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中國古代鍍錫青銅器(4)--表面腐蝕產物及其特徵
書刊名:故宮文物月刊
作者:馬清林蘇伯民胡之德李最雄
出版日期:2001
卷期:18:12=216
頁次:頁122-131
主題關鍵詞:中國古代鍍錫青銅器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
  • 點閱點閱:21
Other
1.何堂坤(1989)。我國古鏡化學成分的初步研究,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期刊論文
1.馬清林、胡之德、李最雄(19980100)。中國古代青銅器科技分析辨偽。故宮文物月刊,15(10)=178,100-11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何堂坤(1987)。幾面表層漆黑的古銅鏡之分析研究。考古學報,1987(1),119-1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孫淑雲、馬肇曾(1992)。土壤中腐殖酸對銅鏡表面「黑漆古」形成的影響。文物,1992(12),79-8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范崇正、胡克良(1996)。青銅古鏡表面層富硅的考察。文物的保護與考古科學,1996(1),17-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Chase, W. T.(1993)。蝕刻紋飾兵器。文物的保護與考古科學,1993(2),58-6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范崇正(1993)。綠漆古銅鏡的結構成分分析。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1993(1),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何堂坤(1994)。明代銅鏡科學考察。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1994(1),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譚德睿、吳來明(1997)。古銅鏡「水銀沁」表面形成機理的研究。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1997(1),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賈瑩、華覺明(1993)。探索金屬文物的微觀世界─〈金屬文物的金相學和顯微組織〉評價。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1993(2),54-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1995)。古代金屬的微觀組織。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1995(1),56-6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譚德睿、吳來明(1996)。東漢「水銀沁」銅鏡表面處理技術研究。上海。96-10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孫淑雲、周忠福(1995)。銅鏡表面「黑漆古」中「痕像」的研究。中國第四屆科技考古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匯編。西安。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何堂坤(1995)。也談腐殖酸與「黑漆古」鏡表面呈色的關係。中國第四屆科技考古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匯編。西安。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