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解讀西方影展的「中國熱」現象--一個後殖民的詮釋觀點
書刊名:東亞季刊
作者:胡清暉
作者(外文):Hu, Ching-huei
出版日期:2002
卷期:33:1
頁次:頁63-90
主題關鍵詞:後殖民論述東方主義西方影展中國熱華語電影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
  • 點閱點閱:53
     本文透過後殖民論述的詮釋觀點,試圖說明八○年代以來西方影展「中國熱」這個文化現象,以及隱涵在文化權力中的殖民與被殖民關係。一方面回溯近代西方中國觀的轉變、啟蒙時代歐洲的「中國熱」,呈現「中國熱」所投射在茶、絲綢、瓷器等物質層面的多樣面向,從歷史脈絡中分析電影「中國熱」的文化基礎。另一方面,從東方主義在方法論上的分析架構,說明西方影展的「中國熱」現象是西方透過影展機制「發現」(或是誤讀)中國的過程,而華語電影則透過這股熱潮逐步走向世界,爭取發言權。
期刊論文
1.Chen, Xiaoming(1997)。The Mysterious Other: Postpolitics in Chinese Film。Boundary 2,24(3),123-141。  new window
2.許明龍(19940500)。十八世紀歐洲「中國熱」退潮原因初探。中國社會科學季刊,7,158-16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儒修(19930700)。符號「中國」在電影中的意義。當代,87,122-1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簡政珍(20010400)。臥虎藏龍--悲劇與映象的律動。聯合文學,17(6)=198,10-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朱耀偉(20010300)。(不)真實香港:後殖民香港電影的「全球/本土」化身分。中外文學,29(10)=346,6-1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明霞(2001)。東方的第一道曙光─談臥虎藏龍。明道文藝,302,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宋國誠(2000)。後殖民理論在中國─理論旅行及其中國文化。中國大陸研究,43(10),4-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Koss, Nicholas(2000)。意象、結構和改寫:十六世紀和十七世紀英國人概念中的中國。中外文學,29(2)=338,99-13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倪震(2000)。八0─九0年代中國電影理論話語的嬗變。文化研究,18(4),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林文淇(2000)。周曉文的《青春無悔》與當代中國電影的國家寓言。中外文學,29(2)=338,218-22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張頤武(1996)。全球化與中國電影的二元性發展。當代電影,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張夢瑞(1999)。鐵漢柔情─李行為了電影愛一生。光華雜誌,24(7),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胡光華(2000)。從西方的『中國熱』到中國外銷藝術的西化。文化雜誌,40,235-2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胡光華(2000)。從西方的『中國熱』到中國外銷藝術的西化。文化雜誌,41,25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魏灼(1994)。當前臺灣電影工業的政治經濟分析(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Berger, Willy Richard(1990)。China-Bild und China-Mode im Europa der Aufklarung。Koln:Bohlau Verlag。  new window
2.Anderson, Perry(1998)。The origins of postmodernity。London:New York。  new window
3.Said, Edward W.(1978)。Orientalism。New York:Random House。  new window
4.Davis, Jim、熊寥(1991)。歐洲瓷器史。杭州:浙江美術學院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Said, Edward W.、王志弘、王淑燕、郭菀玲、莊雅仲、游美惠、游常山(1999)。東方主義。臺北:立緒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陶東風(2000)。後殖民主義。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頤武(1996)。第六代導演:「狀態」的想像。1996臺北金馬影展華語影片觀摩展專題特刊。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楊遠嬰(2000)。華語電影十導演。華語電影十導演。杭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花軍(1988)。第五代導演。第五代導演。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戴錦華(1996)。斜塔瞭望:中國電影文化1978-1998。斜塔瞭望:中國電影文化1978-1998。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李英明(2000)。高行健的文藝創作,震撼西方的文學實驗─揚棄中國文學束縛,延續中國文學語境,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Bernstein, Richard(1982)。來自地心,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毓鈞(1997)。從美國人的對華情結看『妖魔化中國』一書(上),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石磊(1988)。紐約影展系列報導之─紅高梁、尼羅河女兒入選,海峽兩岸作品受推崇揚眉吐氣,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葛大維(1998)。華人電影揚威英倫,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994)。好萊塢皇冠的星星─中國電影,在美國市場奏捷,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蔡秀女(1999)。中國電影熱的退燒,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潘罡(1993)。三個層面剖解臺灣新電影演化,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石琪(1996)。八0年代香港電影的成就感和危機感。當代華語電影論述。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