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啟蒙·突圍·形塑:新時期以來廣東媒體攝影人研究
作者:張寶儀
作者(外文):ZHANG, BAO-YI
校院名稱:世新大學
系所名稱:傳播研究所(含博士學位學程)
指導教授:夏春祥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3
主題關鍵詞:新時期廣東媒體攝影人個案考察記憶New eraGuangdongmedia photographercase studymemor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0
本研究以改革開放後活躍於廣東媒體中的攝影人為研究對象,研究視域集中在廣東。這裡既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省份,亦因地理位置上遠離中國政治、經濟中心,且毗鄰港、台,得天獨厚的條件使得廣東傳統媒體率先引領中國新聞媒體邁入「黃金時代」。因此,在廣東媒體中孕育了一批應被載入史冊的優秀攝影人;他們的生命史及影像資料亟需被發掘、整理。
然,在中國攝影史研究中,以北京、上海為主流話語脈絡,展開寫作較為常見。而本文以口述歷史、文獻分析、個案探索等方式,説明廣東媒體攝影人的作品、生命經驗與彰顯的文化脈絡。試圖打破「中心」與「邊緣」二元對立的協作格局,展開「小敘事」的攝影史寫作。從宏觀視角,以從政治經濟環境的流變為軸,對廣東媒體攝影人進行了世代上的劃分;同時,從微觀視角,進行口述歷史,對個體記憶及影像文本展開挖掘,進行個案的考察。
「媒體攝影人」的身份即表征了這些個體的行動必須與官方意識形態相一致。因此,個人的攝影脈絡看似是私人化的,實則與其所處的政治經濟環境密不可分,召喚著集體記憶、國家記憶。基於此,對個案攝影脈絡進行分析,便可窺視個人與媒體之間的交互關係及中國媒體環境乃至社會變遷的基本紋理。
This dissertation takes the photographers in Guangdong media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focuses on Guangdong. It is not only the frontier province of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but also because of its geographical location far from China's political and economic center, and adjacent to Hong Kong and Taiwan, the unique conditions make Guangdong traditional media take the lead in leading Chinese news media into the "golden age". Therefore, there are a number of excellent photographers who should be recorded in the history of photography in Guangdong media. Their life history and image data urgently need to be unearthed and sorted out.
However, in 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Chinese photography, it is common to start writing with Beijing and Shanghai as the mainstream discourse context. This paper tries to break the cooperative pattern of the duality of "center" and "edge" and develop the writing of "small narrative" in the history of photography. From the macro perspective, from the flow of political and economic environment to the axis, the Guangdong media photographers are divided into generations. At the same time, from the micro perspective, oral history, individual memory and image text mining, investigation of individual cases.
The identity of "media photographer" means that the actions of these individuals must be consistent with the official ideology. Therefore, the context of personal photography seems to be private, but it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environment in which it is located, calling for collective memory and national memory. Based on this, the analysis of the context of case photography can peek into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ividuals and media, as well as the basic texture of China's media environment and even social changes.
中文文獻:
Perry(2017)。〈從百姓中走出來的時代講述者〉,《攝影之友》,第5期,頁44-51。
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輯部編,曹葆華譯(1953)。《蘇聯文學藝術問題》。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大衛·費特曼(David M. Fetterman)著,賴文福譯(2000)。《民族誌學》。台北:弘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上海攝影家協會、上海大學文學院編(1992)。《上海攝影史》。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王明珂(1993)〈集體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當代》,第91期(集體記憶專輯),頁6-19。
王琳(2001)。〈宏大敘事與女性角色〉,《社會科學研究》,第3期,頁131-136。
王璜生、胡武功編(2003)。〈策展人語:影像中的人文中國〉,《中國人本——紀實在當代》。廣州:嶺南美術出版社。
瓦爾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著,王才勇譯(2002)。《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北京:中國城市出版社。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2008年4月15日)。關於興建長江三峽工程決議。【新聞群組】。取自:https://www.gov.cn/test/2008-04/15/content_944884.htm
中共廣東省委黨史研究室(2019)。《廣東改革開放發展史》。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編(2017)。《中國城鄉建設統計年鑒2016》。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
中國新聞攝影網(2010年10月30日)。兩次「銀川會議」裏的新聞生命。【新聞群組】。取自 https://www.cnpressphoto.com/2010-10/30/content_2511066.htm
毛澤東(1957)。〈水調歌頭·游泳〉。《詩刊》,第1期,頁1。
公元(2008)。《廣東攝影藝術志:1843-2006》。廣州:嶺南美術出版社。
丹尼斯·麥奎爾(McQuail)著,陳芸芸、劉慧雯譯(2011)。《McQuail’s大眾傳播理論》。台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
文森特·莫斯可(Vincent Mosco)著,胡春陽等譯(2013)。《傳播政治經濟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孔飛力著,陳兼、劉昶譯(2012)。《叫魂:1768年中國妖術大恐慌》。上海:三聯書店。
以群(1963)。《文學的基本原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左方(1993)。〈貼近生活 激濁揚清〉。《中國記者》,第6期,頁6-8。
石少華。〈組織起來,為繁榮我國的攝影藝術創作而努力!——在中國攝影學會成立大會上的報告〉,《中國攝影》(創刊號),1957年,頁4-8。
卡爾·馬克思(Karl Marx)著,熊偉譯(1963)。《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
田豐(2022)。〈中國左翼鄉土小說中的身體政治與革命書寫〉。《內蒙古大學學報》,第4期,頁73-78。
弗里茲漢德(1981)。〈個人主義還是集體主義〉。《國外社會科學》,第5期,頁3-8。
弗朗索瓦·利奧塔(Jean-Francois Lyotard)著,車槿山譯(2011)。《後現代狀態》。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弗雷德里克·詹姆遜(F.R.Jameson)著,王逢振編(2004)。《詹姆遜文集第4卷:現代性、後現代性和全球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弗雷德里克·詹姆遜(F.R.Jameson)著,陳清僑等譯(2013)。《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北京:三聯書店。
弗雷德里克·詹姆遜(F.R.Jameson)講演,唐小兵譯(2005)。《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講演)。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皮道堅(1986)。〈認同與見異——現代攝影門外談〉。《現代攝影》,第9期,頁49。
共產黨員網(2012年12月13日)。深圳特區三十年:1984,鄧小平首次深圳特區行。【新聞群組】。取自 https://www.12371.cn/2012/12/13/ARTl1355389369668122_all.shtml
西蒙·波伏娃(Simone Beauvoir)著,陶鐵柱譯(2004)。《第二性》。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
朱宇(2004)。〈戶籍制度改革與流動人口在流入地的居留意願及其制約機制〉。《南方人口》,第3期,頁21-28。
朱其(2004)。《1990年以來的中國先鋒攝影》。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
向熹(2002)。〈守望讀者的精神家園〉。《傳媒觀察》,第10期,頁6-8。
江式高(2000)。《昨日深圳》。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
江融(2022)。《探索攝影之旅——當代世界著名攝影人訪談錄》。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江藝平(2009)。〈故人如故〉。《南方週末》,2009年2月15日。
安東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著,夏璐譯(2016)。《現代性與自我認同》。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安哥(2001)。《生活在鄧小平時代》。廣州:羊城晚報出版社。
安哥(2009)。《哥哥不是吹牛皮:安哥的故事》。廣州:花城出版社。
阮義忠(2012)。《二十位人性見證者:當代攝影大師》。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
克利福德·格爾茨(Clifford Geertz)著,韓莉譯(1999)。《文化的解釋》。南京:譯林出版社。
巫鴻(2018)。《聚焦:攝影在中國》。北京:中國民族攝影藝術出版社。
李里峰(2012)。〈個體記憶何以可能:建構論之反思〉。《江海學刊》,第4期,頁171-176。
李珂(2010)。〈「文革」時期的宣傳畫藝術〉。《中國美術》,第3期,頁118-120。
李振盛(2008年7月22日)。《雷鋒照片背後的真故事》。取自:https://image.fengniao.com/100/1003725.html
李媚(1985)。〈編者絮語〉。《現代攝影》,第4期,頁1。
李媚(1986)。〈編者絮語〉。《現代攝影》,第9期,頁1。
李媚(2008)。〈長江自己的三峽〉,《三峽日誌》。上海:上海錦繡文章出版社。
李歐梵(2002)。《中國現代文學與現代性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呂澎、易丹(1992)。《中國現代藝術史》。湖南:湖南美術出版社。
吳印咸(1962)。〈我在攝影藝術創作上的轉變〉,《中國攝影》。第3期,頁32-34。
吳玲玲、凌繼堯(2020)。〈社會主義現實主義:中國現當代文論的一段問題史〉,《南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期,頁65-72。
吳群(1986)。《中國攝影發展歷程》。北京:新華出版社。
吳維平、王漢生(2002)。〈寄居大都市:京滬兩地流動人口住房現狀分析〉。《社會學研究》,第3期,頁92-110。
何國勝(2013)。〈從大逃港到大開放:特區的誕生〉。《南風窗》,第6期。
何煌友(2000)。《鵬城敘舊》。北京:中國攝影出版社。
余孟孟(2016年9月2日)。〈士大夫精神:一種重塑當代人心靈世界的力量〉。取自: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2121-1000415.html
沈顥(1999)。〈總有一種力量讓我們淚流滿面〉。《南方週末》,1999年1月1日。
阿平(1985)。〈在「攝影的另一面」——我看到了中國〉,《現代攝影》,第4期,頁49-50。
阿特休爾(Altschull Herbert)著,黃煜、裘志康譯(1989)。《權力的媒介》。北京:華夏出版社。
阿萊達·阿斯曼(Aleida Assmann)著,王蜜譯(2021)。〈重塑記憶:在個體與集體之間建構過去〉,《廣州大學學報》。第2期,頁6-14。
邵鵬(2016)。《媒介記憶理論——人類一切記憶研究的核心與紐帶》。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
范以錦(2005)。《南方報業戰略:解密中國一流報業傳媒集團》。廣州:南方日報出版社。
彼得·伯克 (Peter Burke) 著,楊豫譯(2009)。《圖像證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周一星、曹廣忠(1999)。〈改革開放20年來的中國城鎮化進程〉。《城市規劃》,第12期,頁8-13。
周志懿、黃逸秋、彭波(2009)。〈理想照耀現實《南方週末》二十五年成長史〉。《傳媒》,第8期,頁40-47。
周揚(1985)。〈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十週年〉,《周揚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周燕群、幸培瑜(2004)。〈逆水行舟——廣州報業之競爭回顧〉。《中國記者》,第11期,頁42-44。
周曉虹(2019)。〈口述史與生命歷程:記憶與建構〉。《南京社會科學》,第12期,頁10-15。
周曉虹(2022)。〈集體記憶:命運共同體與個人敘事的社會建構〉。《學術月刊》,第3期,頁151-161。
周曉虹編(2021)。《重建中國社會學:40位社會學家口述實錄1979-2019(上)》。北京:商務印書館。
周憲(2001)。〈日常生活的「美學化」——文化「視覺轉向」的一種解讀〉 。《哲學研究》,第10期,頁67-74+81。
於化民(2008)。〈「兩個凡是」的禁錮是如何打破的〉。《黨建》。第7期,頁54-55。
定宜莊、汪潤編(2011)。《口述史讀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孟繁華(2007)。《中國20世紀文藝學學術史:第三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胡啟立(1985)。〈在中國作家協會第四次會員代表大會上的祝詞 〉,《小說評論》,第2期,頁3-5。
南方都市報(2019年9月28日)。《這個來自順德的新聞記者,用鏡頭記錄了開國大典的盛況!》。取自:https://www.sohu.com/a/343961656_161795
南方週末(1995年11月3日)。試版告讀者。【新聞群組】
哈貝馬斯(Jürgen Habermas)著,曹衛東譯(2005)。《現代性的哲學話語》。南京:譯林出版社。
科·捷林斯基著,芝恩譯(1992)。〈在高爾基家中的一次會見>,《蘇聯文學連刊》,第2期,頁72-82。
科拉科夫斯基(Kolakowski)著,張慶熊譯(1981)。〈佛洛姆對馬克思的人本主義解釋〉,《現代外國哲學科會科學文摘》,第5期,頁46-47。
侯紅婭、楊晶、李子奈(2004)。〈中國農村勞動力遷移意願實證分析〉。《經濟問題》,第07期,頁52-54。
洪兵(2003)。〈報人的最高境界是從容不迫——《南方週末》原主編左方訪談錄〉。《新聞記者》,第8期,頁58-59。
洪兵(2004)。《轉型社會中的新聞生產——〈南方週末〉個案研究(1983-2001)》。復旦大學傳播學博士學位論文。
約翰·杜威(John Dewey)著,高建平譯(2010)。《藝術即經驗》。北京:商務印書館。
約翰·彼得斯(John Peters)著,鄧建國譯(2017)。《對空言說:傳播的觀念史》。上海:譯文出版社。
約翰·斯道雷(John Storey)著,楊竹山、郭發勇、周輝譯(2006)。《文化理論與通俗文化導論》。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約翰·湯姆遜(John Thomson)著,徐家寧譯(2012)。《中國與中國人影像》。南寧: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約翰·費斯科(John Fiske)著,張錦華等,譯(1995)。《傳播符號學理論》。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約翰·薩考夫斯基(John Szarkowski)文,李鑫譯(2019年2月11日)。《鏡與窗:1960年以來的美國攝影》。取自:https://www.sohu.com/a/294134523_166005
紀競垚、劉守英(2019)。〈代際革命與農民的城市權利〉。《學術月刊》,第07期,頁43-55。
泰瑞·貝內特(Terry Bennett)著,徐婷婷譯(2011)。《中國攝影史:在華西方攝影師1860-1879》。北京:中國攝影出版社。
泰瑞·貝內特(Terry Bennett)著,徐婷婷譯(2011)。《中國攝影史1842-1860》。北京:中國攝影出版社。
馬克思·韋伯(Max Weber)著,於曉等譯(1987)。《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北京:三聯書店。
馬泰·卡林內斯庫(Matei Calinescu)著,顧愛彬、李瑞華譯(2015)。《現代性的五副面孔:現代主義、先鋒派、頹廢、媚俗藝術、後現代主義》。南京:譯林出版社。
馬運增、陳申著(1987)。《中國攝影史1840-1937》。北京:中國攝影出版社。
馬運增、陳申著(1988)。《中國攝影史1937-1949》。北京:中國攝影出版社。
華特·本雅明(Walter Beniamin)著,許綺玲譯(1999)。《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台北:台灣攝影工作室。
莫里斯·哈佈瓦赫(Maurice Halbwachs)著,畢然、郭金華譯(2002)。《論集體記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莊向陽(2016)。〈《蛇口通訊報》:蛇口改革的記錄者及參與者〉。《青年記者》,第11期,頁98-99。
栗憲廳(1980)。〈關於“星星”美展〉,《美術》,第3期,頁8-10。
夏春祥(2021)。 〈影像、記憶與詮釋〉,《影像與歷史:理論與實務的對話》。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政大出版社。頁121-148。
夏爾·波德萊爾(Charles Baudelaire)著,郭宏安譯(2007)。《現代生活的畫家》。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
徐敬亞(1989)。《崛起的詩群》。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
翁秀琪(2001)〈集體記憶與認同構塑——以美麗島事件為例〉。《新聞學研究》,第68期,頁117-149。
翁秀琪(2011)。〈什麼是「蜜迪亞」?重新思考媒體/媒介研究〉。《傳播研究與實踐》,第1期,頁55-74。
郭力昕(1998)。〈怎樣「大師」?如何「中國」?郎靜山:一世紀的攝影神話〉,《書寫攝影:相片的文本與文化》。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頁19-28。
郭鎮之(2002)。《傳播政治經濟學之我見》,《現代傳播》。第一期。頁34-37。
陳小波(2008年1月7日)。〈王景春:我和都市報覺在社會巨變中成長〉。取自:http://news.sohu.com/20080107/n254496031.shtml
陳小波(2011)。《他們為什麼要攝影:紀實卷》。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陳世華(2012)。〈「我們不自由的傳播」:北美傳播政治經濟學的理論精髓〉,《國際新聞界》,第1期,頁41-45,66。
陳世華(2018)。〈影像的政治:電影政治經濟學的知識譜係與理論邏輯〉,《華中師範大學學報》。第1期,頁142-149。
陳申、沈陽(2007)。〈關於中國攝影史研究〉,《藝術教育》,第9期,頁7,9。
陳申、徐希景著(2011)。《中國攝影藝術史》。北京:三聯書店。
陳秉安(2011)。《大逃港》。香港: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
陳建中(2010)。〈由「類型學攝影」到「景觀攝影」〉。《中國攝影家》,第4期,頁10-11。
陳映芳(2005)。〈「農民工」:制度安排與身份認同〉。《社會學研究》,第3期,頁119-132+244。
陳菊紅(2005)。《哈佛亂翻書》。廣州:花城出版社。
陳嘉明(2006)。《現代性與後現代性十五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孫成毅、陽麗君(2021)。〈無限風光在險峰——訪攝影家孫成毅〉。《羅湖文藝》,第3期,頁9-14。
孫秀蕙、陳儀芬(2011)。《結構符號學與傳播文本:理論與研究實例》。新北:正中書局。
孫亞菲(2004)。《從〈南方週末〉的三次轉型看中國時政媒體的發展方向》。四川大學新聞學碩士學位論文。
孫京濤(1999)。〈新聞照片的使用與專業原則〉。《青年记者》,第4期,頁37-38。
孫京濤(2004)。〈標準的意義——讀《圖片編輯手冊》感言〉,《圖片編輯手冊》。北京:中國攝影出版社。
陶東風、羅靖(2002)。〈身體敘事:前先鋒、先鋒、後先鋒〉。《中國比較文學》,第1期,頁25-37。
梅洛·龐蒂(Merleau Ponty)著,姜志輝譯(2003)。《知覺現象學》。上海:商務印書館。
閆玉剛、劉自雄(2017)。《大眾文化通論》。北京:中國廣播影視出版社。
國史網(2009年8月20日)。《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取自:http://www.hprc.org.cn/gsgl/dsnb/zdsj/200908/t20090820_28317.html
許江(2002)。《具象表現繪畫文選》。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
許雪姬(1997)。〈口述歷史的理論與實務〉,《宜蘭文獻雜誌》,總第30期,頁3-36。
康德(Immanuel Kant)著,何兆武譯(1991)。〈世界公民觀點之下的普遍歷史觀念〉,《歷史理性批判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
深圳政府在線(2023年1月7日)。中國大陸第一家麥當勞。【新聞群組】。取自 https://www.sz.gov.cn/szstory/202301/content/post_10368004.html
深圳新聞網(2005年7月16日)。見證深南路三次「變臉」:訪原深圳市規劃國土局總規劃師郁萬鈞。【新聞群組】。取自www.news.sina.com.cn/o/2005-07-16/06086447981s.shtml
深圳新聞網(2019年7月2日)。「深圳第一路」深南大道:許多人因為這條大道愛上深圳。【新聞群組】取自www.sznews.com/news/content/2019-07/02/content_22226811.htm
張小文(2000)。〈南方週末新聞部透視〉。《青年记者》,第3期,頁21。
張百寧(2003)。《讓無力者有力,讓悲觀者前行——〈南方週末〉二十年改版初探》。暨南大學新聞學碩士學位論文。
張淑華(2012)。<身份認同研究綜述〉。《心理研究》,第5期,頁21-27。
張新民(2000)。《流坑——中國傳統農業社會最後的標本》。杭州:浙江攝影出版社。
張新民(2004)。《包圍城市:中國農民向城市的遠征》。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揚·阿斯曼(Jan Assmann)著,黃亞平譯(2018)。《宗教與文化記憶》。北京:商務印書館。
彭華民、楊心恆,編(2006)。《社會學概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彭德(1985)。〈朋友的來信〉。《現代攝影》,第7期,頁48。
搜狐新聞(2017年11月17日)。「極光視覺」起航:打造優質視覺產品。【新聞群組】。取自https://www.sohu.com/a/204898392_194255#:~:text=
斯皮羅·科斯托夫(Spiro Kostof)著,鄧東譯(2008)。《城市的組合》。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黃旦(2010)。〈從「編年史」思維定勢中走出來——對共和國新聞史的一點想法〉。《國際新聞界》,第3期,頁6-11。
黃專(1986)。〈攝影藝術的局限與超越〉。《現代攝影》,第9期,頁39。
黃偉祥、馬松林編(1997)。《寶安縣志》。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黃涵榆(2013)。〈「歷史可以被原諒,但不能遺忘」,或生命的歸零?有關檔案:見證與記憶政治的一些哲學思考〉,《文山評論:文學與文化》第6卷第2期,頁53-92。
葉健強(2008)。《葉健強跑街》。廣州:羊城晚報出版社。
黑格爾(Georg Hegel)著,范揚、張啟泰譯(1961)。《法哲學原理》。北京:商務印書館。
傅柯(Michel Foucault)著,汪暉等編譯(1998)。 〈何為啟蒙〉,《文化與公共性》。北京:三聯書店。
鄒兵(2019)。〈從特區到大灣區:深圳對中國城市化的歷史貢獻與未來責任〉。《時代建築》,第4期,頁12-17。
馮紀漢(1985)。〈色彩淺議〉。《現代攝影》,第5期,頁24。
道格拉斯·凱爾納(Douglas Kellner)著,丁寧譯(2004)。《媒體文化——介於現代與後現代之間的文化研究、認同性與政治》。北京:商務印書館。
曾璜、任悅(2009)。《圖片編輯手冊》。北京:中國攝影出版社。
楊小彥(1992)。〈正視現實:與呂楠的對話〉。《現代攝影》,第26期,頁11-13。
楊小彥(2009)。《新中國攝影60年》。石家莊:河北美術出版社。
楊小彥(2016)。〈誰有資格寫中國攝影史?〉,《看與被看——攝影中國》。北京:中國攝影出版社。
楊小彥(2016)。《看與被看——攝影中國》。北京:中國攝影出版社。
楊小彥(2018)。〈安哥的眼〉,《中國當代攝影圖錄:安哥》。杭州:浙江攝影出版社。
楊晉川,等編(1993)。《1976-1992中國政壇風雲錄》。北京:改革出版社。
楊慶祥(2017)。〈「新傷痕時代」及其文化應對〉。《南方文壇》,第6期,頁52-55。
雷力行、張洪斌(1981)。〈深圳經濟特區的崛起〉。《瞭望》,第2期,頁11-13。
奧利弗·博伊德-巴雷特(Oliver Boyd-Barrett)著,汪凱、劉曉紅譯(2004)。 〈政治經濟學方法〉,《媒介研究的進路:經典文獻讀本》。北京:新華出版社。
詹姆斯·威廉姆斯(James Williams)著,姚大志、趙雄峰譯(2002)。《利奧塔》。黑龍江: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新浪新聞中心(2005年2月24日)。戶籍管理制度存在三大弊端,中國將制定新的戶籍法。【新聞群組】。取自 https://news.sina.com.cn/c/2005-02-24/05255184690s.shtml
蔡禾、王進(2007)。〈「農民工」永久遷移意願研究〉。《社會學研究》,第6期,頁86-113+243。
蔡拓(1997)。〈市場經濟與市民社會〉。《天津社會科學》,第3期,頁18-25。
蔡萌(2011)。《演變與建構:中國當代攝影研究(1976-2010)》。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學位論文。
雒仁啟、李本乾(2022)。〈2020-2019年國際媒介記憶研究的學術脈絡與未來進路〉。《新媒體與社會》,第2期,頁251-262。
鄭功成(2006)。〈中國農民工問題:理論判斷與政策思路〉。《中國人民大學學報》,第6期,頁2-13。
鄧小平(1993)。《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網易新聞(2019年08月20日)。尋訪南方週末黃金一代:一群記者和他們的時代(下)。【新聞群組】。取自https://www.163.com/dy/article/EN24H71R0519QQUP.html
劉守英(2018)。〈土地制度變革與經濟結構轉型——對中國40年發展經驗的一個經濟解釋〉。《中國土地科學》,第1期,頁1-10。
劉守英、王一鴿(2018)。〈從鄉土中國到城鄉中國——中國轉型的鄉村變遷視角〉。《管理世界》,第10期,頁128-146+232。
劉亞秋(2003)。〈「青春無悔」:一個社會記憶的建構過程〉。《社會學研究》,第2期,頁65-74。
劉傳江、程建林(2007)。〈我國農民工的代際差異與市民化〉。《經濟縱橫》,第04期,頁18-21。
劉穎潔(2021)。〈從哈佈瓦赫到諾拉:歷史書寫中的集體記憶〉。《史學月刊》,第3期,頁104-117。
學習時報(2018年11月19日)。習仲勛與廣東改革開放。【新聞群組】。取自 https://news.cri.cn/20181119/6fa0d6a1-693e-56eb-7a03-38da546f8245.html
錢文榮、黃祖輝(2007)。《轉型時期的中國農民工——長江三角洲十六城市農民工市民化問題調查》。北京:中國社科出版社。
鮑昆(2003)。〈影像後的歷史含量——在歷史、文化、政治、倫理中的中國紀實攝影〉,《中國人本——紀實在當代》。廣州:嶺南美術出版社,頁14-17。
鮑昆(2009)。《觀看·再觀看:當代影像文化》。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
鞠天相(1998)。《爭議與啟示——袁庚在蛇口紀實》。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
顏長江(1996)。〈新聞連載的效應——《泌陽奇案 廣州洗冤》報道的前前後後〉。《中國记者》,第5期,頁31-32。
顏長江(2000)。〈報紙攝影專版:挑戰與走向——兼談《羊城晚報》「視覺新聞」〉。《中國记者》,第11期,頁73。
顏長江(2009)。《三峽日誌》。上海:上海錦繡文章出版社。
顏長江(2015)。《我就是為它而來:十年山川行記》。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顏長江(2016)。《中國當代攝影圖錄:顏長江》。北京:蝴蝶效應出版社。
顏長江(2018年10月29日)。〈我與三峽的相看經歷〉。取自: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555499
顏長江(2021)。〈時代與個人的交互覺醒——廣東當代攝影概說〉。未發表。
顏長江、楊小軍(2020)。〈創作是一條孤獨之路——對話攝影家顏長江〉。《中國攝影家》,第4期,頁10-27。
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著,黃燦然譯(2010)。《論攝影》。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蘇聯藝術科學院美術理論與美術史研究所編,楊成寅譯(1962)。《馬克思列寧主義美學概論》。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
羅榮渠(2004)。《現代化新論——世界與中國的現代化進程》。北京:商務印書館。
羅蘭·巴特(Roland Barths),吳瓊等編譯(2005)。〈形象的修辭〉。《形象的修辭:廣告與當代社會理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羅蘭·巴特(Roland Barths),陳越譯(1997)。〈影像的修辭學〉。《世界電影》,第4期,頁187-208。
羅蘭·巴特(Roland Barths)著,懷宇譯(2012)。《中國行日記》。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顧棣、方偉(1989)。《中國解放區攝影史略》。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顧錚(1988)。〈夢囈〉,《攝影》,第1期。頁77-81。
顧錚(2007)。《現代性的第六張面孔:當代視覺文化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顧錚(2009)。《攝影·社會·空間》。上海:上海錦繡文章出版社。
顧錚(2011年4月20日)。《顧錚:重新啟動——關於1980年代的中國攝影》。取自:https://news.artron.net/20110420/n162807_3.html
顧錚(2022)。《中國當代攝影景觀1980-2022》。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顧錚、希拉·貝歇,等(2012)。〈讓「對象」說話——希拉·貝歇訪談〉。《東方藝術》,第10期,頁112-115。
讓-弗朗索瓦·利奧塔(Jean-Francois Lyotard)著,島子譯(1996)。《後現代狀況》。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

外文文獻:
Alistair T. Four Paradigm Transformations in Oral History, The Oral History Review, Vol. 34, No.1 (2007). pp. 49-77.
Barry S. (1991). Social Change and Collective Memory: The Democratization of George Washingto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 56, No.2, pp. 221-236
Barthes R. (1982). Camera Lucida: Reflections on Photography. New York: Hill and Wang.
Barthes R. Rhetoric of the image, Communications, Vol.11(1977). pp. 4.
Bourdieu P.(1990). Photography: A Middlebrow Art. Stanford University.
Claire R.(2012). Photography and China. London: Reaktion Books.
Deaux K. Reconstructing social identity.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Vol.19(1993). pp. 4-12.
Dewey, J. Our Unfree Press,in McChesney, R. & Scott, B. (eds.). Our Unfree Press:100 Years of Radical Media Criticism, New York, The New Press,2004.
Fisher R. Narration as a human communication paradigm: The case of public moral argument, Communications Monographs,Vol.51(1984). pp. 1-22.
Foss S. K. (2005). Theory of visual rhetoric. In K. Smith, S. Moriarty, G. Barbatsis, and K. Kenney. Handbook of Visual Communication: Theory, Methods, and Media. NY: Routledge.
Foucault M. (1971). The Order of Things. New York: Vintage Books.
Giddens A. (1984). The Constitution of Society: Outline of a Theory of Structuration.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Halbwachs M,eds.&trans.by F.J.Ditter and U.Y.Ditter.(1980) The Collective Memory. New York: Happer & Row.
Huhtamo E.& Parikka J.(2011). Media Archaeology: Approaches, Applications, and Implications. California, U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John B. (1972). Ways of Seeing. New York: Penguin.
Kenneth K.(2016). Photojournalism: The Professionals’ Approach.7th Edition. London: Routledge.
Mannheim K. (1952). Essays on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London: Routledge and Keegan Paul.
Marti Michael E. (2002). China and the legacy of Deng Xiaoping : from communist revolution to capitalist evolution. Washington, D.C.: Brassey's.
McCheseny R.(2000).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ommunication and the Future of the Field,
Media, Culture & Society 22(1).
Smythe D. (2008). Prosopography. Jeffreys E, Haldon J, Cormack R. The Oxford Handbook of Byzantine Studie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博士論文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