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中共衛星發展戰略對印太安全影響之研究-以北斗衛星為例
作者:楊國智
作者(外文):Gwo-Jyh Yang
校院名稱: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博士班
指導教授:翁明賢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3
主題關鍵詞: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全球定位系統建構主義敵手共生印太安全BeiDou Satellite Navigation System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ConstructivismAdversary SymbiosisIndo-Pacific Securit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
中國大陸的衛星發展戰略已經成為實現國家整體現代化和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北斗導航衛星是中國大陸衛星技術發展的重要成果之一。該系統建設和應用對中國大陸的「國家安全」和「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是中國大陸決策實施的國家重大科技工程。為「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制定了「三步走」發展規劃,從1994年開始發展的試驗系統(第一代系統)為第一步;2004年開始發展的正式系統(第二代系統)為第二步。至2012年完成對亞洲、太平洋大部分地區的覆蓋並正式提供衛星「導航」服務,「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第三代系統)為第三步在2018年覆蓋「一帶一路」國家,2020年完成實現全球的衛星「導航」功能。
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於2020年7月31日宣布,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並且30顆北斗三號「全球組網」衛星全部到位完成原計畫。這項成就為中國大陸帶來一個完全自主研發、可管控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使中國大陸能夠在國際上與其他全球定位系統如美國的「全球定位系統」(GPS)、俄羅斯的「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LONASS)和歐盟的「伽利略定位系統」(Galileo),並列世界4大「衛星導航系統」。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將為中國大陸提供更加精確、高效的衛星導航服務,同時也將為世界各國提供更加全面、開放的衛星導航選擇。中國大陸衛星技術的發展戰略以北斗導航衛星為例,體現不斷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推進中國大陸現代化的戰略方針。
本研究將全面探討中國大陸衛星發展戰略對印太安全的影響,並以北斗衛星為例進行深入分析,運用溫特「建構主義」理論中的「敵手共生」模式,探討中國大陸在太空領域發展的政策、組織及資源對印太地區的影響。
中國大陸的「軍工複合體」是其太空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柱。這種模式使得中國大陸的航天產業能夠獲得國家資源的大量支持,並與國防、經濟等方面緊密聯繫,形成產業上的優勢。中國大陸的「自群體的內在團結」是通過發展太空高科技實力,加強了國際地位;加強自己的內在團結,凝聚人民向心。同時,中國大陸也在建構對方為敵人之角色方面表現出色,運用了「投射認同」的策略,從而使得太空競逐成為中、美兩個對立之間的爭奪不會落幕。
中國大陸近年來在軍民融合領域的發展取得了不少進展,尤其是在高新科技方面。這些科技的發展不僅是對中國大陸的「經濟發展」和「國防建設」有著重要意義,同時也對全球安全穩定帶來了不確定因素。在美、中之軍事對抗和科技競爭不斷加劇的背景下,中國大陸的高新科技發展將對國際安全格局產生深遠影響。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在軍事運用上,目前對台灣是構成極大軍事威脅,台灣需關注中國大陸情勢發展,需有應對的部署和防制,以應對未來科技新局勢的變化,可以通過加強科技創新和技術研發,提高自身的技術實力,並建立健全的科技安全體系,以確保自身的安全和發展。
China's satellite development strategy has evolved into an essential component of the country's overall modernis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mong them, the 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is a significant success in the development of satellite technology in China. The development and use of this system is critical to mainland China's national securit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t is a significant nation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y project decided and implemented b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hina has devised a "three-step" development strategy for the BeiDou satellite navigation system, with the first phase being the pilot system (first generation system) developed since 1994, followed by the official system (second generation system) developed since 2004. The third step aims to cover the countries of the "One Belt, One Road" initiative by 2018, and the worldwide satellite navigation function will be accomplished by 2020.
On July 31, 2020,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President Xi Jinping announced the formal launch of the Beidou-3 worldwide satellite navigation system, as well as the completion of the original plan with the installation of all 30 Beidou-3 global satellites. This achievement brings a fully autonomous and controllable global satellite navigation system to mainland China, allowing it to compete with other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s such as the United State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Russia's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LONASS), and the European Union's Galileo positioning system.
The BeiDou satellite navigation system will deliver more precise and efficient satellite navigation services to mainland China, as well as more complete and open satellite navigation alternatives to the rest of the world.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China's continental satellite technology, for example, is centered on the 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which reflects the strategic direction of continuously expanding independent innovation capacity and boosting Chinese mainland modernization.
This study will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China's land satellite development strategy on Indo-Pacific security, using the Beidou satellite as an example for in-depth analysis, and applying Wendt's constructivist theory's "adversary symbiosis" model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China's policies, organization, and resources in space development on the development of US-China relations.
China's "military-industrial complex" in particular is an essential pillar of the country's space industry development. This paradigm has allowed China's space sector to receive significant backing from national resources while also being intimately linked to national defense and economic issues, resulting in an industrial edge. Mainland China's "inner solidarity of the self-group" goal is to strengthen its worldwide position by developing high-tech capabilities in space, as well as to strengthen its own inner solidarity and unite its people. At the same time, China has done an amazing job of establishing the role of the opponent as the enemy, employing the "projecting identity" method, so that the space race has become a never-ending conflict between two opposing camps.
China has achieved significant progress in recent years in the field of 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 particularly in high technology. The advancement of these technologies is critical not only to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national defense construction, but also to global security and stability. With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increasingly at odds militarily and technologically, the growth of high technology in mainland China will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international security scene.
Taiwan must monitor the evolution of China's military situation and have a forward-thinking deployment and defense structure in place to deal with future changes in the new technology environment.
參考文獻 0
中文部分
專書
1.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2009/1/1。《毛澤東文集第8卷》。北京市:人民出版社。
2.中國航太科技集團公司,1997。《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院史》。北京市:中國航太科技集團公司。
3.王玉民,1994。《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原理》。臺北市: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4.王軍、但興悟,2008/3/1。《中國國際關係研究四十年》。北京市:中央編譯社。
5.石磊、王春河、張宏顯、陳忠慶,2011/11/1。《錢學森的航天歲月》。北京市:中國宇航出版社。
6.朱浤源,1999。《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臺北市:正中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7.江澤民,2006。《江澤民文選第三卷》。北京市:人民出版社。
8.李承志,1998。《空間技術與社會》。濟南市: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
9.易思安(Ian Easton),2018。《中共攻台大解密》。台北市: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0.林隆儀,2010。《論文寫作要領》。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11.段家鋒、孫正豐、張世賢主編,1987。《論文寫作研究》。台北市:三民書局。
12.倪世雄等著,2001/7。《當代西方國際關係理論》。上海市:復旦大學出版社。
13.翁明賢,2010。《解構與建構臺灣的國家安全戰略研究(2000--2008)》。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14.翁明賢著,2011。《從敵手共生模式解析東亞戰略情勢》。新北市: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
15.馬振坤,2008/10。《中國安全戰略與軍事發展》。新北市:華立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16.張仕波,2017。《推進強軍偉業的戰略思考》。北京市:人民出版社。
17.喬松樓,2000/1。《軍事高技術ABC》。北京市:解放軍出版社。
18.曾錦城,1999/7/15。《下一場戰爭?中共國防現代化與軍事威脅》。台北市:時英出版社。
19.鈕文英,1998。《教育研究方法論文寫作》。臺北市:雙葉書廊有限公司。
20.劉火盛,2014。《大陸企業徵信實務》。台北市:財團法人金融研究院。
21.劉繼元,1992。《今日中國:航天工業》。北京市:中國宇航出版社。
22.鄧小平,2009/11/1。《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北京市:人民出版社。
23.閻學通,2000。《美國霸權與中國安全》。天津市:天津人民出版社。
24.謝軍、常進、叢飛,2022/4。《北斗導航衛星》。北京市:國防工業出版社。
25.韓乾,2008。《研究方法原理》。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6.龔盛輝,2022/5。《中國北斗》。濟南市:山東文藝出版社。

專書譯著
1.Alexander Wendt著,秦亞青譯,2000/12/1。《國際政治的社會理論》(Social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
2.Anthony.M.Orum著,董雲虎譯,1989/9。《政治社會學導論-對政治實體的社會剖析》(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Sociology)。浙江省:浙江人民出版社。
3.Karl R. Popper著,李豐斌譯,1987/2。《歷史定論主義的窮困》(The Poverty of Historicism)。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4.Peter Bloom著,王曉伯、鍾玉玨譯,2021/4/21。《隱形牢籠:監控世代下,誰有隱私、誰又有不受控的自由?》(Monitored: Business and Surveillance in a Time of Big Data)。台北市: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5.張純如(Iris Chang)著,張定綺、許耀雲譯,1996/12/30。《中國飛彈之父》(Thread of the Silkworm)。台北市: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6.傅高義(EZRA EVOGEL)著,譯者馮克利、顧淑馨,2012/7/10。《鄧小平改變中國》(Deng Xiaoping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a)。台北市: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7.道棣(Dougherty, James E.)著,佛治格拉夫(Pfaltzgraff, Robert L.)合著者,洪秀菊譯,1990/7。《爭辯中之國際關係理論》(Contending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台北市: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專書論文
1.洪子傑、陳穎宣,2018/12。〈中國銳實力〉,歐錫富、黃宗鼎主編,《2018中共軍政發展評估報告》。台北市:財團法人國防安全研究院,頁60-61。
2.翁明賢,2013。〈大陸與民進黨互動模式之可行性方案探討〉,吳建德、王海良等主編,《對立的和諧:跨越兩岸關係深水區》。臺北市: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頁405-406。
3.楊忠成、賈俊明,2005/11。〈太空戰略〉,中國空軍百科全書編審委員會,《中國空軍百科全書》。北京市:航空工業出版社,頁88。

期刊論文
1.Alexander Wendt,2001/5/27。〈國際政治中的三種無政府文化〉,《歐美季刊》,第15卷第2期(2001年夏季號),頁157。
2.丁樹範,2009/3。〈2008年中國的國防:透明化,安全認知,和軍力發展的分析〉,《展望與探索》,第7卷第3期,頁10-11。
3.丁樹範,2011/5。〈2010年中國的國防:仍有改進空間〉,《展望與探索》,第9卷第5期,頁23。
4.王志軍,2009。〈美國軍工複合體及其對中美關係的消極影響〉《上海交通大學學報》,2009年第4期,頁30。
5.王崑義,2011/4。〈中國發展北斗衛星系統對台灣安全的威脅與因應之道〉,《全球政治評論》,第34期,頁69。
6.王學軍,2011。〈安全研究的建構主義轉向〉,《教學與研究》,2011年第5期,頁77-78。
7.古書鴻、吳戰平、胡家敏、谷曉平、張波,2019/4/11。〈智慧農業氣象,助力現代農業〉,《大眾科學》,2019年2期,頁18-21。
8.老記,2011/1。〈深度解析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發展〉,《衛星與網路》,2011年第1期,頁30。
9.宋偉,2008/2。〈國際規范、國家認同與國家行為「國家安全的文化」述評〉,《國際政治研究》,2008年第2期,頁71-72。
10.宋偉,2008/4。〈國家認同與共有觀念—對社會建構主義核心概念的反思〉,《國際政治科學》,2008年第4期,頁104。
11.李世琛,2016/12。〈衛星導航系統發展及其軍事應用特點分析〉,《數位通信世界》,2016年第12期,頁12。
12.李貴發,2011/3〈淺談太空作戰及台灣因應之道〉,《尖端科技》,頁66。
13.沈有忠,2020/12。〈從軟實力變銳實力?論孔子學院在「中國」崛起中的角色〉,《展望與探索》,第18卷第12期,頁67-68。
14.辛潔,趙偉,張之學,2015。〈衛星導航系統發展及其軍事應用特點分析〉,《導航定位學報》,2015年第3卷第4期,頁38-43。
15.林明智、葉勁宏,2022/2。〈中國大陸發展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之軍事戰略意涵〉,《空軍學術雙月刊》,第686期,頁19-42。
16.洪子傑,2022/4/22。〈「十四五」時期中共推動「北斗」衛星發展規劃〉,《國防安全雙週報》,第52期,頁45-46。
17.胡宏洋、胡敏遠,2021/12。〈中國大陸人工智慧在軍事領域運用之研究〉,《空軍學術雙月刊》,第685期,頁102。
18.唐超,2003/6。〈中國常規潛艇發展歷程〉,《艦載武器》,2003年第6期,頁26。
19.秦亞青,2001/4。〈國際政治的社會建構-溫特及其建構主義國際政治理論〉,《美歐季刊》,第15卷第2期(2001年夏季號),頁231-232。
20.秦亞青、亞歷山大·溫特,2005/1。〈建構主義的發展空間〉,《世界經濟與政治》,2005年第1期,頁8-12。
21.翁明賢,2010。〈國家安全戰略研究典範的移轉-建構淡江戰略學派之芻議〉,《台灣國際研究季刊》,第6卷第3期,2010年秋季號,頁92。
22.高琦,2018/4/3。〈北斗衛星定位系統在現代物流軟體中的應用分析〉,《通訊世界》,2018年第1期,頁301。
23.張凱銘,2009/4。〈中國學術界對建構主義國際關係理論的研究〉,《全球政治評論》,第26期,頁39。
24.張琪閔、莊水平,2016/10/1。〈由中共近代領導人淺析建軍備戰深化之研究〉,《海軍學術雙月刊》,第50卷第5期,頁100。
25.莊國平,2013/6。〈中共公布《中國武裝力量的多樣化運用》白皮書的戰略意涵〉,《清流月刊》,第6期。
26.莫大華,1996/9/1。〈「安全研究」之趨勢〉,《問題與研究》,第35卷第9期,頁65-78。
27.莫大華,1999/9。〈論國際關係理論中的建構主義〉,《問題與研究》,第38卷第9期,頁94。
28.莫大華,2002/6。〈建構主義式的安全研究途徑‐哥本哈根學派與批判性安全研究學派之比較研究〉,《復興崗學報》,第74期,頁303。
29.莫大華,2002/9。〈國際關係「建構主義」的原型、分類與爭論-以Onuf、Kratochwil及Wendt 的觀點分析〉,《問題與研究》,第41卷第5期,頁114。
30.郭樹勇,2004。〈試論建構主義及其在中國的前途〉,《世界經濟與政治》,第10期,頁21-28。
31.陳穎萱,2021/12/24。〈中共利用學術合作促進軍事現代化〉,《國防安全雙週報》,第44期,頁41-46。
32.舒孝煌,2018/11/9。〈美國成立太空軍的前景與障礙〉,《國防安全雙週報》,第21期,頁32。
33.黃秋龍,2007/2。〈「2006中國的國防」白皮書之評析〉,《展望與探索》,第5卷第2期,頁5-9。
34.楊志恆,2006/2。〈胡錦濤的科學發展觀建軍與高階將領人事調整〉,《展望與探索》,第4卷第2期,頁7。
35.廖文義,2006/6。〈國際關係理論中的建構主義學派〉,《通識研究集刊》,第9期,頁4。
36.趙家榮、梁炎鋒,2018/1/16。〈我國衛星導航系統發展及其軍事應用特點分析〉,《中國新通訊》,2017年第19卷第21期,頁83。
37.劉永濤,1999/9。〈當代西方建構主義取向評析〉,《現代國際關係》,1999年第9期,頁39。
38.劉振興,2017/3。〈「中國軍民融合發展報告2016」及其現實問題〉,《展望與探索》,第15卷第3期,頁39。
39.鄭端耀,2001/4。〈國際關係「社會建構主義理論」評析〉,《美歐季刊》,第15卷第2期(2001年夏季號),頁199-200。
40.謝游麟,2020/2。〈美國建立太空軍之意圖與影響〉,《戰略安全研析》,第160期,頁21。
41.鍾堅,2018/6。〈中國大陸北斗衛星定位系統近況〉,《展望與探索》,第16卷第6期,頁5。
42.韓國璋,2017/10。〈太空科技發展〉,《新新季刊》,第15卷第4期,頁71。
43.羅際芳、林文清,2011/9。〈美國的中國政策(1949~2004)〉,《東海大學圖書館館訊》,第120期,頁48-55。

研討會論文
1.孫本初,2005/05/24。〈如何寫好一篇優質的碩博士論文〉,發表於「撰寫碩博士論文與投稿學術期刊」論壇。新北市:臺北大學,頁1-7。
2.孫家棟,2012/12/8。〈北斗衛星導航與空間安全〉,發表於「2012年第11屆中國國家安全論壇」研討會。北京市: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國家安全政策委員會,頁2。
3.翁明賢,2013/4/27。〈安全研究的再省思:建構主義研究途徑與方法〉,「第九屆紀念紐先鍾老師戰略國際學術」研討會。新北市: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頁39。

網際網路



1.2009/11/6。〈胡錦濤:中國將和平開發利用空天〉,《BBCNWES中文》,〈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a/2009/11/091106_hujintao_china_space〉。
2.2009/3/4。〈2009年中國軍費將增長14.9%〉,《BBC CHINESE.com》,〈http://news.bbc.co.uk/chinese/trad/hi/newsid_7920000/newsid_7922700/7922786.stm〉。
3.2009/8/17。〈共和國的足跡-1964年:「兩彈一星」建功勳〉,《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http://big5.www.gov.cn/gate/big5/www.gov.cn/test/2009-08/17/content_1394231.htm〉。
4.2011/3/31。〈中國發表2010年國防白皮書〉,《BBC NEWS 中文》,2011年3月31日,〈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a/2011/03/110331_china_defence_whitepaper〉。
5.2011/4/23。〈中國載人航太工程簡介〉,《中國載人航天》,〈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0701084842/http://www.cmse.gov.cn/art/2011/4/23/art_24_1054.html〉。
6.2011/5/3。〈中國今年維穩預算首超軍費〉,《法國國際廣播電台》,〈https://www.rfi.fr/tw/%E4%B8%AD%E5%9C%8B/20110305-%E4%B8%AD%E5%9C%8B%E4%BB%8A%E5%B9%B4%E7%B6%AD%E7%A9%A9%E9%A0%90%E7%AE%97%E9%A6%96%E8%B6%85%E8%BB%8D%E8%B2%BB〉。
7.2012/4/31。〈中國軍費2012年繼續保持兩位數增長受到國際關注〉,《法國國際廣播電台》,〈https://www.rfi.fr/tw/%E4%B8%AD%E5%9C%8B/20120304-%E4%B8%AD%E5%9C%8B%E8%BB%8D%E8%B2%BB2012-%E5%B9%B4%E7%B9%BC%E7%BA%8C%E4%BF%9D%E6%8C%81%E5%85%A9%E4%BD%8D%E6%95%B8%E5%A2%9E%E9%95%B7%E5%8F%97%E5%88%B0%E5%9C%8B%E9%9A%9B%E9%97%9C%E6%B3%A8〉。
8.2012/6/26。〈中國航天的宇宙雄心〉,《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https://zh.cn.nikkei.com/china/ccompany/2797-20120626.html〉。
9.2013/3/5。〈中國2013年國防預算將增長10.7% 達到1147億美元〉《鉅亨網新聞中心》,〈https://news.cnyes.com/news/id/1624128〉。
10.2013/5/6。〈讓「北斗」實現高精度〉,《北斗衛星導航系統》,〈http://www.beidou.gov.cn/zt/dhnh/dsjwxdhxsnh/nhdt/201712/t20171210_11873.html〉。
11.2013/8/6。〈細數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新浪科技》,〈https://tech.sina.com.cn/d/2013-08-06/15238610961.shtml〉。
12.2015/3/4。〈2015年中國國防預算增長幅度為10%左右 比去年有所下降〉《人民網》,〈http://military.people.com.cn/BIG5/n/2015/0304/c172467-26637431.html〉。
13.2015/9/15。〈中國北斗衛星定位產品銷台威脅國安〉,《自由時報》,〈https://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915545〉。
14.2015/9/6。〈習近平5次公開強調軍民融合,工信部將編制十三五規劃〉,《上海證劵報》,〈https://news.cnstock.com/industry,zxk-201509-3553951.htm〉。
15.2016/09/15/。〈習近平引領航天夢助推中國夢〉,《中國共產黨新聞網》,〈http://cpc.people.com.cn/xuexi/BIG5/n1/2016/0915/c385474-28718006.html〉。
16.2016/3/5。〈中國2016軍費4.8兆台幣為我國防預算15.4倍〉《自由時報》,〈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1622426〉。
17.2017/3/16。〈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介紹〉,《北斗衛星導航系統》,〈http://www.beidou.gov.cn/xt/xtjs/201710/t20171011_280.html〉。
18.2017/3/6。〈財政部:2017年中國國防支出預算約1萬億元增長7%〉《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http://big5.www.gov.cn/gate/big5/www.gov.cn/xinwen/2017-03/06/content_5173941.htm〉。
19.2018/1/18。〈中國使用面部識別在遠西地區的村民中圍欄〉,《彭博社(Bloomberg News)》,〈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18-01-17/china-said-to-test-facial-recognition-fence-in-muslim-heavy-area?leadSource=uverify%20wall〉。
20.2018/1/18。〈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交通運輸行業應用專項規劃(公開版)〉,《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https://www.mot.gov.cn/zhengcejiedu/beidouwxdhxt/xiangguanzhengce/201801/t20180119_2981271.html〉。
21.2018/3/5。〈相當台灣軍費16倍!中國公布2018國防預算,帳面至少5.1兆〉《YAHOO新聞》,〈https://tw.news.yahoo.com/%E4%B8%AD%E5%9C%8B%E8%BB%8D%E8%B2%BB%E7%9F%A5%E5%A4%9A%E5%B0%91-%E5%B8%B3%E9%9D%A2%E8%87%B3%E5%B0%915-1%E5%85%86-%E7%9B%B8%E7%95%B6%E6%88%91%E5%9C%8B%E5%9C%8B%E9%98%B2%E9%A0%90%E7%AE%9716%E5%80%8D-042601607.html〉。
22.2018/9/21。〈中國北斗全球化與「太空絲綢之路」的疑慮〉,《BBC NEWS中文》,〈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45606188〉。
23.2019/12/06。〈鄧小平:開啟中國資訊革命征程〉,《人民網》,〈http://cpc.people.com.cn/BIG5/n1/2019/1206/c69113-31493967.html〉。
24.2019/12/19。〈中國完成北斗系統布局:「一帶一路」立體化與中美太空競爭〉,《BBC NEWS中文》,〈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50854249〉。
25.2019/12/21。〈美國創建太空軍應對中國俄羅斯競爭與威脅〉,《BBC NEWS中文網》,〈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50878499〉。
26.2019/3/22。〈現代作戰體系的關鍵支撐有哪些〉,《搜狐網》,〈https://www.sohu.com/a/303073720_329822〉。
27.2019/5/19。〈基於北斗的星基增強服務和地基增強系統〉,《北斗產業資訊平臺》,〈https://www.qxwz.com/zixun/393934712〉。
28.2019/7/24。〈中國歷屆國防白皮書亮點回眸〉,《新華網》,〈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9-07/24/c_1124792691.htm〉。
29.2020/11/27。〈中科星圖探索「北斗+高分」技術融合〉,《新華網》,〈http://www.xinhuanet.com/expo/2020-11/27/c_1210905422.htm〉。
30.2020/4/21。〈「東方紅一號」系列故事:代號「581」的秘密工程〉,《新浪科技》,〈https://tech.sina.com.cn/d/s/2020-04-21/doc-iircuyvh9026089.shtml〉。
31.2020/5/10。〈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北斗衛星導航系統》,〈http://www.beidou.gov.cn/〉。
32.2020/5/20。〈中國反衛星武器研發超越美俄,僅試驗2次就成功〉,《每日頭條》,〈https://kknews.cc/zh-tw/military/lvxmme9.html〉。
33.2020/7/31。〈北斗三號可「雙向」通訊用戶可以短報文功能緊急通訊〉,《NOW新聞》,〈https://news.now.com/home/international/player?newsId=400018〉。
34.2020/9/18。〈美打造未來艦隊,嗆中追不上〉,《自由時報》,〈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1400501〉。
35.2020/9/25。〈中國北斗「走出去」天下誰人不識君〉,《泰國—東盟博覽》,〈https://www.tap-magazine.net/blog-cn/ca51〉。
36.2021/4/12。〈60年前的首次載人空間飛行開創了一個「新時代」〉,《聯合國》,〈https://news.un.org/zh/story/2021/04/1081852〉。
37.2021/4/12。〈一文帶你回顧中國人的太空征程史〉,《中國數字科技館》,〈https://www.cdstm.cn/subjects/jcnrtj/202104/t20210412_1045774.html〉。
38.2021/6/26。〈中國啟用天宮空間站-美國擔心太空主宰地位受威脅〉《BBC中文網》,〈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57600910〉。
39.2021/8/27。〈1986年7月8日中國國內衛星通信網建成〉,《當代中國》,〈https://www.ourchinastory.com/zh/1958/%E4%B8%AD%E5%9C%8B%E5%9C%8B%E5%85%A7%E8%A1%9B%E6%98%9F%E9%80%9A%E4%BF%A1%E7%B6%B2%E5%BB%BA%E6%88%90〉。
40.2021/9/7。〈1988年9月7月中國發射首顆自製極軌氣象衛星〉,《當代中國》,〈https://www.ourchinastory.com/zh/2387/%E4%B8%AD%E5%9C%8B%E7%99%BC%E5%B0%84%E9%A6%96%E9%A1%86%E8%87%AA%E8%A3%BD%E6%A5%B5%E8%BB%8C%E6%B0%A3%E8%B1%A1%E8%A1%9B%E6%98%9F〉。
41.2022/12/17。〈北斗系統再次獲得國際認可為全球搜救服務〉,〈搜狐新聞〉,〈https://www.sohu.com/a/618283715_189820〉。
42.2022/3/30。〈北斗搜救載荷正式通過國際搜救技術審核〉,《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局》,〈https://www.msa.gov.cn/html/xxgk/hsyw/20220330/5A78790E-0451-4C49-B597-0EAE8EA1FD04.html〉。
43.2022/4/6。〈國家發展改革委高技術司主要負責同志就推動「十四五」北斗產業發展答記者問〉,《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https://www.ndrc.gov.cn/xwdt/xwfb/202204/t20220406_1321639.html?code=&state=123〉。
44.2022/5/19。〈2022年軍民融合行業研究報告〉,《廣東21�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