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電影產業著作權授權之研究—以兩岸法制及案例為中心
作者:施華婷
作者(外文):Shi, Hua-Ting
校院名稱:國立成功大學
系所名稱:法律學系
指導教授:陳思廷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3
主題關鍵詞:電影著作視聽著作著作權授權契約利益平衡比較法研究電影產業film worksaudiovisual workscopyright licensingcontractthe balance of interestscomparative studyfilm industr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0
電影產業作為文化創意產業的火車頭,對於社會經濟之發展以及文化的傳播與積累都具有十分重要之意義。在電影著作產製的各個階段,著作權之授權無處不在,可謂是電影產業之核心。隨著兩岸電影產業之發展,越來越多與電影著作權授權相關的紛爭亦接踵而至。例如由於授權契約標的不明引發之爭議、或是對授權作品為超期利用之紛爭、亦或是由於重複授權而產生之糾紛,以及因為著作人格權之侵害而產生之爭議,各種類型的糾紛層出不窮。然而兩岸現行著作權法在處理電影產業著作權授權紛爭時有所不足,難以因應電影產業之特性而對著作人與被授權人為周全之利益保護。因此,本文分別從著作權授權契約之「形式」面向與「實質內容」面向對兩岸電影產業著作權授權制度為研究,希望透過對兩岸現行法規範和實務案例的比較,形成對電影產業著作權授權的體係化研究,並提出能夠因應電影產業特性的著作權授權之專項規定。
而通過對兩岸現行著作權法與實務案例的研究發現,兩岸在電影產業著作權授權契約之形式要件方面,均有所不足。著作權授權登記制度的缺乏,是實務中重複授權紛爭頻發的重要原因,而由於電影產業高投入之特性,實有必要建立登記制度以保障被授權人之利益,並維護交易安全。在實質內容部分,兩岸現行法規範及實務運作則各有利弊。本文通過研究發現,實務中授權標的、超期利用等爭議之產生,固然與契約雙方約定不明有關,更是現行著作權法缺乏相關規定或條文不甚明確所致。因此除了從契約上為解決之外,考量電影產業中著作人與被授權人議約能力之差異,實有法律為適當介入之必要,以求雙方利益平衡之實現。另需特別注意者,在著作權授權中被忽視之著作人格權,卻往往是引發電影著作權授權紛爭之所在,對此兩岸之現行法與實務都存在未盡之處。如何在保障著作人之著作人格利益的同時,使其不過度阻礙著作之利用,則是制度設計之重點。本文在總結出兩岸現行電影產業著作權授權制度存在的不足之後,並考量電影產業之特性,針對性地從「法規範」層面和「契約」層面提出各該問題可能解決之道,試圖建構一個能夠較為合理的電影著作權授權制度,使其於今後能夠切實發揮並實現保護及平衡各方利益之目的,更希望這樣的制度能夠助力於兩岸電影產業之發展。
In all stages of film production, the ubiquitous copyright authorization is described as the core of the film industry. However, as the film industry grows, a number of licensing disputes have emerged. This dissertation studies the copyright licensing system of the film industry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form" and "substance", focusing on current legal systems and practical cases of copyright authorization in both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The research methods used in this dissertation include the legal interpretation method, the comparative study method, and the case study method.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current legal norms and practical cases, this dissertation hopes to identify possible deficiencies in the copyright authorization system of the film industry in both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as well as points of references for each other. To establish a copyright authorization system consider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ilm industry, suggestions for solving existing problems are proposed.
參考文獻
【中文】(以下按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專書】
1、丁麗瑛,知識產權法,廈門大學出版社,第2版,2009年6月。
2、王遷,著作權法,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年3月。
3、王澤鑒,債法原理,自版,增訂版,2013年。
4、史尚寬,債法總論,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年1月。
5、李明德、許超,著作權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6、李明德、管育鷹、唐廣良,《著作權法》專家建議稿說明,法律出版社,2012年10月。
7、李念蘆、劉戈三,電影製作技術手冊,北京聯合出版社,2017年2月。
8、宋海燕,娛樂法,商務印書館,第2版,2018年5月。
9、呂基弘,著作人格權之研究,作者自版,第2版,1981年2月。
10、吳漢東,著作權合理使用制度研究,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6年。
11、胡康生,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釋義,法律出版社,2002年1月。
12、倪俊,中國電影史,中國電影出版社,2004年。
13、陳錦川,著作權審判原理解讀與實務指導,法律出版社,2014年1月。
14、章忠信,著作權法逐條釋義,五南出版社,第5版,2019年9月。
15、國務院法制辦公室,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註解與配套,中國法制出版社,第3版,2014年11月。
16、梁慧星、陳華彬,物權法,法律出版社,第7版,2020年7月。
17、張霽月,電影概論,河南大學出版社,2020年11月。
18、馮曉青,知識產權法哲學,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3年。
19、馮曉青,知識產權法利益平衡理論,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6年8月。
20、楊延超,作品精神權理論,法律出版社,2007年4月。
21、楊遠嬰,電影概論,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7年2月。
22、鄭成思,版權法(上),社會科學文化出版社,2016年。
23、鄭亞玲、胡濱,外國電影史,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2年4月。
24、劉明銀,改編:從文學到影像的美學轉換,中國電影出版社,2008年。
25、劉春田,知識產權法,高等教育出版社,第5版,2015年。
26、蕭雄淋,著作權法論,五南出版社,第8版,2015年2月。
27、蕭雄淋,新著作權法逐條釋義(一),五南出版社,第2版,1998年7月。
28、蕭雄淋,新著作權法逐條釋義(二),五南出版社,第2版,2001年9月。
29、謝在全,民法物權論(上),新學林,第6版,2014年9月。
30、謝銘洋、馮震宇、陳家駿、陳逸南、蔡明誠,著作權法解讀,元照出版社,第2版,2005年5月。
31、謝銘洋,智慧財產權法,元照出版社,第4版,2013年9月。
32、羅明通,著作權法論I,自版,第8版,2014年5月。
33、羅明通,著作權法論II, 自版,第8版,2014年5月。
34、鐘大豐、舒曉鳴,中國電影史,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5年8月。
【译著】
1、Claude Masouyé著,劉波林譯,保護文學和藝術作品伯爾尼公約(1997年巴黎文本)指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7月。
2、Ricketson,Sam & Ginsburg, Jane C.著,郭壽康等譯,國際版權及鄰接權—伯爾尼公約及公約以外的新發展(上下冊),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第2版,2016年。
3、《十二國著作權法》翻譯組,十二國著作權法,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年6月。
4、範長軍譯,德國著作權法,知識產權出版社,2013年1月。
6、[德]M.雷炳德著,張恩民譯,著作權法,法律出版社,第13版,2004年。
7、[德] 圖比亞斯·萊特(Tobias Lettl)著,張懷嶺、吳逸躍譯,德國著作權法,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第2版,2019年4月。
【期刊論文】
1、André Lucas著,陳思廷譯,數位時代的著作人格權,月旦法學雜誌,第275期,2018年4月,頁149-155。
2、丁鐘,試論電影投資的風險評估指標與評測方法,電影文學,第19期,2017年,頁4-14。
3、王怡蘋,契約自由與著作人格權之保護,輔仁法學,第51期,2016年6月,頁1-52。
4、王遷,“電影作品”的重新定義及其著作權歸屬與行使規則的完善,法學,第4期,2008年,頁83-92。
5、王遷,《著作權法》修改:關鍵條款的解讀與分析(下),知識產權,第2期,2021年,頁18-32。
6、尹鋒林,著作權出質登記及其法律意義,電子知識產權,第4期,2010年,頁71-73。
7、王興東,劇本攝製權是影片的生命線,中國知識產權報,2012年10月19日第10版。
8、王興東,攝製權是原創劇本生成視聽著作的先決權—從《著作權法》修改稿談起,電影文學,第19期,2012年,頁4-5。
9、毛韞縈,影視公司搶先備案與第三方版權交易受妨礙的困境的解決,法制博覽,第12期,2015年4月,頁75-76。
10、包紅光,著作權轉讓登記對抗主義辯護及其改進—兼評《著作權法修訂草案(送審稿)》第59條,科技與法律,第3期(總第139期),2019年,頁27-33。
11、吉利、顧晨昊,論著作權轉讓的變動模式—評《著作權法(修訂草案送審稿)》第五十九條,中國出版,第9期,2018年,頁25-28。
12、李治安,故事角色的第二人生:論著作權法對故事角色的保護,智慧財產權月刊,第169期,2013年1月,頁104-127。
13、李雨峰,版權登記制度探析,第18卷第5期(總第107期),2008年9月,頁65-68。
14、呂炳斌,版權登記制度革新的第三條路—基於交易的版權登記,比較法研究,第5期,2017年,頁170-181。
15、李偉民,視聽作品著作權主體與歸屬制度研究,中國政法大學學報,第6期(總第62期),2017年,頁87-106。
16、邵燕,孤兒作品著作權登記制度研究,廣西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第32卷第4期,2017年7月,頁14-19。
17、吳豐軍、黃基秉,影視製片人的分類,成都大學學報(社科版),第2期,2006年,頁18-20。
18、林秋萍,視聽作品著作權歸屬模式的選擇,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第17卷第3期,2019年9月,頁75-78。
19、易艷娟,利益平衡:著作權法內在協調機制—解析著作權法利益平衡機制,井岡山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第28卷第5期,2007年5月,頁96-99。
20、俞秀紅,知識產權利益平衡原則的法理分析,理論前沿,第9期,2015年,頁253-254。
21、姚信安,論美國著作權法定形式制度於我國著作權登記制度立法之啟示,科技法學評論,13卷1期,2016年,頁155-217。
22、施華婷,網路小說影視授權契約之法律問題研究—以中國大陸法制與相關案例為中心,國立中正大學法學集刊,第58期,2018年1月,頁1-50。
23、孫海龍、姚建軍,海報不能作為侵犯電影作品出品人署名權的依據,人民司法,第14期,2012年7月,頁39-42。
24、孫新強,論作者權體系的崩潰與重建—以法律現代化為視角,清華法學,第8卷第2期,2014年,頁130-145。
25、徐曉穎,著作權轉讓於“登記對抗主義”之檢視—從著作權“一權二賣”談起,研究生法學,第31卷第3期,2016年6月,頁151-158。
26、徐聰穎,試論登記公示制度在我國著作權領域的確立,中國版權,第2期,2008年,頁51-53。
27、徐霞,著作權視角下的IP改編與影視產業發展,現代視聽,第6期,2016年6月,頁26-29。
28、莫言,小說創作與影視表現,文哲史,第2期(總第281期),2004年,頁118-121。
29、莊文智,台灣電影:華語優勢進軍兩岸,海峽科技與產業,第10期,2015年,頁75-77。
30、張永健,物權法之經濟分析導論(一)—事前觀點與交易成本,月旦法學雜誌,第230期,2014年7月,頁248-260。
31、許弘毅,動畫角色的著作權保護—以中國大陸「汽車人總動員」侵權案為中心,智慧財產權月刊,第227期,2017年11月,頁18-27。
32、張冬梅,著作權重複移轉糾紛案件審理中的疑難問題,人民司法,第9期,2009年,頁79-82。
33、張敏,未來作品著作權許可轉讓合同的效力問題研究,中州大學學報,第34卷第2期,2017年4月,頁60-63。
34、張傑英,淺析我國著作權轉讓之公示公信制度,河北經貿大學學報(綜合版),第19卷第1期,2019年3月,頁47-51。
35、張瑞星,論影視製作創意提案之法律保護(下),智慧財產權月刊,第173期,2013年5月,頁57-81。
36、曹麗萍,論著作權專有許可合同糾紛中的訴權及其行使—以電影《無極》被侵權案為例,科技與法律,第4期,2008年4月,頁62-66。
37、張懿云,視聽著作保護之研究—以國際著作暨鄰接權條約為中心,智慧財產權,第179期,2013年11月,頁51-100。
38、黃玉燁、羅施福,論我國著作權轉讓登記公示制度的構建—從著作權的“一女多嫁”談起,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第5期,2005年,頁64-69。
39、黃致穎,論著作權法第17條「致損害其名譽」要件之妥當性,高大法學論叢,第12卷第2期,2017年3月,頁163-243。
40、馮剛,《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對著作權重複移轉行為的適用,法律適用,第11期,2015年,頁63-67。
41、馮震宇,論著作權登記制度廢止之影響與因應,月旦法學雜誌,第37期,1998年5月,頁80-95。
42、馮曉青,著作權法目的與利益平衡論,知識產權研究,第2期,2004年,頁84-87。
43、馮曉青,著作權法的利益平衡理論研究,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2卷第6期,2008年11月,頁113-120。
44、董文濤,電影海報與署名權—兼評《爵跡》電影海報爭議,中國版權,第6期,2016年12月,頁33-37。
45、葉茂林,評著作權法第十七條「同一性保持權」修正草案,月旦法學雜誌,第26期,1997年7月,頁64-68。
46、董美根,論版權轉讓登記的對抗效力—評著作權法修改草案(送審稿)第59條,知識產權,第4期,2016年,頁37-42。
47、雷群安,版權作品權益分配的平衡理論再思考,韶關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5卷第5期,2004年5月,頁56-58。
48、熊琦,著作權法中投資者視為作者的制度安排,法學,第9期,2010年,頁79-89。
49、熊琦,著作權的法經濟分析範式—兼評知識產權利益平衡理論,法制與社會發展,第4期(總第100期),2011年,頁36-47。
50、齊愛民、彭振,我國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機制的反思與完善,河北法學,第31卷第5期,2013年5月,頁10-14。
51、趙賢、王鑫,論視聽作品著作權屬規則的適用—兼評2020年《著作權法》第17條,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9期,2021年9月,頁193-196。
52、趙璽,論著作權登記寫入著作權法的必要性,出版發行研究,第5期,2016年,頁67-69。
53、樊宇,我國著作權法對雇用作品原則的移植,電子知識產權,第2期,2018年,頁14-25。
54、劉華、姚舜禹,論攝製權的存廢—對《著作權法》修訂草案送審稿取消攝製權的討論,知識產權,第12期,2019年,頁53-60。
55、劉貴祥,關於合同成立的幾個問題,法律適用,第4期,2022年,頁3-17。
56、劉遠山、余秀寶,論我國著作權的許可使用,法制與社會,第13期,2011年5月,頁264-265。
57、劉鬆矗,近代早期英國作者知識產權的誕生,中國科技縱橫,第7期(總第211期),2015年4月,頁217-220。
58、穆英慧、蘇玉環,未來版權轉讓合同之民法基礎,華東政法學院學報,第4期(總第29期),2003年,頁28-32。
59、謝銘洋,從相關案例探討智慧財產權與民法之關係,臺大法學論叢,第三十三卷第二期,2004年3月,頁207-240。
60、謝銘洋,契約自由原則在智慧財產權授權契約中之運用及其限制,臺大法學論叢,第二十三卷第一期,1993年12月,頁309-330。
61、魏鵬舉、魏西笑,區塊鏈視域下電影期待版權融資模式研究,當代電影,第9期,2022年,頁47-54。
62、蘇平,知識產權變動之理論基礎及模式選擇,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6卷第9期,2012年,頁21-26。
63、蘇平,著作權登記制度完善的思考,電子知識產權,第8期,2012年,頁96-103。
64、竇守芳,「關於當前深化電影各行業機制改革的若干意見」的說明,電影,1993年,頁23-28。
【論文集】
1、尹衛民,侵犯保護作品完整權行為判斷之標準—以《著作權法》第三次修訂草案送審稿為視角,收錄於《中國知識產權法學研究會2015年年會論文集》,中國知識產權法學研究會,2015年,頁423-430。
2、姚信安,從電影製作實務論視聽著作權利歸屬與行使,載:劉孔中主編,國際比較下我國著作權法之總檢討,中央研究院法律研究所,2014年12月,頁259-299。
3、許曉芬,視聽著作的另一種觀點—法國法的堅持或偏執?,收錄於:劉孔中主編,國際比較下我國著作權法之總檢討,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2014年12月,頁229-257。
【研討會論文】
章忠信,強制授權之緣起與發展—從著作權法制談起,第六屆歐盟與東亞智慧財產權國際學術研討會「著作權利金合理支付機制之探討」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主辦,2015年6月。
【學位論文】
1、周信宏,著作財產權授權契約之研究,文化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1996年。
2、林華,著作權轉移規則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博士學位論文,2012年。
3、黃潔,著作人格權中禁止醜化權之研究—以日本法與我國法之比較為中心,國立臺北教育大學人文藝術學院文教法律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7月。
4、詹婷怡,電影產業智慧財產權管理研究-從製片觀點分析,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經營管理碩士學位論文,2008年9月。
5、賴文智,智慧財產權與民法的互動—以專利授權契約為主,國立臺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1999年。
【產業報告】
1、1990年台灣電影年鑒,中華民國電影年鑒編輯委員會,1991年9月。
2、1991年台灣電影年鑒,國家電影資料館,1994年4月。
3、1997年台灣電影年鑒,國家電影資料館,1997年11月。
4、2019年台灣電影年鑒,財團法人國家電影中心,2019年12月。
5、2020年台灣電影年鑒,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2020年12月。
6、中國電影家協會,2007年中國電影產業研究報告,中國電影出版社,2007年6月。
7、中國電影家協會,2009年中國電影產業研究報告,中國電影出版社,2009
年6月。
8、中國電影家協會,2011年中國電影產業研究報告,中國電影出版社,2011年6月。
9、中國電影家協會,2016年中國電影產業研究報告,中國電影出版社,2016年6月。
10、中國電影家協會,2017年中國電影產業研究報告,中國電影出版社,2017年6月。
11、中國電影家協會,2020年中國電影產業研究報告,中國電影出版社,2020年6月。

【外文】(以下按作者姓氏首字母排序)
【專書】
1. COLOMBET, Claude, Propriété Littéraire et Artistique et Droit Voisin, Paris : Dalloz, 4e édition, 1988.
2. CORNISH, William R., Intellectual Property: Patents, Copyright, Trademarks and Allied Rights, Sweet & Maxwell, 9th, 2019.
3. DONALDSON, Michael C. & CALLIF, Lisa A., The American Bar Association’s Legal Guide to Independent Filmmaking, American Bar Association, 2011.
4. GARON, Jon M., The Independent Filmmaker’s Law and Business Guide: Financing, Shooting, and Distributing Independent and Digital Films, Chicago Review Press, 3rd, 2021.
5. KAMINA, Pascal, Film Copyright in the European Un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nd ,2016.
6. LE MONITEUR, Rélmpression de l’ancien Moniteur , Seule Histoire Authentique Inaltéréé de la Révolution Française Depuis la Réunion des États Généraux Jusqu’au Consulat (mai 1789-novembre 1799), Paris :Henri Plon, 1860.
7. LUCAS, André, Propriété Littéraire et Artistique, Paris :Dalloz, 4e éd.,2010.
8. LUCAS, André & LUCAS, Henri-Jacaues & LUCAS-SCHLOETTER, Agnès, Traité de La Propriété Littéraire et Artistique, Paris :LexisNexis, 4e éd.,2012.
9. LESSIG, Lawrence, Free Culture: How Big Media Uses Technology and the Law to Lock Down Culture and Control Creativity, Penguin Press, 2004.
10. MONTELS, Benjamin, Contrats de L’audiovisuel:cinéma, télévision et numérique, Paris : Litec, 2007.
11. NIMMER, Melville B.& NIMMER, David, NIMMER on Copyright, Matthew Bender, 1997.
12. POLLAUD-DULIAN, Frédéric, Le Droit D’auteur, Paris :Economica, 2e éd.,2004.
13. RICKETSON, Sam & GINSBURG, Jane C., International Copyright and Neighbouring Rights-the Berne Convention and Beyond, volume I,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nd., 2006.
14. SEGAR, Linda; The Art of Adaptation: Turning Fact and Fiction into Film, Henry Holt and Company, 1992.
15. THOMPSON, Kristin & BORDWELL, David; Film History: An Introduction, McGraw-Hill Education, 3rd, 2016.
16. WANG, Jia, Conceptualizing Copyright Exceptions in China and South Africa: A Developing View from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Springer, 2018.
【期刊】
1. ALLEAUME, Christophe, La Mise en Balance du D’auteur, Revue International de Droit Compré, Vol. 62, n°2, 2010, 423-445.
2. BEBCHUK, Lucian Arye, Property Rights and Liability Rules: The Ex Ante View of the Cathedral, Michigan Law Review, 100 (3), 2001-2002, 601-639.
3. COE, Samuel J., The Story of a Character: Establishing the Limits of Independent Copyright Protection for Literary Characters, Chicaco-kent Law Review, vol.86, 2011, 1305-1329.
4. EASTERBROOK, Frank H., Foreword: The Court and the Economic System, Harvard Law Review, 98, 1984, 4-60.
5. GINSBURG, Jane C., A Tale of Two Copyrights: Literary Property in Revolutionary France and America, Tulane Law Review, 64, 1990, 991-1031.
6. GINSBURG, Jane C., The US Experience with Copyright Formalities: A Love/Hate Relationship, Columbia Journal of Law & the Art, 33, 2010, 311-348 .
7. GREENBERG, Brad A.; More Than Just a Formality: Instant Authorship and Copyright’s Opt-Out Future in the Digital Age, UCLA Law Review, 59,2012, 1028-1075.
8. GOMPEL, Stef van, Copyright Formalities in the Internet Age: Filters of Protection or Facilitators of Licensing, Berkely Technology Law Journal, 28, 2013, 1425-1458.
9. GUNLICKS, Michael B., A Balance of Interests: the Concordance of Copyright Law and Moral Rights in the Worldwide Economy, Fordham Intellectual Property, Media and Entertainment Law Journal, 11(3), 2001,601-670.
11. KURTZ, Leslie A., The Independent Legal Lives of Fictional characters, Wisconsin Law Review, 1986, 1986,429-526.
12. LANDES, Willam M. & Posner, Richard A., An Economic Analysis of Copyright Law, The Journal of Legal Studies, 18(2), 1989, 325-364.
13. LATOURNERIE, Anne, Droits d’Auteur, Droits du Public : une Approche Historique, L’Économie Politique, n°22 , Février 2004, 21-33.
14. LEMLEY, Mark A., Ex Ante versus Ex Post Justifications for Intellectual Property,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Law Review, 71(1), 2004, 129-150.
15. SPRIGMAN, Christopher Jon, Berne’s Vanish Ban on Formalities, Berkeley Technology Law Journal, 28, 2013, 1565-1582.
16. TAWFIK, Myra, History in the Balance: Copyright and Access to Knowledge, Radical Extremism’to ‘Balance Copyright’: Canadian Copyright and the Digital Agenda, Irwin kslic Law, 2010, 69-89.
17. WALKER Jr., William C., Fair Use: The Adjustable Tool for Maintaining Copyright Equilibrium, Louisiana Law Review, 43(3), 1983, 735-758.
18. ZECEVIC, Jasmina, Distinctly Delineated Fictional Characters that Constitute the Story Being Told: Who Are They and Do They Deserve Independent Copyright Protection? Vanderbilt Journal of Entertainment and Technology Law, 8(2), 2006, 365-398.
【論文集】
BERNAULT, Carine & CLAVIER, Jean-Pierre, Dictionnaire de Droit de La Propriété Intellectuelle, in Balance des intérêts, Paris :Ellipises, 2008.
【研討會論文】
1. AKESTER, Patricia, The New Challenges of Striking the Right Balance Between Copyright Protection and Access to Knowledge, Information and Culture, UNESCO Secretariat for the 14th session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Copyright Committee,2010.
2. GEIGER, Christophe, The Future of Copyright in Europe: Striking a Fair Balance
Between Protection and Access to Information, Report for the Committee on Culture, Science and Education, Parliamentary Assembly, Council of Europe, 2 (2009).
3. LUCAS, André , Introduction au Transfert du Droit de La Propriété Intellectuelle en Droit Français : La Distinction entre Cession et License , 成大智財法學研究會—台法智慧財產權契約法專題研討會,2019年11月19日。
【網路資源】
1、《匆匆那年》原著作者九夜茴微博, https://www.weibo.com/jiuyehui?is_hot=1
2、王峰、王芳,《何以笙簫默》引發版權之爭,大河網,2014年12月2日,網址:http://newpaper.dahe.cn/dhb/html/2014-12/02/content_1187631.htm?div=-1
3、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羋月傳》著作權引糾紛,起訴作者出版發行商未獲支持,2018年1月22日,網址: http://bjgy.chinacourt.gov.cn/article/detail/2018/01/id/3181962.shtml
4、北美票房排行榜,網址: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BE%8E%E5%9C%8B%E5%92%8C%E5%8A%A0%E6%8B%BF%E5%A4%A7%E6%9C%80%E9%AB%98%E9%9B%BB%E5%BD%B1%E7%A5%A8%E6%88%BF%E6%94%B6%E5%85%A5%E5%88%97%E8%A1%A8
5、台灣最高電影票房收入列表,網址: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F%B0%E7%81%A3%E6%9C%80%E9%AB%98%E9%9B%BB%E5%BD%B1%E7%A5%A8%E6%88%BF%E6%94%B6%E5%85%A5%E5%88%97%E8%A1%A8#%E6%8E%92%E8%A1%8C%E6%A6%9C_2
6、台灣電影年鑒,網址:https://www.tfai.org.tw/zh/downloads/yearBook
7、任妍、孫陽,2019年全國著作權登記保持增長態勢,同比增長21.09%,人民網-財經頻道,2020年3月25日,網址:http://finance.people.com.cn/BIG5/n1/2020/0325/c1004-31648023.html
8、年度華語電影票房排行榜,網址: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5%9C%8B%E5%85%A7%E5%9C%B0%E6%9C%80%E9%AB%98%E9%9B%BB%E5%BD%B1%E7%A5%A8%E6%88%BF%E6%94%B6%E5%85%A5%E5%88%97%E8%A1%A8
9、宋心蕊、趙光霞,話劇變電影冒險還是創新,改編潮折射優質劇本稀缺,光明日報,2016年11月12日,人民網:http://media.people.com.cn/BIG5/n1/2016/1112/c40606-28855067.html
10、吳尚軒,藝術界世紀大災難!利用文化部簽賣身契?81位藝術家告“全球華人藝術網”涉詐欺,風傳媒,2018年10月29日,網址:https://www.storm.mg/article/581060?page=1
11、李苑,網路小說改編影視劇新浪潮悄然來襲,光明日報,2012年12月10日,人民網,網址: http://media.people.com.cn/BIG5/n/2012/1210/c40606-19843666.html
12、於帆,電影版《何以笙簫默》陷入版權糾紛,人民網,2015年4月22日,網址:http://ip.people.com.cn/BIG5/n/2015/022/c179663-26885914.html
13、林亞偉,【一紙合約引發的血案】引爆藝術圈大災難,一場著作權法的喋血戰,典藏ARTOUCH,2018年4月10日,網址:https://artouch.com/art-views/content-2779.html
14、段菁菁、熊茂伶,電視劇《羋月傳》署名權糾紛案宣判,原告蔣勝男敗訴,新華網,2016年11月21日,網址:http://news.xinhuanet.com/2016-11/21/c_1119958399.htm
15、袁博,如何判斷著作權案中的“獨家使用權”,載於人民法院報,人民網轉載,2018年3月28日,網址:http://ip.people.com.cn/n1/2018/0328/c179663-29893462.html
16、陶鑫良,影視作品導演享有海報上的署名權,中國知識產權資訊網,2016年9月9日,網址:http://www.iprchn.com/Index_NewsContent.aspx?newsId=95466
17、章忠信,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發第二十三條,著作權筆記,網址:http://www.copyrightnote.org/ArticleContent.aspx?ID=11&aid=208
18、章忠信,全面恢復著作權登記制度此其時也,著作權筆記,網址:http://www.copyrightnote.org/ArticleContent.aspx?ID=2&aid=432
19、章忠信,著作人的姓名表示權,著作權筆記,網址:http://www.copyrightnote.org/ArticleContent.aspx?ID=9&aid=2549
20、章忠信,著作權授權條件之分析,著作權筆記,網址:http://www.copyrightnote.org/ArticleContent.aspx?ID=9&aid=2536
21、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申請攝製電影許可證(單片)程序,中國政府門戶網站,2005年10月21日,網址:http://www.gov.cn/banshi/2005-10/21/content_81097.htm
22、賈娜,編劇失去了什麼—著作權法修改草案第三稿編劇權益缺失引爭議,檢察日報,2013年3月8日,網址: http://news.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3_03/08/22870036_0.shtml
23、維基百科,網址: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4%96%E5%82%B3
24、劉仁,電影海報必須為導演署名嗎?,中國知識產權網,2009年9月14日,網址:http://www.iprchn.com/Index_NewsContent.aspx?newsId=95510
25、盧揚、陳麗君,迷霧圍城超授權期拍攝引糾紛,熱門IP逃不出版權劫?,新華網,2016年4月6日,網址:http://mt.sohu.com/20160418/n444680506.shtml
26、韓小蕙,這個被吸血的隊伍裡有你嗎?,光明日報,2016年4月8日,15版,光明網: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6-04/08/nw.D110000gmrb_20160408_3-15.htm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