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中共空軍攻勢型戰略及我防衛作戰之因應
書刊名:國防雜誌
作者:吳台慶
出版日期:2001
卷期:16:11
頁次:頁50-62
主題關鍵詞:中共空軍戰略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7
     一、目前和今後相當長時期內,空軍面臨的戰爭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獨立的空中戰爭,二是聯合作戰式的局部戰爭。在獨立的空中戰爭中,對防禦一方而言,防空是決定戰局的關鍵因素。 二、共軍防空戰略理論的發展90年代以來,波灣戰爭的進程和結局,引起中共對空軍的重視,判斷未來共軍運用武力威懾或對臺動武時機,制空權之爭奪攸關戰略主動權的獲得。因此,「攻勢防空」理論的提出吾人更應格外加以重視。 三、對中共爭奪制空權作戰模式的探討可以分兩種模式分析,第一種模式是以飛機空對空作戰來奪取制空權的戰法。第二種模式是共軍依靠第二代地對地戰術飛彈首波攻擊,再配合空軍戰機第二波出擊奪取空中優勢。如此中共空軍才有機會將劣勢轉變成優勢,最後奪取臺海制空權。 四、無論作戰形式為何,進攻與封鎖戰役皆屬空軍戰機空中交戰或空中打擊作戰的表現。因此基本形式包括「只封不打」、「只打不封」、「先封後打」、「先打後封」及「封打結合」等多種情況。 五、空軍的特性之一是其機動性為三軍中的首強,我空軍在防衛思想上多年來引以色列空軍,強襲炸燬伊拉克核能設施為例,在戰術上強調「先制攻擊」,越境強襲敵戰略目標,先下手為強,毀敵空中武力於地面。事實上此一西方「間接防空」概念甚難符合我軍當前面臨的國際戰略環境。
期刊論文
1.Lennox, Duncan(2000)。More detail on Chinese cruise missile programme。Jane's Defense Weekly,34(10),19。  new window
2.廖汝耕(2000)。空中封鎖戰役後勤保障當議。軍事經濟研究,2000(8),4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范里(1995)。臺灣制空兵力結構之探討。國軍兵力結構與臺海安全研討會,(會議日期: 1995年01月18日)。臺北:國家政策發展中心。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陳鴻猷(1999)。防空戰略學。中共解放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張昌治(19991014)。空中的優劣在進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范青軍(19991203)。中國雄鷹自天而降。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廖文中(2000)。中共空軍戰略及武器裝備現代化概況。2005年國軍聯合防空作戰願景論文集。三軍大學空軍指揮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鍾堅(2000)。共軍制空兵力現代化對我防空作戰之影響。中共軍事研究論文集。臺北:中共研究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