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中國大陸籃球運動職業化之現況分析
書刊名:中華體育季刊
作者:張廖麗珠
出版日期:2002
卷期:16:1=60
頁次:頁95-102
主題關鍵詞:職業籃球俱樂部CBA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5
本文主要目的為分析大陸籃球職業化的現況,目前在「中國籃協」註冊的男子職業籃球俱樂部共有21隊,其中甲A俱樂部有12隊,由於大陸各地經濟條件及體育娛樂消費水準不同,各籃球俱樂部的發展也不盡相同。目前各俱樂部的資金來源主要是由贊助企業全部負責的居多,經營方式有極大的差異,也因此各俱樂部的經費來源不穩定。在經濟收入方面,大多數俱樂部經濟收入來源以門票收入和主場承辦費為主,廣告收入和電視轉播權仍屬偏低。
期刊論文
1.王美逸、湯小康(1999)。影響我國籃球職業俱樂部建設的因素分析。廣州體育學院學報,19(2),35-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白喜林、蘇榮偉、張勇、于愛鳳(2000)。中國職業籃球倶樂部的經營現狀與發展對策。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3(1),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田克敉(2000)。我國體育產業的發展及其可行性分析。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3(3),308-3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宋躍然(1999)。對我國競技體育職業化發展趨勢的研究。體育科技,20(3/4),6-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范宏旗(2000)。對我國職業藍球俱樂部理想模式的研究。武漢體育學院學報,34(4),6-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蔣強、楊頌(2000)。NBA與CBA職業籃球俱樂部的比較研究。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00(3),86-8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楊留鎖、尤耀堂、李永智(1997)。關於中國藍球市場深化改革的思考。武漢體育學院學報,31(4),18-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楊鐵黎、張建華、王必琪(2000)。NBA職業藍球市場的成功經驗啓示。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3(3),300-30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盧亮球(1999)。我國藍球運動發展的困境與對策。廣州體育學院學報,19(2),26-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伍紹祖(1999)。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史。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