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論王士禛的政治認同及其詩學之路
作者:陳鴻麒
作者(外文):CHEN, HORNG-CHI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林晉士
龔顯宗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3
主題關鍵詞:王士禛政治認同明遺民南宗畫神韻詩學Wang ShizhenPolitical IdentityMing LoyalismSouthern School PaintingShen Yun Poetic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
本文探討生活在明清易代之際的王士禛,他的生命歷程中,是否曾對明朝有特殊的情感?而王士禛的政治認同,是否曾影響到他的交遊、師友關係,甚至詩學理論?「政治認同」因牽涉到個案的心理狀態,本為極難把握之事。本文運用社會學、心理學、歷史學的觀念與研究方法,先將個案王士禛由小到大的生活區分出不同的群體,再透過將王士禛個人生命事件與當時外在環境、社會的或政治上重要事件互相參看,以重建王士禛與親友、詩壇文友、官僚同事等不同團體中之互動情形,據此釐清王士禛與家人、親戚、鄉里社交、職場、公務下的私生活的情感關係,並據此判斷出王士禛政治認同、自我認同、與重要他人 (significant others) 為何?本文認為祖父王象晉、母親孫氏、長兄王士祿是王士禛家庭中的重要他人,對王士禛早年政治認同及為人處事、舉業、詩學有著深刻影響。順治十三、十四年,王士禛即將赴殿試前,王士禛突然湧現莫名的愁緒,似是因為他正面臨認同危機,而這樣的心理掙扎,要等到王士禛取號「漁洋山人」後,才得以緩解。又王士禛詩學早期與兄長王士祿一樣宗法格調派,深受明朝忠臣、反清義士陳子龍影響。王士禛赴揚州後,與江南遺民諸老惺惺相惜。在明遺民文化環境影響下,王士禛對詩歌美學有新的體會,其詩學觀念也由宗唐轉向推崇宋元。
Thisthesis explores Wang Shizhen, who lived during the transitional period between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Did he have a special emotional connection to theMing Dynasty during his life? Did Wang Shizhen's political identity influencehis social circles, relationships with mentors and peers, and even his poetictheories? "Political identity," involving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ofan individual case, is inherently difficult to grasp. This paper utilizesconcepts and research methods from sociology, psychology, and history. Itinitially categorizes Wang Shizhen's life into different groups based on hisexperiences. Then, by examining Wang Shizhen's personal life events in relationto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society, and politically significant events ofthat time, it reconstructs interactions between Wang Shizhen and various groupssuch as family, literary friends, colleagues, etc. Through this, it clarifiesthe emotional relationships Wang Shizhen had within his family, relatives,local community, workplace, official duties, and determines his politicalidentity, self-identity, and his relationships with significant others. Thepaper argues that his grandfather, Wang Xiangjin, his mother, Sun, and hiselder brother, Wang Shilu, were significant figures in Wang Shizhen's family,exerting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his early political identity, conduct, career,and poetic pursuits. In the 13th and 14th years of the Shunzhi era, as WangShizhen was about to take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he suddenly experienced aninexplicable melancholy, seemingly facing an identity crisis. Thispsychological struggle persisted until he adopted the sobriquet "Fishermanof Yangshan," which helped alleviate it. Furthermore, in his early poeticcareer, like his elder brother Wang Shilu, Wang Shizhen followed the classicalstyle and was deeply influenced by loyal officials of the Ming Dynasty andanti-Qing martyr Chen Zilong. After moving to Yangzhou, Wang Shizhen formedclose bonds with the literati of Jiangnan. Under the influence of Ming loyalistculture, Wang Shizhen developed a new appreciation for poetic aesthetics andshifted his poetic perspectives from the Tang dynasty to the Song and Yuandynasties.
一、古籍
(一)    王士禛著作
〔清〕王士禛著,袁世碩主編:《王士禛全集》濟南:齊魯書社,2007年。
〔清〕王士禛:《手鏡》淄博:王士禛紀念館,2014年。
〔清〕王士禛:《漁洋山人感舊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清〕王士禛:《漁洋詩話》,王夫之等撰,丁福保輯:《清詩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
〔清〕王士禛著,〔清〕惠棟、金榮注,宮曉衛點校:《漁洋精華錄集注》濟南:齊魯書社,1999年。
〔清〕王士禛著,周興陸編:《漁洋精華錄匯評》濟南:齊魯書社,2007年。
〔清〕王士禛著,周興陸輯著:《唐賢三昧集彙評》南京:鳳凰出版社,2016年。
〔清〕王士禛著,張宗柟纂集;戴鴻森點校:《帶經堂詩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
〔清〕王士禛著,張明非譯注:《唐賢三昧集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二)    一般古籍(按朝代先後順序編次)
〔漢〕毛亨傳、鄭玄箋,〔唐〕孔穎達疏,陸德明音義:《毛詩注疏》,《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商務印書館,1986年,第六十九冊。
〔北周〕庾信著,〔清〕倪璠注,許逸民校:《庾子山集注》第1冊,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南朝梁〕劉義慶撰、劉孝標注、龔斌校釋:《世說新語校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南朝梁〕蕭統編撰,〔唐〕李善等注:《增補六臣注文選》臺北:華正書局,1980年,頁
〔唐〕司空圖著,閔澤平注評:《二十四詩品》武漢:崇文書局,2019年。
〔唐〕白居易著,劉明杰點校:《白居易全集》廣州:珠海出版社,1996年。
〔唐〕姚思廉:《梁書》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唐〕劉禹錫著,瞿蛻園校點:《劉禹錫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宋〕郭茂倩:《樂府詩集》上海:上海古籍,1998年。
〔宋〕曾鞏:《元豐類稿》臺北:世界書局,1963年。
〔宋〕歐陽永叔著:《歐陽脩全集》北京:中國書店,1994年。
〔宋〕蘇軾著,孔繁禮點校:《蘇軾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宋〕嚴羽著、高瑋注評:《滄浪詩話》武漢:崇文書局,2019年。
〔明〕吳納等著:《文體序說三種》臺北:大安出版社,1998年。
〔明〕李夢陽:《空同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6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明〕李贄著,張建業譯注:《焚書‧續焚書》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明〕李卓吾:《焚書》臺北:漢京文化公司,1984年。
〔明〕李東陽:《麓堂詩話》,丁福保輯:《歷代詩話續編》,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明〕祁彪佳〈寓山注小序〉臺北巿 : 中央圖書館縮影室,民 1 捲盤式捲片。
〔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明代筆記小說大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明〕徐渭:《徐渭集》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明〕唐順之:《荊川先生文集》,四部叢刊初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年
〔明〕胡應麟:《詩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年。
〔明〕胡應麟:《詩藪內編》,吳文治主編:《明詩話全編》第5冊,南京:鳳凰出版社,1997年。
〔明〕胡應麟:《詩藪續編》,卷2,收錄於吳文治主編:《明詩話全編》,第5冊,頁5734。
〔明〕莫是龍《畫說》,莫是龍等撰:《明人畫學論著》臺北:世界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
〔明〕陳繼儒:《偃曝餘談》,《明清筆記史料叢刊》,第64冊,北京:中國書店,2000年。
〔明〕陳子龍、李雯、宋徵輿編:《皇明詩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1年。
〔明〕袁宏道著,錢伯城箋校:《袁宏道集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明〕董其昌:《容臺別集》,嚴文儒、尹軍主編:《董其昌全集》,第二冊,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
〔明〕董其昌:《畫禪室隨筆》北京:中國書店,2018年。
〔明〕鄭元勳選,阿英校點:《媚幽閣文娛》,選自《中國文學珍本叢書》第一輯,第25種,上海:上海雜誌社,1936年,據明原刊本排印,貝葉山房張氏藏版。
〔清〕文秉:《烈皇小識》,《續修四庫全書景印舊鈔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王先謙撰:《後漢書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清〕王象春著,張昆河校著:《齊音》濟南:濟南出版社,1993年。
〔清〕王應奎《柳南續筆》收錄於《清代筆記小說大觀》,第3冊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清〕丘石常:《楚村詩集》,《山東文獻集成第二輯》,第30冊,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7年。
〔清〕永瑢、紀昀等撰:《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臺北: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永瑢等撰:《四庫全書總目》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以浙江杭州本作底本,參用武英殿本和同治七年粵本相校。
〔清〕永瑢撰,王雲五主持:《辦理四庫全書歷代聖諭》,《合刊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及四庫未收書目禁燬書目》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1年。
〔清〕何世璂:《燃燈紀聞》收錄於〔清〕王夫之等撰、丁福保輯:《清詩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上冊,頁124。
〔清〕吳喬:《答萬季埜詩問》,王夫之等撰,丁福保輯:《清詩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
〔清〕汪琬著,李聖華箋校:《汪琬全集箋校》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年
〔清〕沈德潛等編:《清詩別裁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清〕沈德潛輯:《古詩源》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7年。
〔清〕卓爾堪:《明遺民詩》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
〔清〕邵廷采:《東南紀事》,《續修四庫全書》史部第332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光緒甲申邵武徐氏叢書本。
〔清〕冒辟疆,《同人集》,《四庫存目》,集部,第385冊,臺南:莊嚴文化公司,1997年。
〔清〕昭槤:《嘯亭雜錄》,《清代筆記小說大觀》第5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清〕郎廷槐《師友詩傳續錄》,《清詩話》上冊,頁153-154。
〔清〕孫枝蔚:《溉堂前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清〕徐夜著,武潤婷、徐承詡校注:《徐夜詩集校注》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1997年。
〔清〕翁方綱:《復初齋文集》,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主編:《清代詩文集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382冊,2010年。
〔清〕袁枚:《小倉山房詩集》,《袁枚全集》,第1冊,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年。
〔清〕張廷玉:《御定資治通鑑綱目三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清〕張廷玉等撰:《明史》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
〔清〕章學誠:《章氏遺書》臺北:漢聲圖書出版社,1973年。
〔清〕程可則著,程士偉校補:《海日堂集》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
〔清〕鈕琇:《觚賸八卷,續編四卷》台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年《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第250冊,影印私藏清康熙三十九年臨野堂刻本。
〔清〕鈕琇著,南炳文、傅貴久點校:《觚賸‧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清〕劉體仁著,王秋生校點:《七頌堂詩集》合肥:黃山書社,2008年。
〔清〕錢謙益《列朝詩集小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清〕趙爾巽等撰:《清史稿》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二、專著
(一)中文專著(依姓氏筆畫編次)
毛文芳:《晚明閒賞美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0年。
王小舒、賀琴:《新城王氏家風》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
王小舒:《神韻詩史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王次澄:《宋元逸民詩論叢》臺北:大安出版社,2001年。
王汎森:《晚明清初思想十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
王彬主編:《清代禁書總述》北京:中國書店,1999年,頁293。
石玲、王小舒、劉靖淵著:《清詩與傳統—以山左與江南個案為例》,濟南:齊魯書社,2008年
伊丕聰:《王漁洋先生年譜》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1989年。
伊丕聰編著:《王漁洋師友錄》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3年。
衣若芬:《觀看‧敘述‧審美——唐宋題畫文學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4年。
何成:《明清新城王氏家族文化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3。
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9年。
吳宏一:《清代文學批評論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年。
吳宏一:《清代詩學初探》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
呂正惠、蔡英俊主編:《中國文學批評第一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年。
宋元強:《清代科舉制度論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年。
巫仁恕:《品味奢華:晚明的消費社會與士大夫》臺北: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公司,2007年。
李孝悌:《昨日到城市:近代中國的逸樂與宗教》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6。
李建崑:《賈島詩集校注》臺北:里仁書局,2002年。
李祥年:《傳記文學概論》安徽:安徽文藝出版社,1993年。
杜家驥:《皇太極事典:清史事典》臺北:遠流圖書公司,2005年。
孟森:《心史叢刊》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年。
胡文楷編著,張宏生等增訂:《歷代婦女著作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年
孫紀文:《王士禛詩學研究》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
孫康宜:《文學的聲音》臺北:三民書局,2001年。
孫衛國:《大明旗號與小中華意識》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年。
宮保利:《順治事典》臺北:遠流圖書公司,2005年。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1966年。
高友工:《中國抒情傳統的再發現》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9年。
高友工:《中國美典與文學研究論集》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
高明一:《從書跡還原書史—北宋新風在明代松江的遙傳》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
張學淳編著:《遼金元明清絕句品讀》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9年。
張宇聲:《明遺民詩人姜埰評傳》北京:中華書局,2019年。
張旺山著:《狄爾泰》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
張明主編:《王士禛志》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9年。
張春興:《教育心理學》臺北:東華書局,2013年。
張春興《教育心理學》臺北:東華書局,2013年,頁 ;
張健:《王士禛論詩絕句三十二首箋證》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
張暉:《中國詩史傳統》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2年。
張暉:《詩史》台北:臺灣學生書局,2007年。
清史稿校註編纂小組:《清史稿校註》,第11冊,臺北:國史館,1986-1991 年。
許維德:《族群與國族認同的形成:台灣客家、原住民與台美人的研究》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
郭紹虞:《中國文學批評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
郭紹虞:《照隅室古典文學論集》臺北:丹青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5年。
郭靜晃、黃明發著:《發展心理學》臺北:揚智文化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3。
陳少棠:《晚明小品論析》臺北:源流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2年。
陳美朱:《明末清初詩詞正變觀研究─以二陳、王、朱為對象之考察》臺北縣永和市: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7年。
陳國球:《唐詩的傳承—明代復古詩論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年。
陳國球:《鏡花水月——文學理論批評論文集》臺北:東大圖書股份公司,1987年。
陳寅恪:《柳如是別傳》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年。
陳傳席:《中國繪畫理論史》臺北:三民書局,2018年。
陳萬益:《性靈之聲——明清小品》臺北:時報文化,1998年。
陳萬益:《晚明小品與明季文人生活》臺北:大安出版社,1997年。
陳鼓應:《老子今註今譯及評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4年。
陳蘭村主編:《中國傳記文學發展史》北京:語文出版社,1999年。
彭定求等編:《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曾守正:《權力、知識與批評史圖像:《四庫全書總目》「詩文評類」的文學思想》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8年。
馮爾康《中國宗族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黃建軍:《康熙與清初文壇》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黃美玲《歐梅蘇與宋詩的形成》臺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1998年。
黃景進:《王漁洋詩論之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0年。
黃景進:《意境論的形成——唐代意境論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
黃繼立:《「神韻」詩學譜系的研究—以王漁洋為基點的後設考察》新北市: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8年。
葉朗:《中國美學史大綱》臺北:滄浪出版社,1986年。
葛路:《中國畫論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鄔國平:《明清文學論藪》南京:鳳凰出版社,2011年。
廖可斌:《復古派與明代文學思潮》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熊秉真:《童年憶往:中國孩子的歷史》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劉紹唐編:《什麼是傳記文學》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85年。
褚斌杰:《中國古代文體概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趙園:《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劉世南:《清詩流派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劉兆璸:《清代科舉》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0年。
潘務正:《清代翰林院與文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
蔡英俊:《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臺北:大安出版社,1995年。
蔡景康編選:《明代文論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年。
蔣寅:《王漁洋與康熙詩壇》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
蔣寅:《王漁洋與康熙詩壇》南京:鳳凰出版社,2003年。
蔣寅:《王漁洋事跡徵略》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年。
蔣寅:《王漁洋事蹟徵略》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年。
蔣寅:《清代詩學史第一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
鄧之城:《清詩紀事初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錢穆:《莊子纂箋》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
錢鍾書:《七綴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4年。
錢鍾書:《談藝錄》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年。
謝正光:《清初詩文與士人交遊考》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謝佩芬:《北宋詩學中「寫意」課題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8年。
謝明陽:《雲間詩派的詩學發展與流衍》臺北:大安出版社,2010年。
簡錦松:《明代文學批評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9年。
顏崑陽:《賦比興系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
魏民著:《大清歷史新聞順治卷》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
嚴迪昌:《清詩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1年。
嚴志雄:《錢謙益〈病榻消寒雜咏〉論釋》臺北: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
嚴志雄:《秋柳的世界:王士禛與清初詩壇側議》香港:香港大學出版社,2013年。
黨明德等主編:《中國家族教育》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5年。
顧城:《南明史》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11年。
龔鵬程:《詩史本色與妙悟》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年。
朱維錚編:《利瑪竇中文著譯集》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

(二)    外文譯著(依國籍筆畫順序編列)
〔日〕大木康:《冒襄和影梅庵憶語》臺北:里仁書局,2013年,頁81-105。
〔日〕大木康著,王言譯:《明清文人的小品世界》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有限公司,2015年。
〔日〕大木康著,周保雄譯:《明末江南的出版文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年。
〔日〕小川環樹著,譚汝謙、陳志誠、梁國豪合譯:《論中國詩》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7年,
〔日〕小尾郊一著,邵毅平譯:《中國文學中所表現的自然與自然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9年。
〔日〕井上徹著,錢杭譯:《宗族與國家禮制:從宗法主義角度所作的分析》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8年。
〔日〕伊勢專一郎著,陳紅譯:《中國山水畫史:自顧愷之至荊浩》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20年。
〔日〕吉川幸次郎著,賀聖遂譯:〈論王漁洋的詩說及其風格——兼評代表作〈秋柳〉四章〉收錄於孔繁信、邱少華主編:《王漁洋研究論集》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1991年。
〔日〕吉川幸次郎著,劉向仁譯:《中國詩史》臺北:明文書局,1983年,頁360。
〔日〕吉川幸次郎著,鄭清茂譯:〈推移的悲哀——古詩十九首的主題上〉,《中外文學》第6卷4期1977年09月,頁24-54;
〔日〕吉川幸次郎著,鄭清茂譯:〈推移的悲哀——古詩十九首的主題下〉,《中外文學》第6卷5期1977年10月,頁113-131。
〔日〕青木正兒:《清代文學批評史》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91年。
〔日〕青木正兒著,鄭樑生、張仁青譯:《中國文學思想史》臺北:臺灣開明書局,1977年
〔日〕宮崎市定著,欒成顯譯:〈明代蘇松地方的士大夫和民眾〉,收錄於劉俊文主編,欒成顯、南炳文譯:《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第6卷。
〔日〕溝口雄三著,陳耀文譯:《中國前近代思想之曲折與展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頁234。
〔美〕蒲安迪 (Andrew H.Plaks) 講演:《中國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
〔美〕貝賽爾‧范德寇 (Bessel vander Kolk) 著,劉思潔譯:《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臺北:大家出版社,2017年。
〔美〕布魯斯.D.培理 (Bruce D.Perry.)、歐普拉.溫芙蕾Oprah  Winfrey著,康學慧譯:《你發生過什麼事》譯自WhatHappened to You?:Conversations on Trauma, Resilience,and Healing臺北: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
〔美〕班納迪克˙安德森 (BenedictRichard O'Gorman Anderson),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臺北:時報出版公司,2010。
〔美〕歐文 戈夫曼 (ErvingGoffman)著,馮鋼譯:《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現》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美〕牟復禮 (FrederickW. Mote),〔英〕崔瑞德編,張書生等譯:《劍橋中國明代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頁688。
〔美〕米德 (George HerbertMead) 著;胡榮,王小章譯:《心靈、自我與社會 : 從社會行為主義者的觀點出發》臺北市 : 桂冠, 1994年。
〔美〕亨利˙格萊特曼 (HenryGleitman) 著,洪蘭譯:《心理學》臺北:遠流出版社,1997年。
〔美〕史景遷 (JonathanDermot Spence) 著,溫洽溢譯:《前朝夢憶:張岱的浮華與蒼涼》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
〔美〕喬納森˙唐納 (JonathanH.Tuner) 著,吳曲輝等譯:《社會學理論的結構》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96年。
〔美〕卜壽珊 (SusanBush)  著,皮佳佳譯:《心畫:中國文人畫五百年》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8。
〔美〕宇文所安 (StephenOwen) 著,王柏華等譯:《中國文論:英譯與評論》上海: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
〔美〕梅爾清 (TobieMeyer-Fong ) 著,朱修春譯:《清初揚州文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
〔美〕魏裴德 (Wakeman,F.E.) 著,陳蘇鎮等譯:《洪業——清朝開國史》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年。
〔美〕何炳棣著,徐泓譯注:《明清社會史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
〔美〕孫康宜著,李奭學譯:《陳子龍柳如是詩詞情緣》臺北市: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
〔加〕卜正民:縱樂的困惑:明代的商業與文化,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4年。
〔英〕安東尼˙吉登斯 (Anthony Giddens) 著,周紅雲等譯:《為社會學辯護》,上海: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
〔英〕安東尼˙紀登斯 (AnthonyGiddens) 著,趙旭東等譯:《社會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英〕安東尼˙吉登斯 (Anthony Giddens) 著,田佑中譯:《社會學方法的新規則》,上海: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
〔英〕埃里克‧霍布斯鮑姆(EricHobsbawm)、特倫斯‧蘭杰 (TerenceRanger) 編,顧杭、龐冠群譯:《傳統的發明》南京:譯林出版社,2020年。
〔英〕凱瑟琳˙伍德沃德 (Kathrynwoodward) 等著,林文琪譯:《認同與差異》臺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
〔英〕彼得˙伯克 (Peter B urke) 著,江政寬譯:《歷史學與社會理論》,臺北:麥田出版公司,2002年。
〔英〕彼得˙伯克 (Peter B urke) 著,蔡玉輝譯:《什麼是文化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英〕彼得˙伯克 (Peter B urke) 著,劉永華譯:《法國史學革命:年鑑學派,1929-1989》,北京:北京大學,2006年。
〔英〕任金斯 (Richard Jenkins) 著,王志弘、許妍飛譯:《社會認同》臺北:巨流圖書有限公司,2006年
〔法〕皮耶‧布赫迪厄 (PierreBourdieu)、華康德 (Wacquant) 著,李猛、李康譯:《布赫迪厄社會學面面觀》臺北:麥田出版城邦文化事業股份公司,2009年。
〔法〕皮埃爾‧布迪厄 (PierreBourdieu) 著,蔣梓驊譯:《實踐感》南京:譯林出版社,2003年。
〔法〕朋尼維茲 (PatriceBonnewitz) 著,孫智綺譯:《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堂課》,臺北:麥田圖書公司,2002年。
〔奧〕阿德勒 (AlfredAdler) 著,葉頌姿等譯:《心理與生活》,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10年。
〔德〕漢斯‧格奧爾格‧加達默爾 (Hans-GeorgGadamer) 著,洪漢鼎:《真理與方法》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第1卷。
〔德〕裴迪南‧滕尼斯 (FerdinandTönnies) 著,林榮遠譯:《共同體與社會 純粹社會學的基本概念》,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三、期刊論文、會議論文集(依姓氏筆畫編次)
(一)       期刊論文
〔日〕荒井禮在〈王漁洋の戦争批判詩——「蚕租行」を中心として——〉,《筑波中國文化論叢》第28號,2009年,頁41-69。
王小舒:〈王漁洋神韻說的三部曲〉,《南開學報:哲社版》2004年,第4期,頁106-111。
王躍生:〈中國傳統家庭合與分制度考察〉,《社會科學》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2013年,第7期,頁71-74。
方志遠:〈山人與晚明政局〉,《中國社會科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2010年第1期,頁211。
方聞著,林柏亭譯:〈詩、書、畫三絕〉,《故宮學術季刊》第3卷,第4期,1986年6月,頁5-32。
王鴻泰:〈明清感官世界的開發與欲望的商品化〉,《明代研究》第18期2012年6月,頁105-143。
王鴻泰:〈閒情雅致—明清間文人的生活經營與品賞文化〉,《故宮學術季刊》第22卷第1期2004年秋季,頁69-97。
朱書萱:〈典型的塑造——鍾繇的時代及其「正書之祖」形象的確立〉,《中國學術年刊》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2018年第40期秋季號,頁95-122。
朱書萱:〈明代書家對鍾繇法帖的接受與詮釋——以祝允明〈出師表〉為個案之研究〉,《國文學報》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2012年第52期,頁87-120;
衣若芬:〈寫真與寫意:從唐至北宋題畫詩的發展論宋人審美意識的形成〉,《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18期2001年3月,頁41-90。
吳宏一:〈論王士禎的「花草蒙拾」〉,《中外文學》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1981年2月,第9卷第9期,頁54-71。
李才朝、秦躍羽:〈論王士禛與遺民交往的功利性〉,《山西大同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4卷第1期2010年2月,頁21-25。
李聖華:〈王士禛秋柳四首本事說考述〉,《瀋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5期,第29卷總第131期,2005年。
李金樹:〈〈楓橋夜泊〉的模糊美賞析〉,《太原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4卷第2期,2015年3月,頁76-79。
胡幼峰:〈王士禎詩觀「三變」與錢謙益的關係〉,《輔仁國文學報》第10期,1994年4月,頁93-112。
徐青:〈中晚唐時期的詩律特點〉,《湖州師專學報:哲社版》,第 3 期,,1996 年頁35-44。
徐儒宗:〈元初的遺民詩社——月泉吟社〉《文學遺產》,第6期1986年,頁39-46。
李聖華〈王士禛與明遺民交遊事蹟考論〉,《瀋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8卷6期2004年6月,頁81-85。
陳坤虎、雷庚玲、宋維村、吳英璋:〈認同重要性、認同確定性及認同落差概念之生態效度:青少年自我認同個別介入方案之療效評估〉,《中華心理衛生學刊》,第24卷,第四期2011,頁549-582。
陳岸峰:〈格調的追求——論沈德潛對明清詩學的傳承與突破〉,《漢學研究》第24卷第2期2006年12月,頁232-233。
陳建男:〈政治託喻與文化記憶—明清之際詩詞中枇杷意涵試析〉,《明清詩文研究》新竹:清華大學,2011年6月第1輯,頁283-306。
陳熙遠:〈皇帝的最後一道命令——清代遺詔製作,皇權繼承與歷史書寫〉,《台大歷史學報》第33期,臺北:台灣大學歷史系,2004年6月,頁161-213。
陳鴻麒:〈論王士禛與徐夜之定交與難言之隱〉,《屏中學報》屏東:屏東高中,第24期,2019年12月,頁1-24。
湯志波:〈清代和王士禛秋柳詩初探〉雲南:《楚雄師範學院學報》,第25卷第5期,2010年,第15-20頁。
賀嚴〈《神韻集》與漁洋詩學的初萌〉收錄於蔣寅、張伯偉主編:《中國詩學》,第11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頁114-126。
黃一農:〈吳橋兵變:明清鼎革的一條重要導火線〉,《清華學報》新竹:國立清華大學,2012年3月,新42卷第1期,頁79-133。
楊中薇:〈玩物和遺民意識的形塑:論吳偉業的《秣陵春》〉,《戲劇研究》臺北:臺灣大學戲劇學系,2015年7月,第16期,頁51-81。
葛雲波:〈《唐詩神韻集》版本以及研究價值〉,《中國典籍與文化》第39期,2001年12月,頁55-59。
區志堅:〈明遺民查繼佐 (1601-1676) 晚年生活研究〉,《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香港:香港中文大學,1996年,新第五冊,頁183-202。
張鼎國:〈「較好地」還是「不同地」理解——從詮釋學論爭看經典註疏中的詮釋定位與取向問題〉,《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9卷,第3期,頁87-109。
張璉:〈偕我同志——論晚明知識份子自覺意識中的群己觀〉,《東華人文學報》第五期花蓮: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2003年,頁161-182。
盛大林:〈張繼「夜泊」的不是『楓橋』及『寒山寺』〉,《貴州師範大學學報》,2021年第1期總第228期,頁116-130。
莊耀嘉:〈族群與偏見在兩岸關係中的角色〉,《本土心理研究》20期2003,頁73-104。
郭晉銓:〈黃庭堅書學對六朝「韻」審美思維的深化與擴充〉,《成大中文學報》第68期,頁155-182。
陳嫣紅:〈雄逸與姿媚:王羲之書法風格形成探索〉,《書畫藝術學刊》第30期,2021年6月,頁357-368。
傅湘龍:〈王士祿《燃脂集》考論〉,《漢學研究》第30卷第3期,2012年9月,頁135-165。
彭國翔:〈王龍溪《中鑒錄》及其思想史意義:有關明代儒學思想基調的轉換〉,《漢學研究》,第十九卷,第2期,民國90年12月,頁59-81。
趙軼峰:〈山人與晚明社會〉,《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 年第1 期(總第189期),頁8-16。
蔣寅:〈王漁洋「神韻」的審美內涵及藝術精神〉,《中國社會科學》2012年第3期,頁148-174。
鄭利華:〈前後七子詩論異同——兼論明代中後期復古派詩學思想趨勢之演變〉,《中國文哲通訊研究》第13卷第3期,頁3-19。
賴位政:〈明說漁洋,意在滄浪——錢鍾書「王士禛論」及其壓在紙背後的真相〉,《清華中文學報》第10期2013年12月,第343-377頁。
薛雅文:〈《寶顏堂祕笈》及臺北國家圖書館收藏版本考略〉,《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6卷,第3期,頁103-132。
簡恩定:〈明代格調說及復古派與杜詩學的連結〉,《空大人文學報》第19期2010年12月,頁1-22。

(二)       論文集論文
黃景進:〈「以禪喻詩」到「詩禪一致」--嚴滄浪與王漁洋詩論之比較〉,《古典文學》,第四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2年。
楊晉龍:〈《四庫全書》訂正析論:原因與批判的探求〉,《兩岸四庫學—第一屆中國文獻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8年。
徐泓:〈明代社會風氣的變遷—以江浙地區為例〉,《中央研究院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9年,頁137-159。
王鴻泰:〈明清士人的生活經營與雅俗的辯證 (A Dialogue“Ya”and“Su”- A study on the Life Style Management of Ming-Qing Literati)〉,發表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學東亞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及蔣經國中心合辦,「Discourses and Practices of Everyday Life in Imperial China」國際學術研討會,紐約:哥倫比亞大學,2002年10月25-27日。
謝正光:〈清初忠君典範之塑造與合流——山東萊陽姜氏行誼考論〉,《明清文學與思想中之主體意識與社會——學術思想篇》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4年。
劉阿榮:〈族群記憶與國家認同〉,《多元文化與族群和諧國際學術研討會》,2007 年 11月 23-24 日於臺北教育大學國際會議廳與國父紀念館中山講堂。
柳清泉:〈王士禛「神韻說」對中國美學意境理論的貢獻〉,《紀念王士禛誕辰380週年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淄博:山東省古典文學學會,2014年。
周興陸:〈少年記憶與《秋柳》詩之微旨〉,《紀念王漁洋誕辰380週年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一》淄博:山東省古典文學學會,2014年。
王漁洋文化研究保護中心編:《紀念王漁洋誕辰380週年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濟南:齊魯書社。2016年。
楊玉成:〈建構經典:王漁洋與文學評點〉,林玫儀主編:《王士禛及其文學群體》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7年。
黃惠菁:〈北宋居士對華嚴思想的接受——以蘇軾、張商英為觀察核心〉,《2019 華嚴專宗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華嚴蓮社,2019年。
張宇聲:〈試論王漁洋與明遺民詩人姜埰的交往〉,收錄於山東省古典文學學會收錄於山東省古典文學學會王漁洋文化研究保護中心編:《紀念王漁洋誕辰380週年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濟南:齊魯書社,2016年。
嚴志雄:〈清初詩壇盟主之代興——王士禛與錢謙益關係發覆〉收錄於山東省古典文學學會王漁洋文化研究保護中心編:《紀念王漁洋誕辰380週年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濟南:齊魯書社,2016年。

(三)       學位論文
李向昇:《文人與儒者之間:汪琬古文研究》(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課程哲學碩士論文,2011年八月。
林偢萍:《「言」、「體」、「韻」——從語言美學探析王士禛「神韻說」》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16年。
廖乃慧:《大學生的自我認同-以「未定者」為主角的音樂創作》國立政治大學廣告系碩士論文,2012年。
楊鍇銘:《流寓遺民:明清之際萊陽姜氏之研究(1608-1709)》臺北:國立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2008年。

(四)       引用網站
卞文超、高曉雷、魏其寧:〈孫廷銓:三起三落「為帝者師」〉,《大眾日報》,2013年1月8日。http://paper.dzwww.com/dzrb/PDF/20130108/10.pdf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博士論文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