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吳彬十六羅漢畫和貫休十六羅漢畫之比較研究
書刊名:史匯
作者:徐一智
出版日期:2000
卷期:4
頁次:頁1-18
主題關鍵詞:吳彬十六羅漢畫貫休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8
期刊論文
1.陳清香(19801000)。羅漢圖像研究。華岡佛學學報,4,307-3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明復(19830700)。貫休禪師生平的探討。華岡佛學學報,6,49-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蔡耀明(1999)。訪蔡耀明老師談佛教禪定學。法光,1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羅耀明(1999)。出入息念的生活實踐?呼吸的解脫法〈上〉。法光,1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昭含(1997)。試析數息法中的六妙門。法光學壇,1,24-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開濟(1997)。禪與現代教育。哲學與文化,24(12),1141-115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陳韻如(1996)。吳彬佛教人物畫風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梁克家(1976)。淳熙三山志。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葛寅亮(1980)。金陵梵剎志。臺北: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國立故宮博物院編輯委員會(1990)。羅漢畫。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楊郁文(1997)。阿含要略。臺北: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釋星雲、慈怡(198812)。佛光大辭典。高雄: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野上俊靜、釋聖嚴(1995)。中國佛教史概說。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田、周駿富(1991)。明詩紀事。臺北: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徐沁(1991)。明畫錄。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韓瑞屈.沃夫林、曾雅雲(1987)。藝術史的原則。雄獅美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釋贊寧、范祥雍(1987)。宋高僧傳。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Panofsky, Erwin、李元春(1997)。造型藝術的意義。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中國書畫研究資料社(1973)。宋元明清書畫家年表。宋元明清書畫家年表。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卜正民(1993)。Praving for Power: Buddhism and the Formation of Gentry Society in Late-Ming China。Praving for Power: Buddhism and the Formation of Gentry Society in Late-Ming China。Cambridge。  new window
14.羅香林(1978)。晚唐貫休繪十六羅漢應真像石刻述證。佛教藝術論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關田一月(1987)。禪的訓練。禪的訓練。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唐)貫休(1986)。禪月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明)陳繼儒(1965)。妮古錄,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宋)郭若虛(1976)。圖畫見聞誌,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983)。異部宗輪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大藏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林子青(1997)。元賢禪師的「鼓山禪」及其生平。中國佛教史論集(第6冊)。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博士論文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