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臺灣五○年代詩壇與現代詩運動
書刊名:臺灣詩學季刊
作者:應鳳凰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2002
卷期:39
頁次:頁58-70
主題關鍵詞:詩壇現代詩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1
期刊論文
1.余光中(1972)。第十七個誕辰。現代文學,46,11-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紀弦(19560201)。現代派信條釋義。現代詩,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梁實秋(195204)。舟子的悲歌。自由中國,6(8),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亨泰(1958)。談主知與抒情。現代詩,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向明(19880101)。古今多少詩,盡付笑談中!:五〇年代現代詩的回顧與省思。文星,115,136-1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玉玲(19911100)。紀弦與「現代詩」詩刊之研究。臺灣文學觀察雜誌,4,3-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黃用(19600200)。從摸象說起。文星,5(4)=28,10-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王聿均(1952)。一年來自由中國的詩歌。文藝創作,9(新年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黃用(1960)。論新詩的難懂。文星,5(3)=27,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余光中(1960)。摸象與畫虎。文星,5(4)=28,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余光中(1960)。新詩與傳統。文星,27,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蕭蕭(1996)。五○年代新詩論戰述評。臺灣現代詩史論--臺灣現代詩史研討會。臺北:文訊雜誌社。107-1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周伯乃(1969)。中國新詩之回顧。臺北:廣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鄧禹平(1951)。藍色小夜曲。台北:野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舒蘭(1998)。中國新詩史話。臺北:渤海堂文化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余光中(1952)。舟子的悲歌。臺北:野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默(1992)。臺灣現代詩編目:1949-1991。臺北:爾雅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Bourdieu, Pierre、Johnson, Randal(1993)。The Field of Cultural Production: Essays on Art and Literature。Polity Press: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7.紀弦(1996)。現代詩在臺灣。千金之旅(紀弦本島文存)。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林亨泰(1976)。中國現代詩風格與理論之演變。詩學(第一輯)。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思和(1991)。但開風氣不為師-論臺灣新世代小說在文學史上的意義。世紀末偏航。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許南村(1988)。現代主義底再開發:演出「等待果陀」底隨想。陳映真作品集(8):鳶山。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閻鴻亞(1996)。家園與世界─試論50年代臺灣詩語言環境。臺灣現代詩史論。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張愛玲(1968)。詩與胡說。流言。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羅青(1994)。銀山拍浪的氣象-戰後的臺灣新詩,1949-1980。詩的風向球。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洛夫(1977)。覃子豪的世界。洛夫詩論選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李敏勇(1994)。戰後詩的惡地形。斷層的探索─戰後臺灣文學偏頗發展的歷史因素。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中國青年寫作協會(1957)。詩創作集。詩創作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紀弦(1956)。發刊辭。新詩論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張道藩(1981)。論當前文藝創作三個問題。聯副三十年文學大系。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林亨泰(1994)。現代詩季刊與現代主義。找尋現代詩的原點。彰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瘂弦(1981)。現代詩的省思-當代中國新文學大系導言。中國新詩研究。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林亨泰(1990)。從八十年代回顧臺灣詩潮的演變。世紀末偏航。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紀弦(1976)。方思和他的詩。新詩論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瘂弦(1969)。詩人手札。中國現代詩論選。高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覃子豪(1968)。超現實主義的影響。覃子豪全集(二)。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許世旭(1998)。延伸與反撥:重估臺灣五0年代的新詩。新詩論。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關傑明(19720228)。中國現代詩人的困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鼎鈞(1995)。某種雜音,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向陽(1998)。五十年代臺灣現代詩風潮試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林亨泰(1996)。台灣詩史上的一次大融合(前期)---一九五〇年代後半期的台灣詩壇。台灣現代詩史論。台北市:文訊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奚密(1996)。邊緣,前衛,超現實:對臺灣五、六十年代現代主義的反思。臺灣現代詩史論。臺北:文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