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中共發展太空事業的戰略意義
書刊名:中華戰略學刊
作者:陳宇震
出版日期:2000
卷期:89:秋
頁次:頁179-204
主題關鍵詞:太空事業衛星太空船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8)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8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4
     開發太空事業已成為發展中國家趕上先進國家的一條捷徑。中共在「國富、民富、不等於國強」的理念下,雖處於貧窮落後環境中,仍傾力開發太空事業,四十多年來投入巨大心力與資源,發射過七十多次衛星和一次無人太空船,並有完整太空發展規畫,具有政治、經濟、軍事等多重意義: 一、政治方面:太空事業的發展已不僅限於科技範疇,也是涉及國際地位與國家安全的戰略問題。1970年中共成功發射第一顆173公斤重的衛星;1971年即進入聯合國,改寫了兩岸歷史。 二、經濟方面:中共開發多種衛星後,建立偵察、遙感、資源、通訊、氣象、導航、教有等衛星應用體系。以太空技術發展來解決大陸所面臨人口與資源、環境與災害、通訊與交通、教育與文化等國家重大問題。並提出「立足空間,面向經濟」和「以天為本,天地結合,走向世界」的太空發展指導方針。並發射太空船,建立「天地往返運輸系統」,走向開發太空資源,建立太空產業。對建設21世紀現代化的中國,有其特殊無可替代的作用與地位。 三、軍事方面:面對未來高科技戰爭特性,中共將融合其偵察衛星、遙感衛星、資源衛星、通訊衛星、氣象衛星等五個體系技術,作優化的組合,構成全球偵測系統。應用太空技術建立「完整的高防衛戰爭系統」和「深層有效反擊軍事系統」及「太空軟體打擊能力」,為打贏未來戰爭鋪路。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