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莊子.外雜篇》中的無君思想
書刊名:靜宜人文學報
作者:劉榮賢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2000
卷期:13
頁次:頁81-105
主題關鍵詞:復返情性無君思想曾史莊子莊子外雜篇道家思想先秦道家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7
本文主要在於探討《莊子.外雜篇》中攻擊當代之治纈益與運作,而主張復返人類本來情性之具的所 謂無君思想,材料大致上以〈駢拇〉、〈母蹄〉、〈胠篋〉、〈在宥〉及〈繕性〉等篇為主。此一思想與《老子》書中「歸真返樸」之思維方向十分類似,皆是單國時代政治運作傾向於「取強」態度下之反思。然其與當時發展的黃老思想仍有不同。黃老思想之謂「無為」,是指順應當代易治社會之發展,基本上尊重物性發展之現況;而無君思想卻提出一人類本性之「常然之德」,來反對儒、墨、法等代表當代政治運作思維的諸家思想,而嚮往一原始淳樸之「至德之世」。無君思想攻擊當代思想之主軸在於「好知亂天下」之念,對於「聖人」與「聖知」更是深惡痛絕,此一意形勢乃是受到戰國時代現實政治之刺激。 本文也同時就〈駢姆〉至〈在宥〉等四篇一組四無君思想而言最具代表性之篇章,分析中思想之內容及結構,指出此四篇文字所建構出來的一套無君思想之體系。 本文最後討論《外雜篇》中屬於無君思想範圍之「隱遯」觀念,並論述其與代表儒家思想的《中庸》、《易傳》中之隱遯觀念之不同。
期刊論文
1.關鋒(1961)。莊子外雜篇初探。哲學研究,2,61-9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羅根澤(1936)。莊子外雜篇探源。燕京學報,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劉笑敢(1987)。莊子哲學及其演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胡適(1986)。中國古代哲學史。臺北: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