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孔穎達《周易正義》之氣論研究
作者:許隆演
作者(外文):SHEU, LONG-YEAN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王俊彥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3
主題關鍵詞:周易正義孔穎達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
「易學」是中國一個龐大的思想系統,包含了經、傳、學。「經」指西周以前所形成之經典,即現所稱之《周易》,後人稱之為經,「經」有常規不變之義,為後人尊奉之典籍。「傳」有傳授之義,古代傳授經書者,對「經」所作之解釋,著成書後,稱之為傳,其對《周易》解釋之著作,稱之為《易傳》,此為廣義之《易傳》;而今所稱之《易傳》,則為先秦時期,解釋《周易》之十篇著作,稱之為十翼,此為狹義之《易傳》。「學」則指漢朝以來之學者,所研究之儒家經典都稱之為「學」,對《周易》之研究則稱之為「易學」,《周易正義》即包括了「經」、「傳」、「學」。
引用書目
一、古籍(採四部分類法,每類著作均依著者時代先後排比)
經:
《易緯乾鑿度》(漢)鄭康成注 台北:新文豐公司《叢書集成新編》
《周易集解》 (唐)李鼎祚 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2012年7月
《周易折中》(清)李光地 北京:九州出版社 2006年9月
《周易注疏》(清)阮元審定 臺灣:臺灣學生書局 2016年1月
《尚書正義》 台北:台灣古籍出版公司 2001年9月。
《十三經注疏‧禮記》 台北:藝文印書館 2011年12月
《十三經注疏‧春秋左傳正義》 台北:藝文印書館 2011年12月
《十三經注疏‧論語》 台北:藝文印書館 2011年12月
《說文解字注》 (漢)許慎撰 (清)段玉裁 臺北:洪葉文化業公司,2005年9月
史:
《史記》(漢)司馬遷 台北:大申出版社 1978年3月
《漢書藝文志》(漢)班固撰 (唐)顏師古注 台北:華聯出版社 1968年5月
《三國志》(晉)陳壽撰,(南宋)裴松之注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010年11月
《隋書‧經籍志》(唐)長孫無忌撰 北京:中華書局 1985年
《舊唐書》(後晉),劉昫等撰 北京:中華書局出版 1975年5月
《新唐書》 (宋)歐陽修 宋祁撰 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75年4月
《唐會要》(宋)王溥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資治通鑑》 (宋)司馬光編撰 北京:中華書局 2012年2月
《武英殿本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清)永瑢,紀昀撰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3年7月
子:
《管子》 台北市:古今大典文化事業公司,2000年10月
《淮南子》 (西漢)劉安撰 台北:台灣古籍出版公司2005年12月
《南華真經注疏》 (晉)郭象注,(唐)成玄英疏 北京:中華書局 1998年7月
《二程集‧河南程氏遺書卷第十九》 (宋)程顥 程頤撰 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7
《張載集》張載撰 台北:漢京文業,2004年3月
《橫渠易說》張載撰 新北:廣文書局 2019年12月
《朱子語類卷》 黎靖德編 台北:文津出版社 1986年12月
《慎言》 (明)王廷相撰 明嘉靖十二年度(1533) 歷城周居岐刋本
《張子正蒙注》(宋)張載撰 (明)王夫之注 台北:世界書局 2013年11月

二、近人著作(依出版年代先後排序)
《中國哲學原論》 唐君毅撰 香港:人生出版社 1966年3月
《經學歷史》 (清)皮錫瑞撰 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 1974年9月
《春秋繁露》王雲五編 臺北:台灣商務書局 1976年1月
《周易通義》李鏡池撰 北京:中華書局 1981年9月
《荀子新注》 北京大學哲學系注 台北:里仁書局 1983年11月
《新編中國哲學史二》 勞思光撰 臺北:三民書局 1987年3月
《聴氷閣墨宝 原色法帖選-41 孔穎達碑》渡邊隆男 東京:東京印書館,平成三年四月
《易學哲學史》 朱伯崑撰 臺北:藍燈文化事業 1991年9月
《周易與儒道墨》 張立文撰 臺北:東大圖書 1991年11月
《中國哲學大綱》 張岱年撰 台北:藍燈文化事業 1992年4月
《周易大傳新注》 徐志銳撰 台北:里仁書局,1995年10月
《中國哲學思想史》 羅光撰 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1996年3月
《中國哲學範疇發展史(天道篇)》張立文撰 台北:五南出版公司,1996年7月
《易學乾坤》 黃沛榮撰 台北:大安出版社 1998年8月
《燕園耕耘錄》朱伯崑撰 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2001年3月
《才性與玄理》牟宗三撰 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2002年8月
《中國哲學史》馮友蘭撰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2002年11月
《道家易學建構》 陳鼓應撰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003年7月
《易學基礎教程》 朱伯崑撰 台北:志遠書局 2004年3月
《中國哲學概論》 曾春海 葉海煙 尤煌傑 李賢中撰 台北:五南圖書出版 2005年9月
《王弼集校釋》樓宇烈校釋 台北:華正書局 2006年8月
《孔穎達、顏師古評傳》申屠爐明撰 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8月
《周易縱橫談》黃慶萱撰 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2009年1月
《體用論》熊十力撰:北京:中華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9年1月
《老子道德經現代解讀》王邦雄撰 台北:遠流出版事業 2010年2月
《中國歷代哲學智慧》何躍青撰 北京:外文出版社 2010年7月
《中國哲學概論》曾春海主編 台北:五南出版 2010年10月
《莊子內七篇的現代解讀》王邦雄撰 台北:遠流出版 2013年5月
《儒理解《易》之先驅-《周易口義》(宋)胡瑗著,陳韋銓點校 台北:城邦印書館2017年10月
《孔子家語》 王國軒 王秀梅撰 北京:中華書局 2018年1月
《五行原論》 楊儒賓撰 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2018年9月
〈試論皮錫瑞《經學歷史》對孔穎達《五經正義》三條義例的誤導〉呂有仁,收入《經學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林慶彰教授榮退紀念文集》下冊 台北:萬卷樓公司2019年10月
《元氣之外無太極》 王師俊彥撰 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 2020年11月
《石破天驚說老子》 陳錫勇撰 台北:國家出版社,2020年11月
《牟宗三全集》新北市:聯經出版公司2020年12月
《「備包有無,本在於有」的氣論》王師俊彥(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21年11月)

三、碩博士論文
《孔穎達周正義研究》 龔鵬程撰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1979年5月
《周易正義思想研究》 趙榮波撰 山東大學博土論文,2006年4月。
《周易正義研究》 楊天才撰 福建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7年4月。
《孔穎達易學研究》 倪淑娟撰 華梵大學博士論文,2012年7月。
《論虛無之理與有物之境-孔穎達周易正義道論研究》 何函栴撰 國立臺灣大學碩士論文,2015年7月

四、期刋論文
〈略論孔穎達對《周易》義理學的拓展〉張善文,《福建師範大學學報》(1994年第1 期)
〈《易經‧繫辭傳》「一陰一陽之謂道」王韓注商榷〉楊育菁撰 《鵝湖月刋》(2002年第28卷第1期)
〈論唐代易名家孔穎達的易象觀〉劉玉建 《社會科學戰線》(2004年第3 期)
〈漢魏易學發展的理論結晶周易正義〉劉玉建撰 《周易研究》2006年第5期
〈論孔穎達對王弼易學的吸收與超越〉林國兵,江玉娥撰《黃岡師範學院學報》2006年6月
〈試論程朱理學與《周易正義》的關聯〉潘忠偉 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09年6月 收入於《經學與中國哲學》頁377~388。
〈《周易正義》道器思想述論〉胡士穎撰 《紅河學院學報》2010年6月
〈試論《周易》中陰陽的辨証關係〉馮薈璇:《學術探討》(2011年第01期)
〈《易傳》之德性本體論詮釋─以「憂患九卦」為例〉趙中偉 輔仁大學2013年5月 收入於《第十屆先秦學術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論唐儒孔穎達的本體論與體用觀〉喬東義撰 《復旦學報》(2017年第4期)
〈五經正義撰定答問疏証〉 鈴木虎雄撰 收入童岭主編:《中國中古學術思想書系》(上海:中西書局,2017年6月)。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