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對中共中子彈之研析
書刊名:國防雜誌
作者:劉宜友
出版日期:2001
卷期:16:10
頁次:頁75-96
主題關鍵詞:中共中子彈核武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
     一、中共於民國88年7月16日,針對美國國務院5月25日「寇克斯報告」出爐後,正式宣布擁有『中子彈』。使得11年來的「舊聞」,22年來的「傳聞」,首度得到北京政府官方的證實,然其政治宣示作用雖遠大於軍事威脅;但考量其為求盡速完成「祖國統一大業」,唯有以「突然襲擊、速戰速決」方式犯臺,並在外國干預勢力尚未反應之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解放臺灣,而『中子彈』正是其具有速戰速決之主要兵裝武器之一。 二、中共於1949年10月建立政權之後,即努力研究發展自己的武器裝備,以準備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對未來的敵人進行大規模的戰爭;尤其有鑑於美國以兩枚原子彈,而結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這個衝擊使得中共認識到核子武器在未來戰爭中所帶來巨大的、甚至是決定性的作用。 三、中共核武器之研製,制訂了以核彈與導彈為中心的武器裝備發展規劃。於1964年10月16日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之後又相繼研製成功氫彈、中子彈。到了80年代中期,中共基本上完成了第一套核武器的部署,形成了以陸基導彈、潛地導彈和轟炸機三位一體的戰略核力量。 四、中子彈的正確名稱應是「增強的輻射武器」,由於其當量小,殺傷半徑有限,因此一般將其歸類為戰術核武使用,也因此最適合攻擊入侵敵軍及戰車群,為一種極佳之反坦克武器,除可瞬間迅速摧毀敵方入侵之戰車群瓦解外患壓力外,又可使建築物和設施的破壞降至最低。 五、美國華府智庫、國防大學國家軍事學院高德溫教授(Dr.Paul.H.B.Godwin)、核武專家柯恩(Sam Cohen)及國內之陸委會副主委林中斌教授、淡江大學戰略研究所教授林郁方博士、南華大學戰略中心主任蘇進強、清華大學鍾堅博士等學者專家之研究,均認為中共會對我使用『中子彈』攻擊,而獲得一個經濟繁榮、設施完整之臺灣。 六、預料中共今後仍將繼續透過技術合作或祕密引進等途徑,積極發展各式尖端武器,強化軍事力量,以完成下一世紀成為「東方霸權」的戰略部署。
期刊論文
1.文上賢(19970800)。中共核化武器發展概況探索。核生化防護季刊,57,3-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財官(19980600)。中共核武戰力發展及其影響研析。國防雜誌,13(12),24-3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鄭治仁(1999)。乾淨的核武器--中子彈。兵器知識,1999(10),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錦昌。電子裝備超級殺手--電磁脈衝炸彈(E.M.P.)之簡介。黃埔雙月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鍾堅(2000)。「全民核生化防護研討會」論文集--公元2010年中共核生化戰力及對我危害評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林長盛(1996)。解放軍的武器裝備。明鏡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中斌(1999)。核霸:透視跨世紀中共戰略武力。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趙雲山(1997)。中國導彈及其戰略--解放軍的核心武器。明鏡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盧輝(1991)。核生化武器的歷史與未來。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原萱(20000718)。左批寇克斯、右打李登輝,新聞辭典--中子彈穿透力強。工商時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林中斌(19990813)。兩岸關係--中子彈與電磁脈衝新武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0000717)。中共宣布擁有中子彈製造能力。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中子彈到底有多大殺傷力?,http://www.can.com.tw/mnd/chg/chg3.hteml。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什麼是中子彈?,http://www.can.com.tw/mnd/chg/chg3.hteml。  new window
5.林中斌(19990716)。兩岸三地--中子彈有限核武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中子彈發明者分析中共用中子彈攻擊臺灣可能性?,http://www.future.org.tw/fcn-tw/200032903.htm。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