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戰和兩難的國家安全戰略抉擇:中西兵學經典的智慧
作者:田立德
作者(外文):Li-The Tien
校院名稱: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博士班
指導教授:莫大華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3
主題關鍵詞:戰爭和平國家安全戰略抉擇兵學經典智慧WarPeaceNational SecurityThe Strategic ChoiceThe Wisdom of Military Classic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
孫子:「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翻閱人類千年的歷史,戰爭似乎是人類史上從不曾停止的現象,是以戰爭與和平是人類永恆的議題。但就引爆戰爭的關鍵而論,決策者的認知是舉足輕重的,而錯誤的認知更是具決定性。本研究嘗試從中西兵學文獻中「戰」、「和」之概念建立研究架構,闡明戰爭與和平的實質內涵,做為研究論證之基礎,分析理解戰爭與和平的本體論異同、戰爭和平的知識論異同,進行「戰爭與和平」的本體辯證邏輯。研究過程過發現中西兵學都有談「戰爭與和平」的本體,戰爭是有傷亡的武裝衝突,屬於客觀存在,戰爭是心理認知有武裝衝突的威脅,屬於主觀存在,主客觀存在都是談狀態,無論是古代、近代和現代等時期中西兵學和戰略家,論述之內容多以隨著戰爭傷亡或毀滅性而不輕起戰爭,以政治外交避戰、以慎戰來以戰止戰。最後結論,都是辯證邏輯,也就是戰爭與和平兩難,其間的戰略決策智慧:
(一)求和不求戰,求戰為求和。
(二)和為常態,戰為變態。
(三)和為秩序,戰為失序。
(四)和戰抉擇端賴菁英一念之間。
(五)和戰邏輯端賴菁英權力謀略。
(六)避戰謀和是菁英應有的戰略目標。
(七)和為人民邏輯,戰為菁英邏輯。
(八)民主和平釋放戰和兩難,國內民主程序制約菁英以戰謀權。
Sunzi said: “The art of war is of vital importance to the State.It is a matter of life and death, a road either to safety or to ruin. Hence it is a subject of inquiry which can on no account be neglected.” Looking through the thousands of years of human history, war seems to be a never-ending phenomenon in human history, so war and peace are the eternal issues of human beings. But as far as the key to detonating a war is concerned, the cognition of decision makers is very important, and the wrong cognition is even more decisive. This study attempts to establish a research framework from the concepts of “war” and “peace” in Chinese and Western military science literature, and clarify the essence of war and peace as the basis for research and demonstration. Analyze and understand the ontological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war and peace, the epistemological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war and peace, and carry out the ontological dialectical logic of “war and peace”. During the research process, I found that both Chinese and Western military sciences talk about “war and peace”. War is an armed conflict with casualties, which is an objective existence. War is a psychological cognition of the threat of armed conflict, which is a subjective existence. Whether it is subjective or objective existence, or both are discussed in ancient, modern, or modern Chinese and Western military classics and strategists, the content of their discussions is mostly based on war casualties or destructiveness, not to start wars, to avoid wars through politics and diplomacy, and to end wars with prudent wars . The final conclusion is all dialectical logic, that is, the dilemma between war and peace with the wisdom of strategic choices :
(1)Seeking peace is better than seeking war, seeking war is seeking for peace.
(2)Peace is the normality, war is the abnormality.
(3)Peace is order, war is disorder.
(4)The choice of peace and war depends entirely on the mind of the elites.
(5)The logic of peace and war depends entirely on elites’ power strategies.
(6)Avoiding war and seeking peace is the strategic goal that elites should have.
(7)Peace is the logic of the people, and war is the logic of the elites.
(8)Democratic peace release the dilemma between peace and war, domestic democracy process conditioned the elites seeking war for power.
參考文獻
壹、中文參考文獻
一、專書
A.M.Gray著,彭國財譯,1995年。《戰•爭:美國海軍陸戰隊教戰手冊》。臺北:智庫文化。
A.Toffler等著,傅淩譯,1994年。《新戰爭論》(War and Anti-war)。臺北:時報出版社。
Bartholomees J.Boone著,蔡秉松譯,2010年。《國家安全議題指導(第1輯)戰爭及戰略理論(Guide to National Security Issues.1, Theory of War and Strategy)》。桃園:國防大學。
Earl Babbie,李美華譯,1998年。《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臺北:時英出版社。
Joseph R. Cerami and James F. Holcomb著,高一中譯,2001年。《美國陸軍戰爭學院戰略指南》(U.S. Army War College Guide to Strategy) 。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Lawrence Freedman著,王堅、馬娟娟譯,2020年。《戰略大歷史》。臺北,城邦文化。
Martin van Creveld著,鈕先鍾譯,1991年。《科技與戰爭》(Technology and War) 。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于汝波,2001年。《孫子兵法研究史》。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于汝波、李興斌,2002年。《中國經典兵書》。山東:友誼出版社。
孔令晟,1995年。《大戰略通論:理論體系和實際作為》。臺北:好聯出版社。
方震華,2020年。《和戰之間的兩難:北宋中後期的軍政與對遼夏關係》。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王小甫,2008年。《隋唐五代史:世界帝國‧開明開放》。臺北:三民書局。
王玉民,1994年。《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原理》。臺北:洪葉文化。
王兆春,1996年。《中國歷代兵書》。北京:商務印書館。
王南湜,2002年。《社會哲學-現代實踐哲學視野中社會生活》。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王建東,1990年。《兵法經典:孫子兵法》。臺北:智揚出版社。
王建東,2003年。《孫子兵法思想體系精解》。臺北:武陵文化。
王高成,2008年。《前瞻二十一世紀的戰略思潮》。臺北,時英出版社。
王國富,2018年。《西方哲學史的本體論思考方式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王雲路,2015年。《新譯司馬法》。臺北:三民出版社。
王雲路,2018年。《新譯吳子讀本》。臺北:三民出版社。
王漢國,2003年。《戰爭論導讀》。宜蘭:佛光人文學院。
王繩祖,1983年。《國際關係史(上卷)》。湖北:武漢大學出版社。
王顯臣、許寶林,1983年。《中國古代兵書雜談》。北京:戰士出版社。
卡爾.馮.克勞塞維茨(Carl von Clausewitz)著,楊南方等譯,2012年。《戰爭論(卷一)-論戰爭的性質、軍事天才、精神要素與軍隊武德》。新北市:左岸文化。
卡爾・馮.克勞塞維茨(Carl von Clausewitz)著,時殷弘譯,2020年。《論戰爭的性質》。香港:商務印書館。
卡爾・馮.克勞塞維茨(Carl von Clausewitz)著,楊南方等譯,2012年。《戰爭論(卷三)-以戰止戰》。新北市:左岸文化。
卡爾・馮.克勞塞維茨(Carl von Clausewitz)著,楊南方等譯,2019年。《戰爭論(上)-原理之書》。新北市:左岸文化。
卡爾・馮.克勞塞維茨(Carl von Clausewitz)著,楊南方等譯,2019年。《戰爭論(下)-運用之書》。新北市:左岸文化。
卡爾・馮.克勞塞維茲(Carl von Clausewitz)著,鈕先鍾譯,1996年。《戰爭論精華》。臺北:麥田出版社。
史帝芬・山普(Steven B. Sample)著,葛立書譯,2011年。《領導人的逆思考: 成功領導者必須具備的反向觀點》(The Contrarian's Guide to Leadership)。臺北:臉譜出版社。
史美珩,1998年。《古典兵略》。臺北:洪葉文化。
史蒂芬・辛巴拉(Stephen J. Cimbala),楊紫函譯,2005年。《 軍事說服力》(Military P ersuasion in War and Policy: The Power of Soft)。臺北:國防部史編室。
皮埃爾・韋爾南(Jean-Pierre Vernant)著,馬向民譯,2003年。《宇宙、諸神、人未你說的希臘神話》。臺北:貓頭鷹版社。
伊安.摩里士(Ian Morris)著,袁曼端, 高振嘉, 王立柔譯,2022年。《戰爭憑什麼:從靈長類到機器人的衝突與文明進程》。新北市:黑體文化出版。
多米尼克•德維爾潘(Dominique de Villepin),《論戰爭與和平》(北京:中信出版社,2018年
多米尼克•德維爾潘(Dominique de Villepin),2018年。《論戰爭與和平》。北京:中信出版社。
安豐雄、邱伯浩、張彥之、羅慶生,2002年。《軍事學導論》。臺北:揚智出版社。
朱元鴻,1994年。《後現代理論:批判的質疑》。臺北:巨流出版社。
朱迪斯•巴特勒(Judith Butler)著,申昀晏譯,2020年。《戰爭的框架:從生命的危脆性與可弔唁性,直視國家暴力、戰爭、苦痛、影像與權力》(Frames of War: When Is Life Grievable? ) 。臺北:麥田出版社。
艾文・托佛勒、海蒂・托佛勒(Alvin & Heidi Toffler) 著,傅凌譯,199年。《新戰爭論》。臺北:時報出版社。
何世同,2004年。《戰略概論》。臺北,黎明出版社。
余炳輝,2000年。《社會研究的方法》。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余起芬主編,1998年。《國際戰略論》。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克里斯多夫‧寇克(Christopher Coker)著,張台航譯,2006年。《沒有戰士的戰爭》(Waging War Without Warriors?)。臺北:國防部部辦室。
克勞塞維茨,1982年《戰爭論》。北京:商務印書館。
吳仁傑,2017年。《新譯孫子讀本》。臺北:三民出版社。
呂思勉,1985年。《先秦學術概論》。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李大中,2022年。《從交往到遏制:美國的印太(亞太)戰略與對中政策》。新北市:韋伯文化。
李定一,1986年。《中華史綱》。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
李長浩,1993年。《認識戰爭》。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李思勉,1986年。《經子解題》。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李英桃主編,2006年。《女性主義國際關係學》。杭州:浙江人民出版。
李浴日,1993年。《孫子兵法之研究》。臺北:黎明文化。
李啟明,2006年。《不戰而屈人之兵:孫子戰略學》。臺北:黎明文化。
李啟明,2007年《孫子戰略理則的現代戰史例證》。臺北:黎明文化。
李國祥、李長弓、張三夕,2003年。《史記(上)》。臺中:暢談國際文化。
李德哈達(B.H Liddell Hart)著,鈕先鍾譯,1996年。《戰略論:間接路線》。臺北:麥田出版社。李德哈達(B.H Liddell Hart)著, 鈕先鐘譯,2019年。《人類何以陷入戰爭:李德哈達的歷史哲學》。新北市:八旗文化/遠足文化。
李黎明,2001年。《轉軌:變遷中的戰略思維》。臺北:時英出版社。
汪濤,2016年。《超越戰爭論:戰爭與和平的數學原理》。臺北:東方出版社。
沈福林,1988年。《兵家思想研究》。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肖天亮,2020年8月。《戰略學》。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
肖前,2000年。《唯物辯證主義原理》。北京:人民出版社。
林中斌,1992年。《龍威:中國的核力量與核戰略》。中國:湖南出版社。
林光餘,2000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史-下冊》。臺北:麥田出版社。
姚有志,2005年。《戰爭戰略論》。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思勉,1986 年。《經子解題》。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施正權,2013年。〈行動戰略概念架構之研究:古典與現代的可能整合〉,收錄於翁明賢主編,《戰略安全理論建構與政策研析》,新北:淡江大學出版中心。
施芝華,2004年。《孫子現代版》。上海:古籍出版社。
洪陸訓、陳膺宇主編,2004年。《軍事社會學論文譯介》。臺北:政治作戰學校。
約米尼(A.H.Jomini),1985年《戰爭的藝術》。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約米尼(Antoine Henri Jomini)著,鈕先鍾譯,2014年。《戰爭藝術:戰略、大戰術、以及政治軍事的綜合原則》。臺北:麥田出版社。
胡敏遠,2006年。《野戰戰略用兵方法論》。臺北:揚智出版。
徐培根,2000年。《太公六韜今註今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徐瑜,1994年。《孫子兵法:不朽的戰爭藝術》。臺北:時報文化。
徐瑜,2012年。《不朽的戰爭藝術一孫子兵法》。臺北:時報文化。
烏昆如,1989年。《哲學概論》。臺北:五南圖書。
翁明賢,2001年。《突圍―國家安全的新視野》。臺北:時英出版社。翁明賢,2002年。《全球化時代的國家安全》。臺北:五南圖書。
翁明賢,2010年。《解構與建構─臺灣的國家安全戰略研究》。臺北:五南圖書。
翁明賢、謝奕旭、高珮珊、常漢青,2021年。《戰略與國際關係:運籌帷幄之道》。臺北:五南圖書。
翁明賢主編,2011年。《當代戰略理論與實際》。新北市: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
翁明賢主編,2013年。《戰略安全理論建構與政策分析》。新北市:淡大出版中心。
馬丁・克里費德(Martin van Creveld)著,沈明室譯,1999年。《戰鬥力:德軍與美國陸軍的表現(1939-1945)》。臺北:麥田出版社。
馬格努斯・布萊希特肯(Magnus Brechtken)著,江鈺婷譯,2022年。《為什麼要學歷史:面對當前世界危機的十個歷史教訓》。臺北:商周出版。
馬德寶,2002。《現代戰爭與和平基本問題研究》。臺北:國防大學出版社。
國防大學,2002年。《孫子兵法註釋》。桃園:國防大學。
國防部,1978年《國軍軍事思想》。臺北:國防部印頒。
國防部,1985年。《國軍統帥綱領》。臺北:國防部印頒。
國防部,2007年。《國軍軍事戰略規劃要綱》。臺北:國防部。
張文儒,1997年。《中國兵學文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張文儒,2008年。《中華兵學的魅力:中國兵學文化引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張明凱,1976年。《戰史論集》。臺北:華岡出版公司。
張震澤,1985年《孫臏兵法校理》。臺北:明文書局。
張保民譯,1990年。《權力與國際關係》。臺北:幼獅文化。
張興業,2002年。《戰役謀略論》。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
張慶明,2002年。《軍事社會學》。北京:中國軍事社會科學出版社。
張曉生,2014年。《中國古代戰爭通覽1-上古時代至三國時代》。臺北:知書房出版社。
張曉生,2014年。《中國古代戰爭通覽3-北宋遼西夏金至清代》。臺北:知書房出版社。
張金泉,2017年。《新譯尉繚子》。臺北:三民出版社。
清‧阮元校勘,1982年。〈孟子注疏〉,《十三經注疏》。臺北:大化書局印行。
章培恆等,2003年。《戰國策》。臺中:暢談國際文化。
許競任,2002年。《孫子探微》。臺北:揚智出版。
郭化若譯,1982年。《十一家注孫子》。臺北:里仁書局。
陳文政、羅慶生,2012年10月。〈戰略研究的學科化與科學化〉,《「中華民國國際關係第五屆年會」研討會》。臺北:中華民國國際關係學會。
陳鼓應,2000年。《老子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陳福成,2000年。《國家安全與戰略關係》。臺北:時英出版社。
陶晉生,1984年。《宋遼關係史研究》。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陶晉生、王民信,1974 年。《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宋遼關係史料輯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傅傑註,2015年。《新譯三略讀本》。臺北:三民出版社。
勞倫斯・佛里德曼(Lawrence Freedman),王堅、娟娟譯,2022年。《戰略大歷史》。臺北:商周出版。
喬納森・霍斯雷格(Jonathan Holslag)著,謝家柔譯,2019年。《世界政治史:三千年的戰爭與和平》。新北市:廣場出版社。
富勒(J.F.C.Fuller)著,,鈕先鐘譯,1996年。《戰爭指導》。臺北:麥田出版社。
彭光謙、王光緒,1989年。《軍事戰略簡論》。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彭光謙、王光緒,1989年。《軍事戰略簡論》。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曾國垣,1972年。《先秦戰爭哲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湯智貿,2017年。《和平與衝突研究: 理論新視野》。臺北,五南出版社。
程國政,2011年。《孫子兵法知識地圖》。臺北:遠流出版。
鈕先鍾,1976年。《大戰略漫談》。臺北:華欣文化。
鈕先鍾,1981年。《戰略理論研究》。臺北:聯鳴。
鈕先鍾,1989年。《現代戰略思潮》。臺北:黎明文化。
鈕先鍾,1996年。《孫子三論》。臺北:麥田出版社。
鈕先鍾,1997年。《歷史與戰略:中西軍事史新論》。臺北:麥田出版社。
鈕先鍾,1998年。《戰略研究入門》。臺北:麥田出版社。
鈕先鍾,1999年。《二十一世紀的戰略前瞻》。臺北:麥田出版社。
鈕先鍾,1999年。《西方戰略思想史》。臺北:麥田出版社。
鈕先鍾,2003年。《中國戰略思想史新論》。臺北:麥田出版社。
鈕先鐘,2000年。《戰略家》。臺北:麥田出版社。
黃光國,2002年。《科學哲學與創造力》。臺北:立株出版社。
黃迎旭,2009年。《當代戰爭論》。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黃筱薌編,2010年《國軍政治作戰學》。臺北:黎明文化公司。
楊永明,2003年。《國際安全與國際法》。臺北:元照出版。
楊國樞,2000年。《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方法》。臺北:東華書局。
楊善群,2012年。《孫子兵法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
楊寬,1999年。《西周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楊毅,2005年。《國家安全戰略理論》。北京:時事出版社。
葉重新,2001年。《教育研究法》。臺北:心理出版社。
葛勤修,1985年。《老子研究》。臺北:星光書報社。
鄔錫非,2016年。《新譯六韜讀本》。臺北:三民出版社。
鄔錫非,2016年。《新譯李衛公問對》。臺北:三民出版社。
漢‧劉向編,1996 年。《戰國策》。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
熊鈍,1984年。《辭海》。臺北:中華書局。
瑪格蕾特.麥克米蘭(Margaret MacMillan)著,曹嬿恆譯,2021年。《戰爭:暴力、衝突與動盪如何形塑人類與社會》。臺北:商周出版。
福隆提納著,袁堅譯,1991年,《謀略》。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蒲寧,2009年。《地緣戰略與中國安全環境的塑造》。北京:時事出版社。
趙國華,2004年。《中國兵學史》。福建:人民出版社。
劉安,1998年。《淮南子》。臺北:建安出版社,。
劉思元,1994年。《西方美學導論》。臺北:聯經出版社。
劉峰,2012年。《戰爭的藝術哲學》。新北:華智文化。
劉湘濱,2015年。《戰略學》。臺北,台灣戰略模擬學會。
劉勰,《文心雕龍‧程器》。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1996年。
劉慶,2002年。《西方軍事學名著提要》。臺北,昭明出版社。
潘有木,2003年。《非接觸戰爭研究》。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
蔣中正,1986年。《曾胡治兵語錄註譯》。臺北:黎明文化。
談遠平、康經彪,2004年。《戰爭哲學》。臺北:揚智文化。
鄧定秩,2007年。《國家戰略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八旗文化。
鄭良樹,2001年《諸子著作年代考》。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鄭祖邦,2005年。《現代性的戰爭論述:列寧與傅柯對克勞塞維茲的兩種解讀》。臺北:當代出版社。
魯登道夫(Erich Von Ludendorff)著,魏止戈譯,2018年。《總體戰》。新北市:麥田出版社。
諾曼‧弗里德曼(Norman Friedman)著,熊斌、楊羽譯,2019年。《五十年戰爭:冷戰時代的衝突與戰略》。臺北:全球防務。
錢穆,1985年。《國史大綱史》。臺北:國立編譯館。
龍平平,1987年。《哲學思想概要》。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薄富爾(Andre Beaufre)著,鈕先鍾譯,1996年。《戰略緒論》。臺北:麥田出版社。
薛國安,2005年。《西方兵聖克勞塞維茨:發現戰爭論的智慧》。臺北:倚天文化出版社。
謝冰瑩等著譯,1987年。《新譯古文觀止》。臺北:三民書局。
謝麗貞編著,1996年。《唐.李問對》。臺南:文國書局。
韓非著,顏實圻校譯,1954年。《諸子集成-韓非子集解》。上海市:中華書局。
簡濤潔,1992年。〈試論孫子的軍事心理學思想〉,《「第三屆孫子兵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中國軍事科學出版社。
魏汝霖,1981年。《孫子兵法大全》。臺北:黎明文化。
魏汝霖、劉仲平,1982年。《中國軍事思想史》。臺北:黎明文化。
魏汝霖註釋,1998年。《孫子今註今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二、期刊部分
丁樹範、黃恩浩、王俊評,2012年。〈中國歷史上的「信心建立措施」:以宋遼軍事關係為例〉,《遠景基金會季刊》,第13卷,第2期,頁99-141。
于建俊,1993年。〈論科技與戰爭〉,《國防雜誌》,第8卷,第12期,頁87-95。
方一鳴,1995年。〈克勞塞維茨《戰爭論》的認識與評析〉,《國防雜誌》,第11卷,第6期,頁106-116。
王志文,2009年。〈論孫子「兵勢」對國軍建軍備戰之啟示〉,《國防雜誌》,第24卷,第5期,頁55-63。
王志文,2009年。〈戰國名將吳起之兵學思想-戰略、將道與治軍思想之探析〉,《國防雜誌》,第24卷,第6期,頁68-77。
王高成,2004年。〈戰爭的研究:一個現實主義的觀點〉,《哲學與文化》,第31卷,第4期,頁5-23。
石之瑜,2004年。〈基進和平︰面對戰爭發言的權利〉,《遠景基金會季刊》,第5卷,第3期,頁1-26。
李賢中,2019年。〈墨家「非攻」與《聖經》有關「戰爭」思想之比較〉,《哲學與文化》,第46卷,第12期,頁5-23。
林明傑,2020年。〈墨子的和平戰略與中西重要和平與兵書之比較:兼論台灣可行的兩岸策略〉,《國際與公共事務》,第13期,頁1-22。
林恩顯、崔明德,1996年。〈論中國古代和親的功能及影響〉,《人文學報》,第20卷,頁1-37。
林挺生,2018年。〈重新思考戰略研究:國家參考架構內武裝衝突的取向〉,《全球政治評論》,第62期,頁31-56。
林超倫,2010年。〈戰爭中的智慧與勇氣〉,《海軍學術雙月刊》,第44卷,第4期,頁17-27。
林碧炤,1996年。<國際衝突的研究途徑與處理方法>,《問題與研究》,第35卷,第3期,頁 1-28。
邱劍敏,2007年。〈《孫子兵法》的地緣思想〉,《濱州學院學報》,第23卷第5期,頁44-48。
侯昂妤,2011年。〈中國古代兵學的反思〉,《軍事歷史》,第5期,頁62-67。
姚振文,2017年。〈「孫子兵法」全勝思想再認識〉,《孫子研究》,第4期,頁28-35。
施正鋒,2010年。〈戰略研究的過去與現在〉,《台灣國際研究季刊》,第6卷第3期,頁31-64。
施正權,1991年。〈建構一般戰略理論之可能趨向的分析〉,《世界新聞傳播學院學報》,第2期,頁1-30。
施正權,2004年。〈從比較戰略文化看戰爭與和平:以美國和中共為例〉,《哲學與文化》,第31卷,第4期,頁25-60。
夏征難,2003年。〈「戰爭是政治的繼續」論述的歷史演進(下)〉,《軍事歷史研究》,第3期,頁131-143。
徐德誠,1986年。〈中共軍事辯證法之簡析〉,《國防雜誌》,第11卷,第9期,頁80-88。
翁明賢,2010年。〈國家安全戰略研究典範的移轉──建構淡江戰略學派之芻議〉,《台灣國際研究季刊》,第6卷,第3期,頁65-106。
康經彪,2015年。〈《孫子兵法》「不戰而屈人之兵」評釋〉,《黃埔學報》,第68期,頁1-21。
張文揚,2014年。〈民主和平論與非民主和平論之經驗檢證:政治制度相似性的關鍵作用〉,《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26卷,第1期,頁1-39。
莫大華,1996年。〈和平研究:另類思考的國際衝突研究途徑〉,《問題與研究》,第35卷,第11期,頁61-80。
莫大華,1997年。〈國際衝突與危機探討之研究〉,《問題與研究》,第36卷,第5期,頁13-32。
莫大華,2003年。〈理性主義與建構主義的辯論:國際關係理論的另一次大辯論?〉,《政治科學論叢》,第19期,頁113-138。
莫大華,2006年。〈和平研究的理論研究趨勢與啟示〉,《復興崗學報》,第86期,頁115-140。
許世宗,2018年。〈從「戰爭控制」析論現代戰爭之預防與控制〉,《海軍學術雙月刊》,第52卷,第4期,頁36-51。
陳式平,1994年。〈先秦各家軍事思想評述〉,《軍事史評論》,創刊號,頁43-55。
陳良沛、康經彪,2011年。〈戰爭哲學理念在軍人武德中的體現與實踐〉,《國防大學通識教育學報》,第1期,頁1-13。
陳相靈,2003年。〈論《武經七書》的歷史淵源及時代價值〉,《軍事歷史研究》,第3期,頁170-180。
陳相靈,2007年。〈孫子「廟算」思想溯源〉,《軍事歷史》,第5期,頁11-14。
陳偉華,2009年。〈戰略研究的批判與反思:典範的困境〉,《東吳政治學報》,第86期,頁1-54。
陳偉寬、陳又華,2022年。〈只要和平 唾棄戰爭〉,《空軍軍官雙月刊》,第226期,頁47-61。
陳榮旗、何佳倫、游惠齡,2020年。〈鬼谷子思想探微:縱橫家連合學〉,《臺中教育大學學報》,第34卷,第1期,頁23-43。
陳雙景,1994年。〈縱橫家的說話技巧—游說、談判之竅門〉,《文藻學報》,第8期,頁23-40。
彭光謙,2006年。〈絕對戰爭的歷史式微與孫子的戰爭控制思想〉,《濱州學院學報》,第22卷,第5期,頁107-112。
游美惠,2000年。〈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研究》,第8期,頁5-42。
黃聖松,2021年。〈《左傳》、《國語》、《周禮》「賦」之具體內容考〉,《中正漢學研究》,第38期,頁127-154。
楊學修,2013 年。〈論孫武戰爭哲學的辯證思維〉,《陸軍學術月刊》,第49卷,第503期,頁39-53。
葛惠敏,2016年。〈《孫子兵法》「勝」之思想與啟示〉,《國防雜誌》,第31卷,第2期,頁73-91。
葛惠敏,2018年。〈析論《孫子兵法》之辯證法思想與體認〉,《海軍學術雙月刊》,第52卷,第1期,頁126-137。
劉成,2008年。〈和平研究視角下的和平與戰爭問題〉,《復旦學報》,第4期,頁132-140。
劉春志、李曉玲,2009年。〈論春秋戰國時期的伐交思想〉,《軍事歷史》,第6期,頁7-10。
劉春志、李曉玲,2010年。〈孫子形勢論及其歷史影響〉,《濱州學院學報》,第5期,頁63-68。
劉國英,2017年。〈戰爭、和平與愛-列維納斯的邏輯〉,《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38期,頁1-48。
蔡憲昌,2007年。〈《易經》與中國兵學思想〉,《嘉義大學通識學報》,第5卷,頁55-153。
鄭子荃,2011年。〈《孫子兵法》「勢」論淺見〉,《科教導刊》,第5期,頁255-256。
鄭祖邦,2008年。〈戰爭與全球化:邁向「永久和平」?或恆久的「全球內戰」?〉,《思與言》,第46卷,第2期,頁35-85。
閻學通,2002年。〈和平的性質—和平≠安全〉,《國際關係理論》,第6期,頁4-9。
謝之鵬,2011年。〈論孫子慎戰、全勝思想的戰略啟示與省思〉,《陸軍學術雙月刊》,第47卷,第517期,頁44-57。
謝之鵬,2014年。〈從孫子慎戰思想論我國家戰略應有體認與作為〉,《國防雜誌》,第29卷,第1期,頁23-41。
謝之鵬,2015年。〈論克勞塞維茨「戰爭本質」思想的時代性〉,《空軍學術雙月刊》,第648期,頁84-100。
謝奕旭,2006年。〈論國際關係理論中的權力平衡理論〉,《復興崗學報》,第78期,頁107-136。
謝游麟,2018年。〈析論《孫子兵法》「勢」之思想〉,《中華戰略學刊》,夏季刊,頁105-138。
謝游麟,2020年。〈探究「孫子兵法」的制勝之道與體認〉,《海軍學術雙月刊》,第54卷,第1期,頁68-82。
謝游麟、葛惠敏,2015年。〈論戰爭型態之發展與因應〉,《國防雜誌》,第30卷,第1期,頁79-99。
三、網路
《鶡冠子·能天第十八》,中國哲學書,網址:〈https://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407561〉。檢索日期:2022年12月1日。
中正文教基金會,〈軍事哲學對於一般將領的重要性〉,《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2014年9月,網址:〈http://www.ccfd.org.tw/ccef001/〉。檢索日期2022年11月25日。
王普豐,2004年3月25日,〈《孫子兵法》中的道、力、慎、勝〉,網址: 〈http://big5.china.com.cn/chinese/zhuanti/xxsb/727749.htm〉。檢索日期:2022年11月24日。
石之瑜,〈民主和平論所到,戰爭所到〉,《中國評論新聞網》,2010年9月5日,網址:〈http://hk.crntt.com/〉。檢索日期:2022年12月24日。
朱家敏,〈克氏戰爭觀--不同時代有不同時代兵學思想之探討〉,網址:〈http://www.mnd.gov.tw/division/~defense/〉。檢索日期:2022年8月4日。
李桂生,〈先秦兵家的諸子學性質、學派特徵與基本範疇〉,《諸子學刊第二輯》。網址:〈http://www.homeinmists.com/FangYong/Journal02.article21.htm〉。檢索日期:2022年8月1日。
知古書院,2016年10月26日。〈先發制人的迷思,來自於軍事哲學的誤導〉,《知古書院》,網址:〈http://holisticthinking.tw/war-essence-of-preemption/〉。檢索日期:2022年8月30日。
孫中山,1921年12月10日,〈軍人精神教育〉,《中山學術資料庫》,參閱網址:。檢索日期:2022年11月15日。
商業週刊,2021年3月8日,〈《戰略大歷史》:為何說「戰爭無非是以另一種手段延續的政治」?〉,網址:https://www.hk01.com/哲學/595074/《戰略大歷史》/為何說「戰爭無非是以另一種手段延續的政治」。檢索日期,2023年1月12日。
張文杰,2019年1月8日。〈從經典軍事理論中汲取戰爭智慧〉,《解放軍報》,〈http://www.mod.gov.cn/big5/jmsd/2019-01/08/content_4833998.htm〉。檢索日期:2022年10月10日。
張玲玲,〈強化精神教育 厚植總體戰力〉,《青年日報》,2022年9月29日,網址:〈https://www.ydn.com.tw/news〉。檢索日期:2022年11月29日。
陳秀雋,《孫子兵法研究》,網址:〈http://www.tcssh.tc.edu.tw/resource/bulletin/tcssh_4/html/chen2.htm〉。檢索日期2022年11月2日。
黃樸民,2012年7月27日。〈追求「功利」:《孫子兵法》的核心精神〉,山東孫子研究會,〈http://www.sunzistudies.com/lao/show.asp?id=205〉。檢索日期:2022年10月9日。
貳、英文參考文獻
一、專書
Bischof, Günter & Saki Dockrill. 2000.Cold War Respite: The Geneva Summit of 1955. Baton Rouge: 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Farrell, Theo. 2005.The Norms of War: Cultural Beliefs and Modern Conflict. Boulder: Lynne Rienner.
Hart, B. H. Liddell. 1967.Strategy: The Indirect Approach .London: Faber and Faber.
Heuser, Beatrice. 2010.The Evolution of Strategy:Thinking War from Antiquity to the Presen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olsti, Kalevi J. 1996. The State, War, and the State of War.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Keohane, Robert and Joseph Nye. 2001. 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 NewYork: Longman.
Moseley, Alexander, 2002. A Philosophy of War. New York: Algora.
Murray, Williamson and Peter R. Mansoor. 2012. Hybrid Warfare: Fighting Complex Opponents from The Ancient World to The Present.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Organski, A.F.K.and Jacek Kugler. eds., 1980.The War Ledger.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Smith, Hugh. 2005. On Clausewitz: A Study of Military and Political Ideas. Basingstoke: Palgrave.
von Clausewitz, Carl. 1976. On War. Michael Howard and Peter Paret. tran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von Clausewitz, Carl. 1993 .On War, edited and translated by Michael Howard and Peter Paret.New York: Alfred A. Knopf.
Waltz, Kenneth N. 1979.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London: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二、專書文章與期刊
Alford, Jonathan. 1981. “The Usefulness and Limitations of CBMs,” in William Epstein & Bernard T. Feld, eds., New Directions in Disarmament.New York: Praeger Publishers, pp.134-143.
Ashley, Richard K. 1988. “Untying the Sovereign State: A Double Reading of the Anarchy Problematique,” Millennium, Vol. 17, No. 2 , pp. 227-262.
Baskerville, R. 1991. “Risk Analysis as a Source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Computers & Security Vol.10, No.8,pp.749–764.
Booth, Ken. 1994. “Strategy,” in A. J. R. Groom and Margot Light. eds.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 Guide to Theory. London: Mansfield Publishing Limited,pp.109-119.
Daniel, Moran. 2002. “Strategic Theory and the History of War,” In John Baylis et al. eds. Strategy in the Contemporary World: An Introduction to Strategic Studie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15-32.
Gooch, John 1980. “Clio and Mars: The Use and Abuse of History,” Journal of Stragetic Studies, Vol.3, No.3, pp.21-36.
Hammas, Thomas X. 2017. “Fourth Generation Warfare Evolves Fifth Emerges,"Military Review, Vol.87, No.3, pp.14-23.
Harrison, Mark.1988. “Resource Mobilization for World War II: the U.S.A. , U.K. , U.S.S.R. , and Germany, 1938-1945,” Economic History Review, Vol. 41, No. 2, pp. 171-192.
Merton, Robert K. 2005.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in Nico Stehr and Volker Meja eds., Society and Knowledge: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s in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and Science.New Brunswick: Transaction, pp.35-66.
Paret, Peter 1986 .“Clausewitz,” in Peter Paret ed., Makers of Modern Strategy: From Machiavelli to the Nuclear Age,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p.186-213.
Schwartz, S. H., 1994. “Are There Universal Aspects in the Structure and Contents of Human Values?,”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Vol.50, No.4, pp.19–45.
Vennesson, Pascal, 2017. “Is Strategic Studies Narrow? Critical Security and the Misunderstood Scope of Strategy,” Journal of Strategic Studies, Vol.40, No.3,pp. 358-391.
Wendt, Alexander. 2003. “Why A World State Is Inevitable?” 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Vol.9, No.4, pp.491-542.
三、網路
Department of Political and Security Council Affairs & United Nations Center for Disarmament. 1982. “Comprehensive Study on Confidence-Building Measures,” Report of the Secretary-General, New York: United Nations Publication, pp. 6-10,.檢索日期:2022年11月4日。
Allison, Graham. 2015. “The Thucydides Trap: Are the U.S. and China Headed for War?,” The Atlantic, September 4, 2015, 檢索日期:2022年12月4日。
Hofweber, Thomas. 2020.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Metaphysics Research Lab, Stanford University.〈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1207191450/https://plato.stanford.edu/entries/logic-ontology/〉檢索日期:2022年11月14日。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