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影像式虛擬實境及超媒體技術在全球資訊網上進行博物館展示教材之開發
書刊名:科技博物
作者:范成偉
出版日期:2000
卷期:4:2
頁次:頁14-30
主題關鍵詞:影像式虛擬實境超媒體技術全球資訊網博物館展示教材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
     隨著資訊社會的來臨,博物館展示數位化已成為必然的趨勢。博物館除了原來著重現場展示外,也應跟進利用新的科技、結合豐富的館藏資源,為博物館創造出新的價值。透過網際網路的博物館網路展示教材,資訊與傳達的技術經由展品的複製及再現,以創造、分享和保存博物館文化的資源。今天、博物館的角色不僅提供當地的社區民眾一個有形的展示,同時更應善用網路的位元,傳送博物館的資源到世界各個角落。 本文企圖以實務面來探討博物館網路展示教材的開發過程。在本案的開發過程中主要利用到兩種主要的網路技術:影像式虛擬實境及超媒體技術。資訊科技發展至今,新的媒體技術不斷的更新發展,然而沒有一種媒體是最好的。目前市面上尚有許多不同的網路技術,每種技術都有它的優劣,本文透過影像式虛擬實境及超媒體這兩種技術來探討未來博物館數位化展示開發可能遭遇到的問題,並將此經驗記錄,提供後前者參考。
期刊論文
1.Clark, R. E.(1991)。When researchers swim upstream: Reflections on an unpopular argument about learning from media。Educational Technology,31(2),34-40。  new window
2.陳忠(19940200)。電視教學:從認知心理學談訊息的設計。教學科技與媒體,13,45-4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Clark, Richard E.(1985)。Confounding in educational computing research。Journal of Educational Computing Research,1(2),137-148。  new window
4.Clark, R. E.(1983)。Reconsidering research on learning from media。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53(4),445-459。  new window
圖書
1.Salomon, G.(1979)。Interaction of Media, Cognition, and Learning。San Francisco, CA:Jossey-Bass。  new window
2.Gayeski, D.(1983)。Corporate & instructional video: Design & production。Englewood Cliff, New Jersey:Prentice-Hall Inc.。  new window
3.Office of Technology Assessment(1988)。Power on! New tool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Washington, DC:TECHNOMIC Publishing Company。  new window
4.Brown, J. W.、Lewis, R. B.、Harcleroad, F. F.(1983)。AV and Methods。New York:McGraw-Hill。  new window
其他
1.李賢輝(1997)。WWW網頁視覺傳達設計的原則,http://www.lib.fcu.edu.tw/articles/wwwvc03.htm。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賢輝(1998)。互動式多媒體概論,http://www-ms.cc.ntu.cdu.tw/-theatre/course/th7_530/th7_530a.htm。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