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歐洲列強的戰略思考面向
書刊名:國防雜誌
作者:鄭瑞堅
出版日期:2001
卷期:16:11
頁次:頁19-35
主題關鍵詞:歐洲戰略思考民族意識歐洲統合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7
  • 點閱點閱:10
     一、歐洲的地理疆界西起大西洋,東至烏拉山脈,北臨冰海,南瀕地中海。由於各國語言文化、民族意識、政治觀點不同,地理環境與經濟能量亦各不相同,有史以來征戰連連,其中的因素為何,值得吾人研究。 二、戰咯思考是一種心智性的程序,同時為抽象化的和合理化的。地理、歷史、經濟,思想及組織等因素,對於戰略思考都可能產生微妙的影響作用。本篇試從民族優越感、歷史懼德症、對美兩極論、期望統合心等四個面向,探討歐洲人戰略思考的方向。 三、歐洲人自認他們是「文明世界」,其他民族均應受其影響並學習他們,這就是其民族優越感。歐洲19世紀時居世界的領導地位,20世紀已經失去其往昔的優越性,但歐洲在未來仍處於重要地位。 四、歐洲人的懼德症有其歷史因素,就近代史而言,兩次世界大戰的始作俑者都是德國。歐洲的權力均衡要靠英、法、德三大國中的任何一國不要過分擴張自己的勢力。歐洲還未達到新的平衡點,每個國家都在尋找自己的位置。 五、歐洲是不是歐洲人的歐洲,這是歐洲人懷疑的問題,因為美國自第二次世界大戰起介入歐洲事務,使得歐洲人無法主導歐洲政局。法國主張縮小美國的影響力,讓歐洲人取得歐洲事務的主導權;英國的親美路線則是顯而易見的。 六、歐洲人體認到必須實現永久和平之必要,從1945年之後,明顯可見倡導歐洲統合思想,許多以實現統合理想為職志的機構相繼成立。因為歐洲國家認為分立對抗是歐洲在1/4世紀時間內發生兩次大戰的原因,所以彼此合作是防止戰爭再起的最好方法。 七、歐洲列強的戰略思考面向,除了國家利益為主要的考量外,還考量國民的認知取向,尤其是歷史文化的傳統精神與匯集眾志的立國精神,此乃國家心理力之一種,具長遠性、廣泛性。
期刊論文
1.林欽明(19981200)。「歐元」經濟聯盟乎? 政治聯盟乎?。臺灣經濟研究月刊,21(12)=252,89-9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群洋(19970300)。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之演進。國立中山大學社會科學季刊,1(1),229-2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孫治本(19990300)。世紀末解構的歐洲--後民族國家思維、文化界限與民族國家間的交互激盪。當代,21=139,80-9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翁明賢(19940800)。後冷戰時期北約與歐洲安全關係。美歐月刊,9(8)=100,4-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鈕先鍾(19750900)。戰略思想方法的基本原則。三軍聯合月刊,13(7),60-6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鈕先鍾(19750400)。戰略與思想方法。三軍聯合月刊,13(2),59-6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萬仞(19960800)。看不見的手--影響戰略作為的五大因素。國防雜誌,12(2),3-1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吳東野(19921100)。歐洲新秩序下的德國角色變遷。問題與研究,31(11),26-4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Schutze, Walter(1990)。Frankreich Angesichts der Deutschen Einheit。Europa Archiv,4,137。  new window
10.張台麟(19920700)。世界新秩序下的「西歐聯盟」。問題與研究,31(7),45-5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王泰銓、何穗華、劉佳侑(19940800)。歐洲聯盟政治統合之發展。問題與研究,33(8),24-5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王晧昱(19960100)。從歷史發展看歐洲統合思想之緣起。東吳政治學報,5,1-2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Hill, Christopher(1983)。National Foreign Policies and European Political Cooperation。London:George Allen, Unwin Ltd.。  new window
2.李敏燾(1993)。走向新歐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際均(1998)。軍事戰略思維。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許智偉、蔡進丁、陶緯(1985)。歐洲地理新論。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鈕先鍾(1966)。戰略緒論。台北:國防部計畫局編譯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吳盛木(1977)。心理學。台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王曾才(1996)。西洋近代史。台北:東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李薰楓(1985)。歐洲地理。台北:大中國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黃昆祥(1991)。高中地理圖表全集。台南:翰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林小鈴、林岑玫(1999)。現代用語導讀。台北:書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鄒豹君(1993)。歐洲地理。台北:臺灣商務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摩根索(1990)。國家間政治:尋求權力與和平的門爭。北京:中共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張顯耀(1995)。歐洲聯盟。台北:幼獅文化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Grahl, John、Teague, Paul(1992)。1992--The Big Market。London:Lawrence and Wishart。  new window
15.Goodman, Stanley F.(1990)。The European Community。London:Macmillan。  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Joffee, Josef(1985)。The Foreign Policy of the Federation Republic of Germany。Foreign Policy in World Politycs。New Jersey:Prentice-Hall。  new window
2.Armed Forces Staff College, Norfolk, Virginia。The Psychological Aspect of National strategy。Readings in National Strategy。Norfolk, Virginia。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