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大清之勢和邊界:十八世紀初期大清的對外關係
作者:陳怡文
作者(外文):Chen, Yi-Wen
校院名稱: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與文化研究所
指導教授:劉紀蕙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3
主題關鍵詞:大清外交封貢關係邊疆邊界帝國治理普世皇帝Qing’s foreign relationshiptributary systemfrontierboundariesimperial governmentalityuniversal emperor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
國家治理有內而有外。如果史學研究從內政層面,解釋了大清長治久安的秘訣,那麼大清在不同的歷史時刻,其與週邊國家之政治關係的根本核心是什麼?大清本來是關外多族群武裝的軍事政治集團,到了十八世紀初期,內政上不僅入主中原近百年,在外交上呈現東邊穩定,西方持續擴張的極大差異。整體而言,十八世紀初期是大清史的關鍵時刻,不僅上承康熙朝的基礎,更下開乾隆朝盛世,故本論文選取十八世紀初期大清的對外關係,以五個案例,說明大清外交的樣態。筆者所用案例發生在康熙末期至雍正朝,按時間排序分別是康熙朝末年驅準保藏、雍正元年的羅卜藏丹津青海政變、雍正初年的朝鮮清債事件、安南鉛廠山勘界案,以及雍正六年浙江商人夾帶違禁品至長崎貿易案。
本文認為,外交是大清內政統治和勢力的延伸和擴張。大清沒有特定的外交模式和機構,多元而靈活地面對不同地區和族群,依賴位居中央的皇帝權力下放,和各地地方大員建立緊密的君臣關係,讓勢力從「天子」為中心向外蔓延擴散。勢力,是法家所說的君主權勢,是兵家觀察所處之現狀,預先推測,順勢而做出能夠產生可能性,讓結果如兵家所想的佈局;從政治而言,君主表面上用法律、制度,強迫所有人都尊敬他,同時利用賞罰、權力下放等方式,操控臣民,使臣民順服而保持勢位。筆者認為,勢力用在外交上,就是設想對己有利,且能夠按照自己所預料的方式對待外國,放在內政,是保持皇帝的權力,控制社會穩定,以賞罰、制度、法律、下放行政權、賦予特權身分等特殊的方式,來操控臣民,亦即穩定內政,是避免皇帝失勢,引發竄位。
擴張,是大國的本性,也是展現君主權勢和國家國際地位的方式。但君主的勢位,不僅取決於外交和對外擴張,更受內政穩定控制,一旦內政不穩,統治者有可能被竄位。擴張必然耗損國力,過度擴張將導向國家衰敗,最終亡國。只有國家的勢力擴張所耗費的國力成本,和內政的治理成本兩相會合,所取得的危險平衡,才能保全皇帝的權勢,以及大清之勢力所能影響的最遠之處。
邊界(boundaries),標記著特定統治權力(demarcating a particular regime of power),區分我/他者,目的是限制,劃界,好保障邊界一方的特權利益。但大清的邊界十分不同。大清的邊界,是站在大清和皇帝的位置,從中心往外看,因擴張的天性而無遠弗屆。若從鄰近小國來說,大清的擴張和勢力是需要被極力抵抗的外來者。邊界,就是君主勢位受國家內政和外交平衡,以及擴張和抵抗收縮二元結構下的產物。本文五個案例所描述的,就是大清如何在實質邊界之外,藉內政和外交取得平衡,型塑不同型態的邊界。那是一條橫跨大清內外、盤據於邊疆和外部世界之間,一條看不見的線,是一條不以人口土地為標準,卻足以改變「中國」和「邊疆/外交」的定義和內涵,標記著大清統治權力的邊界。
The Qing Dynasty's enduring stability relied on a careful interplay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 Balancing domestic governance with territorial expansion, the dynasty's early 18th-century trajectory exemplified this duality. This period, connecting the Kangxi and Qianlong eras, holds pivotal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This study delves into the Qing Dynasty's foreign relations during the 18th century's initial decades, examining five cases showcasing its diplomatic strategies: the 1720 Tibetan expedition, the 1723 Huhu Noor upheaval, the Qing debt episode with Joseon, the Yongzheng-era border dispute with Annan, and the 1728 copper trade conflict between Zhejiang and Nagasaki.
Diplomacy functioned as an extension of Qing's internal governance. Adapting strategies to regional and ethnic diversity, the dynasty's flexible approach was bolstered by the emperor's decentralized authority. This structure allowed interactions between officials, administrative figures, and the imperial echelons. The emperor's pivotal role involved strategic orchestration, mirroring military tactics. This extended to asserting control through legal frameworks. In the diplomatic realm, propensity entailed envisioning favorable outcomes and skillfully managing foreign affairs. Domestically, propensity meant preserving the emperor's authority and societal equilibrium through incentives, regulations, administrative divisions, and conferred privileges. This proactive approach preempted internal discord and safeguarded imperial authority.
While expansion showcased the monarch's international prominence, its success relied on robust internal governance. Unchecked expansion risked destabilizing the empire. Effective governance required a delicate balance between advancing national influence and prudent domestic administration. This equilibrium upheld the monarch's authority and expanded Qing's sphere of influence. Boundaries took on a distinctive form in the Qing context. They expanded alongside territorial pursuits, shaped by internal governance paradigms and diplomatic protocols. The five examined cases underscored the convergence of these dynamics, reshaping the concepts of "China" and its borders. These boundaries epitomized Qing's dominion.
In essence, the Qing Dynasty's stability and influence were founded on harmonizing domestic governance and foreign diplomacy. Employing adaptive diplomatic strategies, managing expansion responsibly, and maintaining internal harmony were all instrumental to the dynasty's lasting legacy. This dynamic approach ensured the Qing Dynasty's enduring eminence.
引用資料與文獻
一、史料
為求字數簡便,若有一件以上之史料引自同一批檔案庫或書籍,僅寫出檔案庫和書籍總名及所用史料之收藏處或出版項。史料之名稱、上奏(題)或撰寫者之人名、上奏(題)日期、奉旨日期、出處書籍或檔案庫名、冊數、頁碼或檔號等,請另見本論文的各章隨頁註腳。
若干史料同時有數位化或已出版/未出版,筆者將統一列出曾使用過數位資料庫名稱,並依據各史料的性質再著錄乙次。如《實錄》等官修史書典籍,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已有收錄,故將該資料庫放於欄目「(一)數位化資料庫」,並將出版之紙本《實錄》再於欄目「(五)資料庫所收之官修史書典籍」著錄乙次。
本文所引之資料,有明代、清代和民國時期,以及安南、朝鮮、日本、琉球、西藏等地之史料,將於書目前以「[時期(或地區名)]」標示。
(一)數位化資料庫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明清內閣大庫檔案資料庫。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內閣全宗戶科題本檔案庫。
中國基本古籍庫。
中華佛電子佛典協會CBETA線上資料庫。
早稻田大學古典綜合檔案庫(古典籍総合データベース)。
東北亞歷史研究財團동북아 역사재단檔案庫。
美國國會圖書館數位典藏資料庫(Library of Congress Digital Collections)。
哈佛大學圖書館數位典藏資料庫(Harvard Library Digital Collection)。
國立公文圖書館數位典藏資料庫(国立公文書館 デジタルアーカイブ)。
國立故宮博物院清代宮中檔奏摺及軍機處檔摺件資料庫。
國立國會圖書館數位典藏資料庫(国立国会図書館デジタルコレクション)。
韓國首爾國立大學奎章閣檔案庫。
漢喃古籍文獻典藏數位化計畫資料庫。
(二)未出版之檔案史料
[日]不著撰人,〈騎射并馬醫唐人渡來之次第〉(寫本),日本國立公文書館內閣文庫《弓馬雜纂》檔,檔號:154-0180。
[清]吏部,〈吏部為移解偽王偽官及家口人等偽敕偽印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明清內閣大庫檔案資料庫,登錄號292653-001。
[日]西川如見,《增補華夷通商考》(寺町五条上ル町 洛陽甘節堂寶永五年刊本),早稻田大學圖書館藏,檔號:イ13 00581。
[清]朱紳撰,《朱佩章偶記》一卷(寫本),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藏寫本,索書號:特1-2001。
[朝鮮]沈象奎、徐榮輔編,《萬機要覽》第五冊(出版年不詳,鈐朝鮮總督府勸業模範場之印),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藏本,檔號:990076440660203941。
[日]林韑 編,《通航一覽》(明治四十五年至大政二年,國書刊行會本),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藏,檔號:000000565151。
[日]林鵞峯編,《華夷變態》(寫本,年代不明),早稻田大學圖書館藏,檔號:リ08 02559。
[朝鮮]金慶門,《通文館志》(乾隆四十五年刊本),早稻田大學圖書館藏,檔號:ワ03 05102。
[日]周岐來,城門陽秋(城門章)校,《千金要方》(浪華:柳原喜兵衛,安永八年),早稻田大學圖書館藏,檔號:ヤ09 00362。
[朝鮮]承政院編,《承政院日記》(韓國首爾奎章閣韓國研究院資料庫)。
[清]范承勳等修,《〔康熙〕雲南通志(三十卷)》(康熙三十年刊本),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檔號:故志013670~故志013697)。
[清]清高宗,〈清喇嘛說〉(乾隆五十七年孟月之上浣)雍和宮拓片,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藏,索書號T614.81 4877。
[朝鮮]備邊司編纂,《備邊司騰錄》(韓國首爾國立大學奎章閣檔案庫)。
[日]彭城百川(彭真淵),《元明清書畫人名錄》下冊(大阪心齋橋:河內屋善兵衛,安永六年),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藏,檔號:000007284879。
[安南]潘清簡任主編,《欽定越史通鑑綱目》(建福元年刊本),越南國家圖書館藏,檔號:NLVNPF-0174-01(漢喃古籍文獻典藏數位化計畫資料庫)
[安南]潘輝注編,《歷朝憲章類誌》卷六十四(鈔本),越南漢喃學院藏,檔號:A.50/1-4, VHc. 809。
[日]瑞溪周鳳,《善鄰國寶記》(平安書房松柏堂本,出版年不詳),日本國立公文書館藏,檔號:184-0213。
[清]韓光基,〈戶部為辦解洋銅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明清內閣大庫檔案資料庫,登錄號011767。
(三)已出版之檔案史料
[日]大庭脩編,《舶載書目:宫內廳書陵部藏舶載書目(上下)》(吹田市:關西大學東西學術研究所,1972)。
[日]大庭脩編,《近世日中交涉史料集一:唐船進港回棹錄;島原本唐人風說書;割符留帳》(吹田市:關西大學東西學術研究所,1974)。
[日]大庭脩編,《享保時代の日中關係資料一:中華之儀ニ付申上候覚;信牌方記錄;和漢寄文》(吹田市:關西大學東西學術研究所,1986)。
[日]不著撰人,《譯家必備》,古典研究彙編輯,長澤規矩也解題,《唐話辭書類集》第二十集(東京都:汲古書院,1969-1976)。
[琉球]不著撰人,《家譜資料》,那霸市史編集委員會編,《那霸市史資料篇》第一輯第五、第六冊《家譜資料》(琉球市:那霸市役所,1968)。
[清]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編,《明清史料》庚編第一冊(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9)。
[清]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康熙朝漢文硃批奏摺匯編》(北京市:檔案出版社,1984-1985)。
[清]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雍正朝漢文硃批奏摺彙編》(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84-1991)。
[清]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康熙朝滿文硃批奏摺全譯》(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
[清]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譯編,《雍正朝滿文硃批奏摺全譯》(合肥:黃山書社,1998)。
[清]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雍正朝漢文諭旨匯編》(桂林市: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
[清/西藏]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編,《清初五世達賴喇嘛檔案史料選編》(拉薩市:中國藏學出版社,2000)。
[清/西藏]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索文清、郭美蘭主編,《清宮珍藏歷世班禪額爾德尼檔案薈萃》(北京市: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
[清]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內蒙古大學蒙古學學院編,《清內閣蒙古堂檔》(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
[清]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雍正朝內閣六科史書・戶科》(桂林市: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清]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清代新疆滿文檔案彙編》第一冊(桂林市: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
[清]允禵撰,《撫遠大將軍允禵奏稿》,(北京市:學苑出版社,2009)。
[清]年羹堯撰,《年羹堯奏・摺・年羹堯滿漢奏摺輯要》,收錄在張羽新、張雙志主編《唐宋元明清藏事史料彙編》第四十冊《年羹堯奏摺・年羹堯滿漢奏摺輯要》(北京市:學苑出版社,2009)。
[日]向井富,《商舶載來書目》(寫本),排印本收錄在大庭脩,《唐船持渡書の研究》(吹田市:關西大學東西學術研究所,1967)。
[琉球]那霸市企劃部市史編集室編,《家譜資料》,那霸市史編集委員會編,《那霸市史資料篇》第一輯第五、第六冊《家譜資料》(琉球市:那霸市役所,1968)。
[琉球]那霸市企劃部市史編集室編,《那霸市史・資料篇・家譜資料二(上)》(那霸市:那霸市企劃部市史編集室,昭和五十五年,1980)。
[清]岑毓英,〈岑襄勤公奏稿有關雲南事蹟・請仍以大賭咒河劃分滇越界限片〉(光緒十一年九月二十二日),方國瑜編,《雲南史料叢刊》卷九(昆明市:雲南大學出版社,2001),頁599。
[清]故宮博物院故宮文獻編輯委員會編,《年羹堯奏摺專輯(上)》(臺北市:國立故宮博物院,1971)。
[清]故宮博物院故宮文獻編輯委員會編,《年羹堯奏摺專輯(中)》(臺北市:國立故宮博物院,1971)。
[清]故宮博物院故宮文獻編輯委員會編,《年羹堯奏摺專輯(下)》(臺北市:國立故宮博物院,1971)。
[清]故宮博物院明清檔案部編,《關於江寧織造曹家檔案史料》(臺北市:九思,1977)。
[清]國立故宮博物院文獻館編,《史料旬刊》(臺北:國風出版社,1963)。
[朝鮮/日本]國史編纂委員會編,《分類紀事大綱I:對馬島宗家文書資料集》第一冊(果川市:國史編纂委員會,2005)。
[清]庫勒納等奉敕撰,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清代起居注冊・康熙朝》(康熙朝起居注冊)(臺北市:聯經出版社,2009)。
[清]庫勒納等奉敕撰,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清代起居注冊・康熙朝》(康熙朝起居注冊)(北京市:中華書局,2009)。
[清]清世宗,《大義覺迷錄》(臺北市:文海出版社,1985)。
[清]趙煥林主編,遼寧省檔案館編,《黑圖檔(雍正朝)》(北京:線裝書局,2016)。
[清]覺羅吳拜等奉敕撰,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清代起居注冊・雍正朝》(雍正朝起居注冊)(北京:中華書局,2016)。
(四)已出版之官修史書典籍
[安南]吳士連編纂,吳時任增補,陳荊和編校,《校合本大越史記全書》(東京都: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附屬東洋學文獻中心,1984-1986)。
[朝鮮]朝鮮史編修會編,《朝鮮史》第十卷第四編(東京都:東京大學出版社,1975)。
(五)檔案庫所收之官修史書典籍
[清]巴泰監修,《清實錄・世祖章皇帝實錄》(《清世祖實錄》)(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
[清]尹桑阿奉敕撰,《(康熙朝)大清會典》(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
[清]尹泰、隆科多等奉敕撰,《(雍正朝)大清會典》(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
[明]李東陽奉敕撰,申明行奉敕重修,《大明會典》(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
[明]佚名,《明實錄・崇禎實錄》(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
[朝鮮]承文院¬編,《同文彙考・原編》(東北亞歷史研究財團동북아 역사재단檔案庫)。
[明]姚廣孝、夏原吉監修,胡廣等復修,《明實錄・太祖高皇帝實錄》(《明太祖實錄》)(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
[清]馬齊、張廷玉等奉敕撰,《清實錄・清聖祖仁皇帝實錄》(《清聖祖實錄》)(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
[明]徐階、張居正等纂修,《明實錄・世宗肅皇帝實錄》(《明世宗實錄》)(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
[清]傅恒等奉敕撰,《平定準噶爾方略》(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
[清]張廷玉等奉敕撰,《欽定皇朝文獻通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
[清]鄂爾泰等奉敕修,《清實錄・清世宗憲皇帝實錄》(《清世宗實錄》)(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
[清]萬斯同修、張廷玉等奉敕修纂,《明史》(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
[清]圖海監修,《清實錄・清太宗文皇帝實錄》(《清太宗實錄》)(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
[朝鮮]實錄廳撰,《朝鮮王朝實錄・仁祖實錄(鼎足山本)》(韓國首爾國立大學奎章閣檔案庫)。
[朝鮮]實錄廳撰,《朝鮮王朝實錄・景宗大王實錄(鼎足山本)》(韓國首爾國立大學奎章閣檔案庫)。
[朝鮮]實錄廳撰,《朝鮮王朝實錄・英祖實錄(鼎足山本)》(韓國首爾奎章閣韓國研究院資料庫)。
[清]慶桂等奉敕修,《清實錄.清高宗純皇帝實錄》(《清高宗實錄》)(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
[明]顧秉謙等纂修,《明實錄・神宗顯皇帝實錄》(《明神宗實錄》)(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
(六)已出版之私人文集筆記和地方志
[日]中村質、異國日記刊行會編,《異国日記 : 金地院崇伝外交文書集成》第156號文件(東京都:東京美術,1989)。
[日]北海道廳編,《新撰北海道史》第七卷(札幌:北海道廳,1969)。
[西藏]多卡夏仲・策仁旺杰,湯池安譯,《頗羅鼐傳》(拉薩市:西藏人民出版社,2002)。
[西藏/清]《西藏研究》編輯部編,松筠撰,《衛藏通志・紀略上》(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1982)。
[朝鮮]李宜顯,《庚子燕行雜識》,收錄在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等編,《韓國漢文燕行文獻選編》第十一冊(上海市:復旦大學出版社,2011)。
[朝鮮]金昌業,《老稼齋燕行日記》,林基中編,《燕行錄全集》第三十二、第三十三冊(首爾市:東國大學出版部,2001)。
[朝鮮]徐文重,《燕行日錄》,林基中編,《燕行錄全集》第二十四冊(首爾市:東國大學出版部,2001)。
[清]童華,《童氏雜著五種・銅政條議》,北京圖書館編,《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子部叢書類》第七十九冊(北京市:書目文獻出版社,1988)。
[日]新井白石,周一良譯,《折焚柴記》(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日]增田綱,《鼓銅圖錄》,青木國夫主編《江戶科學古典叢書》第一冊(東京都:恒和出版社,1976)。
[西藏]阿芒・貢卻群派,貢巴才讓譯,《漢蒙藏史略》(西寧:青海人民出版社,1988)。
[西藏]貢去乎久美旺波,楊世宏譯,《第一世嘉木樣尊者傳》(臺北市:圓音有聲,2007)。
[西藏]章嘉若貝多傑,蒲文成譯,《七世達賴喇嘛傳》(拉薩市:中國藏學出版社,2006)。
[西藏]第五世達賴喇嘛,劉立千譯注,《西藏王臣記》(原名:《天神王臣下降雪域陸地事跡要記——圓滿時節、青春喜筵之杜鵑歌聲》)(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1992)。
[西藏]第五世達賴喇嘛阿旺洛桑嘉措,陳慶英、馬連龍、馬林等譯,《五世達賴喇嘛傳。雲裳》三函(拉薩市:中國藏學出版社,1997)。
[西藏]第五世達賴喇嘛阿旺洛桑嘉措,陳慶英、馬連龍、馬林等譯,《五世達賴喇嘛傳》上下冊(拉薩市:中國藏學出版社,2006)。
[西藏]智觀巴・貢卻乎丹巴繞吉,吳均、毛繼祖、馬世林譯,《安多政教史》(蘭州市:甘肅民族出版社,1989)。
[西藏]達倉宗巴・班覺囊布,陳慶英譯,《漢藏史集:賢者喜樂瞻部洲明鑒》(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
[西藏]廓諾・迅魯伯,郭和卿譯,《青史》(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1985)。
[西藏]鬆巴堪布益西班覺,蒲文成、才讓譯,《松巴佛教史》(蘭州:甘肅民族出版社,2013)。
[西藏]鬆巴堪布益西班覺,汪什代海彭措譯,《青海歷史梵音新雅》(西寧:青海民族出版社,2017)。
[西藏/義]Ippolito Desideri, ed. by Filippo de Filippi, An Account of Tibet: The Travels of Ippolito Desideri of Pistoia, S.J., 1712-1727 (Taipei: Cheng Wen Publishing Company, 1971 reprinted edition).
(七)檔案庫所收之私人文集筆記和地方志
[清]李紱,《穆堂類稿・初稿》(中國基本古籍庫,清道光十一年刻本)。
[清]徐鼒,《小腆紀年附考》(中國基本古籍庫,清咸豐十一年刻本)。
[清]陳廷敬,《午亭文編》(中國基本古籍庫,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民國]張自明修,王富臣纂,《〔民國〕馬關縣志(十卷)》(中國方志庫,民國二十一年石印本)。
[清]鄂爾泰監修,靖道謨編纂,《〔雍正〕雲南通志(三十卷)》(中國方志庫,清乾隆元年刻本)。
(八)地圖
[清] 林天人據黃千人舊圖摹刻增補,《大清萬年一統天下全圖》,美國國會圖書館地理地圖部藏嘉慶十六年刻本,索書號:G3200 1811 .D3。
[清]伯麟,《滇省輿地圖說》,揣振宇編,《滇省夷人圖說・滇省輿地圖說》(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
[清]雷孝思(Jean Baptiste Regis), 白晉(Joachim Bouvet)等奉敕繪製,《康熙皇輿全覽圖》第十幅《哈密葛思圖》,美國國會圖書館地理地圖部藏福華德(Walter Fuchs)1943北京輔仁大學影印《康熙時代耶穌會教士地圖集》(Der Jesuiten-Atlas Der Kangshi-Zeit)版,索書號:G8720 s000 .R4。

二、中文研究著作(含翻譯著作)
(一)書籍
大庭脩,徐世虹譯,《江戶時代日中秘話》(江戶時代の日中秘話)(北京:中華書局,1997)。
大衛・狄連尼(David Delaney),王志弘、李延輝、徐苔玲譯,《領域》Territory (新北市:群學,2017)。
尤中,《中國西南邊疆變遷史》(昆明市:雲南教育大學出版社,1987)。
孔復禮(Philip A. Kuhn),謝亮生、楊品泉、謝思煒譯,《中華帝國晚期的叛亂及其敵人:1796-1864》Rebellion and Its Enemie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Militariza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1796-1864 (臺北市:時英出版社,2004)。
王來特,《近世中日通商關係史研究:貿易模式的轉換與區域秩序的變動》(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8)。
白彬菊(Beatrice S. Bartlett),董建中譯,《君主與大臣:清中期的軍機處(1723-1820)Monarchs and Ministers: The Grand Council in Mid-Ch’ing China, 1723-1820(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7)。
石曉軍,《中日兩國相互認識的變遷》(臺北:商務印書館,1992)。
米華健(James A. Millward),賈建飛譯,《嘉峪關外:1759-1864年新疆的經濟、民族和清帝國》Beyond the Pass: Economy, Ethnicity, and Empire in Qing Central Asia, 1759-1864(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17)。
朱立安(François Jullien),卓立譯,《勢:效力論》La Propension des choses. Pour une histoire de l'efficacité en Chine(臺北市:開學文化出版社,2021)。
列文森(Joseph R. Levenson),鄭大華、任菁譯,《儒教中國及其現代命運》 Confucian China and Its Modern Fate(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
杜贊奇(Prasenjit Duara),王憲明、高繼美、李海燕、李點合譯,《從民族國家拯救歷史》Rescuing History from the Nation: Questioning Narratives of Modern China (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8)。
林天人,《皇輿搜覽──美國國會圖書館所藏明清輿圖》(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Washington D.C.:美國國會圖書館,2013)。
尾形勇,張鶴泉譯,《中國古代的家與國家》(中国古代の「家」と国家 皇帝支配下の秩序構造)(北京市:中華書局,2010)。
岡田英弘,陳心慧、羅盛吉譯,《從蒙古到大清:游牧帝國的崛起與承續》(モンゴル帝国から大清帝国へ)(新北市:臺灣商務,2016)。
松浦章,李小林譯,《清代海外貿易史研究(上下冊)》(清代海外貿易史の
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6)。
阿拉騰奧其爾,《清朝圖理琛使團與《異域錄》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
岩井茂樹,廖怡錚譯,鄭天恩校訂,《朝貢、海禁、互市:近世東亞五百年的跨國貿易真相》(朝貢.海禁.互市:近世東アジアの貿易と秩序)(新北市:八旗文化出版,2022)。
柯嬌燕(Pamela Kyle Crossley),陳兆肆譯、董建中校,《孤軍:滿人一家三代與清帝國的終結》Orphan Warriors: Three Manchu Generations and the End of the Qing World(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柯文(Paul Cohen),林同奇譯,《在中國發現歷史:中國中心觀在美國的興起》Discovering History in China: American Historical Writing on the Recent Chinese Past(北京:中華書局,2002)。
柳岳武,《傳統與變遷:康雍乾之清廷與藩部、屬國關係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9)。
信夫清三郎,周啟乾譯,《日本近代政治史》第一卷《西歐的衝擊與開國》(日本政治史:西欧の衝擊と開国 )(臺北市:桂冠出版社,1999)。
約翰・惠特尼・霍爾(John Whitney Hall),鄧懿、周一良譯,《日本》From Prehistory to Modern Times(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
馬釗主編,《1971-2006美國清史論著目錄》(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馬世嘉(Matthew W. Mosca),羅盛吉譯,《破譯邊疆,破解帝國:印度問題與清代中國地緣政治的轉行》From Frontier Policy to Foreign Policy: The Question of India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Geopolitics in Qing China(新北市:臺灣商務,2019)。
孫宏年,《清代中越宗藩關係研究》(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04)。
孫衛國,《大明旗號與小中華意識——朝鮮王朝尊周思明問題研究(1637-1800)》(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
孫衛國,《明清時期中國史學對朝鮮的影響:兼論兩國學術交流與海外漢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9)。
孫衛國,《從「尊明」到「奉清」 : 朝鮮王朝對清意識的嬗變 (1672-1910)》(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8)。
烏雲畢力格,《五色四藩:多語文本中的內亞民族史地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莊吉發,《清代奏摺制度》(臺北市:國立故宮博物院,1979)。
莊吉發,《故宮檔案述要》(臺北市:國立故宮博物院,1983)。
陳尚勝,《閉關與開放:中國封建晚期對外關係研究》(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3)。
渡邊信一郎,徐沖譯,《中國古代的王權與天下秩序——從日中比較史的視角出發》(中国古代の王権と天下秩序── 日中比較史の視点から)(北京:中華書局,2008)。
黃一農,《曹雪芹的家族印記》(新竹市:國力清華大學出版社,2022)。
張存武,《清韓宗藩貿易(1637-1894)》(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5)。
葛兆光,《歷史中國的內與外:有關「中國」與「周邊」概念的再澄清》(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7)。
萬明,《中國融入世界的步履——明與清前海外政策比較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
廖敏淑,《清代中國對外關係新論》(臺北市:政大出版社,2013)。
濱下武志,朱蔭貴、歐陽菲譯,《近代中國的國際契機:朝貢貿易體系與近代亞洲經濟圈》(近代中國の國際的契機——朝貢貿易システムと近代アジア)(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
羅納德・托比(Ronald P. Toby),柳一菲譯,《亞洲世界中的德川幕府》State and Diplomacy in Early Modern Japan: Asia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okugawa Bakufu (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22)。
(二)學位論文
姚春冉,《康雍年間清鮮朝貢貿易中「攬頭」及欠銀問題探析》(濟南:山東大學中外關係史碩士論文,2010)。
荊曉燕,《明清之際中日貿易研究》(山東大學博士論文,2008)。
(三)專書論文
平勢隆郎,〈東亞冊封體制與龜趺碑〉,高明士主編,《東亞文化圈的形成與近代發展:政治法治篇》(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2003),頁17-43。
甘懷真,〈「天下」觀念的再檢討〉,吳展良編,《東亞近世世界觀的形成》(台大: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7),頁85-109。
申新泰,〈略談噶丹頗章地方政權建立初期的行政體制和清初對西藏地方的施政〉,《藏學研究論叢》編委會,《藏學研究論叢》第二輯(拉薩市:西藏人民出版社,1990),頁173-196。
岩井茂樹,〈清代の互市と「沈默外交」〉夫馬進編,《中国東アジア外交交流史の研究》(京都:京都大學出版會,2007),頁354-390。
春花,〈論清代滿漢蒙文《時憲書》的編纂始末〉,國立故宮博物院編,《十七、十八世紀(1662-1722)中西文化交流 : 兩岸故宮第三屆學術研討會》(臺北市 : 國立故宮博物院, 2011),頁369-392。
高明士,〈光被四表——中國文化與東亞世界〉,邢義田主編,《中國文化新論根源篇:永恆的巨流》(臺北市:聯經出版社,1981),頁479-517。
張啟雄,〈論清朝中國重建琉球王國的興滅繼絕觀——中華世界秩序原理一〉,中琉文化經濟協會主編,《第二屆中琉歷史關係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臺北:中琉文化經濟協會,1990),頁495-520。
張振鵾,〈清代中國與鄰國傳統關係的一個標本:中國與越南關係〉,陳尚勝主編,《中國傳統對外關係的思想、制度與政策》(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7),頁23-34。
莊吉發,〈清朝宗教政策的探討〉,氏作,《清史論集》第五輯(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2000),頁165-215。
劉序楓,〈清康熙~乾隆年間洋銅的進口與流通問題〉,湯熙勇編,《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第七輯(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1999),頁93-144。
劉序楓,〈清代的乍浦港与中日貿易〉,張彬村、劉石吉編,《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第五輯(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1993),頁187-244。
檀上寬,〈明初的海禁與朝貢〉,森正夫、野口鐵郎、濱島敦俊等編、《明清時代史的基本問題》(明清時代史の基本問題)(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頁185-213。
(四)期刊論文
孔恩陽,〈青海尕斯(茫崖)歷史沿革及地域考〉,《青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三期(1985),頁126-136。
牛軍凱,〈安南莫朝與中越關係制度的變化〉,《南洋問題研究》第二期(2004),頁67-77。
尤淑君,〈「華夷之辨」與清代朝鮮的事大政策〉,《山東社會科學》第四期(2015),頁92-104。
王俊中,〈「滿洲」與「文殊」的淵源及西藏政教思想中的領袖與佛菩薩〉,《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二十八期(1997年12月),頁93-132。
王家鵬,〈西藏神巫拉穆吹忠與乾隆宮廷往來史實──乾隆帝設立金瓶摯籤制度內因研究〉,《故宮博物院院刊》總第一百九十五期(2018年01期),頁25-42。
甘懷真,〈秦漢的「天下」政體:以郊祀禮改革為中心〉,《新史學》第十六卷第四期(2005年12月),頁13-56。
甘懷真,〈從「列國並列」的角度再看東亞歷史上的國家體系〉,《新史學》第二二十卷三期(2011年9月),頁1-7。
仲光亮,〈時期日本對華觀的矛盾現象——以日本對清朝的軍事情報活動為中心〉,《文史哲》總第三百四十一期(2014年02期),頁87-96。
艾麗曼,〈青海河南蒙古盟旗制度論略〉,《青海社會科學》第一期(2009),頁152-155, 111。
沈松僑,〈我以我血薦軒轅——黃帝神話與晚清的國族建構〉,《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二十八期(2007年12月),頁1-77。
易惠莉,〈清康熙朝後期政治與中日長崎貿易〉,《社會科學》第一期(2004),頁96-105。
青格力,〈關於固始汗的婚姻與衛拉特「汗位」繼承〉,《西北民族研究》第二期(2014),頁146-157。
柳岳武,〈清代中期以前中朝宗藩關係下的司法運作之研究〉《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二期(2007),頁94-101。
孫衛國,〈朝鮮王朝「小中華」思想的核心理念及其歷史演變〉,《韓國研究論叢》第二十八輯(2014年第二輯),頁140-160。
孫衛國,〈朝鮮王朝前期白銀禁用之因由與影響〉,《學術研究》第十期(2019),頁116-126。
孫曉瑩,〈清雍正時代日本銅進口狀況——童華《銅政條議》分析〉,《或問》第十七期(2009),頁69-82。
烏雲畢力格、宋瞳,〈關於清代內札薩克蒙古盟的雛形──以理藩院滿文題本為中心〉,《清史研究》第四期(2011年11月),頁27-34。
烏雲畢力格、石岩剛,〈關於雍正皇帝頒給七世達賴喇嘛的一道聖旨〉,《西域歷史語言研究集刊》第七輯(2014),頁419-426。
莊吉發,〈清世宗與奏摺制度的發展〉,《歷史學報》第四期(1976),頁197-220。
陳熙遠,〈皇帝的最後一道命令——清代遺詔製作、皇權繼承與歷史書寫〉,《台大歷史學報》第三十三期(2004年06月),頁161-213。
陳慶英,〈西藏首次遣使清朝史實探討〉,《中國藏學》第一期(1998),頁51-63。
莊國土,〈略論朝貢制度的虛幻:以古代中國與東南亞的朝貢關係為例〉,《南洋問題研究》第三期(2005),頁1-8。
莊吉發,〈清代起居注冊的編纂及其史料價值〉,《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七期(1979),頁189-209。
華立,〈雍正欠銅案與蘇州的洋銅商人〉,《清史研究》第三期(2019),頁95-109。
張啟雄,〈東西國際秩序原理的差異——「宗藩體系」對「殖民體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七十九期(2013年3月),頁47-86。
黃文煥、王堯:〈團結統一的形象記錄——讀《步輦圖》、《八思巴見忽必烈圖》、《五世達賴喇嘛見順治帝圖》〉,《文物》第九期(1975),頁23-28, 13。
黃麗君,〈八旗制度與族群認同:清前期中朝關係史中的內務府高麗佐領金氏家族〉,《清史研究》第二期(2019年5月),頁64-77。
葛兆光,〈從「朝天」到「燕行」:十七世紀中葉後東亞文化共同體的解體〉,《中華文史論叢》第一期(2006),頁29-38。
楊軍,〈清代中朝邊境貿易中的「攬頭」〉,《清史研究》第一期(2010年2月),頁109-114。
廖敏淑,〈清代中、朝、日邊境貿易——以柵門及倭館貿易為例〉,《中國邊疆史地研究》第二十五卷第三期(2015),頁126-137。
鄧銳齡,〈結打木、揚打木二城考〉,《中國藏學》第二期(1988),頁32-41。
劉炳濤,〈試論「雍正安南勘界案」秉承的依據和原則〉,《中國邊疆史地研究》第二十一卷第三期(2011年9月),頁73-79。
劉為,〈清代朝鮮使團貿易制度述略——中朝朝貢貿易研究之一〉,《中國邊疆史地研究》第四期(2002年12月第12卷),頁36-47。
劉清濤,〈「宗主權」與傳統藩屬體系的解體——從「宗藩關係」一詞的來源談起〉,《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17年01期),頁1-14。
劉錚雲,〈按季進呈御覽與清代搢紳錄的刊行〉,《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八十七本第二分(2016年06月),頁345-374。
鄭智惠,〈雍正安南勘界案史料編年〉,《西南古籍研究》第六期(2007年10月),頁429-487。
盧本扎西,〈試述清朝肢解和碩特汗廷及其羅卜藏丹津親王的軍事應對〉,《西部蒙古論壇》第一期(2015年),頁22-26。
韓東育,〈從「請封」到「自封」——對日本「自中心化」過程的立體觀察〉,《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四期(2017),頁101-110。
藍弘岳,〈「神州」、「中國」、「帝國」——會澤正志齋的國家想像與十九世紀日本之亞洲論述〉,《新史學》第二十二卷第三期(2011年09月),頁71-112。
藍弘岳,〈「武國」的儒學——「文」在江戶前期的形象變化與其發展〉,《漢學研究》第三十卷第一期(2012),頁239-269。
藍弘岳,〈從江戶日本看中國:在「慕華」與「脫華」之間〉,《文化縱橫》第五十二期(2017年04月),頁42-50。
羅麗馨,〈日本型華夷觀——七~九世紀日本的外交和禮儀〉,《臺灣師大歷史學報》第三十五期(2006年06月),頁49-114。
羅麗馨,〈十九世紀以前日本人的朝鮮觀〉,《台大歷史學報》第三十八期(2006年12月),頁159-218。

三、外文二手研究
(一)英文
(1)書籍
Alastair Iain Johnston, Cultural Realism: Strategic Culture and Grand Strategy in Chinese Histor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5).
Brantley Womack, China & Vietnam: The Politics of Asymmetry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6).
David Delaney, Territory (Oxford : Blackwell 2005).
Etsuko Hae-Jin Kang, Diplomacy and Ideology in Japanese-Korean Relations: From the Fifteenth to the Eighteenth Century (London: Macmillian Press, 1997).
Evelyn S. Rawski, Early Modern China and Northeast Asia: Cross-border Perspectiv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5).
Frederick Cooper and Jane Burbank, Empires in World History: Power and the Politics of Difference, illustrated edition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1).
James L. Hevia, Cherishing Men from Afar: Qing Guest Ritual and the Macartney Embassy of 1793 (Durham, NC: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5).
Jing-Shen Tao, Two Sons of Heaven: Studies in Sung-Liao Relations (Tucson: University of Arizona Press, 1988).
John E. Wills Jr., Embassies and Illusions: Dutch and Portuguese Envoys to K’ang-Hsi, 1666-1687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1984).
John Hay eds., Boundaries in China (London: Reaktion Books Ltd., 1994).
John K. Fairbank, China: Tradition and Transformation (New York: Houghton Mifflin Co., 1989).
John Whitney Hall ed.,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Japan Vol.4 Early Modern Japan (Cambrid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
Luke Roberts, Performing the Great Peace: Political Space and Open Secrets in Tokugawa Japan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12).
Mark C. Elliott: The Manchu Way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Ng Chin-Keong, Boundaries and Beyond: China’s Maritime Southeast in Late Imperial Times (Singapor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Press, 2017).
Pamela Kyle Crossley, A Translucent Mirror: History and Identity in Qing Imperial Ideolog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9).
Peter C. Perdue, China Marches West: The Qing Conquest of Central Eurasia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eter Schweiger, The Dalai Lama and the Emperor of China: A Political History of Tibetan Institution of Reincarnatio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15).
Ronald P. Toby, State and Diplomacy in Early Modern Japan: Asia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okugawa Bakufu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4).
Silas H. L. Wu, Communication and Imperial Control in China: Evolution of the Palace Memorial System, 1693-1735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0) .
Tsepon Wangchuk Deden Shakabpa, Tibet: A Political History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8).
(2)專書論文
Edwin Reischauer, “Japanese Feudalism,” in Rushton Coulborn Ed., Feudalism in Histor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56), pp. 26-48.
Evelyn S. Rawski, “The Qing formation and the early-modern period,” in Lynn A. Struve ed., The Qing Formation in World-Historical Time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004), pp. 207-241.
Evelyn S. Rawski, “The Qing empire during the Qianlong reign.”, in James A. Millward, Ruth W. Dunnell, Mark C. Elliott and Philippe Forêt eds., New Qing Imperial History : The making of Inner Asian Empire at Qing Chengde (New York : Routledge Curzon, 2004), pp.15-21.
Frederic Wakeman, Jr., “Introduction: The Evolution of Local Control in Late Imperial China,” in Frederic Wakeman, Jr., Carolyn Grant eds., Conflict and Control in Late Imperial China (Berkeley; Los Angeles; Lond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5), pp. 1-25.
G. William Skinner , “Introduction: Urban Development in Imperial China,” in G. William Skinner ed., The C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Sand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2-31.
Imai Noriko, “Copper in Edo-Period Japan,” Keiko Nagase-Reimer ed., Copper in the Early Modern Sino-Japanese Trade, (Leiden; Boston: Brill, 2016), pp.10-31.
Ishihama Yumiko, “The Notion of "Buddhist Government" (chos srid) Shared by Tibet, Mongol and Manchu in the Early 17th Century,” in Christoph Cüppers eds., Relationship Between Religion and State (Chos srid zung ‘brel) in Traditional Tibet (Lumbini: Lumbini Inter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 2004), pp.15-31.
Joseph Fletcher, “China and Central Asia, 1368-1884,” in John K. Fairbanks eds., The Chinese World Order: Traditional China’s Foreign Relations, pp. 207-224.
Keiko Nagase-Reimer, “ “There’s Method in the Madness”: A New Approach to the Early Modern Sino-Japanese Copper Trade,” in Keiko Nagase-Reimer ed., Copper in the Early Modern Sino-Japanese Trade, pp.52-71.
Mark Mancall, “The Ch’ing tribute system: an interpretive essay”, in John K. Fairbank ed., The Chinese World Order: Traditional China’s Foreign Relations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8), pp. 63-72.
(3)期刊論文
G. William Skinner, “Marketing and social structure in rural China: Part I,”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 24, No. 1 (Nov., 1964), pp. 3-43.
G. William Skinner, “Marketing and social structure in rural China: Part II,”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 24, No. 2 (Feb., 1965), pp. 195-228
G. William Skinner, “Marketing and social structure in rural China: Part III,”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 24, No. 3 (May, 1965), pp. 363-399.
Ishihama Yumiko, “The Dalai Lama as the cakravati-rāja as Manifested by the Bodhisattva Avalokiteśvara,” in Cahiers dùExtrême-Asie, vol. 24 Royauté; ritual et narration au Tibet et dans l’aire Culturelle alentour (2005), pp. 169-188.
James L Hevia, “Lamas, Emperors, and Rituals: Political Implications in Qing Imperil Ceremonies,” in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uddhist Studies Vol. 16, No. 2 (Winter, 1993), pp. 243-278.
Mizuno Norihito, “China in Tokugawa Foreign Relations: The Tokugawa Bakufu’s Perception of and Attitudes toward Ming-Qing China,” in Sino-Japanese Studies No. 15 (2003), pp. 108-144.
Onuma Takahiro, “Manchu Words Referring to the Qing Emperor: han and ejen,” in Saksaha: A Journal of Manchu studies, vol. 19 (2023), pp. 61-72.
Pamela Kyle Crossley, “Thinking about Ethnicity in early Modern China,” in Late Imperial China, Vol. 11, No. 1 (June, 1990), pp. 1-35.
Pamela Kyle Crossley, “The Dayi juemi lu 大義覺迷錄 and the lost Yongzheng Philosohy of Identity, “ in Crossroads No. 5 (April, 2012), p. 63-80.
Turrell V. Wylie, “Reincarnation: A Political Innovation in Tibetan Buddhism,” in Lajos Ligeti ed., Proceedings of the Csoma de Koros Memorial Symposium (Budapest: Akademiai Kiado, 1978), pp. 579-586.
(二)日文
(1)書籍
大庭脩,《唐船持渡書の研究》(吹田市:關西大學東西學術研究所,1967)。
山脇悌二郎,《長崎の唐人貿易》(東京都:吉川弘文館,1964)。
西嶋定生,《中国古代国家と東アジア世界》(東京都:東京大学出版會,1983)。
永積洋子,《唐船輸出入品数量一覧 : 1637~1833年 復元唐船貨物改帳・帰帆荷物買渡帳》(東京都:創文社,1987)。
伊東多三郎,《幕藩體制》(東京都:中央公論社,1947)。
伊東多三郎,《封建時代後期の武士の生活》(東京都:中央公論社,1948)。
宮脇淳子,曉克譯,《最後的游牧民族:準噶爾部的興亡》(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
荒野泰典,《近世日本と東アジア》(東京都:東京大學出版社,1988)。
紙屋敦之,《大君外交と东アジア》(東京都:吉川弘文館,1997)。
紙屋敦之、木村直也編,《海禁と鎖国》(東京都:東京堂出版社,2002)。
(2)專書論文
大庭脩,〈德川吉宗と大清會典——享保時代における日清交涉の一斑——〉,法治史學會編,《法治史研究——法治史學會年報》(東京都:法治史學會1971),頁61-95。
大庭脩,〈享保時代の來航唐人の研究〉,收入在氏編著,《近世日中交涉史料集一:唐船進港回棹錄:島原本唐人風說書:割符留帳》(吹田市:關西大學東西學術研究所,1974),頁22-55。
佐藤長,〈青海オイラット諸部族の起源〉,氏作,《中世チベット史研究》(京都市:同朋舍,1986),頁425-520。
尾形勇,〈漢代における「天下一家」について〉,榎博士還暦記念東洋史論叢編纂委員会編,《東洋史論叢 : 榎博士還暦記念》(東京都:山川出版社,1975),頁139-153。
尾藤正英,〈尊王攘夷思想〉,朝尾直弘等編,《岩波講座:日本歴史》第十三卷 《近世五》(東京都:岩波書店,1977),頁41-86。
(3)期刊論文
大庭脩,〈豐臣秀吉を日本國王に封ずる誥命について——我が國に現存する明代の誥敕〉,《關西大學東西學術研究所紀要》第四期(1971年03月),頁22-77。
中村榮孝,〈大君外交の国際認識——華夷秩序のなかの日本〉,《國際政治》第五十一號(1974),頁1-24。
石濱裕美子,〈18世紀初頭におけるチベット仏教界の政治的立場について〉,《東方学》第七十七期(1989年1月),頁129-143。
尾藤正英,〈山鹿素行の思想的転回(上)〉,《思想》第五百六十號(1971年2月),頁22-37。
尾藤正英,〈山鹿素行の思想的転回(上)〉,《思想》第五百六十一號(1971年3月),頁82-97。
松浦章,〈清朝皇帝康熙帝の訃文と東アジア世界〉,《或問》第十六期(2009),頁1-18。
金子修一,〈歴史からみる東アジアの国際秩序と中国:西嶋定生氏の所論に寄せて〉,《ワセダアジアレビュー》No. 16 (2014),頁18-23。
張哲,〈不負先師渡海來:長崎聖堂與中日文化交流〉,《東アジア文化交涉研究》第十三期(2020年3月),頁693-706。

四、網路資料和其他
不著畫者,〈桑結嘉措的前世〉,圖片網址:https://www.himalayanart.org/items/99078 (搜尋日期:2022/12/20)。
世親,三藏法師奉詔譯,《阿毘達磨俱舍論》(Abhidharmakośabhāsya)卷十二〈分別世品〉第三之五(中華佛電子佛典協會CBETA線上資料庫),網址:https://cbetaonline.dila.edu.tw/zh/T1558_012 (搜尋日期:2023年3月5日)。
李秀梅,〈康熙帝與策妄阿拉布丹爭奪黃教控制權的高層較量〉,《衛拉特研究》第四期(2007),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清代邊疆民族研究網頁:http://iqh.ruc.edu.cn/qdbjmzyj/bj_ztyj/xnbj/0526d67962ba42eab0078085b8b61739.htm(搜尋日期:2022年10月9日)。
柯嬌燕,〈我不屬於新清史〉,《澎湃・思想專欄・私家歷史》2018年12月17日,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05137 (搜尋日期:2020年4月5日)
侯德仁,〈柯嬌燕:我對「新清史」研究的保留意見〉,《中國社會科學報》第A05版(2014年9月1日)。
雲南省馬關縣政府,〈馬關縣人民政府關於公布馬關縣第二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的通知〉,馬關縣人民政府網站,http://www.ynmg.gov.cn/zhengwu/2012/201202/20120206150700_10159.html (搜尋日期:2017年8月4日)。
廖榕光,〈順治帝迎見五世達賴禮儀之爭〉,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國家清史纂修領導小組辦公室編,《清史鏡鑒:部級領導幹部清史讀本》第二輯(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9)。本文所使用為國家清史編纂工程下之「中華文史網」網頁資料:http://www.qinghistory.cn/qsjj/qsjj_bjmz/363649.shtml(搜尋日期:2022年12月10日)。
韓國國史編纂委員會,《同文彙考・序文》(1978年版)。見韓國國史編纂委員會網頁: http://db.history.go.kr/item/level.do?sort=levelId&dir=ASC&start=1&limit=20&page=1&pre_page=1&setId=-1&totalCount=0&prevPage=0&prevLimit=&itemId=sa&types=&synonym=off&chinessChar=on&brokerPagingInfo=&levelId=sa_049_%241int&position=-1 (搜尋日期:2018年6月1日)
Howard W. French, Ian Johnson, Pamela Kyle Crossley and others, “How China’s History Shapes, and Warps, its Policies Today”, in Foreign Policy (March, 22nd, 2017). 此為線上版,請見:https://foreignpolicy.com/2017/03/22/how-chinas-history-shapes-its-foreign-policy-empire-humiliation/ (搜尋日期:2018年2月23日)。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