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泛論「不對稱作戰」
書刊名:國防雜誌
作者:鄧定秩
出版日期:2001
卷期:16:8
頁次:頁44-55
主題關鍵詞:不對稱作戰軟殺傷硬殺傷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8)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8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
     自有戰事以來,「不對稱作戰」就已存在,由於科技的優勢,不足以應付所有型式的戰爭,「不對稱作戰」,成為近期美國的熱門議題,中共亦積極發展,以適應臺海作戰可能與美軍遭遇的需要。我與中共隔海對峙,在數量上永遠是「不對稱作戰」劣勢的一方,唯有能打擊對方的弱點,並能保護自己的弱點,才能在安全受威脅情況下生存發展。
期刊論文
1.翁明賢(20000300)。我國新世紀的不對稱國防戰略思維。政策月刊,56,28-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陳勁甫、袁正綱。不對稱作戰原則對我軍事戰略發展之探討。「2000年國家安全戰略情勢評估:不對稱戰略思考與作為」學術研討會,淡江大學 7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蕭天石(1988)。世界名將治兵語錄。台北:自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Matthews, Lloyd J.、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99)。挑戰美國:美國會被打敗嗎?。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Lilley, James R.、Shambaugh, David、國防部史政編譯局(2000)。共軍的未來。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中斌(1999)。核霸。臺北: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國防部史編局(1999)。美國1998年戰略評估。國防部史編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維章(1997)。鄧小平軍隊現代化思想研究。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羅有禮、朱奎玉、侯魯梁(1994)。高技術局部戰爭戰法探索。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胡哲峰(1997)。力爭主動,力避被動。指導中國革命戰爭的認識方法論。北京:軍事科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Baldwin, Hanson W.(1957)。[Command Decisions] Introduction。Command Decisions。Harcourt, Brace and Co。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