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包裝瓶器的量感錯視研究--角柱瓶與圓柱瓶的比較
書刊名:藝術學報
作者:楊清田
出版日期:2001
卷期:67
頁次:頁17-32
主題關鍵詞:包裝瓶器量感錯視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5)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4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
  • 點閱點閱:46
     本文旨在探討立體形態之積量錯視,並將它運在包裝容器的設計上,以瓶罐容器為主題,體(容)積大小的錯視為主軸,透過「觀察實驗」的方式進行實驗。選擇角柱瓶與圓柱瓶器為比較對象,設計相關的容器模型,運用「基準選項」或「參考估量」的方式,供學生作選擇或估量測試。   經過資料的統計、分析,發現採用「基準選項」法的實驗結果較為可靠。人們對於角柱形容器的積量感覺較大,平均達到6%左右過大視,屬於「中量錯視」程度。其中又以中量角度(五角、六角瓶)者錯視程度較高,而少量角度或越多角度者量感較低。至於在美術與非美術組,或男、女生之屬性方面,錯視的差別並不大。
期刊論文
1.楊清田(1998)。形態與面積大小的錯視關係研究。藝術學報,62,17-5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信雄(1990)。我國飲料包裝之概況與趨向。包裝雜誌,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俊宏(1990)。由青年學生對洗髮精包裝之評估論其設計。臺中商專學報,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彭瑞祥、林仲賢(1982)。複雜視覺圖形的辨認的實驗研究。心理學報,1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楊清田(1998)。立體形式與體積大小的錯視關係研究。藝術學報,6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上世恒、犬飼幸男(1972)。図形知覚における類似性判断の解析。人間工學,8,273-28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楊清田(1998)。臺灣地區藝術科系與非藝術科系學生對錯視圖形的反應及其誤差率之調查研究。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王藍亭(1994)。臺灣清涼飲料包裝視覺設計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工業技術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柯淑芬(1995)。平面與立體造形之意象研究-- 探討造形、色彩、光源角度、視線角度之影響(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鄒永誠(1992)。消費者對飲料包裝設計之偏好研究--以台北市青少年為例之研究(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黃金泰(1989)。產品包裝對產品偏好的影響:以飲料業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謝在豐(1997)。清費者對包裝設計偏好的影響因素之研究─以糕餅禮盒為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朝倉直已(1985)。藝術.設計的平面構成。藝術.設計的平面構成。臺北:梵谷圖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朝倉直巳(1992)。藝術・デザインの立体構成。藝術・デザインの立体構成。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朱陳春田(1995)。包裝設計。臺北:新形象。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藤澤英昭。デザイン・映像の造形心理學。デザイン・映像の造形心理學。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Atkinson, R. L.、西爾格德(1985)。心理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Coren, Stanley、Ward, Lawrence M.(1989)。Sensation and Perception。Wadsworth。  new window
7.Kotler, P.(1986)。Principlis of Marketing。Englewood Cliffs, N. J.。  new window
8.白石和也(1978)。錯視の造形。錯視の造形。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鄧成連(1994)。最新包裝設計實務。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近江源太郎(1990)。造形心理學。東京:福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楊清田(1996)。造形原理導論 : 造形設計的理論基礎。臺北:藝風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今井省吾、沙興亞(1988)。錯視圖形。臺北: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楊清田(1997)。構成。臺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龍冬陽(1982)。商業包裝設計。臺北:檸檬黃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林清山(1992)。心理與教育統計學。東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中華民國工業設計及包裝中心。包裝技術大全。包裝技術大全。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新形象出版公司(1994)。包裝設計點線面。包裝設計點線面。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Garter, D. E.(1999)。Power Packaging。Power Packaging。New York。  new window
19.Kanizsa, G.(1979)。Organizating in Vision。Organizating in Vision。  new window
20.Wilson, F.(1976)。構造と空間の感覚。構造と空間の感覚。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仲谷洋平、藤本浩一(1997)。美造形の心理學。美造形の心理學。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和田陽平(1989)。感覚・知覚心理學ハンドブック。感覚・知覚心理學ハンドブック。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Kanizsa, G.(1985)。視覚の分法――ゲシェタルト知覚論。視覚の分法――ゲシェタルト知覚論。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今井省吾(1969)。幾何學的錯視。感覚・知覚心理學手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近江原太郎(1974)。形態認知に及ぼす物理性の諸變數の效果。日本デザイン學會第21回大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