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歌德與舒伯特的四首迷孃之歌
書刊名:藝術學報
作者:林麗瑛
出版日期:2002
卷期:70
頁次:頁183-198
主題關鍵詞:歌德舒伯特迷孃之歌聲樂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3
歌德是十八世紀末至十九世紀初德國文學的代表人物,舒伯特則為德文藝術歌曲奠了永恆可貴的藝術價值。在舒伯特現存的六百多首歌曲中,以詩人歌德的詞採用的最多,其中歌德的「迷孃之歌」,從舒曼至沃爾夫都曾以相同的詩詞譜以音樂。而德文藝術歌曲所強調的就是詩與音樂的自然結合,詩詞的產生和詩人的創作背景更有極大的關聯,為了探討舒伯特的四首迷孃之歌的特色,本文就針對歌德的生平、創作背景、作品、「迷孃之歌」的出處「威廉.邁期特」加以研究,並針對「迷孃之歌」的詩詞與音樂加以分析和探討。
圖書
1.楊海音(1979)。沃爾夫藝術歌曲研究。台北市:樂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康謳(1980)。大陸音樂辭典。台北:大陸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映荻(1984)。德國文學入門。台北:志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致平(1976)。歌德生平及其代表作。台北:五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勝儀(1997)。古典名曲欣賞導聆(8)聲樂曲。台北:美樂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金慶雲(1975)。舒曼藝術歌曲研究。台北:天同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許常惠(1978)。音樂百科手冊。台北:全音樂譜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趙震(1989)。歌德自傳。台北:志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潘皇龍(1978)。音樂的結構與風袼。台北:全音樂譜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劉塞雲(1976)。德法藝術歌曲研究。台北:希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Bird, George、Stokes, Richard(1984)。The Fischer--Dieskou book of lieder。New York:Limelight Editions。  new window
12.Espina, Nori(1977)。Repertoire for the Solo Voice。N. J.:The Scarecrow Press, Inc.。  new window
13.Lagassé, Paul(2001)。The Columbia Encyclopedia。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14.Rosenthal, Harold、Warrack, John(1990)。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Opera。  new window
15.Sadie, Stanley(1980)。The M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London:Macmillan Publishers Limited。  new window
16.Schubert, Franz(1961)。200 Songs。New York:International Music Company。  new window
其他
1.Janowitz, G.,Gage, I.。Schubert Lieder(453 082-2)。,DG。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