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研究
書刊名:中國文化大學中文學報
作者:陳昭利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2001
卷期:6
頁次:頁169-195
主題關鍵詞: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4
《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係假託中國佛教史上著名的譯經家鳩摩羅什的作品,它的成書時代推測應在晉至唐代之間,從經文之內容重視孝道思想,可知是一部佛教中國化後之偽經。本文之研究共分成三方面:一,就經文之內容分析,並援引佛教經典,以印證經文之思想契合佛教孝道觀念。二,「孝」做為中國文化特質之一,早已為儒釋二家所宗之,故以時代在其前的《孝經》與之互較;以了解兩書有無承續關係,並考察兩書在理論、境界之異同,以說明「孝」為儒佛兩家共通的文化特色。三,觀察《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的後續發展,說明其對敦煌文學之影響,以說明其流通性及重要性。總之,全文既上溯與《孝經》之互較,又考察其後續發展對民間文學之影響;同時又析論儒佛兩家孝道觀念對此經之作用,以充分掌握此經之特色。
圖書
1.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孟軻。孟子。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鳩摩羅什。梵網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竺法護。佛說盂蘭盆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黃得時(1986)。孝經今註今譯。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朱子。四書集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983)。大方便佛報恩經。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曲金良(1995)。敦煌佛教文學研究。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實叉難陀(1983)。地藏菩薩本願經。臺北:新文豐。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高國藩(1994)。敦煌民間文學。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唐君毅(1986)。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牟宗三(1985)。圓善論。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馬通伯(1986)。韓昌黎文集校注。臺北:華正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潘重規(1994)。敦煌變文集新書。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1983)。三破論。三破論。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鄭阿財(1993)。敦煌寫本《父母恩重經》研究。敦煌文獻與文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元)優曇普度。廬山蓮宗寶鑑,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986)。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997)。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大正新脩大藏經刊行會。佛說孝子經,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南宋)朱熹(1982)。詩經集註,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大正新脩大藏經刊行會。善生經,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大正新脩大藏經刊行會。佛說菩薩睒子經,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大正新脩大藏經刊行會。四十二章經,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1984)。禮記,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大正新脩大藏經刊行會。賢愚因緣經,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