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隋唐今草取符研究
作者:張麗蓮
作者(外文):CHANG, LI-LIEN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系所名稱:書畫藝術學系
指導教授:林進忠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3
主題關鍵詞:今草草書草化取符漢簡隸草真草千字文書譜Jin Caocursive scriptextracting symbols of cursive methodbamboo slips of Han Dynastythe Thousand-Character EssayShu Pu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
本研究以隋唐今草為分析材料,透過圖像比對和文獻分析,探討影響今草取符的因素、歸納草化的方式以及探究今草的字源,進而析辨今草取符的方式。主要的研究材料包括智永〈真草千字文〉、孫過庭〈書譜〉和賀知章〈孝經〉。研究結果分述如下:
一、草書為了提高書寫速度,具體的方式是縮短書寫路徑,呈現在書寫性的特徵包括:在筆畫的接點處轉向、移動筆畫的接點、改變筆形和改變筆順。
二、大部分形構極為簡省的今草都能從繁簡不一的漢簡,排列出草化的進程。從草化的歷程歸納而得的草化方式包括:彈性伸縮筆畫、共用筆形、接點轉向、移動接點、化曲為直、連筆、改變行筆的方向、省筆以及改變筆順。
三、今草形構的字源多樣化,包括篆書、隸書、漢代簡牘、異體字以及成熟草構的部件。
四、隋唐今草的取符方式可分為兩大類,分別是取輪廓和取特徵。取輪廓的方式分為四種基本類型:(一)左右結構取首尾符、(二)上下結構取首尾符、(三)左上包圍取首尾符、(四)左下包圍取首尾符。從這四類的基本型再擴充為八種包括中符的變化形,今草取符省略的筆畫組或部件大都在中符的位置。
五、形成草書同字異形或異字同形的原因與草化方式或取符方式有關。同字異形的草構來自不同的草化方式或正體字被保留的輪廓有所差異;異字同形的草構來自草化作用的結果或是取符原則下被保留的形構恰好相同。
This study takes cursive scrip of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as the analysis material. The research methods are image comparison and literature analysis.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rules of configuration forming cursive scrip and then analyze the ways of shaping the configuration of cursive scrip. The investigation focused on summarizing the cursive method of Han bamboo slips and exploring the etymology of cursive scrip. These two findings help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The main research materials include Zhiyong's "the Thousand-Character Essay", Sun Guo-ting's "Shu Pu" and Ho Chih-Chang’s "Book of Filial Piety". The research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In order to speed up handwriting, cursive script uses specific strategies for shortening writing distance, which are turning at the joints of strokes, moving the joints of strokes, changing the shape of the strokes, and changing stroke orders.
2. Most of cursive script with extremely simple shapes and structures could be understood the context of development by bamboo slips of the Han Dynasty which had shapes of varying complexity. The cursive writing methods summarized from the simplified process include: using adjustable strokes, sharing strokes with the same shape, turning strokes at an intersection, moving the connection point of strokes, turning curves into straight lines, combining two strokes into one, changing the writing direction, reducing strokes, and changing stroke order.
3. The etymology of cursive script is diverse, including seal script, official script, bamboo slips of the Han Dynasty, variant characters, and components of mature cursive structures.
4. The ways of extracting symbols of Sui and Tang cursive script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 which are extracting outlines and extracting features. There are four basic types of extracting outlines : (1)reserving beginning and ending symbols of characters with the structure of left and right components, (2) reserving beginning and ending symbols of characters with the structure of upper and lower components, (3) reserving beginning and ending symbols of characters with the structure surrounded by upper left components, and (4) reserving beginning and ending symbols of characters with the structure surrounded by lower left components. With these four types of basic forms, they have been expanded to eight variations, each of which has an increased component named middle symbol. Most of the omitted strokes of cursive script are in the middle symbol of a character.
5. The reason for a character written in diverse structures or for different characters written in the same structure is related to the cursive method or the way of extracting symbols. A character written in diverse structures could come from different cursive methods or reserving diverse outlines. Different characters written in the same structure could come from the results of using cursive method or the preserved shapes just the same.
一、專書
卜希晹,《草書教程》,南昌:江西美術出版社,2019年。
于右任編著,《標準草書》,上海:上海書店,1983。
《中國書畫全書》(第一冊),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3。
王鳳陽,《漢字學》,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
王寧,《漢字構形學講座》,臺北:三民書局,2013。
方樹興,《草書要領》,北京:華夏出版社,2012。
王仁鈞,《書譜導讀》,臺北市:蕙風堂,2003。
朱天曙,《中國書法史》,北京:中華書局,2020。
谷衍奎主編,《漢字源流字典》,北京市:語文出版社,2008。
李學勤主編,《字源》,天津市:天津古籍出版社,2013。
宋.米芾,《書史》,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3年。
邢義田,《今塵集:秦漢時代的簡牘、畫像與文化流播.卷二秦至晉代的簡牘文書》,新北市:聯經,2021。
啟功,《啟功叢稿.藝論卷》,北京市:中華書局出版社,2004。
李永忠,《草書流變研究》,海南省:南方出版社,2009年。
李文珍,《書寫與書法論集》,臺北市:蕙風堂,1996。
李郁周,《中國書史書跡論集》,臺北市:蕙風堂,2003。
李郁周修復,《陳智永草書千字》,臺北市:蕙風堂,2011(四版)。
李洪智,《漢代草書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
李雪娥主編,《有生命的漢字:部件意義化識字教學》,新北市:心理出版社,2018。
呂澤華,《草書法則與辨疑》,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9。
何大齊,《怎樣寫草書》,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
金開誠、王岳川主編,《中國法文化大觀》,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
林達男,《標準草書符號解說》,臺北市:中國標準草書學會,2003。
林志強,《漢字學十六講》,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林子序,《500字通篆》,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16。
邱振中,《書法的形態與解釋》,新北市:華藝學術出版,2015。
邱振中,《神居何所:從書法史到書法研究方法論》,新北市:華藝學術出版,2018。
季旭昇,《說文新證》,臺北市:藝文印書館,2014。
俞豐釋文注釋,沈培方審定,《書譜》,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11。
孫學峰,《漢字形態論》,北京:中華書局 2020。
唐蘭,《中國文字學》,上海:上海古藉出版社,2005。
馬國權,《智永草書千字文草法解說》,香港:翰墨軒出版有限公司,1995。
高明一,《中國書法簡明史》,臺北市:雄獅,2009。
秦永龍,《漢簡書法通解》(行.草),北京市:文物出版社,2009。
徐邦達,〈五體書新論〉,收錄於《20世紀書法研究叢書.歷史文脈篇》輯,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0。
徐利明,《中國書法風格史》,南京:江蘇鳳凰美術出版社,2020 (重印)。
孫曉雲,《書法有法》,臺北市:未來書城,2003。
陳振濂,《中國書法理論史》,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18。
崔爾平選編點校,《歷代書法論文選續編》,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15。
國語辭典編輯委員會編著,《唐熙字典(上)》,臺南市:世一,2010。
莊德明、鄧賢瑛,《漢字構形資料庫的研發與應用》,中研院資訊所文獻處理實驗室報告,2009。
許錟輝,《文字學簡篇.基礎篇》,臺北市:萬卷樓,1998。
黃沛榮,《漢字教學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樂學,2006。
華東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室選編校點,《歷代書法論文選》,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14。
葉渭淇,《書譜譯論》,廣州:嶺南美術出版社,1999。
張權,《標準草書要領》,西安:世界圖書出版社,2001。
葛鴻楨,〈張芝創今草考〉,收錄於《二十世紀書法研究叢書.考識辨異篇》輯,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0。
裘錫圭,《文字學概要》(再版),臺北市:萬卷樓,1995。
裘錫圭,《文字學概要》(修訂本),北京:商務出書館,2013。
鄧散木編著,《中國書法草書技法》,天津: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14。
趙毅衡,《符號學》,臺北市:新銳文創,2012。
劉正成主編,《中國書法全集(六).秦漢簡牘帛書二》,北京市:榮寶齋出版社,1997。
劉東芹,《草書字法解析》,香港:商務印書館有限公司,2017。
劉釗,《古文字構形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
劉濤,《圖說中國書法史》,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2020 (第2版)。
歐陽中石、卜希晹主編,《草書教程》,南昌:江西美術出版社,2019。

二、期刊
王惠,〈新加坡華文用字量與教學研究〉,《語文建設通訊》,第95期(香港:中國語文協會出版,2010),頁1-7。
白慧,〈漢代草書「書」字源流考〉,《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第4期(南京市:南京藝術學院,2014),頁19-22。
白慧,〈漢代草書「頭」字源流考釋〉,《書法》,第11期(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15),頁142-146。
白慧,〈漢代草書草法的複雜性研究〉,《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第3期(南京市:南京藝術學院,2015),頁17-21。
冉令江,〈漢代簡牘書寫考察〉,《書法》,第8期(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12),頁95-97。
宋立,〈草書「引帶」研究〉,《書法研究》,第3期(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17),頁142-156。
李永忠,〈漢代草書與章草的關係〉,《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總第174期,第1期(北京:北京師範學院學報,2007),頁61-65。
李洪智,〈從經典法帖看草書規范(第二十一講)〉,《中國書畫》,第4期(北京市:中國書法家協會出版,2019),頁122-124。
李洪智,〈試論漢字學的解析對草書教學的意義〉,《關中學刊》,第10期(長春市:長春工業大學,2016),頁155-160。
李洪智,〈試談草書符號〉,《書法之友》,第12期(合肥市:安徽美術出版社,2002),頁3-6。
李洪智、王德義,〈今草界定之我見〉,《牡丹江師範學院學報》,第5期(牡丹江市:牡丹江師範學院,2002),頁112。
李豪東,〈「真書」、「楷書」、「正書」三者涵義的變遷〉,《河南科技大學學報》,第32卷第5期,(洛陽市:河南科技大學,2014),頁46-48。
吳照義、胡穎文,〈居延漢簡與漢代草書〉,《南昌高專學報》,第4期(江西:江西科技師範學院,2004),頁18-19。
林進忠,〈青川木牘的秦篆形體析論〉,《藝術學報》,第61期(臺北縣:國立臺灣藝術大學,1992),頁17-39。
林進忠,〈西漢草書源起發展的考查〉,《藝術學報》,第71期(臺北縣:國立臺灣藝術大學,2002),頁1-16。
林進忠,〈武威漢代醫簡的行草書法〉,《藝術學報》,第72期(臺北縣:國立臺灣藝術大學,2003),頁1-16。
林榮森,〈《急就篇》名稱探源〉,《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13期(臺中市:逢甲大學人文社會學院,2006),頁79-93。
查律,〈草法論〉,《書法賞評》,第3期(哈爾濱市:黑龍江書法活動中心,2015),頁16-20。
徐峰,〈智永真草千字文草法考辨〉,《中國書法》,第6期(北京市:中國書法家協會,2017),頁185-189。
徐忠凱,〈漢字演變及發展規律簡析〉,《遼寧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第4期(瀋陽市:遼寧開放大學,2019),頁83-86。
洪儷瑜,〈中文讀寫困難學生適性化補救教學:由常用字發展讀寫技能(1)〉,《國科會專案研究報告》,2003。(編號:NSC91-2413-H-003-020)
馬素球,〈標準草書千字文源起與版本考察〉,《中華書道》,第108期(臺北市:中華書道學會,2020),頁55-75。
姚慶良、楊豪良,〈略論孫過庭與于右任對草書符號系統的貢獻〉,《韶關學院學報》,第30卷第7期(韶關市:韶關學院,2009),頁109-111。
孫鵬,〈孫過庭與賀知章草書比較〉,《時代文學》,第9期(濟南市:山東省作家協會,2015),頁253-254。
陳子欽,〈日本敦煌秘笈《千字文》之新搜〉,《雲漢學刊》,第31期(臺南市:成功大學,2015),頁33-67。
陳建志,〈缺十七行本《十七帖》的再認識— 從國立故宮博物院藏五種《十七帖》〉談起》,《故宮學術季刊》,第38卷第2期(臺北市:國立故宮博物院,2020),頁83-135。
章宏偉,〈百年來出土的兩漢簡牘〉,《濟南大學學報》,第5期(山東:濟南大學,2008),頁62-68。
郭紹虞,〈草體在字體演變上的關係〉(上),《學術月刊》,第11期(上海市:上海市社會科學聯合學會,1961),頁49-50。
郭紹虞,〈草體在字體演變上的關係〉(下),《學術月刊》,第12期(上海市:上海市社會科學聯合學會,1961),頁39-42。
郭紹虞,〈從書法中窺測字體的演變〉,《學術月刊》,第9期(上海市:上海市社會科學聯合學會,1961),頁50-52。
黃明理,〈真書基本筆形再認識-論寫字教育一個重要的環節〉,《中國學術年刊》,31卷1期(臺北市: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出版,2009),頁227-253。
楊旭,〈符號論美學視角下的草書地位之重估〉,《美與時代(下)》,第7期(鄭州市:鄭州大學美學研究所,2015),頁32-34。
楊宗兵,〈秦文字草化論析〉,《中國歷史文物》,第二期(北京市:中國國家博物館,2006年),頁26-33。
趙太侔,〈關於漢字簡化問題〉,《文字改革》,第5期(北京市:語言文字報刊社,1958),頁24-27。
劉東芹,〈文字學視角下的草法研究〉,《美術與設計》,第3期(南京市:南京藝術學院,2014),頁62-64。
劉東芹,〈基於文字學認知上的草法研究〉,《書法教育》,第6期(北京市:中國美術出版總社有限公司,2019 ),頁15-20。
劉東芹,〈論書法文字學課程設計的內容和方法〉,《大學書法》,第1期(鄭州市:鄭州大學,2020),頁66-69。
劉斌,〈賀知章與《孝經》〉,《劍南文學》,第11期(綿陽市:劍南文學出版社,2011),頁84-85。
蔡菁,〈孫過庭《書譜》和賀知章《孝經》技法比較〉,《收藏與投資》,第1期(海南:南方出版社,2021),頁141-144。
盧曉勇,〈草書使轉筆形特徵芻議〉,《中華書道》,第104期(臺北市:中華書道學會,2019),頁55-64。

三、碩博士論文
李洪財,《漢簡草字整理與研究》,吉林大學古籍研究所博士論文,2014。
林志博,《唐代草書形構規範及書寫文化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博士論文,2018。
林榮森,《章草書法研究》,逢甲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2010年。
吳姿瑩,《草書寫法的思考:從趙孟頫臨智永真草千文入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碩士論文,2020。
梁春勝,《真書部件演變研究》,復旦大學中國語文文學系博士論文,2009。
郭伯佾,《漢代草書的產生》,文化大學史學系博士論文,1997。
張恒奎,《草書體的形成與演變》,吉林大學古籍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

四、圖錄
東晉.王羲之,《中國法書選:12王羲之尺牘集(上)》,日本:二玄社,1990。
東晉.王羲之,《中國法書選:13王羲之尺牘集(下)》,日本:二玄社,1990。
東晉.王羲之,《中國法書選:14十七帖兩種》,日本:二玄社,1988。
東晉.王羲之,《中國法書選:18王獻之尺牘集》,日本:二玄社,1989。
隋.智永,《中國法書選27:真草千字文》,日本:二玄社,1988。
隋.智永,《中國法書選28:關中本千字文》,日本:二玄社,1988。
唐.孫過庭,《中國法書選:38書譜》,日本:二玄社,1988。
唐.孫過庭(何傳馨等編輯),故宮法書新編二〈書譜〉,臺北市:故宮,2000。
唐.孫過庭,《中國碑帖名品52:書譜》,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11。
明.韓道亨,《草訣百韻歌》,北京:中國書店,2017年。
《大書源》上、中、下,日本東京:二玄社,2007。
田河,《武威漢簡集釋》,蘭州:甘肅文化出版社,2020年。(甘肅秦漢簡牘集釋/張德芳主編)
佐野光一編,《木簡字典》,日本東京:雄山閣出版株式會社,1991。
赤井清美編,《行草字典》,日本:小宮山印刷株式會社,1986。
季琳、盈洲選編《歷代名家草書字典》,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
房弘毅編,王羲之書《草訣百韵歌》三種,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12。
周世聞主編,《章草常用字典》,成都:四川美術出版社,2015。
徐潛等編,《草書字典》,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3。
胡公石,《標準草書字彙》,寧夏:寧夏人民出版社,1985。
容庚編,《金文編》,北京:中華書局,1985。
梁邦植編著,《歷代草書通用符號典輯》,哈爾濱:黑龍江美術出版社2014。
陳松長、李洪財、劉欣欣編,《嶽麓書院藏秦簡(壹-參)文字編》,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7。
曹寅蓬,《簡牘書法字典》,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2017。
筒井茂德編,《寶墨軒本千字文》,日本東京:玉川堂,1997。
程同根編著,《漢簡隸書大字典》,南昌:江西美術出版社,2017。
黃艷萍、張再興編著,《肩水金關漢簡字形編》(共六冊),北京:學苑出版社,2018。
黃堂生編,《章草字典》,北京:榮寶齋出版社,2006。
鄭曉華,《簡帛書實用字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5。
蔣偉男編著,《里耶秦簡文字編》,北京:學苑出版社,2018。
魏勵編著,《常用漢字源流字典(第二版)》,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8。
欒傳益、欒建勛編著,《中國書法異體字大字典:附考辨》全二冊,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18。

五、網路資源
中華語文資識庫:漢字源流http://www.chinese-linguipedia.org/search_source.html
《中國哲學書電子計畫》:https://ctext.org/zh
《以觀書法》線上圖庫APP
《國小學童常用字詞調查報告書》的5021字常用字頻表,依據教育部頒布(2000)。https://pair.nknu.edu.tw/literacy/Page.aspx?PN=ExamWord
中文百科全書:《停雲館法帖》。取自https://www.newton.com.tw/wiki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