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科技與藝術的關係及其對影像傳播的影響與省思
書刊名:教學科技與媒體
作者:葉忠達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Yeh, Chung-ta
出版日期:2000
卷期:51
頁次:頁14-18
主題關鍵詞:Technology and artsImage communicationCommunication technologyArt education科技藝術影像傳播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6
期刊論文
1.游光昭(19970200)。資訊傳播時代的新素養。中學工藝教育月刊,30(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蕭飛(1993)。科技日新,感觀無限?影像是沒有「痛楚」的暴力。雄獅美術,27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鄭楨慶(19960513)。電視新聞雙重文本性質的矛盾--談電視新聞之影像語言與自然語言對新聞「客觀性」要求的影響。新聞鏡周刊,392,10-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學權(19980300)。怪、力、亂、色、神生冷不忌﹖--媒體節目內容有何管制。法律與你,53=125,45-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郭力昕(19870200)。影像時代的意義迷陣:試論靜態攝影的虛像與實像。文星,104,144-14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淑英(19840600)。談影像與影像學習論。視聽教育雙月刊,25(6),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謝章富(19961200)。電視攝影美學析論(2)--電視傳播行為的相關課題。藝術學報,59,180-19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陳朝平、黃任來(1995)。國小美勞科教材教法。台北: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山本宏(1992)。橋樑美學。台北:地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君業(1992)。管理心理學。台北: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劉其偉(1992)。藝術與人類學。台中:省美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吳作樂(19950514)。資訊革命可能引發第二次文藝復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