錄片《小品王的誕生——20年春晚小品幕後創作記錄》
紀錄片《春晚三十年》(2012)
紀錄片《超級女生》(2007)
紀錄片《選秀紀》之《為什麼不是我——全民追星的2005年超級女聲》
《見證·影像志》之《丑年記憶》(1997)
中央電視台《焦點訪談》(1998年1月27日)
《十三邀》(2018年8月9日《許知遠對話張藝謀》;2018年8月23日《許知遠對話李宇春》)
《楊瀾訪談錄之笑星是怎樣煉成的》(2009年7月4日)
《易見》之陳佩斯專訪(2014年第6期)
《名人面對面》之趙本山專訪(2011)
《人物》之范偉專訪(2011年9月9日)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