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熱身及休息方式對運動者心跳之影響研究
書刊名:體育學報
作者:黃錦裕陳明星
作者(外文):Huang, Chin-yuChen, Ming-hsing
出版日期:2000
卷期:28
頁次:頁349-358
主題關鍵詞:心跳率熱身休息運動Heart rateWarm-upReliefExercis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6) 博士論文(0)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6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
  • 點閱點閱:19
期刊論文
1.盧榮昌、蕭開平(19970700)。手榴彈投擲性骨折與體格關係之研究。醫學研究,18(1),11-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仁彬、吳慧君(19980400)。毫針刺激足三里穴對運動後恢復期心跳率與攝氣量之研究。大專體育,36,49-5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伍啓萌(19950200)。不同熱身方式對休息後網球發球熱身衰退(Warm-Up Decrement)現象的影響。大專體育,16,75-8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美蓮、黃如瑋、陳秋蓉、鄭淑芳、毛義方(19980600)。高溫作業作息時間與工作負荷量對心率之影響研究。勞工安全衛生研究季刊,6(2),115-12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正常、林昭庚、薩來欣(1995)。電針足三里穴與間使穴對激烈運動前後心跳率與攝氧量影響。臺灣師大體育,1,103-1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康風都(19940500)。國立嘉義農專各項學生運動代表隊運動傷害之調查研究。嘉義農專學報,37,121-14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盧榮昌、蕭開平(19970700)。手榴彈投擲性骨折與體格關係之研究。醫學研究,18(1),11-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賴金鑫(1983)。年輕男性在劇烈運動後之最高血液乳酸濃度及其恢復過程。第五屆世界生化學大會。Boston。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邱金松(1994)。運動中的科學。體育學院運動保健學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正常(1983)。運動生理學--訓練的科學基礎。台北:健行文化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吳慧君(1994)。運動生理學實驗。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趙家琪(1995)。實用運動生理問答。台北市:浩園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