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春秋秦文字書法研究
作者:余碧珠
作者(外文):YU, PI-CHU
校院名稱:明道大學
系所名稱:中華文化與傳播學系博士班
指導教授:陳維德 林進忠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4
主題關鍵詞:春秋秦文字書法Spring and autumn periodQin charctersCalligraph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0
春秋秦文字書法研究
摘 要
「秦文字」概念形成始於王國維,他將戰國文字分為「東西二土文字」,後來的研究以朝向秦文字是西周文字的繼承,於是把秦文字獨立出來,稱為「周秦文字」或「西土文字」。秦文字是繼承漢字古文字系統並且開創漢字今文字學、秦漢文字學系統的重要文字及關鍵,是文字藝術的瑰寶,也是學習和研究書法演變歷程的重要史料,甚值得研究。本文主要針對春秋秦文字的書法字形演變及風格作比較研究,呈現春秋秦文字在漢字中的地位。本研究的問題,是探討西周至春秋早期、春秋中晚期的文字有何特色,各期之間的文字各有何異同。本研究的範圍包括西周至春秋晚期出土的器物,有金屬青銅、玉石、漆器等,以其上的銘文作文字形體變化的脈絡研究。本研究採取文獻研究法、字形比較法。對春秋秦文字提出三個比較方向,亦即取同字異構者、字形小異者及字形較古者,進行比較分析。由比較分析中看出文字的傳承與書寫運用的變化,讓秦文字在漢字的歷史發展的脈絡中呈出清楚的時代地位與角色。研究結果顯示,春秋秦文字確實是承襲西周而來,並且下開秦小篆之姿,是書法藝術史上重要的關鍵時代!
關鍵字:春秋、秦文字、書法
Study on Word Calligraphy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nd Qin Dynasty
Summary
The formation of the concept of "Qin characters" began with Wang Guowei. He divided the Warring States characters into "Eastern and Western characters". Later research showed that the Qin characters were the inheritance of the Western Zhou characters, so the Qin characters were separated and called "Zhou and Qin characters" ” or “Western script”. Qin characters are important characters and keys that inherit the ancient Chinese character system and create modern Chinese character philology and the Qin-Han philology system. They are a treasure of the art of writing and an important historical material for learning and researching the evolution of calligraphy. They are worth studying. This article mainly conducts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evolution and style of calligraphy fonts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d Qin characters, and presents the status of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d Qin characters in Chinese characters. The problem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riting from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to the early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nd the middle and lat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nd what ar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writings in each period. The scope of this study includes the artifacts unearthed from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to the lat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including metal bronze, jade, lacquerware, etc., and the inscriptions on them are used to study the context of changes in text form. This research adopts literature research method and glyph comparison method. Three comparison directions are proposed for the Spring, Autumn and Qin characters, that is, those with the same characters and isomers, those with slightly different character shapes, and those with older character shapes are used for comparative analysis. From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we can see the changes in the inheritance of characters and the use of writing, giving Qin characters a clear status and role in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haracters.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d Qin characters were indeed inherited from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and developed into the Qin Xiaozhuan style. This is an important and critical era in the history of calligraphy art!
Keywords: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Qin characters, calligraphy
參考文獻
一、參考書目
于還素:《書道全集殷.商.秦》,大陸書店,78年1月。
于省吾:《商周金文錄遺》,1957年。
于省吾:《雙劍誃古器物圖錄》,1940年。
于省吾:《雙劍誃吉金圖錄》,1934年。
上海博物館編:《認識古代青銅器》,台北,藝術家出版社,1995年版。
王 輝:《秦出土文獻編年》,新文豐出版公司,民國89年9月。
王 輝、程學華:《秦文字集證》,藝文印書館,民國99年11月。
王 輝:《秦文字編四》,中華書局,99年。
王 輝:《秦銅器銘文編年集釋》,三秦出版社,1990年版。
王國維:《觀堂集林》,上海古籍書店,1983年影印,1940年,商務印書館,《王國維遺書》,本。
王文才:《楊慎學譜》,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8月。
王 昶:《金石萃編》,陝西人民美術出版社,1990年12月。
王國維:《王國維遺書》,商務印書館,1940年版。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文史哲出版社,民國77年4月。
李學勤:《東周與秦代文明》,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
李純一:《中國上古出土樂器綜論》,文物出版社,1996年8月。
呂大臨:《考古圖》,1092年,中華書局影印,清四庫全書,1987年。
汪日楨:《歷代長術輯要》,《四部備要術數編》本。
季伏昆:《歷代書法論文選》,上海書畫出版社,1979年。
尚曉周、鄭志剛、夏京州:《金文秦風十帖》,河南美術出版社,2011年5月。
吳昌碩:《缶盧詩》,卷二,光緒十九年安吉吳氏刊本。
吳大澂:《恒軒所見所藏吉金錄》,1885年。
吳大澂:《愙齋集古錄》,1896年。
周曉陸、羅志英、李巍、何薇:《秦文字研究》,西北大學出版社,2021年。
阮 元:《積古齋鐘鼎彝器款識》,1804年。
徐寶貴:《石鼓文整理研究》中華書局,2007年。
容 庚:《金文編》,中華書局,1985年版,張振林、馬國權摹補本。
高士榮:《從秦公器看秦人早期的歷史文化》,西安財經學報,2015年。
馬先醒:《中國歷史圖說(五)秦漢》,世新版,民國73年10月。
馬承源:《中國古青銅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馬幾道(Gilberet,Mattos):《秦石鼓》(The Stone Drums ofCh'in),《華裔學志叢書》第19種,1988年。
馬叙倫:《石鼓文疏記》,商務印書館,1935年。
袁中一、劉金玉:《秦文字類編》,附錄,《漆器及其它木器上的文字及刻符》,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
唐 蘭:《北宋拓石鼓文跋》,《石鼓文》,(後勁本),上海書畫出版社,2001年12月。
郭沫若:《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考釋》,科學出版社,1958年新版。
郭沫若:《石鼓文研究》,《郭沫若全集》,考古編第九卷,科學出版社,1982年。
郭沫若:《商周青銅器銘文研究》,科學出版社,1961年新版。
郭沫若:《金文叢考》,(重訂本),東京文求堂書店,1954年版。
郭沫若:《石鼓文研究》,(與《詛楚文考釋》同本),科學出版社,1982年9月。
曾永義:《儀禮樂器考》,中華書局,1986年。
陳昭容:《秦系文字研究,論石鼓文的相對年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發行,中華民國92年7月初版。
陳昭容:《秦系文字研究》,東海大學博士論文,1996年6月。
陳邦懷:《一得集》,齊魯書社,1989年。
張懋鎔:《古文字與青銅器論集》,科學出版社,2019年12月。
楊 慎:《石鼓文音釋》,函海本,《叢書集成初編》,1515,中華書局,1985年影印。
楊 慎:《升庵外集》,王昶《金石萃編》,陝西人民美術出版社,1990年12月。
裘錫圭:《文字學概要》,商務印書館,1988年版。
趙宏主:《吳昌碩篆春臨石鼓文二種》,中國書店,2018。
趙天行:《泊爐書學五種末冊 常用碑帖文字註解》,存文出版社,78年。
趙明誠:《金石錄》,《中國書畫叢書》本,上海書畫社,1985年。
劉心源:《奇觚室吉金文述》,1902年。
劉 雨、張亞初:《西周金文官制研究》,中華書局,1986年版。
薛尚功:《歷代鐘鼎益彝器款識法帖》,中華書局,1983年,影印朱謀垔本。
歐陽修:《集古錄跋尾》,《歐陽修全集》,中國書店,1994年12月。
羅振玉:《三代吉金文存》,1937年。
羅振玉:《貞松堂集古遺文》,1930年。
羅振玉:《貞松堂集古遺文補遺》,1931年。
羅振玉:《秦金石刻辭》,1914年。
羅振玉:《秦金石刻辭》,楚雨樓叢書,第三冊,1916年印。
羅振玉:《三代吉金文存》,1934年影印本,1983年,中華書局重印。
羅君惕:《秦刻十碣考釋》,齊魯書社,1983年版。
袁仲一、劉 鈺:《秦文字類編》,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二、期刊論文
小南一郎:〈石鼓文製作の年代背景〉,《東洋史研究》1997年。
王 輝:〈也談禮縣大堡子山秦公墓地及其銅器〉,《考古與文物》,1998年5期。
王 輝:〈關於秦子戈矛的幾個問題〉,《考古與文物》,1986年6期。
王 輝:〈讀「秦子戈矛考補議」書後〉,《考古與文物》,1990年1期。
王 輝:〈秦兵三戈考〉,《陜西歷史博物館館刊》,第四輯,西北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王輝、焦南峰、馬振智〈秦公大墓石磬殘銘考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7本2分,1996年。
王 輝:〈秦文字釋讀訂補(八篇)〉,《考古與文物》,1997 年5期。
王 輝:〈秦器銘文叢考〉,《文博》,1988年2期。
王 輝:〈秦器銘文叢考續〉,《考古與文物》,1989年5期。
王 輝:〈由「天子」「嗣王」「公」三種稱謂說到石鼓文的時代〉,《中國文字》新二十期,藝文印書館 1995年。
王 輝:〈由「天子」「嗣王」「公」三種稱謂說到石鼓文的時代一文補記〉,《中國文字》,新二十一期,藝文印書館,1996 年。
王 輝:〈論秦景公〉,《史學月刊》,1989年3期。
田亞岐、張文江;〈禮縣大堡子山秦陵墓主考辨〉,《唐都學刊》,2007。
白光琦:〈秦公壺應為東周初期器》,《考古與文物》,1995年4 期。
白川靜:〈秦公簋〉,《白鶴美術館誌》,1971年。.
白川靜:〈金文通釋〉,京都:《白鶴美術館》,昭和48年。
白川靜:〈秦公鐘〉,《白鶴美術館誌》,1979年。
伍仕謙:〈秦公鐘考釋〉,《四川大學學報》,1980年2月。
吳鎮烽:〈秦子與秦子墓考辨〉,《文博》,2012年。
吳鎮烽:〈秦兵新發現〉,《容庚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廣東人民出版社,1998年。
李學勤:〈秦懷后磬研究〉,《文物》,2001年,為一期。
李學勤:〈李學勤談青銅器研究的五個方面〉,《文藏》,2017年6月3日。
李學勤、艾蘭:〈最新出現的秦公壺〉,《中國文物報》,1995年10月30日,第3版。
李學勤:〈不其簋的佳話〉,收入,《新出青銅器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
李學勤:〈秦國文物的新認識〉,《文物》,1980年9期。
李學勤、艾蘭:〈最新出現的秦公壺〉,《中國文物報》,1995年10月30日,第三版。
李朝遠:〈上海博物館新獲秦公器研究〉,《上海博物館館刊》,第七期,1996年。
李永平:〈新見秦公墓文物及相關問題探識〉,《故宮文物月刊》 1999年5月。
李仲操:〈石鼓最初所在地及其刻石年代〉,《考古與文物》1981年2月。
祝中熹:〈民國初出土秦公簋的文化魅力—兼評丁楠先生《秦公簋》銘文考釋〉,《天水師範學院學報》,2015年1月,第35卷,第1期。
唐 蘭:〈石鼓文刻於秦靈公三年考〉,《申報》文史週刊第二期,1947年。
唐 蘭:〈石鼓年代考〉,《故宮博物院院刊》,1958年1期。
倪晉波:〈秦系文字的時間序列與石鼓文的勒制年代〉,《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文字中心》,2009年5月。
徐寶貴:〈懷后磬年代考〉,《古文字研究》,第二四輯。
徐寶貴:〈石鼓文年代考辨〉,北京大學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國學研究》,第四卷,1997年。
馬敍倫:〈石鼓為秦文公時物考〉,《國立北平圖書館館刊》,1935年7期2月。
馬 衡:〈石鼓為秦刻石考〉,《國學季刊》,1923年1931年,又自印大字本,有器形圖。1977年收入,《凡將齋金石叢稿》中。
馬 衡:〈石鼓為秦刻石考〉,《北京大學國學季刊》,1923年1期1月。
馬 衡:〈石鼓為秦刻石考〉,《北京大學國學季刊》,一卷一期,1923年。
陳維德:〈先鋒本石鼓文章句今釋〉,《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刊》,第三十期,2021年6月。
陳振濂:〈秦文字關聯古物的歷史訊息〉,杭洲日報藝術典藏薦表于文化,2017年11月。
陳信良:〈東周戈劍兵器銘文造型研究〉,《國立台灣藝術大學藝術論文集刊》,第三期,2004年12月。
陳振濂:〈商周金文書法的風格構成與歷史發展〉,翰于浙江美术学院,1988年7月。
陳 平:〈淺談禮縣秦公墓遺存與相關問題〉,《考古與文物》,1998年5期。
陳 平:〈秦子戈、矛考〉,《考古與文物》,1986年2期。
陳昭容:〈秦公簋的時代問題:兼論石鼓文的相對年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4本4分,1993年12月。
陳昭容:〈談甘肅禮縣大堡子山秦公墓地及文物〉,《大陸雜誌》,第95本5分,1997年。
陳昭容:〈談新出秦公壺的時代〉,《考古與文物》,1995 年4期。
陳邦懷:〈金文叢考三則〉,《文物》1964年2期。
黃盛章:〈試論三晉兵器的國別及其關問題〉,《考古學報》1974年1期。
黃盛章:〈新出秦兵器銘刻新探〉,《文博》1988年6期。
黃盛章:〈秦兵器分國、斷代與有關制度研究〉,中國古文字研究會成立十週年學術研討會論文,1988年長春。
黃盛璋:〈秦兵器分國、斷代與有關制度研究〉,《古文字研究》,第21輯,中華書局,2001年版。
黃奇逸:〈石鼓文年代及其相關諸問題〉,《古文字研究論文集》,四川大學學報叢刊,第十輯,1982年,成都。
寇效信:〈秦漢樂府考略──由秦始皇陵出土的秦樂府編鐘談起〉,《陝西師大學報》哲社版1978年1期。
張亞煒:〈禮樂文化之都國寶薈萃之地周原〉,《故宮文物》,月刊,356, 101年11月。
張天恩:〈對「秦公鐘考釋」中有關問題的一些看法〉,《 四川大學學報》,(哲社版)1980年4期。
張懋鎔、劉棟:〈卜淦口高戈考論〉,《考古與文物》,1990年3期。
張光遠:〈秦國文化與史籀作石鼓詩考〉,《故宮月刊》,1979年。
曾肅良:〈零散、崩解、多元與模糊——論書法藝術在後現代社會主體性的質變與堅持〉,《藝文薈粹》,2010年1月。
雍祭春、周曉聰:〈論秦人早期青銅器與秦系文字的形成〉,《西安財經學院學報》,第二十八卷第三期,2015年6月。
賈海生:〈論不其簋銘文中的伯氏即南仲〉,《北方論叢》,為二期第190期,2005。
葛海洋、魏慎玉:〈不其簋略考〉,《滕州博物館刊》,2014年5月。
裘錫圭:〈考古發現的秦漢文字資料對校讀古籍的重要性〉,《中國社會科學》,1980年5期。
裘錫圭:〈關於石鼓文的時代問題〉,《傳統文化與現代化》,1995年1期。
戴春陽:〈禮縣大堡子山秦公墓地及有關問題〉,《文物》,2000年5月。
盧連成:〈秦國早期文物的新認識〉,《中國文字》,新二十一期。
盧連成、楊滿倉:〈陜西寶雞縣太公廟村發現秦公鐘、秦公鏄〉,《文物》,1978年11期。
篠田幸夫:〈石鼓文製作年代考〉,《二松學舍大學論集》,40期。
韓 偉:〈北園地望及石鼓詩之年代小議〉,《考古與文物》,1981年4期。
韓 偉:〈關於秦人族屬及文化淵源管見〉,《文物》,1986年4期。
韓 偉:〈論甘肅禮縣秦公墓遺存與相關問題〉,《文物》,1995年6期。
韓 偉:〈論甘肅禮縣出土的秦金箔飾片〉,《文物》,1995年6期。
三、網路資源
網址: https://encrypted-tbn0.gstatic.com/images?q=tbn%3AANd9GcRgZ2XFCZLXlv0ql0xrQ_mbS4jOlMGxIR2NWFdEEF9EJOS55ZHU&usqp=CAU

https://dict.variants.moe.edu.rbt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