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公孫龍子.指物論》「指」的內在意涵
書刊名:東方人文學誌
作者:黃慧禎
作者(外文):Huang, Hui-zhen
出版日期:2002
卷期:1:2
頁次:頁15-22
主題關鍵詞:公孫龍公孫龍子指物論名家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5
公孫龍子對於主觀意識的主體相對於外在客觀的對象物的認識過程,提出了疑問:主觀意識的主體──,對於外在客觀的客體──物的認識勢必要透過認識過程,但這種認識是主觀的認識,不夠客觀公正,以致於隨著這種主觀認識過程而產生的「名」,亦不夠客觀公正;這樣的「名」,不過是眾人約定俗成的產物。而這也就是他在〈指物論〉中所要揭示的:「物莫非指,而指非指」。
圖書
1.徐復觀(1966)。公孫龍子講疏。東海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馮友蘭(1990)。中國哲學史。上海:上海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牟宗三(1979)。名家與荀子。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牟宗三(1983)。中國哲學十九講:中國哲學之簡述及其所涵蘊之問題。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癸淼(1991)。公孫龍子今註今譯。公孫龍子今註今譯。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