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張惠言「經術為詞」理論與實踐研究
作者:杜承書
作者(外文):DU, CHENG-SHU
校院名稱:東吳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黃啟方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3
主題關鍵詞:張惠言經術為詞常州詞派詞選茗柯詞Zhang HuiyanClassics and craft as CiSchool of Chang Zhou CiCi XuanMingke Ci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
張惠言(1761辛巳-1802)為清代重要文人,學術成就涵蓋經學、文學、藝術、以及詞學領域,尤其張惠言之詞學不僅備受後世詞家推崇,更被尊為清代常州詞派之開宗祖師,因此無論就學術地位、詞學貢獻,皆具有舉足輕重之地位,亦是相當值得深入研究之大家。
本論文以「經術為詞」作為論述核心,探討張惠言詞學理論與實踐內涵,且在經過研究探討後,提出張惠言是以經學作為根柢,進而拓展到各個學術之面向,因此論文不僅在第一章「緒論」說明「經術為詞」之概念,為論文寫作訂下基調,並透過「時代環境與身世背景」、「生平閱歷與著作過程」內容,來說明此觀念乃是與時空條件、生平交遊息息相關,進而透過「融貫《易》、《禮》建立詞學通經致用觀」、「引導《公羊》學與詞學融通互用觀的擴展」、「文藝互用與詞學理論塑造」三章,來建構張惠言之學問內涵、以及與建立詞學觀念之淵源,來了解張惠言不僅擅長通精緻用、融通互用,因此能夠將自身學術,融會貫通於各項學術領域,而不侷限於學術之框架中。且在闡明張惠言之學術根柢與內涵後,透過「經術為詞的詞論體系建構」、「經術為詞的詞論體系價值」二章,以張惠言自身詞體創作方式、技巧,以及《詞選》所編纂之內容、價值,說明張惠言「經術為詞」之詞學觀念與實踐意涵,進而述明張惠言之詞學地位與價值。
總結來說,張惠言身兼文人、經師、詞家、藝術家之身分,不僅在各項領域皆有相當優秀之表現,同時亦懷抱著經世致用、關心國家民生之精神。這樣的文人特質,不僅造就了相當厚實的學術涵養,並且以經學作為自身之學問基礎,進而應用於各項學術之中,故本論文以此作為論述主軸,釐清張惠言詞學觀念之淵源,並且透過作品來分析實踐意涵,不僅使張惠言詞學理論更具實用價值外,亦能彰顯自身人格與學術特質,使後世讀者更能理解其詞學理論之特色。
Zhang Huiyan (1761-1802) was a significant literary figure in the Qing Dynasty, with accomplishments spanning the fields of classics, literature, arts, and ci studies. Particularly noteworthy was Zhang Huiyan's contribution to ci studies, which earned him not only the admiration of later ci poets but also the esteemed position of being regarded as the founding ancestor of the Qing Dynasty's school of Chang Zhou Ci.
This thesis centers on the core concept of " Classics and craft as Ci ", delving into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mplications of Zhang Huiyan's ci studies. After thorough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it is posited that Zhang Huiyan's foundation in classical learning extended into various academic domains. Thus, the thesis not only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 Classics and craft as Ci " in its introductory chapter, setting the tone for the paper, but also delves into the contextual elements of the concept, intricately linked with his temporal and personal circumstances, through chapters addressing "Historical Context and Background" and "Life Experiences and Works".
Moreover, by means of three subsequent chapters titled "Integrating the Principles of the Yi Jing and Li Ji in Establishing the Perspective of Ci as the Application of Classics," "Expanding the Integration of Gongyang Studies and Ci Studies," and "Interplay of Literature and Art: Shaping the Theory of Ci Studies," the thesis constructs an understanding of Zhang Huiyan's scholarly depth and the origins of his ci studies perspective. It becomes evident that Zhang Huiyan excelled in integrating refined techniques and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 enabling him to synthesize his academic prowess across diverse scholarly domains, transcending the boundaries of conventional academic frameworks.
Following the clarification of Zhang Huiyan's scholarly foundations and content, the subsequent two chapters, "Construction of the Ci Theory System of '' Classics and craft as Ci " and "Value of the Ci Theory System of '' Classics and craft as Ci," analyze Zhang Huiyan's personal approaches, techniques in ci composition, and the content and significance of his compilation "Ci Xuan." These analyses shed light on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mplications of Zhang Huiyan's " Classics and craft as Ci " concept, culminating in the elucidation of his esteemed position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his ci studies.
In conclusion, Zhang Huiyan's multifaceted identity as a literatus, classical scholar, ci poet, and artist not only showcased his excellence in various fields but also reflected his commitment to practical applications and national welfare. This unique blend of attributes not only enriched his scholarly depth but also allowed him to employ classical learning as the foundation for diverse academic endeavors. Thus, this thesis underscores the origins of Zhang Huiyan's ci studies perspective and analyzes its practical implications through his works, thereby not only enhancing the practical value of his ci theory but also illuminating his personal character and academic qualities, enabling future readers to grasp the distinctive features of his ci studies theory.
(古籍依作者時代先後排列,現代論著與論文期刊依作者筆畫排列)
一、張惠言相關文獻
[清]張惠言:《陽湖張惠言先生手稿》,《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編》,冊687,臺北:文海出版社,1983年10月。
[清]張惠言:《茗柯文三編》,《叢書集成續編》,冊193,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9年7月。
[清]張惠言:《周易鄭荀義》,《續修四庫全書》,冊26,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
[清]張惠言:《周易虞氏義》,《續修四庫全書》,冊26,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
[清]張惠言:《虞氏易事》,《續修四庫全書》,冊26,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
[清]張惠言:《虞氏易候》,《續修四庫全書》,冊26,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
[清]張惠言:《虞氏易禮》,《續修四庫全書》,冊26,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
[清]張惠言:《周易虞氏消息》,《續修四庫全書》,冊26,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
[清]張惠言:《讀儀禮記》,《續修四庫全書》,冊90,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
[清]張惠言:《儀禮圖》,《續修四庫全書》,冊90,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
[清]張惠言撰、[清]張成孫編:《諧聲譜》,《續修四庫全書》,冊247,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
[清]張惠言:《七十家賦鈔》,《續修四庫全書》,冊1611,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
[清]張惠言:《茗柯詞》,《續修四庫全書》,冊1725,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
[清]張惠言:《詞選》,《續修四庫全書》,冊173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
[清]張惠言:《張惠言論詞》,唐圭璋編《詞話叢編》,冊2,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10月。
[清]張惠言撰、黃立新校點:《茗柯文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5月。

二、經、史、子、集
(一)經部
[周]公羊壽傳、[漢]何休解詁、[唐]徐彥疏、陸德明音義:《春秋公羊傳注疏》,《十三經注疏》,冊7,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1月。
[周]左丘明傳、[漢]杜預注、(唐)孔穎達疏:《春秋左傳正義》,《十三經注疏》,冊6,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1月。
[周]孟軻、[漢]趙岐注:《孟子注疏》,《十三經注疏》,冊8,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1月。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唐]陸德明音義:《儀禮注疏》,《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102,臺北: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
[漢]毛亨傳、鄭玄箋、[唐]孔穎達疏:《毛詩正義》,《十三經注疏》,冊2,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1月。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禮運〉,《禮記正義》,《十三經注疏》,冊5,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1月。
[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8月。
[漢]董仲舒:《春秋繁露》,《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181,臺北: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
[漢]孟喜:《周易孟氏章句》,《續修四庫全書》,冊1200,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
[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正義、[清]阮元校勘:《周易正義》,《十三經注疏》,冊1,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9月。
[晉]范甯、[唐]陸德明音義、楊士勛疏:《春秋穀梁傳注疏》,《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145,臺北: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
[唐]李鼎祚:《周易集解》,《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7,臺北: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
[宋]胡安國:《春秋胡氏傳》,《四部叢刊續編》,上海:商務印書館,1934年9月。
[宋]陳祥道:《禮書》,《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130,臺北: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
[宋]朱震:《漢上易傳》,《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11,臺北: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
[宋]邢昺疏:《孝經注疏》,《十三經注疏》,冊8,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1月。
[宋]朱熹撰、趙長征點校:《詩集傳》,北京:中華書局,2017年1月。
[元]趙汸:《春秋屬辭》,《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164,臺北: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
[清]皮錫瑞:《經學通論》,北京:中華書局,1954年10月。
[清]江永,《鄉黨圖考》,《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210,臺北: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
[清]金榜:《禮箋》,《續修四庫全書》,冊109,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
[清]江藩:《國朝漢學師承記》,《續修四庫全書》,冊179,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
[清]莊存與:《春秋正辭》,《續修四庫全書》,冊141,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
[清]劉逢祿:《春秋公羊經何氏釋例》,《續修四庫全書》,冊129,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
[清]皮錫瑞撰、周予同注:《經學歷史》,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8月。

(二)史部
[漢]班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4年11月。
[晉]陳壽撰、[南朝•宋]裴松之注、盧弼集解、錢劍夫整理:《三國志集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6月。
[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5月。
[宋]陸游:《南唐書》,《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464,臺北: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
[清]湯貽汾:《湯氏家乘》,清道光29年本。
[清]呂贄庭纂修:《毘陵呂氏族譜》,清光緒4年刊本。
[清]趙爾巽等撰:《清史稿》,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9月。
[清]張惟驤:《清代毗陵名人小傳》,《清代傳記叢刊》,冊197,臺北:明文書局,1985年5月。
[清]錢儀吉纂錄:《碑傳集》,《清代傳記叢刊》,冊108,臺北:明文書局,1985年5月。
[清]黃宗羲:《明儒學案》,《明代傳記叢刊》,冊2,臺北:明文書局,1991年1月。
[清]王其淦、吳康壽修、湯成烈等纂:《光緒武進陽湖縣志》,上海:江蘇古籍出版社,1991年6月。
[清]馬其昶:《桐城耆舊傳》,《續修四庫全書》,冊547,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
(日)瀧川龜太郎著:《史記會注考證》,臺北:大安出版社,1998年9月。
支偉成:《清代樸學大師列傳》,臺北:藝文印書館,1970年10月。
孟森:《清史講義》,《民國叢書》第4編,冊77,上海:上海書店,1947年10月。
莊小虎:《毘陵莊氏族譜》,常州:常州巿今日照排印務有限公司,2008年9月。
徐世昌等編纂、沈芝盈、梁運華點校:《清儒學案》,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10月。
張元勛纂修:《鹽官張氏族譜》,光緒28年刊版,1933年重修。
董秉清、董康纂修:《宜興胥井武進前街董氏合修家乘》,1927年木活字印本。
鄧之誠:《中華二千年史》,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6月。
《清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6月。
上海書局出版社編:《清代文字獄檔》,上海:上海書局出版社,2007年6月。

(三)子部
[周]莊周、章啟群注:《莊子新注》,北京:中華書局,2018年8月。
[漢]蔡邕撰、[宋]陳思纂:,《書苑菁華》,《叢書集成續編》,冊98,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9年7月。
[宋]周煇撰、劉永翔校注:《清波雜志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9月。
[宋]黎靖德編:〈春秋〉,《朱子語錄》,《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701,臺北: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
[明]王夫之:《噩夢》,《續修四庫全書》,冊945,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
[明]顧炎武:《日知錄》,《顧炎武全集》,冊18,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2月。
[清]莊存與:《味經齋遺書》,清光緒八年陽湖莊氏重刻本。
[清]李慈銘:《越縵堂讀書記》,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年6月。
[清]黃宗羲:《明夷待訪錄》,《續修四庫全書》,冊945,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
[清]顏元:《存學編》,《續修四庫全書》,冊946,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
[清]方東樹:《漢學商兌》,《續修四庫全書》,冊951,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
[清]包世臣:《藝舟雙楫》,《續修四庫全書》,冊108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
[清]趙翼:《簷曝雜記》,《續修四庫全書》,冊1138,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
[清]吳振棫:《養吉齋叢錄》,《續修四庫全書》,冊1158,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
[清]昭槤:《嘯亭雜錄》,《續修四庫全書》,冊1179,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

(四)集部
[漢]王逸:《楚辭章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1062,臺北: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
[晉]陸雲:《陸士龍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1063,臺北: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
[南朝•梁]劉勰撰、王更生注:《文心雕龍讀本》,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9年9月。
[南朝•梁]劉勰撰、黃叔琳注、李詳補注,楊明照校注拾遺:《增訂文心雕龍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8月。
[唐]李商隱著、葉蔥奇疏注:《李商隱詩集疏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5年11月。
[唐]韓愈撰、劉真倫、岳珍校注:《韓愈文集彙校箋注》,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8月。
[唐]柳宗元撰、尹占華、韓文奇校注:《柳宗元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10月。
[宋]周敦頤:《周元公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1101,臺北: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
[宋]辛棄疾撰、吳企明校箋:《辛棄疾詞校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12月。
[宋]姜夔撰、陳書良箋注:《姜白石詞箋注》,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7月。
[宋]蘇軾撰、張志烈等校注:《蘇軾全集校注》,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6月。
[明]顧憲成:《小心齋剳記》,臺北:廣文書局,1975年4月。
[明]顧炎武:《顧亭林詩文集》,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4年3月。
[明]高攀龍:《高子遺書》,《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1292,臺北: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
[明]彭賓:《彭燕又先生文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冊197,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6月。
[清]張琦:《宛鄰文》,1891年宛鄰書屋刻本。
[清]洪亮吉撰、呂培等編:《洪北江詩文集》,臺北:世界書局,1964年2月。
[清]龔自珍撰、王佩諍校《龔自珍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5年2月。
[清]朱彝尊、[清]汪森編:《詞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12月。
[清]方苞撰、劉季高校點:《方苞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5月。
[清]朱彝尊:《詞綜》,《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1493,臺北: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
[清]張伯魁:《寄吾廬初稿選鈔》,《叢書集成續編》,冊177,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9年7月。
[清]包世臣撰、李星、劉長桂點校:《小倦遊閣集》,《包世臣全集》,合肥:黃山書社,1991年10月。
[清]張成孫:《端虛勉一居集》,《叢書集成續編》,冊135,上海:上海書店,1994年6月。
[清]紀昀編纂:《欽定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9月。
[清]洪亮吉撰、劉德權點校:《洪亮吉集》,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10月。
[清]馬國翰:《玉函山房輯佚書》,《續修四庫全書》,冊1200,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
[清]劉大櫆:,《海峰文集》,《續修四庫全書》,冊1427,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
[清]全祖望:《鮚埼亭集》,《續修四庫全書》,冊1429,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
[清]戴震:《戴東原集》,《續修四庫全書》,冊1434,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
[清]朱珪:《知足齋文集》,《續修四庫全書》,冊145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
[清]姚鼐:《惜抱軒文集》,《續修四庫全書》,冊1453,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
[清]錢維喬:《竹初文鈔》,《續修四庫全書》,冊1460,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
[清]洪亮吉:《卷施閣文甲集》,《續修四庫全書》,冊1467,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
[清]洪亮吉:《更生齋集詩集》,《續修四庫全書》,冊1468,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
[清]張琦:《宛鄰集》,《續修四庫全書》,冊1486,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
[清]李兆洛:《養一齋文集》,《續修四庫全書》,冊1495,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
[清]陸繼輅:《崇百藥齋續集》,《續修四庫全書》,冊1497,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
[清]劉逢祿:《劉禮部集》,《續修四庫全書》,冊1501,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
[清]董士錫:《齊物論齋文集》,《續修四庫全書》,冊1507,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
[清]董毅輯:《續詞選》,《續修四庫全書》,冊173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
[清]愛新覺羅弘曆:《御制文三集》,《清代詩文集彙編》,冊330,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2月。
[清]包世臣:《賴古齋文集》,《清代詩文集彙編》,冊371,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2月。
[清]吳錫麒:《有正味齋駢體文》,《清代詩文集彙編》,冊415,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年12月。
[清]徐書受:《教經堂詩集》,《清代詩文集彙編》,冊429,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2月。
[清]王灼:《悔生文集》,《清代詩文集彙編》,冊431,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2月。
[清]吳德旋:《初月樓文鈔》,《清代詩文集彙編》,冊486,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2月。
[清]吳德旋:《初月樓文續鈔》,《清代詩文集彙編》,冊486,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2月。
[清]惲敬:《惲敬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12月。
陳乃乾:《清名家詞》,上海:開明書店,1937年5月。
馬大勇編:《史承謙詞新釋輯評》,北京:中國書店,2007年1月。
韓天衡編:《歷代印學論文選》,杭州:西冷印社,1999年8月。

三、詩、詞、文話、詩文評、筆記
[清]周濟:《介存齋論詞雜著》,唐圭璋編《詞話叢編》,冊2,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10月。
[清]吳衡照:《蓮子居詞話》,唐圭璋編《詞話叢編》,冊3,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10月。
[清]丁紹儀:《聽秋聲館詞話》,唐圭璋編《詞話叢編》,冊3,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10月。
[清]謝章鋌:《賭棋山莊詞話》,唐圭璋編《詞話叢編》,冊4,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10月。
[清]謝章鋌:《賭棋山莊詞話續編一》,唐圭璋編《詞話叢編》,冊4,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10月。
[清]謝章鋌:《賭棋山莊詞話續編三》,唐圭璋編《詞話叢編》,冊4,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10月。
[清]陳廷焯:《詞壇叢話》,唐圭璋編《詞話叢編》,冊4,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10月。
[清]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唐圭璋編《詞話叢編》,冊4,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10月。
[清]譚獻《復堂詞話》,唐圭璋編《詞話叢編》,冊4,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10月。
[清]張德瀛:《詞徵》,唐圭璋編《詞話叢編》,冊5,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10月。
[清]徐珂:《近詞叢話》,唐圭璋編《詞話叢編》,冊5,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10月。
[清]王國維:《人間詞話》,唐圭璋編《詞話叢編》,冊5,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10月。
[清]鄭文焯:《大鶴山人詞話》,唐圭璋編《詞話叢編》,冊5,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10月。
[清]蔡嵩雲:《柯亭詞論》,唐圭璋編《詞話叢編》,冊5,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10月。
陳匪石:《聲執》,唐圭璋編《詞話叢編》,冊5,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10月。
蔣兆蘭:《詞說》,唐圭璋編《詞話叢編》,冊5,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10月。

四、現當代學術研究專著
文幸福:《詩經(上)》,臺北:金楓出版社,1996年。
朱德慈:《常州詞派通論》,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11月。
吳宏一:《詩經與楚辭》,臺北,臺灣書店,1998年11月。
吳宏一:《從詩歌史的觀點選讀古詩》,臺北:臺灣書店,2000年8月。
吳梅:《詞學通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4月。
周宗奇:《文字獄紀實》,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1993年11月。
徐楓:《嘉道年間的常州詞派》,臺北:雲龍出版社,2002年6月。
孫克強:《清代詞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7月。
孫克強:《清代詞學批評史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1月。
陳慷玲:《清代世變與常州詞派之發展》,臺北:國家出版社,2012年5月。
葉嘉瑩:《迦陵論詞叢稿》,臺北:明明出版社,1991年。
葉嘉瑩:《迦陵隨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2月。
葉嘉瑩:《迦陵論詞叢稿》,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7月。
穆孝天、許佳瓊編《鄧石如世界》,臺北:明文書局,1990年4月。
龍榆生:《龍榆生詞學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7月。
嚴迪昌:《清詞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1年12月。

五、學位論文
侯雅文:《常州詞派構成與變遷析論》,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年。
董俊玨:《張惠言研究》,蘇州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3年。
黃漪:《張惠言詞的學者化傾向研究》,廣西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2年。
趙靜:《張惠言研究》,四川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4年。
薛寒冬:《茗柯詞研究》,湘潭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1年。
龍鵬屹:《張惠言詞學思想研究》,吉首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碩士論文,2016年。
魏宗仁:《張惠言《茗柯詞》研究》,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6年。

六、期刊論文
徐楓:〈張惠言與常州經學〉,《杭州師範學院學報》,1997年2月。
孫克強:〈簡論常州詞派的南北宋之辨〉,《政大中文學報》,2009年6月,頁53-66。
陳慷玲:〈常州詞派建構之樞紐-論董士錫之詞學活動〉,《成大中文學報》,2010年12月,頁135-158。
馮乾:〈張惠言《茗柯詞》繫年辨正〉,《古典文獻研究》,2006年3月,頁53-62。
游國慶:〈筆走龍蛇-清代中晚期經學家書法〉,《故宮文物月刊》351期,2012年6月,頁114-127。
楊權:〈嶺南明遺民僧函可「私攜逆書」案述析〉,《學術研究》,2006年2月,頁117-121。
蔡美惠:〈以賦為文--張惠言賦論對其文章書寫的影響〉,《人文社會學報》,2002年7月,頁195-197。
蔡美惠:〈經術為文,學文互濟-論張惠言文章學之特色〉,《淡江中文學報》,2015年6月,頁151-182。
蔡美惠:〈藝文互通.由藝論文-以張惠言書篆理論為主所建構之文章作法論〉,《臺北大學中文學報》,2018年9月,頁109-137。
劉正遠:〈張惠言經學思想與其詞論、詞評關係探賾〉,《有鳳初鳴年刊》,2007年10月,頁435-449。
謝忱:〈張惠言先生年譜〉,《常州工業技術學院學報》,1998年3月,頁40-52。
饒宗頤:〈張惠言《詞選》述評〉,《詞學》第3輯,1983年2月,頁108-127。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