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戰爭的觀點探討「和平藝術」
書刊名:國防雜誌
作者:胡敏遠
出版日期:2000
卷期:15:8
頁次:頁11-20
主題關鍵詞:戰爭和平戰爭形態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
     一、人類歷經數千年歷史,戰爭型態、手段及理論不斷創新,但卻沒有一套完整   的和平理論來防止戰爭及消弭戰爭。 二、孫子所指的「費留」乃久戰、勞民、傷財之意,無論是軍人或政治人物都須審慎面對。 三、我們需要一套合理的邏輯思維來分析過去、現在與未來的戰爭型態,以做為制定未來和   平型態的依據。 四、一位偉大戰略家的涵養與修為,對維護國際和平的影響至深且鉅。 五、未來世界執行和平的任務,不能單靠美國,從事者也絕非純屬外交或軍事人員的範圍,   應是更多的國家、組織、人員一同組成的「和平工作群」。 六、新的戰爭型態一定要有新的和平型態來搭配,否則將導致危險。
圖書
1.克勞塞維茨、鈕先鍾。戰爭論。台北: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托佛勒。新戰爭論。台北:時報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德哈達、鈕先鍾。戰略論。台北:三軍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劉富本(2003)。國際關係。台北: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Reiners, Ludwig(1955)。The Lamps Went out in Europe。Pantheon。  new window
6.Beaufre, Andre(1967)。Strategy of Action。Praeger。  new window
7.鈕先鍾。西方戰略思想史。臺北:麥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19990807)。和平藝術,美國戰爭學院必修課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托佛勒。[大未來]序言。大未來。台北:時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Speier, Hans(1952)。Ludendorff: The German Concept of Total War。Makers of Modern Strategy。  new window
3.Lewis, Samuel W.。締造和平與維持和平運動。美軍在後冷戰時期的非戰鬥角色。台北:史政編譯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