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毛澤東的安全戰略思路及其轉變1964-65
書刊名:二十一世紀
作者:李丹慧
作者(外文):Li, Dan-hui
出版日期:2000
卷期:59
頁次:頁37-46
主題關鍵詞:毛澤東安全戰略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
期刊論文
1.薄一波(1998)。關於一九六四計劃的問題。黨的文獻,1998(4),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丹慧(1996)。1969年中蘇邊界衝突:緣起和結果。當代中國史研究,1996(3),39-5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徐焰(1994)。1969年中蘇邊界的武裝衝突。中共黨史研究資料,1994(5),2-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劉志男(1999)。1969年,中國戰備與對美蘇關係的研究和調整。當代中國史研究,1999(3),41-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998)。中蘇關係與中國的援越抗美。當代中國史研究,1998(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李銳(1989)。廬山會議實錄。廬山會議。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Hershberg, Jim、Jian, Chen(2000)。Informing the Enemy: Sino-American 'Signaling' and the Vietnam War, 1965。「關於中國、東南亞與印度支那戰爭的新證據」國際學術研討會。香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向前(2000)。越戰與1964年中國政治經濟的變動。「關於中國、東南亞與印度支那戰爭的新證據」國際學術研討會。香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蘇聯國防開支估計:趨勢和前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中國外交部外交史研究室(1993)。周恩來外交活動大事記。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1992)。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力(1993)。現場歷史:文化大革命紀事。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稼祥、《王稼祥選集》編輯組(1989)。王稼祥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1997)。周恩來年譜。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1993)。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毛澤東(1994)。毛澤東外交文選。中央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1998)。周恩來傳。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1990)。周恩來外交文選。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1996)。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薄一波(1993)。若干重大決策與事件的回顧。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馬齊彬、陳文斌、林蘊暉(1989)。中國共產黨執政四十年(1949-1989)。北京: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1979)。蘇聯問題譯叢。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周文琪(1993)。特殊而複雜的課題--共產國際、蘇聯和中國共產黨關係編年史(1919-1991)。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吳冷西(1999)。十年論戰:中蘇關係回憶錄。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總參謀部《羅瑞卿傳》編寫組(1996)。羅瑞卿傳。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19640117)。阿破獲一叛國案簡況。總參情報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普羅霍羅夫、北京印刷三場工人理論組(1977)。關於蘇中邊界問題。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19640714)。人民日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CIA Directorate of Intelligence Intelligence Study(19650609)。The Sino-Vietnamese Effort to Limit American Actions in the Vietnam War (POLO XX)(RSS No. 0008/65)。,Austin, TX。  new window
3.(19650404)。朝鮮人民熱烈要求抗美援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9650406)。亞洲人民掀起志願抗美援越浪潮。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9650407)。朝鮮、印度尼西亞人民踴躍要求志願抗美援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9650501)。為加強社會主義建設和援越抗美而鬥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Peking (Mr. Hopson) to FO, No. 720, Priority/Confidential, 31 May 1965(FO371/180996)。  new window
8.Washington (Sir P. Dean) to FO, No. 1466, 4 June 1965(FO371/180996)。  new window
9.Peking (Mr. Hopson) to FO, No. 750, Confidential, 8 June 1965(FO371/180996)。  new window
10.FO to Washington, No. 4546, Priority/Confidential, 1 June 1965 (d.0240, 2 June 1965)(FO371/180996)。  new window
11.(19650603)。ACA-Lindsey Grant to FE-Mr. (William P.) Bundy, "Subject: The Chen Yi-Hopson Interview of May 31-Information Memorandum",Austin, TX。  new window
12.(19630308)。評美國共產黨聲明。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蘇共中央(19640608)。關於蘇聯教科書和學術著作,以及繪製的地圖中不正確闡述蘇聯與中國邊界確定的歷史決議(ф.4,оп.17,д.575,л.57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19640902)。真理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余湛(1994)。一次不尋常的使命--憶周總理最後一次訪問蘇聯。新中國外交風雲。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博士論文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