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書畫同源」中筆法之探索
書刊名:復興崗學報
作者:鄭正慶
作者(外文):Cheng, Cheng-ching
出版日期:2000
卷期:69
頁次:頁345-357
主題關鍵詞:同源筆法刀筆永字八法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5
在中國的歷史化中,繪畫的表達,均借助於毛筆運用所做的點劃,表達書畫者的思維與精神於藝術作品之上,這個過程方法即為「筆法」,它具有其規律性與獨特性;它的要求係熟練的執使毛筆,掌握科學與人體功心正筆正的方法。《新書》卷一百六十三《柳公權傳》中云:「帝(穆宗)問公權用筆法,對曰:『心正則筆正,筆正乃可法矣。』時帝荒縱,故公權及之。帝改容,悟其筆諫也。」清;梁同書《頻羅庵論書.復孔谷園論書》云:「心靜矣。」可見筆法之用,在於修性之中,與人品道德莫不息息關關,故柳公權以筆之法諫帝穆宗,而帝易其容而悟。綜作為是毛筆的運用方法。運用毛筆與水墨有著密切的關聯性,而在紙上呈現筆線的諸多變化,以及表達運筆者思想情緒方面者,係屬於運筆之方法的範疇。
圖書
1.潘天壽(1987)。潘天壽美術文集。台北市:丹青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沈尹默(1987)。書法論叢。臺北:華正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德成(1985)。台灣藝文。台北:台灣藝文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余崑(1983)。中國畫類編。台北:華正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沈子丞(1984)。歷代論畫名著彙編。台北: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鄭正慶(1993)。中國水墨人物畫筆墨之研究。台北:新中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